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829884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太宗诏求直言。知睦州田锡上疏言:“时久升平,天下混一,故左取右奉,致陛下以功业自多。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又言:“宰相不得用人而委员外差遣,近臣不专受责而求令录封章。”又言:“宰相若贤,当信而用之;非贤,当择而任之。奈何置之为具臣而疑之若众人也!”帝韪其论。帝闻语侍臣曰:“朕何如唐太宗?”参知政事李昉微诵白居易七德舞词曰:“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帝闻之遽起曰:“朕不及,朕不及,卿言警朕矣!”内侍侯莫陈利用以幻术得幸,骄恣不法,赵普按其罪,

2、请诛之。帝曰:“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普曰:“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帝不得已,命诛之。帝以早蝗,召近臣问以得失,众以天数对。寇准独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二府入,准乃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之,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帝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请复坐,事决乃退。帝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帝虑大理、刑

3、部吏舞文深刻,乃置审刑院于禁中,置详议官六员。凡狱上奏,先达院印讫,付大理、刑部断覆以闻,乃下院详议,申覆裁决讫,以付中书省行之。其未允者,宰相复以闻,始命论决。(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B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C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D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

4、/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封章,古代大臣向皇帝上奏机密事的奏章,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B“帝韪其论”的“韪”意为“认为正确”,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韪”意思不同。C万乘,常用来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车万乘,故称天子为“万乘”。D“顿首谢”的“谢”意为道歉,与鸿门宴乃令张良留谢”中的“谢”意思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田锡上言批评宋太宗身边的人都迎合奉承,致使宋太宗因功业而自满。实际上无论在法律施行还是救灾、用人方面,宋太宗都做得不够好。B宋太

5、宗问侍臣自己与唐太宗相比怎么样,李昉没有直接回答,却诵读白居易的七德舞直言进谏,宋太宗承,认自己确实比不上唐太宗。C宋太宗想包庇内侍侯莫陈利用,赵普据理力争,指出不按照法律诛杀此人,就会破坏国家法律,后果严重,宋太宗不得已同意处决。D近臣都将干早与蝗灾的出现归于天命,只有寇准认为与执法不公有关,宋太宗为之一度非常生气,后来他了解到详情,重用了寇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宰相若贤,当信而用之;非贤,当择而任之。 (2)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之,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5宋太宗在防止相关官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请简要说明。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6、成下面小题。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己未,诏群臣论列者,即时引对。富弼曰:“太宗求治之切,故诏群臣论事,欲面奏者,即时引对,此言路所以无壅也。自后臣僚非差遣合上殿者不得对,亦有朝臣乞上殿敷奏边事,逾月不得报。边事尚拘常例,况他事乎!”二年春正月戊辰,帝亲试礼部举人。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及还,语帝曰:“我幸西都,惟得一张齐贤耳!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尔为相也。”至是,齐贤亦在选中,有司误置下第,帝览之,故一榜尽赐进士及第。帝谓侍臣曰:“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雍熙元年六月,诏求直言。知睦州田锡上疏言

7、:“时久升平,天下混一,故左取右奉,致陛下以功业自多。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又言:“听用太广则条制必繁,条制既繁则依从者少。自令凡有奏陈,宜令大臣议而行之,毋使垂之空言,示之寡信。”帝韪其论。端拱元年五月辛酉,诏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分三馆书籍置其中,以吏部侍郎李至兼秘书监。帝谓至曰:“人君当淡然无欲,勿使嗜好形见于外,则奸邪无自入。朕无他好,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斯而已。”至每与同官观书阁下,帝必遣使赐宴,且命三馆学士皆预焉。内侍侯莫陈利用以幻术得幸,骄恣不法,赵普按其罪,请诛之。

8、帝曰:“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普曰:“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命不得已,命诛之。(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注】富强:北宋仁宗、神宗时的名相。文中所记是他对前代朝政的评价。侯莫陈利用:姓侯莫陈,名利用,鲜卑人。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B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C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D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

9、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对,即皇帝召见臣僚询问对答,文中太宗通过这种方式征求治国理政的意见。B临御,指君临天下、治国理政,也指皇帝驾临某个地方,文中指后一种意思。C“但喜读书”中的“但”意为只是,与木兰诗中“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的“但”含义相同。D万乘,指万辆兵车,表示国家军事力量强大,万乘之主即大国的天子或帝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齐贤因建言献策得到太祖的赏识,后来太宗发现他位居科考人选的下等,于是将全榜人选都赐予进士及第,以示对俊才的重视。B田锡上书建议,皇帝对于陈奏的事

10、务在经过大臣商议后应及时付诸实施,避免流于空谈,失去公信。太宗认为他的看法是正确的。C太宗主张皇帝应淡泊名利,无所追求,以史为鉴,择善而从;李至与同僚到秘阁观书时,太宗一定派人赐宴,并且命三馆学士参加。D内侍侯莫陈利用骄横恣肆,有不法行为,但是受到皇帝的庇护。赵普与皇帝意见不一致,据理力争,最终皇帝被迫同意了赵普的意见。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尔为相也。(2)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10对于太宗“诏群臣论列者,即时引对”一事,富弼有什么看法?请概括。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雍熙元年六月,诏求直言。知睦州田锡上疏言:“

11、时久升平,天下混一,故左取右奉,致陛下以功业自多。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帝韪其论。帝尝语侍臣曰:“朕何如唐太宗?”参知政事李昉微诵白居易七德舞词曰:“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帝闻之遽起曰:“朕不及,朕不及,卿言警朕矣。”五月辛酉,诏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分三馆,书籍置其中,以吏部侍郎李至兼秘书监。帝谓至曰:“朕无他好,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斯而已。”至每与同官观书阁下,帝必遣使赐宴,且命三馆学士皆预焉。淳化元年十二月,诏中外所上书疏及面奏制可者,并下中书、枢密、三司,申覆颁行。帝谓宰相曰:“治国之道,宽

12、猛得中,宽则政令不成,猛则民无所措手足。” 吕蒙正进曰:“老子称:治大国若烹小鲜。夫鱼扰之则乱。近日内外上封事求更制度者甚众,望陛下渐行清净之化。” 上曰:“朕不欲塞人言路。夫狂夫言而圣人择焉,亦古训也。”二年,帝以旱蝗,召近臣问以得失,众以天数对。寇准独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准乃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之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帝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以准可大用。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请复坐,事决乃退。帝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节选

13、自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七太宗致治)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之/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B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之/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C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之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D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之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临御,指君临天下、治理国政,或指皇帝坐朝或临幸至某地,

14、文中指前者。B顿首,跪而头叩地,头碰地即起;常常用于谢罪或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C辛酉,干支之第58位,前一位是庚申,后一位是壬戌,文中用它来纪日。D二年,即淳化二年,淳化是北宋宋太祖的年号,这里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睦州知州田锡上书认为天下并不太平,提醒皇上不要受周围人的蒙蔽,不要骄傲自满,要看到当前弊端,而皇帝并不认可他的看法。B参知政事李昉吟诵白诗,暗示皇帝不及唐太宗,皇帝由此发现自己未达到唐太宗施恩爱民并以德政化人的水平,并从中受到了警醒。C皇帝喜好读书,认为可以从读书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皇帝也很重视读书,李至每次和同僚在秘阁看

15、书,他都派人赐宴。D寇准正直敢言,认为天灾其实就是人祸,因此得罪皇帝,但寇准言之有据,不屈不挠,皇帝不得不服,并将其看作魏征一样的忠臣。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诏中外所上书疏及面奏制可者,并下中书、枢密、三司,申覆颁行。(2)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15关于治国之道,吕蒙正的观点是什么?皇帝是否认同?答案1、D句意:然而陛下治国理政九年,天下虽然安宁,但是刑罚没有施行得当,水涝旱灾没有治理得当,陛下认为天下太平,有谁敢不认为天下太平!陛下认为治理完美,有谁敢不认为治理完美!“未甚措”做“刑罚”的谓语,后面断开;“水旱”做“未甚调”的主语,其前断开,

16、排除AB;“谁敢不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至理”句子结构一致,各自断开,排除C。2DA.正确。B.“韪”意思不同。文中“韪”意为“认为正确”,句意:皇帝认为他的奏言正确。/“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韪”意为“是、对”,句意:公然去做天下人认为是最大的错事。C.正确。D.“谢”意思不同。文中的“谢”意为“谢罪”,句意:叩头谢罪。/“乃令张良留谢”的“谢”意为“辞别”,句意:于是让张良留下来告辞。3B“直言进谏”说法错误,李昉没有直接回答,却诵读白居易的七德舞直言进谏,这是委婉进谏。4(1)宰相如果贤能,就应当信任重用他;如果不贤能,就应当选择合适的人来任用他。(2)王淮凭借是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的身份,

17、偷盗负责守护的国家钱财有上千万之多,只是杖罚了他,仍然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5设立审刑院,设置六名详议官负责审核案件,有效防止大理寺和刑部官吏舞文弄法。明确了案件审理程序,各部门按照流程对案件审核裁决。参考译文:宋太宗下诏征求臣子的刚正谏言。睦州知州田锡给皇帝上奏章说:“现在国家长久安定清平,天下统一,所以陛下身边的人都迎合奉承,致使陛下因功业而自满。然而陛下治国理政九年,天下虽然安宁,但是刑罚没有施行得当,水涝旱灾没有治理得当,陛下认为天下太平,有谁敢不认为天下太平!陛下认为治理完美,有谁敢不认为治理完美!”又说:“宰相不能任用人,从而朝廷另外派人做事,身边的臣子不专心承担责任却请求

18、诏令抄录封章。”又说:“宰相如果贤能,就应当信任重用他;如果不贤能,就应当选择合适的人来任用他。为什么把他作为备位充数之臣,却像怀疑普通人一样怀疑他!”皇帝认为他的奏言正确。皇帝曾经对侍臣说:“我与唐太宗相比怎么样?”参知政事李昉小声诵读白居易七德舞里的词说:“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皇帝听后急忙起身说:“我比不上(唐太宗),我比不上(唐太宗),你的话使我警醒了!”内侍侯莫陈利用因幻术得到宠幸,骄横恣妄,有不法行为,赵普审查他的罪行,请求杀了他。皇帝说:“怎么会有大国的君主,不能庇护一个人的事情呢!”赵普说:“(如果)陛下不诛杀了他,那么就会破坏国家法律,法律(被破坏)令人惋惜,这一个

19、小人有什么值得惋惜的!”皇帝无可奈何,下令诛杀了内侍侯莫陈利用。皇帝因为出现了干旱与蝗灾,召集左右臣子询问治政的成败在哪里,众臣都用天命来回答。只有寇准说:“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就像影子和回声那样相互应和。发生大旱就是验证,大概是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皇帝很生气,起身回到宫中。过了一会儿,重新召见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情况,寇准说:“希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说这件事。” 二府的官员入宫后,寇准就说:“不久前祖吉、王淮都触犯法律收受贿赔,祖吉受贿较少,却被处死;王淮凭借是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的身份,偷盗负责守护的国家钱财有上千万之多,只是杖罚了他,仍然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皇帝拿这件事

20、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于是皇帝严厉批评了王沔,并且认为寇准可以重用,就将他从枢密直学士授任为枢密副使。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奏议事项,他的话不合皇帝之意,皇帝发怒站起来,寇准就拉住皇帝的衣服请他坐下来,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皇帝称赞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唐文皇(李世民)得到了魏征一样。”皇帝考虑到大理寺、刑部的官吏曲解法律条文,执法严酷苛刻,于是在宫廷设置审刑院,设置六名详议官。凡是有案件上奏,先到审刑院印上章,交给大理寺、刑部断案再报告给皇帝,然后下传给审刑院的详议官审议,反复审核裁决完毕,交给中书省施行。未被同意的,宰相再次上报给皇帝, 皇帝才下令判决。6、B句意:当初,太祖驾临洛阳。

21、张齐贤以平民身份向皇帝献上策略,分条陈述了十件事情,其中有四条符合皇上心意。张齐贤坚持认为其余的策略都很好,太祖大怒,把张齐贤赶了出去。“洛阳”是“幸”的地点,不能断开,“张齐贤”是下一句的主语,应该从“张齐贤”之前断开,排除AC。“张齐贤以布衣献策”与“条陈十事”是陈述两件事,中间断开;“其余策皆善”是“坚执”的宾语,中间不能断,排除D。7BA.正确。B.“文中取后一种意思”说法错误,文中“临御九年”是指陛下治理天下九年,因此在这里应该取的含义是前一种。C.但,都是只是,含义相同。句意:只是喜欢读书/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D.正确。8C“无所追求”说法错误,原文太宗主张“人君当淡然无欲

22、”,君主应当淡泊无欲,“无欲”是指在物质方面没有过多欲求,而不是无所追求。9(1)我不打算授予他官职爵位,以后可以让他担任宰相辅佐你。(2)(如果)陛下不诛杀他,那么就会破坏国家法律,法律(被破坏)令人惋惜,这一个小子有什么值得惋惜的!10富弼认为这样做确实可以使言路畅通无阻;但因有的朝臣没有机会上殿当面奏事,致使相关国事被耽搁。参考译文: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己未,(皇帝)下诏在朝群臣,即时对答。富弼评价说:“太宗皇帝想要治理好国家的心情迫切,所以下诏让群臣议论朝事,想要当面奏议的,就会立刻询问对答,这是言路没有阻塞的原因。自此以后,臣僚中没有被差遣不适合上殿的不能对答,也有朝臣请求上殿陈奏边境

23、事务的,超过一个月仍未得到回应。边境事务尚且被惯例束缚,更何况其他事务呢!”二年春正月戊辰,皇帝亲自对礼部选拔的举人进行考试。当初,太祖驾临洛阳。张齐贤以平民身份向皇帝献上策略,分条陈述了十件事情,其中有四条符合皇上心意。张齐贤坚持认为其余的策略都很好,太祖大怒,把张齐贤赶了出去。回京以后,太祖对太宗皇帝说:“我驾临西都,只得到了一个张齐贤啊!我不打算授予他官职爵位,以后可以让他担任宰相辅佐你。”到这时,张齐贤也在考试人选之中,主管官员错误地把他放在了最下一等人员中,皇帝看到了,因此就赐全部录取的人员为进士及第。皇帝对侍臣说:“朕想从科场中广求贤才,不敢奢望从十个人中能选拔出五人,只得到一二人

24、,也可以成为使国家安定清平的贤才。”雍煕元年六月,下诏让臣子献言。知睦州田锡上疏说:“现在国家长久安定清平,天下统一,所以身边的人都迎合奉承,致使陛下因功业而自满。然而陛下临御天下九年,天下虽然安宁,但是刑罚没有施行得当,水旱没有调配得当。陛下认为国家太平,有谁敢不认为国家太平!陛下认为治理完美,有谁敢不认为治理完美!”又说:“如果听从并采用的建言太广泛,那么条例制度必然繁多,条例制度繁多,那么遵循依从条例制度的人就少。自从下令凡是有上奏陈述的事情,应当令大臣们商议后施行,不能留下空话,显示缺乏公信。”皇帝认为他的奏言正确。端拱元年五月辛酉,下诏在靠近崇文院中堂的地方修建秘阁,把三馆的书籍分别

25、放在里面,任命吏部侍郎李至兼任秘书监。皇帝对李至说:“君主应当淡泊无欲,不能把自己的嗜好显露在外面,那么奸邪就不会侵入自己。朕没有其他爱好,只是喜欢读书,常常在书中看到古今成败之事,其中好的方面就学习,不好的方面就改正,如此而已。”李至每次与同僚在阁下看书时,皇帝必定派人赐宴,并且命三馆的学士都参加。内侍侯莫陈利用因幻术得到宠幸,骄横恣妄,有不法行为,赵普审查他的罪行,请求杀了他。皇帝说:“怎么会有一国之主,不能庇护一个人的事情呢!”赵普说:“(如果)陛下不诛杀了他,那么就会破坏国家法律,法律(被破坏)令人惋惜,这一个小子有什么值得惋惜的!”皇帝不得已,命令杀了侯莫陈利用。11、B句意:近来,

26、祖吉和王淮都枉法受赃,祖吉受赃少却被处死,而王淮凭着参知政事王沔弟弟的身份,偷盗主守的财物到上千万,只是杖打了一下他,仍然恢复他的官职。这不是刑罚不平又是什么?“顷者”表示一个时间概念,译为近来,可单独成句;排除AD。“伏诛”,被杀,主语是“吉”,“淮”是下一句话的主语,“伏诛淮”中间要断开,排除C。12D“淳化是北宋宋太祖的年号”错,根据文章最后出处太宗致治可知,“淳化”是宋太宗的年号。13A“而皇帝并不认可他的看法”错,根据原文“帝韪其论”可知,皇帝认可他的看法。14(1)(太宗)下诏(要求)将得到皇帝认可的朝廷内外所进的奏章以及当面的启奏,一起下发给中书省、枢密院、三司,申请审核(通过)

27、,并颁布施行。(2)洪范里说,天人之间,呼应就像影子和回声。大旱的征象(的出现),大概是刑罚有不公平之处啊。15吕蒙正认为要平和清净,减少扰乱。皇上基本认可(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猛)。参考译文: 雍熙元年六月,(太宗)下诏求取进谏的直言。睦州知州田锡上疏说:“现在长期太平,天下一统,所以近臣你迎合他奉承,致使陛下因功业而自大。然而,(陛下)即位九年,天下虽然安定,而刑罚不怎么合理,水旱不怎么协调,陛下认为天下太平,谁敢不说天下太平。”皇上认可了他看法。皇上曾经对侍臣说:“我和唐太宗比怎么样?”参知政事李昉轻轻吟诵白居易七德舞词说:“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皇上听到后立即站起说:“我比不上

28、,我比不上,你的话警示了我啊。” 五月辛酉这一天,下诏在崇文院建造秘阁,分为三馆,把书籍放在其中,让礼部侍郎李至兼任秘书监。皇上对李至说:“我没有别的喜好,只是喜欢读书,多多了解古今成败之事,好的跟从他,不好的改掉它,如此而已。”李至每次和同僚在秘阁看书,皇上一定会派人赐饭,并命令三馆学士都参加。淳化元年十二月,(太宗)下诏(要求)将得到皇帝认可的朝廷内外所进的奏章以及当面的启奏,一起下发给中书省、枢密院、三司,申请审核(通过),并颁布施行。皇上对宰相说:“治理国家的方法,宽松和严厉要适中,(过于)宽松,政令就不能好好的施行,(过于)严厉就会让百姓不知怎么办才好。”吕蒙正进言说:“老子里说,治

29、理大国如同烹制小鱼,烹鱼时有人干扰就会混乱。近日朝廷内外上奏章请求变更制度的人很多,盼望陛下逐渐施行清静无为的教化。”皇上说:“我不想堵塞他人言路。狂夫之言圣人也会选择而听,这也是古人推行的准则。”淳化二年,因为旱灾和蝗灾,皇上召集近臣了解为政得失,众人用天命(注定)来回答。寇准独自说:“洪范里说,天人之间,呼应就像影子和回声。大旱的征象(的出现),大概是刑罚有不公平之处啊。”皇帝发怒,起身回到宫中。不久,又召见寇准询问(刑罚)不平的情况,寇准就说:“近来,祖吉和王淮都枉法受赃,祖吉受赃少却被处死,而王淮凭着参知政事弟弟的身份,偷盗主守的财物到上千万,只是杖打了一下他,仍然恢复他的官职。这不是刑罚不平又是什么?”皇上拿这件事询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皇上于是严厉追责王沔,而认为寇准可以大用。寇准曾经在殿中奏事,和皇上话不投机,皇帝发怒起身,寇准就拉着皇帝衣服请他重新坐下,事情处理好才退下。皇帝表扬他说:“我得到寇准,就像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样啊。”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