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第3课时 电离平衡常数课时作业-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第一节第3课时 电离平衡常数课时作业-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一节第3课时电离平衡常数-课时作业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已知某温度下有如下三个反应:NaNO2+HF=NaF+HNO2,NaCN+HF=NaF+HCN,NaCN+HNO2=NaNO2+HCN。则该温度下HCN、HF、HNO2三种弱酸的电离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K(HF)K(HNO2)K(HCN)BK(HCN)K(HNO2)K(HF)CK(HNO2)K(HF)K(HCN)DK(HF)K(HCN)K(HNO2)2在25 时,0.1 molL-1的HNO2、HCOOH、HCN、H2CO3的溶液,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5.61
2、0-4、 1.810-4、6.210-10、(H2CO3)=4.510-7和(H2CO3)=4.710-11,其中氢离子浓度最小的是AHCNBHCOOHCHNO2DH2CO33下表是几种弱酸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CH3COOHH2CO3H2SH3PO4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碳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B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C相同温度下,1mol/LH2S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mol/LH2S溶液的电离常数D反应能够发生4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酸HClO4H2SO4HC1HNO3Ka1.610-56.31
3、0-91.610-94.210-10从以上表格中判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冰醋酸中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B在冰醋酸中硝酸是这四种酸中最弱的酸C在冰醋酸中这四种酸都没有完全电离D电解质的电离能力与所处的溶剂相关5已知下面三个数据:、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F的电离方程式为BC常温下,0.1 mol/L的HCN溶液中D常温下,6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B当溶液中弱电解质分子和离子浓度相等时,电离过程达到了平衡C在强电解质稀溶液中,只存在电解质的离子,而
4、不存在电解质的分子D同一弱电解质,浓度越稀,电离平衡常数越大,离子浓度越小7硫代硫酸钠(Na2S2O3)的制备和应用相关流程如图所示。已知:Ka1(H2SO3)Ka1(H2CO3)Ka2(H2SO3)Ka2(H2CO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反应:CO+2=2+CO2+H2OB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3+2H+=4S+2+H2OC反应:Ag+2=Ag(S2O3)23-D利用Na2S2O3滴定碘单质生成Na2S4O6:I2+2=2I-+ 8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下表:弱电解质电离常数(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合的能力:BC中和等体积、等的和消耗的量前者小于后者D25时,Na
5、CN的水解平衡常数约为2.010-5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取5mL溶液,加入1mL溶液,萃取分液后,向水层滴入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与所发生的反应为可逆反应C相同条件下,分别测量0.1mol/L和0.01mol/L醋酸溶液的值前者的值更小醋酸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大D将通入小苏打溶液中已知电离常数:,有气泡产生可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AABBCCDD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对应的离子方程
6、式书写错误的是A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澄清石灰水: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溶液至铝离子恰好完全沉淀:C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D已知醋酸、碳酸和硼酸在时的电离常数分别是,(第一步电离)和,将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等浓度的醋酸与硼酸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11在0.1molL-1的HA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HA溶液中通入少量HCl气体,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小Bc(H+)相同,体积相同的HA溶液和盐酸,分别与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一样多C等浓度的HA溶液与盐酸分别与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锌片反应,盐酸与Zn反应的初始速率快D向HA溶液中加入少量Na
7、A固体,c(A-)增大,Ka增大12类比的定义,对于稀溶液可以定义。常温下,某浓度溶液在不同下,测得、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B常温下,Cb点时,D时,先增大后减小二、填空题13食醋是烹饪美食的调味品,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用表示)。的应用与其电离平衡密切相关。时,如果只有浓度均约为的和溶液,如何准确测定的?小组同学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中II的内容。I移取溶液,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II_,测得溶液的pH为4.7614已知25时,电离平衡常数:化学式CH3COOHH2CO3HClO电离平衡常数1.810-5K1=4.410-7K2=4.710-113.010-8回答下列
8、问题:(1)下列四种物质电离出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填标号)。a、HCO3-b、HClOc、CH3COOHd、H2CO3(2)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_。ABClO-+CH3COOH=CH3COO-+HClOCD(3)用蒸馏水稀释0.10molL-1的醋酸,则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_。ABCD三、实验题15乙二酸(H2C2O4)俗称草酸,是二元弱酸,在实验研究和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可知,常温下,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弱酸HFH2C2O4电离平衡常数(1)常温下,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氢氟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_性(填“酸”“碱
9、”或“中”)。(2)向等体积、等pH的草酸和氢氟酸溶液中加入大小相同的锌粒,初始速率分别是v1、v2,其大小关系为v1_v2(填“”“”或“=”)。(3)向Na2C2O4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已知草酸晶体(H2C2O4XH2O)可溶于水,并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完全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现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草酸晶体的结晶水分子数X,步骤如下:用分析天平称取草酸晶体1.260g,将其配制成100.00mL待测草酸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5.00mL待测草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入适量硫酸酸化用浓度为0.10
10、0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三次结果如下:第一次滴定第二次滴定第三次滴定待测溶液体积(mL)25.0025.0025.00标准溶液体积(mL)9.9910.0110.00已知:H2C2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4)滴定时,KMnO4标准溶液应该装在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5)到达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6)根据上述数据计算X=_。(7)误差分析:若滴定开始时仰视滴定管刻度,滴定结束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X值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试卷第5页,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A【详解】复分解反应中遵循“强酸制弱酸”的
11、原理,根据NaNO2+HF=NaF+HNO2,可知酸性HFHNO2,根据NaCN+HF=NaF+HCN,可知HFHCN,根据NaCN+HNO2=NaNO2+HCN可知酸性HNO2HCN,综上所述酸性:HFHNO2HCN,酸性越强,电离平衡常数越大,所以电离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K(HF)K(HNO2)K(HCN);故答案为A。2A【详解】酸的电离常数越大,说明该酸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反之,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小;由电离常数的大小可知,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故最小的是溶液;故答案选A。3C【详解】A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氢硫酸,因此碳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故A正确
12、;B多元弱酸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因此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故B正确;C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故C错误;D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得到酸强弱为,因此反应能够发生,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4A【详解】A由硫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为6.310-9可知,硫酸在冰醋酸中部分电离,属于弱酸,电离方程式为 ,故A错误;B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越大,说明酸性越强,由表给电离常数可知,在冰醋酸中高氯酸是这四种酸中的电离常数最大,则最强的酸的是高氯酸,故B正确;C由表给电离常数可知,四种酸在冰醋酸中都部分电离,故C正确;D由题给四种酸在水溶液中都能完全电离,在冰醋酸中都部分电离说明电解
13、质的电离能力与所处的溶剂相关,故D正确;故选A。5C【分析】根据“强酸制弱酸”可知三种酸的强弱顺序为,同种条件下,酸的酸性越强,其对应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因此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详解】AHF为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A项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故B项错误;CHCN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中H+几乎来自于HCN的电离,HCN的电离微弱,因此HCN达到电离平衡时,解得,故C项正确;D由上述分析可知,常温下,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C项。6C【详解】A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所带电荷数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故A错误;B当溶液中弱电解质分子、离子浓度不变
14、时,说明电离过程达到平衡,故B错误;C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强电解质稀溶液中,只存在电解质的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故C正确;D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浓度越稀,温度不变,则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答案为C。7D【分析】NaHSO3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亚硫酸钠和硫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和溴化银反应生成Na3Ag(S2O3O2。【详解】A根据给出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小关系可知,的酸性弱于碳酸,所以选项中的反应不能发生,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O+=+,故A错误;B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硫、二氧化硫和水:+2H+=S+2SO2+H2O,故B错误;C反应是硫代硫酸钠
15、和溴化银反应生成Na3Ag(S2O3O2,AgBr不溶于水,不能写成离子形式,故C错误;D利用Na2S2O3滴定碘单质生成Na2S4O6,碘单质被还原为I-,故D正确;故选D。8B【详解】A. 算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的酸性越强,则其对应的酸根离子结合的能力越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酸性,则酸根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故A正确;B. 电离平衡常数小于碳酸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而大于碳酸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所以,故B错误;C. 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电离程度:,相同pH的和的浓度,等体积等pH的和:分别于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消耗的量与酸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消耗的
16、量:,故C正确;D. 5时,NaCN的水解平衡常数约为,故D正确。故答案为:B。9C【详解】A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溶液,A试管做对比实验,根据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可推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B取5mL溶液,加入1mL溶液,其中过量,理论上完全反应,萃取分液后,向水层滴入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B正确;C前者的值更小,只反映浓度更大,醋酸的电离程度,需要比较两者变化的差值与浓度差值来判断,故C错误;D根据电离常数大,酸性越强,可知酸性:,将通入小苏打溶液中,发生反应,故D正确;故选C。10A【详解】A
17、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氨水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HCO+Ca2+2OH-=CaCO3+NH3H2O+H2O,故A错误;B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溶液至铝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反应前后沉淀铝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3Ba2+6OH-3BaSO4+2Al(OH)3,故B正确;C 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锰和硫酸:,故C正确;D 已知醋酸、碳酸和硼酸在时的电离常数分别是,(第一步电离)和,将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等浓度的醋酸与硼酸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醋酸酸性强于碳酸,有气泡产生,硼酸酸性弱于碳酸,不与碳酸钠反应
18、:,故D正确;故选A。11C【详解】AHCl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通入HCl,溶液中c(H+)增大,A错误;Bc(H+)相同的HA溶液和盐酸,HA溶液的浓度大,等体积时,HA溶液的物质的量多,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多,B错误;C等浓度的HA溶液与盐酸,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与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锌片反应,盐酸与Zn反应的初始速率快,C正确;DKa只与温度有关,D错误;故选C。12C【分析】根据题意,越大,c越小,由此分析图可知:随着pH的增大,pc逐渐增大的是H2A,先减小后增大是HA-,逐渐减小的是A2-,曲线ac代表p(H2A),曲线ac代表p(HA-),曲线bc代表p(A2-);a点c(
19、H2A)=c(HA-),b点c(H2A)=c(A2-),c点c(HA-)=c(A2-)。【详解】A时,从图中可以直接得出:,故A错误;Ba点时,故B错误;Cc点时,c(H2A)=c(A2-),b点时,故C正确;D时,结合物料守恒,始终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根据题给图来解题时,要善于利用图中特殊的点。如本题中的a、b、c三个点,分别表示c(H2A)=c(HA-),c(H2A)=c(A2-),c(HA-)=c(A2-),用好了,能方便地解决问题。13移取溶液,向其中加入溶液【详解】醋酸的电离平衡:,平衡常数,当时,故在中,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和近似相等,测定溶液的,即可得出
20、。14(1)cdba(2)CD(3)B【详解】(1)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电离出的氢离子越多,即酸电离出质子能力越强,酸性也越强,据图表可知,电离平衡常数大小:Ka(CH3COOH)Ka(H2CO3)Ka(HClO)Ka(),所以四种物质电离出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dba;(2)A据图表可知,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Ka(H2CO3),所以醋酸能够制备碳酸,所以能够发生;B据图表可知,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Ka(HClO),根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醋酸能够制备次氯酸,故ClO-+CH3COOH=CH3COO-+HClO反应能够发生;C据图表可知,电离平衡常数:Ka(
21、H2CO3)Ka(HClO);根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次氯酸不能制备碳酸,故反应不能发生;D据图表可知,电离平衡常数:Ka(H2CO3)Ka(HClO)Ka();根据强酸制备弱酸规律,碳酸与次氯酸的盐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故反应不能发生;故选CD;(3)醋酸属于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平衡右移,n(CH3COOH)减小,n(CH3COO-),n(H+)增加,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加的较大,所以c(CH3COO-)、c(H+)、c(CH3COOH)均减小,根据Kw=c(H+)c(OH-)分析可知,溶液中c(OH-)增大;由于温度不变,Ka=保持不变;A=,由于c(CH3COO-)减小,
22、所以减小,故A错误;B=,由于c(H+)减小,所以增大,故B正确;CKw=c(H+)c(OH-),由于稀释过程温度不变,Kw不变,=,稀释过程中c(OH-)增大,所以减小,故C错误;D稀释过程中,c(H+)减小,c(OH-)增大,所以减小,故D错误;故选B。15(1)酸(2)=(3)Na2C2O4+HF= NaHC2O4+NaF(4)酸式(5)当滴入最后半滴KMnO4溶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30s内红色不褪去,说明滴定达到终点(6)2(7)偏高【详解】(1)若氢氟酸为强酸,二者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因氢氟酸为弱酸,则HF浓度远大于NaOH,HF过量,溶液显酸性;(2)pH相同的草酸,
23、c(H+)相同,和氢氟酸溶液中加入大小相同的锌粒,则初始速率v1= v2;(3)由于,则酸性:,根据强酸制弱酸原则,Na2C2O4和过量的HF反应生成NaHC2O4和Na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2O4+HF= NaHC2O4+NaF;(4)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因此KMnO4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5)草酸反应完毕,再加入最后半滴KMnO4溶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30s内红色不褪去,说明滴定达到终点;(6)三次滴定误差都不太大,则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260g草酸晶体所配草酸溶液中所含草酸的物质的量为,;(7)滴定开始时仰视滴定管刻度,滴定结束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消耗标准液体积变小,则草酸物质的量变小,质量变小,则结晶水含量偏多,X值偏高。.答案第1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