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地理过程如何备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地理过程如何备考.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届全国新高考地理备考复习“地理过程”如何备考以自然界四大物质循环过程为例地理事象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每种地理事象都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 过 程,地理过程更是无处不在,在高中地理教材中被称为自然界的四大物质循环过程的是大气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和生物循环过程。地理过程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例 如,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商业网点的形成过程、聚落的形成过程就属于人文地理过程;有大尺度的地理过 程,如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也有小尺度的自然地理过程,如山谷风的形成过程。因此地理过程类试题在近些年高考试题中屡见不甚鲜。如要取得高分,复习时必须细化知识点,让自己“身临其
2、境”“心随景动”。一、抓 环 节,重成因地理事象的形成、作用、发生、变化过程是由许多环节连接而成,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形成原因;某个环节的变化可能影响其他环节,甚至整个地理过程。例 如,水循环的关键是水的三相变化,太阳能是动力来源。水循环由大气降水、水体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七个环节组成。大气降水是由水体蒸发、植物蒸腾的水汽上升冷却凝结而成;水体吸收太阳辐射或在风的吹拂下,水由液态、固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盛行风带会把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沟通了海洋水与陆地水;大气降水有极少一部分被植物截留,降落到地面后,有一小部分沿着土壤空隙
3、和岩石裂隙渗入地 下,转化为地下水,形成地下径流,剩余部分由地面汇流到沟谷、河谷形成地表径流;在外流域,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把陆地水注入海洋,与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一起组成了海陆间水循环(大循环)b水循环某个环节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环节,甚至整个水循环,例 如,破坏植被、排干湖沼,使蒸发量和蒸腾量减少,局部气候变干,水循环量减少;夏季风的强弱影响水汽输送和大气降水;植 物(森 林)具有涵养水在源的功能,大面积破坏植被,会使下渗量 减 少,地下径流减大少;城市被誉为“水泥森林”,地表被水泥和柏油马路覆盖,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小,容易发生城市内涝,因 此,增大城市绿地面积,完善城
4、市排水系统,是治理城市内涝的主要措施;江河上兴建水 库(大坝、水利枢纽)可流调节河流径流量,枯水期时因水库大量蓄水,河流甚至断流,注入海洋的水量减小,海洋对三角洲的侵蚀作用增强,甚至出现“咸潮”,破坏三角洲地区的淡水资源。复 习 时,不能仅仅了解地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成因,更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例 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表面、显性的角度看,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天上来),向东注入渤海,渤海之水是不会直接沿黄河倒流到青藏高原的,但从海陆间水循环的角度看,“奔流到海”(渤 海)的黄河水真的就“不复回”了吗?不,渤海水蒸发通过水汽输送是可以“复回的”。例1(2021年全国乙卷,37题
5、 第(2)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土于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图1所示士于田海拔6 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 记 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图1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试题分析】该题第问体现了岩石圈物质循环中的外力作用(河水搬运、堆积、侵 蚀)对某河段形成过程的影响。三河镇以下河段形成的主要环节是泥沙 沉 积,巢湖岸线后退和河流侵蚀出新的河道。究 其 成 因,因丰乐河、杭埠河上游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丰乐河、杭埠河向巢湖料,输送的泥沙增加,泥沙淤积使巢湖面积缩小;因过度开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巢湖岸线后退,形成了地形平坦
6、、有松散堆积物的地段;河流在三河镇以下地形平坦、有松散沉积物的地段侧蚀、冲刷出新的河道,河流延长。【参考答案】(2)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向巢湖输入的泥沙增 加;过 度 开 垦,围湖造田,导致巢湖水域面积缩小;巢湖岸线后退后,河流在三河镇以下河段平坦、松散的沉积物上侧蚀、冲刷出新的河道,河流延长。二、抓 成 因,重过程每个地理过程都有形成的原因,在成因的驱动下,地理事象按照一定的流程 运 转,把各个环节串联起来,构成了地理事象的形成、作用、发生、变化过程。因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分布不均(冷热不均),垂直方向空气“热上升、冷下沉”,使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近地面“热低压、冷高压”,对应
7、的高空“热高压、冷低压”,存在气压梯度,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过程;加 之,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地表的摩擦力、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锋面(极 锋),形成了三圈环流过程。水的三相变化、重力作用、太阳辐射能形成了水循环过程。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 用 等)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的驱动下,形成了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光合作用、动物取食、呼吸分解、死亡归还、微生物分解等原因使物质和能量在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不断地循环或流动形成了生物循环过程(见 图2卜图2生物循环及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Lj演化
8、中的作用结构图 例2(2020年 全 国 卷II,3 7题第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 究 表 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图3示意金沙江云南段。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试题解析】该题主要涉及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的地表部分。作答时要仔细 审 题,从题干和设问中提取有效信息,断裂带因岩石破碎,容易被流水侵蚀,发育河流,金矿“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所以金沙江两岸(流域)有金矿石,使金沙江具备了沙金源;地壳抬升(内力作用)形成了“出露的金矿石”;关键是“出露的金矿石转
9、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即出露的金矿石如何进入金沙江,如何变成沙金。该过程的主要环节是地壳抬升、金矿石出露、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卜把金矿石从岩石中分离,搬入金沙江,研磨块状的金矿石释放金,并将金沉积于河床之中(如图4)金矿石 1地壳抬升图4三、抓 过 程,重结果(影 响)地理事象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各个环节(要 素)因相互作用,环 环 相 扣,而形成一个整体,会对地理环境或要素产生一定的影响,会产生单个环节(要素)难以形成的结果。例 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生物循环过程(见 图2)的 意 义,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
10、着连续不断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架起了连接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的桥梁,将无机物转化合成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在生物新陈代谢和有机质的分解过程中,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水的化学成分,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 壤 形 成,形成了适合生命存在和繁衍的地理环境。同 时,在生物循环过程中,因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维持了二氧化碳(见 图5)和氧气的动态平衡、水循环过程中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得以补充和更新、为人类生产、生活补给水源,尤其是江河水,也伴随着物质迁移,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内力和外力的建造和破坏是同时进行的、内力作用建造了地球形态最基本的格局,形成陆地和洋
11、底、高山和盆地,增大了地表的高低起伏,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也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矿产资源,也产生了许多地质灾害。大气在循环过程中,产生了大气环流,影响着天气和气候,也形成了许多气象灾害;研究城市热力环流,增大城市绿地面积,将产“废气”的企业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半径以外,还城市“碧水蓝天”。图5自然界的碳循环和平角功能,人(四、抓 结 果,重应用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利用地理过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一轮复 习 时,在积累每一个地理过程产生结果的基础上,把“重心”放在地理过程的应用上、例 如,研究水循环过程主要用来解决水资源的
12、时空调配和水循环环节的改 造;研究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主要是为了寻找矿产资源、防御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和合理改造地表形态;研究大气循环过程主要是为改善局部地区气候、防御气象灾害(水灾、旱灾等);研究生物循环过程主要是为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生态农业。例3(2020年江苏卷,第21,22题,双项选择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推进,桑蚕产业由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地区逐渐西移。2005年 以 来,广西蚕茧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桑蚕业助推3 5个石漠化贫困县脱贫致富。图6为“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21,2 2题。21.广西发展桑蚕业得益于A.土壤肥力高,桑叶生长快 B.
13、热量条件好,结茧次数多C.地表水资源多,桑枝萌叶多 D.土地资源丰富,宜桑面积广22.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的优势有A.桑下种薯,延长了产业链 B.桑枝育菇,发展多种经营C.薯、丝 加 工,增加附加值 D.菌基回田,提高土地利用率【试题分析】该题用模式示意图中的箭头,标注了广西平怀蚕业的种植、加工、销售过程,其中还包含了生物循环过程,也是生物循环过程的应用。依据广西平怀桑蚕业的生产环节和过程(平怀模式图),主要考查广西发展桑蚕业的益处和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的优势之处。21.“桑蚕业助推35个石漠化贫困县脱贫致富”,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土壤贫瘠;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好,桑树
14、生长期长,养蚕季节长,蚕吐丝结茧次数多;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容易下漏,地表水资源短缺;贫困县人口较少,土地资源丰富,宜桑面积广。22.读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示意图,桑下种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但没有深 加 工,故没有延长产业链;桑枝育菇,实现废品再利用,产出蘑菇,多种经营;红薯加工成粉丝、蚕茧加工成蚕丝,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菌基回田,可提高土壤肥力,而不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参考答案】21.BD;22.BC在一轮复习时,要打破教材中的章节限制,整合同类(地理过程)知 识,归纳方式、方 法;细节决定成败,抓住地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探究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以及产生的结果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把重心落在地理过程的应用上,依此解决生长、生活中的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