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原县联考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三原县联考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1-,可用硝酸银和稀硝酸溶液B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抽丝灼烧闻气味C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固体,可溶解、过滤、蒸发D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
2、,可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2以下化学药品保存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保存浓盐酸B保存固体氢氧化钠C稀释浓硫酸D闻气味3某菜农使用的化肥其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对该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碳铵是一种复合肥料B保存时应注意防潮C含氮量是指氮元素的质量分数D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4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6 C+4 D+75将CO通入盛有12g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A2.4gB5
3、.6gC8.4gD9.6g6根据你所学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正确的是ANa+,Cl- ,Cu2+ , SO42- , 在pH=12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B除去 Fe粉中含有的少量Cu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D加热100g饱和石灰水,溶液质量减少7玛仁糖又叫新疆切糕,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零食,下列玛仁糖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芝麻香油B玉米饴C红枣D巴旦木(杏仁)8比较、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事实推理出的结论,其中不 正确的是( )A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说明反应速
4、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B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那么 C60 完全燃烧也一定生成二氧化碳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因此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9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2B2HC2H2D2H+10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许,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化工园区内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爆炸物质为苯。下图为苯的结构式,根据信息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B一个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C苯是一种可燃物D苯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
5、,共4分)11碳酸钙高温分解可得到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已知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则碳酸钙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钙占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到0.1%)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向盛有193.8g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氧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氧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Cu(OH)2+Na2SO4),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化学与生活、科技、环境密切相关。化学
6、与生活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_有关。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或放入较多蔬菜。化学与科技交警通过吹气法检查司机“酒驾”的化学原理是:橙色K2Cr2O7的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反应生成硫酸,其溶液含铬离子(Cr3+)而为蓝绿色。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a酒中含有的酒精属于有机物 bK2Cr2O7属于氧化物c交警能闻到酒味是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 d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化学与环境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促进了再生能的究:有专家提出,如果能利用太阳能使燃料燃烧产物,如CO2、H2O、N2重新组合(如图),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
7、终转为_能。根据图示,试写出甲醇(CH3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程式_。14甲、乙两种同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温度为_。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l,甲和乙两种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甲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时,用70g乙的饱和溶液,加水_g可以稀释成20%的乙溶液。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小红、芳芳两位同学分别作了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小红在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而芳芳所做的实验无现象。写出小红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芳芳同学的试验为什么观察不到有气泡?反应后溶液的
8、溶质有哪些?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物受到盐酸的质量影响,稀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若盐酸量不足则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而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实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有:NaHCO3、NaCl、Na2CO3; NaHCO3、NaCl; NaHCO3、NaCl、HCl。芳芳同学认为猜想肯定不成立,理由是_。确定芳芳同学实验是否生成碳酸氢钠,并证明反应后的产物。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正确 B、取步骤A所得上层清液少量,滴加_溶液。_(实验反思)若用
9、少量的稀盐酸鉴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发现无气泡冒出,则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对此实验结论,你是否赞同?若不赞同,还需说明理由。_。16近日微博热传: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相混合使用会产生一种黄绿色的刺激性有毒气体,这是真的吗?某探究小组同学对此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果果说:该气体可能是CO2、H2S、H2、O2、Cl2中的一种;倩倩说:不可能是CO2或H2S,原因是_;梅梅说:也不可能是H2或O2,原因是_;经讨论,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l2。84消毒液与洁厕灵相混合后会产生氯气,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ClO+2HClNaCl+Cl2+H2O。氯气在有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反应:
10、Cl2+H2O=HClO+HCl,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把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从而起到漂白的效果。小组将收集到的气体样品通入图2装置中,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_时,则说明该气体是氯气。实验中需要闻收集到气体的气味,闻气体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1-,可向自来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溶液,沉淀不溶解,说明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故选项A正确;B、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抽丝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没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合成纤维,故选项B正确;C、要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固体,碳酸
11、钙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只要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就把碳酸钙与氯化钠分离,故选项C正确;D、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加入适量的稀硫酸,稀硫酸既能与氯化钡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钡反应,所以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不能除去氯化钡溶液中的氢氧化钡,故D不正确。故选:D。2、A【解析】A、盐酸易挥发,应要细口瓶内密闭保存,故A正确;B、氢氧化钠会和玻璃(二氧化硅)反应,造成的结果是瓶盖和瓶身粘连,药品保存错误,应用橡皮塞,不应使用玻璃赛,故B错误;C、浓硫酸的稀释应用玻璃棒不停搅拌,否则易导致酸液飞溅,故C错误;D、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直接凑到气体附近,
12、故D错误。故选A。3、A【解析】A、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从说明中可以看出碳铵是氮肥,故错误;B、碳铵易溶于水且受热易分解,因此保存时应注意防潮,故正确;C、含氮量是指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故正确;D、碳铵含铵根离子,与碱性物质混合后,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正确。故选:A。4、B【解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选B。点睛:掌握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解题关键。5、B【解析】12g9.6g2.4g, Fe2O32 Fe,质量差是48, ,x
13、5.6g。故选B。6、D【解析】A、pH=12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Na+、Cl- 、Cu2+ 、SO42-,在pH=12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氢之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位于氢之后,不与稀盐酸反应,故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不但不能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不一定含有SO42-,还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加热100g饱和石灰水,会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小,符合题意。故选D。7、D
14、【解析】芝麻香油富含油脂,玉米饴富含糖类,红枣富含维生素,巴旦木(杏仁)富含蛋白质。故选D。8、C【解析】A、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选项A正确;B、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那么C60完全燃烧也一定生成二氧化碳,选项B正确;C、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也可能是分解反应等,选项C不正确;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因此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选项D正确;故选C。9、C【解析】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
15、所含原子的个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H2表示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2H表示2个氢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2H2表示2个氢分子;故C符合题意;D、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所以2H+表示2个氢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10、C【解析】由图可知,苯的化学式为
16、C6H6。【详解】A、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氢原子和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一个苯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而不是3个氢分子,故错误;C、由题意可知,爆炸物质为苯,说明苯具有可燃性,是一种可燃物,故正确;D、由苯的化学式可知,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故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化学式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 35.9% 【解析】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假设: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质量是100g,则碳元素的质量为:100g6%=6g。则碳酸钙的质量为:6g=50g。则混合
17、物中氧化钙的质量为:100g-50g=50g。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可以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g=22g。则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为:50g-22g=28g。则碳酸钙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占最终所得固体质量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35.9%。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9.8g 5%【解析】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生成的沉淀的质量和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解:设生成氧氧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CuSO4+ 2NaOH=Cu(OH)2+Na2SO480 98 142100g8% x y=x=9.8g=y=14.2g溶液
18、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答: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9.8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温度 用锅盖盖灭 ad 热能 2CH3OH+3O22CO2+4H2O 【解析】(1)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目的是隔绝氧气,放入较多的蔬菜能降低温度;(2)a、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a正确;b、K2Cr2O7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选项b错误;c、交警能闻到酒味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选项c错误;d、铬离子(Cr3+),故硫酸
19、铬的化学式为Cr2(SO4)3,选项d正确;故选ad。(3)太阳能能最终转化为热能;CH3OH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14、t1 大于 30g 【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 t1时,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故填:t1(2) 将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 t1,甲的溶解度变化比乙大,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故填:大于(3) t2时,乙的溶解度为40g,故70g乙的饱和和溶液中含有溶质20g,设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的稀释公式可得:;解得x=30g;故填:30g【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
20、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根据溶液稀释的公式可以求出稀释后的溶液的质量,进而求出加水的质量。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Na2CO32HCl2NaClH2OCO2 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 CaCl2 无色酚酞试液(或稀盐酸)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或有气泡产生) 不赞同,因为变质后的碳酸钠与少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也无气泡产生。(或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加入少量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也无气泡产生。)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小红在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而芳芳所做的
21、实验无现象。小红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讨论】芳芳同学的试验为什么观察不到有气泡?【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物受到盐酸的质量影响,稀盐酸过量生成二氧化碳,若盐酸量不足则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而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猜想与假设】实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能有:NaHCO3、NaCl、Na2CO3; NaHCO3、NaCl; NaHCO3、NaCl、HCl。芳芳同学认为猜想肯定不成立,理由是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22、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 入足量的C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正确 B、取步骤A所得上层清液少 量,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或稀盐酸)溶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或有气泡产产生。 【实验反思】若用少量的稀盐酸鉴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发现无气泡冒出,则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对此实验结论,你是否赞同?若不赞同,还需说明理由。不赞同,因为变质后的碳酸钠与少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也无气泡产生。(或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加入少量的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也无气泡产生。)点睛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16、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硫元素无色、无味、无毒B中布条褪色小心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让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解析】(1)因为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和硫化氢;(2)因为氢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所以该气体也不可能含有氢气和氧气;(3)若A中布条不褪色,而B中布条褪色,则说明该气体溶于水中,所具有的化学性质之一为强氧化性(或漂白性);(4)闻氯气时,在操作上应小心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让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