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四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四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
2、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氮气B加碘盐C食醋D石灰水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氯化钠做调味品B用氢氧化钙配制波尔多液C用灼烧法鉴别棉线与羊毛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烂4某固体混合物由硫化钠(Na2S)和亚硫酸钠(Na2SO3)两种物质组成。已知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该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3% B46% C50% D78%5实验的成功需要正确的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B量取44mL液体C 点燃酒精灯D稀盐酸与镁反应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表示约 6.02
3、1023个微粒的集合体B1mol氧气的质量为32g/molC等质量的N2 和CO的原子个数比为1:1D1molCO2中含有2mol氧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 项物 质杂 质除去杂质所选试剂、方法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B铜粉铁粉足量稀盐酸,过滤CFeSO4溶液CuSO4过量铁粉,过滤DCaCO3CaO适量稀盐酸,过滤AABBCCDD8下列生活常识错误的是()A叶子发黄可多施氮肥B鉴别真假羊毛衫可用燃烧法闻气味C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使用D蜂窝煤比煤球燃烧旺是蜂窝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9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A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
4、中B将CO2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C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D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铜中10铼(Re)可用于制造卫星和火箭的外壳。其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铼的制取过程如下:从冶炼辉钼矿的烟道尘中获得Re2O7,与KCl反应得到高铼酸钾(KReO4),再与氢气反应制得铼:2KReO4+7H2 = 2Re + 2KOH + 6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一个铼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75CRe2O7读作七氧化二铼DKReO4与氢气制取铼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近年来,合肥为了加速滨湖特大城市建设,新建多座高架立交桥(如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使用石油
5、炼制的产品是_(填序号);混凝土构造石柱中的钢筋属于_材料;灯饰外壳由高级塑料制成,塑料属于_材料(填“合成”或“金属”)铁制防护栏刷涂油漆,目的是_; 不锈钢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请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为了测定一瓶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出50 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并进行计算:N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_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金
6、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 + Br2,I2 + Na2S=2NaI + S,Br2 + 2KI=2KBr + I2由此可判断:S、Cl2、I2、Br2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_。A Cl2 + 2NaI=2NaCl + I2 B I2+2KBr=2KI + Br2C Br2 + Na2S=2N
7、aBr + S D Cl2 + K2S=2KCl + S14根据化学知识解释:(1)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人自行车车胎内,微观解释为_。(2)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原理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兴趣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a二者混合发生了化学反应;b二者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甲同学取2 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振荡,逐滴加入稀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乙同学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
8、稀盐酸混合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1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依据是_。B点溶液中溶质为_(填化学式),该反应是将_中(填字母)。a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丙同学认为溶液温度升高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稀释释放的热量,不足以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排除这种可能性:_。查阅资料: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丁同学用电导率传感器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电导率变化如图2。M点前曲线下滑的原因是_。N点时溶液中大量含有的离子是_。16某校研究小组对氯酸钾热
9、分解进行以下探究。探究一第一小组通过氧气传感器进行探究,绘制出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查阅资料:KClO3的熔点约为356C,MnO2的分解温度约为535C,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C左右,从图中可知,KClO3分解温度_(填“”、“=”或“ Br2 I2S。 B 【解析】(1)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银和硝酸铜,反应的方程式是: Cu + 2AgNO3=Cu(NO3)2 + 2Ag;铜的表面附着着银灰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故填:Cu + 2AgNO3=Cu(NO3)2 + 2Ag(2)(1)根据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由
10、反应Cl2+2NaBr=2NaCl + Br2,可判断Cl2的活动性比Br2强;由Br2 + 2KI=2KBr + I2可判断Br2的活动性比I2强;由I2 + Na2S=2NaI + S可判断I2 的活动性比S强,综合以上判断,可得四种非金属单质Cl2、Br2、I2、S活动性的强弱关系为: Cl2 Br2 I2S ; (2) A Cl2 + 2NaI=2NaCl + I2方程式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I2+2KBr=2KI + Br2;因为Br2的活动性比I2强,该反应不能发生,方程式书写错误;故符合题意;C、Br2 + Na2S=2NaBr + S,方程式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C
11、l2 + K2S=2KCl + S,方程式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根据铜与硝酸银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来比较非金属单质活动性的强弱,并据此判断反应的正误。14、分子之间有间隔(或分子之间间隔变小等) 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 【解析】(1)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人自行车车胎内,微观解释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填:分子之间有间隔;(2)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原理是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故填: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NaOH+HClNaCl+H2O
12、一段时间内溶液的温度升高,而溶液的pH明显下降直至7以下 NaOH和NaCl a 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在烧杯中稀释,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稀释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即溶液温度升高是反应放热 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使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溶液电导率降低,所以M点前曲线下滑 NaCl和HCl 【解析】(1)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与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取2 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振荡,逐滴加入稀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逐渐消失,由此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
13、Cl=NaCl+H2O,故答案为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NaOH+HClNaCl+H2O;(2)通过观察,由图1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依据是一段时间内溶液的温度升高,而溶液的pH明显下降直至7以下,故答案为一段时间内溶液的温度升高,而溶液的pH明显下降直至7以下;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显酸性,在B点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故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刚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滴加液体后溶液的pH逐渐变小直至小于7,溶液呈酸性,因此是把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NaOH和NaCl a; (3)设计如下实验排除丙同学的猜测:把氢氧化
14、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在烧杯中稀释,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稀释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即溶液温度升高是反应放热的原因。故答案为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在烧杯中稀释,分别用温度计测量稀释前后温度的变化,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即溶液温度升高是反应放热的原因;(4)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使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溶液电导率降低,所以M点前曲线下滑,故答案为在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使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溶液电导率降低,所以M点前曲线下滑;当氢氧化钠和盐酸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盐酸,使溶液中的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HC
15、l,故答案为NaCl和HCl。16、 试管内气压增大,排出一部分空气,而此时氯酸钾还没有分解生成氧气 3.0 二氧化锰 110 不是 将生成的气体通人一定量的硫酸锰溶液中 溶液出现黑色浑浊 【解析】探究一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氯酸钾的分解温度大约是380C,氯酸钾的熔点是356C,故KClO3分解温度其熔点;由于加热后实验装置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会逸出,而此时温度并未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氯酸钾并未开始产生氧气,导致装置内的氧气浓度降低;探究二(1)通过实验氯酸钾的分解温度和实验氧化铜催化下分解温度的对比可知,氧化铜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分解温度,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要证明不同催化剂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就要运
16、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的设计,取等量的氯酸钾和等量的不同催化剂,比较氯酸钾的分解温度,故x的数值为3.0,此时二氧化锰催化下氯酸钾的分解温度低于氧化铜催化下分解温度,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2)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当氧化铜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110时,生成1L氧气的时间最短,反应速率最快,再增加氧化铜质量并不会使反应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探究三根据资料可知,颜色和气味无法鉴别氯气和二氧化氯,因此,寻找两种气体化学性质的不同点,是要将气体通人硫酸锰溶液中,二氧化氯会使二价锰变成四价锰,根据实验现象生成黑色的物质来判定,而氯气不具备这种性质,故将生成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硫酸锰溶液中,看到溶液出现黑色浑浊,就能证明假设2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