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832483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2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各图所示的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

2、取药品B探究CO2与水反应C量取液体读数D倾倒液体2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用发酵粉制作面包B用洗涤剂去油污C聚氯乙烯用于电线外皮D不锈钢用来制钢轨3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NO3 NaCl KNO3 (NH4)2SO4BH2SO4 HCl AgNO3 Na2SO4CKMnO4 CuCl2 Fe(SO4)3 NaNO3DK2SO4 NaCl K2CO3 NaOH4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反应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C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D已知:3MgN2Mg3N2,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5品

3、红是一种常用的染色剂,小雪同学把适量品红分别加到热水和冷水中,发现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从分子角度解释,主要原因是()A品红分子在热水中的运动速率比在冷水中快B品红分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容易分解C热水中水分子间有间隔,冷水中水分子间无间隔D热水中品红分子变大了,冷水中品红分子变小了6为解决鱼在运输过程中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一种叫做过氧化钙(CaO2)的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ACaO和O2BCaCO3和H2CCa(OH)2和O2DCaCl2和O27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死伤惨重,教训深刻。下列有关火灾处理事故的方法不

4、正确的是()A森林着火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树木,制造隔离带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C厨房天然气管道着火立即关闭气阀并轻轻开窗通风D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8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C升高温度可使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D从20降温到t,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甲比乙小9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米饭、土豆B番茄、黄

5、瓜C牛肉、鸡蛋D奶油、花生油10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以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鞭炮B矿石粉碎C植物光合作用D酒精燃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_。(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原因是在于二者的_不同。(3)向AgNO3、Cu(NO3)2和KNO3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现有家用食用碱12g(主要成分Na2CO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稀

6、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g,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计算:该图中,m的值为_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_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许多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现象。“腌笃鲜”是春天的一道时令美食。下列制作“腌笃鲜”的食材中,能提供蛋白质的是_(填字母序号).A春笋 B虾 C豆腐 D排骨食堂要做“翡翠”饺子,可将菠菜榨汁,通过_操作将菜渣与菜汁分离,用菜汁和面。将煤转化为水煤气的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水煤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重要的有机物甲醇(CH3OH)等多种不同的物质。上述信

7、息说明:_,生成物不同。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制造汽车使用了多种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填字母)。A镁铝合金 B玻璃钢 C聚氯乙烯“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工程材料。Mg17Al12是一种特殊的镁合金,通常选择真空熔炼而非空气中熔炼的原因是_(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汽车的铅蓄电池放电工作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车载灭火器使用时会喷出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的原理是_。14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在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

8、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填“a”或“b”)。M点的含义_。向烧杯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同学们想证明这瓶过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2Na2O2+2CO2=2Na2

9、CO3,2Na2O2+2H2O=4NaOH+O2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全部变质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_正确(填序号);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_;请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物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16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3.89.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

10、H分别约为11.0和8.5。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

11、发现溶液呈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托盘天平称量药品

12、时,应该左物右码,故A错误;B、该实验只能探究CO2能溶于水,不能确定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反应,故B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D、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防止污染试剂或腐蚀桌面,故D错误。故选C。2、D【解析】A、发酵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呈碱性,可中和有机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常用于制作面包的发酵粉,不符合题意;B、洗涤剂有乳化作用,用于除去油污,不符合题意;C、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可用于电线外皮,不符合题意;D、制钢轨的材料为锰钢,锰钢硬度大,韧性好,不是不锈钢,符合题意。故选D。3、A【解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13、。A、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且离子均为无色,符合题意;B、AgNO3和HCl反应产生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C、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但KMnO4 CuCl2 Fe(SO4)3都是有色的溶液,不符合题意;D、H+和CO32-能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和OH-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其存,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4、D【解析】A、燃烧若利用不当会造成火灾,不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

14、反应,故错误;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不是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还有其它的方式,如太阳能、核能、其它的化学反应等,故错误;C、只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才能能燃烧,故该物质必须是可燃物,故错误;D、3MgN2Mg3N2,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正确。故选D。5、A【解析】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A。6、C【解析】A、氧化钙很容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不能存在于水中,故A不可能;B、反应物中无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不可能生成CaCO3,故B不可能;C、反应物为水和过氧化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能生成物为Ca(OH)2

15、和O2,故C正确。D、反应物中无氯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不可能生成CaCl2,故D不可能;故选:C。7、D【解析】A、森林着火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树木,制造隔离带,可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B、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C、天然气管道着火,应立即关闭阀门,清除可燃物,然后开窗通风,稀释天然气的浓度,不符合题意;D、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会损坏电器,并且有触电的危险,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灭火的原理: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8、B【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

16、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说明甲是b,乙是a。【详解】A、20时,图2中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错误,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选项A错误;B、乙中混有少量甲,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正确,因为乙是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比甲大;选项B正确;C、升高温度可使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错误,甲增大,乙不变;选项C错误;D、从20降温到t,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甲比乙小错误,选项D错误;故选B

17、。【点睛】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A【解析】A、米饭、土豆中富含糖类,正确;B、番茄、黄瓜中富含维生素,错误;C、牛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错误;D、奶油、花生油中富含油脂,错误。故选A。点睛:掌握各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是解题关键。10、B【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选项燃放鞭炮有二氧化硫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矿石粉碎,只是颗粒大小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植物光合作

18、用,有氧气和有机物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选择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7:3 含碳量 Cu、Ag KNO3、Al(NO3)3 【解析】(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562):(163)=7:3(2)生铁(含碳量2.3%-4.3%)和钢(含铁量0.04%-2.3%)的性能不同,主要原因是在于二者的含碳量不同。(3)向AgNO3、Cu(NO3)2和KNO3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铝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产银和硝酸铝,然后与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产生铜和硝酸铝,但不能与硝酸钾发生置换反

19、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说明滤液中没有铜离子,铝将铜离子全部置换出来;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银和铜;可能有铝;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钾和硝酸铝。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4 10.6g 7.3%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2g-107.6g=4.4g;设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为x,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yNa2CO3+2HCl=2NaCl+CO2+H2O106 73 44X 100gy 4.4gx=10.6g,y=7.3%答:(1)该图中,m的值为 4.4;(2)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为10.6g;(3)该稀

20、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钠钙和HCl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BCD 过滤 C+H2O CO+H2 催化剂种类不同 C 2Mg+O2 2MgO 增大 隔绝空气或氧气 【解析】(1)春笋富含维生素,虾、豆腐、排骨都富含蛋白质,故填:BCD。(2)将菜渣与菜汁分离,是固液分离,通常用过滤法,故填:过滤。(3)由图片知,碳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C+H2O CO+H2。水煤气在不同催化

21、剂作用下,可以合成重要的有机物甲醇(CH3OH)等多种不同的物质。上述信息说明催化剂种类不同,生成物不同,故填:催化剂种类。(4)制造汽车的材料中镁铝合金是金属材料,玻璃钢是复合材料,聚氯乙烯是合成材料,故填:C。选择真空熔炼的原因是镁或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如:2Mg+O2 2MgO。铅蓄电池在放电时,硫酸参与反应后,质量减少,所以溶液的pH不断增大,故填:增大。车载灭火器使用时会喷出泡沫,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其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来破坏燃烧的条件实现灭火,故填:隔绝空气或氧气。14、a 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甲溶于水放热 abd 【解析】(1)由图可知,t2时,将甲、乙各

22、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后,甲完全溶解,乙有剩余,说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a,故填a。(2)M点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65g,故填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说明甲物质溶解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故填甲物质溶解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4)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b.降温后,甲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少,乙不惜出晶体,溶液质量不变,所以降温后两种溶液

23、的质量关系为甲乙,选项正确;c. 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的溶解质量不相等,降温后溶剂不变,所以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选项错误;d. t2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选项正确,故填abd。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碳酸钠(Na2CO3)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或取少量原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加入足量 CaCl2 溶液(或 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原样品中含氢氧化钠,反之则不含氢氧化钠。【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

24、过氧化钠,故是全部变质,故猜想正确;(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3)原固体中还可能含有氢氧化钠,要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需要先除去碳酸钠,然后使用酚酞试液检验,故答案为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含有氢氧化钠考点:考查物质变质成分的实验探究的知识。16、瓶子变瘪,且比装水的更瘪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aCl2+Na2CO3=BaCO3+2NaCl 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 红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 Na2CO3+H

25、2O+CO2=2NaHCO3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能量 【解析】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实验探究】(1)实验一: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瓶子变瘪,且比装水的更瘪,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气压降低,压强减小。实验中,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

26、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3)实验三: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红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遇酚酞试液变红。实验中,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4)实验四: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由图中信息知,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反思感悟】(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能量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点睛CO2与水,NaOH溶液均反应。碳酸钠溶液和NaOH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变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