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组网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组网技术.pptx(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1 区域覆盖411区域覆盖的概念n服务区域覆盖方式的不同可将移动通信网划分为大区制和小区制。n大区制:指在一个服务区域(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内只设置一个基站,由它负责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通常基站天线架设的比较高,发射机的输出功率也比较大25200W,覆盖区域半径一般为2550公里。n小区制:指将整个服务区划分为若干个无线小区(小块的区域),每个小区分别设置一个基站,由它负责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其基本思想是用许多的小功率发射机(小覆盖区域)来代替单个大功率发射机(大覆盖区域),相邻的基站则分配不同的频率(蜂窝的概念)。第1页/共
2、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1大区覆盖与小区覆盖 (a)大区覆盖;(b)小区覆盖第2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n可给每个小区分配不同的频率,但这样需要大量的频率资源,且频谱的利用率低,为了提高频谱的利用率,需将相同的频率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小区中重复使用,主要使用相同频率的小区(同频小区)之间的干扰足够小,这种技术称为同频复用。图4.2蜂窝系统的频率复用 第3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n频率复用:移动通信系统解决用户增多而被有限频谱制约的有效手段。它能在有限
3、的频谱上提供非常大的容量,而不需要做技术上的重大修改。n小区分裂:当用户数增多并达到小区所能服务的最大限度时,如果把这些小区再分割成更小的蜂窝状区域,并相应减小新小区的发射功率和采用相同的频率复用模式,以适应业务增长的需求。第4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3 小区分裂示意图 图4.4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 第5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移动通信与终端设备移动通信与终端设备n七个小区构成一个区群。小区编号代表不同的频率组。小区与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相连。nMTSO在网内负责控制和管理,对所
4、在地区已注册登记的用户实施频道分配、建立呼叫、频道切换、提供系统维护、性能测试和存储记费信息等。它既保证网中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又保证了移动用户和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n越区切换:当移动用户在蜂窝服务区内快速运动时,移动台会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相邻的小区,这时其与基站所用的接续链路必须从它离开的小区转换到正在进入的小区。第6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5 越区切换示意图 根据服务对象、地形分布及干扰等因素的不同,可将小区制移动通信网划分为带状网和面状网。第7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12带状网n
5、带状网:主要用于覆盖公路、铁路、海岸等,其服务区内的用户的分布呈带状分布。如图4.6所示。n带状网基站天线若为有向天线辐射,服务覆盖区为扁圆形的,如图4.6(a)所示。基站天线若为全向天线辐射,服务覆盖区为圆形的,如图4.6(b)所示。第8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6带状网 第9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13面状网n面状网:指其服务区内的用户的分布呈带状分布。其服务区内小区的划分及组成,取决于电波传播的条件和天线的方向性。实际上一个小区的服务覆盖范围可以是一个不规则形状,但也需要有一个规则的
6、小区形状来用于系统的规划,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n当考虑要覆盖整个服务区域而没有重叠和间隙的几何形状时,只有三种可能的选择: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第10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7小区的形状第11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表4.1三种形状小区的比较第12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2 区群的构成与激励方式421区群的构成n蜂窝式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又若干邻接的无线小区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干无线区群构成整个服务区。n区群的组成应满足两
7、个条件:一是区群之间可以邻接,且无空隙无重叠地进行覆盖;二是邻接之后的区群应保证各个相邻同信道小区之间的距离相等。n满足上述条件的区群形状和区群内的小区数不是任意的。可以证明,区群内的小区数N应满足下式:式中 i,j正整数。由此可计算出N的取值表如表4.2所示。第13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表4.2 群区小区数N的取值第14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相应的区群形状如图4.8所示。图4.8 区群的组成 第15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22同频(信道)
8、小区的距离 确定同信道小区的位置和距离可用下面的方法。图4.9 同信道小区的确定 第16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n设小区的辐射半径(即正六边形外接圆的半径)为r,则从图4.9可以算出同信道小区中心之间的距离为n可见群内小区数N越大,同信道小区的距离就越远,抗同频干扰的性能也就越好。例如:N=3,D/r=3;N=7,D/r=4.6;N=19,D/r=7.55。第17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23激励方式n中心激励:当用小区来覆盖范围时,基站发射机可设置在小区的中央,通常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覆盖区。图
9、4.10两种激励方式示意图 (a)中心激励;(b)顶点激励第18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3 信道(频率)配置n为了充分利用无线频谱,必须要有一个能实现既增加用户容量又减少干扰为目的的信道(频率)配置方案。信道(频率)配置主要是针对FDMA和TDMA系统;n信道(频率)配置方式就是指将可用频道分成若干组,若所有可用的信道N(如49)分成F组(如9组),则每组的信道数为NF(49/9 5.4,即有些组的信道数为5个,有些为6个;n总的信道数N是固定的,所以分组数F越少,则每组的信道数就越多;n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定向天线进行顶点激励的小区制,每个基
10、站应配置三组信道,向三个方向辐射,每7个小区(7个基站)形成一个区群,每个区群就需有73=21个信道组。第19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11基站信道组的分布 我国规定采用7个基站21个小区的模型,即图4.11所示的结构。第20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4 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441基本网络结构n移动通信的基本网络结构。基站(BS)与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移动交换中心(MSC)与市话网络(PSTN)之间可采用有线链路(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也可以采用无线链路(如微波链路、毫米波链路等
11、)。其比特率2.048/8.448/34.368/139.264/565.148 Mb/s。n通常每个基站要同时支持50路话音呼叫,每个交换机可以支持近100个基站,交换机到固定网络之间至少需要5 000个话路的传输容量。第21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12 基本网络结构示意图第22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n一个移动交换中心(MSC)可由一个或若干个位置区组成。位置区即移动台位置登记区,它是为了解决在呼叫移动台时,以便知道被呼移动台当时所在的位置而设置的。位置区由若干基站组成。n一个基站可由
12、一个或若干个无线小区组成。基站(BS)主要由射频部分(射频架和收、发天线)、数据架和维护测试架等几部分组成。基站(BS)提供无线信道,以建立在BS覆盖范围内与移动台(MS)的无线通道。n移动台(MS)主要包括车载台与手机两类。其主要差别功率大小不同。由一个或若干移动通信网所组成的区域称为业务区。一个业务区的范围可以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国家的一部分,也可是若干个国家。第23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典型的蜂窝式移动通信本地网结构 图4.13蜂窝式移动通信本地网结构图 第24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
13、42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n 移动通信系统应具有下列的主要功能:(1)具有与公用电话网进行自动交换的能力;(2)双工通信,话音质量接近市话网标准;(3)双向自动拨号,包括移动用户与市话用户间的直接拨号以及移动台之间的直接拨号;(4)用户容量大,一个系统一般能为几万个用户提供服务,还能适应业务增加需要,通过小区分裂以扩充容量;(5)采用小区制频率再用技术,当基站采用全向天线时,一个区群由 7 个小区组成,频率再用率为 1/7,以尺可能减少邻道干扰;(6)具有自动过境切换频道技术,切换时间小于 20 ms;(7)设备通用性较强,通常基站、移动台等设备在全国范围内可以通用;(8)各地之间可以联网,具
14、有自动漫游功能。第25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43数字蜂窝移动网的网络结构n在蜂窝式移动通信网中,为了便于网络组织和管理,将一个移动通信网分为若干个移动服务区,每个移动服务区一般设一个移动电话局,根据规定,一个或若干个移动电话局作为移动汇接局。n移动汇接局一般设在省会城市。各移动汇接局之间通过中继线相连,以实现自动漫游和越区切换,保证移动用户在移动蜂窝网内正常的业务。一个蜂窝式移动通信网中移动服务区的多少,取决于移动通信网所覆盖地域的用户密度和地形地貌等。第26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1
15、4 900MHz蜂窝式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示意图第27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n通常,在一个大型蜂窝网移动电话系统中有若干个移动汇接局,也可称作移动交换中心(MSC);n移动交换中心(MSC):主要由原籍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设备标志寄存器(EIR)、认证中心(AU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以及接口等部分组成;n基站(BS):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收发信台(BTS)。第28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15 网络结构示意图第29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
16、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44移动通信空中接口协议模型n移动通信的空中接口(或称无线接入部分)的协议和信令是按照分层的概念来设计;n空中接口:网络层链路层:分为介质接入控制层和数据链路层无线物理层第30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16 移动通信的空中接口协议模型网络层(NWK)数 据 链 路 控 制 层(DLC)介 质 接 入 控 制 层(MAC)物理层(PHL)第三层 第二层 第一层第31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n物理层(PHL):确定无线电参数,如:频率、定时、功率、码片、比特或
17、时隙同步、调制解调、收发信机性能等。物理层将无线电频谱分成若干个物理信道,划分的方法可以按频率、时隙或码字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等。物理层在介质接入控制层(MAC)的控制下,负责数据或数据分组的收发;n介质接入控制层(MAC):主要功能有介质访问管理和数据封装等。第一功能是选择物理信道,然后在这些信道上建立和释放连接;第二个功能是将控制信息、高层的信息和差错控制信息复接成适合物理信道传输的数据分组。介质接入控制层通过形成多种逻辑信道为高层提供不同的业务。第32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18、n数据链路控制层(DLC):主要功能是为网络层提供非常可靠的数据链路。例如,在DECT中,将DLC层分为两个平面: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控制平面为内部控制信令和有限数量的用户信息提供非常可靠的传输链路,采用标准的链路接入步骤(LAPC)来提供完全的差错控制。在用户平面,提供了一组可供选择的业务,如供语音传输的透明无差错保护的业务,具有不同差错保护的支持电路交换模式和分组交换模式数据传输的其它业务;n网络层(NWL)主要是信令层。它确定了用于链路控制、无线电资源管理、各种业务(呼叫控制、附加业务、面向连接的消息业务、无连接的消息业务)管理和移动性管理的各种功能。第33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
19、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45信道结构1网络的控制与管理n当某一移动用户在接入信道上向另一移动用户或有线用户发起呼叫,或者某一有线用户呼叫移动用户时,移动通信网络就要按照预定的程序开始运转,这一过程会涉及到网络的各个功能部件,包括基站、移动台、移动交换中心、各种数据库以及网络的各个接口等;网络要为用户呼叫配置所需的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指定和控制发射机的功率,进行设备和用户的识别和鉴权,完成无线链路和地面线路的连接和交换,最终在主呼用户和被呼用户之间建立起通信链路,提供通信服务。这是一个呼叫接续过程,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连接控制(或管理)功能。第34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20、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17 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结构 用来从基站向用户传送信息的通道称为下行链路,用来从用户向基站传送信息的通道称为上行链路。第35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2信道类型n移动通信定义了不同的信道,信道定义是根据基站与移动用户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的不同而定义的不同的信道。信道有两大类型,称为业务信道(TCH)和控制信道(CCH);业务信道(TCH)携带数字化的用户编码语音或用户数据,在上行和下行链路上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格式进行传播。(1)监测音SAT(Supervisory Audio Tone)监测音用于信
21、道分配和对移动用户的通话质量进行监测。每个区群使用其中一个监测音,相邻区群分别使用另外两个监测音。第36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18 监测音的配置第37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移动通信与终端设备移动通信与终端设备(2)信令音ST(Signalling Tone)信令音在移动台至基站的上行链路话音信道中传输,它是的音频信号。主要用途:第一,当移动台(MS)收到基站(BS)发来的振铃信号时,移动台(MS)在上行链路话音信道上向基站(BS)发送信令音(ST)信号,表示振铃成功,一旦移动用户摘机通
22、话,就停发信令音(ST)信号;第二,移动台在过境切换频道前,在移动交换中心(MSC)控制下,基站(BS)在原来的下行链路话音信道上发送一个新分配的话音信道的指令,移动台(MS)收到该指令后,就发送信令音(ST)信号以表示确认。根据上述监测音(SAT)和信令音(ST)信号的有无,可以用来判断MS处于摘机还是机等状态,如表4.3 所示。第38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表4.3 移动台摘机/挂机信号表SAT收到SAT未收到ST有移动台挂机移动台处于衰落环境中ST无移动台摘机第39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23、控制信道(CCH)在基站和移动站之间传送信令、同步数据和同步指令。主要用于移动台的呼叫控制和接入管理。移动用户开机并检测控制信道,与相近的基站取得同步。通过接收控制信道的信息,用户将被锁定到系统及适当的控制信道上,当用户主呼时,基站控制信道接收呼叫信息。当用户被呼时,基站控制信道发出主叫用户呼叫信息给被叫用户。双方若能正常通信,基站控制信道会分配业务信道给通信双方,语音信号就会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传送,呼叫链路成功建立。第40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5 信令n信令含有信号和指令双重意思。它是移动通信系统内部实现自动控制的关键。在移动通信网中
24、,除传输用户信息(如话音信息)之外,为使整个网络有序地工作,还必须在正常通话的前后和过程中传输很多其他的控制信号,如摘机、挂机和忙音等以及移动通信网中所需的信道分配、用户登记与管理、呼叫与应答、越区切换和发射机功率控制等等信号。这些与通信有关的一系列控制信号称为信令。n信令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是保证用户信息有效且可靠地进行传输。移动通信网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和质量。第41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51信令类型n基地站与移动台之间的无线信令。如果从信令的形式分,又可分为模拟信令和数字信令两大类,
25、下面主要介绍数字信令。452数字信令1数字信令构成与特点 在传送数字信令时,为了便于收端解码,要求数字信令按一定格式编排。图4.19 典型的数字信令格式 第42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n前置码又称位同步码(或比特同步码),其作用是把收发两端时钟对准,使码位对齐,以给出每个码元的判决时刻。通常采用二进制不归零间隔码:10100并以0作为码组的结束码元;n字同步码又称帧同步码,它表示信息(报文)的开始位,作为信息起始的时间标准,以便使接收端实现正确的分路、分句或分字。通常采用二进制不归零码(NRZ)。目前最常用的码组是巴克码;n信息码是真正的信息内
26、容,通常包括控制、寻呼、拨号等信令,各种系统都有独特规定;n纠检错码的作用是检测和纠正传送过程中产生的差错,主要是指纠、检信息码的的差错。通常纠、检错码与信息码共同构成纠、检错编码,所以有时又称纠检错码为监督码,以区别于信息码。第43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2数字信令的传输n基带数字信令常以二进制0、l表示,为了能在移动台(MS)与基站(BS)之间的无线信道中传输,必须进行调制。数据流可以在控制信道上,也可以在话音信道上传送。它只在调谐到控制信道的任一移动台产生数据报文时才发送信息;n无线通道上话音信道也可以传输数据。但话音信道主要用于通话,只
27、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发送数据信息。第44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3差错控制编码n数字信号或信令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噪声或干扰的影响,信号码元波形变坏,传输到接收端后可能发生错误判决,即把“0”误判为“1”,或把“1”误判成“0”。有时由于受到突发的脉冲干扰,错码会成串出现。为此,在传送数字信号时,往往要进行各种编码。通常把在息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码元的办法称为差错控制编码,也称为纠错编码;n不同的编码方法,有不同的检错或纠错能力,有的编码只能检错,不能纠错;n监督位码元所占比例越大(位数越多),检(纠)错能力就越强。监督码元位数的多少,通常用
28、多余度来衡量。纠错编码是以降低信息传输速率为代价,来提高传输可靠性的。第45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53信令的应用 n电话交换网络由三个交换机(端局交换机、汇接局交换机和移动交换机)、两个终端(电话终端、移动台)以及中继线(交换机之间的链路)、ISDN线路(固定电话机与端局交换机之间的链路)和无线接入链路(MSC至移动台之间的等效链路)组成;n固定电话机到端局交换机采用接入信令,移动链路也是采用接入信令;交换机之间采用网络信令(7号信令)。第46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20 信令应用举例
29、(呼叫控制)第47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6 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461越区切换n越区(过区)切换(Handover或Handoff):指将当前正在进行的移动台(MS)与基站(BS)之间的通信链路从当前基站转移到另一个基站的过程。该过程也称为自动链路转移ALT(Automatic Link Transfer)。1越区切换涉及内容 越区切换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1)越区切换的准则,也就是何时需要进行越区切换;(2)越区切换如何控制;(3)越区切换时信道分配。第48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n越区切换
30、分为两大类:硬切换。指在新的连接建立以前,先中断旧的连接软切换。指既维持旧的连接,又同时建立新的连接,并利用新旧链路的分集合并来改善通信质量,当与新基站建立可靠连接之后再中断旧链路。2越区切换的控制策略n对于越区切换的控制策略,在CDMA和GSM蜂窝通信系统中,网络要求移动台测量其周围基站的信号质量并把结果报告给旧基站,网络根据测试结果决定何时进行越区切换以及切换到哪个基站。3越区切换时的信道分配n越区切换时的信道分配是解决当呼叫要转换到新小区时,新小区如何分配信道,使得越区失败的概率尽量小。常用的做法是在每个小区预留部分信道专门用于越区切换;n特点:新呼叫使可用信道数的减少,要增加呼损率,但
31、减少了通话被中断的概率,从而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第49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62位置管理 1位置管理的任务n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可在系统覆盖范围内任意移动。为了能把一个呼叫传送到随机移动的用户,就必须有一个高效的位置管理系统来跟踪用户的位置变化;n位置管理两个任务:位置登记。步骤是在移动台的实时位置信息已知的情况下,更新位置数数据库和认证移动台呼叫传递。步骤是在有呼叫给移动台的情况下,根据移动用户在网络中存储原登记注册的用户信息(用户的预定业务、记帐信息和位置信息等)和移动用户登记注册的位置区,这些中可用的位置信息来定位移动台。第50页/
32、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2位置更新n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是将系统覆盖范围分为若干个登记区(RA)。当用户进入一个新的登记区,它将进行位置更新;n当有呼叫要到达该用户时,将在该登记区内进行寻呼,以确定出移动用户在哪一个小区范围内;n位置更新和寻呼信息都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控制信道上传输。由于移动台的移动性和呼叫达到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位置更新和寻呼机制应能够基于每一个用户的情况进行调整。第51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3定位与过境切换n在移动台通话过程中,为其服务的基站定位接收机不断监测来自移动台(MS)的
33、信号电平,当发现环回的监测音(SAT)的电平低于某一指定值,即信号电平降至请求过境切换的强度时,立即告知移动台的移动交换局(MTSO),移动交换局(MTSO)当即命令邻近的基站(BS)同时监测该移动台的信号电平,并即把测量结果向移动交换局(MTSO)报告;n移动交换局(MTSO)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就可判断移动台驶入了哪个小区,上述过程就称为定位。通过定位,就能确定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进行过境切换。第52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图4.21 过境切换过程第53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寻呼与接入n寻呼。
34、当市话用户呼叫某一个移动用户时,移动交换局(MTSO)通过某一个基站或位置区内多个基站甚至所有基站发出呼叫信号,包括被呼用户号码以及话音信道指配代号等。这些寻呼信号是在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上发送的;n接入。指移动台主听时,要求入网。为此在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上传送入网信息,如将自己的用户识别号告知基站,并在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上等候指配话音信道。接入过程如下:移动台开机后,在内存程序控制下,进行自动搜索控制信道。若为空闲,就发送入网信息,基站收到移动台发送的接入信息后,告知移动交换局(MTSO),移动交换局(MTSO)经核实为有效用户时,就为基站和移动台指配一对话音信道,移动台就根据指配指令自动调谐
35、到话音信道,这样就完成了接入过程。第54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5拨号数字信号n拨号数字码。常规的BCD码转换,即用四位二进制比特表示一位十进制数。47 多信道共用技术n多信道共用技术。移动通信网中,在基站控制的小区内有n个无线信道提供给该小区的所有移动用户共同使用。当k(kn)个信道被占用时,其他需要通话的用户可以选择其余(n-k)中的任一空闲信道进行通话。某一用户需要通信而发出呼叫时,基站需要按一定的选取方式进行空闲信道的分配。空闲信道的选取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呼叫信道方式(或称“共用信令信道”方式);另一类是标明空闲信道方式。
36、第55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1专用呼叫信道方式n在网中设置专门的呼叫信道,专用于处理用户的呼叫。移动用户只要不在通话时就停在这呼叫信道上守候。2标明空闲信道方式n在网中不设置专门的呼叫信道,所有的信道都可供通话,选择呼叫与通话可在同一信道上进行。基站在某一空闲信道发出空闲信号,所有未通话的移动台都自动地对所有信道进行搜索。第56页/共58页第第4 4章章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48 小结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区域覆盖方式:对区域覆盖方式基本机制和所涉及的概念和特性进行了介绍;(2)区群的构成与激励方式:分别介绍了
37、区群的构成与激励方式的概念和特点,应用领域;(3)信道(频率)配置:介绍了信道(频率)配置的方法和特点。着重介绍的在移动通信系统所信道(频率)的配置;(4)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分别介绍了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构成、信道类型的的概念和特点,应用领域;(5)信令:分别介绍了移动通信的信令。着重介绍了数字信令格式,应用领域。通过一个呼叫控制的举例来说明信令的作用,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信令理解;(6)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分别介绍了移动通信的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着重通过一个越区切换和定位的流程来说明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的控制过程;(7)多信道共用技术:介绍了移动通信中多信道共用技术的概念及作用。第57页/共58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8页/共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