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3年地理高考二轮复习微考点专项讲练: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频考点625 13.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运动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错位,它包括两种最主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例如背斜成岭、向斜成谷、断崖、块状山地等。【拓展提升】图尔卡 纳 湖(下图)位于肯尼亚北部,是东非大裂谷干旱沙漠地区的内陆湖。甲地是一处全年都能提供发电条件的“风洞”
2、,风能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关于图尔卡纳湖的说法,正确 的 是()A.属于火山口湖 B.盐度南高北低 C.深度北深南浅 D.盐度逐年降低2.甲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狭管效应显著 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 湖陆风显著A.B.C.D.【答案】1.B 2.C【解析】I.由材料可知,图尔卡纳湖是东非大裂谷干旱沙漠地区的内陆湖,属于断陷构造湖,A 错误;湖泊北部由唯一的长年支流奥莫河注入湖泊,淡水注入,湖无出口,因此,盐度南高北低,B 正确;北部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沉积,湖泊深度北浅南深,C 错误;属于内陆湖,盐分不断累积,盐度逐年增大,D 错误。故选B。2.甲地两侧等高线密
3、集,甲地等高线稀疏,位于两山地之间,狭管效应显著,正确;位于赤道附近,没有冬季风影响,错误;湖泊位于东非高原,四周高中间低,地形封闭,湖盆除北部外,气候炎热干旱,东北信风影响不到,错误;湖泊水面狭窄,湖泊东西两岸湖盆宽阔,湖陆风显著,风能资源丰富,正确。故选C。阿塔巴斯卡瀑布位于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的阿塔巴斯卡河上。每年夏季有大量的冰雪融水注入阿塔巴斯卡河。经过上万年的冲刷,河床上的石英砂岩被水流切割出25米深的峡谷,塑造出壮丽的瀑布奇观。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阿塔巴斯卡瀑布3.阿塔巴斯卡河床上的岩石从成因上属于()A.喷出岩B.变质岩C.侵入岩D.沉积岩4.推测该瀑布所在峡谷的形成过程(
4、)A.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流水侵蚀B.冰川堆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流水侵蚀C.冰川堆积固结成岩地壳下陷变质作用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下陷流水侵蚀【答案】3.D 4.A【解析】3.石英砂岩是沉积岩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石英,石英含量占95%以上。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D正确;喷出岩和侵入岩属于岩浆岩,没有层理构造,AC错误;变质岩是在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不具有层理构造,B 错误。所以选D。4.根据材料,河湖在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含石英丰富的沉积物,所以首先是流水的沉积,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石英砂岩,之后地壳抬升,裸露地表,经外力风化,
5、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峡谷,A 正确,BCD错误。多见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环崖丹霞地貌,以弧形环崖为特色,基岩由坚硬的红色砂岩和松软的页岩构成,具有顶平、壁陡、环崖、麓缓等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图2环崖丹霞地貌形成过程图特征的成因,解释合理的是()A.“顶平”与构成地貌的基岩岩性无关 B.“壁陡”与地壳下沉运动关系较密切C.“环崖”呈弧形主要受前期曲流影响 D.“麓缓”的形成主要受风力堆积作用6.地壳抬升后,砂岩和页岩的岩性差异导致河道()A.河曲发育 B.定向侧移 C.持续下切 D.游移不定【答案】5.C 6.B【解析】5.“顶平”与构成地貌的基岩岩性有关,红色砂岩比较坚硬,页岩比较松软,A 错误
6、;“壁陡”与页岩比较松软和地壳抬升关系密切,B 错误;“环崖”呈弧形与受前期曲流形状吻合,C 正确;“麓缓”的形成主要受流水堆积作用,D 错误。故选C。6.从图中可以看出,页岩受侵蚀程度大于砂岩,地壳抬升后,砂岩和页岩的岩性差异,河流会对岩层进行侧向侵蚀,相对较软的页岩逐渐被侵蚀掉,而坚硬的砂岩还存在,B 正确;河曲发育是河流侧蚀形成,并不是岩性不同造成的,A 错误;持续下切主要发生在河流上游地形地伏较大的地区或者地壳的持续抬升造成,C 错误;河曲发育造成河道游移不定,D 错误。故选B。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其中指断层。该区域的沉积岩层中富含地下水,但东西两侧的地下水互不连通,形成两个独立
7、的地下水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拔最高处的山峰形成于()瓯砂砾岩自泥页岩臼 石 灰 岩7.图中地表海变质岩回花岗岩0断层A.火山喷出物质的持续堆积作用C.背斜顶部岩层受水平挤压作用B.板块边界碰撞挤压作用D.上覆岩层差别侵蚀作用8.图中中最先形成的是()A.B.C.D.9.导致该区域地下水系统分异为东西两部分的主要原因是()A.两侧岩性差异 B.岩层断裂分割 C.岩浆侵入隔断 D.岩层褶皱变形【答案】7.D 8.B 9.C【解析】7.结合图例可看出,图中地表海拔最高处的山峰为石灰岩,不是火山喷出物,A 错;从图中看山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易侵蚀,由于上覆岩层砂砾岩易被侵蚀,石灰岩相
8、对难以侵蚀,差别性侵蚀作用形成,与板块边界碰撞挤压无关,BC错、D 正确。故选D。8.从图中看,花岗岩和断层都穿过了,可判断出形成晚于;是石灰岩、是砂砾岩,两者都是沉积岩,沉积岩先形成的在下,因此形成早于:可判断出最先形成的是,B 正确、ACD错。故选B。9.从图中看,花岗岩将图示区域分为东西两部分,花岗岩为不透水层,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因此导致该区域地下水系统分异为东西两部分的主要原因是岩浆侵入隔断,C 正确;与两侧岩性、断层和褶皱无关,ABD错。故选C。位于新疆准嚼尔盆地北部的吉拉沟,是一个向西偏北开口的大型洼地,长 200多公里,最深超200米,最宽近20公里,没有常年流水,有一些地下
9、水出露。沟北侧的彩色崖壁与覆盖沟南侧崖壁的浩瀚沙丘形成了鲜明对比,沟底则是平坦的红色戈壁。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阿勒泰地区富蕴和福海两县的一些牧民,会赶着牲畜,往南迁徙到吉拉沟过冬。下图为吉拉沟卫星影像(图 1)及地质剖面示意图)(图 2),岩层的年代从新近系、古近系、上白垩统到下白垩统由新到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0.吉拉沟的成因是()瞰 泵 古近长蠲上 向*统卜 工统A.背斜成谷 B.向斜成谷 C.地壳下陷成谷侧沙丘呈现红色的原因是()D.流水侵蚀成谷11.吉拉沟南A.南侧基岩石经历长期物理和化学风化而形成B.南侧沙丘肥沃土壤上长满了红色的藻类植物C.北侧的红色岩石风化物被风吹到南侧的
10、沙丘D.北侧的红色岩石风化物被坡面径流带到南侧1 2.牧民选择吉拉沟作为冬窝子的原因是()洼地地形,可躲避冬季的寒潮沙生植被相比周边地区,更为茂盛,牲畜在冬天也能吃到食物冬季有稳定的冻土层和地面积雪,为人畜提供了稳定的水源光照充足,土壤肥沃A.B.C.D.【答案】10.A 11.C 12.B【解析】1 0.材料显示吉拉沟岩层的年代从新近系、古近系、上白垩统到下白垩统由新到老,图2显示原始岩层向上拱起,因此原始岩层构造为背斜构造,由于外力侵蚀作用,演变成为谷地,因此是背斜成谷,故A正确,B错误;地壳下陷岩层也会随着发生改变,故C错误;该谷地位于新疆准喝尔盆地北部,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流水侵蚀可能
11、性很小,故D错误。答案选择A。11.材料显示“沟北侧的彩色崖壁与覆盖沟南侧崖壁的浩瀚沙丘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可知吉拉沟南侧的沙丘呈红色,应来自于北侧的崖壁,其受到风化作用后,成为细小颗粒物,受到风力的搬运,到南侧沙丘,故C正确;南侧是浩瀚的沙丘,基岩石深度较深,很难受到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故A错误;该区域深居内陆,沙丘广布,土壤贫瘠,故B错误;北侧的红色岩石风化后,成为碎屑物质,主要受到风力搬运,区域内降水稀少,地表径流很少甚至没有,水流搬运能力很低,故D错误。答案选择C。12.根据题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吉拉沟属于洼地地形,北侧地势较高,可以阻挡冬季风的侵袭,防止寒潮的侵袭,故正确;
12、且洼地内的沙生植被相比周边较多,且生长较好,因此牲畜可以在此吃食,越过冬季,故正确;该地冬季气温较四周高,但是区域的降雪量和冻土层可以提供稳定的水源,保障居民和牲畜的生活;故正确;但是该区域内的土壤较为贫瘠,故错误。正确的是,答案选择B。2022年1月1 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气体与水蒸气形成巨大云团冲至近20千米高空,引发的海啸抵达了整个太平洋沿岸地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0澳大利亚40180此次海底火山13.汤加多火山爆发的原因是地处()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太平洋
13、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14.此次火山喷发,短期内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有()通讯联络不畅掩埋农田,粮 食 减 产 水 质 型 水 短 缺 发 生 海 啸,威胁生命A.B.C.D.【答案】13.B 14.B【解析】1 3.考查区域位置的判断,结合图中经纬度以及相对位置进行判断,汤加多火山爆发的位置位于20S,180。经线附近,且位于澳大利亚的东部海洋以及新西兰北部的海洋地区,根据全球板块的相对位置进行判断,该区域位于该地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处于板块消亡边界的地区,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频发,因此B正确,A C D错误,故选B。14.考查火山频发短期内对居民产生的影响,火山喷发会破坏
14、岛上的生产生活设施,比如导致短期内通讯的中断,火山喷发会释放出大量的火山灰以及气体等,会污染水源,导致短期内水质型水短缺,正确;火山喷发,掩埋农田,导致一段时间内田地无法耕种,属于长期的影响,而火山喷发引发海啸,威胁人民的生命属于瞬间的影响,不属于短期内的影响,因此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阿斯哈图石林所属的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公园,在北大山上海拔约1700米的山脊区域。阿斯哈图石林属于花岗岩石林,是世界上罕见的地貌景观。为进一步了解该地貌景观,某地理研究小组深入该地进行调查,并发现了冰川留下的痕迹。左图示意北大山位置,右图为阿斯哈图石林景观图。城市 a山地:::
15、沙地(1)据图中的地理事物描述北大山的相对位置。(2)远望阿斯哈图石林,研究小组误认为是沉积岩,但到达后细看才知道,该岩石为花岗岩,请说出影响他们认知过程的主要因素。(3)请你帮助研学小组描述阿斯哈图石林的形成过程。【答案】(1)大兴安岭山脉的南(东南)缘;内蒙古高原的东侧;浑善达克沙地的东(东北)端。(2)岩石的颜色和形状;岩石结构和构造;岩石矿物成分;岩石的硬度等。(3)岩浆侵入,形成坚硬的花岗岩;地壳上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冰川对花岗岩地貌强烈侵蚀,冰川消退以后,冰蚀地貌出现在北大山的山脊.匕形成了花岗岩石林的雏形;再经长期的风化、风蚀、冻裂及重力作用而形成。【分析】(1)北大山的相对位置
16、即其与周边较大的地形单元的方位关系。读图可知,北大山周边分布有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和浑善达克沙地。根据地图的一般原则可知,北大山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南(东南)缘,内蒙古高原的东侧,浑善达克沙地的东(东北)端。(2)辨别岩石主要从岩石的颜色、矿物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硬度等方面进行。(3)由材料可知,图中为花岗岩景观,花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是岩浆向上侵入到地壳上部冷却凝结而形成的。因此,图中“石林”的形成首先是岩浆向上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再经过地壳运动,向上抬升使该地突出地表,最后通过外力作用的风化、侵蚀,最终形成石林景观。此间的外力作用,由材料”发现J冰川留下的痕迹”可知,其外力作用包
17、括冰川作用,冰川对花岗岩地貌强烈侵蚀,冰川消退以后,冰蚀地貌出现在北大山的山脊上,形成了花岗岩石林的雏形;再经历长期的风化、风蚀、冻裂及重力作用而最终形成阿斯哈图石林。1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曲什安砂砾岩(河湖相沉积)峰林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曲什安镇。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分布区的低点在黄河岸边,高点在黄河南岸山顶高原,切割深度可达3 0 0 m 左右。黄河沿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北侧蜿蜒西流,沿途凹岸为崖,凸岸为滩。下图为曲什安砂砾岩峰丛及曲什安段黄 河“S”型拐弯景观图。(1)说明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分布区的气候特征。(2)分析黄河曲什安段沿途凹岸为崖,凸岸为滩的形成过程。(3)从岩石及内外
18、力作用角度,比较曲什安砂砾岩峰林与喀斯特峰林的差异。【答案】(1)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地处中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日照丰富,降水少,干旱;多大风,冬半年风力强劲;气温的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2)黄河在曲什安段转弯,表层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刷,流速快,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河岸不断受到侵蚀、崩塌,不断后退,最终形成陡峭的崖壁;底部的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水流把从凹岸冲下的物质搬运至凸岸;凸岸因流速变慢,泥沙不断沉积,形成边滩。(3)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岩石为砂砾岩,喀斯特峰林岩石为石灰岩。曲什安砂砾岩峰林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河湖相沉积形成砂砾岩,经地壳抬升,河流
19、下切,加之风化、雨蚀和重力坍塌,形成石林地貌;喀斯特峰林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外力作用以化学溶蚀为主,石灰岩出露地表,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石林地貌。【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曲什安砂砾岩(河湖相沉积)峰林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曲什安镇”可知,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地处中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气温的年较差小。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降水少,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丰富,昼夜温差大。海拔高,距冬季风源地近,多大风,冬半年风力强劲。(2)根据材料“黄河沿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北侧蜿蜒西流”可知,该河段地表形态形成主要受河流横向环流影响,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读曲
20、什安段黄河“S”型拐弯景观图可知,黄河在曲什安段转弯,表层水流向凹岸方向冲刷,流速快,凹岸受到强烈侵蚀,形成深槽。河岸经受不断侵蚀、崩塌,不断后退,最终形成陡峭的崖壁。底部的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水流把从凹岸冲下的碎屑物搬运至凸岸。凸岸一侧河流流速变慢,泥沙不断沉积,形成边滩。(3)从岩石角度看,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岩石为砂砾岩,喀斯特峰林岩石为石灰岩。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看,曲什安砂砾岩峰林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岩石是河湖相沉积形成砂砾岩,即流水沉积形成岩石。根据材料“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分布区的低点在黄河岸边,高点在黄河南岸山顶高原,切割深度可达3 0 0 m左右。”可知,当前该地海拔
21、高,经历过流水下切侵蚀,即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裸露于地表的岩体,继续遭遇风化、雨蚀和重力坍塌,进而形成石林地貌。结合所学,喀斯特峰林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流水侵蚀作用以化学溶蚀为主,石灰岩出露地表,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石林地貌。1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 0 1 8 年 7 月 2日,在 第 1 2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梵净山凭借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入 选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梵净山自然遗产地位于贵州省铜仁市中部,梵净山为武陵山脉主峰,最高海拔2 5 72 米。梵净山山体庞大雄浑,山势雄伟,重峦叠嶂,孤峰突兀,断崖陡绝,沟谷深邃,溪流众多,瀑流跌宕。
22、梵净山山体主要由变质岩构成,周围由碳酸盐岩为主的喀斯特地貌环绕,这就使得梵净山犹如是伫立于喀斯特海洋中的变质岩孤岛。梵净山动植物种类丰富,古老孑遗种多,垂直带谱明显,是地球上同纬度保护最完好、最典型的亚热带山地原生植被保存地。这些物种的存在也使得梵净山有了“植物王国”、“自然基因库”、“生态王国”等美誉。下图为“梵净山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梵净山形成示意图,描述梵净山的形成过程。(2)分析梵净山能成为“植物王国 的原因。(3)说明梵净山申遗成功可能对所在地产生的积极影响。(4)为保护好梵净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和动植物资源,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梵
23、净山所在地区海底,形成巨厚的变质岩和碳酸盐岩岩层;地壳抬升,海洋抬升成陆;岩层经流水等外力风化、侵蚀,碳酸盐岩剥离,变质岩层出露;地壳继续抬升,变质岩层经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变质岩山体。(2)纬度较低,热量条件优越;受太平洋、印度洋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溪流众多,水源充足:海拔高,起伏大,山地的垂直差异大;山体庞大雄浑,面积较广;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开发晚,开发程度低,人类干扰、破坏较小。(3)促进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提升知名度;促进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优化;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4)生态移民,减少干扰;控制游客规模,防治过度开发;完善
24、相关法律法规,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科学规划建设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建立补偿机制,使当地从保护中受益。【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早期,区域为海洋环境,区域地势低洼,梵净山所在地区的海底形成巨厚的变质岩,由于地势低洼,沉积作用明显,变质岩上部形成巨厚的碳酸盐岩岩层。后期,随着区域地壳抬升,海水退去,陆地形成,上覆碳酸盐岩其岩性相对松软,易被外力侵蚀,碳酸盐岩层经流水等外力风化侵蚀被逐渐剥离,下部的变质岩层出露,随着地壳的进一步抬升,变质岩岩层出露地表的面积增大,高度增加,变质岩岩层经外力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变质岩山体。(2)梵净山之所以能够成为植物王国,关键在于该地植物资源丰富。结合材料信
25、息可知,该地地处贵州省铜仁市中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优越,同时,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以及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双重影响,降水丰沛,水热组合条件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溪流众多,水源充足。同时,梵净山海拔较高,山势雄伟,沟谷深邃,山地的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大,为不同植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且山体庞大雄浑,面积广阔,植物的生存空间广阔。该地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开发晚,受人类活动影响少,人类对植被的干扰破坏较小,也使得当地植物资源丰富,成为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完好、最典型的山地原生植被保存地,被誉为植物王国。(3)梵净山申遗成功,其知名度大大增加,有利于促进当地借助其
26、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促进产业的转型和优化,从而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们的收入。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当地的申遗成功,促使当地政府提高对当地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意识,有利于促进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完善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改善民生。(4)为了促进梵净山独特地质地貌景观和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应尽量减少区域人类活动的干扰。可以生态移民,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当地发展旅游业需要合理评价地区环境承载力,控制游客规模,防止过度开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对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行为的处罚。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建设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在人地关系的演化中,当地人们如果因梵净山的保护从而使得自身利益受到影响,当地政府应该建立补偿机制,使当地人们从保护中受益,提高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