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毕业论文(1).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829305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毕业论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毕业论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毕业论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毕业论文(1).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南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学 生 姓 名 :考 籍 号 :助 学 点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姓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13 届毕业生)助 学 点: 衡阳幼师专 业:教育管理题 目: 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生姓名: 考 籍 号:指导教师:职 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助学点:衡阳幼师 专业:教育管理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课题名称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内容及任务本文主要从留守儿童的内涵和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留守儿童在诸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探

2、讨和分析,深刻地认识到留守儿童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拟达到的要求或技术指标1. 拟题恰当,研究假设有一定的理论依据;2. 论述充分,逻辑思维过程正确;3. 资料收集较为齐全,能够充分整理资料进行论证;4. 语句流畅,措辞准确,建议充分。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12.20 -12.24确定题目12.26 -1.15收集整理资料1.16 -1.18列出论文大纲1.20 -1.29写论文初稿2.2 -2.10修改正文,,填写表格,纠正格式3.21提交论文初稿3.25提交论文二稿主要参考资料1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52王道俊

3、.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3贺乐凡.中小学教育管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3-2854常青.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7-235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6-1576高培文.和谐社会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125-1277高吉柱. 论留守儿童的教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78范先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6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2013 届)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助

4、 学 点 : 衡阳幼师 专 业 : 教育管理 学 生 姓 名 : 刘丹 班 级 : 自考班 考籍号:913611200027 指导教师姓名: 陈锋菊 职称 副教授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良好 2013 年 3 月- 6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农村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在农村这样的欠发达的区域,缺失了正常的家庭环境的留守儿童们更容易在诸如生活、安全、心理、卫生、教育等方面出现问题。基于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将来成年后要走上社会的事实,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对此给予极大的关注。对他们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案,这值得我们思考,从我们的研究中首先应弄清现存问题有哪

5、些,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针对问题结合中国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关键词:留守儿童, 农村,教育- 25 - ABSTRACT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Chinas rural areas are currently facing, is also an acut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rural areas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ack of a normal family environment

6、of children left behind are more vulnerable in areas such as life, safety, psychology,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problems. Based on the facts of vulnerable adults to engage the community in the future, the Government and various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are increasingly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i

7、s. What kind of response we should take against them, that we think about it, we should first figure out what are the problems in the study,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then tackle the problem with Chinas development for their constructive comments.Key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rural,education目 录

8、第1章 留守儿童的涵义及其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111.1 留守儿童的涵义111.2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11.2.1 劳动力转移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111.2.2 所处的环境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111.2.2.1 家庭环境111.2.2.2 学校环境111.2.2.3 社会环境121.2.2.4 政策环境12第2章 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教育问题及其分析132.1 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教育问题132.1.1 学业方面132.1.2 品德方面132.1.3 人格方面132.1.4 心理方面132.1.4.1 孤僻内向142.1.4.2 冷漠乏信142.1.4.3

9、心胸偏狭142.2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教育问题的分析142.2.1 制度与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142.2.2 政策实施的乏力142.2.3 父母观念的影响152.2.4学校、社会努力的缺位15第3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63.1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163.2思想道德教育上的缺失163.3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16第4章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174.1 家庭溺爱、放纵174.2 长辈文化水平的影响174.3 长辈教育认识的影响17第5章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对策185.1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85.2提高学校责任意识185.2.1学校应

10、在政府的支持下尽量建立寄宿制度185.2.2改变学校教育理念185.2.3积极开展相关的心理咨询195.2.4建立教师定期家访制度195.3增加城市教育设施195.4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保证195.5建立、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205.6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205.7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21结 论22致 谢23参考文献24 第1章 留守儿童的涵义及其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1.1 留守儿童的涵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

11、只好继续留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 1.2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为了生计进入城市打工,因为他们身处在城市里,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到身边。所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1.2.1 劳动力转移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伴随城乡一体化的深化发展,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失衡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

12、力向城市转移是受利益驱使,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由于相关政策的滞后,农民工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1.2.2 所处的环境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1.2.2.1 家庭环境 人的社会生活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的。家庭的气氛,亲人的性格及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生活习惯及道德观念。留守子女与父母的分离,弱化了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祖辈及其他亲戚。显而易见,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存在很多的误区。首先,对孩子过分溺爱,很容易养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其次,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孩子很好的帮助

13、;再次,在教育方式上缺乏畅通的交流,这对儿童的语言及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消极影响。而在亲戚的立场上,他们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缺乏更多的关爱。1.2.2.2 学校环境 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孩子成功的教育,源于学校和家庭的协调与配合。但是,由于留守子女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配合和协调家长一起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和监管。此外,目前我国农村师资力量的缺乏,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和教育,造成对学生的教育程度不够,不利于对留守子女进行很好的教育。 1.2.2.3 社会环境近年来,尽管我国经济以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农民的收入基本上停滞不前。

14、由于中国广大的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贫困,使得他们没有能力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走上外出打工之路也是生活所迫。近年来,随着赚钱作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念兴起,打工照样挣钱的“新读书无用论”随之出现,使得农村家长和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加,很多学生中途辍学,过早的走上了打工之路。 1.2.2.4 政策环境 政策的偏差,使得薄弱的农村的教育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地方出于本地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接收农民工子弟在当地公立学校上学或者收取高额借读费,以限制外来学生“占用”他们的教育资源,所以留守儿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第2章 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教育问题及其分析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

15、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上学期我考了最后一名,这学期我不想考最后一名了。”这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读后不免让人揪心。2.1 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教育问题2.1.1 学业方面 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理应在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2.1.2 品德方面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远离,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在价

16、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示范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本身存在的许多弊端,如纵容溺爱,重物质满足轻道德教育,又因农村环境的特殊性,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2.1.3 人格方面 心理学大辞典中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也称个性,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

17、有下列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人格形成和发展是在个体成熟和社会化中实现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儿童人格的发展。生物因素主要有先天气质、体貌体格、成熟速率等,而社会因素中对儿童人格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因素和同伴因素。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在儿童最具可塑性的时候,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与父母建立的早期依恋、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对孩子的人格产生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2.1.4 心理方面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2.1.4.1 孤僻内向 由于缺乏父母关爱,

18、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儿童难以向外界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2.1.4.2 冷漠乏信 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留守儿童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根据笔者的调查,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

19、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2.1.4.3 心胸偏狭 留守儿童过早过多地体会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产生了仇视他人,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2.2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教育问题的分析2.2.1 制度与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二元体制的产物,这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是不谋而合的。城市中的现代工业与农村中的传统产业在效率上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劳动力收益差距吸引农业中的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这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配置的规

20、律。在中国,由于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得原本就已存在的城乡鸿沟更趋深阔。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把“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了,富裕了,实现了现代化,留守儿童问题才能迎刃而解。2.2.2 政策实施的乏力留守儿童问题因其涉及范围广泛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包括政府和学校。在政府的倡导下,很多城市学校已经竭尽全力地整合资源,让一些留守儿童享受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城市务工人员收入低微,根本无法缴纳城市学校高额的赞助费和学费。即使经济上有支付能力,也难以要求学校能敞开校门,因为许多学校考虑到这样或那样的因素,不愿意接受这些

21、儿童。为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城市学校的行为,鼓励学校吸收农村儿童,让更多的孩子不再留守。2.2.3 父母观念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与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明显的。有些父母在外面挣钱后,看到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产生了读书无用的观念,觉得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与其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供孩子读书,还不如让他们早些走向社会。于是,“蠢孩”逻辑颇为盛行。这在客观上也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2.2.4学校、社会努力的缺位 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学校、社会在这方面的责任是显然的。学校除了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外,还应该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多地担当起培养关爱孩子的责

22、任。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和小学由于经费、编制和校舍等因素的限制,往往爱莫能助。另外,社区本来是个熟人社会,在帮助、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有很多可利用的资源,但是社区在这方面的行动还是有限的,并没有充分发挥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作用。 第3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1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祖父母等亲属或因年长,或因经济生活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的情况随时可见,儿童在健康、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前段时间在一些农村发现的毒奶粉事件和前不久河南系列杀人案件的受害者中,留守少年儿童占到相当比例。3.2思想道德教育上的缺失留守的少年儿

23、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使得他们形成了不良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集中表现为: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自我封闭和是非感模糊等,很多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3.3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家还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尤其是父母一方在家或者孩子一个人留在家时,情况更是如此。由

24、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能力辅导儿童的学习,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围,从而造成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环境较差的局面。另外,父母的长期打工生涯给孩子们造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如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上不了学不要紧,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这种思想潜移默化,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第4章 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4.1 家庭溺爱、放纵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的父母外出后,在家的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对孩子就非常溺爱,这些留守学生在家中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小皇帝,他们唯我独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任何人都难以干涉他们的言行,即

25、使犯了错误,长辈们也会迁就他们。4.2 长辈文化水平的影响 留守学生的爷爷、奶奶,外祖父母大多是我国解放前后出生的人,他们当时生活条件差,所受的文化教育相当有限,在农村的这些老人中,只有小学或未完成小学学业的占到了8%以上,这样的文化水平,想要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谈何容易? 何况他们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较慢,现在的独生子女又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这些老人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是力不从心,孩子的功课无法辅导,孩子的思想教育也由于隔代认识的差异难以沟通。4.3 长辈教育认识的影响长辈们由于教育意识的缺乏,管不了留守学生,便认为:我让你吃饱穿暖,不饿着不冻着,也算尽力了,至于教育,那是

26、学校老师的事,与我无关。有的甚至认为:孩子的父母当年没人管,也没读多少书,现在不是照样挣钱?等这些孩子长大后,说不定比他们的父母还更有出息呢。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学生的心理本身就存在偏差,在长辈处又难以找到感情共鸣,就只好寄托在同学交流上,于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拉帮结派,不想回家。有的甚至抽烟、赌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注农村的留守学生,让他们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摆脱父母不在身边的阴影,让他们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有显著提高,让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这是农村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第5章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对策5.1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推进社

27、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因为长期的城市优先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谐社会是一个内部诸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产生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系统。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二元结构的影响。为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更多的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我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就业岗位少,收入较低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应该

28、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攻坚破难抓工业,二是突出重点抓服务业,三是利用优势抓回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政府要积极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使大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就业、致富,缩短回家周期,尽量减少留守儿童。政府还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引导本县在外地的中小企业主回乡投资办厂,鼓励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建设。5.2提高学校责任意识首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家长姓名、家庭地址、留守原因、监护人及其联系电话等内容并及时补充、变更有关信息。其次,完备家长通讯录,以便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

29、反馈其孩子在校表现及思想动态,实现学校与家庭、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间互动与联动。,再次,开设心理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教给其生存技巧和安全常识,提高留守儿童的个人保护意识及生存能力,对成绩较差的孩子,多给予学习上的鼓励和帮助。最后,学校还可以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增加性格教育、人格教育等课程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考核目标。5.2.1学校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尽量建立寄宿制度 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给留守儿童及广大农民子女提供比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包括生活教师的选用、培训、管理方式的改进,相关制度的落实等。5.2.2改变学校教育理念 学校在为所有儿

30、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更要在课程教学和平时的管理中加强心理、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平稳地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5.2.3积极开展相关的心理咨询 农村学校进行课程创新,重视留守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使留守儿童有地方倾诉其心事,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档案,由老师详细记载留守儿童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进步表现、德行评价等,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留下家长的具体通讯地址,有特殊情况时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在他们的配合下开展心理治疗。5.2

31、.4建立教师定期家访制度 老师定期对心理或人格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家访,向监护人反映留守儿童在校学习表现,并了解其在家的学习情况,解答监护人在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帮助监护人教育管理留守儿童。5.3增加城市教育设施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城市教育设施中来,在城市中农民工密集的地方,增加相应城市教育设施,政府和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收费标准,使其能在父母打工地学习和生活。5.4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保证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不为”,而非不能。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32、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很多地方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并相继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借读费。但还有很多城市,在学校资源闲置的情况下,依然对农民工子女的入校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导致了大量儿童留守,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制度机制上不断创新,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城市中小学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校愿意接收农村儿童。如可以考虑设立协商机制和代偿机制等,只有完善了制度,才能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 逐渐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

33、制度壁垒,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一样的平等权利和社会权益。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逐步开放城市公立学校,使农民工子女能在城市顺利入学,取消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限制和高额的借读费,让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孩予同等的受教育权利。解决上学问题,父母就可能会把孩子留在身边,留守儿童的问题就解决了。5.5建立、完善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社区是个小社会,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乡镇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由村委会负责,联合学校、关工委、妇联、派出所,充分利用老教师、老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构建立体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监护体系。这个体系将有助于全面、动态、细致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

34、交往情况,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并且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采取联动措施,妥善处理。在这方面,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如安庆的姥山社区就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陶行知家乡安徽歙县创立的“代理家长”制度,在实践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6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笔者认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

35、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一方面,因为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着儿童的人格发展。无论是国外Blunrind.D和Ainswirth.M的研究,还是国内孟育群、刘金明的研究,都印证了这一点:亲子关系和早期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对儿童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亲子关系与儿童学业成绩存在明显联系。Ruttre.M等人认为,除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机会缺乏外,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俞国良等的研究得出了“学习不良儿童家庭资源、学习动机和认知水平因果关系的模型”,他们认为,对学习不良儿童而言,家庭资源对其学习动机有显著的影响;学习动机对认知水平也有显著的影响;

36、家庭环境、父母关系和父母简单化策略对认知水平有轻微的影响;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对学习动机和认知水平有因果性的影响作用。 完善家庭教育功能。首先,应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让家长认识到过于追求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整个家庭的发展,是以孩子的美好前途为代价的。应鼓励一人外出,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尽量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和完整(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尚可,至少父母一方可以留在家中)。其次,要明确监护权中的教育职责,提高父母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感。对被监护人进行教育是监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应以儿童利益优先,以儿童能健康成长优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有些父母为了生活,

37、为了子女的教育费用,为了儿女受到更好的教育,被迫辗转他乡,在这种情况下应则可能地创造条件将子女带在身边;如确实无法带到身边的,应委托有一定教育能力的监护人,同时向委托监护人明确教育职责,要求其全权代为管理、督促其子女的学习、生活。再次,父母应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尽量缩短沟通时间间隔,增加沟通频率。交流过 程中,除了问及学习、身体状况等内容外,多倾听子女的心声,体会子女内心、情感的变化,详细了解子女的渴望和要求。鼓励孩子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以便父母及时了解子女的成长,并及时进行引导。5.7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建立专

38、门的机构,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其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再次,家长学校制度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会议形式,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最后,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应建立

39、畅通的定期联系渠道,以便于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家长宜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两次,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班主任可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结 论 总之,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充分协调和发动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致 谢这篇论文的完成离不开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陈锋菊的悉心指导,

40、以及我的同学们的帮助。她严谨认真的态度和真诚热情的指导让我十分感动,在此,我想对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致以真诚的谢意和诚挚的祝福。谢谢您!陈老师。学生签名:刘丹日 期:2013.3.21参考文献1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5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3贺乐凡.中小学教育管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3-2854常青.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7-235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6-1576高培文.和谐社会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125-1277高吉柱. 论留守儿童的教育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78范先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