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课教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64012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实验课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科学实验课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实验课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实验课教案.pdf(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科科 学学 实实 验验 课课 教教 案案(总总 4 4 0 0 页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课 蜗牛(一)蜗牛(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过程与方法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

2、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2【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分组:23 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2、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3、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二、观察蜗牛的身体。1、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

3、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3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3、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4、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

4、蜗牛的运动最好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四、饲养蜗牛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3、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4、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第五课第五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4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

5、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器材: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2、水槽 1 只,装半水槽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5一、导课一、导课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

6、,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二、沉浮实验二、沉浮实验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2.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

7、沉浮也不同。三、认识木头三、认识木头6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四、课堂小结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

8、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第六课第六课砖和陶瓷砖和陶瓷【教学目标】【教学目标】7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过程与方法: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教学准备

9、】【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器材:1、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2、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课一、导课8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两种人工材料。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二、砖和陶瓷二、砖和陶瓷1.出示建筑工人砌墙的图片、各种陶瓷制品的图片。这些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砖和陶瓷三、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三、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1导语:我们知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砖和陶瓷又有些怎么样的特性呢?让我们展开对砖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2同学们想研究砖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想怎

10、样进行研究呢需要什么工具呢(简单回忆对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3分发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注意: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出初步评价。4汇报交流。现在我们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砖和陶瓷了吗?提倡先填一填气泡图,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再来进行描述。四、黏土的变化四、黏土的变化91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课件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2了解了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黏土是松软的,烧过后就变得很坚硬,它的变化非常大。都由黏土烧制

11、而成,为什么很多特性不一样)3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进行观察比较。4汇报小结: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烧制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导致了砖和陶瓷有了许多不同的特性。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1砖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但是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2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关注我们身边的材料,课后做个小调查。第三课 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10过程与方法: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情感、态度、价

12、值观: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给每组的材料:1 小杯水、1 小杯油、1 小杯洗洁精、1 块玻璃、3 个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张实验记录表。给每个学生的材料:一张维恩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设计流动比赛一、设计流动比赛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主要科学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展示上节课的维恩图)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它们流动的快慢一样吗?2、其

13、他液体也会流动。比如洗洁精,这也是一种液体。(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113、有什么办法证明?师引导: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最好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4、设计“流动比赛”的方案,小组内成员交流:怎样做才能保证流动比赛是公平的哪个方法最好,为什么讨论后确定一个比赛方法。5、全班交流比赛方法,围绕“保证比赛的公平、可行”进行讨论,鼓励生生质疑,完善比赛规则。二、实验、思考二、实验、思考1、请小组成员根据自己选择确定的方案进行流动比赛,并记录。(师要提示学生重复做几次实验)2、全班交流,汇报,包括:一共进行了几次实验,实验的结果如

14、何,每次实验的结果都相同吗,大概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不一致等。3、思考:液体的流动快慢跟什么有关?三、液体、固体比较三、液体、固体比较1、师让学生关注以板书的水和食用油的维恩图记录,明确水和油具有的共同特点,并思考洗洁精是否同样具有这些特点。2、小结:三种液体的相同点,固体具有吗固体和它们相比,有哪些不同师生讨论交流,完成固体和液体比较的维恩图记录。123、讨论交流,对于“水是怎样一种液体”,我们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13第七课第七课 空气有重量吗空气有重量吗【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过程与方法:在称量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学习准

15、确称量。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并能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重量,但很轻;通过对石头、水、空气的三者比较,初步建立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体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设计多种方法,重复验证空气有重量,但很轻。【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给每个小组准备:1 根长细木条(或竹条)、3 根细线、1块橡皮泥、1 个气球、1 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 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演示实验材料:1 个皮球(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 个托盘天平(视学校实际情况而定)。14给每个学生准备:石头、水、空气的比较表格。【教学过程】

16、【教学过程】一、空气有重量吗一、空气有重量吗1、师:水有重量,石头有重量,空气有重量吗有什么办法证明2、生讨论交流,提出采用自制的小天平来证实空气是否有重量。并讨论自制小天平的方法。3、指导学生自制小天平。(建议:天平上的图钉教师可在课前帮学生固定好。)4、小天平调平。(先将气球挂上,另一端挂上重物,想办法使小天平平衡)5、给气球充气,观察并记录小天平的变化。(分组实验)6、全班交流小天平的变化情况,思考:所有小组的实验结果都一致吗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实验结果不同有什么办法改进实验,使效果更明显,结果更精确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二、改进小天平的测量效果1、讨论交流改进小天平测量的方法方法 1:

17、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再将其中一个气球的气放掉,观察小天平的变化15方法 2:同时将两个充足气的气球挂在小天平的两端,并调整天平,使小天平保持平衡,在天平的一端再挂上一个或几个充足气的气球,观察小天平的变化2、生选择方法进行实践,并讨论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三、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1、师:为了让我们的实验结果更精确,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天平称来进行研究。2、师演示:将一只充满气但未充足气的皮球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出重量(让学生来看),然后用气筒给皮球充足气,(需提醒学生注意充足气后,皮球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要保

18、持皮球的大小一致)3、师演示测量充足气的皮球的重量,请学生帮助观察重量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思考:说明了什么4、请学生观察对比,托盘天平和自制天平有哪些主要区别。(托盘天平不仅可以测出空气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较准确地测出到底增重了多少)四、单元小结四、单元小结1、请学生将之前记录的维恩图等记录表取出,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石头、水、空气对比表。请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情况和记录表完成对比表。2、根据对比表分析:这三种物质,有哪些特征是相同的,有哪些不同。163、出示更多物质的图片,把这些物质分为液体、气体、固体三类,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什么。4、出示之前填写的关于水和空气的气泡图,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可以补

19、充,原有内容中哪些是不正确的,需要改正。三年级下三年级下植物茎的作用植物茎的作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17

20、【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学生准备)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1、师:(活动引入)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2、师:(活动指导)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教

21、 P12 页上画)。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二、植物茎的作用二、植物茎的作用181、师:(活动因入)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2、师:(活动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

22、输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3、生:观看植物光合作用的课件。4、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三、提醒学生注意三、提醒学生注意1、师: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2、师:引导学生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作业布置】【作业布置】:家庭作业: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9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得出结论3 3、水结冰了、水结冰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

23、温度下降到 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2、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组: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 1 只、冰块 1杯、试管 1 支、8 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 1 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冰的观察一、冰的观察201、师:同

24、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2、师: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老师昨天把水在冰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来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和水为什么结成冰了。板书:水结冰了板书:水结冰了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观察冰,及时把冰的特点记录在 P48 的维恩图中,同时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冻坏。4、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预设: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5、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

25、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6、学生比较后汇报。(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预设: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7、师: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维恩图,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展现在这里,水是液体,那么冰呢?(学生发表意见,并请他们阐述原因。)通过争论得出结论:(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二、水在什么温度

26、时结冰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21 1、师: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2、指导学生阅读书 P49,然后请学生讲讲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预设:(预设:(1 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 8 8 毫升左右的纯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 2)拿一只塑料)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

27、水温的变化。(3 3)在碎冰里加入)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管里的水温。(4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度计的示数。)3、师:清楚怎么做了吗?请组长来领器材,同时主意轻声交流,仔细观察。学生实验,教师巡视。4、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师:现在你能回答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了吗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预设:水在(预设:水在 0 0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了变化)5、师:

28、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预设: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0 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三、拓展三、拓展22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水(液态)板书:水(液态)冰(固态)冰(固态)2、师:现在知道为什么冬天有时候河里会结冰了吗?回家也自己去做一块冰。4 4、冰融化了、冰融化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高于 0,冰的温度升至 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 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2、冰在融化过程中

29、,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过程与方法:1、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2、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3、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23凝固2、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组: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 4 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 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

30、1 只、冰块 1 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观察冰的融化一、观察冰的融化1、师: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 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做出预测。3、师: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板书:冰融化了师: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请大家一起看书 P504、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预设:(预设:(1 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冰块的温度。(2 2)

31、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计上的读数。)245、师: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 1 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 P50 的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时间温度1 分钟2 分钟3 分钟4 分钟5 分钟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表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表时间盛放烧杯内空气温度紧靠烧杯外壁空气温度远离冰块处空气温度6

32、、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这些现象总结。(预设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预设可以得出的结论: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 0 0时,就可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 0 0,但紧靠,但紧靠1 分钟2 分钟3 分钟4 分钟5 分钟25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收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二、加快冰的融化二、加快冰的融化1、师:我们刚才观察了冰的融化过程,你有办法让冰融化的更快

33、一点吗?2、学生预测方法。(预设: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预设: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块放在太阳、灯光等下面;用手把冰块焐热。允许学生把冰块放在太阳、灯光等下面;用手把冰块焐热。允许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3、师: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个融化冰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融化冰的水平最高,每个小组先讨论下你们打算用哪种方法。4、师:方法都讨论好了吧,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大小一样的冰,放在同一种透明的塑料袋中,要求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要保持密封。一般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记录下冰完全融化的时间。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小组也可以相互观察和监督。5、学生实验后汇报交流。(预设:在冰融化的过程中,可预设

34、:在冰融化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塑料袋的外壁上有很多小水珠。以观察到塑料袋的外壁上有很多小水珠。)6、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说说是什么使冰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预设: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预设: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三、拓展三、拓展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熔化26板书:冰(固态)板书:冰(固态)水(液态)水(液态)2、师: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新的问题出现吗(如水珠是从哪里来的)5 5、水珠从哪里来、水珠从哪里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过程与方法: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

35、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27【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组:3 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

36、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景。)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板书:水珠从哪里来板书:水珠从哪里来2、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了;)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28(预设: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预设: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

37、璃杯是不渗水的;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加冰的时的;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2、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出示: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

38、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3、学生观察师:有什么发现吗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预设: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成小水珠。加满自预设: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成小水珠。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来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的。的。)4、师: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

39、什么关系呢?29学生猜测(预设:水蒸气遇冷形成;可能涉及水蒸气、凝结、水汽等,这时也可以提问: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等等)5、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能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测,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2 2、磁铁有磁性、磁铁有磁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

40、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30【教学准备】【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1、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铜导线、玻璃珠、木片或木块、纸片、弹簧、布条等物品(材料的种类多一些,铁材料制品要有多种,要有铜、铝等非铁的金属物品,学生的学习用品,如:橡皮擦、铅笔、塑料尺等也可用作测试材料)。2、橡胶皮(气球皮)、杯子和水。3、铁盒(如罐头盒)、铝盒(如易拉罐)、茶叶筒(底和盖是铁制的,筒身是纸制的)、圆珠笔。4、几种不同材质

41、的硬币,如一元的钢币,5 角的铜币和钢芯镀黄铜币,1 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铝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一、问题导入:1、我们认为磁铁能吸引什么学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如:金属铁)2、怎样检验我们的观点(做实验)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二、磁铁能吸引的物体:1、老师准备了这些材料,请看(实物投影出示材料小样)。我们先预测一下物体会不会被磁铁吸引,然后再做实验进行检验吧。(预测时说说理由或根据)312、我们小组的桌子上就有这些材料,一会儿就要请大家来做做小小检验员了。实验可不要忘了做记录啊。(投影出现记录表)检测后把被测试物体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分类填写

42、好,然后小组讨论记录下两类物体在材料上的各自特点。(学生实验并记录填写好表格)3、交流汇报。4、小结。(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由此我们可以推知,磁铁可以吸引什么物体?(3)、与我们刚上课时的观点相比较,原来的观点是得到了确认,还是需要做一些修改呢(回顾板书,修正板书。)5、辨认铁制品。(1)、这些物体中,哪些是铁材料做的(实物投影出示:主要是硬币、茶叶筒等)(2)、学生观察判断并交流。(3)、对于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吗想想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可靠呢(用磁铁)(4)、那我们就用磁铁来检验一下刚才的判断吧!学生实验。(5)、两次判断结果一

43、样吗哪一次判断更能使人信服呢从中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学生汇报、交流、小结(教师小结:磁铁32都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磁铁的这种性质叫作磁铁的磁性。)。三、隔物吸铁:三、隔物吸铁:1、引入研究。(1)、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带来的遥控小车吗现在大家都知道老师能指挥小车是因为有磁铁的原因,可当时知道吗为什么(纸包住了磁铁)磁铁被纸包住了,隔着纸,还能吸铁吗(2)、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3)、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那搁着别的物体行不行呢想研究哪些物体呢学生列举。2、实验设计。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物体(实物投影出示),怎么做实验呢?哪个小组先设计好了哪种物

44、体的研究计划,并口头交流汇报获得了我们的认可,就可以先领走该种物体了。(特别关注隔水实验的设计)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相应的物体后面做好记录)4、汇报交流。5、小结。(1)、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33(2)、教师补充介绍并演示:磁铁隔着铁片吸铁。(让学生领悟到书中结语中“一些”所表示的意思。)四、总结延伸:四、总结延伸: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2、老师的钥匙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钥匙成功捞上来呢?3 3、磁铁的两极、磁铁的两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科学概念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

45、,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34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

46、,磁极不同,作用不同。【教学准备】【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一、情景导入: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35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

47、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4、交流汇报实验方案。(1)、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磁铁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挂起来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板书条形磁铁,并选择五个点,回形针怎么放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放(演示)现在放了几个如果再放上去要掉下来了,算吸起几个注意一定要轻轻的放上去,细心一些。要不要记下各部位吸起的回形针数,记在哪里在记录纸上就有这种实验方法的记录处,我们来看一下,分别

48、在磁铁的 A、B、C、D、E 处下面的括号中记录下来(2)、这是比磁铁各部分吸的回形针数,是一种比较好的比磁性强弱的办法,还有其它不同的办法吗?(3)、能不能比磁铁各部分吸同一个回形针所需要的距离呢怎样量磁铁各部位吸起同一个回形针需要的距离用什么材料做的尺来量比较好一些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把回形针放在36尺的起始点放回形针,沿着尺慢慢的接近回形针,当吸住回形针时,观察磁铁离起始点的距离,就是这个部位吸回形针的距离。(4)、如果用小钢珠实验,怎么来做小钢珠先放哪里旁边能不能放其它的磁铁观察什么怎么记录实验的结果呢可以用箭头画出铁珠的运动轨迹。5、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但课堂上时间毕竟有

49、限,为了大家更好的交流,我们先选择第一种方法进行,好吗?学生实验,教师巡视。6、各小组实验数据汇总。7、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一下,从我们的汇总数据里,我们可以发现些什么信息?8、小结。我们把两端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板书磁极)想想一块磁铁磁极有几个?三、磁铁两极的研究:三、磁铁两极的研究:1、我们已经知道磁铁能吸铁,如果用一个磁铁的磁极去吸另一个磁铁的磁极,吸引力会更大吧想验证一下吗2、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学生操作,交流感受。373、为什么有的吸在一起,有的会推开呢这样的情况会出现几种呢再做一做看看。4、我们能准确地说出,两

50、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相互排斥吗(不能)那怎么办呢5、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为了准确而又简单的的表达,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符号来做标记,比如说字母。)6、我们先给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 A、B、C、D 后,再将它们相互接近吧。当然别忘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我们也可以借助符号,如用“”来表示相互吸引,用“”来表示相互排斥。7、学生实验,并记录。8、汇报交流。9、小结、延伸。(1)各组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2)、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标注字母时是随意的,没有统一标准。)(3)、怎样才能标注统一呢?我们下一课再继续研究吧!四、作业:四、作业:出示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