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5772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5.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pdf(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宵 三 物 理 上 学 期 期 中 试 卷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的内容,具体内容:物理需要我们花时间多多去做一下题目的,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三物理,仅供参考哦参考一、选择题(共 2 2 道小题,共计6 6 分全对得3 分,选不全得2 分,选错或不选得0 分).物理需要我们花时间多多去做一下题目的,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三物理,仅供参考哦参考一、选择题(共 2 2 道小题,共计6 6 分全对得3 分,选不全得2 分,选错或不选得0 分)1.如图甲所示,小物块静止在倾角=3 7 的粗糙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推力F,力 F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

2、情况如图乙所示,物块的速率v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s i n 3 7=0.6,c o s 3 7=0.8,重力加速度g 取 1 0 m/s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的质量为1 k g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C.0-3 s 时间内力F 做功的平均功率为2.1 3 WD.0 3 s 时间内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6.1 2 J2.(多选)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 和 b 分别系于一轻质细杆的A 点和B点,如图所示,绳 a 与水平方向成角,绳 b 在水平方向且长为1,当轻杆绕轴A B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绳的张力不可

3、能为零B,a绳的张力随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当角速度gc o t L b绳将出现弹力D.若b绳突然被剪断,则a绳的弹力一定发生变化3.(多选)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 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L 3 X1 0 3 k 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 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 2。则此探测器()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 X 1 0 3 NC

4、.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4.(多选)“嫦娥五号”的探路尖兵载人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载人返回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已知人造航天器在月球表面上空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航天器的绕行周期),航天器运动的弧长为s,航天器与月球的中心连线扫过角度为,引力常量为G,则()A.航天器的轨道半径为s B.航天器的环绕周期为2 tC.月球的质量为s 3 Gt 2 D.月球的密度

5、为3 2 4 Gt 25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 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 :1 B.角速度之比为2 :1C.周期之比为1 :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 :26.假设有一载人宇宙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4 2 0 0 k m的赤道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约为6 4 0 0 k 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为3 6 0 0 0k m,宇宙飞船和一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同向运行,每当二者相距最近时,宇宙飞船就向同步卫星发射信号,然后再由同步卫星将信号送到地面接收站.某时刻二者相距最远,从

6、此刻开始,在一昼夜的时间内,接收站共接收到信号的次数为(忽略从宇宙飞船向同步卫星发射信号到地面接收站接收信号所用的时间)()A.4次B.6次C.7次D.8次7 .(多选)探月卫星的发射过程可简化如下:首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在该轨道的P处,通过变速,再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在快要到达月球时,对卫星再次变速,卫星被月球引力”俘获 后,成为环月卫星,最终在环绕月球的“工作轨道上绕月飞行(视为圆周运动),对月球进行探测,工作轨道”周期为T,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其他天体对探月卫星在工作轨道上环绕运动的影响,则()A.要使探月卫星从 转移轨道 进入工作轨道,应增大速度

7、B.探月卫星在工作轨道上环绕的线速度大小为2 R+h T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2 R+h T R+h RD卫星在停泊轨道 P处的机械能大于“地月转移轨道“P处的机械能8.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升空后,先在近地轨道上以线速度v环绕地球飞行,再调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再一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v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1 :2,密度之比为5:7,设火星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和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g :g=4:1 B.g :g=1 0 :7 C.v :v=5 2 8 D.v :v=5 1 4

8、9.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A.n3k 2 T B.n3k T C.n2 k T D.nk T1 0.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甲对乙的滑动摩擦力对乙做了负功,则乙对甲的滑动摩擦力对甲()A.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B.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但不可能不做功C.可能做正

9、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负功D.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但不可能做正功1 1 .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m B=2 :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 0在摩擦力作用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A、B 两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FA:FB和A、B 两物体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之比WA:WB分别为()A.2 :1,4:1 B.4:1,2 :1C.1 :4,1 :2 D.1 :2,1 :41 2 .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1 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 v0对

10、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F1、WF2分别表示拉力Fl、F2 所做的功,Wf l、Wf 2 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WF2 4WF1,Wf 2 2 Wf l B.WF2 4WF1,Wf 2=2 Wf lC.WF2 4WF1,Wf 2=2 Wf l D.WF2 4WF1,Wf 2 1 6 N 时、A 相对B 滑动C.当拉力F=2 0 N 时,A、B 加速度均为1 m/s 2D.当拉力F=4 0 N 时,A、B间摩橡力大小为1 6 N二、实验题(每空2 分,共 1 4 分)1 3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1 所示,则:(1)

11、通过图像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 N/m(2)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2 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 和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方案 更合理。甲方案中,若 A和B的重力分别为1 0.O N 和 2 0.O 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4.O N,b的示数为1 0.O N,则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o1 4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进行 探究动能定理 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挂上钩码,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调整光电门与斜面垂直;B.取下轻绳和钩码,保持A中调节好的长木板倾

12、角不变,接通光电门电源,然后让小车从长木板顶端静止下滑,记录小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C.重新挂上细绳和钩码,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A 到 B 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长木板表面粗糙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填 是 或 否 );(2)若要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已知遮光条的宽度d,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多选项)A.悬挂钩码的总质量mB.长木板的倾角C.小车的质量MD.释放小车时遮光条正中间到光电门沿斜面距离LE.释放小车时小车前端到光电门沿斜面距离L(3)根据实验所测的物理量,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重力加速度为g)(4)本实验采用光电门测速,造成速度测量误差,具体的原因是四.计算题

13、(4 题,共 3 8 分)1 5.(8 分)质量m=2 k g的物块自斜面底端A 以初速度v 0=1 6 m/s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向上滑行,经时间t=2 s速度减为零.已知斜面的倾角=3 7,重力加速度 g 取 1 0m/s2,si n 3 7=0.6,c o 加7=0.8.试求:(1)物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2)物块滑动过程摩擦力大小;物块下滑所用时间.1 6.(8 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以恒定功率由静止行驶,设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其牵引力F与速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加速过程在图中B 点结束,所用的时间t=1 0s,经历的路程s=6 0m,1 0s后汽车做匀速运动.求:(1)汽车运动过程中

14、功率的大小;(2)汽车的质量.(3)汽车加速度为5 m/s2 时;此时车的速度大小1 7.(1 0分)如图所示,质量M=0.8 k 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小车左端放有质量m A=0.2 k g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在物块A 正上方L=0.4 5 m 高处有一固定悬点,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悬挂一质量m B=0.1 k g的物块B,把细绳拉某位子静止释放,物块B(视为质点)在最低点时绳子拉力T=3 N,随后与物块A 发生弹性碰撞(时间极短)。最终物块A 静止在小车上。重力加速度g=1 0 m/s2 o 求:(1)物块B 与物块A 碰撞前瞬间速度大小v 0(2)物块A 被碰撞后瞬间速度

15、v A(3)产生的内能1 8.(1 2 分)如下图所示,在倾角为3 0的光滑斜面体上,一劲度系数为k=2 00N/m 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固定挡板C,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 4 k g 的物体A,一轻细绳通过定滑轮,一端系在物体A 上,另一端与质量也为m的物体B 相连,细绳与斜面平行,斜面足够长,用手托住物体B 使细绳刚好没有拉力,然后由静止释放,物体B 不会碰到地面,重力加速度g=1 0 m/s 2,求:释放B的瞬间,弹簧的压缩量和A 与B的共同加速度;(2)物体A 的最大速度大小v m;(3)将物体B 改换成物体C,其他条件不变,A 向上只能运动到弹簧原长,求物体C的质量M高 中 三 年 物

16、理 科 答 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答案 B A C C D C A B B D AC D AB C D一、选择题(每题4 分,漏选2 分,共 4 8 分)二、实验题(每空2 分,共 1 4 分)1 3 .【答案】(1)3 0 0 ;甲;0.2;1 4 .【答案】(1)否(2)AC D(漏选得1 分,错选不得分)(3)(4)测量的是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中间时刻速度,实验需要的是中间位移速度三.解答题1 5.解:(1)上滑时,加速度大小(2 分)(2)上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 分)解 得(1 分)(3)下滑的位移(1 分)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7、(1 分)解 得(1 分)由,解 得=s (1 分)答案(l)8 m/s 2(2)4 N(3)s1 6.解:(1)由图像可知,摩擦力N,匀速速度汽车的功率(2 分)(2)加速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 分)解 得(1 分)(3)当 时,设车的速度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 分)解 得 v=2 m/s (1 分)【答案】(l)l X 1 0 5w;(2)8 X 1 0 3 k g.(3)2 m/s1 7.解:(1)物块B 最低点:(1 分)解得 v 0=3 m/s (1 分)(2)物块B与物块A 发生弹性碰撞,设碰后B的速度v B,由A、B 碰撞前后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有:(1 分)(1 分)联

18、立解得:v A=2 m/s (1 分)(2)最终物块A 速度与小车的相等,设物块和小车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 (1分)由动量守恒定律有:(1 分)v=0.4 m/s (1 分)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 分)联立解得:Q=0.3 2 J (1 分)【答案】(1)3 m/s;(2)2 m/s (3)0.3 2 J1 8.解:(1)由胡克定律,得:(1 分)设绳子拉力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 分)解 得(1分)(2)当A、B物体的加速度为0时,速度最大,设此时拉力,弹 簧 伸 长 量,则由平衡条件,得:(1分)解 得(1分)由开始运动到达到最大速度过程,弹性势能不变,由能量守恒定律,得(2分)解 得(

19、1分)(3)弹簧恢复原长时:弹簧弹性势能减少:(2分)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分)解 得M=l k g (1分)【答案】(l)5m/s 2 1 m/s(3)l k g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一、选择题1.图中给出了四个电场的电场线,则每一幅图中在M、N处电场强度相同的是()A.B.C.D.【答案】C【解 析】试题分析:因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的方向表示场强的方 向,由图可知,只 有C图 中M N两点的电场线疏密程度相同,故M 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点只有C.考 点:考查了对电场线的认识点 评:电场线的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2.如 图,三 个 固 定 的 带

20、 电 小 球a、b和c,相 互 间 的 距 离 分 别 为ab=5cm,bc=3 cm,ca=4 cm。小 球c所 受 库 仑 力 的 合 力 的 方 向 平 衡于a、b的连线。设 小 球a、b所 带 电 荷 量 的 比 值 的 绝 对 值 为k,则()A.a、b的电荷同号,B.a、b的电荷异号,C.a、b的电荷同号,D.a、b的电荷异号,【答 案】D【解 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及其相关的知识点。对 小 球c所受库仑力分析,画 出a对c的 库 仑 力 和b对c的库仑力,若a对c的库仑力为排斥力,a c的电荷同号,则b对c的库仑力为吸引力,b e电荷为异号,a b的 电 荷 为 异 号;

21、若a对c的库仑力为引力,a c的电荷异 号,则b对c的库仑力为斥力,b e电荷为同号,a b的电荷为异号,所以a b的电荷为异号。设a c与b e的夹角为,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几何关 系、库仑定律可得,F a c=k ,F b c=k ,t a n=3/4,t a n=F b c /F a c,a b电荷量的比值k=,联立解得:k=64/27,选 项 D正确。【点睛】此题将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机融合,难度不大。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在 A球与墙之间用轻弹簧连接。现用完全相同的小球B 以水平速度 与 A相碰后粘在一起压缩弹簧。不计空气阻力,若弹簧被压缩

22、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从球 A被碰后开始回到原静止位置的过程中墙对弹簧的冲量大小为I,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A、B碰撞过程,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碰撞后,AB 一起压缩弹簧,当 AB的速度减至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由能量守恒定律得,最大弹性势能,联 立 解 得,从球A被碰后开始回到原静止位置的过程中,取向右为正方向,对 AB及弹簧整体,由动量定理得,故 D正确,A、B、C错误;故选Do【点睛】关键是AB的速度减至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从球 A被碰后开始回到原静止位置的过程中由动量定理求得对弹簧的冲量大小。4.如图,人造卫星M

23、、N 在同一平面内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N 连线与M、0 连线间的夹角最大为,则M、N的运动速度大小之比等于()A.B.C.D.【答案】C【解析】当M和N的连线与地球和N的连线垂直时,M、N连线与M、0 连线间的夹角最大值为,此时有:s i n=;根据公式:可得:,故:,故A B D 错误,C 正确,故选C。点睛:此题关键是理解何时 M、N 连线与M、0 连线间的夹角最大,根据几何关系确定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关系即可解答.5.如图所示,A、B、C 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m、2 m,三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出发,其中A 球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B、C由静止释放。三个小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

24、小球与地面之间、小球与小球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小球与小球之间最多能够发生碰撞的次数为()A.1 次B.2 次C.3 次D.4 次【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三球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相同,一定可以发生碰撞,可假设高度无穷大,可看作三球碰撞完成后才落地,A、B 第一碰撞后水平速度互换,B、C 发生第二碰撞后,由于B的质量小于C的质量,则B反向;B、A发生第三次碰撞后,B、A水平速度互换,A向左,B 竖直下落,三球不再发生碰撞,所以最多能够发生3 次碰撞,故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o【点睛】关键是A 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与 B、C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相同,所以一定可

25、以发生碰撞。6.如图所示,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点,已知经过ab、b e 和 c d 三段所用时间之比为2:1:2,通过ab 和 c d 段的位移分别为x l和 x 2,则 b e 段的位移为()A.B.C.D.【答案】B【解析】【详解】设质点经过ab、b e 和 c d 三段所用时间分别为2 t、t 和 2 t,设各段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si、s2、s3、s4 和 s5,由题可得:,设 b e 段的位移为X,则:,根据公式:,则:,故 有,b e段的位移为,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o【点睛】关键是由可求得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间的关系。7.如图

26、所示,a、b两个小球穿在一根光滑的固定杆上,并且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已知b球质量为m,杆与水平面成角,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当两球静止时:0 a绳与杆的夹角也为,0b绳沿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B.b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C.绳子对a的拉力等于mgD.a的重力为【答案】CD【解析】【详解】B、对b球受力分析可知,b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两个力合力为零,杆子对b球没有弹力,否则b不能平衡,故B错误;A、对a球受力分析可知,a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杆对a球的弹力,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C、由于b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绳子拉力T=m

27、g,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相等,故绳子对a的拉力等于m g,故C正确;D、分别对AB两球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根据正弦定理列式得:,解得:,故D正确;故选CDo【点睛】关键是同一根绳子上的拉力相等,即绳子对a、b 两球的拉力是相等的,根据正弦定理列式求解a 的重力。8.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MO N,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0.2,杆的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均为1 k g 的小球A 和 B,A、B 球间用细绳相连。初始A、B 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0A=3 m,0B=4 m,若 A 球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右缓慢地移动1 m(取 g=1 0 m/s2),那么该过程中拉力F 做功

28、为()A.4 JB.6 JC.1 0 JD.1 4 J【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球向右缓慢移动1 m 的过程中B 球上移1 m,二者均受力平衡,对于整体,A 球与杆间的正压力为N=(mA+mB)g,A 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N=(mA+mB)g =4 N,A 球与杆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f s=4 J,B 球重力势能增加量为E P=mg h=1 0J,外力的功等于系统能量的增加量,所以水平拉力做功W=Q+E P=1 4 J,选项D 正确。考点:本题共考查了点力的平衡、功能关系及其应用。9.如图所示,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某时刻(t=0)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己知

29、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在物块放到木板上之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下列图中的()A.B.C.D.【答案】A【解析】设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1,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2,在未达到相同速度之前,木板的加速度为T m g-2 2 m g=m al,解得:al=-(l+2 2)g;达到相同速度之后,二者共同的加速度为:-2 2 m g=2 m a2;解得 a2=-2 g;由加速度可知,图象A 正确。故选A。1 0.如图所示,固定的半圆形竖直轨道,A B 为水平直径,0为圆心,同时从A点

30、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初速度分别为v l、v 2,分别落在C、D 两点。并且C、D 两点等高,0 C、O D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 7(s in 3 7=0.6,co s 3 7=0.8)。则()A.甲、乙两球下落到轨道上C、D 两点时的机械能和重力瞬时功率不相等B.甲、乙两球下落到轨道上的速度变化量不相同C.D.【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C、D两点等高,根 据,可知两球下落所用时间相等,由于乙球运动的水平距离大于甲球,两球的水平初速度不变,故,故乙球初始的机械能大于甲球;由于两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两球下落到轨道上C、D两点时乙球的机械能大于甲球,由,可知两球在C、

31、D两点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又由于两球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可知,两球重力瞬时功率相等,故 A错误;B、两球下落到轨道上时,水平方向初速度保持不变,竖直方向分速度的增量同为,故两球速度变化量相等,故 B错误;CD、甲球运动的水平距离为,乙球运动的水平距离为,则 有,故 D正确,C错误;故选Do【点睛】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平抛运动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的关系确定两小球初速度大小之比。11.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存在一正点电荷Q,坐标轴上有A、B、C三点,0A=0B=BC=a,其中A点和B 点的电势相等,0 点和C点的电势相等,静电力常量为k,

3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A.点电荷Q位 于 0 点B.0 点电势比A点电势高C.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D.将某一正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 点,电势能一直减小【答案】c【解析】因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点和c 点的电势相等,故 A、B到点电荷的距离相等,0、C 到点电荷的距离也相等,则点电荷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错误,因点电荷带正电,故离点电荷越近电势越高,故 0点电势比A点低,故B 错误,由图可知0 C的距离,根 据,得,故 C 正确;由图可知,将正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 点,电势先升高再降低,故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故 D 错误,故选C.1 2.空间存在一静电场,场强方向与x 轴平行,

33、电场中的电势随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电场强度可能为零B.处电场方向一定沿x 轴正方向C.电荷量为e 的负电荷沿x 轴从0 点移动到处,电势能增大8 eVD.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 C【解析】【详解】A、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由图知处图像斜率不为0,故电场强度不为0,故A 错误;B、的电势在不断降低,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又由于场强方向与x 轴平行,所以处电场方向一定沿x 轴正方向,故B正确;C、电势差为,电荷量为e 的负电荷沿x 轴从0点移动到处,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大,故C 正确;D、沿x轴正方向,图像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大

34、,故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故选BCo【点睛】图象的斜率等于电场强度,由斜率的变化判断场强的变化,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判断电场的方向,由电场力做功正负判断电势能的变化情况。13.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上表面光滑、倾角为的斜面A,斜面质量为M,底边长为L,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滑块B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滑块B经过时间t刚好滑到斜面底端。此过程中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滑块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B的冲量大小为C.滑块B下滑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此过程中斜面向左滑动的距离为【答案】D【解析】【详解】A、当滑块B相对于斜面加速下滑时

35、,斜面A水平向左加速运动,所以滑块B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方向不再沿斜面方向,即沿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合外力不再为零,所以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FN不等于m gcos,故A错误;B、根据冲量定义可知滑块B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B的冲量大小为,故B错误;C、由于滑块B有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所以系统竖直方向合外力不为零,系统的动量不守恒,故 C错误;D、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 A、B两者水平位移大小分别为x l、x 2,取水平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即有:,又,解得:,故 D正确;故选Do【点睛】当滑块B相对于斜面加速下滑时,斜 面 A水平向左加速运动,滑块沿斜面方向受力不平衡,滑

36、块 B 下滑的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水平动量守恒。14.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右端有一根轻质弹簧沿水平方向与木板相连,木板质量.。质量的铁块以 水 平 速 度,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停在木板的左端。在上述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A.3J B.6J C.20J D.4J【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铁块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当铁块与木板的速度相同时,弹簧压缩最短,其弹性势能最大.根据能量守恒列出此过程的方程.从两者速度相同到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左端过程时,两者速度再次相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再列出整个过程的方程.根据系统动

37、量守恒可知,两次速度相同时.,铁块与木板的共同速度相同,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共同速度,联立求解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设铁块与木板速度相同时,共同速度大小为V,铁块相对木板向右运动时,滑行的最大路程为L,摩擦力大小为f.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铁块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过程:,铁块相对于木板运动的整个过程:,又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可知,解得EP=3J,A正确.15.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球沿同一直线都以初速度大小vO做相向运动,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和血当两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时,两小球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相互排斥的恒力作用;当两小球间距大于L时,相互间的排斥力为零,小球在相互作用区间运动时

38、始终未接触,两小球运动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 l时刻两小球间距最小B.在t 2时刻两小球的速度相同,且大小为C.在0 t 3时间内,b小球所受排斥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D.在0 t 3时间内,排斥力对a、b两小球的冲量大小相等【答案】BD【解析】【详解】A、二者做相向运动,所以当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近,即t 2时刻两小球最近,之后距离又开始逐渐变大,故A错误;B、由题意可知,两小球相距L时存在相互作用力,故两小球做变速运动,由于不受外力,故小球的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解得t 2时刻两小球的速度均为,故B正确;C、在0 t3时间内,b球先

39、减速再反向加速运动,知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先相反再相同,故C错误;D、由于两小球受到的相互作用力相同,故在0 t3时间内,排斥力对a、b两小球的冲量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BDo【点睛】明确v-t图象的性质以及题意,知道两小球的运动情况,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共同的速度;根据图象分析受力以及运动关系,根据动量定理分析冲量大小。二、实验题16.如图所示,用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质量为m l的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进入水平轨道后,从轨道末端水平抛出,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复写纸上,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

40、迹。再把质量为m2的B球放在水平轨道末端,让A球仍从位置C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10次。M、P、N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未放B球时,A球的落点是P点,0点是水平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如图所示。(1)在这个实验中,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两个小球的质量应满足ml m2(填 或;除了图中器材外,实验室还备有下列器材,完成本实验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 oA.秒表B.天平C.刻度尺D.打点计时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oA.如果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次的落点一定是重合的B.重复操作时发现小球的落点并不重合,说明实验操作中出现了错误C.

41、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1 0 个落点圈起来,这个圆的圆心可视为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D.仅调节斜槽上固定位置C,它的位置越低,线段0 P 的长度越大(3)在某次实验中,测量出两个小球的质量m l、m 2,记录的落点平均位置M、N 几乎与0 P 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出三个落点位置与0 点距离OM、0 P、0 N 的长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在0 P 方向上的总动量守恒;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关系式。(用测量的量表示)(4)在 OP、0 M、0 N 这三个长度中,与实验所用小球质量无关的是_ _ _ _ _,与实验所用小球质量有关的是 o(5)某同学在做这个实

42、验时,记录下小球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M、P、N,如图所示。他发现M和N 偏离了 0 P 方向。这位同学猜想两小球碰撞前后在 0 P 方向上依然动量守恒,他想到了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连接OP、0 M、0 N,作出M、N 在 0 P 方向上的投影点M、N o 分别测量出OP、0 M、ON 的长度。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则可以认为两小球碰撞前后在0 P 方向上动量守恒。【答案】(1).;(2).B C;(3).C;(4).;(5).;(6).0 P;(7).0 M和 0 N;(8).【解析】【分析】明确实验原理,从而确定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在该实验中,小球做平抛运动,H相等,时 间t就

43、相等,水平位移x=v t,与v成正比,因此可以用位移x来代替速度v,根据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即可验证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以及平抛运动规律可确定对应的表达式;【详解】解:(1)为了防止入射球碰后反弹,应让入射球的质量大于被碰球的质量;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小球的水平位移与其初速度成正比,可以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初速度,实验需要验证:,因小球均做平抛运动,下落时间相同,则可知水平位移x=v t,因此可以直接用水平位移代替速度进行验证,故 有,实验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小球落地点的位置,测量质量需要天平,测量小球落地点的位置需要毫米刻度尺,因此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44、B C;(2)A B、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如所受阻力不同等,小球的落点不可能完全重合,落点应当比较集中,但不是出现了错误,故A、B错误;C、由于落点比较密集,又较多,每次测量距离很难,故确定落点平均位置的方法是最小圆法,即用尽可能最小的圆把各个落点圈住,这个圆的圆心位置代表落点的平均位置,故C正确;D、仅调节斜槽上固定位置C,它的位置越低,由于水平速度越小,则线段0P的长度越小,故D错误。故选C;(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则,又,代入得:,若碰撞是弹性碰撞,满足动能守恒,则:,代入得;(4)根据实验原理可知,0P 是放一个小球时的水平射程,小球的速度与质量无关,故 0P 与质量无关;而碰后

45、两球的速度与两球的质量有关,所以碰后水平射程与质量有关,故0M和 ON与质量有关;(5)如图所示,连接OP、OM、ON,作出M、N 在 0P 方向上的投影点M、N,如图所示;分别测量出OP、OM、ON的长度。若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关系式,则可以认为两小球碰撞前后在0P 方向上动量守恒。三、计算题17.如图所示,A B D 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其中A B 段水平粗糙,B D 段为半径 R=0.08 m的半圆光滑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小球甲以v 0=5 m/s 的初速度从C 点出发,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与静止在B点的小球乙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球乙恰好能到达圆轨道最高点D,已知小球甲与A

46、B 段的动摩擦因数=0.4,C B 的距离S=2叫g 取 10 m/s 2,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求:(1)碰撞前瞬间,小球甲的速度v l;(2)小球甲和小球乙的质量之比。【答案】(l)3 m/s(2)【解析】在 C B 段,,得(2)碰后,乙恰好能达到圆周轨道最高点对乙从 B点到D点,根据动能定理,得在B位置,甲乙发生碰撞,联立得得1 8.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两个小球通过长度L=6 m的轻绳连接,甲球的质量为m l=0.2 k g,乙球的质量为m 2=0.1 k g。将两球从距地面某一高度的同一位置先后释放,甲球释 放t=l s后再释放乙球,绳子伸直后即刻绷断(细绳绷断的时间极短,绷断过程

47、小球的位移可忽略),此后两球又下落t=L 2 s同时落地。可认为两球始终在同一竖直线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 0 m/s 2 o(1)从释放乙球到绳子绷直的时间t O;(2)绳子绷断的过程中合外力对甲球的冲量大小。【答案】0.1 s【解析】【分析】甲、乙两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求出从释放乙球到绳子绷直的时间;根据运动学公式和在细绳绷断的极短时间内两球动量守恒求出两球在细绳绷断瞬间的速度大小,根据动量定理求出绳子绷断的过程中合外力对甲球的冲量大小;【详解】解(1)细绳伸直时甲球的位移为乙球的位移为因为解得(2)细绳伸直时甲乙的速度分别是设细绳绷断瞬间甲乙球的速度分别

48、为继续下落至落地时有又在细绳绷断的极短时间内两球动量守恒,则有解得设细绳绷断过程中绳对甲球拉力的冲量大小为I由动量定理得1 9.有一个匀强电场,电场线和坐标平面x O y平行,以原点0为圆心,半径r=1 0 c m的圆周上任意一点P的 电 势,为0、P两点的连线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A、B、C、D为圆周与坐标轴的四个交点,如图所示。(1)求该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和方向;(2)若在圆周上D点处有一个 粒子源,能在x O y平面内发射出初动能均为2 0 0 e V的 粒 子(氢 核),当发射的方向不同时,粒子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所有的这些点中,粒子到达哪一点的动能最大?最大动能是多少e V?【答

49、案】(l)40 0 V/m,电场方向沿y轴负向(2)到达C点时的动能最大,2 8 0 e V【解析】【分析】根据电势的表达式确定出等势线,从而得出电场强度的方向,根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求出电场强度的大小;粒子带正电,由动能定理知粒子到达c点时的动能最大,由动能定理求解;【详解】解:(1)半 径r=1 0 c m的圆周上任意一点P的电势中=40 s i n +2 5V,当=0和=180的电势相等,则知B、D两点的电势相等,可知电场的方向平行于y 轴方向当 时,当 时,所以电场方向沿y 轴负向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2)粒子带正电,由动能定理知粒子到达C点时的动能最大根据动能定理得其中得20.如图

50、所示,C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块木板,木板的质量为3m,在木板的上面有两块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最初木板静止,A、B两木块同时以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和 2Vo在木板上滑动,木板足够长,A、B始终未滑离木板,重力加速度为g,求:(1)木块B从刚开始运动到与木板C速度刚好相等的过程中,木块B所发生的位移;(2)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3)整个过程中,A、B两木块相对于木板滑动的总路程是多少?【答案】(1)(2)(3)【解析】【分析】A、B两木块同时水平向右滑动后,木块A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木块A与木板C的速度相等后,A C相对静止一起在C摩擦力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