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831808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重点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烧

2、碱与纯碱加酚酞试剂B稀硫酸与稀盐酸加碳酸钠C氮气与氧气加澄清石灰水D生石灰与熟石灰加水2下列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CO2(O2)通过灼热的Cu网BC(Fe)加足量稀盐酸溶解,过滤CCO2(CO)点燃DFeSO4溶液(CuSO4)加入过量铁粉,过滤3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硫酸铜B金刚石C氧气D氢氧化镁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是()A碳粉(Fe2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过滤BNaCl溶液(MgCl2)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过滤CCO气体(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粉末DNaOH 溶液(Ca(OH)2)加入适量的碳酸钾

3、溶液5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6下表中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物质食醋牙膏食盐水肥皂水火碱液pH3971013蚊子、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B食盐水C火碱液D食醋7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2中的CO点燃B除去Fe中的Cu

4、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区分NaOH和 NH4NO3加水溶解,观察溶液温度的变化D鉴别NaCl和HCl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AABBCCDD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gC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4个中子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钾元素:KB氯化铁:FeCl2C镁离子:Mg+2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10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证

5、明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D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厨房中蕴藏着很多化学知识。活性炭常用于冰箱内除异味,是利用了它的_性。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清蒸鱼富含的营养素是_,鱼是人体摄入铁元素的食物来源之一,人体缺铁会引起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_;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要解决废弃塑料带来的“

6、白色污染”问题,应采取的两条措施是_、_14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碘单质(I2)而泛黄变质。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碘化钾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 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相关信息)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吹出的气

7、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和少量氧气,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过氧化钠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固体成分是Na2CO3, CO2参加反应; 猜想:固体成分是NaOH, H2O参加反应; 猜想:固体成分是Na2CO3和NaOH,CO2和H2O均参加反应。(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 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方法: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甲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其他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同学们的理由是_。方

8、法:乙同学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现象,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然后向上层清 液中加入_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是正确的。(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丙同学认为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_的用量。16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 NaHCO3 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过滤,将白色固体洗净、干燥。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则该气体为_(写化学式)。为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

9、下的探究。Mg(HCO3)2 能溶于水;MgCO3、Mg(OH)2 加热易分解,都生成两种氧化物。白色固体是:MgCO3;_;MgCO3和 Mg(OH)2。操作现象结论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固体溶解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写名称)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 22.6 g 放在石棉网上充分加热固体质量减少(结论分析)据上述实验现象,小明认为猜想正确。但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_也有相同现象。步骤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如要要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还需要补充的操作是_,再通过_得出结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选项烧碱和纯碱的

10、溶液均显碱性不能用酚酞试剂鉴别;B选项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无法鉴别;C选项氮气和氧气均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无法鉴别;D显酸性生石灰和熟石灰采用加水的方法,生石灰溶于水放热而熟石灰无明显现象,能进行鉴别;故答案选择D2、C【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二氧化碳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B、铁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水,碳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

11、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符合题意;D、过量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3、C【解析】A、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

12、氧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氢氧化镁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氢氧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4、A【解析】A、Fe2O3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木炭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MgCl2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

13、(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铁粉末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a(OH)2能与适量的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点睛】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5、D【解析】A、锌的汉字名称偏旁是“钅”字,锌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原子序数30,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锌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30,不是中子数

14、是30,错误;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正确。故选D。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6、A【解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应该涂抹一些碱性物质,溶液的pH大于7时溶液显碱性,因为在皮肤上使用,不能用腐蚀性强的氢氧化钠,故选A。7、C【解析】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时,一氧化

15、碳无法点燃,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氢之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位于氢之后,不与稀盐酸反应,故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加水溶解,观察溶液温度的变化,可以将它们区分,符合题意;D、氯化钠和盐酸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无法鉴别它们,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8、D【解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

16、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详解】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故A不正确;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故B不正确;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个中子,故C不正确;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4,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A【解析】A、钾元素:K,表示正确;B、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FeCl3,表示错误;C、镁离子:Mg2+,表示错误

17、;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表示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10、B【解析】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中,当运动到无色酚酞溶液中时,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可以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生成同样体积的二氧化碳,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压强不变,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符合题意;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

18、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可以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D、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与氧气接触,都是可燃物,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吸附 隔绝氧气 煮沸 蛋白质 贫血 【解析】(1)活性炭常用于冰箱内除异味,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

19、)清蒸鱼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鱼是人体摄入铁元素的食物来源之一,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9.6g 24.5g 【解析】(1)在加热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生成的氧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故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生成氧气的质量 m(O2)=28.0g-18.4g=9.6g;(2)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氯酸钾与氧气反应的质量比即可计算出氯酸钾的质量。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 2KCl+3O2245 96x 9.6gx=24.5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

20、题,共8分)13、超市、商场等禁止提供免费塑料袋 研制开发可降解塑料等 【解析】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等等对于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是当前环保非常重视的问题;比较好的办法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1)超市、商场等禁止提供免费塑料袋;(2)研制开发可降解塑料等。14、Ca(OH)2+ CO2 =CaCO3 + H2O 4KI+2CO2+O2=2K

21、2CO3+2I2 【解析】(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2)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说明碘化钾变质生成了碘单质(I2)。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碘化钾变质生成了碳酸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碘化钾变质发生的反应是碘化钾和二氧化碳、氧气反应生成碳酸钾和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I+2CO2+O22K2CO3+2I2。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 无色酚酞溶液

22、 反应物 【解析】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详解】实验探究过氧化钠在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方法: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甲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其他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同学们的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方法:乙同学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然后向上层清 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是正确的。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丙同学认为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反应物的用量。【点睛】燃烧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和温度(点火源)。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16、增强 H1 Mg(OH)1 MgCO3 MgCO3+1HCl=MgCl1+CO1+H1O 将实验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浓硫酸和碱石灰中,称量浓硫酸和碱石灰变化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解析】(1)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增强(1)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24、无现象则该气体为氢气,氢气的化学式是H1(3)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白色固体可能是Mg(OH)1,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1;MgCO3、Mg(OH)1 加热易分解,都生成两种氧化物。MgCO3加热分解为氧化镁和二氧化碳,Mg(OH)1 加热分解为氧化镁和水,固体质量均减少,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该白色固体可以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则该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镁,不能确定氢氧化镁是否存在,因为猜想也有相同现象;(5)步骤得出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镁,Mg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MgCO3+1HCl=MgCl1+CO1+H1O;(6)如要要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还需要补充的操作是将实验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浓硫酸和碱石灰中,称量浓硫酸和碱石灰变化的质量,从而确定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再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固体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