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练习题(共5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解剖学练习题(共58页).doc(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头部A1型题专心-专注-专业1关于面肌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面肌属于皮肌,起自皮肤或浅筋膜B包括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和咬肌等C主要集中在眼裂、口裂和鼻孔的周围,全部为环状的轮匝肌D由面神经支配,面神经受损时,可引起面瘫E由三叉神经支配,三叉神经受损时,可引起面瘫答案:D2关于面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于下颌下三角内起自颈外动脉B在咬肌止点后缘处,出现于面部C至内眦处改称为内眦动脉D在面部走行于面肌的浅面E前方有面静脉伴行答案:C3关于面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在面部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B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汇合C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D经眼静
2、脉与海绵窦相交通E通常无瓣膜答案:D4关于三叉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为感觉性神经B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3大分支C仅支配面部浅层结构D眶下神经为眼神经的分支E颏神经为上颌神经的分支答案:B5关于面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自茎乳孔出颅立即分为五组分支B在腮腺深部形成面神经丛C分颞、颧、颊、下颌缘和颈支5组分支穿出腮腺的前缘D支配面肌和颈阔肌E除支配面肌外,还支配舌肌答案:D6关于腮腺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分为浅、峡、深3部B颈深筋膜深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深、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C腮腺鞘向前延续为咬肌筋膜D其深部前缘发出腮腺管E腮腺管于咬肌深面开口于与上颌第2磨牙
3、相对处的颊黏膜上答案:C7关于腮腺管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自腮腺前缘发出,位置不恒定B在颧弓上约一横指处,向前横行C在颧弓下约一横指处,向前横行D开口于上颌第1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E开口于下颌第1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答案:C8纵行穿经腮腺的结构是A上颌动脉B面神经及其分支C下颌后静脉D颈外静脉E颈内动脉答案:C9横行穿经腮腺的结构是A上颌动、静脉B颈外动脉C颞浅动、静脉D下颌后静脉E耳颞神经答案:A10下颌后静脉由A面静脉与上颌静脉汇合而成B面静脉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C颞浅静脉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D颞浅静脉与面静脉汇合而成E上颌静脉与颞浅静脉汇合而成答案:E11属于面侧深区的结构是A翼内肌和翼外肌B
4、咬肌C颈内动脉D颈外动脉E下颌后静脉答案:A12翼静脉丛位于A颞窝B颞下窝C翼腭窝D咬肌深面E翼内肌深面答案:B13关于上颌动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以翼内肌为标志可分为3段B脑膜中动脉发自上颌动脉第1段C眶下动脉发自上颌动脉第1段D上牙槽后动脉发自上颌动脉第2段E下牙槽动脉发自上颌动脉第3段答案:B14关于咬肌间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位于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B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C位于咬肌深部与下颌支上部之间D间隙内有下牙槽动、静脉及下牙槽神经E与翼下颌间隙不相交通答案:C15关于翼下颌间隙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位于翼外肌与下颌支之间B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C与咬肌间隙并不交通D此间
5、隙有舌下神经、下牙槽神经等结构通过E此间隙有舌下神经、下牙槽动脉等结构通过答案:B16“头皮”是指A头部的皮肤B额顶枕区的皮肤C额顶枕区的皮肤和浅筋膜两层D额顶枕区的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三层E额顶枕区的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腱膜下隙四层答案:D17关于帽状腱膜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颅顶软组织的第4层B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C与浅层的结构连接疏松D是连接枕额肌的额腹和枕腹之间的腱膜E属于颞筋膜答案:D18属于颅顶浅筋膜前组的血管或神经是A枕动脉B枕大神经C眶上动脉D颞浅动、静脉E耳颞神经答案:C19属于颅顶浅筋膜后组的血管或神经是A枕小神经B枕大神经C耳颞神经D颞浅动、静脉E耳后动、静脉答案
6、:B20属于颅顶浅筋膜外侧组的血管或神经是A枕动脉B枕大神经C眶上神经D滑车上神经E耳后动、静脉答案:E21颅顶的“危险区”指的是A皮肤B浅筋膜C帽状腱膜D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E颅骨外膜答案:D22额顶枕区血管、神经位于A枕额肌的深面B帽状腱膜的深面C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内D颅骨外膜的深面E浅筋膜内答案:E23关于颞区的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耳颞神经分布于皮肤,并与颞浅血管伴行B面神经颞支支配颞肌C耳大神经与颞浅血管伴行分布于皮肤D上颌神经分支支配颞肌E枕小神经支配颞肌答案:A24穿经海绵窦的血管、神经有A颈内动脉和动眼神经B颈内动脉和滑车神经C颈内动脉和展神经D颈外动脉和展神经E颈外动脉和
7、眼神经答案:C25穿经海绵窦外侧壁的神经,自上到下依次为A第、对脑神经B第、对脑神经C第、对脑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D第对脑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E第对脑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答案:C26穿经海绵窦和眶上裂,支配眼球外肌的神经有A第、对脑神经B第、对脑神经C第、对脑神经D第、对脑神经E第、对脑神经和眼神经答案:B27垂体窝的底仅隔一薄层骨壁与下列哪个结构相邻?A上颌窦B上鼻道C蝶筛隐窝D蝶窦E海绵窦答案:D28关于垂体的毗邻,哪项是正确的?A前方有鞍背B后面为鞍结节C两侧为蝶窦D下方紧邻鼻腔E前上方为视交叉答案:E29通过棘孔的动脉是A上颌动脉B面动脉C枕动脉D耳后动脉E脑膜中动脉答案:E30
8、通过内耳道,出茎乳孔的神经是A动眼神经B动眼神经C展神经D面神经E副神经答案:DA2型题1不属于三叉神经感觉支的神经是A眶上神经B眶下神经C上颌神经D下颌神经E颏神经答案:D2不属于面神经分支的神经是A颞支B鼓索C颊神经D下颌缘支E颈支答案:C3不参与“腮腺床”构成的结构是A茎突及茎突诸肌B第、对脑神经C面动脉D颈内动脉E颈内静脉答案:C4不属于感觉神经的是A耳颞神经B颊神经C舌神经D下牙槽神经E咀嚼肌神经答案:E5不属于腮腺咬肌区的结构是A面神经及其分支B面横动、静脉C下颌后静脉D上颌动、静脉E面动、静脉答案:E6由腮腺上缘和前缘穿出的结构不包括A面神经颧支B面神经颊支C面横动脉D下颌神经的
9、舌神经E腮腺管答案:D7不属于面侧深区的结构是A翼内、外肌B上颌动脉C下颌神经D面神经E翼静脉丛答案:D8关于翼静脉丛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位于颞下窝B位于颞肌和翼内、外肌之间C最后合成面静脉D经卵圆孔静脉丛和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相交通E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答案:C9不属于颅顶浅筋膜前组的血管或神经是A滑车上动脉B滑车上神经C眶上动脉D眶上神经E耳颞神经答案:E10不属于颅顶浅筋膜外侧组的血管或神经是A枕大神经B枕小神经C耳颞神经D颞浅动、静脉E耳后动、静脉答案:A11不属于上颌动脉分支的血管是A脑膜中动脉B下牙槽动脉C上牙槽后动脉D颞浅动脉E眶下动脉答案:D12不参与构成翼点的颅骨
10、是A额骨B顶骨C枕骨D颞骨E蝶骨答案:C13不穿经海绵窦外侧壁的神经是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展神经D眼神经E上颌神经答案:C14经眶上裂进入眼眶的结构不包括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展神经D眼神经E上颌神经答案:E15关于垂体病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B垂体病变时,可向下压迫垂体窝使之加深C垂体病变时,向后可压迫鞍背,甚至出现骨质破坏D垂体病变时,一般不累及鞍结节E垂体肿瘤向两侧扩展时,可压迫海绵窦答案:DB型题问题13A颞浅动脉B脑膜中动脉C面动脉D上颌动脉E舌动脉1源于颈外动脉并进入颅内2经过下颌下三角,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相交处可触及动脉搏动3为颈
11、外动脉的终支之一,分布于额、颞、顶部软组织答案:BCA问题47A眼神经B上颌神经C下颌神经D下牙槽神经E咀嚼肌神经1属于运动性神经的是2属于混合性神经的是3穿圆孔的神经是4穿卵圆孔的神经是答案:ECBC问题810A顶导静脉B额导静脉C乳突导静脉D枕板障静脉E颞前板障静脉1与横窦相交通的是2与乙状窦相交通的是3与蝶顶窦相交通的是答案:DCEC型题问题15A海绵窦B眶上裂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1眼神经穿过2上颌神经穿过3.下颌神经穿过4.滑车神经穿过5.展神经穿过答案:CADCC问题610A翼内肌B翼外肌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6为面侧深区内的结构7收缩时作张口运动8.收缩时作闭口运动9.由上颌神经的分
12、支支配10.由下颌神经的分支支配答案:CBADCX型题1参与翼点构成的颅骨包括A额骨B顶骨C枕骨D蝶骨E颞骨答案:ABDE2面神经经腮腺上缘、前缘和下端发出的分支有A颞支B颧支C颊支D下颌缘支E颈支答案:ABCDE3参与形成“腮腺床”的结构有A颈内动脉B颈内静脉C颈外动脉D颈外静脉E茎突诸肌答案:ABE4参与形成“腮腺床”的神经有A面神经B舌咽神经C迷走神经D副神经E舌下神经答案:BCDE5纵行穿过腮腺的结构有A颈外动脉B颈外静脉C下颌后静脉D颞浅动、静脉E耳颞神经答案:ACDE6横行穿过腮腺的结构有A上颌动脉B上颌静脉C面横动脉D面横静脉E面神经答案:ABCDE7下颌神经发出的感觉支有A耳颞
13、神经B颊神经C舌神经D下牙槽神经E咀嚼肌神经答案:ABCD8上颌动脉的分支包括A眶上动脉B眶下动脉C上牙槽后动脉D下牙槽动脉E脑膜中动脉答案:BCDE9属于面侧深区的结构有A翼内肌B翼外肌C咬肌D下颌神经E翼静脉丛答案:ABDE10属于颅顶浅筋膜前组的血管或神经是A滑车上动脉B滑车上静脉C滑车上神经D眶上动脉E眶上神经答案:ABCDE11属于颅顶浅筋膜后组的血管或神经是A枕动脉B枕小神经C枕大神经D耳大神经E下颌后静脉答案:AC12属于颅顶浅筋膜外侧组的血管或神经是A颞浅动、静脉B耳颞神经C耳后动、静脉D耳大神经E枕小神经答案:ABCE13通过颈静脉孔的结构有A颈内静脉B颈外静脉C舌咽神经D迷
14、走神经E副神经答案:ACDE14通过内耳门的结构有A面神经B岩上窦C前庭蜗神经D迷路动、静脉E乳突导静脉答案:ACD15面静脉的血液可以经以下哪些途径到达海绵窦?A经内眦静脉、眼上静脉途径B经翼静脉丛、眼下静脉途径C经翼静脉丛、卵圆孔静脉丛途径D经翼静脉丛、破裂孔导血管途径E经颈内静脉、乙状窦、岩上、下窦途径答案:ABCD填空题1.头部以、和的连线为界与颈部区分。答案:下颌体下缘 下颌角 上项线 乳突尖 枕外隆凸2.头部以、至的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答案:眶上缘 颧弓上缘 外耳门上缘 乳突3.翼点是、和相连接处的骨缝,多呈“H”形,此处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
15、前支经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答案:额骨 顶骨 蝶骨 颞骨4.颧弓由和共同组成。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间的半月形中点,为咬肌神经封闭及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点。答案:颞骨的颧突 颧骨的颞突 上、下颌神经5.乳突基底部的前内方有孔,神经由此孔出颅。答案:茎乳 面6.面部“危险三角”是指与之间的三角区。答案:左、右两侧口角 鼻根7.面动脉行程迂曲,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眦,改称。面动脉的搏动在处可以触及,面动脉供区出血时,压迫此点可有一定的止血作用。答案:内眦动脉 下颌底、咬肌前缘8.眶上神经由穿出至皮下,分布于额部皮肤;眶下神经穿出孔,分布于下睑、鼻背
16、外侧及上唇的皮肤;颏神经出孔,分布于下唇及颏区的皮肤。答案:眶上切迹或眶上孔 眶下 颏9.面神经在腮腺内分为上、下两干,再各分为数支并相互交织成丛,最后呈扇形分为、和颈支5组分支。答案: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10.构成腮腺床的结构包括茎突诸肌、动、静脉、神经、神经、神经和神经。答案:颈内 舌咽 迷走 副 舌下11.纵行穿经腮腺的血管和神经有动、静脉,动脉,静脉和神经。答案:颞浅 颈外 下颌后 耳颞12.在腮腺内横行的结构有动、静脉,动、静脉,面神经及其分支。答案:上颌 面横13.下颌后静脉由静脉和静脉汇合形成,下颌后静脉分为前、后两支,前支与静脉汇合,注入静脉;后支与静脉合成静脉。答案:颞
17、浅 上颌 面 颈内 耳后 颈外14.下颌神经的感觉支有神经、神经、神经和神经。答案:颊 耳颞 舌 下牙槽15.咬肌间隙位于与之间,翼下颌间隙位于与之间,与咬肌间隙仅隔以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通。答案:咬肌深部 下颌支上部 下颌支 翼内肌16.额顶枕区软组织层次由浅入深为、。其中浅部三层紧密愈着,合称。答案: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和枕额肌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颅骨外膜 头皮17.颅顶部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前、后及外侧组,其中前组又分为内,外侧两组,内侧包括动、静脉和神经,外侧组包括动、静脉和神经。答案:滑车上 滑车上 眶上 眶上18.颞区软组织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和。答案:皮肤 浅筋膜
18、 颞筋膜 颞肌 颅骨外膜19.垂体窝顶为,底为,前为,后为,两侧为。答案:鞍膈 蝶窦 鞍背 鞍结节 海绵窦20.穿经海绵窦内的血管和神经是和。答案:颈内动脉 展神经21.穿经海绵窦外侧壁的神经自上而下排列依次为、和。答案: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22.位于颅中窝的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分别有神经、神经及动脉通过。答案: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脑膜中动脉 23.通过枕骨大孔的结构有、和答案:延髓 左、右椎动脉 副神经的脊髓根24.颈静脉孔内通过的结构有颈内静脉和神经、神经、神经。答案:舌咽 迷走 副25.颅内的静脉血,除经乙状窦汇入颈内静脉外,颅内外静脉交通还可通过、和3条主要途径。答案:导
19、静脉 板障静脉 眼上、下静脉名词解释1.颏孔答案: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根下方,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中点或其稍上方,距正中线约2.5cm处,呈卵圆形,有颏血管和神经通过,为颏神经麻醉的穿刺部位。2.翼点答案:指颅骨侧面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相连接处的缝,多呈“H”形,在颧弓中点上方约3.8cm处。是颅骨的薄弱部分,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3.颧弓答案:由颞骨的颧突和颧骨的颞突共同组成,全长均可触及。4.下颌角答案:为下颌体下缘与下颌支后缘相交处。5.腮腺床答案:腮腺的深面与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和舌咽、迷走、副及舌下
20、神经相邻,这些结构共同形成腮腺床。6.腮腺鞘答案: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深、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7.腮腺乳头答案:腮腺管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处的颊黏膜上,开口处黏膜隆起,称腮腺乳头,可经此乳头插管,进行腮腺管照影。8.颞下窝答案:位于颞窝的下方,窝内容纳有咀嚼肌和血管神经;上为颞窝,前为上颌骨,内为翼突外板,外为下颌支。9.翼静脉丛位于颞下窝浅部,在翼内、外肌与颞肌之间。翼静脉丛收纳与上颌动脉分支伴行的静脉,向后汇合成上颌静脉,回流到下颌后静脉。10.咬肌间隙为位于咬肌深面与下颌支上部之间的间隙,狭小。咬肌的血管神经即通过下颌切迹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11.翼下
21、颌间隙行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隔下颌支与咬肌间隙相邻,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交通。此间隙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同名动、静脉通过。12.帽状腱膜是一层厚而坚韧的腱膜,前、后分别与枕额肌的额腹、枕腹相连,两侧逐渐变薄,续于颞筋膜。13.腱膜下间隙是指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此间隙范围较广,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14.颞筋膜起自上颞线,向下在接近颧弓处分为深、浅两层,分别附着于颧弓内面和外面。15.颞深间隙颞肌与其深面的颅骨外膜之间,有较多的脂肪组织充填,称颞深间隙,内有数支颞深血管和神经经过。16.板障是内、外板之间的骨松质,含有骨髓,并有板障静脉位于板障管内。17.蝶鞍包括
22、前床突、交叉前沟、鞍结节、垂体窝、鞍背和后床突。18.垂体窝位于蝶鞍的中央,容纳垂体,垂体窝的顶为硬脑膜形成的鞍隔。19.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尖端。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20.小脑幕是一个由硬脑膜内层形成的宽阔的半月襞,介于大脑半球枕叶与小脑之间,并构成了颅后窝的顶。问答题1.简述头颈部的分界线和颅、面部分界线及其分区。头颈分界线:头部以下颌体下缘(下颌底)、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与颈部区分。颅、面部分界线:头部以眶上缘、颧弓上缘、外耳门上缘和乳突尖的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颅部由颅顶、颅底和颅腔三部
23、分组成。颅顶又分为额顶枕区和颞区。面部可划分为眶区、鼻区、口区和面侧区,后者又分为颊区、腮腺咬肌区和面侧深区。2.试述面神经的颅外分支及其分布。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入腮腺,先分为上、下两干,再各分为数支并相互交织成丛,最后呈扇形分为5组分支,支配面肌。颞支:经下颌骨髁状突浅面或前缘出腮腺上缘,分布至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的上份及耳部肌。颧支:经腮腺上前缘穿出,分布至上、下睑眼轮匝肌、颧肌和上唇方肌。颊支:出腮腺前缘,支配颊肌和口裂周围诸肌。下颌缘支:从腮腺下端穿出后,支配下唇诸肌及颏肌。颈支:由腮腺下端穿出,支配颈阔肌。3.腮腺的位置、形态、分部及穿经腮腺的结构。腮腺位于面侧区,上缘邻接颧
24、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平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缘。腮腺质软,色淡黄,大致呈楔形,底向外侧,尖向前内适对咽侧壁。腮腺分为浅、深两部,通常以下颌支后缘或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作为两部的分界。浅部位于咬肌的后方和咬肌后份浅面。深部位于下颌支后内侧。浅、深两部于下颌支后缘处相连。穿经腮腺的结构:在腮腺内部纵行的有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及耳颞神经;横行的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面神经及其分支。上述较为重要的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及其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4.试述面神经与腮腺的关系。面神经在颅外的行程中,因穿经腮腺而分为3段:第1段:是
25、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适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切迹内。此段长约11.5cm,向前经过茎突根部的浅面,此段虽被腮腺所遮盖,但尚未进入腮腺实质内,故显露面神经主干可在此处进行。第2段:为腮腺内段。面神经主干于腮腺后内侧面进入腮腺,在腮腺内通常分为上、下两干,再发出分支,彼此交织成丛,最后形成颞、颧、颊、下颌缘、颈5组分支。面神经位于颈外动脉和下颌后静脉的浅面。正常情况下,面神经外膜与腮腺组织容易分离,但在病变时二者常紧密粘连,术中分离较为困难。腮腺肿瘤可压迫面神经,引起面瘫。第3段:为面神经穿出腮腺以后的部分。面神经的5组分支,分别由腮腺浅部的上缘、前缘和下端穿出,呈扇形分布至
26、各相应区域,支配面肌。5.上颌动脉的行程、分段、分支及供应范围。上颌动脉平下颌颈高度起自颈外动脉,经下颌颈的深面入颞下窝,行经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经翼上颌裂入翼腭窝。上颌动脉以翼外肌为标志可分为3段:第1段:位于下颌颈深面,自起点至翼外肌下缘。其主要分支有:下牙槽动脉: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分支至下颌骨、下颌牙及牙龈,终支出颏孔,分布于颏区。脑膜中动脉:行经翼外肌深面,穿耳颞神经两根之间垂直上行,经棘孔入颅,分布于颞顶区内面的硬脑膜。第2段:位于翼外肌的浅面或深面,分支至翼内、外肌、咬肌和颞肌,另发出颊动脉与颊神经伴行,分布于颊肌及颊黏膜。第3段:位于翼腭窝内,主要分支有:上牙槽后动脉:向前下穿入
27、上颌骨后面的牙槽孔,分布于上颌窦、上颌后份的牙槽突、牙、牙龈等;眶下动脉:经眶下裂、眶下管、出眶下孔,沿途发出分支,分布于上颌前份的牙槽突、牙、牙龈,最后分布于下睑及眶下方的皮肤。6.下颌神经发出的感觉支的行程和分布范围。下颌神经共发出4个感觉支:颊神经:经翼外肌两头之间穿出,沿下颌支前缘的内侧下行至咬肌前缘,穿颊肌分布于颊黏膜、颊侧牙龈,另有分支穿颊脂体分布于颊区和口角的皮肤。耳颞神经:以两根起自下颌神经,环绕脑膜中动脉,然后又合成一干,沿翼外肌深面,绕下颌骨髁突的内侧至其后方转向上行,穿入腮腺鞘,于腮腺上缘处浅出,分布于外耳道、耳廓及颞区的皮肤。舌神经:经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接受鼓索的味觉
28、纤维和副交感纤维,继续向前下行,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达下颌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浅面前行至口底,分布于下颌舌侧牙龈、下颌下腺、舌下腺、舌前2/3及口底的黏膜。下牙槽神经:位于舌神经的后方,与同名动、静脉伴行,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发支分布于下颌骨及下颌诸牙,出颏孔后,称颏神经,分布于颏区皮肤。7.简述面侧区的间隙。面侧区的间隙位于颅底与上、下颌骨之间,是散在于骨、肌肉与筋膜之间的间隙,彼此相通。间隙内充满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沿间隙扩散,主要有以下两个间隙:咬肌间隙:为位于咬肌深部与下颌支上部之间的间隙,咬肌的血管神经即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此间隙的前方紧邻下颌第三磨牙,许
29、多牙源性感染如第三磨牙冠周炎、牙槽脓肿和下颌骨骨髓炎等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翼下颌间隙:位于翼内肌与下颌支之间,与咬肌间隙仅隔以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通。上界为翼外肌下缘,下界是翼内肌在下颌支附着处,前界为颞肌、颊肌,后界为腮腺和下颌支后缘。间隙内容下牙槽神经、下牙槽动、静脉及疏松结缔组织。翼颌间隙向前与颊肌和咬肌之间的颊间隙相通,向后隔颈深筋膜浅层与咽外侧间隙相邻,向上与颞下间隙相通。翼颌间隙的感染,常来自下颌磨牙的炎症。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就是把药液注射于此间隙内。8.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及各层特点。额顶枕区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外膜5
30、层。皮肤:厚而致密,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含有大量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为疖肿、皮脂腺囊肿的好发部位;二是具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时易致出血,但创口愈合较快。浅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前者还形成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和帽状腱膜紧密连接,并将脂肪分隔成许多小格,内有血管和神经穿行。感染时渗出物不易扩散,早期即可压迫神经末梢引起剧痛。此外,小格内血管丰富,多被周围结缔组织固定,创伤性血管断端不易自行收缩闭合,故出血较多,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浅筋膜内的血管和神经可分为前、外侧、后三组:前组:包括内侧的滑车上动、静脉和滑车上神经,外侧的眶上动、静脉和眶上神经。外侧组:包括耳前的颞浅动、静脉和耳
31、颞神经,耳后的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后组:有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等分布于枕部。帽状腱膜和枕额肌:帽状腱膜厚而坚韧,前、后分别与枕额肌的额腹、枕腹相连,两侧逐渐变薄,续于颞筋膜。帽状腱膜与浅层的皮肤和浅筋膜紧密相连,难以分离,合称“头皮”。头皮外伤达帽状腱膜时常需缝合此层。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为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此隙范围较广,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腱膜下间隙出血或化脓时,血液或积脓可沿此间隙蔓延。此间隙内的静脉可经若干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窦相通,因此,此隙内的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所以该间隙被称为颅顶部的“危险
32、区”。颅骨外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借少量结缔组织与颅骨表面疏松连接,二者易于剥离。颅骨外膜在骨缝处与缝韧带愈着紧密。因此,颅骨外膜下血肿常局限在一块颅骨的范围内。9.颞区软组织的层次及各层特点。颞区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5层。(1)皮肤:颞区的皮肤移动性较大,手术时无论选择纵行或横行切口,均易缝合,愈合后的瘢痕亦不明显。(2)浅筋膜:所含脂肪组织较少。血管和神经可分为耳前和耳后两组。1)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三者伴行,出腮腺上缘,越颧弓到达颞区。颞浅动脉为颈外动脉的两终支之一,其搏动可在耳屏前方触及,该动脉在颧上方约23cm处分为前、后两支。颞浅静
33、脉汇入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可在耳轮脚前方进行局部阻滞麻醉。2)耳后组:有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分布于颞区后部。耳后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耳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枕小神经来自第2、3颈神经,属颈丛的分支。(3)颞筋膜:上方附着于上颞线,向下分为深、浅两层,浅层附着于颧弓的外面,深层附着于颧弓的内面。两层之间夹有脂肪组织,颞中动脉(发自上颌动脉)及颞中静脉由此经过。(4)颞肌:呈扇形,起自颞窝和颞筋膜深面,前部肌纤维向下,后部肌纤维向前,逐渐集中,经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颞肌深部有颞深血管和神经,颞深动脉来自上颌动脉,颞深神经来自下颌神经,支配颞肌。(5)颅骨外膜
34、:较薄,紧贴于颞骨表面,因而此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骨膜与颞肌之间,含有大量脂肪组织,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并经颧弓深面与颞下间隙相通,再向前则与面的颊脂体相连续。因此,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有出血或炎症时,可向下蔓延至面部,形成面深部的血肿或脓肿,而面部炎症,如牙源性感染也可蔓延到颞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10.垂体的位置、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垂体位于蝶鞍中央的垂体窝内。垂体的上方为鞍膈,鞍膈的前上方有视交叉和经视神经管入颅的视神经。垂体前叶的肿瘤可将鞍膈的前方推向上方,压迫视交叉,出现视野缺损。垂体窝的底,仅隔一薄层骨壁与蝶窦相邻。垂体病变时,可使垂体窝的深度增加,甚至侵入蝶窦。垂体窝的前
35、方为鞍结节,后方为鞍背,垂体肿瘤时,两处的骨质因受压而变薄,甚至出现骨质破坏的现象。垂体窝的两侧为海绵窦,垂体肿瘤向两侧扩展时,可压迫海绵窦,发生海绵窦淤血及脑神经受损的症状。在垂体肿瘤切除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视神经及视交叉、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等。11.试述海绵窦的位置、交通及穿经海绵窦的结构。海绵窦的位置: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由硬脑膜两层间的腔隙构成。海绵窦的交通:窦的前端接受眼静脉、翼静脉丛的血流,因而可分别通过内眦静脉、面深静脉与面静脉相交通,面部的化脓性感染可借上述通道扩散至海绵窦,引起海绵窦炎与血栓形成。窦的后端在颞骨岩
36、部尖处,分别与岩上、下窦相连,通过岩上窦汇入横窦或乙状窦,通过岩下窦经颈静脉孔汇入颈内静脉。海绵窦向后还与枕骨斜坡上的基底静脉丛相连,后者向下续于椎内静脉丛。椎内静脉丛又与体壁的静脉相通,故腹膜后隙的感染,亦可经基底静脉丛蔓延至颅内。穿经海绵窦的结构:窦内有颈内动脉、展神经通行。在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12.试述颅中窝的孔裂及其通过的结构。视神经管内有视神经通过。眶上裂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及眼上静脉穿行。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内分别有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及脑膜中动脉通过。破裂孔内有破裂孔导血管通过。13.试述颅后窝的孔裂及其通过的结构。窝
37、底的中央有枕骨大孔,延髓经此孔与脊髓相连,并有左、右椎动脉和副神经的脊髓根通过。在枕骨大孔的前外侧缘有舌下神经管,为舌下神经出颅的部位。枕骨外侧部与颞骨岩部间有颈静脉孔,舌咽、迷走、副神经在此通过,颈静脉孔续于颈内静脉。髁管有髁导静脉通过。颞骨岩部后面中份的内耳门有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通过。14.小脑幕切迹是如何形成的?有何临床意义?小脑幕是一个由硬脑膜内层形成的宽阔的半月襞,介于大脑半球枕叶与小脑之间,并构成了颅后窝的顶。小脑幕圆凸的后外侧缘附着于横窦沟及颞骨岩部的上缘,达后床突而告终;其凹陷的前内侧缘游离,向前延伸附着于前床突,形成小脑幕切迹。小脑幕切迹与鞍背共同形成一卵圆形的孔,环绕着中脑
38、。小脑幕切迹上方与大脑半球颞叶的海马旁回和钩紧邻。当幕上的颅内压显著增高时(如颅内血肿),海马旁回和钩被推移至小脑幕切迹的下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使脑干受压,并导致动眼神经的牵拉或挤压,出现同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硬瘫等体征。15.试述颅内、外静脉的交通途径。颅内的静脉血,除经乙状窦汇入颈内静脉外,尚有下列途径使颅内、外的静脉相互交通:(1)通过面部静脉与翼丛的交通途径:(2)通过导静脉的交通途径:1)顶导静脉:通过顶孔,使颞浅静脉与上矢状窦相交通。2)乳突导静脉:经乳突孔,使枕静脉与乙状窦相交通。3)髁导静脉:有时存在,通过髁管,使枕下静脉丛与乙状窦相交通。4)额导静脉:见于儿童
39、及部分成人,通过盲孔,使额窦及鼻腔的静脉与上矢状窦相交通。(3)通过板障静脉的交通途径:1)额板障静脉:使眶上静脉与上矢状窦相交通。2)颞前板障静脉:使颞深前静脉与蝶顶窦相交通。3)颞后板障静脉:使颅外浅静脉与横窦相交通。4)枕板障静脉:使枕静脉与横窦相交通。第二章颈部A1型题1颈后三角是指A颈外侧区B枕三角C颈后区D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后方的颈部区域E位于斜方肌前缘后方的颈部区域2固有颈部是指A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与脊柱颈段前方的区域B两侧斜方肌前缘之间与脊柱颈段前方的区域C两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之间与脊柱颈段前方的区域D两侧斜方肌后缘之间与脊柱颈段前方的区域E两侧斜方肌前缘之间与脊柱颈段后方的
40、区域3关于舌骨大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寻找舌动脉的标志B是寻找甲状腺上动脉的标志C是寻找舌下神经的标志D是寻找舌神经的标志E是寻找舌咽神经的标志4关于颈动脉结节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颈内动脉行经其前方B颈外动脉行经其前方C颈总动脉行经其前方D为隆椎横突前结节E平喉结高度5颈静脉弓是指A颈前正中静脉的弓形弯曲B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处C颈外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处D颈外静脉汇入锁骨下静脉处E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的吻合支6气管前间隙位于A封套筋膜与气管前筋膜之间B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C气管前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D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E椎前筋膜与脊柱颈部之间7咽后间隙位于A椎前筋膜与
41、脊柱颈段之间B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C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D气管前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E气管前筋膜与封套筋膜之间8关于喉上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起自迷走神经上神经节B分为内、外两支C内支支配环甲肌D外支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E内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前下方,在距甲状腺侧叶上极约1cm处,与动脉分开9关于喉返神经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右喉返神经勾绕主动脉弓,左喉返神经勾绕锁骨下动脉B沿气管与食管之间的沟内上行C其运动支支配所有喉肌D感觉支分布于所有喉粘膜E通常行经甲状腺腺鞘之内,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应注意勿损伤喉返神经10舌尖部的癌首先转移至A颈外侧浅淋巴结BVirchow淋巴结C锁骨上淋巴结D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E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11鼻咽癌首先转移至A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B颈外侧浅淋巴结CVirchow淋巴结D锁骨上淋巴结E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12关于椎动脉三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由中斜角肌、颈长肌和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围成B由前斜角肌、颈长肌和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围成C由中斜角肌、颈长肌和锁骨下动脉第二段围成D由前斜角肌、颈长肌和锁骨下动脉第二段围成E由前斜角肌、颈长肌和锁骨下动脉第三段围成13关于枕三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又称颈后三角B又称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C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