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实验教案20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实验教案20篇.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班科学实验教案小班科学实验教案 2020 篇篇这是小班科学实验教案 20 篇,是优秀的小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第 1 篇、小班科学活动蚂蚁搬食物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2、记录用的纸、笔、3、蚂蚁的课件、黑纸、瓶活动过程: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2、记录各自的发现。三、交流
2、各自的发现。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他们怎样通知朋友?三、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四、延伸活动:小实验“蚂蚁造家”。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活动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第 2 篇、小班科学小脚丫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在看一看、踩一踩、玩一玩的过程中增进孩子对脚的认识,发
3、展脚的触觉功能。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1、用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黄沙、鹅卵石、木板、地砖)2、不同质感材料若干(纸、草坪、海绵、泡沫、黄豆、弹珠、地砖、米)3、头饰若干,五角星若干1活动重难点:能用脚感知出不同质感的材料活动过程:1、音游:滑稽的脚先生 2、猜猜他在哪里。(师说名称幼儿快速指出:脚尖、脚跟、脚底、脚背、大脚趾、小脚趾)。3、小脚有什么用?(小脚本领真大)一、走小路,体验不同感觉。1、瞧,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四条小路,看
4、看是哪四条小路;(黄沙路、鹅卵石路、木板路、地砖路)2、你们用小脚去走走有什么感觉?3、幼儿交流:把你的感觉来告诉大家。4、小结:木板路走上去感觉硬硬的,有点暖暖的;地砖路是冰凉的,很光滑的;黄沙路是麻麻的,脚还会陷下去的,鹅卵石路是不平的,有点疼疼的。二、幼儿探索感知不同质感的材料。1、说说有些什么东西?2、幼儿自由探索感知,老师指导;3、小结交流:小脚发现了什么?游戏:幼儿两两结队相互检查感知不同材料。(找一个朋友,两人商量好谁先遮起眼睛来猜另一个人来帮他检查,猜的人全说对了给他一颗五角星,再换过来。)活动反思: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
5、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第 3 篇、小班科学活动海绵宝宝的本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活动准备:海绵若干
6、,记录表,海绵制品,非海绵制品,颜料水。活动过程:一、认识海绵,引起探究兴趣。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2、动画片里有谁呀?(海绵宝宝)3、你们知道海绵宝宝有什么本领吗?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的弹性。1、提问: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变一变”的游戏,我把笑脸的海绵宝宝捏一捏、扭一扭,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啊?(变成哭脸的海绵宝宝)如果我把手放开,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吗?你是怎么想的?2、预测记录:如果你认为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2请将苹果贴在有笑脸的纸上,如果你认为不能变回笑脸的请将苹果贴在画有哭脸的纸上。提问:我们来数一数觉得可以回复原状的朋友有几个?认为不可以
7、的有几个?3、操作验证:操作要求:到底能不能行呢?等会请你用捏、卷、扭、弯等各种方法和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的游戏,每次变的时候仔细看,海绵宝宝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操作指导:教师观察幼儿用什么方法变得?指导幼儿观察海绵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4、交流分享重点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变一变的游戏?海绵宝宝变成了什么?如果放开手海绵宝宝会变会原来的样子吗?教师小结:不管我们是卷一卷、压一压、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绵宝宝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看来海绵宝宝不只有柔软的特点,它还是有弹性的!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 1、观察发现: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海绵宝宝,它的身上有什么呢?(小孔)2、自主探索:猜
8、猜这些小孔有什么用呢?老师准备了一些水,请你们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看看海绵宝宝有什么变化?3、交流分享:海绵宝宝放进水里后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小结: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四、联系生活,寻找海绵制品1、认识物品:王老师带你们到后面的大海里一起去看一看,海里有些什么东西?2、海里寻宝:请你们每个人到海里寻找一件有海绵的东西,然后带着它马上回到位置上坐下来,那我就知道你的速度最快了。3、验证宝物:我们来看看,你们找到的是海绵制品吗。教师总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海绵宝宝的本领可真大!活动反思: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
9、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第 4 篇、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鸡蛋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乐意探索鸡蛋的秘密,激发探究的乐趣。2、尝试区分生蛋和熟蛋,体验实验的乐趣。3、初步了解挑选新鲜鸡蛋的方法。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活动准备蛋的不同吃法的图片(蒸、煮、煎、炒、做糕点等),实物:生鸡蛋、熟鸡蛋。3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鸡蛋吗?师:鸡
10、蛋营养非常丰富,小朋友们要多吃鸡蛋或蛋制品。但是鸡蛋比较难消化,一天最好不要超过 1 个。你们知道鸡蛋可以怎么吃吗?(蒸、煮、煎、炒、做糕点等)师:你们见过鸡蛋里面是怎么样的吗?你们知道生鸡蛋和熟鸡蛋有什么不同吗?二、科学探究。教师取出生蛋和熟蛋各一枚,让幼儿观察、说说这两枚蛋有什么不同。教师告诉幼儿两个蛋中一个是生蛋、一个是熟蛋,问幼儿有什么办法区分它们?这时,为了让幼儿易于描述,教师用油性笔随意给两个蛋编号。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猜猜和方法。教师进行实验一:把蛋钝的一头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然后同时转动两个鸡蛋,注意两手力度要一样。教师和幼儿一起数数。鸡蛋停止转动后,请幼儿说一说哪个鸡蛋转得久
11、,它们转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验证:分别剥开两个蛋,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猜对了没有,生蛋转得久还是熟蛋转得久?教师敲开生鸡蛋装透明碟子里,再用刀将熟蛋一分为二,让幼儿观察两者的不同,了解鸡蛋的结构。小结:鸡蛋分为蛋壳、蛋清和蛋黄,经过加热处理,蛋清和蛋黄都会凝固,蛋清会变成白色。三、学习挑选新鲜鸡蛋。师:鸡蛋放久了会变不新鲜,甚至会变坏。你们知道怎样挑选新鲜鸡蛋吗?我想买一个蛋,卖蛋的人这里有两个鸡蛋,我不知道它们新不新鲜,哪个最新鲜,你们能帮我挑吗?提示幼儿不能敲开,因为还没付钱。教师鼓励幼儿说说家人的做法和自己的想法。实验操作:将两个蛋编号,然后轮流拿到台灯下照,能透光,颜
12、色较均匀的为新鲜蛋。不透光、有黑影的则没那么新鲜,甚至可能是坏蛋。操作验证:将两个蛋敲开,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四、活动小结。今天,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生蛋和熟蛋的不同,也初步学习了挑选新鲜蛋的方法,回家你们也试试,看我们的方法有没有用。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有的话,记得跟大家一起分享。活动应变本次活动可以在幼儿园菜谱中有吃蛋的当天进行,效果可能更好。活动延伸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一个有挑战性的游戏:“立鸡蛋”,看谁先立起来。2、了解更多关于挑选、保持新鲜鸡蛋的方法。区角活动:美工区:在蛋壳上画上图案,陈列在区域角。或用蛋壳碎粘贴图案,制作蛋壳画。环境创设:将蛋的不同吃法的图
13、片贴在主题展示区。家园同步: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探讨蛋的4各种吃法,有兴趣的话,动手做做,让幼儿切身感受鸡蛋不同做法的不同美味。随机教育:在幼儿用餐的时候,如果有蛋类的菜,请幼儿说一说它的味道、制作的材料和方法。活动反思幼儿能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蛋的特征,让幼儿在无形中理解、掌握知识,并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内容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架起学习的桥梁,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上课时教师的语气语调还没有做到很抑扬顿挫,有的环节就没出现很惊讶的效果。所以以后要注意上课时的语气、表情,把课上的更生动有色。第 5 篇、小班科学活动变了变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 1、感知木耳等常见
14、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玩泡发实验。2、会用肢体动作表现木耳由小到大的变化过程,体验游戏的快乐。3、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初步探究科学的兴趣。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 1、木耳、银耳、茶叶、胖大海、紫菜等容易泡发的食品;温水、透明杯子、盘子。2、轻音乐活动过程 1、出示木耳,引起幼儿兴趣。(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是什么?(木耳)每个小朋友一块木耳,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木耳长得什么样子?你可以摸一
15、摸、闻一闻(干干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小结:木耳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问起来还有股香味呢。(2)请小朋友把木耳放到盘子里,接下了我们要用木耳变一个魔术。教师将两块木耳分别放进两个透明的杯子中,往一个杯子里倒入温水,木耳渐渐变大。师:木耳变成什么样了?(变大了)用手摸摸看,木耳有什么变化呢?请幼儿来摸一摸感受一下,幼儿说出感受(变软了)小结:原来小小的硬硬的干木耳泡水后会变大,变得湿湿的、软软的,这个现象叫泡发。2、幼儿动手尝试玩泡发木耳的实验。师:下面呢,就请小朋友亲自动手来泡发木耳,观察一下木耳的变化。由于水温有点热,出于小朋友的安全考虑,老师来帮助小朋友往杯子里倒水。幼儿人手一个透明
16、杯子,一块木耳,将木耳放入杯子中,观察木耳的变化,并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让幼儿5摸一摸泡发好的木耳,感受木耳泡发后会变软。3、游戏“变变变”,幼儿用肢体动作变现木耳泡发变化的过程,感受其乐趣。师:小朋友,你们想做小木耳吗?我们一起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小木耳们快来老师的身边吧,看看哪个小朋友学干木耳学的最像,这位小朋友把自己的身体抱得紧紧的真像一颗干干硬硬的小木耳。师:干干的小木耳准备洗个热水澡啦,快跳进水里,在水里泡一泡,翻一翻,扭一扭,小木耳慢慢变大了啦!这个小朋友把小手小脚都伸展开来好大啊,我们也来把手脚伸开变得大大的吧。这样泡的大大的木耳肯定特别好吃!4、迁移生活经验,了解其他可以泡
17、发的食物。师:除了木耳,你还知道有哪些食物在水里浸泡后会变大的?幼儿想象(茶叶、银耳、胖大海、紫菜、海参、粉丝、方便面等等)5、幼儿再次进行泡发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食物,咱们去看看有哪些吧。幼儿观看食物,并操作将茶叶放到水里,观看茶叶的变化,说说自己的发现。品尝自己亲手泡制的茶叶。再依次将紫菜、胖大海等泡发食物放入水中观察其变化。小结:茶叶、银耳、紫菜、木耳等泡发食物在水中浸泡后会由小变大,变软、变湿。活动延伸教师和孩子一起将泡发后的木耳送到食堂,请阿姨炒菜用。活动反思在整个活动中,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
18、在成长中拥有自信。活动基本达到预定的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如果在这个活动中设计一些能抓住某件事物或某个现象来重点让孩子观察、探讨其变化的环节,活动效果会更加突出,并会让延伸活动更加丰富。第 6 篇、小班科学活动蛋宝宝浮起来了教案反思设计意图:沉浮是幼儿生活中熟悉和常见的科学现象,但幼儿对它的认识是模糊的,鸡蛋能浮起来,更是令幼儿好奇的事。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实验、观察探索,让幼儿初步感受、理解这一现象,让幼儿在探究中学习,激发幼儿从小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目标:1、知道蛋宝宝在水里是沉的,引出让蛋宝宝浮起来。2、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幼儿探索的兴趣。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19、,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6教学准备:1、鸡蛋若干。2、杯子、水、盐等操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引题1、出示蛋宝宝,让幼儿猜想鸡蛋在水里会怎么样?2、那么到底鸡蛋在水里会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动手试一试。二、感知鸡蛋在水里是沉的。1、分组请幼儿去尝试把鸡蛋放到水里。2、请幼儿说一说你的发现。教师小结:原来鸡蛋在水里是沉在水底的。3、那么有没有办法让鸡蛋浮起来呢?三、体验沉与浮 1、请幼儿讨论,怎么样让鸡蛋浮在水了?2、小朋友想了很多的办法,真棒!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东西可以让鸡蛋浮在水里。3、出示盐,请幼儿讨论我们该
20、怎么做呢?4、教师操作实验让鸡蛋浮起来。让幼儿知道把盐放到水里,通过搅拌,并要加到一定量的盐才能浮起来。5、请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引导。(1)、教师讲解操作步骤,并提醒幼儿注意事项。(2)、幼儿操作实验。6、小朋友们你们的实验有成功的吗?真棒!请你们说说你们的实验结果。四、延伸活动今天小朋友们的操作实验表现真棒,老师请小朋友你们回去可以和爸爸妈妈再去尝试一下还有什么方法让我们的鸡蛋浮起来。教学反思:这是小班的一节科学活动教学,根据新纲要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于幼儿生活,据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活动运用教育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和
21、谐宽松的环境中,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得到发展。这节活动源于幼儿生活,符合小班幼儿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在活动中,不同材料的操作运用,让幼儿尝试、发现、体验整个过程,幼儿不但亲自体验了操作的乐趣,而且让幼儿在感受、体验中获得更为直观的经验。第 7 篇、小班科学活动云儿飘飘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认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云,展开想象力。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结合各种气候以及不同的时候观察云。活动过程:1、在不同的时间段观察云。(1)在晴天多云的时候,
22、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云。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云,教师可以用这样的提问来启发幼儿:小朋友你看这朵云像什么?云彩真美呀,仔细看看它是不是在移动呀?(2)7在太阳西斜的下午再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云,也请幼儿用自己知道的颜色来形容云,教师启发幼儿和早晨看到的云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2、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观察云。(1)在大雨来临之前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云,看一看云的颜色变成什么样下?告诉幼儿这是“乌云”。(2)在下雨的过程中在室内观察云的变化(乌云慢慢散尽了)(3)下完雨后看看天空变成什么样子。3、教师给幼儿讲故事“云是什么?”附故事:云是什么从前有一只麻雀,非常喜欢听妈妈
23、讲故事,麻雀妈妈特别爱讲云里的故事,什么五彩云里有一座仙人住的仙宫,仙宫里面住着许多仙女,小麻雀可爱听了。小麻雀经常望着云发呆,希望有一天也能到云里和小仙女做伴。小麻雀慢慢长大了。有一天,它看见一朵非常美丽的云,就拼命地追着飞去。飞呀,飞呀,不知飞了多久,也不知飞了多高,彩云终于被小麻雀追上了。啊!就像遇上了迷雾,小麻雀连方向也看不清了,哪儿有仙宫和仙女呀。小麻雀觉得太累了。它想在云彩上歇歇脚,可是它刚刚停止扇动翅膀,就一头栽了下来幸好被一棵大树给托住了。小麻雀回到家里,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傻孩子,你怎么把故事当真了呢,天上没有仙女,云只不过是一团水气。”活动反思:纲要中强调,
24、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和孩子共同讨论、探索、体验。第 8 篇、小班科学活动温暖小动物教案反思设计意图冬天到了,天气一天天变冷了,宝宝们都穿上了冬衣。可再玩娃娃家时,我发现有的宝宝会将布娃娃的衣服或鞋子脱掉。宝宝们只热衷于他自身的动作发展,全然不顾娃娃的冷暖。设计本活动,想通过让宝宝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怎样过冬?怎样取暖?从而不仅知道一些取暖的方法,更激发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活动目标 1、尝试用感官感知冷和暖,初步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
25、分享自己的心得。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各种取暖的物品(手套、围巾、大衣、热水袋等)、小动物玩具若8干活动过程 1、师用冰凉的手与宝宝握手,引出主题:比较谁的手冷?谁的手暖?2、讨论:怎样让老师的手、身体变得暖暖的?3、师根据宝宝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取暖物品,让宝宝感知暖(个别、集体)。4、以小动物哭声引起宝宝的注意,引发宝宝为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物品。5、游戏:小动物过冬引导宝宝做妈妈,为小动物带上不同的取暖物品。学说:宝宝,现在还冷吗?6、表扬“妈妈”们的积极表现。动物的情感。活动反思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
26、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第 9 篇、小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光被物体挡住会出现影子的现象。2.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经验。3.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灯、手电等光源。2各类玩具。3选择有阳光的地方。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探索影子的兴趣师:我们大家都见过影子,可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有影子吗?幼:有太阳的时候会有影子。幼:晚上开灯的时候会有影子。幼:有月亮的时候会有影子。师:
27、什么东西有影子。幼:人有影子。幼:小狗有影子。幼:洋娃娃也有影子。(幼儿回答问题时很活跃,有些幼儿也想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苦于这方面的经验很少,较着急;激发了幼儿对这一现象的探索兴趣。)二、通过实验了解影子形成、变化的原因1.师: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会变吗?怎么变?鼓励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手电筒、台灯、投影仪、玩具等进行试验。(教师巡回指导,并了解幼儿的想法。)2在集体中交流各自的实验结果幼:有光就会有影子。幼:“小象”和“小兔”的影子不一样。幼:“汽车”的影子会变大变小。师:怎么会变大变小的?幼:“汽车”靠近灯的时候影子变大,拿远一些影子会变小。幼:我发现我把手电筒拿到“大象”前面,
28、影子没有长鼻子,把它拿到“大象”旁边,影子就有长鼻子。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光源不断转动位置,影子也会发生变化。(所有幼儿对探索影子活动很感兴趣,不但能发现问题,还能通过动手试验来验证问9题,并讲出自己的看法,他们非常开心)师: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有影子。组织幼儿到室外自由寻找并相互交流。(幼儿说出了大树、花、草、房子、大型户外玩具、旗杆等都有影子,这样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三、游戏“踩影子”,巩固幼儿对影子形成及变化的认识师:我们大家在太阳下站好,看看自己的影子在哪里?你的影子会动吗?师生共同玩游戏“踩影子”,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别人不到自己的影子。幼儿自
29、己选择同伴游戏,去发现影子的变化。(提醒幼儿分散活动,避免与他人破撞)幼儿通过游戏,加深了影子形成及变化的认识,这种“做中学”的活动过程,幼儿易接受。在观察与实验中,能主动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及属于自己的感性经验等。活动反思: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
30、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第 10 篇、小班科学活动电风扇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认识电风扇的构造和主要用途。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一个台扇,一把扇子。活动过程:1、教师和幼儿从户外活动回到活动室,一边檫汗,一边说:“天气真热呀。”2、教师请幼儿到盥洗室洗手擦汗后回座位以后,打开电风扇。引起幼儿对于电风扇的兴趣。3、观察电扇:电扇有扇叶,转起来以后很快,有风。4、请幼儿说说自己家里的电扇是怎样的?5、教师把台扇拿出来,让幼
31、儿和吊扇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6、教师请幼儿拿起桌子上的一把扇子来扇一扇,说说是什么感觉?哪个风大,哪个风小?7、教师总结:电风扇真有用,有了它,夏天再热也不怕了。活动反思:教师在活动中思路清晰,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指导明确具体,能10够用多种方式积极、及时、有效地应答幼儿的需求,始终以支持、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激发幼儿勤于思考,敢于发言,在整个活动中,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有效地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第 11 篇、小班科学活动圆圆的白菜教案反思活动背景:在开展主题活动“篮子里的菜”时,教师让家长带孩子去超市或菜场认识蔬菜,并让孩子挑选两三种自己喜欢的蔬菜带到幼儿园来。在引导孩子们“玩菜”的
32、过程中,教师渗透了认识大小、外形、色彩等教育内容。孩子的已有经验:主题活动已进行一段时间,孩子们能说出常见蔬菜的名称:有用肢体动作表现滚动的皮球的经验:玩过“手拉手走成一个大圆圈”的游戏。活动目标:1尝试比较圆形蔬菜的大小,并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体验大小的相对性。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各种圆形蔬菜。活动过程:一、说蔬菜 1 从大篮子里挑选自己喜欢的蔬菜,说出它的名称。2滚滚、玩玩手中的菜。说说:为什么它们都会滚。(都
33、是圆圆的。)二、比蔬菜 1找同伴或教师比一比谁手中的菜大。2谁的菜最大,把它放在最前面,谁的菜最小,把它放在最后面。3老师的菜该放在哪里呢?(引导孩子观察教师手中的菜比最大的小一点,比最小的大一点。)4给这些圆圆的菜排排队,你们的菜应该放在哪里呢?三、扮蔬菜 1我们试着让自己的身体变成一棵圆圆的菜。2我们一起变成一棵大大的圆菜。(引导孩子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活动反思:这个活动是分组进行的,也由三个环节构成,其中比较自然地整合了许多教育因素。在“说蔬菜”环节中,教师鼓励孩子们说说自己喜欢的菜是什么菜,什么味道,什么颜色等,然后带领孩子们让菜在地上滚、转等。这个过程除了可以让孩子表达生活经验以
34、外,还可以感受球状物体的一些特性。在“比蔬菜”环节中,教师主动与个别孩子比一比菜的大小,以引起孩子们比大小的兴趣,然后引导同伴互相比较。教师引导大月份的孩子将手中的菜按大小排列,小月份的孩子只要能两两比较就可以了。“扮蔬菜”这个环节主要是帮助孩子迁移已有经验用肢体动作表现圆圆的菜,并从个体表现向群体表现过渡。11第 12 篇、小班科学活动用不同的工具运水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的工具运的水量是不同的,探索哪个工具运的水最多,发现海绵的吸水性。2.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能在运水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索的快乐。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
35、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透明的杯子(上面贴有一段一段的即时贴),海绵,吸管,网状小盆,小勺子,水,大盆子指导要点:1了解不同工具的用法。2在实验中发现海绵的吸水性与其他工具不同。活动过程:1提醒幼儿在游戏前将袖子卷起,注意不要弄湿袖子。2介绍每种工具的用法以及玩法 3每个幼儿拿一种材料将大盆子里的水用海绵、吸管等工具运到透明的杯子中。4规定运送的次数,每个幼儿用一种工具一起运 5次水,放在一起比一比谁运的水最多。若 5 次看不出运水的多少,那再进行新的一轮,再运 5 次水。5 引导幼儿发现海绵的吸水性,知道与其他工具不同。6 将透明杯子里的水倒入大盆子中,与边上的幼儿
36、交换工具,再进行一次游戏。7 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活动反思:玩水是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游戏项目,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这个区域也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但是由于小班的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我让孩子们数好 5 次然后比一比,但是有很少的孩子遵守游戏规则的,大部分孩子都只顾自己玩水,没有去发现运水过程中不同工具运水量的不同,但是有些孩子还是能够发现海绵的吸水性。第 13 篇、小班科学玩颜色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玩一玩、想一想、说一说,初步了解颜色的简单变化。2、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三个瓶盖上涂有不同颜色的透明塑料瓶。2.幼儿人手
37、一个瓶子,瓶中有部分水、一根棉签;每组三个颜料盘,分别是红黄蓝三种颜色、一块抹布。活动过程:1.以变魔术的方式,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摇一摇手中的瓶子,让水的颜色发生变化。水变成什么颜色了?为什么会这样呢?2.再出示一个准备好的瓶子,请幼儿观察:水会变颜色的秘密。小结:瓶盖上有颜料,颜料溶化到水里面,颜色就变了。3.示范如何让水变颜色。4.小结操作过程:121)打开瓶盖,2)用棉签涂上一种颜料,放在桌上。3)拧紧瓶盖,摇一摇。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6.小结活动。引导幼儿用我最喜欢 X 色,我做的是X 色瓶子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游戏结果。7.幼儿再次游戏。尝试在瓶盖上涂上另一种不同的颜色,看看水
38、变成了什么颜色?8.说一说自己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是哪两种颜色变成的?引导幼儿用我用 X 色和 X 色,作出的是 X 色瓶子的句式说说自己的游戏结果。8、对活动进行总结,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一起玩了有趣的颜色,发现了颜色的秘密,今后我们要把这许多五彩冰粉的颜色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让我们的作品变得更加美丽。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课,是根据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接受新知识情况来设计的。由于我们班孩子没有操作过书本练习,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是以实物操作的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进行操作,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他们都乐于参与其中。(2)本次活动,我以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轻松自由的活动学习氛围,孩子没有约束,
39、学习更主动。(3)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清楚的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按要求将物品分类放好。第 14 篇、小班科学活动变幻的色彩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享受调色游戏的乐趣。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活动准备:彩绘的图画书,图画纸,彩笔,水,晚。活动过程:1.读一本有关彩绘的图画书给幼儿听。2.提供水彩画,牙刷画,渲染画,调色游戏让幼儿任选自己喜欢的一组游戏进行。水彩画:用水彩笔沾颜料,在纸上自由构图。渲染画:将纸巾重复折叠,在折角处沾颜料
40、,展开后晾干。牙刷画:用废旧牙刷,沾颜料在纸上刷画。3.作品完成后,将作品晾干展示给大家欣赏。活动反思: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增强幼儿的成就感。第 15 篇、小班科学活动火车教案反思13活动目标:1、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把火车连接起来,体验成功的快乐。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
41、悦。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数字火车(3 套),绿色西瓜火车、黄色香蕉火车、红色火车、泡沫火车各一套(各有十几节);牛奶盒做的山洞,轨道,滑坡;各种材料的绳子(色彩、质地、粗细都不同)。活动过程:1、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孩子参与活动。2、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火车。3、请幼儿自己想办法将汽车连起来,教师以观察为主,适时指导,有的孩子可能没有规律的连接,或者火车颜色和绳子颜色的配对连接,或两种颜色有规律的连接。4、幼儿接好火车可以拉着火车钻山洞,过轨道并请孩子模仿生活,用语言表达火车开到哪里。5、让孩子比一比火车的长短。活动建议:教师适时介入,引导提升经验,但不强求。活动反思:
42、这次科学活动,是十分有趣味性的。不单单是因为它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且还有彩色的图谱,对于幼儿来说这是视听觉的双重享受。第 16 篇、小班科学活动好吃的糖教案反思活动背景:在开展主题活动“糖果饼干真好吃”时,教师将孩子们非常熟悉又很喜欢的糖果作为活动素材,在孩子们吃吃玩玩的过程中渗透教育内容。活动目标:1大胆想象与表达,并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寻找替代物。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5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各种外形可爱、色彩鲜艳的弹性糖,一次性纸盘
43、等。活动过程:一、讲讲吃糖1出示一盘各种形状、颜色的糖,请孩子们说说自己想吃的糖像什么、什么颜色的。2让孩子们挑选喜欢的糖尝一尝,并说说味道。二、点点数数依次出示五盘糖,分别放有:1 颗大熊糖,2 颗大圈圈糖,3 颗蛋糕糖,4 颗小圈圈糖,5 颗小熊糖。提问:这些糖像什么?什么颜色?有几颗?再次品尝喜欢的糖。三、拼拼搭搭出示大纸盘,请孩子们尝试用合适的糖替代人的五官,拼成脸谱。四、说明与思考这个活动可以分组进行。教师提供的外14形可爱、色彩鲜艳的糖果很容易激发孩子的想象和食欲。于是,在“讲讲吃吃”环节中,教师设计了有关外形、颜色、大小特征的问题。如:“你想吃哪颗糖?这颗糖像什么?什么颜色?”“
44、有两颗圆圆的糖,你想吃的是哪颗?大的还是小的?”等等。在“点点数数”环节中,教师出示了五盘糖,除了外形明显不同以外,每盘糖的数量依次递增。孩子们饶有兴致地和教师一起点数糖的数量,大月份的孩子还在教师引导下尝试将五盘糖按多少排序。当几个孩子把圈圈糖想象成了“嘴巴”“鼻孔”“眼睛”时,教师灵活地引导孩子“用糖果替代五官”。教师先出示空圆盘:“这个圆圆的盘子就像老师的脸,老师的脸上有些什么呢?”孩子每说出一个五官,教师便启发他找出可以替代这一五官的糖,并摆在圆盘的相应位置。如孩子说到“老师脸上有眼睛”,教师即请他找一种糖来替代眼睛,摆放在圆盘的相应位置上。就这样教师和孩子一边轻松地吃着糖,一边在大圆
45、盘上摆出各种脸谱。教师还满足孩子进一步拼摆的需要,让孩子在延伸活动中大胆表现。活动反思:科学活动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具有生活性和游戏性的内容。第 17 篇、小班科学海绵的本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活动准备:海绵若干,记录表,海绵制品,非海绵制品,颜料水。活动过程:一、认识海绵,引起探究兴趣。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2、动画片里有谁呀?(海绵宝宝)3、你们知道海绵宝宝有什么本领吗?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
46、的弹性。1、提问: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变一变的游戏,我把笑脸的海绵宝宝捏一捏、扭一扭,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啊?(变成哭脸的海绵宝宝)如果我把手放开,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吗?你是怎么想的?2、预测记录:如果你认为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请将苹果贴在有笑脸的纸上,如果你认为不能变回笑脸的请将苹果贴在画有哭脸的纸上。提问:我们来数一数觉得可以回复原状的朋友有几个?认为不可以的有几个?3、操作验证:操作要求:到底能不能行呢?等会请你用捏、卷、扭、弯等各种方法和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的游戏,每次变的时候仔细看,海绵宝宝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操作指导:教师观察幼儿用什么方法变得?指导幼儿观察海绵有没
47、有变回原来的笑脸。4、15交流分享重点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变一变的游戏?海绵宝宝变成了什么?如果放开手海绵宝宝会变会原来的样子吗?教师小结:不管我们是卷一卷、压一压、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绵宝宝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看来海绵宝宝不只有柔软的特点,它还是有弹性的!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1、观察发现: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海绵宝宝,它的身上有什么呢?(小孔)2、自主探索:猜猜这些小孔有什么用呢?老师准备了一些水,请你们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看看海绵宝宝有什么变化?3、交流分享:海绵宝宝放进水里后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小结: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四、联系生活,寻找海绵制品1、认识物品:王老
48、师带你们到后面的大海里一起去看一看,海里有些什么东西?2、海里寻宝:请你们每个人到海里寻找一件有海绵的东西,然后带着它马上回到位置上坐下来,那我就知道你的速度最快了。3、验证宝物:我们来看看,你们找到的是海绵制品吗。教师总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海绵宝宝的本领可真大!活动反思: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第 18 篇
49、、小班科学吹泡泡教案反思设计意图:吹泡泡是幼儿很喜欢的一个游戏,幼儿看着那一个个在阳光下闪耀着五颜六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而有趣的泡泡也蕴含着许多的科学教育价值:圆形的泡泡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那么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会吹出什么样的泡泡?根据小班幼儿好奇、爱玩游戏的特点,本次活动教师创设宽松的环境,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活动目标:1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2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实验与发现。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2物质准备:泡泡水、瓶子、用铁线拗成的三角形
50、吹泡泡工具。活动过程:一、出示泡泡水及圆形吹泡泡工具,引发幼儿兴趣。(一)教师吹泡泡唤起幼儿的回忆。(二)师:圆形吹泡泡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二、出示三角形的吹泡泡工具,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一)引导幼儿观察,说说16它的形状。(二)幼儿猜想:你们猜猜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三、自由探索,感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一)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泡泡的形状。(二)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猜想记录表上。(三)交流分享:1你发现了什么?2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3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4和你原来想的一样吗?(四)教师小结: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