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第一中学2022年初中化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第一中学2022年初中化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2现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氢氧
2、化钠液质量为acg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a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bg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cg时,溶液呈中性3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是化合反应B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4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不合理的是()选项需要区分的物质实验方法ANaNO2溶液和K2CO3溶液加入稀盐酸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B黄铜和黄金灼烧 加稀盐酸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 观察颜色D涤纶和羊毛点燃观察产物
3、 点燃闻气味AABBCCDD5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B该粒子为阴离子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D该粒子为Na+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稀释浓硫酸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探究CO2的性质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生成蓝色沉淀B向盛有铜粉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C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中,正确的是()A将10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
4、溶液浓度变为20%,将溶液倒出一半即可达到目的B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NH4C1和CuSO4,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溶质有KNO3和氨水CFeCl3、H2SO4、NaNO3、KOH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D分离Zn和Al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的ZnCl2溶液,过滤即可达到目的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牛奶富含蛋白质B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为防止水产品变质,可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后出售D大米主要含淀粉,属于糖类10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B在超临界水
5、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C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 0.04gD450时,可得到 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1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酒B燃放烟花C干冰升华D牛奶发酵12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振荡试管C放回滴瓶D检查气密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鱼是很多人喜欢的观赏动物,鱼缸养鱼有门道。鱼缸中一般安装有循环水泵,能将鱼缸里的水抽到放有膨松棉的净化槽中,其净化原理是_自来水常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所以自来水不宜直接用来养鱼,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为保证鱼的正常生活,鱼缸需要增氧。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增
6、氧剂,其增氧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过氧化钙(CaO2)与水反应在缓慢释放氧气的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该白色固体不可能是_A CaCO3 B Ca(OH)2 C CaO14如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2)写出B到C过程中变化的实质_。(3)变化前后不变的粒子是_。1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气体变暖是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地人类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
7、的是_(填序号)A B C D 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_。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填序号)。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16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字母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
8、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图示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填字母序号,以下同)作为收集装置;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已知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如果实验室要制取并收集瓶氨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是_。干燥氨气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A 固体氢氧化钠 B 浓硫酸 C 生石灰18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仪器名称:_,_。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氢气,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氢气能用D装置收集的
9、原因是_。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_(选填“a”或“b”)端口。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A 曲线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 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C 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的质量最多D 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
10、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20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1.12.2m4.44.4试求:m的值为 g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试题分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选B。考点:原子的结构。点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2、C【解析】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则开始是氢氧化钠
11、和盐酸反应,盐酸反应完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产生沉淀。【详解】A、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故正确;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ag时,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氯化氢变成了氯化钠,溶质质量增大,故正确;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镁两种,不是三种,故错误;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盐酸反应完了,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故溶液呈中性,故正确。故选C。3、A【解析】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故A正确;B、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后的单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
12、故B错误;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错误;D、据图可知,由白色圆圈构成的分子反应后有剩余,故只有两个分子参加了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D错误;故选A4、C【解析】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来区分每组物质,选择都不正确的方法。【详解】A、区分NaNO2溶液和K2CO3溶液: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K2CO3溶液,因为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无现象的是NaNO2溶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的是K2CO3溶液,因为K2CO3溶液呈碱性,无现象的是NaNO2溶液,不符合题意;B、区分黄铜和黄金:灼烧金属,变黑色的是黄铜,因为黄铜中的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不变
13、色的是黄金,金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不符合题意;C、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两种物质都是碱,溶液呈碱性,遇酚酞溶液都变红色,无法区分。观察颜色,两种物质都是白色固体,无法用颜色区分,符合题意;D、区分涤纶和羊毛:点燃观察产物,灰烬呈黑褐色小球且易碎的是羊毛。灰烬呈黑色或褐色硬块的是涤纶,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氖的核电荷数是10,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以知道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又由于该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个电子,其核电荷数为1A、该元素核电荷数为1,核外有3个电
14、子层,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故选项错误B、该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故选项错误D、该粒子为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故选项正确故选D6、D【解析】A、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图中操作错误,故A错误;B、铜片上缺少红磷作对照,不能完整全面的验证燃烧的三个条件,故B错误;C、选取的反应物不合适,应把木炭换为红磷,故C错误;D、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实验,操作图正确,故D正确故选D7、B【解析】A.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生成蓝色沉淀,选项正确;B.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在氢的后边
15、,铜是不活泼金属,不与常见酸溶液反应,向盛有铜粉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不会有气泡产生,选项错误;C.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在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选项正确;D. 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正确。故选B。8、C【解析】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将10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倒出一半后,溶液仍为10%,故A错误;B氨水呈碱性,CuSO4在碱性溶液中会生成蓝色沉淀,即CuSO4和氨水不能共存,故B错误;C溶液呈黄色的是FeCl3溶液,分别取另外三种溶液然后分别滴加FeCl3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KOH溶液;把剩
16、下的两种溶液分别往产生沉淀的这支试管内滴加,使试管内沉淀消失的是H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NaNO3溶液,故C正确;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铝排在锌的前面,加适量的ZnCl2溶液能把铝除去,而不是把铝和锌分开,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9、C【解析】A、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故A正确;B、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故B正确;C、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保鲜,故C错误;D、大米中含有的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D正确;故选C10
17、、C【解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要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减小,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 0.04g,正确;D、450时,CaCl2的溶解度小于0.02g,不可能得打0.04%的溶液,错误。故选C。11、C【解析】A、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牛奶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18、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2、A【解析】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成45角,用外焰加热,故A正确;B、振荡试管时要左右晃动,不可上下晃动,故B错误;C、滴瓶内的专用滴管不需清洗,故C错误;D、检查图示装置的气密性时,用夹子夹住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过滤 ClO2 2H2O2=2H2O + O2 A 【解析】(1)鱼缸中一般安装有循环水泵,能将鱼缸里的水抽到放有膨松棉的净化槽中,其净化原理是过滤,通过过滤可除去水中难溶解的固
19、体物质。(2)根据物质的命名规则,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3)为保证鱼的正常生活,鱼缸需要增氧。过氧化氢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水,是一种绿色增氧剂,其增氧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2=2H2O + O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过氧化钙(CaO2)与水是反应物,反应物中含有钙、氧、氢三种元素,所以过氧化钙(Ca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同时,另一种白色固体物质不可能是CaCO3,故选A。14、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未参加反应的氧分子 【解析】(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因此
20、B中应补充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如图:;(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B到C过程中变化的实质是: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3)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前后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未参加反应的氧分子。【点睛】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微粒的变化及掌握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15、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破坏 B C2H4 【解析】(1)近年来,现代工业快速发展,使用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同时由于资源开发不合理,森林受到破坏,光合作用效率降低,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2)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
2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B正确。(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X的化学式为C2H4。(4)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节约化石能源,所以正确;目前的能源结构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不切合实际,所以错误;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所以正确。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破坏;(2)B;(3)C2H4;(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同学们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做好此题。16、AD O
22、2- Al2S3 45 【解析】(1)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A、D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C粒子的质子数是X,最外层电子数也是X,则该粒子是核内有8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结构的氧离子,符号可表示为:O2-; (2)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的质子数是16,属于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B的质子数是13,属于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形成的化合物为硫化铝,化学式为:Al2S3;(3)从图中可以得知硒的原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34,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9,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79-34=45。故答案为:(1)AD;O2
23、-;(2)Al2S3;(3)45。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集气瓶 C A、E B 【解析】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氨气。【详解】(1)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C。(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故制取装置选择A,已知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用E,干燥氨气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浓硫酸,因为氨气和硫酸反应生成
24、硫酸铵;故干燥装置选用B。【点睛】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氨气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18、试管 长颈漏斗 A 催化作用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a D 【解析】(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是试管,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可选用装置A和D组合,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3)C装置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25、,所以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D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依据是: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4)碳酸钙和氧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木条应放在a端口;(5)A、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曲线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错误;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正在进行,故错误;C、最终曲线、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CO2质量相等,故错误;D、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a所需的时间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
26、速率更快,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1)3.3; (2)10;(3)10.5%【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的值为3.3g;(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y; 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碳酸钙反应完全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2g+100g-2g-4.4g=105.6g(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11.1g/105.6g100%10.5%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