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襄阳阳光校2022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襄阳阳光校2022年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CO中的少量H2O和CO2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B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CO3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C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K2SO4加入适量的Ba(NO3)2
2、溶液,过滤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用磁铁吸引AABBCCDD2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由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30时,不能配制出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乙、丙溶液B50时,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C一般情况,气体的溶解度曲线与丙相似D50时,将甲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不会析出晶体4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
3、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72B质子数为72C电子数为53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5下列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图标,装运浓酸或浓碱的试剂罐外应张贴的图标是ABCD6请根据表中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pH3.5-4.52.9-3.36.3-6.67.6-8.0A胃酸过多者多食苹果有益B牛奶有甜味,呈中性C表中食物,鸡蛋清酸性最强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7如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O2含量B检验H2的纯度C探究燃烧的条件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8化学中常常出现“112”
4、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10L水与1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B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C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D25,1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0g氯化钠溶液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uO+COCu+CO2BCaCO3CaO+CO2CCO2+Ca(OH)2=CaCO3+H2ODZn+2HCl=ZnCl2+H210云南盛产野生菌,误食有毒的野生菌会使人中毒,某些有毒野生菌中含有一种麦角甾醇类毒素(化学式为C29H46O),下列关于该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由三种
5、元素组成C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9:4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下述描述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_) A瓷碗易碎 B轮胎能炸 C饭菜会馊 D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胃药“碳酸氢钠片”进行了探究,具体做法如下:取1片胃药研碎,加水完全溶解得到100g溶液;配制100g 0.365%的稀盐酸作为模拟胃酸;取上述一种溶液20g于锥形瓶中,再将另一种溶液逐滴加入锥形瓶内,反应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碳酸氢钠属于_(填“酸”“碱”或“盐”);步骤中,当滴入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为10g时,锥形瓶内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6、胃药中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每片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_(填字母);写出由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14完成下列各题盛夏,当天气又闷又热时,大气压较低,鱼池中常常出现鱼儿“浮头”现象(鱼缺氧,浮上水面呼吸)。其原因是_。氯化氢(HCl)气体和空气在0 、10 kPa时的密度分别为1.629 gL1和1.293 gL1,常温常压下,1体
7、积水能溶解氯化氢约500体积。根据氯化氢的上述性质,实验室收集氯化氢最好采用_法,判断集气瓶中集满氯化氢气体的现象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已知某金属粉末由铁、铜、铝三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该粉末由什么组成?铁和铜与氢氧化钠溶液都不反应,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可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2Al+2NaOH+2H2O2NaAlO2+3H2)。猜想:该粉末由铜、铁组成;猜想:该粉末由铜、铝组成;猜想:该粉末由_组成。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个烧杯,加入适量粉末样品,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粉末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粉末一定含有_另取一个烧杯,
8、加入适量粉末样品,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粉末部分溶解,_气泡产生粉末一定含有铝综合上述实验,说明猜想_成立。有同学认为能用浅绿色的FeSO4溶液代替NaOH溶液完成步骤,你认为能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6用如图装置探究氯气的助燃性:实验步骤:.在燃烧匙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将乳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中的金属钠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装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1)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白烟是_(填物质名称)(2)此实验与教材中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相比,其优点是_(填序号)A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9、减少污染B利用压强变化进一步证明氯气参加了化学反应C若有未反应完的氯气也可被及时处理D证明了氯气和氢氧化制发生了化学反应(3)验反思:通过金属钠能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试题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A中应先通氢氧化钠溶液把二氧化碳除去,再把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把水蒸汽除去,A错误;B中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在蒸发可将水除去,正确;C中硝酸钡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过滤可将硫酸钡沉淀除去,正确;磁铁能将铁粉吸引除去,正
10、确。故选A。考点:除杂质2、A【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3、C【解析】A、30时,不能配制出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乙、丙溶液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否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B、50时,乙溶液的质量分数=100%28.
11、6% ,40%错误,故选项错误;C、一般情况,气体的溶解度曲线与丙相似正确,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正确;D、50时,将甲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不会析出晶体错误,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错误。故选C。4、B【解析】A、中子数=153=72,故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所以质子数是53,故错误C、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电子数,故电子数是53,故正确D、质子数是53,中子数是72,两者之和是1,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新信息为载体来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学生应学会对新信息的选择使用;同时应熟记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
12、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C【解析】浓酸或浓碱的试剂具有腐蚀性,罐外应张贴腐蚀性图标。 A、表示物质是易燃物,选项错误;B、表示物质易爆炸,选项错误;C、表示物品有腐蚀性,选项正确;D、表示物质有毒,选项错误。故选C。6、D【解析】A、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进食的食物应是显弱碱性的食物;苹果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苹果的pH为2.9-3.3,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项说法错误。D、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当溶液的p
13、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7、A【解析】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符合题意;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然后靠近酒精灯引燃,如果能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氢气不纯,反之则纯,不符合题意;C、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白磷对照可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照,可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
14、着火点,不符合题意;D、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符合题意;选A。8、B【解析】试题分析:A、10L水与1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L,错误;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正确;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溶液的质量肯定小于20克,错误;D、根据氯化钠溶解度可知,不能得到20克氯化钠溶液,错误。故选B考点:分子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溶解度。9、B【解析】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详解】A、CuO+COCu+CO2,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反应
15、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CaCO3CaO+C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C、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Zn+2HCl=Zn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分解反应为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10、B【解析】A、由
16、物质的化学式可知,该物质含有三种元素,不符合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特征,故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错误;D、麦角甾醇类毒素(化学式为C29H46O)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9):(146)29:46,故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C酒精易燃等【解析】A瓷碗易碎 和B轮胎能炸,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 C饭菜会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 D酒精易燃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盐
17、0.42g 【解析】试题分析:(1)碳酸氢钠是由酸根和金属组成的,属于盐;(2)设20g碳酸氢钠溶液中含有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解得:x=0.084g;则每片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是0.084g=0.42g。考点: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知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单质 NO F N2O5+H2O=2HNO3 【解析】(1)根据单质的化合价为0解答;根据B点中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解答;(2)根据KNO3属于盐及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解答;根据D点中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显+5价及E点表示的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分析解。(1)A点时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18、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B点中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故B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NO;(2)KNO3属于盐;KNO3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它代表的点是F;D点表示+5价氮的氧化物N2O5,E点表示的酸中氮元素显+5价,即为HNO3;N2O5与H2O反应生成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5+H2O=2HNO3。14、天气闷热时(气温高,气压低),水中氧气含量降低 向上排空气集气 瓶口上方产生大量白雾 【解析】(1)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天气闷热时气温高
19、、气压低,溶于水的氧气量较小,鱼儿呼吸困难,故出现浮头现象,故填:天气闷热时(气温高,气压低),水中氧气含量降低。(2)由于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故不可用排水法收集,因其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氯化氢气体极易与水结合成盐酸,在瓶口形成白雾,故填:向上排空气法 瓶口上方产生大量白雾。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铁、铝铜有能根据实验探究第一步现象,确认粉末一定含有不与酸反应的铜,排除猜想3;而采用硫酸亚铁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颜色有变化的,证明猜想二成立,溶液颜色无变化的,证明猜想一成立2Al+6HCl2AlCl3+3H2。【解析】提出猜想猜
20、想:粉末由铜、铁组成;猜想:粉末由铜、铝组成;猜想:粉末由铁、铝组成;实验探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铁和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均不发生反应,铁会与酸反应,铜不会与酸反应,所以: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个烧杯,加入适量的粉末样品,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粉末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粉末一定含有铜另取一个烧杯,加入适量的粉末样品,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粉末一定含有铝综合上述实验,说明猜想成立;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能用浅绿色的FeSO4溶液代替NaOH溶液完成步骤,理由是由步骤知,一定有不与盐酸反应的铜,接下来就是证明是铁还是铝,铝能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
21、铁,而铁与硫酸亚铁不反应,所以向样品中加入硫酸亚铁溶液时,析出黑色固体,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说明样品中含有铝;拓展应用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16、氯化钠 ABC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解析】(1)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所以该白烟是氯化钠的小颗粒;故填:氯化钠;(2)此实验与教材中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三)相比,其优点是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减少污染;利用压强变化进一步证明氯气参加了化学反应;若有未反应完的氯气也可被及时处理。不能证明了氯气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填:ABC;(3)实验反思:通过金属钠能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对燃烧的新认识是: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故填: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