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案例汇编.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13762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6.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案例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2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案例汇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案例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实务》案例汇编.pdf(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 二 级 建 造 师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 例 汇 编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二级建造师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2 B 3 110 0 0 路基工程【案例一】(2 0 2 1年)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山区三级公路路基工程,路段长5.2 7 k m,路基宽 8.5 0 m,两车道,路线地形起伏较大,填挖基本平衡,填石路堤填料主要以弱风化石灰岩,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填石路堤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填石路堤试验路段的施工,通过试验确定了施工过程工艺控制方法、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压实工艺参数,其压实工艺参数包括压实机械规格、压实

2、功率等。事件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填石路堤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部分内容如下:(1)路基原地基处理后压实度应不小于8 5%;(2)硬质石料填筑路堤时,应同步进行边坡码砌;(3)路基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 0 0 m m,并不超过层厚的1/3;(4)施工过程中,每填高6 m,需检测路基中线和宽度。事件三:填石路堤分层填筑的主要工艺有:分层填筑;振动碾压;路基成型;施工准备;摊铺平整;填料装运;路基整修;检测签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已审批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填石路堤压实质量的检测和控制。1.事件一中,补充试验路段还应确定的压实工艺参数。2 .逐条判断事件二中的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

3、出正确要求。3 .写出事件三中正确的工艺顺序(写出序号即可,如)。4 .事件三中,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应采用哪两项指标?【案例二】(2 0 2 1年)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级公路路基工程,路基宽度2 5 m,其中K 2+10 0K 2+5 0 0 路堑,K 6+2 0 0K 6+9 0 0 为斜坡高路堤。施工前,施工单位对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了横断面地面线。在深挖高填路段施工中,每开挖、填筑一个边坡平台或35 m,复测横断面。K 2+10 0k 2+5 0 0 段路堑施工中,第一级边坡采用路堑挡土墙加固,第二级采用挂铁丝网喷播基材绿化封闭,防治坡面风化剥落,路堑高边坡加固设计图1T所示。挡土墙的施

4、工工序包括:测量放样;墙身施工;基础施工;基坑开挖;其他附属工程施工。挡土墙施工中,基坑开挖分段跳槽进行,作业高度超过L 8 m 时,设置脚手架;挡土墙高度超过2 m时.,按高处作业要求进行安全防护。1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K 6+2 0 0K 6+9 0 0 段斜坡高路堤填筑前,对原地基进行了压实,压实度控制在9 0%以上。斜坡高路堤段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进行水平分层填筑,并按设计要求预留高度与宽度,每填筑2 m 进行冲击补压一次。为提高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对斜坡高路堤进行了稳定监测,稳定监测设施按图厂2中所示位置布设,纵向按每2 0 0 m 间距布置一处,并优先安排斜坡

5、高路堤施工,预留了 5 个月的沉降期。斜坡高路堤完工后,路堤沉降稍大,经处理合格后,通过验收。图1-2斜 坡 高 路 地 桎 定 盆 酬 布 设 手 卷 图(图 中 尺 寸 以 6 计)1 .写出图1-2 中监测设施A 的名称,还可设置哪些沉降位移监测设施?2 .对深挖高填路段,每开挖、填筑一个边坡平台或35 m,还应复测什么项目?3 .写出挡土墙施工工序的正确顺序(用序号表示,如)。工序中的其他附属工程包括哪些构造物?4 .按照挡土墙墙背形式划分,K 2+1 0 0K 2+5 0 0 段路堑挡土墙属于哪种形式的挡土墙?改正挡土墙施工中的错误。5 .试分析K 6+2 0 0-K 6+9 0 0

6、 斜坡高路堤段,由施工引起的沉降稍大病害的4个可能原因。【案例 三】(2 0 2 0 年)施 工 单 位 承 建 了 某 二 级 公 路 路 基 工 程,路 基 宽 度 1 0 m,其中K 1+6 0 0-K 1+9 0 0 为软土地基,该路段原地面平坦,路基为填方路提,设计采用碎石桩理软基,碎石桩桩径D 为 0.5 m,桩中心间距S 为 1.3 m,正三角形布置,桩长h 为6 m,桩内填充碎石填料,填料最大粒径5 0 m m,含泥量不大于5%,碎石桩置如图1 所示。图 1 碎石桩布置示意图2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施工单位专业工程师编制了软基路堤填筑施工方案,项目技术部门对施工方案进行了

7、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后用于指导施工。碎石桩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针对碎石桩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进行了成桩挤密试验。施工过程中,先开挖纵横排水沟,将农田排水疏干,并清除表层淤泥质土,清基后先铺设0.2 5 m厚的级配碎石并压实,然后进行碎石桩施工,打完碎石桩后铺设土工格栅,再铺设级配碎石垫层。首排碎石桩里程桩号为K 1+6 0 0,最后一排里程桩号不超过K 1+9 0 0,基底处理宽度M N 为 5 2 m,桩位布置不超出此范围。其成桩工艺为:柱管垂直就位,闭合桩靴将桩管沉入地基土中达到设计深度按设计规定的混合料数量向桩管内投入碎石料边振动边拔管,拔管高度1 0 0 c m边振动边向下压管(沉管)

8、,下压高度3 0 c m继续振动1 0-2 0 S,停拔时间长短按照规定要求重复步骤-,直至桩管拔出地面路堤填筑过程中,为保证软土地基路堤稳定性,路堤施工期内施工单位连续观测了路堤的沉降等,其填筑速率按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 0-1 5 mm控制,路堤完工且在沉降稳定后,进行路面及边坡防护等施工。1 .写出图1 中构造物A、B、C的名称。2 .计算该路段碎石桩的总根数(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3 位最后结果取整)3 .改正施工方案审批流程中的错误。针对碎石桩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还应进行何种试验?3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4.写出背景资料中振动沉管法的成桩工艺方法名称。振动沉

9、管法的成桩工艺还有哪两种方法?5.为保证软土地基路堤稳定性,路堤填筑时还应采用什么控制标准?【案例四】(2019年)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的路基工程,路基宽度12m,其中Kl+600K3+050为填方路堤,路段填方需从取土场借方:Kl+600K2+300填方平均高度为1.6m,设计填方数量16200m3;K2+300K3+050填方平均高度为2.1m,设计填方数量24000m3。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了复查和现场核对,补充了必要现场调查资料,发现该路段原地面下有50cm厚淤泥,设计文件中未进行处理,施工单位在施工图会审中提出处理意见后,经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同意

10、,按路堤坡脚每侧扩宽1m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进行处理,抛石方量14193n13,要求采用粒径较大的未风化石料进行抛填。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了取土场位置,并拟定了新的施工便道A.B两个方案,施工便道A方案长度1420m,施工便道B方案长度1310m,最终确定采用A方案,取土场位置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施工过程中,路堤填筑两侧均加宽超填30cm。图 1取土场位置平面示意图1.计算Kl+600K3+050路段设计填方量的平均运距。(单位:m,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2.根 据 路基施工技术规范Kl+600、K3+050路段是否需要进行路堤试验路段施工?说明理由。3.说明施工单位确定采用施工便

11、道A方案的理由。4.路堤填筑时,两侧加宽超填30m的主要作用有哪些?对抛石挤淤的材料还有什么要求?该路段软基处理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案例五】(2018年)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 m,地面以下有约6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4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高填方路堤楼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5 0路基宽度1200 50图1高填方路堤横断面示意图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已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了周边排水沟,布设了竖向排水体,并在强夯区地表铺设了垫层。在施工场地内选择一

12、块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区,面积200m2。试夯结束后在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并与试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否满足要求,确定间歇时间、夯击间距、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强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夯点布设、施工准备、场地平整、试夯、主夯、检查验收、副夯、满夯。事件三: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对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动态观察,即沉降观测,用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T5mm控制路堤稳定性。1.分别写出图1中标注I I以及A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2.指出事件一中

13、存在的错误并改正。补充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3.写出事件二中强夯施工的正确工序。(写出数字编号即可)4.补充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区路堤施工还必须进行的动态观测项目及控制标准。【案例六】(2017年)某二级公路工程施工合同段,包含两段路基(K6+000K6+460、K6+920K6+325)和一座 隧 道(K6+000K6+980),两段路基中既有挖方也有填方。隧道上硬土厚约20m,围岩级别为I V、V级,其中,IV级围岩主要由较坚硬岩组成,V级围岩主要由第四系稍湿碎石土组成,该隧道为大断面隧道。施工单位采用挖掘机开挖路基挖方段土方,开挖时采用横挖法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直接挖至设计

14、边坡线,并避免超欠挖。开挖时每层台阶高度控制在34nl以内,并在台阶面设置2%纵横坡以避免雨季积水。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部分路基填筑利用隧道洞渣作为路基填料,一般路段采用分层填筑方法施工,土石方分层填筑工艺流程如图1。5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 施工也令II填筑航成处肩|科选定:枚灯-“一 科 分 丁 卜|热策卜层一上一线及边线卜 一:卜-1 神一度|-1酒水或班晒I*II 3 II记录、检-、薮一|-I 路 星 扇 修 成 I土石方分层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隧道进口段路堤,土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3 4 0 m m 的石料超过8 0%)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施工,每一层控制在4 0 m m,

15、路堤与路床的填料粒径控制不超过层厚,不均匀系数控制 在 1 52 0 之间。隧道出口段路体,由于地势低洼,土石料填筑(其中粒径大于4 0 n l m 的石料占5 5%)采用倾填方法施工。1、指出路基方开挖的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2、写出图1 中 A和 B的名称。3、指出隧道进口段与出口段路堤填筑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4、路基填筑前,“摊铺厚度”指标应通过什么方法确定?图 1中,“洒水或晾晒”的目的是什么?2 B 3 1 2 0 0 0 路面工程【案例一】(2 0 2 1 年)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三级公路工程,包括路基与路面工程,起讫桩号 K 0+0 0 0K 2 0+4 0 0。该公路左侧临河,

16、临河段设置了路堤挡土墙。为保障行车安全,临河段的土路肩上设置了构造物A。公路右侧傍山,挖方边坡地质条件为易风化碎落的泥质页岩,在坡脚处设置了 1 0 0 c m 宽的构造物B o 路基两侧的土路肩采用C 2 0 混凝土预制块进行加固。路基断面及路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6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路中线2%人工培拦行车道350 野科 行车道y 5f50 1 350 I 枸适物A绿化带4cmMAC-13c改性时存混凝1:取计水位功晶MC(不计厚度)5cm厚AC-16c沥疗混凝土功能以D(0.6cm厚)功柜展E i l W G20cm厚水泥定碎石20cm厚水泥盘定碎石注:图中尺寸以cm 计.图2

17、 路某断而及路面结构示意图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厂拌法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在公路沿线全面考察,考虑设置1座沥青混合料拌合站。拌合站选址的原则如下:(1)选址应满足用地合法,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地质灾害,可占用规划的取土场、弃土场。(2)选址应尽量靠近主体施工部位,做到运输便利,经济合理。(3)选址应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的上风向。事件二:经过集料试验,该工程材料的集料属于碱性集料,施工单位决定采用阴离子乳化沥青。项目部共购买了 PA-2、PA-3、BAT三个品种的阴离子乳化沥青,计划分别用于透层、封层和粘层的施工。阴离子乳化沥青品种及

18、适用范围见表2。表2阴离子孔化沥青品种及适用范闱阴离子乳化沥青品种适用范围PA-2透层PA-3封层BA-1粘层事件三,根据设计文件中的“路面工程数量表”,全线路面无加宽。施工单位选用1台大型沥青混合料摊铺机进行上面层摊铺施工。施工时,从起点向终点方向推进,并对左右幅进行全幅摊铺施工。已知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后的密度为2.4 t/m 3,摊铺机的摊铺工作速度为200m/h摊铺机的时间利用系数为0.8。(提示:摊铺机的每小时生产效率计算公式为:Q=h B VO P KB)1.写出背景中构造物A和构造物B的名称,写出图2中功能层C、D、E的名称。2.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的选址原则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

19、的选址原则。3.复制事件二中的表2到答题中上,对阴离子乳化沥青品种与各自适用范围一一对应连线。4.计算事件三中摊铺机的每小时生产效率Q(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如果摊铺机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上面层的施工工期(精确到整数天)。7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案例二】(2 0 2 1 年)某重要的三级旅游公路,设计速度为4 0 k m/h,起讫桩号K 0+0 0 0K 8+3 0 0,项目所在区域湿润、多雨,且年降水量在6 0 0 m m 以上。路基材料为渗水差的细粒土(渗透系数不大于1 0-5 c m/s),路面底基层、基层由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路面面层为C 3 0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20、形式示意如图2T所示。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在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前,施工单位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进行了设计,设计流程如图2-2 所示:确定技术标准1|当地材料特点一|确定稳定材料口图2-2无机结合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图事件二:施工单位在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中,采用振动压实方法确定最大干密度指标。事件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工地实验室做了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试验方法如下:(1)采用边长为1 00m m 的正方体为标准试件。(2)发现有蜂窝缺陷,在试验前I d用水泥浆填补修整,并在报告中加以说明。(3)以试件成型时的正面作为受压面进行压力试验。事件四:水泥混凝土

21、路面施工前,施工单位做了一段路面试验段。试验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后,施工单位发现路面局部出现龟裂现象。经专家组分析,排除了混凝土过度振捣或抹平、模板与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以及养护不当等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拌制的原因。1 .按力学性质划分,该路面的基层属于哪一类?2 .写出图2-2 中 A、B、C的名称。3 .写出事件二中施工单位确定最大干密度指标的另外一种方法。4 .逐条判断事件三中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8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5.写出事件四中因混凝土拌制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龟裂的两个可能原因。【案例三】(2 02 0年)某等外级公路,起讫桩号K 0+00

22、0-K 7+3 00,沿途经过工业废矿区域,该地多雨潮湿,雨量充沛。随着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该路段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公路。经专家论证,确定该等外级公路改造成三级公路,路面结构形式如图2 所示。8 5 04 cm 细粒式A C-1 3 C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6 cm 中粒式A C-1 6 C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2 0cm 水泥稳定煤肝石基层 一2 0c m 填隙碎石底基层图 2路面结构形式示意图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采用最适合的A法施工填隙碎石底基层,部分做法如下:集层表面空隙全部填满后,立即用洒水车洒水,直到饱满。用轻型压路机跟在洒水车后碾压碾压完成的路段应立即将表

23、面多余的细料以及细料覆盖层扫除干净。事件二:施工单位对水泥稳定煤砰石混合料进行了不同龄期条件下的强度和模量试验以及温度收缩和干湿收缩试验等,评价其性能。事件三:因该旅游公路不能中断交通,施工单位水泥稳定煤秆石基层施工完成后,不能及时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基层上喷泗透层油后,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铺筑了相应的功能层B。1 .写出事件一中方法A的名称,填隙碎底基层施工还有哪一种方法?2 .逐条判断事件一中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3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在煤砰石使用前,还应做什么处理?4 .写出事件三中功能层B的名称,该功能层还可采用哪种方法施工?【案例四】(2 01 9

24、 年)某三级公路,起讫桩号为K 0+000 K 4+3 00,双向两车道,路面结构形式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该路段已成为重要集散公路,路面混凝土出现脱空、错台、局部网状开裂等病害,对该段公路需进行路面改造。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采用探地雷达、弯沉仪对水泥混凝土板的脱空和结构层的均匀情况、路面承载能力进行9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了检测评估,设计单位根据检测评估结果对该路段进行路面改造方案设计。经专家会讨论,改造路面采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治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路面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路面中心线图2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示意图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该改造路段中的K

25、2+0 0 0 K3+20 0 经过人口密集的村庄,设计方案在此路段设置隔离栅,建议施工单位隔离栅宜在A 工程完成后尽早实施。事件二:施工单位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脱空的病害采用钻孔然后用水泥浆高压灌注处理的方案,具体的工艺包括:钻孔、制浆、定位、交通控制、灌浆、B.灌浆孔封堵。事件三:施工单位对发生错台或板块网状开裂的原混凝土路面,将病害范围的整块板全部凿除,重新夯实路基及基层,对换板部位基层顶面进行清理维护,换板部分基层调平采用碎石,再浇筑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事件四:施工单位对板块脱空病害进行压浆处理,强度达到要求后,复测压浆板四角的弯沉值,实测弯沉值在0.lOmm O.18nlm之间。事件

26、五:施工单位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完成并检查合格后,按试验段摊铺获取的数据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C 试验和D 试验。1.写出事件一中A 的名称,说明设置隔离栅的主要作用。2.写出事件二中工艺B 的内容,并对路面处治的工艺流程进行最优排序。3.改正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复测压浆板四角的弯沉值后,可否判断板块不再脱空?说明理由。5.写出事件五中C 试验、D 试验的名称。1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案例五】(2 0 1 8 年)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基宽度1 2 m。上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A C-1 3),下面层采用

27、沥青混凝土(A C-2 0);基层采用1 8 c 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宽度9.5 m;底基层采用级配碎石,沥青混合料指定由某拌和站建定点供应,现场配备了摊铺机、运输车辆。基层采用两侧装模,摊铺机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端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现场作业指导书,其中部分要求如下:(1)下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法;(2)摊铺机每次开铺前,将熨平板加热至8 0 C;(3)采用雾状喷水法,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不粘轮;(4)摊铺机无法作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摊铺施工。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有: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等。事件三:施工单位试验室确定的基

28、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集料比例如表2 所示,水泥剂量为4.5%(外掺),最大干容重为2.4 t/m 3,压实度9 8%。表 2 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集料比例表1.本项目应采用什么等级的沥青?按组成结构分类,本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哪种类型?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需要配备哪些主要施工机械?集料名称 1#料 2#料 3#料4#料比 例()2 5 3 5 2 51 53 .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4 .补充事件二中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的漏项。5 .列式计算事件三中1 k m 基层需1#料和水泥的用量。(不考虑材料损耗,以 t 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2

29、位)【案例六】(2 0 1 7 年)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施工,路线全长3 0.8 5 k m,路基宽度为8.5 m,路面宽度为2 X3.5 m。该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及路面工程等。为减少桥头不均匀沉降,设置桥头跳车,桥台与路堤交接处按图2 施工,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地基清表、挖台阶、A区域分层填筑、铺设土工格栅、设置构造物K、路面铺筑等。路面结构层如图2所示,B区域为已经填筑完成的路堤填筑区域。11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图 2 桥头处治示意图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针对基层与底基层的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做了详细要求,现摘录4条技术要点如下:1、应在下承

30、层施工质量检测合格后,开始摊铺上层结构层,采用两层连续摊铺时,下层质量出了问题时,上层应同时处理;2、分层摊铺时,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或采用凸块压路机碾压,再摊铺上层混合料。3、对无法使用机械摊铺的超宽路段,应采用人工同步摊铺、修整,并同时碾压成型。4、气候炎热,干燥时碾压稳定中、粗混合料,含水率比最佳含水率降低0.5-1.5 个百分点。事件二:施工单位对K 5+5 0 0-K 5+8 0 0 路段的基层完成碾压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及时实施养护,但因养护条件欠佳,导致基层出现了裂缝。经过弯沉检测,该段基层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对裂缝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处理后,继续铺筑上面的沥青混凝土

31、面层。1 .图 2中 A区域采用哪些特性的填料回填?2 .对事件一中的4条技术要点逐条判断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3 .写出两条可对事件二中裂缝修复的技术措施2 B 3 1 3 0 0 0 桥涵工程【案例一】(2 0 2 1 年)某二级公路一标段共1 2 座涵洞工程,包括箱涵及盖板涵等结构形式,其中某座盖板涵设计示意图如图3 所示。施工单位确定了盖板涵的主要施工工序如下:测量放线一基坑开挖f现浇混凝土基础一浆砌墙身一(B)-提前预制盖板并吊装一出入口浆砌(C)涵洞回填及加固。12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1-3.00X3.00m盖板涵平面1-3.00X3.00m盖板涵平面注:图中尺寸以cm计。施

32、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工程开工初期,项目经理组织人员进行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要求现场须做到“施工人员管理”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两项达标。经检查,“施工人员管理”方面的一线人员用工登记、施工安全培训记录和各类人员持证上岗都符合规定。事件二:针对各类涵洞,部分施工做法如下:(1)预制盖板等成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5%时,方可搬运安装,安装后预制构件上的吊装孔应以砂浆填塞。(2)现浇箱涵分两阶段施工,先进行梗肋混凝土的浇筑,然后再完成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浇筑。(3)涵洞台背回填填料宜采用透水性材料,透水性材料不足时,可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稳定土回填。(4)涵洞洞身两侧回填,应同时、水平、分层、对称

33、地进行填筑,压实度不应小于90%。事件三:盖板涵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检查了混凝土和砂浆强度、结构尺寸、长度、跨径、相邻板块最大高差、顶面高程、盖板支承中心偏位、涵底铺砌厚度、砌体平整度等项目。工程合格后,根 据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计量要求完成了涵洞的计量工作。1.写出图3中构造物A的名称,并写出盖板涵施工工序B、C的名称。2.事件一的安全隐患排查要求中,“施工人员管理”项目达标还需排查哪两项内容?3.逐条判断事件二中的施工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4.事件三中盖板涵质量检查还需检查哪两项主要项目?5.图3中,盖板涵计量工程量为多少?分别说明图3中洞口铺砌和帽石是否单独计

34、量?(计13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3 位)【案例二】(20 20 年)二级公路某大桥全场8 5 7 m,桥 宽 1 2.5 m。桥梁上部结构布置为:4 x 25 m T梁+6 x 4 0 m T 梁+(4 5 m+8 0 m+4 5 m)悬浇连续箱梁+6 x 4 0 m T 梁+4 x 25 m T 梁,桥跨横断面如图3所7J o100mm 厚 A防水层80mm 厚 B构造物C图3 40nT梁桥跨横断面示意图构造物CT梁预制场位于南岸0#桥台一侧的路基上,设有3个 25 m T 梁预制台座与4个 4 0 m T 梁预制台座。结合本桥结构及地形条件,使 用 1 台运梁平车

35、将T梁从预制场的存梁区移运至架梁现场,采用4 0 m 双导梁架桥机首先对南岸T梁逐孔架设,待(4 5 m+8 0 m+4 5 m)悬浇连续箱梁施工完毕后逐孔架设北岸各跨T梁。事件一:T梁吊装前,在每片梁两端标出竖向中心线,并在盖梁(桥台)顶面上测量放样,放出梁的纵向中心线与每片梁的具体位置。T梁预制并运输到架设施工现场,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架设的主要施工工序包括:架桥机及导梁拼装,试吊;架桥机前移至安装跨,支顶前支架;安放支座落梁,横移到位;运梁喂梁,吊梁、纵移到位;钱缝施工,完成整跨安装;重复各步骤架设下一片梁直至完成整孔梁;架桥机前移至下一跨,直至完成整桥施工1 .分别计算本大桥需预制4 0

36、m T 梁的边梁、中梁的数量(单位:片)。2.写出图3中结构层A、B和构造物C的名称。3 .事件二中,补充在墩台面上测量放样的缺项;写出T梁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施工工序-的正确排序。(用序号表示,如:)【案例三】(20 1 9 年)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大桥工程,该大桥桥址位于两山体之间谷地,跨越一小河流,河流枯水期水深0.5 m 左右,丰水期水深2m 左右,地面以下地层依次为黏土、砂砾、强风化砂岩。该桥基础原设计为4 0 根钻孔灌注桩,桩 长 1 2.0 1 3.8 m 不等。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大桥基础施工时,恰逢河流枯水期且大旱无水。施工单位考虑现场施工条件、环保、工期等因素影响,提前将原

37、设计大桥基础钻孔灌注桩全部变更为人工挖孔桩。监理单14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位与相关部门评估、审定,认为该变更属于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工程变更,在履行相关审批程序后,下达了工程变更令0事件二: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安全,人工挖孔桩施工采用分节现浇C 2 5 混凝土护壁支护,每节护壁高度为1 m,桩孔混凝土护壁形式及结构如图3 所示。挖孔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层中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施工单位重新修订了专项施工方案。事件三:桩基础人工挖孔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1)挖孔作业时,至少每2 h 检测一次有毒有害气体及含氧量,保持通风;孔深大于1 0

38、 m 时,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2)桩孔内设有带置防水灯泡照明,电压为2 2 0 V;(3)桩孔每开挖2 m 深度浇筑混凝土护壁。图3混凝土护壁形式及结构示意图1 .图 3中,混凝土护壁形式属于外齿式还是内齿式?写出构造物A的名称,说明混凝土护壁节段中设置的管孔B的主要作用。2 .根 据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图 3中标注的D与 H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事件二中,为防止施工人员发生中毒室息事故,挖孔施工现场应配备哪些主要的设备、仪器?3 .事件三中,逐条判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错误,予以改正【案例四】(2 0 1 8 年)某 1 0 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地处山岭重丘区,跨

39、越河谷,起点与另一特大桥相连,终点与一隧道相连。部分桥跨布置示意图如图4-1 所示。该项目在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招标文件中的设计文件推荐连续箱梁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因现场场地受阻、模架在该桥梁终点处的隧道内拼装,然后前移逐孔施工。但某施工单位进场后,发现隧道标未开工(另一施工单位承担该隧道施工),无法按时提供移动模架拼装场地。经桥梁施工单位提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确认,暂缓第十联施工,而从第九联开始施工。因第九联桥墩墩身较高,移动模架采用桥下组拼、整体垂直提升安装方案,第十联箱梁待隧道贯通后采用桩柱梁式支架(第十联支架布置示意图见图4-2)施工,由此造成工期推迟一

40、个月。15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上述方案上报相关单位并经批复后开始施工,第 九 於4X40m扉 十 联3X40m图 4-2 第十联支架布置示意图事件二:图 4-2 所示的桩柱梁式支架由桩基础、钢管柱、卸落装置、贝雷片、型钢、联接件等组成,支架按设计计算设置了施工预拱度。组拼完成后,按相关要求进行检验及加载预压试验,满足要求后投入使用。1 .结合图4-2 与事件二,指出型钢、卸落装置、贝雷片分别对应图4-2 中的AH中的哪个编号?说明应根据哪些因素来确定卸落装置的型式?2 .事件二中,支架施工预拱度的设置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案例五】(2 0 1 7 年)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二级公路的施工

41、,路线全长3 0.8 5 k m,路基宽度为8.5 m,路面宽度为2 X 3.5 m。该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梁及路面工程等。为减少桥头不均匀沉降,设置桥头跳车,桥台与路堤交接处按图2 施工,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地基清表、挖台阶、A区域分层填筑、铺设土工格栅、设置构造物K、路面铺筑等。路面结构层如图2所示,B区域为已经填筑完成的路堤填筑区域。16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1.写出图2 中结构物K的名称【案例六】(2017年)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二级公路一桥隧相连项目,其中桥梁跨布置为(65+120+65)m,号桥台紧邻隧道进口洞门。隧道全长910m,净宽5m,单洞双向两车道,最大埋深100m,进、出

42、口 50m范围内埋深均小于20m(属浅埋隧道)。横跨布置与隧道围岩级别及其长度、掘进速度见图所示:该项目实施工程中发生了事件:事件一:桥梁为T 型钢构,采用挂篮悬臂浇筑,设计文件要求悬臂浇筑须对称平衡。中跨、边 跨合拢段长度均为2m,靠近桥台4nl梁段采用现浇施工。1.事件一中,主跨悬臂浇筑施工是否需要在蹲梁处采取临时固结措施?说明理由。2.事件一中,边跨4m现浇梁端应采用何种方法施工?说明本桥合龙顺序。2 B 31 4 0 0 0 隧道工程【案例一】(2021年)某二级公路单洞双车道隧道,起讫桩号K5+300K6+220,全长920m,隧道纵坡为1.5%。K5+300K5+325、K6+20

43、0-K6+220段为V级岩:其它段落均为IV级围岩,隧道内涌水量少,涌突水可能性小,施工单位从隧道两端对向开挖,V 级围岩段采用中隔壁法;IV级围岩段采用二台阶法,上台阶长度8巾。隧道一端开挖至桩号K5+600时,其隧道开挖纵断面示意图如图4 所示。17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构造物A仰拱混凝土衬砌仰拱初期支护注:本图未表示洞身初期支护钢架及临时支护图4隧道开挖纵断面示意图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隧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隧道施工方案,部分做法如下:(1)反坡排水时设置集水坑,采用水泵抽水,将水排出洞外:井下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不小于 1.1倍正常涌水量,并配备备用

44、水泵。(2)在开挖学子面至仰拱之间设置逃生通道,随开挖进尺不断前移。(3)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的模板留有振捣窗,振捣窗尺寸为450mmX450mm(4)型钢钢架在加工厂采用热弯法加工成形,与连接钢板焊接采用双面焊。事件二:初期支护施工时,施工单位根据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对喷射混凝土质量进行了自检,实测项目喷层厚度等三项,合格率均满足要求。事件三:隧道一端开挖至K5+650时,安全监督机构对隧道施工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为60m,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为105m,安全监督判定此隧道施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1.写出图4 中构造物A和构造物B的名称。2.根据台阶长度判定施工单位采

45、用的是哪一种台阶法?3.逐一判断事件一中施工方案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4.写出事件二中喷射混凝土质量检验时另外两项实测项目。5.根 据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事件三中仰拱与掌子面、二次衬砌与掌子面的距离要求分别是多少?【案例二】(2021年)某二级公路双车道隧道全长850m,起讫桩号为K3+450K4+300,地层岩性以钙质砂岩为主,包含III、IV和V 级围岩,无不良地质。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隧道内排水设施横断面布置示意图如图4 所示:18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了防水板的施工。(1)防水板铺设前

46、应对初期支护表面外露的坚硬物和局部渗漏水进行处理;(2)初期支护表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不平处用喷射混凝土找平;(3)防水板宜采用高分子材料,幅宽24 m,厚度不宜小于1 m m;(4)防水板要求无钉铺设,环向分幅铺挂。事件二:施工单位采用充气法检查防水板搭接焊缝质量时,当压力达到0.2 5 M P a 时停止充气,保持一定时间,压力下降在规定幅度以内时,判定焊缝质量合格。1 .写出图4中排水设施A、B、C的名称。2 .逐条判断事件一中的施工要求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要求。3 .说明事件二中压力应保持的时间以及在规定时间内压力下降的规定幅度。【案例三】(2 0 1 9 年)某二级公

47、路的一座隧道,根据施工图设计,起讫桩号K 1 0 1+1 0 9 K 1 0 1+4 0 4,长度2 9 5 m,其中,明 洞 1 0 m,VI 级围岩2 0 3 m,V 级围岩8 2 m。根据隧道的围岩级别、地质情况和监控量测单位提供的数据,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决定在该隧道中采用如图4所示的工序进行开挖和支护,施工时从进口往出口方向掘进。图4施工工序示意图图4 中 1 1 0 代表开挖或支护的施工工序,开挖时每循环开挖长度为2 m,开挖至K 1 0 1+2 5 9时,仰拱与学子面的距离为6 0 m。施工过程中,在 K 1 0 1+2 4 4 K 1 0 1+2 4 9 处发生了塌

48、方。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在规定的时间内19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按规定妥善处理。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20万元,没有造成人员伤亡。1.图 4 中所示的隧道开挖方式是什么?该隧道采用这种开挖方式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写出图4 中施工工序1、2、3、5、6、9、10的名称。3.指出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的不妥之处或错误做法,并改正。4.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现场人员的报告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案例四】(2018年)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

49、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卜水不发育,出露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围岩进行了分级。按安全、经济原则从全

50、断面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中比选出了一种浅埋段隧道施工方法。事件二: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计划对K68+398K68+489段隧道实施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地表下沉、钢架内力和外力、围岩压力、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等。事件三:施工单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护施工时,首先采用激光断面仪对该段隧道开挖断面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检验合格后,采用干喷技术,利用挂模的方式喷射混凝土,并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等实测项目进行了实测。事件四:在二次衬砌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K68+328K68+368段多处出现了喷射混凝土掉落的现象,掉落处原岩表面残留有黄泥。施工单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