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后汉书列女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后汉书列女传》.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训练-后汉书列女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着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官至齐相。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昭因上疏曰:“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妾昭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敢不
2、披露肝胆,以效万一!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述美,神祇降福。昔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邠,孔子称为三让。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世者也。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致远矣。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蚁之赤心。”太后从而许之。于是骘等各还里第焉。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马融善之,令妻女习焉。昭女妹曹丰生,亦有才惠,为书以难之,辞有可观。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所着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
3、妇丁氏为撰集之,又作大家赞焉。(选自范晔后汉书列女传)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B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C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D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书由东汉班固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录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它与史记后汉书
4、三国志合称“前四史”。B“乞身”自请辞官退休。古代对辞官退休有多种称谓,如“乞骸骨”“致仕”“挂冠”“下车”“移病”“告老”等。C“典坟”是三坟五典的简称,“三坟”相传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之坟;“典坟”指从三坟中出土的上古的五部典籍,现已亡佚。D“举哀”指办丧事时高声号哭,表示哀悼;也指办理丧事。文中邓太后穿着素服表示哀悼,体现她对班昭的重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昭在她的兄长班固去世后,奉汉和帝之命继续写作汉书并最终完成了此书,她的儿子也因此被皇帝封为关内侯,并官至齐国的宰相。B汉书才出来,许多人读不懂,同郡马融虚心向班昭学习汉书。后来皇帝又下诏书叫马融的哥哥马续
5、接着班昭把书写完。C班昭丈夫是扶风郡曹世叔,曹世叔的妹妹曹丰生,也有才学,对女诫观点表示不认同,曾写书反驳,文辞也很可观。D班昭编纂女诫,用于对女子的教化。班昭去世后,她的儿媳将她的十六篇文章编成集子,并写作大家赞称颂班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5在大将军邓骘丁忧这件事上,班昭如何成功劝说邓太后?请简要概括。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
6、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官至齐相。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后又诏融兄续继昭成之。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昭因上疏曰: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妾昭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敢不披露肝胆,以效万一!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述美,神祇降福。昔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孔子称为三让。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世者也。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
7、有!”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致远矣。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蚁之赤心。太后从而许之。于是骘等各还里第焉。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其辞曰: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夙夜劬心,勤不告劳,而今而后,乃知免耳。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穀负辱清朝。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实非鄙人庶几所望也。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以为忧也。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吾今疾在沈滞,性命
8、无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怅。间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勖勉之!马融善之,令妻女习焉。昭女妹曹丰生,亦有才惠,为书以难之,辞有可观。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又作大家赞焉。后汉书列女传节选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B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C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战战兢兢/常惧绌
9、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D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7下面文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汉书是南朝刘宋范晔所著,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B乞身,古代以做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C女诫是东汉班昭撰写的私书,文采飞扬,如今毁誉参半。D为列女立传,最早始于西汉刘向,范晔在刘向的启发下,增写列女传,这是在正史中第一次出现。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昭是曹世叔的妻子,很有才学,可惜她丈夫去世很早。B班固著汉书,没有完成就去世了,他的妹妹班昭,在和帝诏令下,完成
10、了史书编写。C班昭在当时很有盛名,皇太后有事也征询她的建议,马融伏于阁下,向她请教。她写的女诫更是无人提出异议。D班昭七十多岁去世,她的媳妇丁氏撰写大家赞歌颂她。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永初中,太后兄大将军邓骘以母忧,上书乞身,太后不欲许,以问昭。(2)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答案1、C句意:皇太后陛下自身具有完备的美德,扩大了唐虞的政治影响,广开言路,广泛听取意见。采集狂妄的人不达事理的言论,采纳地位低微的樵夫的主意。“盛德之美”,是偏正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D;“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结构一致,而且“瞽言”是偏正短语,中间不能
11、断开,可以排除A。2B“古代对辞官退休有多种称谓,如下车”错误,“下车”指官员到任。3A“她的儿子也因此被皇帝封为关内侯,并官至齐国的宰相”错误。从“以出入之勤,特封子成关内侯,官至齐相”可知,班昭的儿子被封为关内侯,是褒奖班昭勤勉,而不是因为完成汉书。4(1)皇帝多次召班昭进宫,让皇后诸贵人拜班昭为老师,称呼她为“大家”。每逢各地贡献奇异物品,就叫“曹大家”(班昭)写赋赞扬。(2)现在能有机会献出自己的生命,即使被杀,也确实心甘情愿。5盛赞邓太后,表达自己的忠诚之心,消除太后的疑虑。引经据典,强调“谦让之风”意义深远。指出了不引身自退的危害。参考译文:扶风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
12、,字惠班,又名姬,班昭学识广博,才华很高。曹世叔死得早,班昭洁身自爱,符合当时社会对妇女的要求。她的哥哥班固撰写汉书,其中的八表及天文志还没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承班固的事业完成汉书的编撰。皇帝还常常把班昭诏进皇宫去,要皇后和众贵人把她当作老师,称她为“大家”。每当有人贡献稀奇的东西来,皇帝就下诏命班昭作赋写颂。到邓太后临朝时,班昭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由于班昭对国事勤勉,朝廷特封她的儿子曹成为关内侯,曹成后来官至齐王相。当时汉书刚问世,有很多人不大读得懂,班昭的同乡马融就住在藏书阁下,向她学习汉书。后来,朝廷又下诏叫马融的哥哥马续在班昭之后继续完善汉书。永初年间,太后的
13、哥哥大将军邓骘因为母亲去世,上书朝廷,请求退职。太后不想准许,问班昭对这件事的看法。班昭于是上书说:“皇太后陛下自身具有完备的美德,扩大了唐虞的政治影响,广开言路,广泛听取意见。采集狂妄的人不达事理的言论,采纳地位低微的樵夫的主意。我班昭能够凭愚笨的能力,遇上圣明的皇太后,哪能不忠心耿耿,来报效朝廷万分之一的恩德!我听说谦让的作风是最大的高尚的品德,所以古代的典籍都称赞它,神灵也会降福给谦让的人。从前伯夷、叔齐互让国君之位,一起离开了本国,天下的人都佩服他们的廉洁高尚;太伯为了让君位给弟弟而离开国家,孔子称赞他三让天下,是用来光大彰显美德在后世扬名的举措。论语说:能够用礼仪谦让来治理国家的人,
14、对于处理国家事务还有什么困难呢!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让的真诚,它(的效果)是极深远的。现在四位国舅能坚守忠孝的节操,主动辞职归家,如果用边地的不安定为理由,不同意他们辞职,今后若有小小的过失掩盖今日谦让的美德,我实在担心他们推让的美名第二次就得不到了。根据我的见识所能达到的地步,因此冒着死罪竭陈我愚昧的想法,我自己知道我的话不值得太后采纳,只是以此来表示我小小的诚心。”太后听从了班昭的建议,同意了邓骘等人的请求,于是邓骘等人各自归家。班昭写了女诫七篇,它对妇女进行教育很有帮助。马融认为女诫很好,叫妻子女儿学习这部书。班昭丈夫的妹妹曹丰生,也很有才华,不同意班昭在女诫中的观点,写文章反驳,文辞也有
15、可观。班昭七十岁去世,皇太后也穿上素服表示哀悼,还派使者监督料理她的丧事。班昭写的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共有十六篇。她的儿媳丁氏把班昭的文章编纂成集,在集子中还写了一篇大家赞的文章。6、D句子的翻译是:十四岁的时候,嫁到曹家,执箕帚扫秽尘,至今已有四十几年了。战战兢兢,生怕得罪了公婆与夫君,招致遣退与呵责,从而贻羞于父母,玷累于夫家和娘家。“有”通“又”,用于整散与零数之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执箕帚”与“于曹氏”是状中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惧”与“绌辱”是动宾关系,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7A“编年体史书”错误,后汉书是纪传体。8C“更是无人提
16、出异议”错误,班昭丈夫曹世叔之妹曹丰生,也有才惠,对七诫不同意,写书反驳,文辞也很可观。9(1)永初年间,太后的哥哥大将军邓骘因为母亲去世请求退休,太后不打算批准,征问班昭。(2)但是家中的女孩子们正当是到了该出嫁的时候,而没有受过好的教诲的影响,不懂得妇女的礼仪,恐怕会令未来的夫家失面子,辱没了宗族。参考译文:曹世叔妻传,扶风曹世叔的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名叫昭,字惠班,又名姬,学问广博,很有才干。世叔死得早,班昭气节品行很好,举动很合礼法。哥哥班固,著有汉书,只是八表和天文志没写完就死了,和帝命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接着写成它。皇帝多次召昭进宫,让皇后诸贵人拜班昭为老师,叫做“大家”,每逢各
17、地贡献珍贵物品,就叫“大家”写赋赞扬。到了邓太后临朝听政时,让班昭参与政事的处理。认为班昭很勤勉,特地破例封班昭的儿子曹成为关内侯,官做到齐国的宰相。当时汉书才出来,许多人读不懂,同郡马融拜伏在阁下,向班昭学习读汉书;后来皇帝又下诏书叫马融的哥哥马续接着班昭把书写完。永初年间,太后的哥哥大将军邓骘因为母亲去世请求退休,太后不打算批准,征问班昭,班昭就上疏道“:臣下认为皇太后陛下,自身品德很完美,隆行唐、虞般的朝政,广开言路,听狂夫、瞽叟之方,纳山野村夫之见。臣妾以愚昧之才,处在圣明的时代,敢不把肝胆之言,报效皇恩于万一。我听说自古谦让之风是很高的品德。所以古书记载,神明降福。从前伯夷、叔齐兄弟
18、让国,天下佩服他们风格很高;太伯让位给弟弟,孔子再三称赞。这就是品德高尚,扬名后世的缘故。论语上说:能用礼让治国,对从政有什么难呢?这样看来,推让之风,意义十分深远。现在四舅大将军坚行忠孝之道,要求引退,而陛下考虑边陲还不安靖,拒不同意,如果以后因为些小错误,掩盖了今天的美德,只怕推让的名声就再也难得了。这是小人之见,敢冒着危险表述出来。自知言不足取,只是表示虫蚁的一颗红心罢了。”太后同意,于是邓骘等人告老还乡了。班昭作女诫七篇,对宫内妇女的教育很有帮助。文章写道:鄙人愚鲁暗昧,天赋不甚明敏,承蒙先父的余宠 ,仰赖女师的教诲,十四岁的时候,嫁到曹家,执箕帚扫秽尘,至今已有四十几年了。战战兢兢,
19、生怕得罪了公婆与夫君,招致遣退与呵责,从而贻羞于父母,玷累于夫家和娘家。所以恪守妇道,辛勤劳苦,虽然早晚忧勤,但不敢向人夸耀。现在我已经老了,子孙也各得其所了,差不多可以免于忧勤了。我生性疏略顽钝,疏于对儿子的教导,常常害怕儿子曹谷做官以后,辜负玷辱清明圣治的朝廷。曹谷幸好没有犯什么过错,承蒙圣恩,加官进爵,赐以金紫的荣耀,这实在不是我敢奢望的。家里的男子能尽忠朝廷、自善其身了,我不再为他们担忧了。但忧愁你们这些女孩子,将要出嫁了,如果不教你们妇礼,就会在夫家失却礼节、丧失颜面,从而贻羞于父兄宗族。我现在身患疾病,久治不愈,恐不久于人世了,想到曹家的女孩们不知妇礼,常常心怀忧愤。因此写下这篇女诫共七章,希望女孩们各自抄写一遍,如果能谨守奉行,就可以使自身远离过咎。回去吧,努力行之!马融读后认为很好,让自己的妻子、女儿学习。班昭丈夫曹世叔之妹曹丰生,也有才惠,对七诫不同意,写书反驳,文辞也很可观。班昭七十多岁才死,皇太后素服表示哀悼,派使者监办班昭的丧事。班昭写的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等共十六篇。她的儿媳丁氏替她搜集在一起,又写大家赞歌颂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