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余姚市初中化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831629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余姚市初中化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余姚市初中化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余姚市初中化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余姚市初中化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为制得太阳能燃料(合成气),科学家用镍基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O2=CO2+H2OB镍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C太阳能燃料主要成分是CO和H2D上述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2每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引导人们从细微之处践行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的是()A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B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C焚烧落叶,减少垃圾的运输量D共享单车出行3下列实验操作或结论合理的是A区分两种常见氮肥氯化铵和硫酸铵,可以通过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分辨B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可以通过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达到目的CCa(NO3)2、Na2CO3、NaCl、HNO3不另加试剂就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D在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操作为探究酸碱中和过滤操作测某浓度浓硫酸的pH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下列有关溶

3、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5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B饱和食盐水C苛性钠溶液D浓硫酸6东营垦利佛头黑陶以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特点被誉为“齐鲁黑陶之花”。如下所示是其主要制作工艺,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混合B成型C晾干D烧结7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

4、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8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属于金属元素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9大型运动会都必须检查运动员是否服用了兴奋剂。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其化学式为C17H21NO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期服用兴奋剂会给身体造成很多危害B可卡因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C可卡因分子中C、H、N、O的原子个数比为17:21:1:1D可卡因中含有NO1分子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除去氢气中所含水蒸气C

5、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验证NaOH和CO2发生化学反应11竹炭是竹子的表层碳,经过1400以上的高温处理,再经过现代纳米级技术加工而成。它表面的竹炭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 6H10O5)n。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竹子、竹炭是同一种物质B(C 6H10O5)n是一种有机物C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D每个(C 6H10O5)n分子中含有5n个H2O分子12现有Na2CO3和Na2SO4的混合物共12.4g,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后,生成BaCO3和BaSO4沉淀共21.5g,则原混合物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A2.3gB4.

6、6C6.9gD9.2g13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钠离子:Na+1B4个氢原子:4HC2个氮分子:2ND氧化铝:AlO1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蜡烛熔化C煤的干馏D海水晒盐15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不但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还与化学有着不解的情缘,请问下列石灰吟的诗句中,一定是物理变化的是A千锤万击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骨碎身全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1)若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2)P点表示

7、的含义为_。(3)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4)t3时,分别用200g水配制A、B、C的饱和溶液,所需三种物质的质量关系为_。(5)向图2所示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填“A”“B”或“C”)。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金属铜常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良好的延展性和_。以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室的氧化铜中混有铁粉,为提炼其中的铜,取等质量两份样品,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离得到溶液D的操作名称是_写出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上述步骤_(

8、填步骤编号)体现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实验二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哪个更好?并说明理由_。E、F是同一种溶质形成的溶液,能否判断E、F溶液中该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Ca比Mg失电子能力强,如图是两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除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外,还可能与_有关。18(8分)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_。实验室准备用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采用的装置组合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收集装置_,如何验满_?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

9、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的最佳装置组合是_。(填字母)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组合实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打开A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活塞后,回答下列问题。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G烧杯中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E处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的物质的化学式_;写出F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小海用如图G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从b端通氮气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从a端通二氧化碳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四、

10、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镁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镁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Mg(OH2)是应用广泛的传统阻燃剂,MgO在化工中可用于生产其他镁盐,Mg3N2(氮化镁)可用作高强度钢冶炼的添加剂,等等。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Mg3N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氨气(NH3)和不溶于水的Mg(O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某实验小组将一定量的镁粉放入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强热,制取MgO。镁粉在密闭容器中加强热后生成的灰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1:MgO、Mg;猜想2:MgO、Mg3N2;猜想3:_。限选试剂:蒸馏水、稀硫酸、酚酞试纸、浓氨水。(注:MgO不溶于水;

11、酚酞试纸是将滤纸蘸取酚酞试液后晾干制成纸条,湿润的酚酞试纸与酚酞试液有相同的性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灰白色固体于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并用_检验生成的气体,然后过滤,滤渣用蒸馏水洗涤。固体部分溶于水,_。猜想1不成立猜想2、猜想3可能成立_结合实验,猜想3成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A、反应是甲烷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故选项说法错误。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转化过程知,太阳能燃料(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CO 和H2,故选项说法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2、

12、C【解析】A、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以有效的减少“白色污染”,而且可以避免土壤污染。A做法正确;B、农田灌溉使用喷灌和滴灌的技术,可以节约水资源。B做法正确;C、焚烧落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既会污染大气,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C做法错误;D、骑行共享单车,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D做法正确。故选C。3、D【解析】A、氯化铵和硫酸铵都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因此无法通过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分辨,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通过加水溶解、过滤即可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C、将四种试剂两两混合,有一次沉淀生成,一次气泡产

13、生的是碳酸钠,只有沉淀产生的是硝酸钙,只有气泡产生的是硝酸,无现象的是氯化钠,不另加试剂可以将它们区分,不符合题意;D、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向烧杯中逐渐滴加稀硫酸,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不变色,红色逐渐消失,故可以探究酸碱中和,操作正确;过滤操作需“一贴、二低、三靠”,另外还要用玻璃棒引流,操作错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试纸变黑,不能用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值,操作错误;稀盐酸的浓度不同,变量不唯一,不能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操作错误。故错误的操作为,符合题意;故选D。4、A【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

14、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正确;B、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错误;C、溶液具有稳定性,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错误;D、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错误。故选A。【点睛】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5、A【解析】解决此题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二是溶液质量减小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两个要求的选项才是正确的选择【详解】A、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溶液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减小,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小。故此选项正确。B、饱和食盐水长期存在于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C、苛性钠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NaOH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

15、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变质且质量增加,故此选项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6、D【解析】A、混合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成型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晾干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烧结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7、D【解析】A、锌的汉字名称偏旁是“钅”字,锌属于金属元素,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原子序数3

16、0,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锌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30,不是中子数是30,错误;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正确。故选D。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8、B【解析】A.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B项正确;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单位为1,一般不写,不是g

17、,C错;D.因为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位6,容易得到两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D错。故选B9、D【解析】A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科学研究证明,使用兴奋剂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许多直接的危害,选项A正确;B由可卡因的化学式为C17H21NO1可知,可卡因是由C、H、O、N四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选项B正确;C由可卡因的化学式为C17H21NO1可知,其一个分子中含有17个C原子、21个H原子、1个N原子、1个O原子,分子中C、H、N、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21:1:1,选项C正确;D可卡因是由C17H21NO1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NO1分子,选项D错误。故选D。10、B【解析】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最终进

18、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A正确;B、干燥氢气,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即氢气从左边导管导入。B错误;C、中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从而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中溶液不变色,说明空气中的物质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C正确;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装置中压强变小,气球膨胀,滴加盐酸时,生成的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装置中的压强变大,气球缩小,D正确。故选B。11、B【解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竹炭是竹子的表层碳,经过1400C以上的高温处理,再经过现代纳米级技术加工而成,竹子和竹炭不是同一种物质,不符

19、合题意;B、竹炭纤维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C、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n):10n:(165n)=36:5:40,不符合题意;D、每个(C 6H10O5)n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10n个氢原子、5n个氧原子,不含水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12、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Na2CO3和Na2SO4与反应后BaCO3和BaSO4对比,碳酸根和硫酸根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变化,而反应前钠离子的质量,反应后变成钡离子的质量,所以,反应前Na2CO3和Na2SO4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BaCO3和BaS

20、O4的质量总和对比,质量增加的量等于钡离子质量与钠离子质量的差值。设原混合物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X。根据差量法可得: 故选B。13、B【解析】A、钠离子:Na+,1往往省略,故A错误;B、4个氢原子:4H,原子讲种类,讲个数,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B正确;C、2个氮分子:2N2,氮气属于双原子分子,分子讲种类,讲个数,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C错误;D、氧化铝:Al2O3,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应符合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故D错误。点睛分子,原子和离子均属于微观离子,讲种类,讲个数,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微粒个数。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应符合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14、C【解析】A、干冰升华变

21、为气体二氧化碳,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蜡烛熔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煤的干馏,煤在真空条件下分解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15、A【解析】A、千锤万击出深山,意思是把深山中的大石块变成小石块,发生物理变化;B、烈火焚烧若等闲,意思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C、粉骨碎身全不怕,意思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变化;D、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氢氧化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2、1小题,共6分)16、降温结晶 t1时,B和C的溶解度相等 BCA ABC C 【解析】(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影,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若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降温结晶;(2)P点表示的含义为:t1时,B和C的溶解度相等;(3)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B=CA;升温至t2,A和B溶解度增大,但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降低,析出溶质,但t2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4)t3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分别用200g水配制A、B、C的饱和溶液,所需三种物质的质量关系为: ;

23、(5)向图2所示试管中氧化钙滴入2mL水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若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则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X为C。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导电性 Fe2O3+3CO2Fe+3CO2 过滤 Fe+H2SO4FeSO4+H2和 Fe+CuSO4FeSO4+Cu II和III 实验二,因为实验一中铁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导致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使得到的铜粉不纯 实验一中的大,因为过程中加入的铁也转化为了硫酸亚铁 电子层数 【解析】(1)金属铜常用作导线、是利用了铜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以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为原料炼铁,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

24、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3)实验一:分离得到溶液D的操作实现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为过滤;步骤中铁和剩余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对应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和 Fe+CuSO4FeSO4+Cu;上述步骤 II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而III中铁和硫酸反应,而铜不能和硫酸反应,也体现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实验二:两种实验方案实验二更好。 理由:实验一中铁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导致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使得到的铜粉不纯;E、F是同一种溶质形成的溶液,能判断E、F溶液

25、中该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实验一中的大,因为过程中加入的铁也转化为了硫酸亚铁;(4)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前,越容易失去电子;Ca比Mg失电子能力强,由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可知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强弱除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外,还可能与 电子层数有关。18、长颈漏斗 BE 2KClO3 2KCl+3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D 燃着的木条放瓶口熄灭则已满 BF 2H2O2 2H2O+O2 与氧气接触 密度比空气大 H2CO3 Ca(OH)2+CO2CaCO3+H2O 【解析】(1)图中仪器是长颈漏斗;(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

26、热型,故选发生装置B,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方法为:燃着的木条放瓶口熄灭则已满;(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 +CO2;(4)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B,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

27、气小(相对分子质量1729),故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多余的尾气最好用水吸收,故选装置F收集;(5)由实验现象可知,A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够分解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B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所以能够燃烧;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后进入G中后,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所以下层的蜡烛先熄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E中后,二氧化碳能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进入F中后,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28、a(OH)2+CO2CaCO3+H2O。(5)要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所以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从a端通二氧化碳,此时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不变色;然后再从b端通氮气将广口瓶中的二氧化碳排出,接着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纸花仍不变色;最后再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此时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点睛】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剧烈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

29、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Mg3N2+6H2O3Mg(OH)2+2NH3 MgO、Mg、Mg3N2 湿润的酚酞试纸 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取实验I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产生气泡 【解析】(1)点燃条件下,镁能够在空气中剧烈的燃烧,生成氧化镁;(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灰白色固体的可能组成;实验探究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详解】(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故填:剧烈

30、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2)Mg3N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氨气(NH3)和不溶于水的Mg(O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3N2+6H2O3Mg(OH)2+2NH3。故填:Mg3N2+6H2O3Mg(OH)2+2NH3。(3)加强热后生成的灰白色固体可能是MgO、Mg;也可能是MgO、Mg3N2;也可能是MgO、Mg、Mg3N2。故填:MgO、Mg、Mg3N2。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灰白色固体于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并用湿润的酚酞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然后过滤,滤渣用蒸馏水洗涤。固体部分溶于水,产生气泡,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猜想1不成立猜想2、猜想3可能成立取实验I中的滤渣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结合实验,猜想3成立【点睛】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