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科学上学期考点全突破(浙教版)期末考试模拟(三)(中考模拟)(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科学上学期考点全突破(浙教版)期末考试模拟(三)(中考模拟)(解析版).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浙教版9年级上册考点全突破期末考试模拟(三)(中考模拟)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温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收热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B.化学反应一定发生了能量变化C.需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有热量放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答案】B【解析】A、吸收热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干冰升华吸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为热量变化;故正确;C、放出热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有的放热反应也
2、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铝热反应需高温条件下发生,却属于放热反应,故错误。故答案为:B2.(2021.杭州)有一种人造氢原子(可表示为七)的原子核中有3 个中子,它可以结合成4H2分子。一个4H2分子中,下列微粒的个数不等于2 的 是()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答案】C【解析】一个4H2分子中含有2 个 H 原子,一个人造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3,则 4H2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2,中子数为6;故选C。3.关于流行性感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B.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C.抗菌治疗无效 D.流感患者愈后可获得终生免疫力【答案】D【解析】A、流感是
3、一个威胁极大的传染病,因为它除了可引起发烧和周身不适外,还易使病人发生并发症,使原患有肺心病,冠心病的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A 正确:B、流行性感冒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患者表现为突然发烧、咽痛、干咳、乏力、球结膜发红、全身肌肉酸痛、呼吸急促等,B 正确:C、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能使人或动物患流感,属于动物病毒.抗菌治疗只针对细菌,对流行性感冒无效,C 正确;D、流感病毒可分甲、乙.丙三型,同型病毒又可分为若干个亚型.甲型病毒易发生变异,常引起流行,乙型病毒变型缓慢,流行比较局限,丙型病毒很少变异,多呈散发,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D 错误.故选:D.4.(2018台州)2
4、 月 6 日,台州市禁毒办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教育活动。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以下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A.吸毒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 B.吸毒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C.吸毒、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D.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答案】D【解析】A、吸毒会使免疫系统遭损害,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肝炎、心肌炎、破伤风、败血症等。故 A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吸毒在影响生理健康的同时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故 B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吸毒、贩毒严重危害社会,每个公民都应该参与禁毒的斗争,特别是严禁种植可提取毒品的植物,严禁走私和贩卖毒品,严禁吸
5、食和注射毒品等。故 C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且毒瘾会越来越大。故 D 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2016江北模拟)在 2016年中考体育测试中,相关物理量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50m跑”测试中大多数同学所用时间约5sB.“篮球运球投篮”测试中使用的篮球的重力约1NC.“跳绳”测试中质量为50kg的同学跳一下做的功约1000JD.“100m游泳”测试中质量为50kg的同学排开水的质量约50kg【答案】D【解析】A、“50m跑”测试中大多数同学所用时间在8 s左 右.故 A 不符合实际;B、一只篮球的质量在600g=0.6kg左右,
6、受到的重力在G=mg=0.6kgxl0N/kg=6N左 右.故 B 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5OkgxlON/kg=5OON左右;跳绳时的起跳高度在10cm=0.1m左右,跳一下做的功约W=Gh=5OONxO.lm=5OJ.故 C 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游泳时在水中接近漂浮状态,排开水的质量与中学生的质量差不多,在50kg左 右.故 D 不符合实际.故选D.6.(2020八上慈溪月考)如图是节约用纸的宣传图片,请问我们平时用的餐巾纸,书写用纸等主要是植物A.表皮【答案】B的那部分结构()B.木质部C.韧皮部续用一 长一年调 您 节
7、 约 用 纸D.髓【解析】我们平时用的餐巾纸,书写用纸等主要是植物的木质部的结构,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是()A.都有真正的花 B.都有种子 C.都有果实 D.种子外都有果皮【答案】B【解析】A、被子植物有花,裸子植物没有花,A 不符合题意。B、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种子裸露,B 符合题意。C、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被子植物有果实,C 不符合题意。D、裸子植物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外面有果皮包被,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8.只需用少量的植物材料(如茎尖、叶片等)
8、,就可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的幼苗,这一生物技术就是()A.托插 B.植物的组织培养 C.嫁接 D.植物基因工程【答案】B【解析】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的繁殖,比较理想的办法就是组织培养.故B 正确.故选:B.9.(2021 杭州)板使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下列主要由板块张裂形成的是()A.喜马拉雅山脉和东非大裂谷 B.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C.喜马拉雅山脉和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答案】B【解析】A: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山碰撞
9、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所以A 不符合题意;B: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是张裂形成的,所 B 符合题意:C: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由碰撞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由张裂形成的,所以C 不符合题意;D:喜马拉雅山脉是山脉是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张裂形成的,大西洋是海洋是张裂形成的,所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实验室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答案】1 C.D 1D【解析】A.试管常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故A错误:B.锥形瓶在制取气体的简易装置中经常作反应容器,无法量取液体的体积,故B错误;C.集气瓶上没有刻度,无法量取
10、液体的体积,故C错误;D.量筒上标有刻度,一般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故D正确;故选D.11.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 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小车的重力C.小车A 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小车A 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 B段的平均速度【答案】D【解析】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相当于木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车是运动的,故A错误;B、小车对斜面的压力不等于小车的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小车
11、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小车的重心,压力的作用点在斜面上,故B错误;C、图中所示小车A B段运动所用时间是6s,BC段运动所用时间是2 s,故C错误;SD、小车A C段的平均速度v哈/,A B段的平均速度火=*潟=击 ,所以小车A 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 B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D.12.(2021杭州)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A.是B.C.am叫D.【答案】B【解析】A、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昼变长夜变短,所以A不符合题意: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最短,所以B正确;C、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昼变短夜变长
12、所以,C不符合题意;D、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昼夜等长,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 3.(20 21 杭州)已知20 时,溶解度在1 0 克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 1 0 克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 1 1 克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 1 克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20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物质名称氯化钠 氢氧化钙 氯酸钾 硝酸钾溶解度(克)3 6.00.1 6 57.43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氢氧化钙是难溶物质 B.2 0 C 时可以配制出20%的硝酸钾溶液C.20 时氯酸钾是易溶物质 D.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答案】B【解析】A、
13、2(rc 时氮氧化钙溶解度在0.0 1-1 克,是微溶物质,不符合题意;B 20 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 1.6 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点 善 X 1 0 0%=24%,可以配制出20%的硝131.6g酸 钾 溶 液,不符合题意;C、20 时氯酸钾溶解度大于1 0 克,是易溶物质,不符合题意:D、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不符合题意;故选B1 4.(20 1 9.天台模拟)动车组列车用大功率的电动机提供动力,列车到站前停止供电,电动机线圈随车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个过程车速从20 0 k m/h 减到9 0 k m/h,在 9 0 k m/h 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A.减速发电过程中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B.列车停止供电后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C.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大,人靠太近会被推向列车D.进站前停止供电列车仍能继续前行,是因为列车的惯性比摩擦力大【答案】A【解析】A.列车减速发电过程和发电机相似,即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故 A 正确;B.列车停止供电后,会首先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当速度达到90km/h以下时,机械能才全部转化为内能,故 B 错误;C.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靠太近会被推向列车,故 C 错误;D.进站前停止供电列车仍能继续前行,是因为列车的惯性大,故 D 错误。故选A。15.(2019八下海曙期末)
15、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 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0。,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50。,界面左侧是玻璃【答案】D【解析】两种介质的分界面肯定与法线是垂直的,因此通过入射点作M N的垂线,如下图所示;观察发现,左侧红线上下两个角大小相等,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它们肯定就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那么反射角等于入射角:90。-60。=30。;而右侧的那条肯定就是折射光线,因此折射角就是:90。-40。=50。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肯定是光从玻璃射入空气,即 M N左侧是玻璃,右侧是空气,故 D
16、正确,而 A、B、C 错误。故选D。16.(2021杭州)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A将 1g白磷、1g红磷分别放入两支带塞的试管中,再将试管同时浸约80的热水里,只有白磷燃烧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二氧化碳是一种酸C在常温常压下,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该条件下,燃烧更剧烈氧气的浓度越大硫燃烧得越剧烈D将铁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所得固体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铁粉已跟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将 1g白磷、1g红磷分别放入两支带塞的试管中,再将试管同时浸约80的热水里,只有白
17、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色,符合题意;C、在常温常压下,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不符合题意;D、将铁粉、硫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所得固体物质不能被磁铁吸引,说明铁粉改变了原有性质,与硫粉发生了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17.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县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B.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D.推力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答案】D【解析】小刚用水平
18、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则讲台桌仍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其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人对讲台的推力与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选D.18.(2019七下宁波期中)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 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b 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a、b 两块玻璃C.a 块玻璃内侧,b 两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 块玻璃外侧,b 两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答案】C【解析】A 中装的是热水,因此烧杯里面温度高,所以水珠会出现在a 玻璃的内侧;B 中装的是冰块,因此烧杯外面温度高,所以水珠出现在b 玻璃的外侧,故 C 正
19、确,而 A、B、D 错误。故选C。19.(2021杭州)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氢氧化钠恰好都完全反应 的 是()A.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C.加酚献试液,溶液显红色 D.测定溶液的p H,刚好显中性【答案】D【解析】A、因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加硝酸银溶液,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证明反应恰好完全,不符合题意;B、加氢氧化镁固体,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盐酸过量,不符合题意;C、加酚儆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氢氧化钠过量,不符合题意;D、测定溶液的p H,刚好显中性,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刚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20.
20、(2017八上.拜州月考)如图a 所示,小车一端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的另一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沿水平方向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b 所示,并画出了其中甲、乙的st 图线AO和 BO 如图c 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分析纸带可得,丙纸带的速度乙纸带的速度甲纸带的速度 B.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C.在用3N拉力拉动乙纸带,则阻力为2ND.丙纸带所对应的s-t图像应位于区域【答案】D【解析】从甲、乙、丙纸条上可知,丙的点与点距离 甲的点与点距离 乙的点与点距离,由于相领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同,且每条纸带上点的间隔
21、是等距的,所以可以判断出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丙的速度 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所以A选项错误;由于三次都做匀速运动所以拉力与摩擦力相同,C错误;而摩擦力只与压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所以三次运动中摩擦力相等,拉力与相等,B错误;丙图是s-t图像从斜度可判断出速度的大小,因为丙的速度最大所以图像应位于区域,D正确。故答案为:D二、填 空 题(共 6 题;共 26分)21.(2021七下西湖期中)小强将如图所示的两纸筒A、B套在一起制作模型照相机。当用来看远景物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选填“实 或 虚”)像;接着再看近处物体,若还想在半透明纸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纸筒A、B间的距离(选填
22、“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实;变大【解析】(1)小强将如图所示的两纸筒A、B套在一起制作模型照相机。当用来看远景物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实像。(2)看近处物体时,物距减小,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变大且像距变大,因此将纸筒A、B的距离变大。22.(2019宁波模拟)一段时间内,某学校个别班级的学生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患上了同一种传染病,该病通过空气、飞沫在人群中传播。该病的病因是下列某种病原体入侵而引起。发生这种传染病后,学校立即让患病的孩子在家休养,该措施属于 的方式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流行。近年来,医疗上大量滥用抗
23、生素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为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抗生素失去作用,其原因是A.病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的结果 B.病菌本身对抗生素具有抵抗能力C.病菌变异的结果 D.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答案】切断传染途径;D【解析】发生这种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进行了消毒,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染途径的方式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流行,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病蕾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病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病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病菌,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抗生责时,又把
24、抗药性弱的病菌杀死,抗药性强的病蕾活下来,这样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病菌已不再受抗生素的影响了,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导致用抗生素治疗由病苗引起的疾病效果越来越差萄.所以因为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抗生素失去作用,其原因是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故选D.2 3.(2 0 2 1 杭州)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种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原料二甲醛(化学式为C 2 H 6。)的途径:单质反应生成甲醉和水,这 种 单 质 的 化 学 式 为。(2)转化是甲醉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醛和水反应中生成二甲醛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答案】(1
25、)H2(2)I:I【解析】(1)转化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由反应后生成物的元素组成可知,这种单质为氢气,化学式为H 2 ;(2)转化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醛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 c H Q=C 2 H 6。+比0,反应中生成二甲醛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1:1.2 4.(2 0 2 1 .杭州)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锌至反应完闻9同全。反应前 反应后(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 (2)如 图 的 表 示 溶 液 中 由 溶 质 电 离 产 生 的 不同离子,贝 表示(填写离子符号)【答案】(1)Zn+H2S O4=Zn S O4
26、+H2T (2)S O42-【解析】(1)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Zn+H2s O4=Zn S O_i+H2T ;(2)反应前烧杯中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后为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则“”表示S O4 2-;25.(20 1 6.永康模拟)现在许多宾馆都利用房卡取电,如图所示.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家庭电路中的,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是 联的.向L i【答案】总 开 关(开关);并【解析】房卡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用电器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家庭电路干路上的总开关(开关);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工作情况是互不影响,所以各
27、用电器之间是并联.26.(20 1 7 浙江)一个小孩在蹦床上做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速度为负值,意味着运动方向相反),图中。段和cd 段为直线,则据此图可知,小孩 下 落 过 程 中 动 能 增 大 的 时 间 段 为;小孩上升 过 程 的 时 间 段 为;整 个 过 程 中 小 孩 和 蹦 床 接 触 的 时 间 段 为。I.【答案】0 t 2;t 3 U;t l t 5【解析】当小孩在空中时,他的速度匀速增加,当小孩刚接触蹦床时,h速度增加的程度减小但仍然越来越快,当弹力等于重力时,t 2速度
28、最大;接着小孩的速度开始减小,当时间为t 3 时速度为0;接着小孩在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加速,当弹力等于重力时t 4 速度最大,接着小孩的速度开始减小当时间为t 时,小孩离开蹦床。所以小孩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的时间段为0 t 2;小 孩 上 升 过 程 的 时 间 段 为 整 个 过 程 中 小 孩 和 蹦床接触的时间段为t l-t5故答案为:0 t2:t3 t 6;t t 5三、实验探究题(共 6 题;共 42分)27.小明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在家庭内,让食物快速降温,一般可以把食物放在空气中冷去或者把食物放在水中冷却。那么,牛奶在水和空气中哪个冷却的快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
29、,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 2 4 6 810 1 2 14 1 6 18甲的示数/C7060 53 47 42 39 3 7 35 34 33乙的示数/7()66 61 58 55 52 5()48 46 44(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 明 要 控 制 它 们 相 同 的 量 是。(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
30、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 的(填“快”、“慢”或“保持不变”)。(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前后不一致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 _ _ _ _ _ _的影响。【答案】(1)牛奶的质量和初温(2)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3)慢(4)水温【解析】(1)与牛奶降温的因素很多,但只能保证其中一个发生改变,所以需要让质量和初温相同.(2)通过实验数据发现,相同时间内,水中浸泡的牛奶温度较低,说明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3)当实验时间较长时,相同时间内牛奶降温的速度逐渐变慢,就是指冷却速率变慢.这是由于随着牛奶温度下降,周围水的温度在升高,使牛奶冷却的速度变
31、慢了.(4)影响牛奶降低温度的因素很多,比如牛奶的质量、初温等等.2 8.(2 0 2 1 杭州)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含S C U 至、K+的杂质,小金用这种粗盐水经过下列实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溶液B加加过的餐粗出水的BaCI,超液,一过溶液A加用及的N U O,博*固体A固体B怛溶液(1)固体A是。(填化学式)(2)加 碳 酸 钠 溶 液 时 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3)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答案】(1)B a SO4(2)B a C b+N a 2 c o 3=B a C C h l+2
32、 N a C I (3)钾离子未除去【解析】(1)固体A是加入过量氯化钏产生的,为硫酸根与钢离子生成的硫酸钢;(2)加碳酸钠可除去A中过量的氯化银,反应方程式为B a C h +N a2C O3=B a C O 3 1 +2 N a C I ;(3)因整个过程中没有除去钾离子,所以所得晶体不是纯净氯化钠。2 9.(2 0 1 8九上宁波期中)根据给出的药品(稀硫酸、浓硫酸)和下图实验装置(包括托盘天平),设计一个实验,粗略测定由铜和锌两种金属组成的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假设合金已加工成粉末)。实验原理:由产生氢气的体积,查密度表知氢气质量,从而求得锌的质量。据实验原理设计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
33、题:(1 )你选用的药品是_ _ _o(2)你选用的实验装置是(填装置编号)若需组装,则连接的顺序是(用装置接口编号表)。(3)本实验中你必须测定的有效数据是()A.生成H 2的 体 积a毫 升B.反应前仪器和药品的质量b克C.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c克D.反应后仪器和药品的质量d克E.黄铜样品的质量e克【答案】(1)稀 硫 酸(2)A F E;(3)A、E 【解析】(1)我选用的药品是稀硫酸;(2)我选用的实验装置是A D F E;若需组装,则连接的顺序是:(3)只要知道产生氢气的体积,查密度表根据密度公式就能计算出氢气质量,然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锌的质量;根 据 公 式 质 量
34、分 数 巨 粤 粤X 1 0 0%可知,要质量锌的质量分数还需要黄铜样品的质量,故选样品质量A E。3 0.(2 0 1 6江东模拟)如图是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装置,小灯泡上标有3.8 V的字样.(1)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请指出其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2)该同学改正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均有偏转,但灯泡不发光.则接下来操作应该是一;(3)表为某小组的实验记录分析表:序号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功率/W额定功率/W13.00.361.08n 1.08+1.52+1.89 “Pssk-3-=1.5023.80.41.5234.50.421.89老师认为该小组数
35、据处理过程有误,理由是.【答案】(1)电压表使用了 0-15V的 量 程(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看灯是否能发光(3)灯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为额定功率,将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取平均值作为额定功率是没有意义的【解析】(1)因灯的额定电压为2.5 V,所以电压表应选用0-3 V 量程,原图中选用。-15V的大量程,会造成测量的电压不准确;(2)该同学改正后,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均有偏转,说明电路为通路,但灯泡不发光,是因为电路中电流太小而导致灯的实际功率太小,所以应向右移动滑片,减小电路的电阻,增大电流,看灯是否发光;(3)灯在不同电压
36、下灯的功率是不同的,灯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为额定功率,将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取平均值作为额定功率是没有意义的,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电压表使用了 0-15V的量程;(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看灯是否能发光;(3)灯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为额定功率,将不同电压下的功率取平均值作为额定功率是没有意义的.31.(2019七下衢州期中)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原长有关;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他们选择了甲、乙、丙 3 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
37、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 厘米,丙原长为9 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弹簧受到的拉力(牛)01234567甲弹簧的长度(厘米)6.06.6 7.2 7.8 8.4 9.0 9.610.6乙6.0 7.0 8.0 9.010.0 11.0 12.0 13.0卤9.09.910.811.712.6 13.5 14.4 15.9(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 弹 簧 伸 长 的 长 度(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 两组弹簧的数据;(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 与它
38、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答案】(1)小 于(2)甲 和 丙(3)伸长的长度(伸长量)【解析】(1)根据表格可知,当受到的拉力1N时,甲弹簧伸长:6.6cm-6cm=0.6cm:乙弹簧伸长:7.0cm 60cm=lcm,因此得到结论: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2)要验证猜想一,即探究弹簧形变的大小与原长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受力大小和材料相同,而改变原长,那么需要比较甲和丙两组弹簧的数据;(3)以甲为对象可知,它的受力和伸出情况如下:1N2N3N0.6cm1.2cm1.8cm根据上表可得:每组对应的伸长和拉力的比值都是0.6N/cm,因此得到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
39、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32.(2019杭州模拟)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时,进行了三种处理: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 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 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 号试管中不搅(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 两组作为对照。(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 两组作为对照。(3)若将3 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4)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四种处理 必 要(填“有或无”)。【答案】(1)和(2)和(3)(4)无【解析
40、】(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为变量时,实验中一组要有咀嚼和搅拌,一组没有咀嚼和搅拌,馒头碎屑可以认为是咀嚼后的情况,馒头块可以认为没有咀嚼,所以应选 和两组作为对照;(2)以“唾液”为变量时,一组要有唾液,另一组不能有唾液,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所以应选和 两组作为对照;(3)淀粉遇碘后能变蓝,如果不变蓝说明淀粉己经被全部转化成其他物质,三支试管中号试管的淀粉最有可能已经被反应完。号试管中只有馒头碎屑没有唾液,不会变化。号试管由于是馒头块反应较慢可能仍有部分淀粉,所以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4)山实验,清水和馒头碎屑的试管,滴入碘液后是不变色的现象,说明没有唾液的作用淀粉不会发生变化
41、,再使用馒头块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第四种处理无必要。四、解答题(共5题;共32分)3 3.(2 0 2 1 八下上城期末)电热水器金属内胆出水口加接一段曲长管道,在电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能形成“防电墙”,保障人的安全。如图所示,当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其金属内胆与大地间电压为2 2 0 V,由于曲长管道中水具有电阻(简称“隔电电阻,),因而人体两端的电压不高于2 0 V。若发生漏电(1)隔 电 电 阻 和 人 体 的 连 接 方 式 是(选填“串联”或并联”);(2)人体电阻为1 8 0 0 C,若此时加在人体两端电压恰好为2 0 V,计算隔电电阻的阻值。【答案】(1)串 联(2)解
42、:懿=嘿,RM=18000QO【解析】(1)隔电电阻的作用是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保护人体的安全,即它与人体相互影响,则隔电电阻与人体的连接方式为串联。(2)隔电电阻与人体串联,隔电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陶=U尊-U 人=2 2 0 V-2 0 V=2 0 0 V;U.R.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得到:/=20V _ 1800。200V-R.,;解得:R隔=1 8 0 0 0 034.(2016.浙江模拟)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的B端挂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A端用一细绳将杠杆系于地上,细绳与杠杆间的夹角为30。,OA=lm,OB=0.4m,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在O点放一质量为5kg的物
43、体,用F=1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以O.lm/s的速度向左匀速滑动.问:(g取10N/kg)4 _ _ O _ 0。一口(i)物体未滑动时,细绳承受的拉力为多大?(2)物体运动到距O点多远的地方,细绳A C的拉力恰好为零?(3)在移动物体的过程中,F做的功及功率是多大?【答案】(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 1 L 1=F 2 L 2;F 1 xOAxSin30=GxOB;F RX 1 mx0.5=1 ON/kgx 10N/kgx0.4m;解 得:Ft,=80No(2)设物体运动到距离。点为s的地方,细绳A C的拉力恰好为零;F|L 1=F 2 L 2;GXS=GBXO B;5kgx 1 ON
44、/kgxs=1 ON/kgx 10N/kgx0.4m;解 得:s=0.8m。(3)在移动过程中,F做的功:W=Fs=10Nx0.8m=8J;拉力 F 的功率:P=Fv=10Nx0.1m/s=lWo35.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10dm2,装入一定量的水.现将一个方木块放入容器中,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水未溢出,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6dm3 ,这时水的深度为8dm.(g取10N/kg,p木=1.OxlO3kg/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答案】(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60N(2)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800N.【解析】(1)W)i=
45、V=6dm3=6xl0 F,;=p*gV=1000kg/m3x 10N/kgx6x 10 3m3=60N.(2)h=8dm=0.8 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pgh=1000kg/m3x 1 ON/kgxO.8m=8xlOPa./.F=pS-8x 103Pax 1 Ox 1 2m2=800N;答:(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6 0 N;(2)放入木块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8 0 0 N.【分析】(1)已知浸入水中的木块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所受浮力.(2)已知水的深度h,根据p=p g h即可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再求出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3 6.(2 0 2 0杭州模拟)
46、向1 0 0 g稀H 2 s 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 0%的N a O 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 a O 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生成的沉淀是(填化学式);(2)加入的镁粉质量是多少?【答案】(1)M g (O H)2(2)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微:万 纂 万x 1 0 0%=3X 1 0 0%;Z 4-T 1/XZ 3 02 4加入的镁粉的质量为:5.8 g x瑞x 1 0 0%=2.4 g。【解析】(1)生成的沉淀是M g (O H)2;(2)氢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微:j%x 1 0 0%=卷 乂1 0 0%;十
47、i/X/Do加入的镁粉的质量为:5.8 g x曾x 1 0 0%=2.4 g。3 7.(2 0 2 1杭州)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钱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D.只开花不结果(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储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 了 氮 气 与 氧 气
48、 哪 一 物 理 性 质 的 差 异?。(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铁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 H 4 N O 2 1N2T+2 H2O,该反应是属于 反应(选填 化合”、“分解”、”置换或 复分解”)(4)空气中的N 2转化为N比,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价转变为 价(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答案】(1)B (2)沸点不同(3)分 解(4)-3 (5)认同,因为人工固为农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将会导致土壤板结;若土壤中N元素超标,被淋溶后,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认同,因为人工固氮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只要我们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问题。【解析】(1)缺少氮肥,可以使叶子矮小,故选B;(2)气体分离根据各气体的沸点不同;(3)反应为一种物质变成多种物质,是分解反应;(4)氨气里的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原子不带电,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