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传统文化发展现状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传统文化发展现状调查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广州传统文化发展现状调查报告骆燕平 冯石华 黄立钊(华南农业大学04级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摘要:本课题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入手,结合时事热点,综合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两种方式,有侧重地,了解广州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现状,并进行缘由和弊害分析,最后提出保护和建设广州传统文化的几点建议,以及对广东文化发展的展望。这对于推动我省文化大省的建设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关键词:文化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民间手工艺术文化 民间表演艺术文化 传统文化习俗 (一)广州传统文化历史与现状广州,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对外贸易的南方大港市
2、,还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南越、南汉、南明三朝古都,其历史地位、经济地位决定其对广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颇为深厚。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相对于“非物质文化”(也可称“意识文化”)而言的,主要指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名胜古迹等。针对前段时间媒体关于西关大屋的报道,社会对西关大屋的关注也骤然升温。因此调查物质文化这一块时,笔者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广州的建筑上。建筑文化: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在广州,最典型的传统建筑就是西关大屋。西关大屋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豪门富商在“西头角”,即如今荔湾区宝华路、多宝路、逢源坊、华贵坊一带兴建的豪宅。西关这一带,不仅是老广州商业之都的写照,
3、还是老广州中医、粤曲、书画、出版、工艺、美食人才荟萃的地方,保留着许多可代表广州的传统风土民俗。据资料,清末民初鼎盛时期,在这里扎根的西关大屋达到八百多间。为深入了解西关文化,笔者首先参观了荔湾博物馆。馆内的“西关民俗馆”,保留了昔日西关大屋的建筑模式和风格。馆内设置有多处展览,如“西关大屋建筑意境”、“西关民俗风情”、“婚嫁习俗”、“节令习俗”等,展示了大量西关住家的生活情状和文化习俗,处处让笔者感到岭南文化擅长兼收并蓄的特点。从博物馆出来,笔者又深入到大街小巷寻找西关大屋群。可是,从龙津西路到第十甫路,笔者所看到的,却只是稀稀落落的十几间残旧的西关大屋,除了极富岭南特色的趟栊外找不到昔日西
4、关的繁华痕迹。(见照片)越秀区文化厅的潘先生在接受笔者们采访的时候说,如今西关大屋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因人多地少造成的。荔湾区居民日益增多,可住房有限;而经历了上百年风风雨雨的西关大屋,大多已经破旧不堪,显得与先进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结果,因住房建设和交通修建等工程,一部分西关大屋被列入旧城改造项目。笔者认为,西关大屋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目前我国许多历史文化遗址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问题一一历史价值与实用价值的矛盾。而对各类文化遗址的捍卫战,决不单是要争取一块空地,而是要唤起一份对历史文化渊源的应有的尊重!饮食消费文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也好,商品也好,人们对它们的文化、品位、个性的要求越来
5、越高。因此,对麦当劳和肯德基连锁店在广州泛滥的现象,许多人都认为这是美国的大众文化风靡,青少年们崇拜外来事物的原因。但究竟是不是呢?问卷调查显示,将近一半被调查的青少年称自己每月至少去一次,详见图表5图表5 广州青少年去麦当劳肯德基的频率问卷调查还显示:广大青少年之所以选择去麦当劳、肯德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大众行为和环境氛围的影响,而非是因为认可美国的方便快捷的大众文化。详见图表6。图表 6问卷调查还显示,大部分广州青少年都持此观点:自己是消费者,花钱时应当有所克制,不应盲从潮流。详见图表4。图表4 图表4和图表6所得出的似乎是一对相互矛盾的结论:一方面,广大青少年都认为不应盲从潮流,但另
6、一方面,他们在消费时却不由自主的受到同龄人以及商业广告的影响。但笔者认为以上这种矛盾说明了广州青少年的饮食消费观易受外界影响,需要社会创造良好环境,并加强正确的引导。2.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主要指民间手工艺术、民间表演艺术、传统文化习俗等。今年7月28日广州日报报道:国家文化部年内将评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广东已经于27日开出21项的申报名单,其中广州占5项。广州5个备选项目分别是造型类的广彩、广绣、牙雕,表演类的粤剧、广东音乐,都是传统艺术、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门类。 结合这个时事热点,笔者们在调查非物质文化时,着重在民间手工艺术和民间表演艺术上。另外笔者还留意到今年的一则报
7、道:当人们正在精心策划庆祝端午节这一传统佳节时,亚洲某国已将“端午节”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并正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笔者们由这点得到启发,由调查岁时节令又进一步通过问卷深入调查了广州文化习俗。 因此,下面将从:民间手工艺术、民间表演艺术、传统文化习俗三方面介绍笔者调查广州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情况。 民间手工艺术:广州民间手工艺术的代表有两项:广绣和广彩。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是广东著名民间工艺品之一。有“工细殊绝、堆金织玉”的美誉,以绚彩华丽、构图严谨、绘工精细著称,是清代皇家贡品。广绣(即粤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刺绣的总称,历史悠久,技巧卓越,以
8、构图饱满、色彩富丽、形象传神,风格和纹理清晰、针法善变的特色闻名于世。为什么昔日曾令人为之痴迷的广彩广绣如今却风光不再,甚至逐渐被群众所遗忘呢?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150名广州青年和50名中老年人对广绣和广彩的了解情况,具体结果见图表1。图表 1 24%66%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作家曾应枫说,当今中国传统文化遇到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传承的挑战。传人的稀少,科技的进步,使得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正逐渐被机器化生产代替,手工艺术的原始意义丧失殆尽。笔者认为青少年对民间手工艺术了解不深,是导致如今青少年普遍对其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而这又直接影响到民间手工艺术的继承和发扬。民间表演艺术:广州的表演艺术
9、主要包括:粤剧和广东音乐。明末清初,广州城的歌舞戏曲演出活动十分频繁,大批外省戏班(统称外江班)南下进城,本地班吸收其部分唱腔与表演艺术,又吸收南音、龙舟、木鱼、粤讴等广东民间曲调,粤剧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汇合成的。广东音乐(初称粤乐)本是丝竹音乐,一般认为是明清时外江班入粤演出时,传入中原古乐、昆曲、江南小调等民间器乐曲,与本地民歌民谣相结合,又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和演奏手法而逐渐形成。广东文化局的工作人员赵先生在接受笔者的 采访时说,粤剧和广东音乐缺少的不是保护,而是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认同、欣赏的目光,目前热衷于这些传统表演艺术的大多是些年过半百的老广州人,很难想像失去这批观众后,将有谁来继续
10、支撑这些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传统文化习俗: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七夕、中秋每一个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和独特情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传统岁时节令的习俗被逐个贴上迷信和封建标签,保留下来的似乎只剩下这些: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传统节日习俗的历史渊源、原始意义以及其所代表美好祝愿似乎已逐渐被人遗忘。直至前段日子,因亚洲某国平地而起的“抢报”,那些渐渐淡去的传统节日一下子又亲近起来。问卷调查显示:64被调查的广州青少年对“韩国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端午节申请为本国的文化
11、遗产”的做法表示“强烈抗议,力争国粹”。77对“如果七夕节被其他国家申请为本国的文化遗产”一问,第一反应是“强烈抗议”。甚至有人提出设想:将我国所有的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遗产。但另一方面,被调查的人当中,54的广州青少年和68%的中老年人认为传统节日的气氛变淡了。为什么这些年来传统节日会变得冷冷清清呢?笔者对青年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原因(见饼状图) 图表 3.14%22%25%14%25%A. 经济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觉得传统的过节仪式已经过时,跟不上现代生活水平。B. 政府禁放烟花等束缚性政策,由于缺少娱乐节目.,网络和麻将赌博等恶风兴起。C. 生
12、活、学习和工作等的压力使亲戚朋友间交流变少,使过年气氛变淡。D. 外来文化和商业化的影响。E “长大了”不再那么期待过。(二)、广州传统文化的拯救1.缘由分析:是外来文化的错吗?原本笔者以为,目前广东传统文化的不断衰退,一方面是由于广东的特定地理位置易受到海外文化冲击;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的现行文化立法存在缺陷和不足。然而,在调查中笔者逐渐意识到上述两点的片面性。首先,中华文化不是封闭的文化,兼容性本身就是广东文化的特色之一,广东许多传统文化的发育和形成,都受到外来文化这一支“催化剂”的影响。广彩,三百年前,正是靠两位外省人(江西人杨快、曹钧)把景德镇的白胎瓷器和彩瓷技术带到广州,才逐渐形成了
13、广州彩瓷的雏形,丰富了广彩技艺。广东音乐的形成还曾借鉴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和演奏手法。其次,传统文化的保护,通过政府立法,当然必不可少。然而,如果群众不能真正珍惜自己的文化,将其保护得严严实实又能怎样?经过调查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造成传统文化的失落。缺乏重视:自己有一颗珍珠,不知道珍惜扔到大路上蒙尘,而别人捡起来打磨得光芒四射,装点到帽子上为自己添彩,我们才意识到自己把宝贵的东西弄丢了。城市建设中对待古旧建筑的态度说得太多不必再说了,前不久,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端午节保卫战”,真有其事也好,虚惊一场也罢,这场争论的背后,其实更多的是源于我们自身对于传统节日的漠视和遗忘。确实,在社会由传统
14、向现代变迁的途中,少不了对传统的扬弃。社会要前进,固守传统,抱残守缺,势必裹足不前。但综观我们现在的一些行动,扬弃往往成了遗弃。缺乏推广:调查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传统文化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让传统文化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中山大学考古系的金老师在接受笔者们 采访时对如今书法班一派冷清,越开越少,而电脑班却如火如荼,越开越多的局面感到无奈,而对当前许多大学生包括老师在内,都变得只会认字、打字而不会写字的倾向感到心痛。中国的毛笔字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文化,它向人展示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境界,还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哲学观。由此,笔者认为,一旦传统文化不能渗透、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再精妙也会丧失
15、生命力。广绣广彩、粤剧广东音乐等曾有过风光历史的传统文化瑰宝,流传到今天却受到冷落,到底是为什么?对一样事物没有深入的了解,根本不会有喜爱和留恋的感觉。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到底投资了多少去了解它(例如参观广州历史古迹,博物馆,听粤剧等),又了解有多深呢?调查结果具体见图表 2和图表7图表 2.53%35%9%3%图表 7.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关注情况造成这种传统文化知识的断层局面责任在谁呢?试想,广大青少年整天陷于书山题海,谁有闲情逸致去观赏广绣广彩?整天为分数、名次拼得焦头烂额哪能静下心来欣赏粤剧和广东音乐呢?整天学习课本知识已经累得喘不过气,还哪有心思旁鹜与分数无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笔者认为
16、,如果社会对传统文化都是一种遗忘冷淡的态度,不重视推广和培养传承传统文化的氛围,青少年又怎么会对它产生兴趣?更谈不上肩负起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任了。法律体制不够健全:某国的“申遗”行为,给我们提了个醒:我国的文化立法存在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化法制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文化领域的特殊性、复杂性,文化立法相对于经济立法而言仍相对滞后。现行文化立法不仅数量少、层次低,而且内容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文化立法滞后与现实需要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目前,我国文化立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文化立法的数量
17、、层次、体系不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表现在:首先,现行立法涵盖面不够,不少方面缺乏法律、法规规范。其次,缺少高层次立法。如新闻法、出版法、电影法、广播电视法、有线电视法这些在国外必不可少的文化立法,在我国都还是行政法规或者是规章。再次,文化立法失之零散,缺乏统筹考虑,未能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体系。2.部分文化立法条例已经不能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现行的部分文化立法所确立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立足于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领域封闭式经营的历史状况,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要求,面对迅速发展的文化市场,功能上的退化越来越明显。3.现行的文化立
18、法,侧重在对物质文化的保护上,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明显不足。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问题日益受到我国关注,尤其是自广东省提出建立“文化大省”的口号以来,各类文化法的起草工作不断展开,但立法多集中对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则明显不足。2.建议做法:做传统文化的“守护神”:政府、企业、文化事业部门、学校、青少年。面对传统文化日益衰落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保护和推广,而可采取的手段是多样化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重新定位,重新融入时代生活中,参与新的创造。这就要求发动整个社会,调动各社会主体的力量。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政府职责:
19、导航、立法对于某国“申遗”的做法,我们更多的应当是反思和借鉴: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政府应如何在制度上、法律上捍卫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情结?根据民间文化的特征和国内外的经验,笔者们认为,一部开拓性的、全方位的保护民间文化的国内法应该包括确立以下几方面的机制:1.民间文化的普查机制这是对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要普查当地的传统文化遗址和所有反映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资料(比如:西关大屋、骑楼等),但更应将目光放在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除了广绣广彩、粤剧广东音乐,还可包括一些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普查的范围应当尽量广阔,最终目的是要建立当地典型传统文化精髓的档案。2.民间文化的重点保护和传承机
20、制这是对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核心。在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历史、文化价值,认定其中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或濒临消亡的民间文化遗产为重要民间文化遗产,培养传承人,给予重点保护和重点抢救(比如广绣广彩)。同时,为了鼓励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法律还可以给予有很高造诣的民间艺人以“民间艺术家”的荣誉。3.保护民间文化的保障措施为了使上述工作得以科学有效的落实,必须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包括经费、机构、人员、税收优惠政策、专家咨询机构等。4.制订文化产业相关的投资融资的法律和法规这是为适应文化产业进入市场化、社会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现实趋势而提出的。对不同经济成分、部门、单位和外资投入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
21、要在数量、投资期、经营方式、股权结构上做出规定,对享有的财税优惠、市场准入优惠、文化产品出口、融资优惠等政策做出制度安排。企业职责:打造文化品牌。眼下,不少群众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商业活动感到厌倦,因此曾有人质疑:经济与文化结合起来发展会不会影响文化的“纯洁性”。但是看看外国人是在怎么做到的:法国名酒、香水堪称其贵族文化的标志,而可口可乐、牛仔服装则把美国的大众文化精神展示得淋漓尽致。许多商品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传达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人们常说,名牌产品,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或者说,一半是经济,一半是文化。它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仅是高度的物质效用,更重要的是它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满足和文
22、化享受(精神效用)。可以说,名牌之魂乃是其背后的文化精神。有人说,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这确实是事实。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各国都在致力于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使两者在双赢格局中共同进步。应该说,文化的经济自觉和经济的文化自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我们甚至可以预见未来的新经济将会是高科技经济与高文化经济的合理统一。在笔者认为,文化与经济从来不是天敌,也不是两条永不相交的铁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想既在商品经济中占一席之地,又在文化领域保持生机和活力,保护传统文化不被外来商品文化侵蚀,保持本土文化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尤其是标志性、彰显城市灵魂和精华的文化品牌。但挖
23、掘商机前首先必须用心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其实,我国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只要企业深入挖掘出其精髓,并大力宏扬,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文化品牌,必定能获得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赢。文化事业部门职责:加强传统文化娱乐宣传活动。笔者认为,文化的改革发展也好,推广也好,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一旦脱离了群众,“民间”艺术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笔者建议文化事业部门应积极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诸如“文化节”等的活动),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笔者认为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改变过去单调、无新意的文娱演出,不断创新。对传统文化节日,文化事业部门可以重新梳理广东当下和历史上的人文资源,将那些具有“开放和创
24、新”精神的人物、文物、事件、著作、思想、艺术等等,进行重新收集和整理,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二是要尽量贴近和深入群众。比如在社区长期举行广绣广彩的作品展览或图像展览,这样,老年人小孩在饭后的共同困境茶余就可以慢慢观赏。三是要考虑到某些生活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合理控制活动的收费,尽量让群众可以免费参加或享受。学校职责: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学校应多开展传统文化精髓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免费参观文物展览;有条件的还应开展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例如办课外兴趣班等,并且将这些兴趣班的成绩纳入学生的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应使传承文化以生动形象及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在青少年眼前。比如针对广绣广
25、彩、粤剧广东音乐目前缺乏青年爱好者的共同困境,笔者建议可以在校园开展手工艺制作活动,由民间艺人现身说教;也可以举办“粤剧进校园”、“广东音乐进校园”之类的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就开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青少年职责:加强学习,以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肩负起文化的保护者和继承者的重担。总结:上面所说的“守护神”构想,其实是希望通过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宣传的、教育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些手段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促进的。三、展望:广东文化的发展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历史文脉的当代传承,以及现代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怎样发展广东文化呢?笔者曾在某网站上看过这么一段话:“在中国文化里,往
26、往是你跟别人一样,别人才认同你。如果从现代品牌理论来看,你与众不同,是别人认同你的前提。事实上,你到工商局去注册一个品牌,如果品牌标识商标,完全跟别人一样,是不能注册的。某个地区的文化也一样,首先是在跟别的地区的比较中,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和优势,最后经过策略性的推广,别人才可能认同你。”笔者认为,广东的文化建设,一方面必须继续以开阔的胸襟面对外来文化,吸收其有益成分;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开拓,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广东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最早接触外来文化和接受改革洗礼)赋予了广东文化兼容并蓄、勇于开拓、大胆创新、讲求实际的特色。广东的文化应当牢牢抓住这点进行挖掘。同时,上述两点都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精
27、华的继承上。可以说,只有“拿来”,没有创新不行;只有创新,没有继承也不行。因此,笔者认为,广东文化的未来走向应该是:世界与民族的统一;现代与传统的统一;弘扬广东的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参考文献:1.其实你不懂广东人叶曙明/著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张应杭/主编 蔡海榕 黄寅/副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3.中国传统文化通论赵宝恩、李宝席/著4.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附录1广州文化发展现状问卷调查Part 1 调查目的了解广州人的消费心理、文化消费状况、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对传统习俗的了解程度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传统文化习俗的几点建议。Part 2.问卷设计1. 为进行
28、对比调查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广州文化习俗的看法和了解情况,分别设计青年卷和中老年卷。2. 青年卷以选择题为主(共22题),问答题为辅(共3题),调查内容分三块:A.消费习俗 B.岁时节令 C.传统文化知识。3. 中老年卷采用问答题形式(共5大题),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知识、日常文化生活喜好、岁时节令等。Part 3 问卷派发与回收(只对广州人)1. 青年卷共150份,主要选取在校大学生为考察点。另外也在校外随机抽取考察点。首先,在本校派发100份问卷。按不同学院,分别在公共管理学院、理学院、经管学院、外国语学院、动物科学学院中随机投放考察点,并按不同年龄段在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中进行问卷派
29、发;剩下50个考察点在广州图书馆随机投放。2. 中老年卷共50份。主要选取在职或退休的中老年人为考察点。3. 青年卷派发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中老年卷派发50份,回收43份,回收率为86%。Part 4.问卷整理:1. 选择题:按百分比统计;2. 问答题:先浏览分析所有问卷的答案,从中总结归纳出3-5个选项,然后按选择题的方法进行粗略统计。Part 5 调查问卷及结果广州文化发展现状调查问卷(青年卷)你好!我们是华南农业大学04级公共事业管理学院的学生,因为参加学校举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想要调查一下广州文化发展现状,打扰你几分钟时间,希望你能帮忙填写一下这份调查问卷。你
30、的答案对我们的调查将有很大帮助。谢谢!Part1 消费习俗:1 你买衣服或鞋有特别偏爱的牌子吗? A.有 B.无2 你喜欢国外牌子还是国内品牌? A.外国 B.国内 C 参半 D 没留意3 你平常爱去看什么电影? A. 外国电影 B. 国产电影 C 参半 4 你是否喜欢到西式餐厅吃东西? A.是 B. 否5 你平均隔多久去一次麦当劳/肯德基? A. 很频繁,一个月去几次 B. 一般一个月去一次C. 几个月去一次 D.很少去,一年才去一两次6 你去麦当劳/肯德基吃东西的原因是(可多选): A.方便快捷 B.流行 C.好吃 D.环境气氛好 E.什么感觉都没有,想去就去 F.有时候只是为了陪人,我并
31、不是特别喜欢去7 许多青少年人在消费过程中有时只是为了追求新鲜潮流,你的看法是 A很自然,年轻人好奇心强,当然要紧追潮流,多花费点钱没关系 B. 没这个必要,自己还是消费者,承担不起 C.适当追求8 你用于文化消费的消耗占日常消费的多少?(例如参观广州历史古迹,博物馆,听粤剧等)A一成都不到 B一成到三成左右 C三成到六成左右 D六成以上Part2 岁时节令:9 你对韩国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端午节申请为本国的文化遗产有什么看法?A.强烈抗议,力争国粹 B. 不过是个过时的节日,我无所谓 C.中韩共有这个节日10 如果七夕节被其他国家申请为本国的文化遗产,你的第一反应是 A.强烈抗议 B. 算了
32、,由得它,无所谓 C. 哦,原来还有这个节11 按传统习俗惯例,过去春节时家家都会贴对联,拜年,看花灯等,现在你家过年是 A.仍保留大部分传统习俗 B只保持了一小部分传统习俗 C基本上见不到传统习俗的痕迹12 春节还能给你带来强烈的节日气氛吗?(如果选A接着做13题,选B就跳过13题做14题) A.是 B. 否13 你觉得新年里什么东西给你带来的节日气氛最浓厚,让你印象最深?(畅所欲言)14 你觉得现在新年味道越来越淡是因为什么原因?(畅所欲言)15 你平常注重哪些节日?(可多选)A.春节 B. 圣诞节 C. 端午节 D. 愚人节 E. 情人节 F. 七夕节 G.元宵节 H.中秋节 I. 重阳
33、节 J. 冬至节 K. 其他16 你最期待上述哪个节日? (填上题的序号)17 为什么让你期待?(可多选)A. 有得吃,有得玩 B. 有假放 C. 其他原因(请说明) Part3 传统文化知识:18 知不知红线女是干什么的? A.粤剧家 B. 作家 C. 广东歌手 D. 其他 E 不知19 高剑父是 A.岭南画派的大师 B. 粤剧家 C. 作家 D. 其他 D 不知20 以前有没观赏过广绣或广彩? A.有 B.无 C 或许见过,但不确定那是否就是21 有没听过近期广州将广绣,广彩,广雕,广东音乐等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闻? A.有 B.无22 你大部分的传统文化信息是如何获得的?A 历史,地
34、理课本中获得 B课外阅读 C长辈口头讲授 D生活游历23 平时会主动了解广州的传统文化吗?A会 B不会ABCDEF153%47%226%5%53%16%334%9%57%454%46%514%33%27%26%613%6%14%14%23%30%76%29%65%853%35%9%3%964%6%30%1077%18%5%1151%46%3%1246%54%1311%86%3%1425252214141891001819491134620243442212476222026292523455524215913725354232024 你觉得广州文化底蕴 A深厚 B深厚,但只是未被发掘 C很少
35、D我不清楚25 对于广州的博物馆(比如镇海楼,陈家祠,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等) A.经常去 B. 去过几次 C只去过一次 D听过但没去过 青年卷统计结果一览表附录2 广州文化发展现状调查问卷(中老年卷)1.喜不喜欢听粤剧?听过红线女唱的粤剧吗?喜不喜欢广东音乐?2 你日常生活中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大部分是免费的吗?如果是那些活动不免费,会不会舍得花一点钱去参加?3 经常去广州茶楼喝早茶吗?有没有跟孙子女一起去过麦当劳或肯德基?你觉得那些地方和广州茶楼相比哪个好?好在哪?4有没有观赏过广绣?广彩作品?喜欢吗?5 今年你是怎么过端午节的?跟平时有什么不同吗?跟以前过端午节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吗?6 这几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还保留有传统的习俗吗?你喜欢按现在的方式过春节吗?你觉得这几年春节的气氛更浓厚还是变淡了?你觉得这种状况跟什么有关呢?中老年人卷统计结果三维柱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