《高一物理期末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期末复习.ppt(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参考系参考系参考系参考系质点质点质点质点时间与时刻时间与时刻时间与时刻时间与时刻期末复习期末复习 第一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速度速度速度速度加速度加速度加速度加速度关于关于时刻和时间时刻和时间,注意一些通常的表达,如:,注意一些通常的表达,如:3秒内、秒内、前前3秒、第秒、第3秒、秒、3秒末、第秒末、第3秒初、第秒初、第3秒末等。秒末等。第第三三秒秒初初第第3秒秒3秒内秒内(前(前3秒)秒)01234t/s第第三三秒秒末末三三秒秒末末位置位置位移位移速度速度加速度加速度描描述述运运动动的的物物理理量量用从用从初初位置到位置到末末位置的位置
2、的有向线段有向线段表示表示。矢量矢量矢量矢量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 以把火车视为质点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自行车都不能看成所以无论什么情况下,自行车都不能看成 质点质点 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
3、有时仍可将地球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将地球 看作质点看作质点练习练习2、观观察察图图1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车相相对对于于房子的运房子的运动动情况,下列情况,下列说说法正确(法正确()A A甲、乙两甲、乙两车车一定向左运一定向左运动动 B B甲、乙两甲、乙两车车一定向右运一定向右运动动C C甲甲车车可能静止,乙可能静止,乙车车向右运向右运动动 D D甲甲车车可能静止,乙可能静止,乙车车向左运向左运动动练习练习3、下列说法中,关于时间的是(),关于时、下列说法中,关于时间的是(),关于时刻刻 的是(的是()A学校上午学校上午8点开始上第一节课,到点开始上第
4、一节课,到8点点45分下课分下课B小学每节课只有小学每节课只有40分钟分钟C我走不动了,休息一下吧我走不动了,休息一下吧D邢慧娜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邢慧娜获得雅典奥运会女子10000m冠军,成绩冠军,成绩 是是30分分24秒秒36 练习练习练习练习4、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 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 C出租汽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出租汽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 D“万米万米”赛跑,指的是位移为一万米赛跑,指的是位移为一万米练习练习5、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位移和
5、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动的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的路线的路线 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练习练习6、如图如图1-2-2所示,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所示,物体沿着两个半径均为R的半圆弧由的半圆弧由A点运动到点运动到C C点,点,A A、B B、C C三点在三点在同一直同一直线线上
6、在此上在此过过程中,物体程中,物体位移的大小位移的大小是是,方向方向为为 ,物体通物体通过过的的路程路程为为。4RAC2r练习练习7、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第一列的速度大小为、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第一列的速度大小为36kmh,第二列为,第二列为54kmh。第一列火车上。第一列火车上的乘客测出第二列火车从他旁边通过所用的时间的乘客测出第二列火车从他旁边通过所用的时间为为5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为两列火车的长度之和为125m B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125m C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第二列火车的长度是75m D由于第一列火车的长也未知,故无法求出由于第一
7、列火车的长也未知,故无法求出 第二列火车的长第二列火车的长 8、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在、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均速度的大小为()A6m/s B6.25m/s C6.75m/s D7.5m/s练习练习9、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分别为10m/s和和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1.75m/s B12m/s C12.5
8、m/s D12.75m/s练习练习练习练习图图51010、甲、乙、丙三个物体同、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时同地出同地出发发做直做直线线运运动动,它,它们们的位移一的位移一时间图时间图象如象如图图5 5所示在所示在20s20s内,它内,它们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A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平均速率V V甲甲 V V乙乙=V V丙丙 B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平均速率V V甲甲 V V丙丙 V V乙乙 C 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V V甲甲 V V乙乙 V V丙丙;平均速率相等平均速率相等 D D平均速率和平均速
9、度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 大小均相等大小均相等A1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2m/s2,这就是说(,这就是说()A物体速度变化量是物体速度变化量是2m/s B每经过一秒物体的速度都增大每经过一秒物体的速度都增大2m/s C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均为初速度的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均为初速度的2倍倍 D开始运动开始运动1s后的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后的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 比该时刻比该时刻1s前的速度的瞬时速度增加前的速度的瞬时速度增加2m/s练习练习12、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m/s,经过经过10s速度的大小变为速度的大小变为20m/s,则加速度的大
10、小可则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能为()A。0.8m/s B。1.4m/sC。.m/sD。.m/s练习练习第二章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规律 当:当:注意:对于自由落体,注意:对于自由落体,公式中的位移公式中的位移 h h,时间,时间 t t 都必须是:都必须是:从初速度为零的下落点从初速度为零的下落点 开始算起开始算起 !自由落自由落体运动体运动的规律的规律:在在V-tV-t图象中图象中:(1 1)图线的)图线的斜率斜率表示表示 加速度加速度v/(ms-1)t/s02v0v0124t t1 1t t3 3-2v0t t4 43t t2 2(2 2)图线与横轴所)图线与横轴所围围面积
11、面积表示表示位移位移,横,横轴上方轴上方“面积面积”为为正正,下方为下方为负负 通过通过V-tV-t图象可以图象可以:计算物体的计算物体的位移位移判断判断速度速度的方向的方向比较比较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的大小判断判断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的方向V-tV-t图图象象实验一实验一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把电磁火花记时器固定在适当的位置把电磁火花记时器固定在适当的位置,纸带纸带穿过穿过限位孔限位孔,把复写纸套在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定位轴上上,并且压在纸带并且压在纸带上面上面.(2)把记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把记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220v的的交流交流电电源上源上.(3)
12、先接通电源开关先接通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使使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点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点.(4)切断电源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取下纸带,进行相关的计算进行相关的计算.0 0 1 12 23 34 45 56 6X6X5X4X3X2X1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里的位移差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里的位移差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里的位移差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里的位移差X X X X是恒量,即:是恒量,即:是恒量,即:是恒量,即:x=aTx=aT2 2 x x =X X2 2-X X1 1=X X3 3-X X2 2=X X4 4-X X3 3=X
13、 X5 5-X X4 4=X X6 6-X X5 5(1)算)算加速度加速度加速度加速度:(2)算)算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度:例如:求计数点:例如:求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的瞬时速度?若是最后一点呢?若是最后一点呢?第三章第三章 一、力一、力的的概念性质概念性质力的定义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作用与否表现在是否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作用与否表现在是否有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1)使物体发生)使物体发生形变;形变;(2)使物体的)使物体的运动运动运动运动发生变化即产生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加速度。(改变速度)。(改变速度)力的三性:物
14、质性、矢量性、相互性力的三性:物质性、矢量性、相互性物质性:物质性:有力必有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有力必有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析力时必须明确该力作用在哪个物体上。分析力时必须明确该力作用在哪个物体上。矢量性:矢量性:力是矢量,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表示方法用力是矢量,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表示方法用力力 的图示的图示。相互性:相互性:有作用力则必有反作用力,力是成对出现的,它有作用力则必有反作用力,力是成对出现的,它 们成对出现们成对出现。三种三种性质的力:(性质的力:(1)重力)重力重力重力G(1 1)重力的重力的产生产生:由于:由于地球的吸引地球的吸引而产生,在地球表面而产生,在地球表面 的物
15、体都受到其作用。的物体都受到其作用。(2 2)重力的)重力的大小大小:G=mg gG=mg g一般取一般取9.8m/s9.8m/s2 2或或10m/s10m/s2 2,实际实际 上其数值与物体所处的上其数值与物体所处的纬度和高度纬度和高度有关。有关。(3 3)重力的)重力的方向方向:竖直向下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与水平面垂直)(4 4)重力的)重力的作用点作用点: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确定: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的确定 可用悬挂法,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内部。可用悬挂法,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内部。重力的特点:是重力的特点:是非接触力非接触力,大小与物体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无
16、关,无关,静止和运动时其数值一样,只要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静止和运动时其数值一样,只要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其作用。其作用。弹力的弹力的定义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相互接触的物体相互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弹性形变,产生形变的物体要产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恢复原状而对挤压它的而对挤压它的 物体产生的一种力。物体产生的一种力。弹力的弹力的方向:方向:物体产生的弹力的方向与该物体发生的形物体产生的弹力的方向与该物体发生的形 变的方向相反。(或与物体变的方向相反。(或与物体恢复原状恢复原状的方的方 向相同)向相同)(1)支持(压)力支持(压)力FN: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压)的物体。垂直于
17、接触面指向被支持(压)的物体。三种三种性质的力:(性质的力:(2)弹力)弹力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2)(2)绳绳对物体的对物体的拉力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绳收缩的方向。的方向。(3)(3)弹簧弹簧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弹簧的轴线指向弹簧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弹簧的轴线指向弹簧 恢复原长恢复原长的方向。的方向。(4)(4)杆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如果轻秆只如果轻秆只 有杆上的两个点受力且处于有杆上的两个点受力且处于平衡处态平衡处态,则该轻杆在这两,则该轻杆在这两点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点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沿杆的方
18、向。例。在如图示的四幅图中,物体例。在如图示的四幅图中,物体例。在如图示的四幅图中,物体例。在如图示的四幅图中,物体A A A 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则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则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则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则静止的物体静止的物体静止的物体静止的物体A A A A分别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分析图。分别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分析图。分别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分析图。分别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分析图。A AA AA AA AmgmgN NT TmgmgN N1 1N N2 2mgmgN NmgmgT T结合结合结合结合“假设法假设法假设法假设法”,根据,根据,根据,根据弹力产生的条
19、件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弹力方向判断弹力方向判断弹力方向判断弹力方向根据物体处于平衡态或非平衡态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根据物体处于平衡态或非平衡态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根据物体处于平衡态或非平衡态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根据物体处于平衡态或非平衡态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弹力的方向,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弹力的方向,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弹力的方向,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弹力的方向,根据根据根据根据弹力产生的效果弹力产生的效果弹力产生的效果弹力产生的效果进行受力分析。进行受力分析。进行受力分析。进行受力分析。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胡克定律)(1)公式中
20、的形变量是相对弹簧原长的公式中的形变量是相对弹簧原长的,涉及弹簧涉及弹簧 弹力大小的计算时弹力大小的计算时要先确定弹簧要先确定弹簧原长原长的位置的位置。(2)注意伸长与压缩的两种状态注意伸长与压缩的两种状态。(伸长了和伸长到)(伸长了和伸长到)(3)不同的弹簧其不同的弹簧其k值不同,当弹簧截短时,其值不同,当弹簧截短时,其k值值 改变。改变。特例:特例:弹簧弹簧的弹力大小的弹力大小:F=kx 例例例例 .(0909年全国卷年全国卷年全国卷年全国卷)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1 1和和和和mm2 2,两轻质
21、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k1 1和和和和k k2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面的木块,直到它刚
22、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的距离为(的距离为(的距离为()k1k2m1m2解:解:解:解:m mm m1 1 1 1、m mm m2 2 2 2和上面弹簧组成的整体处于平衡状和上面弹簧组成的整体处于平衡状和上面弹簧组成的整体处于平衡状和上面弹簧组成的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态,弹簧态,弹簧态,弹簧2 2 2 2的弹力的弹力的弹力的弹力k2x1=(m1+m2)g 当当当当m mm m1 1 1 1被提离弹簧时,弹簧被提离弹簧时,弹簧被提离弹簧时,弹簧被提离弹簧时,弹簧2 2 2 2的弹力的弹力的弹力的弹力,k2x2=m2g x=x2-x1=m1g/k2联立联立联立联立两式解出木块
23、两式解出木块两式解出木块两式解出木块m mm m2 2 2 2移动的距离移动的距离移动的距离移动的距离A Amm1 1g/kg/k1 1 B Bmm2 2g/kg/k1 1 C Cmm1 1g/kg/k2 2 D Dmm2 2g/kg/k2 2C一、滑动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f(1)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的的产生条件产生条件产生条件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两物体接触,有正有正 压力,压力,两物间存在相对运动。两物间存在相对运动。(如指明物体接触面(如指明物体接触面光滑光滑,则,则f=0)(2)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的的方向方向方向方向:沿接触面与两接触物体间的:沿接触面与两接触物体间的 相对运动相
24、对运动方向相反。方向相反。(3)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的的大小大小大小大小:f=FN(FN为两接触物体间该为两接触物体间该 接触面的正压力接触面的正压力=两接触面间的支持力)其大小只两接触面间的支持力)其大小只 与动摩擦因数与动摩擦因数和和FN有关,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有关,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 的大小和接触面的大小无关。的大小和接触面的大小无关。(4)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f的作用效果:的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相对运 动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对地),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对地)运动运动,故滑动故滑动 摩擦力摩擦力f既可以充当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既可以充当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
25、。三种性质的力:(三种性质的力:(3 3)摩擦力)摩擦力二、静摩擦力二、静摩擦力f(1)静摩擦力静摩擦力f的的产生条件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两物体接触,有正压力,有正压力,两物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指想动而没有动。两物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指想动而没有动。(如指明物体接触面(如指明物体接触面光滑光滑,则,则f=0)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有无的判定有无的判定:假设法。假设两接触物体间无弹力,判:假设法。假设两接触物体间无弹力,判 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受力是否相符。可以相符则无。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受力是否相符。可以相符则无。(2)静摩擦力静摩擦力f的的方向方向:沿接触面与两接触物体间的:沿接触
26、面与两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趋势的趋势的的方向方向相反相反。实际在应用时据运动与受力相符来确定。实际在应用时据运动与受力相符来确定。(3)静摩擦力静摩擦力f的大小的大小 (与正压力无关)(与正压力无关)0ffmax ,fmax=0FN(FN为两接触物体间该接触面的正压力)为两接触物体间该接触面的正压力)若计算出若计算出f静静f静静max时,则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此时已经转时,则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此时已经转变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则变为变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则变为 f=FN,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了。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了。故故f静静=f静静max是两物体由是两物体由相对静止相对静止转变为转变
27、为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临界状态。的临界状态。问题问题1:涉及摩擦力时要先确定是涉及摩擦力时要先确定是 滑动滑动摩擦力还是摩擦力还是静静摩擦力摩擦力(1)据两物体间是相对滑动还是相对静止来据两物体间是相对滑动还是相对静止来判断判断.(2)两物体间是相对滑动还是相对静止的判两物体间是相对滑动还是相对静止的判断方法断方法:假设法假设法先假设两物体间是先假设两物体间是相对静止相对静止的的,再计算出两再计算出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大小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大小,如其大小如其大小小于小于最大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则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则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反之则两反之则两物体相对滑动物体相对滑动.问题问题2:摩擦力大小
28、的摩擦力大小的计算计算(1)静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据平衡条件或牛顿摩擦力的大小要据平衡条件或牛顿 定律计算得出定律计算得出.(2)滑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方向的方向 相反相反.(3)f=N N中的正压力中的正压力N N是是产生摩擦力的该产生摩擦力的该 接触面接触面的支持力的大小的支持力的大小.例(例(例(例(1010年全国卷年全国卷年全国卷年全国卷)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F F1 1、F F2 2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29、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F1 1=10N=10N,F F2 2=2N=2N,若撤去力,若撤去力,若撤去力,若撤去力F F1 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NA.10N,方向向左,方向向左,方向向左,方向向左 B.6NB.6N,方向向右,方向向右,方向向右,方向向右C.2NC.2N,方向向左,方向向左,方向向左,方向向左 D.0D.0F2=2NF1=10N解:原来物块受到的静
30、摩擦力为解:原来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解:原来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解:原来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8N8N8N8N,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若撤去力若撤去力若撤去力若撤去力F1 F1 F1 F1,外力等于,外力等于,外力等于,外力等于2N2N2N2N,所以此时仍然静止,静摩擦力为,所以此时仍然静止,静摩擦力为,所以此时仍然静止,静摩擦力为,所以此时仍然静止,静摩擦力为2N2N2N2N,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0 0 0 0。D结合平衡条件根据力
31、产生的效果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结合平衡条件根据力产生的效果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结合平衡条件根据力产生的效果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结合平衡条件根据力产生的效果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和方向和方向和方向二、力的合成二、力的合成1.1.1.1.合力与分力合力与分力合力与分力合力与分力: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所产生的同作用时所产生的效果相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合力与它的分力是合力与它的分力是等效替代等效替代的关系。的关系。2.2.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力的
32、合成:求几个力的求几个力的合力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的过程叫力的合成。3.3.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用表示两个用表示两个共点力共点力的线段作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的线段作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合力力F 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间的对角线对角线表示出来表示出来,这叫力的平行四边这叫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形定则。所有所有矢量矢量都服从平行四边形定则。都服从平行四边形定则。F F1 1F F2 2F F 4.4.4.4.合力的特点:合力的特点:合力的特点:合力的特点:(1)(1)两个力的大小一定时两个力的大小一定
33、时,合力合力随二力随二力夹角夹角的的增大而减小增大而减小。(3)(3)两个力的大小一定时两个力的大小一定时,|F|F1 1F F2 2|F|F(F F1 1F F2 2)。(2)(2)两个分力的大小两个分力的大小F F1 1、F F2 2相等时相等时,若二力夹角为若二力夹角为1201200 0,则则 合力的大小和分力的大小相等。合力的大小和分力的大小相等。即三个等大的互成即三个等大的互成1201200 0角的共点力的合力为零。角的共点力的合力为零。(4)(4)合力可以比分力大合力可以比分力大,也可以比分力小也可以比分力小,还可以和分力还可以和分力 大小相等。大小相等。二、力的合成二、力的合成三
34、、力的实际分解三、力的实际分解对于实际的问题,力的分解是唯一确定的。力的对于实际的问题,力的分解是唯一确定的。力的分解要据力所产生的分解要据力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实际效果来分解,否则没有来分解,否则没有意义。意义。如斜面上重力的分解:只能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如斜面上重力的分解:只能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力力F1和使物体对斜面压紧的力和使物体对斜面压紧的力F2。力的分解是数学运算,其目的在于通过求某一力力的分解是数学运算,其目的在于通过求某一力的的分力的大小分力的大小来求出对应的弹力的大小来求出对应的弹力的大小,分力实分力实际是不存在的。际是不存在的。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遵守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
35、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由力产生的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由力产生的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由力产生的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由力产生的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力的大小。分力的大小。分力的大小。分力的大小。比如为了求合力进行比如为了求合力进行比如为了求合力进行比如为了求合力进行正交分解正交分解正交分解正交分解,分解是方法,合成是目,分解是方法,合成是目,分解是方法,合成是目,分解是方法,合成是目的。的。的。的。1.1.力的分解不具有唯一性力的分解不具有唯一性力的分解不具有唯一性力的分解不具有唯一性2.2.将一个实
36、际的力分解的原则将一个实际的力分解的原则将一个实际的力分解的原则将一个实际的力分解的原则力的分解的两个原则力的分解的两个原则(1 1)按力的)按力的)按力的)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实际作用效果实际作用效果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分解分解分解(2 2)按问题的需要进行分解)按问题的需要进行分解)按问题的需要进行分解)按问题的需要进行分解如果没有其它限制,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如果没有其它限制,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如果没有其它限制,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如果没有其它限制,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同的分力。同的分力。同的分力。四、受力分析中的研究对象的确
37、定:四、受力分析中的研究对象的确定:整体法整体法与与隔离法隔离法(1)运动物体只有一个时,选取该运动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运动物体只有一个时,选取该运动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即使该物体不是所求的力的受力物体)行受力分析。(即使该物体不是所求的力的受力物体)(2)题中由)题中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多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时,研究对象的选择应时,研究对象的选择应根据各物体运动状态来确定。根据各物体运动状态来确定。若若各物体运动情况相同各物体运动情况相同(保持相对静止)且无须求解各(保持相对静止)且无须求解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应用应用整体法整体法。若若各物体运动情况不相同各物体运动情况不相同(有相对滑动),(有相对滑动),应用应用隔离法隔离法。将各物体分别隔离各自进行受力分析。将各物体分别隔离各自进行受力分析。若各物体运动情况相同(保持相对静止)且须求解各物若各物体运动情况相同(保持相对静止)且须求解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研究对象的选择应体之间的作用力时,研究对象的选择应先整体后隔离先整体后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