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11578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中考物理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及点睛.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物理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 小题,每 题 3 分,共 21分)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虽然杂乱无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是人们常说的 天狗吃月

2、,这一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图丙是炎热夏天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图丁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如图所示,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图中的;空气、水3.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4.如图,在大小为400N 的拉力厂作用下,滑轮组经过6s将 600N的重物提升了 0.6m,在此过程中FA.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500JB.动滑轮重200NC.拉力厂的功率为60WD.滑轮组

3、的机械效率是75%5.各种新材料正在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石墨烯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且可以弯曲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下列物体中不适合使用石墨烯制作的是A.防弹衣 B.隔热手套 C.柔性显示屏 D.太阳能电池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C7.关于图中四种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烤火取暖,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B.於,划着火柴 是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C手凉时可双手相互摩擦,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

4、内能增加,使分子运动加快二、填 空 题(本大题7 小题,共 2 1 分)8 .如图所示,现在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拍摄时 路 上 的 行 人 和 车 辆 与 镜 头 的 距 离 满 足 的 条 件 是;在夜间为了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选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补光.9.王师傅装修房子时,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往楼上运送空心砖.已知装物箱重250N,每个滑轮重5 0 N,每块空心砖重20N(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若王师傅拉钢丝绳的力是600N,则一次能匀速提升一块砖.若某次提升中,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5

5、00N,拉力的功率是2 5 0 W,则将空心砖匀速提升1 0 m,需要的时间是 min.1 0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现象;如图所示,O A 是人眼在A 点观察河里8 处鹅卵石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补全人眼看见鹅卵石的光路图:()若用激光笔沿A O 照射,则激光(选 填“能”或“不能”)照射到鹅卵石上.1 1 .如图甲所示是我国研发的平流层飞艇“圆梦”号首飞成功照片,飞艇依靠浮力可升到20km高的平流层,其推进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与气流对飞艇的水平作用力平衡,可使飞艇长时间悬停。(1)若飞艇的气囊体积

6、为3X10,m 3,则飞艇在平流层受到的浮力约为 N.(平流层空气密度取0.06kg/m3)(2)飞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乙,推进器的功效(功效是指推进器的推力与功率的比值)为 0.01N/W,当平流层风速为40m/s时,飞艇推进器的功率为 W12.如图是运动员跳水时的情景,当人站在跳板上静止时,是因为(脚/跳板)发生了形变从而对跳板产生了压力,在人入水后下潜的过程中,水对她的压强_ _ _ _ _ _ _ _,在 她 慢 慢 浮 出 水 面 的 过 程 中 所 受 浮 力 (后两空均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13.火车驶过,车身和铁轨的撞击使铁轨 而发出轰隆声,附近的人们

7、可以立即判断出是一列火车经过,这是根据声音的_ _ _ _判断的;人们嫌吵,选择关上窗户,这是在_ _ _ _ _减弱噪声的。14.小丽同学用水平力F 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 重 100N的 A 物体4 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 80cm,物 体 B 重 50N(物 体 B 与 A 始终接触),此过程中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 N.若不计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滑轮移动的速度为 m/s,物体A 受到B 施加的摩擦力(选填“水平向左”、“水平向右”或“为零”),水平拉力F 为 N,水平拉力F 的功率为 W.三、作 图 题(共 7 分)15.二二是物体,二

8、二是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二二是主光轴.请用尺规作图,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及凸透镜两侧的焦点.4ADB.C16.在图中,小球在竖直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斜面上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1 7.利用图中的滑轮组,用 210N 向下的拉力将重为800N 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请画出符合要求的滑轮组绳子的绕法.I四、实 验 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 20分)18.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为了验证猜想,采用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与方法

9、: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桌面向右运动。其三次实验的条件变化如图甲、乙、丙所示。两个图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先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之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实验中是否需要长木板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19.某校科学探究小组接到一个课题,在只有托盘天平的情况下,借助烧杯、细线、水测量小物块的密度,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解决方法.(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

10、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 填 左 或 右 )调节,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其 错 误 之 处 是:.(D 重新调节好天平,他们按正确的方法称出了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是_ _ _ _ _ _g.如图丙所示,用细线拴着物块浸没在水中(物块未接触烧杯底且水未溢出),天平的示数变为16.2 g.将物块缓慢沉入烧杯底部,放开细线,天平的示数变为51.2 g.则物块的质量是 g,物块的密度是_ kg/m1.2 0.小军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

11、全相同的蜡烛A 和 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a、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 _ _ _ _ _(选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由此说明 物 体 经 平 面 镜 所 成 的 像 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b.当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 的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1.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 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点燃蜡烛A 后,小明发现镜中出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出 现 这 一 现 象 的 原 因 是.改进实验后,如图乙所示,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

12、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定蜡烛A 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一关系.小明想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接下来的操作是:移去蜡烛B,在 B 的位置竖直放置一张白卡片,(选 填“透过玻璃”或“直接”)观察白卡片上有无蜡烛A 的像.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从 A侧向玻璃板看去,人眼(选 填“能”或“不能”)看见蜡烛A 的像.小明想要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做了四个模型,如丙图所示,并把它们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其 中 能 够 达 到 实 验 目 的 是.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用笔在白纸上记录平面镜及蜡烛A 和蜡烛B 的位置,并画出蜡烛A 和对应蜡烛B 位置的连线,每次用刻度尺

13、分别测出两个蜡烛位置到镜面的距离,这一步操作目的是为了找到 的关系.2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滑轮组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实验小组钩码重G/N测力计的示数尸/N滑轮组的机板效率/%10.50.3547.6210.62320.9868.0(1)实验中必须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请你根据实验装置图及表中数据,测算出第2 小组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为.(3)另一小组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组装了图乙所示滑轮组进行实验。当这两组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选 填“相同”或“不相同”)o五、计 算 题(本大题共2 小题,

14、共 13分)23.赵磊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锅内装有5kg水,把水从18加热至9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C)o 在这个过程中用掉500g的木炭,已知木炭的热值3.36X107J/kg。求: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在这个过程中木炭放出的热量;烧水的效率。24.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 重为760N,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将物体M以 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的高度.拉力做的功W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钢丝绳的重、摩擦力大 小.求:/,W/J$00015 20 t/s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滑轮组提升

15、重物的机械M二效率是多少?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 18分)2 5.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雨雨形成的基本过程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合并,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浮力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在下落的过程中,小水滴或小冰晶受到的阻力是变化的,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当低空温度高于o-c时,小冰晶会熔化。最后落到地面便是雨。由于天然降水会溶解部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略显酸性。1982年 6 月,国际环境会议上正式将pH小于5.6的降水定为酸雨。(1)空气中的水蒸气凝

16、结成小水滴,属于 现 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当 空 气 受 到 污 染 时 有 (填写化学式)进入大气,便会形成硫酸型酸雨。(3)雨滴下落过程中(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下列能反映速度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oA.小速度 B.A 速度 C.小速度 D.个速度0 L-0*-u U 7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2 6.图 1是一款家用小型烤面包片的电烤炉,其额定功率为800W.它内部的简化电路如图2,发热体由两根完全相同的电热丝组成(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多少?小华只想让一根电热丝工作,她在图2 中的“、5 两点间接入一个开关N.请你通过计算说明,若开关S、&均闭合时,对电热丝的使用

17、寿命会造成什么影响?小华最终将电烤炉内部电路改造为图3,其 中 心=处.当 开 关 S、Si、Sz均闭合时,电烤炉的功率仍为800W,则电热丝瓜的阻值应为多少?2 7.太阳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如图其室内进出水管的安装示意图,I 为进水阀,n出水阀,i n 为调温阀.在水箱接口处有一根进出水管,一根溢流管,一根排气管.给水箱上冷水或沐浴时用热水,均通过这根进出水管来完成.请完成下列问题:给水箱上水时I、I I 应处于何种状态?此时水塔、自来水管与热水器的水箱、排气管、溢流管它们共同构成的物理模型是什么?若水箱安装在七楼楼顶上,且距楼顶地面高1 米,小华家住二

18、楼,进水阀距二楼地面高1 米,每层楼高3 米,则在进水阀处水压至少为多大才能顺利上水.设水箱容积为1 0 0 升,在一般的光照条件下,一满箱1 5 的水到傍晚时,水温可达到6 5 C,相当于多少米3 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C 水M.2 X 1 03J/(k g-),煤气的热值约4X 1 0,J/n?).水箱中的水温在冬天有时不够高,一般都预装了电加热器.若该电加热器的规格为“2 2 0 V 2.4K W”,家里当时的实际电压只有2 0 0 V,要把满箱水温度提高1 0 ,需加热多少分钟?(g=1 0 N/k g)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 小题,每题3分,共 2 1 分)1、C【解析

19、】(1)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3)海市蜃楼景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4)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详解】A、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 A正确,不合题意;B、天狗吃月,即为月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正确,不合题意;C、海市蜃楼景象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不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

20、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 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o2、D【解析】人眼看到水中的筷子,光由筷子射出经过水面折射,进入空气,再进入人眼中,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 D 正确,ABC错误.选 D.【点睛】切记看到水中的筷子,是筷子反射的光线由水中射出进入人眼中,所以光线应由水面下向上射出,切不可弄反.3、C【解析】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 m,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 6 cm,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100g。故选C。4,D【解析】A.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G=6OONxO.6m=360J.故 A 错误.G+G.B.若忽略绳重

21、和摩擦,根据尸=-边,则动滑轮重力为6 动=尸-G=2x400N-6()0N=200N,但是题中没有说忽略绳子n重和摩擦,所以动滑轮重力应小于200N.故 B错误.W 48QJC.拉力产做的功为W总=Fs=F=400Nx2x0.6m=480J,则 拉 力 厂 的 功 率 为 上 上 =-=80 W.故 C 错误.t 6s%360JD.滑 轮 组 的 机 械 效 率 为 片/=-=75%.故 D 正确.480J5、B【解析】由材料可知石墨烯具有坚硬、透明、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A、防弹衣要求强度高、富有弹性,石墨烯的强度高、韧性好,适合做防弹衣材料,故 A 不符合题意;B、隔热手套要求导热性

22、能差,而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不适合做保温隔热材料,故 B 符合题意;C、石墨烯是可弯曲的纳米材料,可以制作柔性显示屏,故 C 不符合题意;D、石墨烯可用于制造更耐热的太阳能电池,故 D 不符合题意。6、A【解析】A.因为金属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A 正确;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的热量用来完成熔化.故B 不正确;C.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水的沸点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才是1 0 0 C.故 C 不正确;D.冰在熔化过程,或者达到熔点的时候,温度就是0.故 D 不

23、正确.故选A【点睛】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以及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7、D【解析】A、甲图中:烤火取暖,是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划着火柴,是通过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丙图中:手凉时可双手相互摩擦,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丁图中: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使分子运动减慢,故 D 错误,符合题意。二、填 空 题(本大题7 小题,共 21分)8、u2f(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红外线【解析】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2

24、/,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红外线灯发出红外线照射物体,红外线发生漫反射,被监控摄像头接收,形成视频图像.9、80 1【解析】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n=3,根据+q)可得 q =M%=3 x 600N50N=1750N,n所以砖的重力为 Gw=Ga-GK=1750N250N=1600N,所以砖的块数为1600N/20N=80(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h=3xl0m=30m,根 据 P=Fv可得v=竺 匕=0 5 m/s,F 500N所以需要的时间为:f=-=-3W-=6 0 5 =lmm.vA10、折射 反射能【解析】“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所形成

25、的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池水映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连 接。3,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0 4 看到鹅卵石8 的位置在夕 处,人看到的配 点是鹅卵石的虚像,如图所示: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用激光笔沿4。照射,则激光能照射到鹅卵石上.11 1.8X105 1.44 X105【解析】(1)飞艇在平流层受到的浮力:尸浮=夕空 气 gyj*=0.06kg/m3xi0N/kgX3X105m3=i.8X105N;(2)由乙图可知,当 W=400m2/s2时,飞艇受到的阻力片360N,设平流层风速为J =40m/s时,飞艇受到的阻力为,由乙图

26、可知,飞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S 成正比,则有:4即修黑票=4所以,当平流层风速为40m/s时,飞艇受到的阻力,=4X360N=1440N;飞艇悬停在空中,因此飞艇受到的水平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水平推力:F=f=1440N;由题意可得:=0.01N/W,则此时飞艇推进器的功率为:P=1.44X 105Wo0.01N/W 0.01N/W12、脚 变大 变小【解析】当人站在跳板上静止时,人受到跳板支持力,脚发生弹性形变,从而跳板也会受到人的压力,所以跳板被压弯了,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人入水后下潜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但水的深度变大,故水对人的压强变大;在她慢慢浮出水

27、面的过程中,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所以人所受的浮力变小.1 3、振动 音色 传播过程中【解 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火车驶过,车身和铁轨的撞击使铁轨振动而发出轰隆声;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附近的人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立即判断出是一列火车经过;人们嫌吵时,选择关上窗户,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 4、0.1 水平向右 3 6 3.6【解 析】(1)滑轮为动滑轮,滑轮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2)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得出物体A受 到B施加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3)物 体A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对A的 摩 擦 力f地加上物体A受 到B施 加 的 摩 擦 力

28、fA;而滑轮为动滑轮,滑水平拉 力F为F左的2倍,据 此 计 算 水 平 拉 力F的大小;然 后 利 用 丁FsF V计算功率.【详 解】S物 0.8/7 2 c c ,(1)物 体 移 动 的 速 度U物=q=。-2根/$,滑轮移动的速度 物 4 s=x0.2m/s=0.1m/s2(2)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 物 体B受 到A的摩擦力%=8N,所 以,物 体A受 到B施 加 的 摩 擦 力 方=%=8 ,方向水平向右.(3)物 体A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对A的 摩 擦 力f地加上物体A受 到B施加的摩擦力fA,理=加+力=1 0 N +8 N =1 8 N,滑

29、轮为动滑轮,水 平 拉 力F为F左的2倍,故F =2七=2 x 1 8 N =3 6 N,则 拉 力 做 功 功 率P=W_Fs&=3 6 N x O.l m/s =3.6 W;【点 睛】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时速度、功、功率的计算,知识点多、题图复杂,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三、作 图 题(共7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过光心的方向不变;从焦点发出的光线,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还要知道由物体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聚到像点。【详解】连接AC,AC连线与主光轴的交点是凸透镜的光心,也就确定出凸透镜的位置。过 A 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然后根据折射点和C 即可确定折射光线,折射光

30、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右侧焦点F;过 C 作平行于主光轴的折射光线,然后根据A 和折射点确定入射光线,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左侧焦点F;【点睛】此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考查了对三条特殊光线的应用,要理解成像的原理,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确定凸透镜的位置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要求画出各个力.【详解】因为是光滑的斜面,且绳子处于竖直状态(球与斜面虽然接触但不发生挤压),所以小球不受摩擦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则小球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沿绳子竖直向上,两个力的作用点都画

31、在球的重心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作图时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如图所示:【解析】此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为:”=y =-800kN=3.8*4,同时用力方向向下,作图如下:F 210N四、实 验 题(本大题共5 小题,共 20分)18、甲、丙 不对;没有控制压力一定 不一定【解析】根据题中“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可知,本题是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滑动摩擦力实验的改进,学生不容易理解,理解的关键在于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无关;本题也是控制变量法思想的应用,明确变量和不变量是解题的关键。【详解】(

32、1)为了验证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应选择甲、丙两个图;(2)在验证猜想三时,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在接触面积变化的同时,压力也发生了变化,没有控制压力一定,所以得出错误结论;(3)因为实验中拉动的是木板,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否匀速没有关系,并且弹簧测力计示数是静止的容易读数。所以长木板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19、左 测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11.2 20 4000【解析】

33、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其错误之处是: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fi=20g+10g+1.2g=11.2g.用细线拴着物块浸没在水中,天平的示数变为16.2 g,则物块排开水的质量为16.2g-U.2g=5g,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则物体的体积等于其排开水的体积,则物体的体积为:Vy=m=5:g 3=5_ 而3.水 1g几机将物块缓慢沉入烧杯底部,天平的示数变为5 L 2 g,则物体的质量为m 物=51.2g-U.2g=20g,

34、则物体的密度为p=*=4 g/a n 3=4 x lO g/M 3V 5cm20、不能 虚像 不变【解析】a.平面成的像是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b.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当蜡烛A 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 的像也靠近玻璃板,但大小不变.21、光在玻璃板的两个面分别成像(玻璃板过厚)像与物的大小 直接 能 B 像和物到镜面距离【解析】(1)由甲图知道,点燃蜡烛后,发现镜中出现了蜡烛A 两个不重合的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因为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远,而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2)如图乙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

35、 的像完全重合,即拿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这样可以能确定蜡烛A 经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同时还能比较蜡烛成的像和蜡烛大小关系;(3)由于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当移去蜡烛B,在 B 的位置竖直放置一张白卡片,卡片上是看不到蜡烛A 的像的,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所以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不住玻璃板反射光,所以,人眼在玻璃板前仍能看见棋子A 的像;(5)由图知道,四个模型分别为字母A、C、T、V,即只有C 左右不同,而 A、T、V,左右相同,所以当

36、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模型A、T、V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只有字母C 左右不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6)用铅笔画出平面镜及蜡烛A 和蜡烛B 的位置,并画出蜡烛A 和蜡烛B 位置的连线,并每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个蜡烛位置到镜面的距离,这样可以发现两蜡烛到镜面的距离,便于找到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22、匀速竖直 53.8%相同【解析】(1)由图甲可知,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需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图甲中,由3 股绳子承担重物,故重物升高力,绳子自由端升高3心 第 2 小组的机械效率:%Gh G IN=-7-X100%=-X100%=X100%=-

37、X100%53.8%;W总 Fx3h 3F 3xO.62N(3)两组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他们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也一样,因此总功相同,也就是机械效率不变。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13分)23、(1)1.68X106J(2)1.68X107J(3)10%【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 es=cm(/-rt)=4.2xl0Wg-,C)x5*gx(98-18)=1.68xl06J,(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放=gm=3.36X107j/gX().5Ag=1.68X107j;(3)烧水的效率可=2X100%=色第X100%=10%。1 Q.1 6SX10

38、 J24、(1)7600J(2)95%(3)40N【解析】(1)有用功:Ww=G/i=760Nxl0m=7600J(2)货物运动的时间:10mt=-=2QsQ.5mls根据图乙可知,此时拉力做的总功是8000J所以其机械效率是:76OOJ n=-=-x 100%=95%W&8000J(3)额外功:=匕 一%=8000J-7600J=400J=G电h,,动滑轮的重:c w.400J 仙”GM=j=-=40N*h 10m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 18分)25、液化 SO2 B【解析】(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属于液化现象;(2)SCh进入大气与水

39、蒸气结合形成酸雨;(3)雨滴下落时,开始雨滴下落速度慢,阻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速度越来越快;当下落速度加快使阻力变大且等于重力时,合力为0,雨滴开始做匀速运动;所以,整个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先加速后匀速,故 B 正确,ACD错误。26(l)2.2 X 1 0 5 j(2)a、5 两 点 间 接 入 一 个 开 关 若 开 关 S、&均闭合时,电热丝容易因温度过高而熔断(3)121 C【解析】(1)家用电烤炉的额定电压为家庭电路电压:U=220V;额定功率:P=80()W;工作时间:/=5min=300s;因为电烤炉工作时所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即。=W,所以电烤炉正常工作5min放

40、出的热量:Q=W=Pf=800W X300s=2.2X105j;(2)由 P=U/得:/=,电烤炉正常工作时电流:/=里=迎电=3.62A;U U 220V正常工作时电阻:/?=U2=K(220V7)2=60.5Q;%800Wa、b两点间接入一个开关S”开关S、Si均闭合时,电路中只有此工作,岛被多短路,-1 1由于 R1=R2,&=/?=一 X60.50=30.25。;2 2U 220V此时电流:I=-=7.27A=2Z;4 30.25A即此时R2中电流实正常工作时的2 倍,由焦耳定律式Q=F R t;可知相同时间内R2此时的热量是正常工作时的2 倍,很容易因温度过高而熔断;(3)由图3 可

41、知,足、肌并联,且功率:P=800W;1 1U2(220V)2/?3所消耗的功率:P3=U 3/3=U X-1=-X 800W=200W;故 R3 的电阻:R 3=-=121Q.2 2P3 40W27、阀门i 应打开,阀门II、in 应关闭;连通器;1.8xlO5Pa0.525m335.3min【解析】(1)分析图,要上水,要闭合阀门n、m,打开阀门i;洗澡时,热水从上面下来和冷水混合使用,要闭合阀门I,打开阀门n、m;同时水塔、自来水管与热水器的水箱、排气管、溢流管这几个底部相连通的容器构成连通器;(2)确定二楼进水阀处的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求此处水管内的水产生的压强,再加上大气压就是要求

42、的在进水阀处的最小水压;(3)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水的质量,利用吸热公式计算水吸收热量,再由热值公式计算需要的煤气的体积;(4)由 p=y-计算加热器电阻,再计算实际功率,由吸热公式计算水吸热,由 p=a计算加热时间.Rt【详解】(1)由图可知,阀门I 打开,阀门n、皿关闭,给水箱上水;阀门I 关闭,阀门n、m 打开,上面来的热水和下面来的冷水混合,供热洗澡用;此时水塔、自来水管与热水器的水箱、排气管、溢流管它们共同构成的物理模型是连通器;(2)排水阀到太阳能热水器水面的高度:h=3mx(7-1)-lm+lm=18m,太阳能热水器的水在排水阀处产生的压强:p=pgh=l.Ox 103kg/m3x

43、10N/kgxl8m=1.8x 10sPa,进水口处最小水压:p,h=p=1.8xlO5Pa;(3)水的体积 V=100L=0.1m3,水的质量 m=pV=1.0 xl03kg/m3x0.1in3=100kg,水箱内的水吸收的热量:(2吸=1 1 (t-to)=4.2X103J/(kg)xlOOkgx(65-15)=2.1xlO7J,如果靠煤气燃烧放出这些热量,需完全燃烧煤气的体积为:v=Q=2,1X10J m3Q X I。”!?(4)由 P=U?可得,电加热器的电阻:RR_U额2_(220V)2_121OTF 2400W 当电热器200V实际功率为:H一 2 (2 0 0 V)2P=983.

44、5W;R把满箱水温度提高10需吸收的热量为:Q K=cmA t=4.2xlO3J/(kg)xl00kgxl0=4.2xl06J,这些热量由电加热器来加热提供,所 以 W=Q放=4.2x1061,需加热的时间 t=&乜 X 1 0 6%n 7.4w35.3min.P 1 9 8 3.5 W答:(1)【应打开,II应关闭;此时水塔、自来水管与热水器的水箱、排气管、溢流管它们共同构成的物理模型是连通器;(2)进水阀处水压至少为1.8xl()5pa时才能顺利上水;(3)相当于0.5250?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4)要把满箱水温度提高1 0 C,需加热的时间约为35.3min.【点评】本题考查了连通器的理解、热量和热值计算、功率公式的应用等,考查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等诸多优点,深受人们的青睐.在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自然成了中考关注的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