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模拟】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真模拟】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pdf(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 文 高 考 冲 刺 测 试 卷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一、现代文阅读(3 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雅乐,原是周代统治阶级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充满仪式感的音乐舞蹈来彰显至高无上的王权。雅乐在历朝历代被不断补充与丰富,作为皇家重要仪式中的一部分而留存下来。近年来,国内掀起复古热潮,流行音乐领域的“中国风”,街头的汉服装束,均体现着一种时尚文化的新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于汉文化的详尽解读方式,极致地体现出东方文明的源远流长。而“新雅乐”的诞生,秉承了“中正和平之性,翩翩君子之风”的儒家哲学思想,以具象的文化形态体现出典雅、淡雅、雅正的
2、审美诉求,并 将“以礼塑身,以乐兴国”作为终极艺术使命。“新雅乐”在艺术创作视野中严格遵循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粹所在,用声音与舞蹈重温昔日的良辰美景。“新雅乐”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韵味。古典诗词文化与乐舞文化在“新雅乐”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创新拓展。礼 记 乐记有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在古典雅乐的精神指向中,“诗、乐、舞”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这也使古典文集 诗经和 楚辞 中收录的文本大多可以入乐表演。当 代“新雅乐”受其启发,作曲家林海依古词填曲创作 关雎,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文重现于世,追忆周代社会风俗景象。“新雅乐”敏锐察觉到书法与水墨的文化要素,在 墨香等舞
3、蹈的编创中,舞者一袭素衣,甩着水袖,以优雅的舞姿在行云流水间诠释着书法独到的抑扬顿挫之感。现代感十足的编曲方式用古琴和钟磬等古乐配器奏出,在歌声与音乐旋律的交相辉映中体现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从唱腔特性来看,古人曾形容雅乐之声“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又有 乐记师乙篇中讲到的“累累乎端如贯珠”,虽只有寥寥数句,但足见雅乐演唱时声音洪亮、气息连贯、以美至归的特点。当代歌者经过科学的发声系统训练,在演唱能力方面驾轻就熟,针对古典雅乐对于歌唱审美的要求,在声音塑造上体现“圆、润、糯”的特点,体现出与中国古典美学如出一辙的含蓄、柔美、空灵、醇厚。从传承的角度来看,“新雅乐”抛弃了礼乐制度在政治和思想
4、层面的捆绑之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意境美的追求上。作为一种艺术,自身对审美观的独到见解和追求,是其不断发展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辐射延续的基础。“新雅乐”亦如此。雅乐文化在沉睡中被唤醒,历经追溯、复原、创新、重塑。“新雅乐”之“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鲜明的文化特征钩沉历史,将“形式美”与“内涵美”融会贯通,传 递 着“以礼修身,以乐感人”的优秀品格。(摘 编 自罗丽“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选 自 光明日报2019.1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王朝的礼乐制度“礼崩乐坏”,但雅乐音声并未消亡,而是作为皇家仪式留存千年。B.秉 承“新雅乐”创作方法,北京奥运会开幕
5、式极致地体现出汉文化的源远流长。C.当代新雅乐受到诗、歌、舞三位一体关系的启发,用音乐舞蹈重现了 关雎诗文之美。D.“新雅乐”自身对审美有独到见解和追求,是其在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得到延续和发展的基础。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雅乐、新雅乐的发展沿革入笔,引出对新雅乐文化的内涵的阐述。B.文章从新雅乐的文化韵味等三个方面,论证了新雅乐对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C.文章在论证新雅乐的唱腔特性时,将古今雅乐进行了对比。D.由文章严密的论证,可以得出新雅乐是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优质载体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雅乐在艺术创作中遵循古典文化的精粹,
6、以“雅”为律,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韵味。B.新雅乐“圆、润、糯”的唱腔特点,含蓄、柔美、空灵、醇厚,符合古典雅乐的审美要求。C.新雅乐将形式美与内涵美融合,摆脱了礼乐制度中的束缚,使古典诗乐文化焕然重生。D.新雅乐融合了诗词文化、书法文化,也必然能将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一一唤醒。(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下流行的表情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将古老与新潮融合一体,设计出系列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从 1999年起,陈楠开始对甲骨文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与创作。“作为韩美林老
7、师的设计助手,我参与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造型设计,融进甲骨文元素的体育运动项目造型,受到世界各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好评,成为经典案例。陈楠说。近 20年间,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甲骨文的设计作品,2017年首套甲骨文设计字库正式上线,同时他还把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动画、贺卡、手机壳、丝巾等创意产品,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目前,陈楠采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和热词,创作发布的甲骨文表情包已经有6 套。他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海外出版发行,甲骨文等汉字艺术设计作品也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摘 编 自 陈楠:把甲骨文“玩 出“表情”来)材料二: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文
8、化传播的先导是文字。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如何在纯粹的甲骨文研究、社会传播和文明交流中搭建桥梁,如何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甲骨从清冷库房中走出来,体现其时代价值,更多的人在尝试,在努力。甲骨填色的拉曼光谱分析,计算机拼接甲骨图片技术报告,甲骨文大数据库平台的发布科技手段在甲骨学研究中的运用是一个新的趋势。识别与释读,一直是甲骨文系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巳发现的甲骨文单字中,大部分未获识别。人们对未来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来研究解决甲骨文问题充满期待。“殷契文渊”平台的发布也让人欣喜。它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指导下,建立的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
9、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知识享平台,包 括“三库一平台”甲骨字形库、甲骨著录库、甲骨文献库、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对甲骨文感兴趣的人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认识、学习、研究甲骨文。(摘编自新晓燕、王 胜 昔 甲骨文:我们这样走近你)材料三:“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一个多世纪前,学者罗振玉在朋友刘卷家中初见甲骨,既惊又喜,大受震动后写下这段话。历 经 120年,几代甲骨文斫究工作者辛勤努力、接续奋斗,誓要从千年中华文明标志的甲骨文中解码出历史记忆的真相。日前,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专家纷纷就如何做好甲骨文的传承工作建言献发。在中国
10、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一曼看来,既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比如,殷墟文化分期的绝对年代确定、殷墟考古发现的许多重要遗迹遗物的年代和性质等考古学问题,都是依据甲骨文资料和甲骨学研究成果来探讨的。因此,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样定会取得更大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说,应保护载入 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的尊严,杜绝伪造、乱用、乱通假甲骨文字的现象,注重多元化、多路径的甲骨文研究理论、方案、方法的探索,完善甲骨学学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甲骨学发展氛围。2018年,国家图书馆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整理
11、与研究正式立项,这意味着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整理研究进入快车道。据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介绍,目前已基本完成照片采集和释文,正加紧推进排序等整理研究,力争早日完成 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的整理出版。(摘编自孙亚慧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材料四: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甲骨文有其独特的异彩之处: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4100年前。而随着中国考古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
12、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岗刻画符号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因此,我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五世纪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里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甲骨文与后世的文字关系十分密切,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据文献记载,中国汉字在秦汉年间传入越南,越南长期使用汉字至十三世纪才有本国文字。汉代初年汉字传到朝鲜,直到李朝初期,他们依据中国音
13、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朝鲜文字,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朝鲜才有了自己的文字。而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绝迹较早,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影响无从谈起。(摘编自李雪山 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表情包 融合 古老与新潮 带动 年轻人重新关注我国传统文化B甲骨文爱好者 借 助“殷契文渊”平台查找甲骨文字、文献、著作等C.甲骨文研究者 历经 120年、几代奋斗 破译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所有历史记忆D.国家图书馆相关人员 研究国图馆藏甲骨 预期整理出版 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值甲骨文发现
14、120周年,四则材料介绍甲骨文的传播、甲骨学的研究,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寄寓在甲骨文上的传统文明和文化自信。B.陈楠将甲骨文元素融入诸多设计作品,出版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多个国家展出汉字艺术设计作品,在国内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C.用拉曼光谱分析甲骨填色,用计算机辅助缀合甲骨图片,用大数据整理、汇总研究成果,当下甲骨学研究手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殷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 关系非常密切,它们相互依存、促进,只要将二者有机结合,综合分析、比较,就一定会取得更大收获。6.根据材料四的相关内容,拟写分论点,证 明 甲 骨 文 有“独特的异彩之处”。(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
15、字,完成各题。麦穗的故事常辰哲初夏的乡村,只见一片片黄金色的麦浪。村子东头的一户人家人头攒动。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男孩就在同村人的叫好声中出生了。孩子的奶奶从地里往回跑。听着大家的贺喜,老太太望着地里丰收的麦子,给孙子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麦穗。麦穗和地里的麦子一样,茁壮成长。一晃,麦 穗 18岁了。村里同龄的男孩子都已经外出打工了,有的人盖了房子,娶了媳妇。麦穗的娘却一次次婉拒上门提亲的媒人,坚持让麦穗念完高中。“当兵去,出门长长见识!”有一天,麦穗的娘望着一身虎气的儿子,想把他送到部队。麦穗听后,直接去人武部报了名。人武部政委看着麦穗,很高兴,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小子,叫麦穗!部队需要你这
16、样的好小伙。”麦穗听了,憨憨地笑了。麦穗戴着红花,踏上西去的火车,成了一名西藏士兵。雪域高原的广阔和神秘,是他闻所未闻的。这里没有家乡常见的麦子,农田里生长的是一种叫作青裸的作物,麦穗感到很新奇。麦穗所在的汽车连在山脚下,营区外是一片戈壁潍,只有一条公路通往最近的县城。当兵的第一年,麦穗刻苦训练,进步明显。在夜里,他经常梦见家乡的麦子。麦穗和副连长谈心次数最多,有时会说起自己的梦。副连长是陕西人,个子不高,说话也少。每天都可以看见他在检查营房、车场;晚上熄灯后,他认真地查铺,还在营区来回转。第二年春天,副连长找到麦穗说:“考军校去。”麦穗不懂,副连长又说,“那里有另一片天地,可以实现很多梦想,
17、军校也需要你这样的好小伙子。”麦穗听后,又想到人武部政委的话,开心地笑了。营长得知连队有战士报考军校,高兴地说:“好好学,加把劲,咱们营有好多年都 剃 光 头 了。”连队车场后面有一座单独的小房,为了方便麦穗复习文化课,连里让他单独搬进去住,连里的战士经常给他送来好吃的。在复习文化课的日子里,麦穗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开始了长跑。在高原上练长跑是需要勇气的。他敲开连部的门,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连里的干部。过了一会儿,副连长开口说:“去吧,注意安全。”于是,每天熄灯前这段时间,麦穗就自己在营区前的戈壁滩跑步,那真是寂寞的长跑。跑步时,麦穗想了很多,想起了娘,想起了地里的麦子,也想到自己的梦麦穗低下头,
18、一块块麦田整整齐齐,像士兵站成的方阵。戈壁滩多风,麦穗顶着风跑,有时边唱歌边跑。在风中,他对着旷野大声地唱,有时会唱到自己泪流满面。麦穗原以为不会有人听见,有一次一回头,吓了一跳。原来,副连长一动不动地站在身后看着他跑步,在风中站成了一个“沙人”。副连长也是汽车连走出来的兵。当年,他考上了军校,四年后又回到戈壁滩的汽车连。麦穗渐渐从副连长身上看到了 一种戈壁滩的精神。每天长跑后,麦穗就回到小房,看书到深夜。又是一年麦收时节。雪域高原冰消雪融,道路解冻。汽车连又全连出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全连将在野外穿梭,他们要赶在大雪封山前,给在一线哨所坚守的官兵送去亟需的生活物资。麦穗因为要参加全军统一考
19、试,没有随连队一起出发,而是作为留守人员看守营房。空荡荡的营区十分安静,麦穗继续坚持长跑,更加用功地准备考试。不久,成绩公布了,麦穗如愿考上军校。从干部科领到通知书以后,麦穗给在外执行任务的连队写了一封信。又过了一个月,麦穗却没有收到回音。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麦穗准备去报到了。在车站准备登上火车前,连队的回信才被车站主任急匆匆地交到他手里。信是副连长写的,上面写道:连队得知麦穗的喜讯都很高兴,全连加了崔。营长还说,咱们营终于不再是“光头”了。看到这儿,麦穗哭了。他紧握着信,心想:一定要学成归来。火车飞驰,穿过一片片希望的田野。麦穗知道,此时的娘一定在田野中劳作。在火车上,麦穗睡着梦见了麦子,
20、梦里的麦子谦逊地低下头,站得整整齐齐,像一个个当兵的好小伙子。火车奔向远方,麦穗还在甜甜地做着梦,梦中的麦子依然金黄。(选 自 人民陆军长城文艺版2018年1月2 6日,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题目为“麦穗的故事”,一方面概括了文章关于士兵麦穗的成长这一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对应文中多处关于麦子的梦,意蕴丰富,暗示了小说的主题。B.小说写了一个憨厚的乡村男孩,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现代军人的过程,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了一个坚韧、进取、富有责任感的军人的形象。C.小说塑造了以主人公麦穗为代表的边疆战士群像,同时对其中人物也分别作了较为精细
21、的刻画,如“在风 中 站 成 了 一 个 沙 人 的 副 连 长,不断鼓励麦穗的营长。D.复习时,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麦穗开始了长跑,有时边唱歌边跑,因为生活艰苦、单调寂寞,他边唱边流泪,最终坚忍不拔的精神与战友们的鼓励助他顺利考上军校。8.小 说在叙事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9.小 说结尾写到“麦穗睡着梦见了麦子,梦里的麦子谦逊地低下头,站得整整齐齐,像一个个当兵的好小伙子”,改 为“麦穗梦见青棵己然灌浆,泛着淡淡的金黄,迎着雪域高原的寒风”好不好,为什么?二、古代诗文阅读(3 4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南平元襄王萧伟,字文达
22、。幼清警好学,起家晋安镇北法曹行参军府。高祖为雍州,虑天下将乱,求迎伟及始兴王檐来襄阳。俄闻已入沔,高祖欣然谓佐吏日:“吾无忧矣。”义师起,南康王承制,板为冠军将军,留行雍州州府事。义师发后,州内储备及人皆虚竭。魏兴兴太守颜僧都并据郡不受命,举兵将袭雍州,伟遣兵于始平郡待师仁等,要击大破之,州境以安。天监元年,封建安郡王,食邑二千户,给鼓吹一部。十五年,生母陈太妃寝疾,伟及临川王宏侍疾,并衣不解带。及太妃毒,毁顿过礼,水浆不入口累日,高祖每临幸譬抑之。伟虽奉诏,而毁瘠殆不胜丧。十七年,高祖以建安土瘠,改封南平郡王,邑户如故。五年,薨,时年五十八。诏敛以春卷,给东园秘器。伟少好学,笃诚通恕,趋贤
23、重士,常如不及。由是四方游士,当世知名者,英不毕至。麦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而性多恩惠,尤愍穷乏。常遣腹心左右,历访间里人士,其有贫困吉凶不举者,即遣赡恤之。太原王曼颖卒,家贫无以殡致,友人江革往哭之,其妻儿对革号诉。革日:“建安王当知,必为营理。”言未讫而伟使至,给其丧事,得周济焉。每祁寒积雪,则遣人载樵米,随乏绝者即赋给之。晚年崇信佛理,尤精有学,著 二旨义,别为新通。又 制 性情 几神等论其义,僧宠及周舍、殷钧、陆锤并名精解,而不能屈。(选 自 梁 书 列传第十六)1 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24、是A.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B.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C.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D.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1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邑,中国古代君主封赐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亦 称
25、“采邑”。B.薨,古代诸侯或大官的死称“薨 ,太妃死亡也可称“薨”。C.衮冕,是古代帝王及三公穿戴的绘有龙纹的礼服和礼帽。D.玄学,盛行于魏晋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一种学术思想。1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伟遭遇袭击,巧设伏击。裴师仁、颜僧都发兵袭击雍州,萧伟派兵在始平郡伏击,拦腰截击打败他们,雍州境内才得以安定。B.萧伟侍奉母亲,极尽孝道。萧伟母亲病重,萧伟衣不解带侍候她,母亲去世后,萧伟哀伤过度,多日水米不进,高祖时常前往开导抚慰他。C.萧伟礼待贤士,受到拥护。萧伟接近贤才重用士人,还常常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当时许多游士、有名之人,都到他家里去拜访他。D.萧
26、伟关爱穷人,尽力赈济。太原王曼颖去世,家中贫困无法安葬,友人江革向萧伟求助,萧伟派使者前来,帮助王曼颖家办理了丧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俄闻已入沔,高祖欣然谓佐吏曰:“吾无忧矣。”(2)每祁寒积雪,则遣人载樵米,随乏绝者即赋给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夜思南郑军中-陆 游五丈原头习斗声,秋风又到亚夫营汽昔如埋剑常思出,今作闲云不计程。盛事何由观北伐,后人谁可继西平?眼昏不奈陈编得,挑尽残灯不肯明。【注】此诗作于开禧元年(1205),诗人已八十多岁高龄,致仕家居,无所事事。当时朝中大将韩件胄正积极准备北伐。南郑:陕
27、西汉中。五丈原: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侧,三国时诸葛亮与司马懿交战,曾屯兵于此。亚夫营:即细柳营,在长安不远处,汉将周亚夫曾驻兵细柳,军令整肃,汉文帝称之为“真将军”西平:即唐将军李晟,曾因征服朱讹叛乱,收复长安,被封为西平郡王。陈编:古籍。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秋风”点“秋夜”,用“五丈原”“亚夫营”点“南郑军中”。一开始便强烈显示了作者同南郑的特殊关系。B.颔联作者由昔时回到现实。在南郑军中,不失为“埋剑”,仍有破土而出的机会;今天却似“闲云”。“闲云”二字含有对朝廷的失望之意。C.诗中多处使用典故,用“埋剑”的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用西平郡王的典故,表达自己
28、想继西平王之后,出师北伐为国效力的愿望。D.尾联以年老反衬南郑生活可思不可得,流露悲凉之意。“不奈”二字,更表现诗人壮心难耐之状。15.这首诗如何围绕题目中的“思”这个字展开的?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 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意,孤独而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浩叹:,(2)辛弃疾在 永遇乐京口北周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3)杜 甫 的 春望“”是 说“家书”的珍贵,因为是在“”的特殊时期,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三、
29、语言文字运用(2 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以其作品 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其中()。然而即使这件浑然天成的作品,其 也 与 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情致。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宇势的失街乃至不惜倾侧,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也每每可见;而 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情感显得_,只在
30、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 O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行云流水 韵味 悠然自得 阻滞 B.挥洒自如 韵味 安然自若 阻隔C.行云流水 意蕴 安然自若 阻滞 D.挥洒自如 意蕴 悠然自得 阻隔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缓急的安排等,毫无做作之态。B.力度轻重的控制,节奏缓急的安排与字体大小的变换等,毫无做作之态。C.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安排节奏的缓急等,毫无做作之态。D.在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级急的安排等,
31、毫无做作之态。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每每可见,而且在内容中也鲜明可感。B.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中也每每可见。C.这不仅在诗的内容、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中也每每可见。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 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32、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文物的流失是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伤恸。这些文物凝聚了祖先们的智慧才情,更是传家之宝、传国之宝。守护国宝便是守护祖训与文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类似何鸿槃先生捐赠“马首”的善举己经成为流失文物回家的重要方式。然而,我们在向为流失文物回归努力的人们致敬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厚利驱动下,不少文物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国外。有文物专家分析,历史上文物流失,而现在文物流失,主要是因为走私,且后者文物流失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前者。“马首”归来,我们畅通了接国宝回家的“来路”。但也必须意识到,阻止文物继续被盗卖走私出境,。21.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
33、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2019年9月3日,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剧院座无虚席。一束光波伴着袅袅烟雾倾泻而下,照亮了舞台上席地而坐、身披铠甲的将军。悠远的古琴声拉开芭蕾舞剧 花木兰的序幕。芭蕾舞剧 花木兰凭借唯美浪漫的色彩、精湛曼妙的舞姿、跌宕起伏的剧情,将中国传统英雄故事与西方经典技术完美融合,征服了纽约的观众。美国观众从中可以看到,今天的中国接续历史又承接当代,因而更加自信也更加开放。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和手机的关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与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 6分)(-)论述
34、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雅乐,原是周代统治阶级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充满仪式感的音乐舞蹈来彰显至高无上的王权。雅乐在历朝历代被不断补充与丰富,作为皇家重要仪式中的一部分而留存下来。近年来,国内掀起复古热潮,流行音乐领域的“中国风”,街头的汉服装束,均体现着一种时尚文化的新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于汉文化的详尽解读方式,极致地体现出东方文明的源远流长。而“新雅乐”的诞生,秉承了“中正和平之性,翩翩君子之风”的儒家哲学思想,以具象的文化形态体现出典雅、淡雅、雅正的审美诉求,并 将“以礼塑身,以乐兴国”作为终极艺术使命。“新雅乐”在艺术创作视野中严格遵循着
35、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粹所在,用声音与舞蹈重温昔日的良辰美景。“新雅乐”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韵味。古典诗词文化与乐舞文化在“新雅乐”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创新拓展。礼 记 乐记有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在古典雅乐的精神指向中,诗、乐、舞”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这也使古典文集 诗经和 楚辞 中收录的文本大多可以入乐表演。当 代“新雅乐”受其启发,作曲家林海依古词填曲创作 关雎,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文重现于世,追忆周代社会风俗景象。“新雅乐”敏锐察觉到书法与水墨的文化要素,在 墨香等舞蹈的编创中,舞者一袭素衣,甩着水袖,以优雅的舞姿在行云流水间诠释着书法独到的抑扬顿挫之感。现代
36、感十足的编曲方式用古琴和钟磬等古乐配器奏出,在歌声与音乐旋律的交相辉映中体现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从唱腔特性来看,古人曾形容雅乐之声“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又有 乐记师乙篇中讲到的“累累乎端如贯珠”,虽只有寥寥数句,但足见雅乐演唱时声音洪亮、气息连贯、以美至归的特点。当代歌者经过科学的发声系统训练,在演唱能力方面驾轻就熟,针对古典雅乐对于歌唱审美的要求,在声音塑造上体现“圆、润、糯”的特点,体现出与中国古典美学如出一辙的含蓄、柔美、空灵、醇厚。从传承的角度来看,“新雅乐”抛弃了礼乐制度在政治和思想层面的捆绑之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意境美的追求上。作为一种艺术,自身对审美观的独到见解和追求
37、,是其不断发展并在全社会范围内辐射延续的基础。“新雅乐”亦如此。雅乐文化在沉睡中被唤醒,历经追溯、复原、创新、重塑。“新雅乐”之“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鲜明的文化特征钩沉历史,将“形式美”与“内涵美”融会贯通,传 递 着“以礼修身,以乐感人”的优秀品格。(摘 编 自罗丽“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选 自 光明日报2019.11)1.下 列 关 于 原 文 内 容 理 解 和 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王朝的礼乐制度“礼崩乐坏”,但雅乐音声并未消亡,而是作为皇家仪式留存千年。B.秉 承“新雅乐”的创作方法,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极致地体现出汉文化的源远流长。C.当代新雅乐受到诗、歌、舞三位一体关
38、系的启发,用音乐舞蹈重现了 关雎诗文之美。D.“新雅乐”自身对审美有独到见解和追求,是其在广泛的社会范围内得到延续和发展的基础。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雅乐、新雅乐的发展沿革入笔,引出对新雅乐文化的内涵的阐述。B.文章从新雅乐的文化韵味等三个方面,论证了新雅乐对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C.文章在论证新雅乐的唱腔特性时,将古今雅乐进行了对比。D.由文章严密的论证,可以得出新雅乐是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优质载体的结论。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雅乐在艺术创作中遵循古典文化的精粹,以“雅”为律,融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韵味。B.新雅乐“圆、润、糯”的唱腔特
39、点,含蓄、柔美、空灵、醇厚,符合古典雅乐的审美要求。C.新雅乐将形式美与内涵美融合,摆脱了礼乐制度中的束缚,使古典诗乐文化焕然重生。D.新雅乐融合了诗词文化、书法文化,也必然能将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一一唤醒。【答案】1.B 2.C 3.D【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题中B 项,“秉 承 新雅乐的创作方法”错,原 文“近年来,国内掀起复古热潮,流行音乐领域的 中国风,街头的汉服装束,均体现着一种时尚文化的新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对于汉文化的详尽解读方式,极致地体现出东方文明的源
40、远流长”,可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例是用来表明国内复古热潮的兴起,并 非 秉 承 新雅乐 的创作方法”。故选B。【2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题中C 项,”将古今雅乐进行了对比”错,原 文“当代歌者经过科学的发声系统训练,在演唱能力方面驾轻就熟,针对古典雅乐对于歌唱审美的要求,在声音塑造上体现 圆、润、糯的特点,体现出与中国古典美学如出一辙的含蓄、柔美、空灵、醇厚”,可知并未将古今雅乐进行了对比。故选
41、Co【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题 中 D 项,“也必然能将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一一唤醒”错,于文无据,原文第三段论述“新雅乐”融合传统文化中的韵味,“古典诗词文化与乐舞文化在 新雅乐中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创新拓展”“新雅乐敏锐察觉到书法与水墨的文化要素”,只提到了与诗词文化
42、、乐舞文化、书法文化的融合,并未提到“唤醒中国其他传统文化”。故选D。【点睛】此类试题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
43、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3 0 0 0 多年前的甲骨文,时下流行的表情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陈楠将古老与新潮融合一体,设计出系列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从 1 999年起,陈楠开始对甲骨文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与创作。“作为韩美林老师的设计助手,我参与了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造型设计,融进甲骨文元素的体育运动项目造型,受到世界各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好评,成为经典案例。陈楠说。近 2 0 年间,他发表了大量关于甲骨文的设计作品,2 0 1 7年首套甲骨文设计字库正式上线,同时他还把甲骨文设计成表情包、动画、贺卡、手机壳、丝巾等创
44、意产品,带动了大量年轻人重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目前,陈楠采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和热词,创作发布的甲骨文表情包已经有6 套。他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海外出版发行,甲骨文等汉字艺术设计作品也在法国、匈牙利、美国等地展出。(摘 编 自 陈楠:把甲骨文“玩”出“表情”来)材料二:文字是文明诞生的标志,文化传播的先导是文字。甲骨文传承数千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如何在纯粹的甲骨文研究、社会传播和文明交流中搭建桥梁,如何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甲骨从清冷库房中走出来,体现其时代价值,更多的人在尝试,在努力。甲骨填色的拉曼光谱分析,计算机拼接甲骨图片技术报告,甲骨文大数据库平台的发布科技手段在甲骨学研究中的运
45、用是一个新的趋势。识别与释读,一直是甲骨文系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巳发现的甲骨文单字中,大部分未获识别。人们对未来进一步利用科技手段来研究解决甲骨文问题充满期待。“殷契文渊”平台的发布也让人欣喜。它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指导下,建立的一个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知识享平台,包 括“三库一平台”甲骨字形库、甲骨著录库、甲骨文献库、甲骨文知识服务平台。对甲骨文感兴趣的人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认识、学习、斫究甲骨文。(摘编自新晓燕、王 胜 昔 甲骨文:我们这样走近你)材料三:“今山川效灵,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适我之生,所以谋流传而悠远之,我之责也。”一个多
46、世纪前,学者罗振玉在朋友刘策,家中初见甲骨,既惊又喜,大受震动后写下这段话。历 经 120年,几代甲骨文研究工作者辛勤努力、接续奋斗,誓要从千年中华文明标志的甲骨文中解码出历史记忆的真相。日前,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专家纷纷就如何做好甲骨文的传承工作建言献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一曼看来,既墟考古与甲骨学研究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比如,殷墟文化分期的绝对年代确定、殷墟考古发现的许多重要遗迹遗物的年代和性质等考古学问题,都是依据甲骨文资料和甲骨学研究成果来探讨的。因此,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样定会取得更大收获。中
47、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说,应保护载入 世界记忆名录的甲骨文的尊严,杜绝伪造、乱用、乱通假甲骨文字的现象,注重多元化、多路径的甲骨文研究理论、方案、方法的探索,完善甲骨学学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甲骨学发展氛围。2018年,国家图书馆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整理与研究正式立项,这意味着国家图书馆馆藏甲骨整理研究进入快车道。据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介绍,目前已基本完成照片采集和释文,正加紧推进排序等整理研究,力争早日完成 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的整理出版。(摘编自孙亚慧 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材料四: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
48、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们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甲骨文有其独特的异彩之处: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4100年前。而随着中国考古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岗刻画符号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因此,我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纪随着波斯王国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五世纪也灭绝了,后来的埃及文字没有将其传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长期得不到解读。而甲骨文的境遇却大不
49、相同。古人总结的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里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证。甲骨文与后世的文字关系十分密切,实为后世方块汉字的鼻祖。据文献记载,中国汉字在秦汉年间传入越南,越南长期使用汉字至十三世纪才有本国文字。汉代初年汉字传到朝鲜,直到李朝初期,他们依据中国音韵,研究朝鲜语音,创造出朝鲜文字,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朝鲜才有了自己的文字。而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绝迹较早,其对周边国家文字的影响无从谈起。(摘编自李雪山 甲骨文与中华文明的传承)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表情包 融合 古老与新潮 带动 年轻人重新关
50、注我国传统文化B.甲骨文爱好者 借 助“殷契文渊”平台查找甲骨文字、文献、著作等C.甲骨文研究者 历经 120年、几代奋斗 破译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所有历史记忆D.国家图书馆相关人员 研究国图馆藏甲骨 预期整理出版 国家图书馆甲骨全集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值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四则材料介绍甲骨文的传播、甲骨学的研究,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寄寓在甲骨文上的传统文明和文化自信。B.陈楠将甲骨文元素融入诸多设计作品,出版关于汉字设计的专著,在多个国家展出汉字艺术设计作品,在国内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C.用拉曼光谱分析甲骨填色,用计算机辅助缀合甲骨图片,用大数据整理、汇总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