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陕科大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陕科大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冲刺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 )A禁止烟火 B当心爆炸C剧毒D禁止拍照2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准确无误的是A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 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3食盐、食
2、醋、纯碱等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鉴别食盐和纯碱 检验鸡蛋壳能否与酸反应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BCD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约占总体积的 21%B氧气能支持燃烧C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D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5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6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A实验开始甲处酒精喷灯最先点燃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C丙
3、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铜(铁粉)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氯化钙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C水(有异味的物质)活性炭,吸附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AABBCCDD8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B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镁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则银也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
4、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B 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C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D 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童10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固体甲多于乙D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1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
5、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1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B食物腐烂C冰雪融化D蜡烛燃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水是生命之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填编号)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
6、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ClO2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用Cl2与NaClO2制取ClO2,另外得到一种常见的盐写出化学方程式:_。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A氧元素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组成发生了改变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与水分子比水合离子的电子数发生了改变医药上可用石膏来固定骨折部位石膏有熟石膏(2CaSO4H2O)和生石膏(CaSO42H2O)两种,骨折固定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要检验硬水需要用到肥皂水。肥皂的主要成
7、分为硬脂酸钠(C17H35COONa),它是一种有机酸的钠盐,在肥皂水中滴入盐酸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出现白色沉淀,这沉淀物是_(写化学式);若在肥皂水中加入硬水(含Ca2+、Mg2+)也会出现白色沉淀,此沉淀主要是_(写名称)。14碳和碳的氧化物是自然界庞大的家族。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硬而石墨软,是由于_不同。(2)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乱砍滥伐,使空气中的CO2的含量上从而导致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3)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CO2与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烷和水,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碳的两种氧化物可以互相转化。写出CO2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
8、:_。15分析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在10时将25g甲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够观察到_,由此可知,此状态下该溶液是饱和溶液;P点为30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欲将其转化为饱和溶液,除可采用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加入一定量甲之外,还可采取用的方法是_;若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全部回收甲物质,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16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四种物质:活性炭 熟石灰 二氧化碳 纯碱请选择以上相应的化学式填空。(1)固态时可以用作灭火剂的是_。(2)可以用于制备玻璃制品的原料的是_。(3)可以除去冰箱中异味的是_。(4)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
9、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写出仪器的名称:_。将装置A与C连接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结束时,应先将_然后再_。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是_。若改用装置F收集,则从玻璃管的_(“”或“”)口通入。18同学们需要7.5 g食盐和42.5 mL水用于实验,如图为实验操作过程:(1)称取7.5 g食盐时,1 g以下需要移动游码,若按如图操作,天平平衡时,实际称得的药品质量是_g。 (2)按正确操作称取食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应如何操作(_)。A 减少砝码 B 增加食盐 C 调节平衡螺母(3)需要量取42.5 mL水,量筒的规格应选择
10、_ (填“20”“50”或“100”)mL。图示最后一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4)经检测,配制出来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填序号)。 氯化钠固体不纯称好的食盐有部分洒落到烧杯外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实验室用100克稀硫酸与13克锌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的质量为112.6克,试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克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试题分析实验室可以拍照,烟火,爆炸
11、,剧毒都是必须注意的。故D正确。考点考查易燃易爆物质的相关知识。2、A【解析】A、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弱酸性,因此正常雨水的pH小于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HCl,不是硫酸,不符合题意;C、反应物是固体,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应在二氧化碳的化学式的后面加上气体符号。不符合题意;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不符合题意。故选A。3、C【解析】氯离子一般用硝酸银检验,不能完成实验,不符合题意;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钠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氯化钠与醋酸不反应,故可以用食醋来鉴别食盐和纯碱,符合题意
12、;食醋中含有醋酸,检验鸡蛋壳能否与酸反应,可用食醋来完成,符合题意;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符合题意。能完成实验的是:;故选C。4、B【解析】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21%,不符合题意;B、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用处很多,如在通电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氦还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等,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酸雨,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解析】A、由电解水的装置可知,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H2,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
13、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说法错误;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说法错误;C、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错误;D、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故说法正确。故选D。6、D【解析】A、实验开始时,先通二氧化碳,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然后点燃甲处的酒精喷灯,使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然后点燃乙处的酒精灯,使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B、甲处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不符合题意;C、玻璃管内压强较小时,丁处的液体会倒吸入丙处试管中,故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进入玻璃管,
14、不符合题意;D、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不需要尾气处理装置,符合题意。故选D。7、A【解析】A、铜金属活性性弱于氢,铁金属活动性强于氢,加入稀盐酸,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反应,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较为纯净的铜,选项A正确;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被去除,但是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选项B错误;C、活性炭可以吸附有异味物质,吸附后还需过滤,才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水,缺少过滤的操作步骤,选项C错误;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无法去除,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去除物质中杂质时,首先要将杂质去除,不能改变物质
15、的性质,其次去除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这样才能达到去除杂质,提纯物质的目的。8、D【解析】A. 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都是离子,如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是8,选项错误;B.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如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氢、氧两种元素,但是混合物,选项错误;C. 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银的活动性比铜弱,不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选项错误;D.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9、D【解析】A、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16、钙和水,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可知等质量的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分别和稀硫酸反应,氧化钙消耗的盐酸的量更多,正确;B、镁先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铁和氯化镁导致溶液的质量减少,镁将氯化亚铁中的铁完全置换出来后再与氯化铝反应生成铝和氯化镁,溶液的质量会增加,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正确;C、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导致溶液的酸性减弱,当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继续滴加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由于碳酸钠呈碱性,故溶液的pH7,正确;D、镁的活动性比
17、铝强,故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更快,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可知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镁消耗的硫酸的质量更多,错误。故选D。10、D【解析】A、t1时,甲和 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正确;B、t1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根据溶解度概念,100水中溶解30g,正好达到饱和状态,故正确;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故正确;D、t2的甲的溶解度为50g,向50g水中加入25g甲,搅拌后得甲的饱和溶液为75g,加1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
18、%=14.3%,故错误;故选:D。【点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1、C【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4 g0 g=4 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 g;反应前后Y的质量增加了12 g10 g=2 g,故Y是生成物;同理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15 g1 g=14 g;由质量守恒定律,Q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待测的数值为21g12 g=9 g。A、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物是X和Q,生成物是Y和Z,故选项说法错误;B、参加
19、反应的Y的质量为12 g10 g=2 g,参加反应的Q的质量为14 g+2 g4 g=12 g,故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6,故选项说法错误;C、参加反应中X、Q的质量比为4 g12 g=13,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为15 g1 g=14 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2、C【解析】A、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B、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D、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 Cl
20、2+ 2NaClO22NaCl+ 2ClO2 A D 2CaSO4H2O+ 3H2O= 2 CaSO42H2O C17H35COOH 硬脂酸钙 【解析】(1)有些动植物对水有净化功能,故错误;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可能造成合金污染,故正确;大量的使用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错误;生活污水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生活污水也要处理合格后再排放,故 正确,故选 ;(2)Cl2与NaClO2反应生成ClO2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Cl2+ 2NaClO22NaCl+ 2ClO2;(3)在任何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该过程中微粒由分子和离子结合成为离子而发生变化,故B正确;该变化的过程中,分
21、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横线选择发生了变化,故正确;在形成水和离子的过程中,与水分子比较水和离子的电子数没有变化,故D错误,故选A D;(4)固定时熟石膏与水反应生成生石膏,反应方程式为2CaSO4H2O+ 3H2O= 2 CaSO42H2O;(5)硬脂酸钠与有机酸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是C17H35COOH;若在肥皂水中加入硬水(含Ca2+、Mg2+)会与硬脂酸钠反应生成硬脂酸钙表示沉淀。14、碳原子排列方式 温室效应 【解析】试题分析:金刚石硬而石墨软,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乱砍滥伐,使空气中的CO2的含量上,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正在
22、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CO2与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转化为CO的化学方程式:。考点:碳与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变化15、有一些甲没有溶解 降低温度 降温结晶 【解析】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基本不变。【详解】(1)10时,甲的溶解度为20g,在10时将25g甲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最多只能溶解20g,能够观察到有一些甲没有溶解,由此可知,此状态下该溶液是饱和溶液。(2)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P点为30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欲将其转化为饱和溶液,除可采用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加入一定量甲
23、之外,还可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3)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若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全部回收甲物质,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点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提纯方法是降温结晶。16、 【解析】(1)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作灭火剂,选;(2)可以用于制备玻璃制品的原料的是纯碱(碳酸钠),选;(3)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除去冰箱中异味,故选;(4)氢氧化钙是碱,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水槽 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24、 BE c 【解析】(1)写出仪器的名称是水槽。(2)装置A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装置,反应的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为防止倒吸,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3)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用装置为BE。若改用装置F收集,则从玻璃管的c口通入。18、6.5 B 50 搅拌加速溶解 【解析】(1)称取7.5 g食盐时,1 g以下需要移动游码,若按如图操作,“左码右物”;天平平衡时,实际称得的药品质量是=7g-0.5g=6.5g(2)按正确操作称取食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说明左侧药品质量偏小,应如
25、何操作:增加食盐;故选:B。(3)需要量取42.5 mL水,量筒的规格应选择50mL(量筒的量程稍大于水的体积,测量更准确)。图示最后一步搅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4)经检测,配制出来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称好的食盐有部分洒落到烧杯外,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装瓶时,溶液已经配置完成,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0.4 19.6%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100g+13g112.6g0.4g,故填0.4.(2)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98:2=100gx:0.4gx19.6%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