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及技术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及技术资料.doc(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及技术资料1. 总那么为了标准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及技术资料管理,提高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标准?及国家和自治区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标准,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根底设施生产及使用预拌混凝土及技术资料管理的归档整理。生产及使用预拌混凝土的相关单位均应执行本规程。预拌混凝土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应与生产和施工进度同步进行,预拌混凝土技术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行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和资料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标准和有关规程
2、。2. 术语和定义2.0.1预拌混凝土水泥、骨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2.0.2预拌混凝土技术资料在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2.0.3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为确保预拌混凝土质量,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手段。3.0.1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及技术资料的形成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标准、合同、设计文件等规定。3.0.2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及使用预拌混凝土的相关单位应将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及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纳入预料混凝土生产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及有关人
3、员的职责范围。3.0.3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必须成立档案室,设专人管理档案,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准备、生产过程、交付使用各阶段形成的文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使用预拌混凝土的相关单位应对接收和使用预拌混凝土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立卷归档。3.0.4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和技术资料管理体系,实行企业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预拌混凝土的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应有专职人负责。4. 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4.0.1原材料管理及质量控制4.0.1.1预拌混凝土所用各项原材料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是关键,所应用的原材料应进行厂家优选、实地考察、选质保体系健全、质量稳
4、定的厂家,在一定时期内要相对固定,不应平凡的更换厂家。特殊要求、特殊情况除外。4.0.1.2所用原材料进场后,必须首先提供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使用说明书等,并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后,按指定地点、仓位卸料,不符合要求禁止卸料或存放。.1.3进场后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试验室,按标准批量进行复检。.1.4所用外加剂必须按标准批量或不少于10天进行复检一次,尚应向第三方每季度送检不少于一次。.1.5所进原材料必须按材料属性进行存放,并作标识:名称、型号、规格、厂家产地状态,不应和其他材料混杂、污染、变质、受潮。.1.6砂石堆放场地应硬化、能排水、有隔离、有条件的宜封闭存放。.砂石应设备料场地,应有一
5、定的储藏量。.1.8预拌混凝土宜用42.5级以上的水泥,混凝土掺合料应选用级以上粉煤灰和S75级以上磨细矿渣粉,应用其他.1.9新出厂的水泥或掺合料进场后使用时的温度不应大于60.1.10预拌混凝土采用液体外加剂时,其容器应有搅拌设施,采用粉剂时,必须有计量装置。.1.11不同厂家、品质、规格、型号的水泥、掺合料、外加剂不得混存、混用,应分别储存。.1.12各项原材料应建立健全进料台账,使用记录和质量跟踪记录,要具有可追朔性。4.0.2试验管理.2.1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试验室必须取得主管部门的资质等级,按资质等级范围,开展试验工作,并应制定“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工作流程。.2.2试验人员必须具
6、备上岗资质证,每项试验必须由两人进行。.2.3试验仪器、设备必须按周期检定,并在仪器设备上作标识。.2.4试验室应定期开展对内、对外的比对试验工作。.2.5常规原材料必检工程应.2.5的规定。表.2.5必检工程原材料名称凝结时间体积平安性抗折抗压强度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比外表积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多级配最正确比例坍落度增加值坍落度保存值减水率泌水率比抗压强度比含气量与胶材适应性凝结时间差超掺检测限制膨胀率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细骨料粗骨料泵送剂防冻剂高性能、高效减水剂引气减水剂膨胀剂注:特殊工程、特殊材料、特殊要求时,按有关标准、标准检测。4.0.3混凝土配合比管理.3
7、.1预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必须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进行初步设计,通过不断的试配、调整以取得最大的技术经济效益为目的。.3.2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宜控制混凝材料总量,单位体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3.2的规定范围内。 表.3.2最低混凝土等级最大水胶比最小用量kg/m3最大用量kg/m3C10C20260350C25260400C30280400C35300400C40320450C45340450C50360480C55380500注:1、表中数据适用于最大骨料粒径为20mm的情况,骨料粒径较大时宜适当降低胶凝材料用量,骨料粒径较小时可适当增加;2、引气混凝土的凝材料用量与非引
8、气混凝土要求相同;3、对于强度等级到达C60的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最大用量可增大至530 kg/m3。.3.3最大矿物掺合料应按GB/T50476-202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等标准要求执行。.预拌混凝土配合比必须进行动态管理,应根据不同季节气温等调整配合比。C50以上高强混凝土和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必须进行针对性试配,优选最正确配合比。.3.5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以每月为一周期,满25组以上同等级、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生产质量水平统计,据实再进行配合比调整。.3.6混凝土配合比生产应用时,必须进行砂石含水率的换算,协同操机员进行开盘鉴定,测定混凝土坍落度,观察混凝土的和易性、黏聚性、
9、保水性,以确保混凝土的工作性。.3.7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时混凝土坍落度选用值,.3.7的规定。 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时混凝土坍落度选用值 表.7泵送高度m30以下306060100100以上坍落度mm1001401401601601801802004.0.3.8 预拌混凝土经时坍落度损失值应符合表.3.8的规定。预拌混凝土经时坍落度损失值 表.3.8大气温度102020303035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值经时/h52525353550注:宜经实测确定坍落度损失值。.3.9将开盘鉴定确定的生产配合比输入微机确认后,一式贰份试验室和操机员各执一份,试验员和操机员签字后正式生产。.3.10生产配合比的调整情
10、况必须详细的记录,有可追朔性。.3.11正式生产后,无特殊情况试验人员外,严禁调整、修改配合比。4.0.4预拌混凝土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4.1所用电子秤必须按周期检定,开盘前应进行0点校对,每台班进行计量抽查2次,每台班进行混凝土运输车计量抽查一次一车。.4.2液体外加剂容器,必须有搅拌.4.3搅拌机的衬板、叶片应经常调整,适时更换。.4.4搅拌时间必须符合混凝土配合比所要求的搅拌时间,每台班应抽查二次。.4.5搅拌站应建立搅拌作业指导书和搅拌记录,交接班记录、搅拌时间和计量抽.4.6应建立健全预拌混凝土出厂检验记录,异常混凝土处理、退回混凝土处理制度及记录。.4.7正式生产后,质检人员、试验
11、人员、操机员应随时观察混凝土质量,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4.8正式生产后,试验人员应对混凝土质量随时跟踪到施工现场。.4.9预拌混凝土出厂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预拌混凝土使用说明书;2、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3、开盘鉴定书;4、混凝土出厂合格证28d强度,32d内补;5、有特殊要求混凝土的有关技术资料。.4.10装满混凝土的运输车要保持68r/min,运到施工现场后,要快速转动2min以上卸料。.4.11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应设废水废混凝土.4.12甲乙双方加强预拌混凝土的调度工作,密切配合,掌握发车速度、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连续均匀的供给。.4.13运到现场的混凝土严禁任意向混凝
12、土内加水,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应废弃。预拌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5.1施工单位对到达现场的预拌混凝土,必须设专人对其数量、质量进行验收,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应退回生产厂家,严禁任意向混凝土内加水。4.0.5.2施工单位必须遵照标准要求和预拌混凝土使用说明加强管理和控制,制定浇筑方案,不能过振、欠振、漏振。4.0.5.3振捣完毕,待混凝土接近初凝时,宜作二次抹压,加强混凝土外表处理。.4混凝土外表处理完,应立即进行保湿保温养护。4.0.5.5施工单位必须制定预拌混凝土的养护方案和制度,应有专人负责。4.0.6建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6.1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
13、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应有专职负责人。.6.2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档案主要包括试验资料、生产质量资料。.6.3技术档案应按?档案法?要求进行管理,要有可追朔性。4.0.7技术合同管理.7.1技术合同是甲乙双方产生质量纠纷时的主要依据,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 工程名称、结构部位、浇筑高度厚度运距等。 混凝土等级、抗渗、抗冻、抗折等级,混凝土凝结时间要求,耐久性等要求。 浇筑方法、浇筑坍落度、浇筑时间等。 混凝土养护方法。 原材料要求。5.预拌混凝土技术资料分类5.0.1预拌混凝土技术资料应按类别进行划分和组卷。5.0.2预拌混凝土技术资料的分类。.2.1企业及人员资质文件1、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
14、资质证书;2、试验室资质证书;3、主要专业人员上岗证书;4、其他文件证书。.2.2企业质量管理资料1、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组织体系、岗位设置、质量管理规章制度;2、企业平安生产体系、组织体系及平安生产规章制度;3、企业质量管理及控制技术措施;4、搅拌机使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5、试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6、相关技术标准、标准、规程;7、预拌混凝土销售合同包括技术合同;8、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2.3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资料1、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管理资料;2、原材料质量证明资料;3、原材料检验资料;4、预拌混凝土生产记录;5、预拌混凝土质量检验记录及报告。.2.4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资
15、料。6. 预拌混凝土技术资料6.1企业及人员资质文件6.1.1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证书。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证书含正本和副本。6.1.2试验室资质证书行政主管局部颁发的满足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试验室资质证书含正本和副本。6.1.3主要专业人员上岗证书。.1试验人员上岗证书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预拌混凝土试验人员上岗证书。.2混凝土搅拌机操作人员上岗证书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预拌混凝土搅拌机操作人员上岗证书。.3混凝土搅拌运输人员上岗证书。6.2企业质量管理资料6.2.1企业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岗位设置、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内部设置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及人员设置情况资料。6.2.2企业质量管
16、理规章制度。.1质量管理组织制度。.2预拌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3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及冬施质量控制技术措施。6.2.3企业平安生产规章制度。.1平安生产操作规程。.2大型设备平安生产操作规程。6.2.4搅拌机使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1搅拌机维修方案及维修保养记录。.2泵车、混凝土运输车维修方案及保养记录。6.2.5试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1试验室的管理制度按申报资质等级时的要求制定。.2试验室的操作规程按现行标准要求制定。6.2.6相关技术标准、标准及规程齐全。.1所具有的标准必须满足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要求。.2预拌混凝土企业应随时掌握标准、标准修改的信息。6.2.7预拌混凝土销售合同.1
17、甲乙双方必须签定可行的销售合同。.2销售合同内必须有明确的技术合同,作为产生纠纷时的主要依据。.3预拌混凝土质量定期回访制度。.4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定期自查、自检制度及自检细那么。6.2.8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1预拌混凝土企业必须设专职档案员,并明确其职责范围。.2预拌混凝土企业必须制定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6.3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资料6.3.1预拌混凝土技术管理资料。.1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2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动态管理制度。.3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检验制度。.4预拌混凝土搅拌作业指导书。.5预拌混凝土记录表1-1.6预拌混凝土操机员交接班记录表1-2.7预拌混凝土搅拌计量和搅拌时间抽
18、查原始记录表1-3.8冬施预拌混凝土测温原始记录表1-4.9机械设备维修方案及维修记录表1-56.3.2原材料.1水泥.1.1水泥应符合GB50204-2002及GB175-2007规定。.1.2水泥进场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1.3对进场的水泥应进行复检。复检批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厂的水泥,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疑心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检,并按复检结果使用。1、水泥进场原始台账及质量跟踪台账使用记录。表1-1-12、水泥试验原始记录表1-1-23、水泥试验报告表1-1-3.2骨
19、料6.3.2.2.1骨料应符合JGJ52-2006及其他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6.3.2.2.2对进场的骨料应进行复检复检批量:使用单位应按砂或石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采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轮船或汽车运输的,应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采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机等运输的,应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缺乏上述数量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当砂或石的质量比拟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但对同一骨料生产厂家能连续供给,质量稳定的骨料时,可一周至少检验一次。1、砂进场验收记录表1-2-12、砂试验原始记录表1-2-23、砂试验报告表1-2-34、碎卵石进场验收记录表1-2
20、-45、碎卵石试验原始记录表1-2-56、碎卵石试验报告表1-2-67、砂石含水率检测记录表1-2-76.3.2.3拌合用水6.3.2.3.1拌制混凝土用水应符合JGJ63-2006现行标准规定。混凝土搅拌及运输设备的冲洗水在经过试验证明对混凝土及钢筋性能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作为混凝土的拌合水使用。复检批量:地表水每6个月检验一次;地下水每年检验一次;再生水每3个月检验一次。预拌混凝土用水检验报告表1-3-16.3.2.4外加剂6.3.2.4.1外加剂质量应符合GB8076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6.3.2.4.2外加剂进场时应当有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匀质性检验报告。6.3.2.4.3对进场外加剂应
21、按批进行复检,复检工程及复检批量应符合GB50119和GB8076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复检合格前方可使用。1、外加剂进场验收记录表1-4-12、应制定外加剂复检作业指导书,混凝土配合比及混凝土外加剂复验试件原始记录表1-4-23、不同季节预拌混凝土配合比与泵送剂适应性检测记录表1-4-34、外加剂试验报告表1-4-45、外加剂进场原始台账及质量跟踪使用记录表1-4-56、膨胀剂进场原始台账及质量跟踪台账使用记录表1-4-66.3.2.5矿物掺合料6.3.2.5.1粉煤灰、磨细高炉矿渣粉、天然沸石粉应分别符合GB/T1596、GB/T18046、JGJ/T112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矿物掺合料
22、时,必须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6.3.2.5.2矿物掺合料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6.3.2.5.3对进场的掺合料应进行复检。复检批量:以连续供给200t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粉煤灰为一编号,缺乏200t按一编号论,每一编号检验一次;矿渣粉出厂编号按矿渣粉单线年生产能力规定为一编号,但最低不超过200t为一复检批量;天然沸石粉120t为一复检批量。1、粉煤灰进场验收记录表1-5-12、粉煤灰试验原始记录表1-5-23、粉煤灰试验报告表1-5-34、矿渣粉进场验收记录表1-5-45、矿渣粉试验原始记录表1-5-56、矿渣粉试验报告表1-5-67、粉煤灰、矿渣粉进场原始台账及
23、质量跟踪记录使用记录表1-5-78、不合格原材料台账表1-5-89、试验报揭发放登记表表1-5-96.3.3混凝土配合比6.3.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技术合同要求,由供方按JGJ55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进行。1、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表1-6-12、混凝土开盘鉴定表1-6-23、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记录表1-6-34、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原始记录表1-6-46.3.4混凝土质量检验6.3.4.1强度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应符合GB50107-2021等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应制定预拌混凝土试块成型、养护管理规定。1、标准养护室温湿度测定记录表2-1-12、预拌混凝土试块成型、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表
24、2-1-23、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表2-1-34、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原始记录表2-1-45、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报告表2-1-56、混凝土抗渗试验原始记录表2-1-67、混凝土抗渗试验报告表2-1-78、混凝土抗冻试验记录表2-1-89、混凝土抗冻试验报告慢冻法表2-1-910、混凝土凝结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检测记录表2-1-1011、单方混凝土碱含量计算书表2-1-1112、施工单位统计法标准差未知混凝土强度评定表表2-1-1213、施工单位统计法标准差混凝土强度评定表表2-1-1314、施工单位非统计法混凝土评定表表2-1-1415、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水平统计表表2-1-1516、预
25、拌混凝土质量回访单表2-1-166.3.4.2坍落度到达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应符合约定的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的损失值应能符合?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95等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表2-2-1混凝土订货与交货6.4.1订货6.4.1.1购置预拌混凝土时,供需双方应先签订合同,并附详实的技术合同,供方应按供货单组织生产和供给。6.4.2交货6.4.2.1交货时,供方应随每一运输车向需方提供所运送预拌混凝土的发货单或运输单。预拌混凝土发货单表3-2-16.4.2.2供货方应按子分部工程、分混凝土品种、强度、等级向需方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和混凝土使用说明书。1、混凝
26、土出厂检验记录表3-2-22、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表3-2-33、退回混凝土记录表表3-2-4预拌混凝土记录 表1-1施工单位合同单编号工程名称结构名称、部位高度mm混凝土数量m3配合比编号混凝土等级抗渗、抗冻等级有何特殊要求生产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砂石水外加剂砂含水率%石含水率%说明品种规格配合比每m3混凝土用量kg/m3调整后用量kg/m3实际每盘用量kg/盘搅 拌 记 录日期作业班次气候气温开/终盘时间每盘搅拌时间合计搅拌盘数混凝土数量m3实测坍落度mm其他记录操作员12预拌混凝土操机员交接班记录 表1-220年月日星期天气温度高低序号内容实际情况一工地发车情况二混凝土搅拌情况
27、三调度或其他领导的指示要求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情交接班时间:时分交班人:接班人:预拌混凝土搅拌计量和搅拌时间抽查原始记录 表1-3序号混凝土生产时间电子称计量混凝土运输车计量抽查误差计量抽查采用累计计量抽查搅拌时间抽查负责人抽查人零点校核时间校核结果混凝土罐车皮重t混凝土净重t每车混凝土重t每m3混凝土配密度t原材料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粉煤灰矿渣粉实测结果意见配合比要求时间S实测搅拌时间S实测搅拌时间S允许误差%1221111实测结果注:电子称标定时间:年月日下次标定时间:年月日表1-4冬期施工预拌混凝土测温原始记录序号日期时间气温平均砂子石子水泥水温液体外加剂混凝土出机温度备注上午7:30下午2:
28、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上午7:30下午2:30表1-5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设备出厂日期使用部门维修保养日期维修保养记录维修保养人:年月日验收意见验收人:年月日表1-1-1水泥进场原始台账及质量跟踪台账使用
29、记录序号进货日期时间材料名称或种类数量型号规格外形产地或厂别供货单位车号外观检查卸料场地或仓号出厂合格证号复检合格证号工程使用情况负责人备注时间施 工单 位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混凝土量m3混凝土等级应用本材料量余量表1-1-2水泥试验原始记录报告日期:年月日委托单位委托日期报告编号代表数量t委托编号试验日期水泥品种等级及代号生产厂家牌号出厂合格证编号取样地点依据标准成型室温水温进出厂日期见证人工程名称工程细度试样重筛余筛余比外表积kg/m2结果平均标准稠度测定调整水量法固定水量法凝结时间测定:加水时间:时分针距底板0.5时间:时分针沉入净浆中180mm流动度时的W/C: 安定性试验试 饼 法雷 式
30、 法水泥样重:按标准稠度加水量:ml煮沸后试饼情况:A(mm):C(mm):C-A(mm):煮沸后平均增加距离(mm):结果:1:3ISO胶砂强度实验结果 龄期 强 度编 号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3d28d3d28dKnMPaKnMPa序号KnMPaKnMPa112234356平均平均备注:称料拌合震实刮平破型试压表1-1-3水 泥 试 验 报 告报告日期:年月日委托单位委托日期报告编号代表数量(t)委托编号试验日期水泥品种等级及代号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编号取样地点依据标准进(出)厂日期工程名称预拌混凝土见证人试验结果凝结时间初凝 min安定性雷氏法终凝 min试饼法1:3ISO胶砂强度试验结果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3d28d编号3d28d112234356平均平均比外表积指标结果流动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