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经验B人体健康植物枝叶稀疏发黄,应施用磷肥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渍属于乳化现象牛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C能量变化D化学材料电动汽车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天然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电源插座所用的
2、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棉布和涤纶均属于合成材料AABBCCDD2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无色混合物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要大C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D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剂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之和3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B对比,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C对比,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D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4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
3、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氢氧化钠B测溶液pHC过滤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6下列物质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的是ASSO3BFeFe2(SO4)3CNa2CO3NaOHDKClK2CO37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钻(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中涉及的物质都是氧化物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后Co3O4质量减少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氮气B加碘盐C食醋D石灰水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就变成了不
4、饱和溶液C酒精溶液不导电是因为其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D高锰酸部溶液的紫红色就是高锰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10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BCO和CO2都是有毒物质C石墨、C60充分燃烧时都能生成CO2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原子构成的11Ca(HCO3)2CaCO3 +CO2 +H2O,是石灰岩溶洞形成的主要反应。将 1molCa(HCO3)2 加热 t2 秒时停止加热。如图表示 0t2 秒过程中固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该过程的 CaCO3 不分解)。说法错误的是( )A0t2 反应阶段,固体 a、b 的物质的量不变B0t2 反应阶段,固体a、b 的质
5、量变小Ca、b 两点固体中钙元素物质的量一定相等D固体a、b 中所含碳元素物质的量的比值一定为 2:112向一定质量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溶液中溶质为 B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Cbc段,溶液颜色逐渐加深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13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甲大于乙B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Ct2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溶液的溶
6、质的质量分数D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1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BCD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B厨房中天然气泄露,不应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D室内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逃离着火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
7、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_中的观点。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_。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
8、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认识碳酸钠的“朋友圈”。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K2CO3属于_(填“钾肥”或“复合肥”)。下列有关Na2CO3、K2CO3的说法,错误的是_(填标号)。A均属于碳酸盐 B都能用相应的碱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 CNa2CO3能与硫酸钾反应转化为碳酸钾物质AH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氧化物,F是稀硫酸。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F和G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填标号)。A该反应是中和反应B滴管中的溶液为
9、稀硫酸C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鉴别a、b、c点溶液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和_(填离子符号)结合成C和D分子的过程。18(8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仪器b的名称为_。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实验装置为_(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与C相比较,B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二氧化碳可以用D装置收集,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2)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
10、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_。(3)如果冶炼100kg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钙同属于碱类物质,其化学性质相似吗?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探究。.定性探究序号操作现象结论实验一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_试剂溶液变红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实验二向实验一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产生_,红色消失氢氧化钡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三另取氢氧化钡溶液,滴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钡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1)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同学们将上述三个
11、实验中反应后的废液都倒入一个烧杯中,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他们决定对沉淀和滤液进行探究。探究一:(提出问题)沉淀能否与酸发生反应?(实验探究)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最终沉淀_(填“消失”或“不消失”)。探究二:(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指示剂外,还有哪些溶质?(作出猜想)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碳酸钠, _。(实验探究)序号操作现象结论实验四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猜想不成立实验五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碳酸钠溶液产生沉淀猜想_成立(2)有同学提出:实验四的操作存在问题,导致结论不准确,请你改正:_。(3)小组同学讨论后发现,只用一种溶液做一次
12、实验,就可以验证猜想,该溶液是_。定量探究向100g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随着硫酸铜溶液的加入发生如图的变化关系。(1)溶液处于B点时,其中含有的是_、_、_(填微粒符号)。(2)计算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植物枝叶稀疏发黄,应施用氮肥;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渍属于溶解现象,故错误;B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故错误;C电动汽车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天然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故正确;D电源插座所用的塑料属于热固性塑料;棉布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故选:C。【点睛】化学来
13、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考查必是热点之一。2、C【解析】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错误;B、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大小,只能说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错误;C、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正确;D、溶液是由溶质、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但加入的物质不一定全部溶解,未溶解的物质不是溶质,故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等于溶剂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之和,错误。故选C。3、D【解析】A、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故不符合题意
14、;B、由题干文字可得: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故不符合题意;C、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中红磷被沙土覆盖,与氧气隔绝,不燃烧,中红磷与空气中氧气接触,燃烧,对比,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故不符合题意;D、未燃烧,说明温度未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故符合题意。4、C【解析】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说明氧气支持燃烧,不能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反应放热,不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1/5,正确;D、水槽中液面下降只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减少,不
15、能具体的说明氧气的含量,故错误。故选C。5、D【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选项A不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选项B不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选项C不正确;D、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烧瓶壁,
16、若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选项D正确。故选D。6、C【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转化一步反应得到三氧化硫,故选项错误。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硫酸铁,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C、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正确。D、氯化钾转化为碳酸钾,假设能实现,对应的反应物应为碳酸银,碳酸银难溶于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故选:C。7、B【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以上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A
17、、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氧气属于单质,故A不正确;B、通过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催化作用可以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可以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故B正确;C、四氧化三钻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故C不正确;D、反应前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为二氧化碳,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2价,故D不正确。故选B。【点睛】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8、A【解析】A、氮气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故A正确;B、加碘盐中有含碘物质和氯化钠等物质,是混合物,故B错误;C、食醋中含有醋酸、水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C错误;
18、D、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两种物质,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A。【点睛】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9、D【解析】A、一种溶液中可能含有多种溶质,如海水等,故A错误;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C、酒精溶液不导电是因为其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酒精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故C错误;D、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就是高锰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而钾离子在溶液中呈无色,正确。故选D。10、C【解析】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矿物,石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小的矿物之一,故错误;B一氧化碳有毒,但是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毒性,故错误;C石墨和C60都是
19、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充分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而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错误。故选:C。11、D【解析】A、1molCa(HCO3)2 加热生成1mol CaCO3,故0t2 反应阶段,固体 a、b 的物质的量不变,正确;B、随着反应进行,Ca(HCO3)2 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0t2 反应阶段,固体a、b 的质量变小,正确;C、反应过程中钙元素并未发生逸出等情况而造成物质的量减少,故a、b 两点固体中钙元素物质的量一定相等,正确;D、无法判断b点的固体是否已经反应完全,故固体a、b 中所含碳元素物质的量的比值不一定为 2:1,错误。故选D
20、。12、A【解析】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多余的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详解】A、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多余的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A正确;B、在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溶质是三种,故B不正确;C、bc段是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完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的过程,溶液颜色变浅,故C不正确;D、d点时锌过量,因此加入稀盐酸会产生氢气,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且置换时先把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13、B【解析
21、】A、没有说明蒸发的溶剂的量,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水,析出的晶体质量不能比较,故A错误;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乙饱和溶液中的溶剂多,分别降温至t1,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小于乙,故B正确;C、甲没有指明溶液的状态,t2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小于甲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错误,故C错误;D、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通过冷却饱和溶液提纯甲,蒸发溶剂的方法得不到纯净的乙,故D错误;故选B。14、D【解析】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2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碳酸钾混合,无沉淀、气体、水生成,不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C、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15、C【解析】A. 室内起火时不要急于打开门窗,否则空气进入,增大了氧气的浓度,会燃烧更旺,此选项正确;B. 厨房中天燃气泄露,不应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因为电器在开或关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
23、电火花,引起爆炸,此选项正确;C. 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此选项错误;D. 室内着火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逃离着火区,此选项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电子 原子不可再分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推理 模型 【解析】(1)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 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测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做推理。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模型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三、简答题(本大
24、题共2小题,共25分)17、钾肥 C 化合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BC CO32 H+ 【解析】(1)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2)根据盐的性质和制备分析;(3)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以及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图象pH的变化分析物质间的反应即可。【详解】(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K2CO3属于钾肥;(2)A、碳酸钠和碳酸钾都含有碳酸根离子,均属于碳酸盐,故选项正确;B、都能用相应的碱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故选项正确;C、Na2CO3不能与硫酸钾反应转化为碳酸钾,故选项错误。故填:C;(3)物质AH之间转
25、化关系如图1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事二氧化碳,C是水,生成的G是碳酸钠,E是一种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F,F是稀硫酸,故E是三氧化硫,硫酸雨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i)反应是水和三氧化硫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i)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ii)反应是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4)(i)A、该反应是碳酸钠和稀硫酸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26、B、开始溶液的pH大于7,故滴管中的溶液为稀硫酸,故选项正确;C、a点溶液呈碱性,b点溶液呈中性,c点溶液呈酸性,故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鉴别a、b、c点溶液,故选项正确。故填:BC;(ii)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CO32和H+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过程。【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18、长颈漏斗 AD(或AE)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即证明CO2已收集满 固体粉末由红棕色变黑色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或BaCl2等)溶
27、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振荡。若溶液变红,则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若溶液不变红,则只含碳酸钠 175kg 【解析】(1)图中b仪器是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出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应该选择固固加热法,即装置A。收集氧气可以选择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即装置D或E。故答案为:AD(或AE)、;B装置中关闭弹簧夹,可以使生成的气体无法导出,从而使试管内压强增大,可以将液体药品压入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中,从而使固液分离,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效果。二氧化碳不具有
28、可燃性、助燃性,所以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即证明CO2已收集满。故答案为: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即证明CO2已收集满;(2)装置A能将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则剩余的一氧化碳气体在高温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B中红色粉末变为黑色,C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固体粉末由红棕色变黑色;A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可能过量,所以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碳酸钠,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对氢氧化钠的检验有干扰。所以要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应该先加入过量的氯化钙(
29、或氯化钡等)溶液完全除去碳酸钠,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氢氧化钠。若不变红,则证明不含氢氧化钠。故答案为: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或BaCl2等)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振荡。若溶液变红,则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若溶液不变红,则只含碳酸钠;(3)生铁中铁的质量为:100kg(1-2%)=98kg设冶炼98kg的铁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x解得x=140kg则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为:140kg80%=175k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无色酚酞 白色沉淀 Ba(OH)2+Na2CO3BaCO3+2NaOH 不消
30、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钡 加入过量稀盐酸 稀硫酸 Ba2+ OH- H2O 8.55% 【解析】定性探究实验一:因为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二: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钙相似,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水;(1)氢氧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Na2CO3BaCO3+2NaOH;探究一:将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后的废液都倒入一个烧杯中,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说明该白色沉淀为碳酸钡,溶液呈红色是因为溶液呈碱性,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又生成了白色沉淀硫酸钡;探究二:作出猜想滤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氢氧化钠,还可能存在氢氧化钡或碳酸钠过量,因此猜想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实验探究向滤液中滴加碳酸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质中含氢氧化钡,故猜想成立;(2)由于溶质中一定含氢氧化钠,若滴加少量稀盐酸,则被氢氧化钠消耗,无法鉴别出碳酸钠的存在,因此应加入过量稀盐酸;(3)利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可以鉴别出猜想的情况;定量探究(1)当溶液处于B点时,氢氧化钡溶液过量,硫酸铜溶液不足,因此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Ba2+、OH-、H2O;(2)设氢氧化钡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x, x=8.55g,则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