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练习一、选择题1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分离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观察到的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其表型之比接近31B提出的问题:F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演绎推理的过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型之比接近11D得出的结论: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2玉米是雌雄同株单性花的二倍体植物,其种子的甜味和非甜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显隐性关系未知。现有非甜玉米(甲)和甜味玉米(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让甲、乙相互授粉,收获并种植两
2、植株结的种子,二者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不同B让甲、乙杂交,根据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一定能判断出种子甜味与非甜的显隐性关系C让甲、乙分别自交,根据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一定能判断出种子甜味与非甜的显隐性关系D若非甜对甜味为显性性状,则根据甲、乙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能判断出甲的基因型3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比。不必要的前提条件是()A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是相同的B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是完全显性的C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相同的4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均为灰身果蝇,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果蝇也有黑身果蝇。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
3、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表型相同,则可以认为()A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B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C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D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5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6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是由3个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其中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D基因决定雄性,
4、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基因决定雌性。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条件下,该植物的基因型最多有6种B通过杂交的方法能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C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可直接获得纯合二倍体雄性植株D若子代中1/4是雌株,则母本一定是雌雄同株7蜜蜂中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杂合子的蜂王与正常褐色眼的雄蜂交配,其子代不同性别的眼色表现为()A雌蜂均为黄绿色眼B雌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C雄蜂均为褐色眼 D雄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8(不定项)二倍体生物的某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正常条件下,用该性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获得
5、F1,由F1获得F2。假设没有任何突变发生,下列对杂交结果的推测,与实际杂交结果一定相符的是()AF1中的个体都为杂合子BF1表型与某亲本相同CF2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DF2中基因型比例为1219(不定项)已知某种植物的高产与低产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300对亲本均分为2组进行了如下表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别杂交方案杂交结果甲组高产低产高产低产71乙组低产低产全为低产A高产为显性性状,低产为隐性性状B控制高产和低产的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C甲组高产亲本中杂合子的比例是1/3D甲组中高产亲本自交产生的低产子代个体的比例为1/810.在某种小鼠中,毛色的黑色为显
6、性(E),白色为隐性(e)。下图所示的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动物C与动物D的表型不同,说明表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动物C与动物R交配的子代在30 中成长,其表型最可能是全为白色C动物C与动物R交配的子代在15 中成长,其表型及比例最可能是黑色白色11D动物C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的子代在30 中成长,其表型及比例最可能是黑色白色1111.镶嵌显性是在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的一种遗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F1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下图是异色瓢虫两种纯合子杂交实验的结果,有关叙述
7、错误的是()A异色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BF2中的黑缘型与均色型均为纯合子C除去F2中的黑缘型,其他个体间随机交尾,F3中新类型占2/9D新类型个体中,SA在鞘翅前缘为显性,SE在鞘翅后缘为显性12(不定项)某哺乳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由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任何两个基因组合在一起,各基因都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动物种群中白色个体共有4种基因型B该动物体色为黑色的个体一定是杂合子CA1、A2和A3互为等位基因,由基因突变产生D体色为棕色和黑色的个体交配不会产生白色后代二、非选择题13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
8、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其中雄性亲本在室温(20 )长大,分析表格信息,回答相关问题:表一:基因型饲喂条件AAAaaa室温(20 )正常翅正常翅残翅低温(0 )残翅残翅残翅表二:组别雌性亲本雄性亲本子代饲喂条件子代表型及数量残翅残翅低温(0 )全部残翅正常翅残翅室温(20 )正常翅91残翅89残翅正常翅室温(20 )正常翅152残翅49(1)亲代雌果蝇中_(填表二中序号)一定是在低温(0 )的条件下饲养的;亲代果蝇中的基因型一定是_。(2)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_共同调控的。(3)为确定亲本的基因型,请完善某
9、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将第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把F2幼体放在_的条件下饲喂,观察统计F2表型及比例。预测结果及结论: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_,则果蝇的基因型为Aa;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比例为_,则果蝇的基因型为AA;若F2全为_,则果蝇的基因型为aa。14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高产杂交玉米培育的关键是找到雄性不育品系。研究发现,玉米有一种雄性不育表现为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核质不育),细胞核和细胞质都有决定雄性育性的基因,其中核不育基因为r,可育基因为 R,R 对r 为显性,细胞质不育基因用 S表示,可育基因用N 表示,核可育基因 R 能够抑制细胞质不育基
10、因 S的表达,只有基因型为(S)rr 的玉米表现为雄性不育。(1)上述与育性有关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_。玉米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2)核质不育品系在育种时只能作_(填“父本”或“母本”),其后代均含有不育基因S而不含可育基因N,原因是_。(3)玉米还有一种雄性不育表现为核不育,只有细胞核中具有决定雄性育性的基因,可育基因M对不育基因m为显性。现有一种雄性不育植株突变品系,利用野生型玉米(不含不育基因)设计杂交实验可检测其雄性不育类型。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15小鼠正常发育必需一种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生长调节素A),当控制其合成的基因Igf2突变为Igf2m时,
11、小鼠由于缺乏该种蛋白质而导致个体矮小。科学家研究发现,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时会出现“基因印记”现象,即子代中来自双亲的基因中只有一方能表达,另一方被“印记”而不表达。请回答问题:(1)请推测基因型为Igf2Igf2、Igf2Igf2m、Igf2mIgf2m的小鼠的表型分别为_、_、_。(填“正常型”“矮小型”或“不能确定”)(2)科学家研究时,设计了以下两组实验: 甲组乙组分析实验结果,总是被“印记”而不表达的基因来自_(填“父”或“母”)方;进一步推测,甲组(或乙组)子代中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3)上述推测结果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如
12、欲继续验证,可取甲组(或乙组)子代中的雌雄小鼠与亲本中矮小型雌雄小鼠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如果_,则上述分析及推测均正确。(4)研究表明,位于基因(Igf2或Igf2m)上游与调控表达有关的部分碱基序列的甲基化修饰是“基因印记”的重要原因。甲基化修饰是通过影响基因的_过程影响后代的性状,这种性状改变_(填“能”或“不能”)遗传。答案1C2D3D4B5A6D7D8AC9CD10D11C12AD13(1)Aa(2)基因与环境 (3)室温(20 )7931残翅14(1)R、r5(2)母本核质不育品系产生的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不育基因S而不含可育基因N,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3)雄性不育突变株与野生型玉米杂交获得F1,以F1作父本、野生型玉米为母本杂交得F2,F2自交获得 F3,观察F3的育性,若F3全部可育,则该突变品系为核质不育;若F3出现雄性不育个体则为核不育15(1)正常型不能确定矮小型(2)母正常型矮小型11(3)不符合正常型小鼠均作父本、亲代矮小型小鼠均作母本(正交),后代表型及数量比均为11;同时,亲代矮小型小鼠均作父本、正常型小鼠均作母本(反交),后代全部为矮小型小鼠(4)转录能10/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