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真题卷--全国Ⅱ卷(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真题卷--全国Ⅱ卷(含答案解析).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
2、并蓄的文化政策26.程融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
3、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I,在条件可能
4、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 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3 2 .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
5、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 B.自然C.人 D.政治3 3 .图 3 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斯特依斯保布达限斯比斯开湾巴东罗那巴伦西亚扩展方向 15世纪出现印-印书坊的最科#璧14 6 5班贝克,布鸭克吗塔图 3 1 5 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3 4 .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3
6、 5.表 1 苏 联 1 9 70 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 9 6 1 年 对 1 9 70 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 9 70 年实际产量钢1.4 5 亿1.1 5 亿煤3.9 亿3.3 5 亿肉2 5 0 0 万1 2 3 0 万蔬菜与瓜类 4 70 0 万 1 3 0 0 万表 1 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 2 分。(一)必考题:共3 7分。4 1.(2 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
7、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 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 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一一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 清代全史等材 料 二 1 8 4 3 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一一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 料 三 1 9 5 0 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
8、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 7 0 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 5 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 9 5 0 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1 0 分)42.(1 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180。年起 从1850年起 1870 1900年自2(世纪50年 代 自20世纪8()自然进程全球人口 食物生产
9、世界范围的剧增 工业化 饥荒和干旱 全球气温 年代中期变暖 艾滋病泛滥_ _ _约从18()()年起煤炭和蒸汽动力约185。年电力自1905年、1918 年、1930年相对论一量子物理学自2(世纪60年代大肆浚林自2(世纪90年代转基因作物18(X11880年19世纪60年1885 年 1 9 2 A 1939年1945自20世纪奴隶制代一191()年柏林会议一经济大萧条1989年9)年代中期衰落大规模移民瓜分非洲冷战互联网人 文 进 程 _ _ _ _ _ ._ _ _._ft._ _ft_图6 9世纪40187()1914 1918 年1936 1945 年自20世纪60年代1871 年第
10、一次第二次50年代初中国鸦片战争普法战争世界大战世界大战电视据(美)菲利 普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 世界:一部历史(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 者 对1 9和2 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二)选考题:1 5 分。请考生在第4 5、4 6、4 7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 5.(1 5 分)【历史选 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日本明治
11、政府成立后,推 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 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 0 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 8 7 7 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 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 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一一摘编自(日)坂本太郎 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
12、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6分)4 6.(1 5 分)【历史一一选修3:2 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 料 1 9 4 1 年 1 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 9 42 年 1 月 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 2 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 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
13、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摘 编 自 张 海 主 编 中国近代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9分)47.(15分)【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 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 得 读 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
14、奉命安抚西南,使“邛、律、冉酷、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 如 在 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一一据 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题号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0 3 1 3 2 3 3 3 43 5答案 DCBCDBBACAD
15、A2 4.D【命题意图】本题以战国后期秦国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切入,考查先秦时期农业、水利工程等内容。材料源于教材,巧妙地测试考生对秦国的客观认识,其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正确项分析】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不断增强,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国家组织能力强,能够集中物力、财力和人力办大事,故答案为D。【错误项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制)走向瓦解,故 A项错误。战国后期铁制生产工具普及,对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起了重要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物(工具),故 B 项错误。当时的交通落后,C项排除。【热点透视】农业是立国之本,水利工程是农业的
16、命脉,本题隐含考查了“三农”这个长效热点。2 5.C【命题意图】本题以西汉道、儒、法等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这一特征切入,考查西汉初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及相关内容。题干材料散见于教材,设问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即问题一材料一分析一结论。本题以西汉初期各家思想相互吸收、融合这一现象作为材料,考查考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正确项分析】先秦时期道家的政治主张是“无为”,自然不可能被统治者接受。但长期战争,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老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汉初采取以道家为主,吸收墨、阴阳等各家合理成分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两大社会问题(王国问题和匈奴问题),对最高统治者的权威形成严重威胁。
17、强 调“贵贱有序、严格等级”的儒家自然就派上了用场,于是儒家吸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便形成了新儒学。由此得出结论,学术思想呈现相互吸收的特征是现实统治的需要。故答案为C o【错误项分析】王国势力强大是汉武帝改变统治思想的一个因素,并不是学术思想呈现出材料中所述特征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百家争鸣局面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就基本结束了,故 B项排除。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主要出现在唐朝,排除D项。26.B【命题意图】本题以程颍的诗切入,考查考生对理学内涵的理解。题干材料选取程颍的诗歌,程颍是宋朝著名理学家,他的诗歌自然反映了他的思想,意在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解题思路】此诗的大意
18、是,闲暇的时候事事都从容自在,睡觉醒来太阳已高高升起了。静观万物,都能体会到悠然自得,人们对四季中的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我所遵从的“道”,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而我所思考的事,像风云变化那样一刻不息。富贵贫贱都能保持本心,男儿能修养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英雄了。因此,人与万事万物的理都是一样的,故答案为B。27.C【命题意图】本题以关于商人资本的研究成果切入,考查明清商业发展,意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正确项分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比明代增加了很多,这表明清代中期商业活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故答案为C项。【错误项分析】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
19、改变缺乏史实支撑,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D项 错 在“开始”,排除。28.1)【命题意图】本题引用19世纪90年代英文报纸的报道考查戊戌变法,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解题思路】从时间看,1898年,中国社会学习西方进入到政治与思想领域,但参与者主要是先进知识分子,而非全体民众,A错 在“广泛支持”;材料未涉及清政府排外活动力度,B错;由“英文报纸”的报道不能得出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C错;由题干材料“1898年”“英文报纸”“滑稽剧”等可知1,当时部分
20、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D对。【核心素养】本题要求考生紧扣材料信息“1898年”“英文报纸报道,在特定时空下分析历史现象,并提出新的历史解释,考查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29.B【命题意图】本题以1919年全国各界联合会的宣言切入,旨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正确项分析】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描述的核心是“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合群自救”,这反映了爱国救亡的信念,由此可知,当时各界团体爱国觉悟有所提高,B对。【错误项分析】A错 在“趋于一致”;材料未提及“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C错;1919年马克思主义正在中
21、国传播,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各界团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D错。30.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教育的转型,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题思路】1948年 10月,国共内战处于决战时期,中共着手为全国解放后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B 对。31.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正确项分析】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还林还牧,举办集体企业,这使得农村比较单一的
22、农耕经济结构发生变化,A对。【错误项分析】社队企业属于集体企业,B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指农业的自主经营,不涉及企业,C错;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错。32.C【命题意图】本题从希腊哲人的探讨切题,考查古希腊时期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正确项分析】“公元前5 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即从关注神到关注自然,而智者学派探讨的则是由关注自然到关注人类自身,故 C项正确。【错误项分析】神是早期希腊哲学的主题,A项错误
23、。“公元前5 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说明公元前5 世纪以前希腊哲学的主题是自然,B项不符合题意。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涉及政治问题,结合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来看,政治也是“人”的活动,D项错误。33.A【命题意图】本题从15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切题,考查文艺复兴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图文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正确项分析】根据图中“15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遍布欧洲,联系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拓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 A项正确。【错误项分析】材料描述的是文艺复兴的影响,欧
24、洲近代政治变革加速出现于18、19世纪,B项错误。市民阶级出现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实,但材料依据不足,C项错误.材料中图文信息并未涉及宗教问题,D项错误。34.D【命题意图】本题从法国史学家索布尔的观点切题,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考查。【正确项分析】材料表明,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极力宣扬主权在民、人民主权、自由平等,法国大革命势不可挡,促使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这是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等不可比拟的,故 D项正确。【错
25、误项分析】法国大革命前美国革命己经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法国大革命后虽然也确立民主共和政体,但 与“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不符,A项不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前的美国革命是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法国大革命虽然也是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但 与“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后出现波旁王朝的复辟,C项不符合史实。35.A 命题意图 本题从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切题,考查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考查。【正确项分
26、析】材料表明,苏 联 1970年多项经济计划均未完成,这是由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致,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故 A项正确。【错误项分析】苏联的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但材料不能体现B项,排除。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出现于赫鲁晓夫时期,而材料涉及的史实主要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时期,C项错误。材料中心阐述的是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与既定目标相差甚远,D项“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的观点缺乏材料依据。【辨析比较】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经济改革(D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苏联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工业强国,但
27、没有及时调整和改革,后期成为阻碍苏联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并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2)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3)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侧重于工业,后者侧重于农业;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效果不佳不能说明他们的改革是错误的,而是改革的思路错了。苏联的改
28、革必须果断地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5)戈尔巴乔夫改革存在的问题:整体经济改革的思路有合理的地方,但经济改革措施仓促,缺少宏观决策和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而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路,致使苏联经济持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4 1.【参考答案】(1)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
29、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命题意图】本题以清康熙时到2 0 世纪5 0 年代关税的变化为背景,要求考生分析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和原因、现代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及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解题思路】本题以中国海关税率的变化及调整切入,侧面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从苦难走向新生的曲折历程,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该题材料来源广泛,且都来自权威的史书,创设新情境、设置新问题。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今天,此内容在高考题中出现,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感,是社会热点的隐性介入,从而引导考生关注社会
30、、关注民族、关注世界的变化。第(1)问,“海关税率的变化”根据关键信 息“不分进出口”“大幅降低”“长期低于”等概括即可;“原因”可根据材料信息“海禁”“协定关税”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大量外国商品输入中国、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特征”可从国家完全自主、根据国家需要进行调整等方面分析;“意义”可从国家主权(政治地位)、经济发展等角度去思考。【教你解题】第 41题的解题方法:第一步,先看后面的问题,带着问题去读材料;第二步,阅读材料时找出关键词;第三步,处理信息,按要求作答,做到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切忌乱发挥;第四步,规范答题,做 到“四化”,即要点化、段落化、
31、序号化和逻辑化42.【参考答案】示例一:在人文进程中,应该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深刻影响了 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示例二:学习和理解历史应关注自然。19世纪以来,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也是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强大的过程,煤、石油、原子能相继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人类又面临人口压力、气候变暖、全球性传染疾病的威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示例三:材料未能体现唯
32、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选择某些时间节点上发生的事件认识历史进程,具有随意性,不能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因。【命题意图】作为开放性试题,本题从知识点来说,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广泛,涉及1 9-2 0 世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从能力要求来说,它要求考生提炼材料呈现的原作者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形成新论,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思路】材料反映了美国一学者对1 9-2 0 世纪世界历史的认知,该学者分别从“自然进程”和“人文
33、进程”两个不同角度,对世界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解释。本题要求考生提出对该学者认识的见解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即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注意题目要求“见解明确”,也就是提出明确的观点,赞成或反对或修正。阐述理由时,考生要注意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解题关键】本题解题要领:先表态,得态度明确分;释论点,得提取论点分;找史实,得史实分;巧论证,得规范逻辑分;作结论,得整体印象分;精语言,得学科用语分。45.【参考答案】(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
34、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命题意图】本题从明治维新中下级武士的变化切入,考查明治维新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考查。【解题思路】第(1)问,抓 住“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等分别概括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即可;抓住中下级武士的处境和思想认识分析前期的原因;抓住“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
35、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等说明后期的原因。第(2)问,抓 住“战争历时8 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从有助于政局稳定、改革深入、近代化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作答。46.【参考答案】(1)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形成;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2)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命题意图】本题以1941年 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入题,考查中国战区设立的背景和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体现了对时空观念、历
36、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41年 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1942年 1 月 1 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 联合国家宣言”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第(2)问,根 据“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盟国合作、增强抗战信心、打击日本法西斯等方面分析作答。【规律总结】近几年,全国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试题在考点选择上,既衔接教材又超脱教材,重
37、在考查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 以 1941年 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入题,回顾中国战区设立始末,凸显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47.【参考答案】(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2)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命题意图】本题以史学著作 史记的相关内容切入,考查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和文学成就,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解题思路】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2)问,注意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对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结 合“少好读书”“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等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