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振动的初相位确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振动的初相位确定方法.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反思:中国人成才的障碍齐 鲁 名 师 许 广 民 2010年 3 月 2 4 日前些天,读到上官木子的 反思:中国人成才的障碍,感慨良多,发人深思。提交与诸位同仁共赏共思。反思:中国人成才的障碍自序十年前,某出版社约我写本关于成功学的书,那时这类书还很少见,所以我对这个选题很感兴趣,并拟定了一个写作计划,但当时正忙着写别的书,实在没时间完成这个计划,只能很遗憾地放弃了。一晃十年过去,终于有点时间了,忽然发现所有的书店都堆满了成功学的书。那十年前看着还挺不错的写作计划,如今只能扔掉了,因为这十年间已经产生了数不清的成功学高手,几乎个个都有点石成金的本领。既然有这么多人在谈怎样成功,那我还是换个话
2、题,谈谈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当今盛产的成功高招还是不能帮助我们成功。总让我难以释怀的问题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刻苦最擅长考试的学生,这种优势为何没体现在世界科技水平的排行榜上?中国有那么悠久的文化却为何难以跨入科技强国的行列?诺贝尔奖为何始终与中国无缘?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有这么聪明的大脑又这么刻苦地学,并能在少年时代风光无限,却不能在成年后成为国际科技领域的大师?显然,对于成功,有 比“聪明”和“刻苦”更重要的东西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的文化与教育太关注小聪明,忽视了培养个体成就大业的大智慧;学校教育以隐性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换来显性知识的高积累,而隐性知识的具备是成功的关键;高强的学业压力使个人早
3、期形成的兴趣与特长受到压抑,使那些最适宜个人获取成功的成功基因发生畸变,原本是多元发展的诸多个体都被强行规划到同一种发展模式中,致使个体自身的一些天然的优势逐渐弱化。功利化的求学期使职业探索期开始得太晚;只重视生命的头三十年,使个体生命的有效利用率太低;每一代人其整个一生都在忙于生存而不是自我发展,导致整个社会缺乏在创新方面的代际积累和代际传递中国人确实是个顶个的聪明,但合在一起的整体效力总是小于单项之和,国外的人似乎没我们聪明,但他们能够做到让整体之和大于单项之和。这是合作的问题,也是管理的问题。看我们的科研管理观念:宁愿让所有学术尖子冒不出来,也不能让一个庸才在学术界混得舒服。这样的管理观
4、念暴露了我们缺乏立足于国际之林的学术抱负,管理的关注点不是放在如何让有才华的人在更自由宽松的环境里更容易出成果,而是督促那些不适合搞创造的人不要占着位子不干活。成功道路上的种种障碍,构成了成功的成本,也限定了我们走向成功的速度,并降低了我们实现成功的几率。我们走得慢是因为我们在走弯路,而我们不得不走弯路是因为所遇到的障碍太多。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面临的具体问题是:当鸡头还是当凤尾、跑第一还是跑第二、选文科还是选理科、顾眼前还是虑未来,考大学是首选学校还是首选专业、选择职业是首选兴趣还是首选薪金,而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一些需要我们搞清的更基本的问题:考试与能力,智商与情商,现在与未来、前瞻与后虑、成功
5、机会与冒险代价;要精神满足还是物质满足;如何看待得失与成败、成功的标准是自我认可还是满足社会标准或实现他人的期待。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在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之外,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范围、知识结构、能力倾向、职业意向,而且要了解文化对个人的深层影响,以及了解文化习惯、教育制度和教学体系对个人打下的人格烙印、思维烙印。对成功来说,具备什么能力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何时何地用何种方式搭配和使用自己所具备的这些能力。智慧意味着是否善于分配和组合自身资源,如何运用自身的智力、能力和知识来有效地学习、工作、社交和生活。自我开发的智慧反映在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设计、自我协调之中
6、。上官子木2 0 0 8 年 4月于北京第 1 部分学校教育的缺陷1从高考制度看人才选拔缺陷(1)中国人对聪明与否的判断主要依据的是思维的灵巧性和敏捷度,古时的科举考试在诗赋意蕴上的刻意要求,与现今数理考试中的弯弯绕难题,都表达了对思维机敏性的赞赏与推崇。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涉及人才标准。至于什么是聪明什么是人才,高校最喜欢招收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可以从各大学自主招生的标准作出判断,因为自主招生的标准表达了高校所认可的优秀,也就是高校的人才选拔标准。仅以全国某著名高校2 0 0 7 年的自主招生政策为例,这所全国高校排名前五名的高校在自主招生中规定,有五类考生可报名:L 各 省(市、自治区
7、)重点中学平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者。2.高中阶段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某一学科获省级赛区一等奖者或数学、物理两个学科均获得省级赛区二等奖者。3.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优胜者、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4.高中阶段在国际学科大赛中获奖或某一学科、某一方面有突出特长和培养潜能且取得一定成果者。5.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本人或父母具有见义勇为行为者.经审核合格的考生还要参加该高校的测试。被确定为该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对象的学生仍须参加高考。对于保送生,该高校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申报:1.获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
8、等奖且具备保送资格者。2.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获奖者且具备保送资格者。3.具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前2 0%以内的学生。这些学生不参加高考。如果申请者获奖等级较高,且学习成绩优异者,可直接免试保送。其余审定合格者需参加该高校组织的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测试。其他高校的自主招生标准与上述标准基本相同。从上述对自主招生报名资格的要求不难看到,我国高校认可的优秀生首先是学习成绩好,其次是学科竞赛获奖。这意味着,学校成绩和竞赛成绩被我国大学视作学生优等的标志。自主招生的初衷是,采用有别于统一高考的一种比较灵活且多视野的标准来为那
9、些不适应高考的特殊人才开偏门,然而,实际上目前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注重选拔的还是考试的高分获得者。譬如,上海交大2006年通过自主招生面试进校的289名学生,高考成绩高出当年入校上海学生平均分0.2分。在 交 大2006级1400名上海生源新生中,通过统一高考入校的1100人,超 过90%的人是在自主招生报名的名单里,这意味着符合自主招生要求的主要还是高分考生。现在,很多高校自主招生都是以学生在高中学习成绩的年级大排名前多少名作为报名资格,这无疑是与不拘一格选拔偏才的自主招生的初衷相背离,如此选拔的人才类型仍然是与高考的要求相一致,没能起到自主招生与高考互补的作用,使自主招4失手了最初的积极意义相
10、比较,美国哈佛,学由入学考试有75个分值指标,其中文化知识考试只占1分,其他是研究能力、艺术技能等多项指标。这意味着,哈佛大学录取的不是一个分数,而是一个完整的人,即更看重的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果一个学生某项特长很突出,哈佛校方就派专家组进行评定以判定其才能,只要通过评定即可进入哈佛深造。然而,我国高校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就不那么容易了。请 看 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胡铃心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算是一段传奇。考前,他已经被南航确认为自主招生对象,只要高考成绩达到福建省本一批次控制线以上,即可录取。然而,2001年,胡铃心参加高考,总 分597分(当时福建省采用标准分,总 分900分),福建省的本一线
11、是605分,胡铃心差了 8分。南航招生办召集了一个由航天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传阅胡铃心那篇获得福建省科技论文一等奖第一名的“21世纪空天飞机展望”。看过这篇论文的教授们认为,该论文从论点到论据有很强的专业程度和前瞻性,不少航空专业的大学生都无法望其项背。尽管教授们一致指出,既然自主招生是第一次试点,就要有改革的精神,步子不妨迈得大一点儿。虽然大家都觉得应该破格,却找不到可以遵循的现行条文。所幸这项工作得到了福建省招办的支持,在录取结束前半小时胡铃心获得了分管招生的副省长特批。1 从高考制度看人才选拔缺陷(2)以倒数第一成绩进入南航的胡铃心很快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到第一学期期末,他高等数学93分
12、,大学英语90分,航空航天概论95分总成绩在全班名列第二。此后他又自行研制了重量不到1克的超微型无芯舵机,创下了国内舵机最小、机身最轻的飞行器记录。他对飞行器理论的一些创新性思维,也对该专业的传统学说提出了挑战。本科期间,他 参 加“挑战杯”赛,获得两个特等奖,一个一等奖。专家评价,胡铃心在航天器方面的几项发明,在国外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美国强磊出版社在2006年专门出版画册,介绍这位年轻发明家的成长历程。从这个实例不难看到,在我国现有的高考招生制度下,大学要想招个真正的人才居然是如此艰难。自主招生原本是偏才的希望,而今却沦为高考前的一次为加分而进行的竞争性考试。据报道,已有各种针对自主招生的
13、面试培训班应运而生,可叹国人有本事把一切素质教育和素质考查转化为应试。当社会把学业测试的成绩看做是智力标准和升学标准时,针对测试以期提高测试分数的攻坚大战就成为社会竞争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升学制度强调的是以学校的学业成绩评价学生,因而我国的高校招生一直是采用最简单的方法,即以当前的考试成绩作为选拔标准,这种选拔的程序显然缺乏对那些有利长远发展的潜力和综合素质的关注,也导致很多学生以牺牲综合素质来换取高分。最可悲的是,有的学生是以综合素质换取一门竞赛成绩。譬如,某大学曾录取过一名得过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大奖的学生,可是入学后发现这位学生的语文功底实在太差,毕业时甚至连论文都难以用文字表达出来。高校选
14、拔所涉及的基本问题是,到底什么是人才?什么是聪明?什么是值得关注的才华?什么是最值得培养的人?从古代的科举考试直至今天的高考,不难发现我们中国人对人才的选拔方式都是通过统一考试来甄别出众的人才,即以同样的试题来判断出类拔萃者,这种选拔属于在一定框架内进行横向比较。古代科举考试对八股的程式和诗赋的韵律等方面的要求都是以诸多限制来提高考试的难度及可比性,以利甄别出才思出众的人才。在中国之所以对西方人所看重的个人化的独创并不注重,正是因为那种特立独行的独创并不是大家都可为之,而少数人的独创不足以构成多数人进行比较的标准。古代的科举与现代的高考尽管考试内容不同,但在识别人才的标准上却是相通的。科举考试
15、注重的才华比当今更宏观一些,主要关注的是政论、治国、文学方面的才华。科举考试中的“策”用以考治国谋略,“论”用以考学识与理论思辨能力,诗赋则用以考思维的机敏和才情。从当今考试对数理难题的精细制作中,不难看到与当年科举考试的机巧诗赋有着相同的本质,即对考生的机智、聪明度的要求。科举考试注重用比喻、借喻、夸张、拟人等文学手法来间接婉转地表达思想,现代的高考则是要求学生能突破层层陷阱而找到藏匿隐蔽的标准答案,共同点都是要求考生对隐匿曲折含意的心领神会。中国人对聪明与否的判断,主要依据的是思维的灵巧性和敏捷度,无论是古代科举考试在诗赋意蕴上的刻意要求,还是如今数理考试中的弯弯绕难题,都表达了对思维机敏
16、性的赞赏与推崇。观察我国如今的高考制度与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在社会功能上是极为相近的,都是作为社会分层的工具用于国家筛选人才。另外,上大学不仅是社会地位提升的基点,也是获得才智方面高社会评价的基点,即个体通过应试成功可以获得物质与精神双方面的满足。从本质上看,现代高考与古代科举在选拔方式及人才观方面都是很一致的。目前我国学校的教育功能让位于学校的社会筛选功能:为了公平,选拔的方式是全国统一的笔试;为了公平地照顾贫困地区的孩子没有实验条件和计算机条件,考试内容尽量以书本知识为主。为了公平的筛选,西方的许多选拔措施在我国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诚信度。譬如,社会服务、
17、义工的评价信,如果放在中国是可以造假的。在国外通行的专家评价信、教师推荐信等考试以外的评价标准放到我国都成了学生自己写,签上专家或教师的名字。正是我们中国社会讲人情、重通融的文化造成了这种现象,因而使多元化的选拔方式难以实施,由此也说明教育改革的受限还是源自传统文化的制约。1 从高考制度看人才选拔缺陷(3)中外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不同的,在西方已经有足够的余力去考虑如何为优秀人才的成长铺路;在中国还只限于考虑如何让不同背景的学生以公平的方式通过升学来改变命运。我国学校教育功能的缺失受制于教育的筛选功能,当西方的学校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来实现推动社会发展的目的时,我们的学校教育首先要考虑的是,
18、如何公平地分配社会教育资源以实现获得社会生存地位的起点公平。高考原本是要帮助大学发现那些最有潜力在学业上成功的年轻人,但升学考试发展到今天,已经变成了出题者与应试者的斗智、较量,出题者挖空心思设置各种误区和陷阱诱使考生出错,而考生则想尽办法在考前搜集各种可能的陷阱模式,以避免误入歧途。显然,这样的测试与选拔学术潜力者已无直接关联。什么是人才的识别标准,中西方的认识是有差异的,智力评价的标准受制于文化价值观。我国高考之类的选拔型考试,以其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表达了特定的人才偏好:脑子快,思维敏捷,语言机巧,对细微之处的觉察度高。与中国更注重人才的精细性所不同的是,西方人对人才更多地讲究眼光、视野、
19、对事物的综合把握、思考角度新颖、有创意等等。中国教育所推崇的聪明更多地体现在猜度他人的思绪,揭开层层谜团,西方教育更推崇于自我潜力的开掘,以产生有别他人思路的创意。西方人比较注重人的发展潜质,中国人判断人的聪明与否,是当场显示的机智,而不是以后的发展潜力。中西方对智力的判断,前者更接近于小聪明,后者可属于大智慧。中国的智慧标准与西方的智慧标准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宇宙自然的理解和控制,中国人则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体现在对人的理解和控制。西方的智慧标准更注重从无到有的发明创造,中国的智慧标准则是赞赏从直到曲的机智谋略。西方所推崇的聪明人多是深刻揭示自然法则的理论家和巧妙利用
20、自然力量的发明家,中国所推崇的聪明人多是精于处世且深谋远虑并随机应变的精明者。从文字来看,西方人的智慧更多的是体现在理性思维上,而中国人的智慧多体现在感性思维上。西方人更注重把文字作为思想情感交流的工具,而中国人更注重把文字作为文采学识展示的门面。“表达思想情感”自然是越简单越清晰越好,而“展示文采学识”却是越曲折越绕弯越显得精深。人的智力特征总带有所属社会的文化烙印,或者说,文化烙印会在智力形成过程中留下必然的痕迹。中国的考试历来注重知识的复述、背诵、记忆,在这种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力和反馈速度的考试要求中,明确表达了中国传统的智力概念:能够在大脑中大量储备书本知识,并在被提问时快速提取的人就被
21、视作是高智力水平的聪明人。记忆力好更是聪明的一大标志。在这种智力观下的选拔型考试促成了中国学生的认知特点:依靠背诵记忆、反复训练的方法掌握知识,注重记忆的效率与策略,同时也表现出记忆力有余,创造力不足。思维的特点一般是从流畅性、新颖性、灵活性、深刻性等方面来判断。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往往是流畅性和敏捷性有余,但新颖性、灵活性、深刻性不足。2从精英教育看智育理念缺陷2从精英教育看智育理念缺陷(1)超常教育的失败案例从反面说明了,智力水平再高的人,如果根本无意从事学术研究也必将与科学事业的成功无缘。超常教育的失败超常教育是典型的精英教育,而我国以往的超常教育表达了我们对成功要素的错误理解,即科学事业的
22、成功取决于超常的智力或超常的学业能力。这种教育观念对个人的影响是,过度重视自身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发展。超常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几十年,从幼儿园和中小学的超常儿童实验班到大学的少年班,已经形成了超常教育的完整体系,即幼儿园的超常教育为小学的超常班提供生源,小学的超常实验班又是以中学的超常班为目标,而中学的超常班更是以考入大学名校和少年班为成功的标志。论及大学少年班的成败,如果按照超常少年班成立时的初衷,即以培养尖端科学人才为目的,那么我国的超常教育是非常失败的。因为这些当年的超常少年接受完超常教育之后多数人都远离了科学事业,大多数人都放弃了原来的专业。3 0年前,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希
23、望国家能够像培养文艺体育人才一样从小培养理科人才,即对天资优异、富有创造潜质的学生进行特殊教育。由此,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全国高校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理科超常少年培养基地。2008年3月17日中国科技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公布少年班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这是中科大首次对少年班进行系统完整的总结,并对外公开经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自1978年3月9日开办至今,已 有30年历史。30年来,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总计1220八,已毕业1027人,其 中935人考取研究生,占91%。前16届 毕 业 生(1983 1998年)共590人,64%的人获得博士学位,26.9%的人获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
24、计,他 们 中 约20%的人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有93人拥有国内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国外终身教职,多人成为国际顶尖科学家;有超过70%的少年班毕业生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其中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约占35%。从科大提供的这份似乎是在炫耀的信息中,还是能看出明显的负面问题。这些 以“天资优异、富有创造潜质”而作为理科方面学术精英培养的超常少年,最终 只 有20%的人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已毕业的学生中只有9.1%的人拥有国内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国外终身教职。这样的成果对于实施科学精英教育的大学少年班来说不仅不值得骄傲,还值得深刻反思:以理科学业超常为选拔条
25、件、以培养学术精英为初衷的超常教育,最后怎么会只有极少数人选择科学事业,而绝大多数却都远离学术领域。如何解释这些当初因为有理科方面的天资且经过千挑万选而精心选拔出来的神童,经过几年超常教育之后却都远离最初的培养目标而去。显而易见,超常教育的结果是使这些昔日神童对科学研究丧失了根本兴趣。这些被国家花了较大成本精心培育的精英学生,多数人最后连科学的大门都没兴趣进去,更不要说成为大师级的科学家了。由此证明,我国的超常教育至少在培养科学兴趣方面是彻底失败了。这也从反面说明,智力水平再高的人,如果根本无意从事学术研究也必将与科学事业的成功无缘。20世 纪2 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特曼(L.M.Terman
26、)做过一项大规模研究。通过测试,他筛选出1200个智商达到或超过140的“天才”儿童,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知识积累,精心进行培养。50年后,特曼的追随者们寻找到仍有记录的800多人。调查结果发现,在他们中间,大师级的科学家并不多,而成就比较突出的一组人,是那些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和意志品质的人。研究结果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智力在成功中的作用,显然,成功的第一要素并不是智商,而情商对成功的制约性开始被人们关注。成功不仅仅是单方面的依靠智力发展,而且要依靠全方位的发展,尤其是人格和创造力的发展。少年时代需要发展的精神力量还包括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适
27、应社会的能力。2从精英教育看智育理念缺陷(2)各地报道出来的神童,尽管在数理化方面确实具有超出年龄的学习能力,但在其他学科和心理发展方面不仅水平有限,而且最终都制约了综合能力的发展。譬如,当年以14岁的年龄和高考的高分成绩考入大学的某东北神童,入学后成绩每况愈下,最终因多门成绩零分而无法毕业。当年的神童宁销、干政、谢彦波以及近年来被报道的一些神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以及人际交往障碍。这些昔日智商很高的神童,成年后都因人格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不但没有达到超常教育预期的设想,甚至有的连普通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都没有达到,心理上也远未发展到成熟阶段。不难发现的规律是,如果对认知能力的关注
28、过于集中,就有可能在其他能力方面出现缺陷。在世界范围内,天才教育的理念也始终处于不停地变迁中,但总体来说,那种惟智商的评价体系已经被逐渐摒弃。早 年“超常”儿童的判断标准是智商超过130.到1970年代,超常儿童的判断标准已经变成由三个特征进行综合评判:中等以上的智力;实现对任务的承诺;具备较高的创造性。美国加州大学的天才教育理念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这种教育理念的特点是,从与社会隔绝的精英教育转向植根社会,从重视学生单方面的才能转向多种能力的均衡,从只重视学习成绩转向重视学生的“社会和情感需求”。很显然,这种评价体系注重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与国内各超常实验班重视智力水准和重视考试成绩的做法大相径
29、庭。从教学目标来看,我国高校以往办的少年班把主要目标定为培养尖端研究型人才、大科学家,更偏重于数理化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忽视了社会能力的培养。这种超常教育的模式表达了我国教育界对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错误理解,认为科技尖端人才首要的是智力超常,似乎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是产生于高智商的神童群体。然而事实表明,科学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专业兴趣与学术追求。兴趣是科学事业成功的第一要件。当年的神童宁销,因对物理不感兴趣,选系时告诉老师,科大的系没有他喜欢的,并打了一份报告,请求调到南京大学去学天文,可没有被学校批准,只好勉强学物理。在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后,虽然在1 9岁就成了全国最年轻的讲师,但他很少做
30、物理学科方面的研究,却把大量时间用于围棋、哲学和宗教.宁的最终也未能在物理方面有所成就,并 以“出家为僧”的结局为科大少年班的历史书写了最令人深思的一页。宁销的悲剧有着众多的影响因素,而大学少年班在专业兴趣导向上的失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少年班的神童们最后很少留在科研领域里,说明我国超常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生自身的专业兴趣之间还是缺少相融性。从现实效果来看,我国的超常教育实际上是挑选出能够适应超强学业压力的孩子,进行学业强化培训,所培养的只是完成学业任务的能力,最后实现比普通人早几年完成学业的目标。因此,所 谓“超常”实际上是在适应超常学业压力方面的适应能力比较突出。我国的超常教育是期望
31、通过压缩就学年限来实现事业上的早成功、快成功。从少年大学生的总体发展来看,提前上大学、提前毕业并不难做到,但是否早成功、快成功就很难说了,而是否具有能够成功的素质就更值得质疑了。科学教育的失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举行,是为全球高中学生举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数学赛事。自1986年以来,中国队已累计13次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中国有6次6个学生同时获得金牌,而美国和俄罗斯都只有1次6个学生同时获得金牌。2006年7月在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6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以超过第二名40分的较大优势获得总分第一名。共 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498名
32、选手参加了本届赛事,这一年,中国显然大出风头。与此同时,就 在2006年8月,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而在菲尔茨奖获奖者中却见不到我们中国本土数学家的踪影。令我国这样一个数学竞赛获奖大国极为尴尬的是,具 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数学奖,自1936年至今没有一个中国本土的数学家获奖。我国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的好成绩,与我国学者在现代数学研究方面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2从精英教育看智育理念缺陷(3)培养出众多在国际学科竞赛中获奖的选手,是我国精英教育的另一个典型成果。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学科竞赛的金牌得主也同样很少选择获奖的科目作为自己的专
33、业,更不要说是职业。然而,在国外却并非如此。2001年国际数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有一对法国兄弟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被称为“国际数学双子星”的洛朗啦佛格和文森啦佛格兄弟。哥哥洛朗啦佛格是菲尔茨奖得主,弟弟文森拉佛格曾因在算子代数K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贡献,获 得2000年欧洲数学学会青年科学奖。最让我们中国人关注的是,文 森16岁时曾以中学生的身份参加过北京举行的 第31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且获得金牌,而那次与文森同场竞技的中国队中也有5人获得了金牌。10年之后,文森作为国际知名数学家旧地重游,可那些同样获得金牌的中国中学生,却无人出现在世界著名数学家的行列。我们只能感叹,中国的教育制
34、度尽管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考生和一流的学科竞赛高手,却难以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中学生在国际学科竞赛上表现突出,但不能由此而断定我国青少年的科学研究素质要超出别国的同龄人,因为中国与西方相比,对考试和竞赛要重视得多。同样是国际学科竞赛,中外学校在重视程度上的差异极为显著。可以说,我国对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是世界第一,仅以数学为例.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每年10月都要举办一次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近年来,每年参加联赛的学生超过10万人。次 年1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从10万名联赛选手中挑选出120位左右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培训,从中再选
35、 出25人进入设在东北育才中学的培训基地。在培训和竞赛后,再精选出6人组成最终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代表队。很显然,这是一个大规模的精挑细选活动。参赛的选手在经过层层选拔之后,还要集中培训并进行大量的模拟练习,最后由精通竞赛的教师专门辅导。相比较,国外学校对于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不会安排时间进行我国那样的层层选拔、集中培训、名师辅导、模拟比赛之类的活动。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参加竞赛的学生,到哪个网站可以查阅到历年比赛的题目。当年文森拉佛格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只是凭着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既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训练,也没有比赛经验。中外对待学科竞赛的根本差异在于,国外学生的参赛属于个人凭兴趣参与的个人
36、行为,没有成年人的帮助,而我国的参赛却属于有着强烈民族意识的国家行为,并有成年人的过度参与,即通过研究过往题型、揣摩出题思路、开展强化训练等方式,使中学生借助成年人的智慧而成为赛场上的高手。中国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动机充满了功利性,因为竞赛不仅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范畴,而且与高考挂钩。这促使学生参赛主要不是出于兴趣爱好和发展学科能力的目的,而是出于生存和改变命运的需要。有幸代表国家参加各类学科国际竞赛的选手,只要拿到了奖牌,不仅意味着为国家、为学校争了光,而且也意味着拿到了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以免于参加高考。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态下参加竞赛的孩子,很少是将自己所参加的竞赛学科作为自己献身的职业,而只
37、是将它作为改变自己人生的敲门砖。数学尖子生不选择数学作为专业主要是因为在学数学的过程中丧失了兴趣,正是重记忆、重技能的强化训练导致了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的消失,以及厌烦感和疲倦感的增生。此外,这种与升学挂钩的学科竞赛,属于功利化的短期行为,培养了学生将求知作为生存工具的功利意识和功利追求,从而造成创造动机萎缩、创新欲望泯灭。因此,即使是选择了数学作为专业的擅长数学的尖子生,由于功利心重、创造力低而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也很难出成果。从科学人才发展的规律来看,比知识、才华、聪明的大脑更重要的是兴趣与人生目标。事实显示,不是我国的奥赛金牌得主不能成为数学大师,而是他们对数学根本没有研究的兴趣,即使有少数
38、尖子生选择数学作为大学的专业也往往是一毕业就改行。譬如,有两位中国的数学奥赛金牌得主,他们在完成学业之后,拒绝了数学研究机构的邀请,跑到华尔街炒股票,热衷于赚大钱而不是科学研究。所以,问题的根本是,我国虽然有众多的拥有数学才华的学生,但却缺乏对做学问感兴趣的数学家。不仅是数学,其他基础学科的情况也一样,我们的学校教育尽管能培养出具有高超解题技能的竞赛型考生,但却很难培养出真正献身于这些领域的创造型科学家。从中外神童发展的结果来看,兴趣与学业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没有兴趣的高学业水平只是暂时现象。只有学生自身有兴趣,才能学得专注、走得久远。西方的学校教育注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并按照自己
39、的设想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比起我们的学校教育,其优势是较早地建立了未来事业所需要的基础。西方的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从很小的年龄就开始为自己未来的航程构建一个大码头。反省我国的科学教育,导致人才培养低效率的一大因素,就是没有在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上下工夫。3从隐性知识看知识结构缺陷3从隐性知识看知识结构缺陷(1)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以隐性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换来显性知识的高积累。正是隐性知识方面的劣势,导致我们的学生没有后劲。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2006年9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3000多名理科新生进行面试,从中选出121名尖子生进入高等工程学院理科实验班。面试中的一个题目是:什么是圆锥曲线?大部分考生会背诵圆
40、锥曲线的定义,但面对现实生活中茶杯中的水面,却不知道茶杯壁可以看作圆锥侧面的一部分,以及水面可以看作平面。同样的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如手电筒的光照在墙上的影子,从灯罩上方漏出来的台灯的光照在墙上的影子,这些也都是平面截圆锥。然而,我们的学生往往认为只有书本上、考试卷子上的平面和圆锥才是数学,而生活中的水面、茶杯、手电筒和墙面则与数学无关。尽管我国学生擅长数学,但只是善于做数学习题,并不善于把复杂的生活情境归纳成数学问题,以数学的思维加以解决,再还原到生活中去。从科学教育的角度来看,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炼出来,变成一个可以通过研究解决的课题,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从大众教育的角度来说,数学教育
41、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基础知识,背会多少公式定理,而是让学生具备数学思维的能力,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暴露出来的缺陷显然是来自学校教育的缺陷,中国孩子联系生活的能力普遍弱,是因为学校里、教材上所有的数学题目都是从数学到数学,与生活情境没有关联。我国中小学的数学教学没有引导学生将眼光从书本和考卷的狭窄天地中解放出来,放眼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和体会数学,从而导致学生学了数学却不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缺乏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相应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太少正是中国数学教育失败的一个关键点。面试中的另一个题目是:将一张纸卷成圆柱形,用一个平面斜着去截,
42、试画出截痕展开图的草图,通过观察猜想它是什么曲线?这个问题是中学数学中没有讲到的,难度相当大。考试时不要求考生一开始就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引导他们经历试验、观察、思考、猜想以及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去得出自己的答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的过程。考官根据考生在这个过程的表现来判断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思维能力、自己纠正自己错误的能力,也就是判断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潜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中学必学的内容,但中学考试涉及得不多,因此善于自主思考的学生不难猜测到正确的答案,而那些虽然经历过备战高考的题海战术训练却不会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的考生就只能束手无策。面试只是北航选拔考试的一部分,此前,还通过数学
43、、物理、英语的笔试考题对考生全面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因此面试时,将学生笔试中不会做的题或是做错了的题目在口试中再问他,给他一个弥补自己错误的机会。这不仅是考他们的知识,更是考察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对科学是否有兴趣。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这样去做,这说明他们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考试分数,而对于所考的知识本身并无兴趣。对科学的兴趣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具有这个素质,将来才有可能在事业上成功。我国学校的科学教育过多地注重解题能力,使学生在理科学习中的优势仅仅在于解答考卷上的难题。这种优势虽然能在笔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在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我们的学生就远远不如国外的
44、孩子了。我国学校教的科学知识是与生活相脱离的,而发达国家的教育注重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科学,使学生很自如地将科学的思路和方法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尤为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动力,国外的学校教育比较注意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和个人自身的需要,而后产生学习的愿望,不仅提高了教育的效率,也提高了个人的学习效率。由于中外的知识价值观和教育理念不同,所以教育模式也不同,我国的学校教育总是鼓励学生饱读书本,并将熟悉书本知识视作学识渊博,而西方的价值观是,知识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体现其价值,所以学校教育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边思考边学习边创造。3从隐性知识看知识结构缺陷(2)被公认擅长考试的我国学生,其实
45、并不是什么考试都擅长,凡是涉及实践性强的考试,我们就比不过人家了。譬如,英国文化委员会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雅思考生在写作和口语单项考试中近几年来的分数都是全球最低的。麦肯锡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 国(大陆)不 到10%的大学生具备英语沟通能力。雅思中国年会发布的全球雅思考试榜显示,2006年全球雅思均分6.06分,中国考生雅思均分为5.53分,全球排名倒数第二,低于日本和韩国,仅在阿联酋之前。历年来的托福考试都是日本给亚洲各国垫底,雅思考试却是中国垫底。雅思中国年会发布的考试榜还列出了中国雅思考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平均分:5.47、5.39、5.80,5.23。从分数看,阅读还不错,
46、但是写作、口语相当弱。中国学生“会考试”的优点是公认的,之所以在雅思考试上落后,是因为雅思比其他的英语考试更多地注重语言的交际能力,而中国学生只是擅长语言知识,在语言交际方面却是弱项。因而中国学生在雅思考试中的“倒数”确实证明了中国学生的英语差,所差之处是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学了却不会用。以前的托福考试都是以语言知识为考查内容,这是习惯了应试考试的中国学生的强项,所以考分就高,而新托福和雅思是以英语交际能力为导向,考的是中国学生的弱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言表达方面多缺乏自信,不敢开口,由此失去了许多口语训练的机会。全球学英语的国家很多,区别在于中国学生更多是为了挣分数,是功利性的,而其他国家
47、的学生是在挣交际能力,譬如,日本每年几百万人去考托业(TOEIC),即国际交流英语测评。2004年,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对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个调查显示,19%的学生“几乎全部”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56%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大学生这样花如此大的代价学无使用价值的应试英语,而在英语学习上所花费的无用功无疑加大了中国青年人在成功方面的时间成本。忽视隐性知识的教育以往我们对知识的传统界定是,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经验只是知识的初级形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人们对知识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并对知识的概念作出新的界定,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48、在1996年 发 布 的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知识可分为四大类:其一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属于描述事实方面的知识;其二是有关“为什么”的知识,属于探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识;其三是有关“如何做”的知识,属于操作、实验、技能方面的知识;其四是有关“源于何处”的知识,属于寻找信息和知识源头的知识。前两类知识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而后两类知识则是我们的教育始终缺乏的教育内容。如今对知识的这种新的划分,与以往对知识的传统界定有了根本性的差异,知识的范围被大大拓展,不仅包括那些能够言传的显性知识,如事实、原理、概念、理论体系等,而且还包括那些只能意会的隐性知识,如经验、
49、技术、技巧、能力等。当我们把未系统化的经验类知识也划入到知识范畴之内时,知识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认知范畴,而是扩展到了应用范畴。知识概念的扩大与更新,意味着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扩展与更新。当知识仅仅属于认知范畴时,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便有效地吸收、积累知识;而当知识的概念拓展至应用范畴时,教育的内容除了原理性知识和系统化的学科知识,还要包括技术、能力以及直接经验等实践性的知识和能力。传统的知识观限定了我们对知识的认识,也限定了我们对学校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教学内容都集中在书本知识的灌输,以及系统学科知识的传授,而科技实验和社会实践方面的课程即使在大学
50、也很少,更不用说中小学。相比较,美国的中小学就已开设大量贴近生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园艺、电脑、缝纫、烹饪、木工、机械、摄影、绘画、乐器等丰富多彩的实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通过对学生实行各种基础的技术培训,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职业、行业与谋生,并使他们从中积累和发展了隐性知识。3从隐性知识看知识结构缺陷(3)人们所拥有的知识不仅包括那些通过言语、文字或者符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知识,还有那些不能符号化的经验知识。这种知识就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有形的被符号化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无形的被内化的知识。显性知识的特征是:确定性、理性、可言说、可陈述、公共性、普适性、清晰、文化性、理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