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与翻译.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与翻译.pptx(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句式与翻译文言文句式与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文言文特殊句式一般的语法结构:一般的语法结构:主干结构:主语主干结构:主语+谓语谓语+宾语宾语 1 1、主语:动作的主要发出者,、主语:动作的主要发出者,一般有名一般有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特殊情况有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特殊情况有主谓结构充当。主谓结构充当。2 2、谓语:表述主语发出的主要动作,或、谓语:表述主语发出的主要动作,或主语的性质和特点。主语的性质和特点。一般有动词、动词性一般有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充当。短语,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充当。3 3、宾语:动作的承受者。、宾语:动作的承受者。一般有名词、一般有名词、代词
2、、名词性短语充当。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修饰结构:定语,状语,补语修饰结构:定语,状语,补语。1 1、定语:名词(或代词)前表示性质、领、定语:名词(或代词)前表示性质、领属、数量等的修饰成分,一般有名词、代词、属、数量等的修饰成分,一般有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词语充当。形容词等词语充当。2 2、状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状态、程度、状语:动词、形容词前表示状态、程度、时间、处所等的修饰成分。一般有形容词、时间、处所等的修饰成分。一般有形容词、副词、时间词、处所词等来充当。副词、时间词、处所词等来充当。3 3、补语:动词、形容词后面的一种补充成、补语:动词、形容词后面的一种补充成分。用来回答分。用
3、来回答“怎么样怎么样”的问题。的问题。完整句子结构的结构形式:完整句子结构的结构形式:(定语)(定语)主语主语+(状语)(状语)谓语谓语(补语)(补语)+(定语)(定语)宾语宾语 例:可恶的他迅速的吃光了香喷喷的例:可恶的他迅速的吃光了香喷喷的 饭菜。饭菜。尝试练习: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一个最尝试练习: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一个最 完整的句子。完整的句子。关注特殊句式关注特殊句式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谓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句、谓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结构后置句等,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在翻译过程中要善于抓等,都有其固定
4、的格式,在翻译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些标志,严格按照现代汉语规范来翻译。住这些标志,严格按照现代汉语规范来翻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侍坐侍坐)不吾知也不吾知也 (侍坐侍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师说)惟利是图惟利是图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黄泉,用心一也。(一)(一)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1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
5、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不”、“未未”、“毋毋”、“莫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例如:硕鼠硕鼠:“三岁贯汝,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忌忌不自信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师说 古之人古之人不余欺不余欺也!也!石钟山记石钟山记不自意不自意能先入关破
6、秦能先入关破秦2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谁”、“何何”、“奚奚”、“安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良问曰:例如:良问曰:大王来大王来何操何操?”吾吾孰与徐公美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彼且彼且奚适奚适也?也?逍遥游逍遥游庄子庄子 沛公沛公安在安在?鸿门宴鸿门宴史记史记 3 3、介词宾语提前、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
7、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种倒置的现象。例如:例如: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臆!微斯人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吾谁与归?”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何以自托于赵?自托于赵?触龙说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战国策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何以异?齐桓齐桓晋文之事晋文之事孟子孟子 不然,籍不然,籍何以何以至此?至此?鸿门宴鸿门宴史记史记 4 4、特殊结构:用、特殊结构:用 之之、是是 将宾语提前。将宾语提前。例如:例如:前世不同教,前世不同教,何古
8、之法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效法哪一个古代)宋宋何罪之有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宋国有什么罪过?)夫晋,夫晋,何厌之有何厌之有?惟命是听惟命是听 (成语)(成语)惟利是图惟利是图 (成语)(成语)惟马首是瞻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韩愈韩愈 (二)定语后置(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 1)、中心词)、中心词+定语定语+者或中心词者或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者者 例如:例如:楚人有涉江者。(楚人有涉江者。(察今察今)石之铿然有声者,
9、所在皆是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石钟山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几人欤?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张溥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愚公移山列子列子 2 2)、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形容词(定语)形容词(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一也。(劝学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四海之大,有几人欤?3 3)、中心词)、中心词+数量词(定语)数
10、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马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鸿门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鸿门宴史记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孰与君少长?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与君孰少长?鸿门宴鸿门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劝学荀子荀子 (三)状语后置(三)状语后置
11、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如: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如:【在中国在中国】学习学习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且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且古文中的状语一般都有介宾词组充当。古文中的状语一般都有介宾词组充当。例如:例如:以其无礼以其无礼于晋于晋 翻译为翻译为 对晋国(无礼)对晋国(无礼)言言于郑伯于郑伯曰曰 翻译为对郑伯(说道)翻译为对郑伯(说道)(四)主语后置(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
12、的需要。例如: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慧)。甚矣,汝之不惠(慧)。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虎丘记丘记袁宏道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快哉此风!(宋玉风赋风赋)“美哉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五)固定句式 1 1、吾孰与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孰与,与比怎么样比怎么样 2 2、日食饮得无衰乎?、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词 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战国策 3 3、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欤”,语气词),语气词)无乃无乃与?恐怕与?恐怕吧吧 4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是社稷之
13、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何(以)为,表反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呢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5 5、故不积跬步、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的的6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奚以为,哪里用得着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呢,表反问 7 7、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为晴雪所洗。为为所所,表示被动关系,表示被动关系8 8、日见辱问于长者。、日见辱问于长者。见见于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六)判断句(六)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对客观事物表示肯
14、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者”、“也也”等词构成。等词构成。(l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2 2)夫战,勇气也)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3 3)环滁皆山也)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4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2.借助于借助于“乃乃”“是是”“为为”“则则”“悉悉”“本本”等词构等词构成。成。(1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当立者乃公子
15、扶苏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2 2)斯是陋室)斯是陋室陋室铭陋室铭 (3 3)项燕为楚将)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4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5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出师表 (6 6)臣本布衣)臣本布衣出师表出师表 3.3.“者者”、“也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的一种形式。(1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 (2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
16、 (七)省略句(七)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1.主语省略主语省略 (1 1)永州之野产异蛇,)永州之野产异蛇,蛇蛇 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捕捕蛇者说蛇者说 (2 2)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桃花源记记 2.2.谓语省略谓语省略 (1 1)一鼓作气,再)一鼓作气,再 鼓鼓 而衰,三而衰,三 鼓鼓 而竭而竭曹曹刿论战刿论战 (2 2)陈涉自立为将军,)陈涉自立为将军,立立 吴
17、广为都尉吴广为都尉陈涉陈涉世家世家 3.3.宾语省略宾语省略 (l l)上使)上使 扶苏扶苏 外将兵外将兵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2 2)便要)便要 渔人渔人 还家还家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4.4.介词省略介词省略 (l l)置)置 于于 人所罾鱼腹中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2 2)武陵人)武陵人 以以 捕鱼为业捕鱼为业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八)被动句(八)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l.l.用用“为为所所”、“为所为所”表示被动。表示被动。(1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其印
18、为予群从所得活板活板 (2 2)为乡里所患)为乡里所患周处周处 (3 3)二虫尽为所吞)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幼时记趣 2.2.用用“为为+动词动词”表示被动。表示被动。(1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2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守株待兔3.3.用用“于于”表示被动。表示被动。(1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马说 (2 2)得幸于武宗)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乐工罗程 1 1、请判断下列句式的特点、请判断下列句式的特点(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夫战,勇
19、气也曹刿论战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斯是陋室陋室铭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出师表(6)臣本布衣)臣本布衣出师表出师表(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出师表(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黄生借书说(3
20、)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捕蛇者说(4)见渔人,乃大惊)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桃花源记(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曹刿论战(6)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陈涉世家 (7)上使外将兵)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陈涉世家(8)便要还家)便要还家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l)置人所罾鱼腹中)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陈涉世家(2)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3)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三岁贯汝,莫我肯顾。(4)忌不自信)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
21、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 2)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石钟山记苏轼苏轼 (3 3)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美好)。离骚离骚屈原屈原 (4 4)东望愁泣,若不自胜。)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柳毅传李朝威李朝威 (5 5)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之人”)不忍视。)不忍视。柳毅传柳毅传李朝威李朝威 (6 6)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7 7
2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 (8 8)而良人未之知也。)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齐人有一妻一妾(1)吾孰与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3)彼且奚适也?)彼且奚适也?逍遥游逍遥游(4)彼且恶(何)乎待哉?)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逍遥游(5)沛公安在?)沛公安在?鸿门宴鸿门宴(6)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7)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8)洞庭君安在哉?)洞庭
23、君安在哉?柳毅传柳毅传李朝威李朝威(9)无情郎安在?)无情郎安在?柳毅传柳毅传李朝威李朝威 (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触龙说赵太后龙说赵太后(2)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庄暴见孟子(4)不然,籍何以至此?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鸿门宴(5)余是以记之。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石钟山记苏轼苏轼(6)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卫风卫风 氓氓(7)是以区区不
24、能废远。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陈情表李密李密(1)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逍遥游(3)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效法哪一个古代)(4)宋何罪之有?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宋国有什么罪过?)(5)惟命是听惟命是听(成语)(成语)(6)惟利是图惟利是图(成语)(成语)(7)惟马首是瞻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冯婉贞(8)惟兄嫂是依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韩愈韩愈(9)惟你是问。惟你是问。(1)楚人有涉江者。(楚人有涉江者。(察今察今)(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之铿然有声者
25、,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石钟山记(3)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几人欤?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张溥张溥(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愚公移山(5)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涉江)(6)快哉此风!(宋玉快哉此风!(宋玉风赋风赋)(9)“美哉美哉,我少年中国。我少年中国。(1)(1)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亚父。(2)(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3)谨庠序
26、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4)(4)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鸿门宴鸿门宴 (5)(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烛之武退秦师武退秦师 (6)(6)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谏太宗十思疏宗十思疏(7)(7)孰与君少长?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与君孰少长?鸿门宴鸿门宴 (8)(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劝学(9)(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劝学 (
27、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陈涉世家(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邶风 静女静女(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赤壁赋(5)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赤壁赋(6)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7)命坐于灵虚之下。命坐于灵虚之下。柳毅传柳毅传李朝威李朝威(8)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虎丘记(1)(1)吾孰
28、与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孰与,与比怎么样比怎么样 (2)(2)日食饮得无衰乎?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得无,该不会吧吧?表揣测的疑问词表揣测的疑问词 (3)(3)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4)(4)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欤”,语气词),语气词)无乃无乃与?恐怕与?恐怕吧吧 (5)(5)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呢 (6)(6)故不积跬步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无以致江海。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无以,没有用
29、来的(办法)的(办法)(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奚以为,哪里为,哪里用得着用得着呢,表反问呢,表反问(2)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为晴雪所洗。为为所所,表示被动,表示被动(3)今日见辱问于长者。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见于于,表被动,表被动的固定格式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柳毅传李朝威李朝威 (4)“他人之心,予忖度之。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子之谓也。(5)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庄子秋水秋水 之谓也,之谓也,说的就是说的就是(1)不亦)不亦乎乎 相当于相当于“不是不是吗吗”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有过不罪,无功受
30、赏,虽亡,不亦可乎?(2)以为、以)以为、以为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当作、用用做做。例如:。例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六国论)(3)岂(宁)岂(宁)哉(乎)、独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哉意思是难道吗吗 例如:例如: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陈涉世家)(4)与其)与其孰若孰若、与其与其宁宁可译为与其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不如(宁可)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坐而待亡,孰
31、若起而拯之。(鸿门宴鸿门宴)与人刃我,宁自刃。(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鲁仲连传)“如如何何”、“奈奈何何”、“若若何何”。这。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能把能把怎么样怎么样”、“对对怎么办怎么办”或或“怎么对付怎么对付(处置、安顿处置、安顿)”。例如: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奈并累若属何?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啊虞姬我拿你怎么办呢?虞姬啊虞姬我拿你怎么办呢?)“孰与孰与”、“何如何如”。这两种说法。这两种说法
32、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谁更厉害?)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更远?)“孰与孰与”、“何如何如”“何若何若”“孰若孰若”、“孰如孰如”、等。等。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救赵孰与勿救?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
33、利?)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攻他们?)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何何(奚、曷奚、曷)以以(用用)为为”“何以为何以为”“何何为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哪里用得着得着呢?呢?”、“还要还要干什么呢?干什么呢?”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世说新语世说新语 世方乱,安以富为?世方乱,安以富为?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胜自磨剑,人问曰: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磨剑干
34、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吾英王,奚跪为?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何何之为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还算得上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谈得上什么”、“还还说什么说什么”。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国仇未报,何以家为?国仇未报,何以家为?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得无得无、无乃无乃。得无得无 又写作又写作 得毋得毋、得微得微、得非得非 等,
35、意思是等,意思是 该不会该不会、莫不是莫不是、只怕是只怕是、岂不是岂不是、莫非莫非 等。等。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日饮食得无衰乎?日饮食得无衰乎?得毋有病乎?得毋有病乎?无乃无乃 又写作又写作 毋乃毋乃、非乃非乃、不乃不乃,意思是,意思是 岂岂不是不是、莫非是莫非是、恐怕要恐怕要 等。等。求,无乃尔是过欤?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恐怕要责备你吧?)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恐怕不可以吧?)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岂不是晚了点吗?)文
36、言文翻译方法:留、补、删、调、换、变 一、(留)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用为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十二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道扼之。国安连破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嗣昌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九月,献忠突败仲不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两军皆覆。关隘侦候不明,防军或远离戍所,贼乘隙而过无人之境。嗣昌遂收
37、斩仲光,上疏劾捷春失事。十一月逮捷春使者至。捷春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敕巡按御史遣官送京师,下狱论死。(1)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关键词语:朔、檄、节度。关键句式:“杨嗣昌誓师(于)襄阳”(状语后置句、省略句),“檄(命)蜀军受(其)节度”(省略句)。保留词语:十月、杨嗣昌、襄阳、蜀军译文: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布檄文命令蜀军接受他的指挥调度 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用为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十二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
38、纶、方国安分道扼之。国安连破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嗣昌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九月,献忠突败仲不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两军皆覆。关隘侦候不明,防军或远离戍所,贼乘隙而过无人之境。嗣昌遂收斩仲光,上疏劾捷春失事。十一月逮捷春使者至。捷春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敕巡按御史遣官送京师,下狱论死。(2)当是时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
39、第一隘,以部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将邵仲光守之。关键词语:提、倚、乃、扼。关键句式: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定语后置句)保留词语:捷春重庆秦良玉、张令、水寨观音岩、邵仲光译文:正当这个时候,邵捷春率领两万疲弱士卒防守重庆,能依靠的只有秦良玉、张令的部队。于是邵捷春就扼守水寨观音岩作为第一道关口,用部将邵仲光驻防。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用为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十二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道扼之。国安连破
40、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嗣昌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九月,献忠突败仲不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两军皆覆。关隘侦候不明,防军或远离戍所,贼乘隙而过无人之境。嗣昌遂收斩仲光,上疏劾捷春失事。十一月逮捷春使者至。捷春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敕巡按御史遣官送京师,下狱论死。(3)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关键词语:载、为、疏关
41、键句式:“(他被逮捕时)士民哭送者载道”(定语后置句、省略句),“蜀王为(之)疏救”(省略句),“(朝廷)不听”(省略句)。保留词语:蜀王译文:(他被逮捕时)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朝廷)没有听取。(二)(换)(张士隆)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馨凤鸣。凤鸣惧,使其
42、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1 1)凤鸣者凤鸣者,宝坻人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谄事诸佞幸诸佞幸,尤善宁尤善宁。关键词:“凤鸣者凤鸣者,宝坻人宝坻人”(”(判断句判断句);“);“坐罪削坐罪削籍籍”(”(为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为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替换词语:坐、削、籍、谄、善坐、削、籍、谄、善翻译: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宁交好。钱
43、宁交好。(二)(张士隆)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嗾缉事者发其私,下吏论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馨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长安门外,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释在还职。(2 2)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逮付法司,而凤鸣
44、得释。而凤鸣得释。关键词:“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薛凤鸣薛凤鸣)素所仇素所仇者数十人者数十人”(”(省略句省略句);“);“悉逮付法司悉逮付法司”“”“而凤鸣而凤鸣得释得释”(”(均为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均为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替换词语:坐、削、籍、谄、善坐、削、籍、谄、善翻译: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薛凤鸣平时所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薛凤鸣平时所仇视的几十个人,全部逮捕交付司法衙门,薛同仇视的几十个人,全部逮捕交付司法衙门,薛同凤鸣却能够被释放。凤鸣却能够被释放。(三)(调)周浚随王浑伐吴,攻破江西屯戍,与孙皓中军大战,斩伪丞相张悌等首级数千,俘馘万计,进军屯于横江。时
45、闻龙骧将军王濬既破上方,别驾何恽说浚曰:“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殄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今王龙骧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顺流而下,所向辄克,土崩之势见矣。窃谓宜速渡江,直指建邺,大军卒至,夺其胆气,可不战而擒。”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浚固使白之,浑果曰:“受诏但令江北抗衡吴军,不使轻进。贵州虽武,岂能独平江东!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且诏令龙骧受我节制,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济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且握兵之要,可则夺之,所谓受命不受辞也。今渡江必全克获,将有何虑?若疑于不济,不可谓智;知而不
46、行,不可谓忠,实鄙州上下所以恨恨也。”(1 1)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殓灭于此,)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殓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吴之朝野莫不震慑。关键词:悉、殄灭、莫、震慑悉、殄灭、莫、震慑调整句式:殄灭于此殄灭于此翻译:张悌统率着精锐的部队,都是吴国的部众,张悌统率着精锐的部队,都是吴国的部众,在此地被我们消灭了,吴国朝野无不震撼屈服。在此地被我们消灭了,吴国朝野无不震撼屈服。周浚随王浑伐吴,攻破江西屯戍,与孙皓中军大战,斩伪丞相张悌等首级数千,俘馘万计,进军屯于横江。时闻龙骧将军王濬既破上方,别驾何恽说浚曰:“张悌率精锐之卒,悉吴国之众,殓灭于此,吴之朝野莫不震慑。今王龙骧
47、既破武昌,兵威甚盛,顺流而下,所向辄克,土崩之势见矣。窃谓宜速渡江,直指建邺,大军卒至,夺其胆气,可不战而擒。”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浚固使白之,浑果曰:“受诏但令江北抗衡吴军,不使轻进。贵州虽武,岂能独平江东!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且诏令龙骧受我节制,但当具君舟楫,一时俱济耳。”恽曰:“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且握兵之要,可则夺之,所谓受命不受辞也。今渡江必全克获,将有何虑?若疑于不济,不可谓智;知而不行,不可谓忠,实鄙州上下所以恨恨也。”(2 2)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浚善其谋,便使白浑。恽曰:“浑
48、暗于事浑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机,而欲慎己免咎,必不我从。关键词:善、使、白、暗、事机、咎善、使、白、暗、事机、咎调整句式:翻译:周浚认为这是条妙计,便派人禀告王浑。周浚认为这是条妙计,便派人禀告王浑。何恽说:何恽说:“王浑在把握时机方面昏聩糊涂,就想王浑在把握时机方面昏聩糊涂,就想行事谨慎保全自己免于过失,一定不会同意我们行事谨慎保全自己免于过失,一定不会同意我们的计谋。的计谋。”(3)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济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关键词:克、以、济、节度调整句式:未之闻也翻译:龙骧将军攻克了万里敌寇,凭借已成就的战功来接受我们的指挥,不曾听说过这们的事情。周 浚 随 王 浑 伐
49、 吴,攻 破 江 西 屯 戍,与 孙 皓 中 军 大 战,斩 伪 丞 相 张 悌 等 首 级 数 千,俘周 浚 随 王 浑 伐 吴,攻 破 江 西 屯 戍,与 孙 皓 中 军 大 战,斩 伪 丞 相 张 悌 等 首 级 数 千,俘馘 万 计,进 军 屯 于 横 江。时 闻 龙 骧 将 军 王 濬 既 破 上 方,别 驾 何 恽 说 浚 曰:馘 万 计,进 军 屯 于 横 江。时 闻 龙 骧 将 军 王 濬 既 破 上 方,别 驾 何 恽 说 浚 曰:“张 悌 率 精 锐张 悌 率 精 锐之 卒,悉 吴 国 之 众,殓 灭 于 此,吴 之 朝 野 莫 不 震 慑。之 卒,悉 吴 国 之 众,殓
50、灭 于 此,吴 之 朝 野 莫 不 震 慑。今 王 龙 骧 既 破 武 昌,兵 威 甚 盛,顺今 王 龙 骧 既 破 武 昌,兵 威 甚 盛,顺流 而 下,所 向 辄 克,土 崩 之 势 见 矣。窃 谓 宜 速 渡 江,直 指 建 邺,大 军 卒 至,夺 其 胆 气,流 而 下,所 向 辄 克,土 崩 之 势 见 矣。窃 谓 宜 速 渡 江,直 指 建 邺,大 军 卒 至,夺 其 胆 气,可 不 战 而 擒。可 不 战 而 擒。”浚 善 其 谋,便 使 白 浑。恽 曰:浚 善 其 谋,便 使 白 浑。恽 曰:“浑 暗 于 事 机,而 欲 慎 己 免 咎,必 不 我 从。浑 暗 于 事 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