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伍佑中学2023年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伍佑中学2023年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场中场强E-x图像,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为正,则正点电荷从x1运动到x2,其电势能的变化是A一直增大B先增大再减小C先减小再增大D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
2、带A、B两端相距s=2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1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vA=5m/s,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则( )A若传送带以1m/s顺时针转动,则vB=3m/s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vB3m/s3、阴雨天里积雨云会产生电荷,云层底面产生负电荷,在地面感应出正电荷,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大气将被击穿,发生闪电。若将云层底面和地面看作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板间距离记为,电压为,积雨云底面面积约为。若已知静电力常量与空气的介电常数,由以上条件是否能估算出以下物理量()云层底面与地面间的电场强度云层底面与地面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云层底面所带电量A只能估算出B只能估算出和C只能估
3、算出和D均能估算出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发生衰变时都遵守电荷守恒、质量守恒、能量守恒B为核衰变方程C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D康普顿散射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5、如图所示,AB是一根裸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一部分弯曲成直径为d的圆圈,圆圈导线相交处导电接触良好圆圈所在区域有与圆圈平面垂直的均匀磁场,磁感强度为B0导线一端B点固定,A端在沿BA方向的恒力F作用下向右缓慢移动,从而使圆圈缓慢缩小设在圆圈缩小过程中始终保持圆的形状,设导体回路是柔软的,此圆圈从初始的直径d到完全消失所需时间t为()ABCD6、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t=0时,两车间距为;时
4、刻,甲、乙两车相遇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间内甲车在前,时间内乙车在前B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C时刻甲、乙两车相距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在一颗半径为地球半径0.8倍的行星表面,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开始计时,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关系如图(可能用到的数据:地球的半径为6400km,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取8 km/s,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10m/s2,则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8m
5、/s2B该行星的质量比地球的质量大C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6.4km/sD该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率为30m/s8、下列有关原子和原子核的认识,正确的是()A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大C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发现了中子.D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9、对于分子动理论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C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变化总是比斥力变化慢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E.只要两物
6、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相等,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10、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0.20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3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不正确的是()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当此列波遇到尺寸超过8m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衍射现象C从t=0.20s到t=0.30s,P通过的路程为10cmD从t=0.30s到t=0.35s,P的动能逐渐增加E.在t=0.35s时,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同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实验中挂钩位置可认为不变,利用力传感器和单摆小球来验证机械能守
7、恒。(1)用游标卡尺测出小铁球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其直径D=_cm。(2)如图甲所示,固定力传感器M取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连接(1)中的小铁球,另一端穿过固定的光滑小圆环O,并固定在传感器的挂钩上(小圆环刚好够一根细线通过)将小铁球自由悬挂并处于静止状态,从计算机中得到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i)为验证小铁球在最高点A和最低处的机械能是否相等,则_。A必须要测出小铁球的直径DB必须要测出小铁球的质量mC必须要测出细线离开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D必须要知道图丙、丁中F0,F1,F2的大小及当地重力加速度gE必须要知道图丙、丁中F0,F1,F2的大小(ii)若已经通过实验测得了(i)中
8、所需的物理量,则为了验证小铁球在最高点B和最低点处的机械能是否相等,只需验证等式_是否成立即可。(用题中所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12(12分)在航空仪表上使用的电阻器和电位器,要求具有电阻温度系数低,电阻率大,耐磨等性能。实验小组测量一个由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的实验 ,其操作如下:(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可知其长度为L_mm;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其直径D如图乙所示,则D=_mm;(2)此圆柱体电阻约为100,欲测量这种材料的电阻率,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A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r1=20);B电流表A2(量程100mA,内阻r2约为40):C电压表V(量程15V
9、,内阻约为3000);D滑动变阻器R1(010,额定电流2A);E.定值电阻R080F.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4V,内阻很小);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为了尽可能精确测量圆柱体的阻值,在所给的方框中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所选择器材的物理符号_;(3)此圆柱体长度为L直径D,若采用以上电路设计进行测量 电阻率_(写出表达式)(若实验中用到电流表A1、电流表A2、电压表V,其读数可分别用字母I1、I2、U来表示)。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滑板B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
10、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0.5 m,这段滑板与木块A(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木块A以速度v0=10m/s由滑板B左端开始沿滑板B表面向右运动已知木块A的质量m=lkg,g取10m/s2,求:(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的速度(2)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14(16分)如图所示,一足够长木板在水平粗糙面上向右运动。某时刻速度为v02m/s,此时一质量与木板相等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14m/s的速度从右侧滑上木板,经过1s两者速度恰好相同,速度大小为v21m/s,方向向左。重力加速度g
11、10m/s2,试求:(1)木板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1(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3)从滑块滑上木板,到最终两者静止的过程中,滑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大小。15(12分)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圆筒由上段细筒和下段粗筒组成,粗筒的横截面积是细筒的4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A、B两轻质光滑活塞间封有空气,活塞A上方有水银,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静止状态,活塞A上方的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已知环境温度恒定,水银深,气柱长,大气压强。现使活塞缓慢上移,直到有一半的水银被推入细筒中。求:活塞B移动后,筒内气体的压强;活塞B向上移动的距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
12、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为正,由图可得,从x1到x2电场强度先沿x轴正方向再沿x轴负方向;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则从x1到x2电势先降低后升高,所以正点电荷从x1运动到x2,电势能是先减小再增大;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2、C【解析】A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g=1m/s2若传送带以1m/s顺时针转动,则物体开始时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1m/s时的位移为然后物体随传送带匀速运动,故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为1m/s,故A 错误;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减速运动,到达B端时的速度为故B错误;C若传
13、送带以2m/s顺时针匀速转动时,物体做减速运动,由B选项可知因为到达B端的速度为vB=3m/s,故最后物体到达B端的速度为vB=3m/s,故C 正确;D因为当传送带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时,若物体一直减速,则到达B端的速度为3m/s只有当传送带的速度大于3m/s时到达右端的速度才可能是vB3m/s,故D 错误故选C.3、D【解析】两极板间的电压已知,两极板间的距离已知,根据可知云层底面与地面间的电场强度;已知积雨云底面面积约为,板间距离为、而静电力常量与空气的介电常数,根据电容器的决定式可以估算电容器的电容;根据可以估算云层底面所带电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C【解析】A原子核发
14、生衰变时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不守恒,故A错误;B为裂变方程,故B错误;C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C正确;D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中发现光具有粒子性,故D错误。故选C。5、B【解析】设在恒力F的作用下,A端t时间内向右移动微小的量x,则相应圆半径减小r,则有:x=2r在t时间内F做的功等于回路中电功 S可认为由于半径减小微小量r而引起的面积的变化,有:S=2rr而回路中的电阻R=R02r,代入得,F2r= 显然t与圆面积变化S成正比,所以由面积r02变化为零,所经历的时间t为: 解得:A,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15、;D,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故选B6、D【解析】A由图知在0t0时间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是甲车在追赶乙车,所以A错误;B02t0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乙车平均速度,所以B错误;D由题意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位移s0,根据几何关系知,三角形ABC的面积对应位移s03,所以可求三角形OCD的面积对应位移s06,所以0to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s0+ s06得s0=s故D正确;C2t0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即为三角形ABC的面积即s03,所以C错误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
16、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AC【解析】A由图读出,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64m,上升的时间为: t=4s。对于上升过程,由 可得选项A正确;B根据 可得则该行星的质量比地球的质量小,选项B错误;C根据 可得则 则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选项C正确;D该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率为故D错误;故选AC。8、AB【解析】A平均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A正确;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原子的能级降低,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根据则可得动能为可知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增大,故B正确;C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故C错误;D光电效应现象中,根据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
17、的频率不是成正比关系,故D错误。故选AB。9、BCD【解析】A由于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不能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故A错误;B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明显,扩散现象越明显,故B正确;C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引力变化总是比斥力变化慢,故C正确;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越大,故D正确;E物体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体积和物态有关,故E错误。故选BCD。10、BCD【解析】A由乙图读出,在t=0.20s时Q点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由波形的平移法判断可知该波沿x轴负方向的传播,A不符合题意;B机械
18、波都能发生衍射,只是明不明显,B符合题意;C从t=0.20s到t=0.30s,经过:由于P位置不特殊,故无法看出其具体路程,C符合题意;D从t=0.30s到t=0.35s,P点从关于平衡位置的对称点运动到波谷,速度逐渐减小,故动能逐渐减小,D符合题意;E在t=0.35s时,质点P运动到波谷,故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E不符合题意。故选BC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1.090cm D 【解析】(1)1由图乙可知,该游标卡尺为50分度游标卡尺,故其读数为(2)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在最低点时有刚释放时有静止时有联立化简可得故小球机
19、械能是否守恒验证以上等式即可,故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F0,F1,F2的大小及当地重力加速度g,故选D。3由2中分析可知,需验证的等式为12、50.15 5.695(5.6935.697) 【解析】(1)1 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5mm,圆柱体的长度为2螺旋测微器的转动刻度为50格,共0.5mm,一小格的长度为0.01mm,转动刻度估读到零点几格,则圆柱体的直径为(5.6935.697)(2)3直流电源E的电动势为4V,实验提供的电压表为15V,量程太大不合适,而电流表A1的内阻已知,还有一个定值电阻R080,可考虑改装出电压表,量程为量程较合适,改装后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为电流表A2的
20、量程100mA,直接接在待测电阻上指针的偏转幅度小,而改装后的电压表和待测电阻并联后的总电流约为80mA,则电流表A2(100mA)接在干路上指针偏转比较合适;滑动变阻器R1(10)远小于待测电阻阻值100,为了调节方便和更多的获得测量数据,则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3)4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原理可知,待测电阻的电压为待测电阻的电流为由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联立解得电阻率为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2 m/s;(2)39J.【解析】(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与滑
21、板B具有相同的速度,设为v,从木块A开始沿滑板B表面向右运动至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B系统的动量守恒:mv0(Mm)v 解得vv0 代入数据得木块A的速度v2 m/s (2)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能量关系,最大弹性势能Epmv02(mM)v2mgL 代入数据得Ep39 J14、(1)(2)(3)【解析】(1)对小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2)对木板分析,先向右减速后向左加速,分过程进行分析即可;(3)分别求出二者相对地面位移,然后求解二者相对位移;【详解】(1)对小滑块分析:其加速度为:,方向向右对小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2、可以得到:;(2)对木板分析,其先向右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到:然后向左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到:而且联立可以得到:,;(3)在时间内,木板向右减速运动,其向右运动的位移为:,方向向右;在时间内,木板向左加速运动,其向左加速运动的位移为:,方向向左;在整个时间内,小滑块向左减速运动,其位移为:,方向向左则整个过程中滑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大小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分析清楚小滑块与木板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前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即可解题。15、;【解析】末状态水银深度变为所以根据受力分析可知,初状态有,根据玻意耳定律有解得故则活塞向上移动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