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分组实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分组实验教案.pdf(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物理分组实验教案八年级上册物理分组实验教案八年级上册物理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案实验教案学校学校_年级年级_科目科目_教师教师_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对长度的各个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对长度的各个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2 2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3 3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如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2、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知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仪器和器材】【仪器和器材】最小刻度为分米、最小刻度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刻度尺各一支,厘米和毫米的刻度尺各一支,木折尺、木折尺、钢卷尺、钢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实验方法】【实验方法】1 1出示最小刻度分别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三种刻度尺,让学出示最小刻度分别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三种刻度尺,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对生观察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对 1 1 米、米、1 1 分米、分米、1 1
3、 厘米的长度形厘米的长度形成具体观念。成具体观念。2 2用上述三种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用上述三种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观察重点:观察重点:刻度尺的刻度情况;刻度尺的刻度情况;教师的测量方法;教师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正测量结果的正确记录。确记录。3 3出示木折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指出其最小出示木折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指出其最小刻度或测量能达到的准确度。刻度或测量能达到的准确度。结论:结论:长度测量的准确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长度测量的准确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应根据测量应根据测量的准确度要求,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或其他测
4、量工具。的准确度要求,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或其他测量工具。【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要教给学生正确该数和记录的方法。当被测长度的一端和刻要教给学生正确该数和记录的方法。当被测长度的一端和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位于两个最小刻度之间时,另一端位于两个最小刻度之间时,只能用眼睛估只能用眼睛估读,读,因而是不准确的,因而是不准确的,记录的数字要比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的示数多一记录的数字要比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的示数多一位。位。2 2由于刻度尺的端面往往被磨损,它的零刻度线不适于作为测由于刻度尺的端面往往被磨损,它的零刻度线不适于作为测量时的起点线,这时可以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
5、起点量时的起点线,这时可以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线。线。【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正确使用刻度尺,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正确使用刻度尺,但也存在误差和错但也存在误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教师应注意强调刻度尺的使用方法。误的使用方法,教师应注意强调刻度尺的使用方法。用停表测量时间用停表测量时间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二、实验器材:二、实验器材:机械停表一块(量程机械停表一块(量程 15min15min,分度值,分度值 0.1s0.1s),实验用小车一辆,实验用小车一辆,挡板一块,斜面挡板一块,斜面(长长 0.73m0.73
6、m、1010角倾角角倾角)一个。一个。三、实验步骤:三、实验步骤:1 1观察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检验停表的按钮和指针是否正常观察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检验停表的按钮和指针是否正常工作。工作。2.2.在斜面上确定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处安置挡板在斜面上确定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处安置挡板3.3.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由起点处释放,同时按下停表按钮,小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由起点处释放,同时按下停表按钮,小车运动到终点的同时再次按下停表按钮。车运动到终点的同时再次按下停表按钮。4.4.读出并记录停表的读数为读出并记录停表的读数为 1.1s1.1s。5.5.整理实验器材。整理实验器材。四、实验结果
7、四、实验结果小车运动的时间为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1.1s1.1s。测量平均速度测量平均速度1 1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 2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 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计时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计时演示演示 教师准备一套并加小车教师准备一套并加小车学生学生 带滑轨的斜面,小球,刻度尺,停表,金属片,小木块各带滑轨的斜面,小球,刻度
8、尺,停表,金属片,小木块各一个一个主主 要要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中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计算公式和 速度速度 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 运动运动的物体的物体 中时间中时间 t t 内的平均速度?内的平均速度?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 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体运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
9、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动时的平均速度。观察观察回答回答1 1实验介绍实验介绍(1 1)明确实)明确实 验目的,实验原理。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是练习用刻度尺和 秒表测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秒表测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实验原理:,需要测量的需要测量的 是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所用是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的时间。(2 2)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观察:秒表的最小刻度,量程和零刻线。练习使用秒表。学生观察:秒表的最小刻度,量程和零刻线。练习使用
10、秒表。(3 3)介绍实验步骤)介绍实验步骤2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教师巡视3 3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讨论:(1)(1)将几组学生填写好的实验表格(投影片)展示出来,对比每将几组学生填写好的实验表格(投影片)展示出来,对比每组数据,计算出的组数据,计算出的 V1V1,V2V2,V 3V 3 是否相等。是否相等。(2)(2)物体作变速运动物体作变速运动,在两段路中的速度分别是在两段路中的速度分别是 v1,v2.v1,v2.有位同学有位同学认为,这个物体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认为,这个物体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v=v1+v2/2v=v1+v2/2,空,空 虚计算方法是虚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说说你
11、的意见。否正确?说说你的意见。完成实验完成实验讨论讨论讨论讨论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教案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 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练习正确使用温度计;2 2 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练习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3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4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学生参与的实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学生参与的实验课,验课,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尽管在
12、小学已学尽管在小学已学过温度计,这里仍需给予重视实验特点过温度计,这里仍需给予重视实验特点(1 1)本实验的操作技术并不难,本实验的操作技术并不难,但是从向杯内倒入开水到杯内水的但是从向杯内倒入开水到杯内水的温度将至室温,温度将至室温,水温是连续变化的水温是连续变化的 因此实验过程中测个环节的温度因此实验过程中测个环节的温度时,读数要快,否则,温度就要下降时,读数要快,否则,温度就要下降(2 2)温度计的玻璃壳易碎,初中学生活波好动,如果组织不好,易)温度计的玻璃壳易碎,初中学生活波好动,如果组织不好,易损坏仪器教法建议损坏仪器教法建议 1 1实验的组织实验的组织 课前要编好实验小组,每组以课
13、前要编好实验小组,每组以2323 人为宜如果仪器不够,可以考虑分批进行,要让人为宜如果仪器不够,可以考虑分批进行,要让 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有所提高都亲自参与,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有所提高2 2实验过程实验过程(1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让学生观察温度计,让学生观察温度计,注意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注意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就是温量程就是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度值就是温度计上一个小格分度值就是温度计上一个小格代表的值教师要把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并作示代表的值教师要把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并作示范范
14、(2 2)测温过程先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热开水的温度:教室)测温过程先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热开水的温度:教室气温:手指的感觉估计温度气温:手指的感觉估计温度 实测温度实测温度(每(每 1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烫度值)烫热热温温按如按如 1 1 图所示,把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图所示,把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将被测的热水随烧杯放在下面将被测的热水随烧杯放在下面 不要用手拿着温度计观察读数,不要用手拿着温度计观察读数,以免以免读数时不准确,使误差偏大读数时不准确,使误差偏大 接下来按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接下来按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室、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编著
15、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 4848 页)上的步骤,先记录教室气温,页)上的步骤,先记录教室气温,然后测出刚倒入杯内热水的温度,记录在上的表格上然后测出刚倒入杯内热水的温度,记录在上的表格上 每隔一分钟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至水温与教室的温度相同为止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至水温与教室的温度相同为止 由于学生生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足,活经验不足,估计温度和实测温度可能有较大差别估计温度和实测温度可能有较大差别因此,因此,本实验不本实验不能提出具体的误差要求,能提出具体的误差要求,也不要批评也不要批
16、评 要保证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数要保证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数据据3 3处理数据处理数据 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代表时间,单位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代表时间,单位为为 min(min(分钟分钟);纵轴为温度,单位为按照记录描点,然后用平纵轴为温度,单位为按照记录描点,然后用平滑的线把各个点连接起来,记录下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滑的线把各个点连接起来,记录下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教学设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重点、难点解析】用温计方案【课题】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重点、难点解析】用温度计测开水的温度时,度计测开水的温度时,由于温度计开始时的示数与室温相同,由于温度计
17、开始时的示数与室温相同,温度计温度计中的液体(测温物质)要从开水中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的示数增加,中的液体(测温物质)要从开水中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的示数增加,当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到最高不再上升时当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到最高不再上升时(稍停片刻开始下降)(稍停片刻开始下降),就是就是开水的温度。开水的温度。水的最低温度是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下降时的温度,水的最低温度是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下降时的温度,此时,此时,与教室的温度相同。【教学过程与教室的温度相同。【教学过程】1 1复习温度计的使用,示范测复习温度计的使用,示范测温操作温操作 上课开始,上课开始,通过提出具体问题,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复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8、方法,复习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然后教师进行测水温的示范操作。然后教师进行测水温的示范操作。例如:例如:(1)(1)下列测液体温度的下列测液体温度的示意图中,示意图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使用温度计还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在哪里?使用温度计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通过此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能发生什么错误?(通过此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参考答案:错误的有图参考答案:错误的有图 A A、图、图B B、图、图C C。图。图A A 玻璃泡碰了容器的壁;玻璃泡碰了容器的壁;图图 B B 玻璃泡碰了容器的底;图玻璃泡碰了容器的底;图 C C 玻璃泡未全部浸入液体;图玻璃泡未全部
19、浸入液体;图 D D 正确。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离开被测液体;温度计离开被测液体;不能用温度计不能用温度计做搅拌器搅拌液体。做搅拌器搅拌液体。(2 2)指出读温度计示数的正确方法是下列情况指出读温度计示数的正确方法是下列情况中的哪种情况?正确方法是中的哪种情况?正确方法是 B B。2 2 实验: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实实验步骤:验步骤:(1 1)测出教室的温度,测出教室的温度,记在表头上。记在表头上。(2 2)倒一杯热开水,倒一杯热开水,用温度计测出它的温度,记在表各中。用温度计测出它的温度,记在表各中。(3 3)让开水冷却
20、到你的手指)让开水冷却到你的手指可以插进去但还觉得烫的程度,可以插进去但还觉得烫的程度,估计这时水的温度,估计这时水的温度,再用温度计实际再用温度计实际测量。把这次及以后每次的估计值和实测值都记在表格里。测量。把这次及以后每次的估计值和实测值都记在表格里。继续让继续让水冷却,水冷却,到手指伸进去觉得热的程度;到手指伸进去觉得热的程度;到手指伸进区觉得不热的程度。到手指伸进区觉得不热的程度。每次都事先估计水的温度,每次都事先估计水的温度,然后用温度计实际测量。然后用温度计实际测量。把每次测量的温把每次测量的温度值计在表格里。度值计在表格里。热开水的温度:热开水的温度:教室气温:教室气温:手指的感
21、觉估计温度手指的感觉估计温度 实测温度实测温度(每(每 1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烫烫热热温温 3 3处理数据,分析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处理数据,分析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1 1)横坐标轴每一格代表横坐标轴每一格代表 1 1 分钟;分钟;纵坐标轴每一格根据教室的温度和开纵坐标轴每一格根据教室的温度和开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标度。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标度。(2 2)把每一个时间对应的温度在把每一个时间对应的温度在 坐标系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中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4 4结论:结论: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温度【课题】
22、体验物体的温度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温度【课题】体验物体的温度【组织形式】学生个人或活动小组【组织形式】学生个人或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参考方案】体验一些温度的感觉(常温),查阅低温的资料,查阅【参考方案】体验一些温度的感觉(常温),查阅低温的资料,查阅高温的资料高温的资料【备注】【备注】1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可以没有结果、写出探究过程报告,可以没有结果2 2、发现新问题、发现新问题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
23、律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使学生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化现象。【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象。【仪器和器材】【仪器和器材】烧杯(或烧瓶),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烧杯(或烧瓶),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器材】【器材】试管试管 2 2 个(内径各约个(内径
24、各约 3 35 5 厘米和厘米和 1 15 5 厘米,如果大试管过长可厘米,如果大试管过长可截短一点)截短一点),与大小试管相配的软木塞(或橡皮塞),与大小试管相配的软木塞(或橡皮塞)2 2 个,烧杯(个,烧杯(500500毫升),液体温度计(毫升),液体温度计(0 0100100),纯萘粉(),纯萘粉(5 5 克左右),角匙,接克左右),角匙,接近沸腾的热水近沸腾的热水(约(约 350350 毫升)毫升),一小团疏松的细铜丝,一小团疏松的细铜丝,其余除搅拌器、其余除搅拌器、冷水、滴管不用外同方案一。冷水、滴管不用外同方案一。【操作】【操作】(1 1)将小塞子中心钻一孔插入温度计,再把温度计伸
25、入小试管)将小塞子中心钻一孔插入温度计,再把温度计伸入小试管下部预先放入的一小团细铜丝之中。下部预先放入的一小团细铜丝之中。用角匙向小试管内均匀地加入纯用角匙向小试管内均匀地加入纯萘粉,萘粉,直至萘粉将细钢丝盖没。直至萘粉将细钢丝盖没。调整温度计的位置,调整温度计的位置,使它位于萘粉柱使它位于萘粉柱的中心偏下处,但不接触管底。的中心偏下处,但不接触管底。(2 2)如图)如图 3 31818 所示,将大塞子中心钻洞插入小试管,并通过所示,将大塞子中心钻洞插入小试管,并通过大塞子把小试管固定在大试管中,使两个试管各处的间隔尽可能均大塞子把小试管固定在大试管中,使两个试管各处的间隔尽可能均等。再把大
26、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使它不接触烧杯的壁和底,等。再把大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使它不接触烧杯的壁和底,而水面略高于小试管中萘粉柱的顶面。而水面略高于小试管中萘粉柱的顶面。(3 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让水保持沸腾状态,同时使小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让水保持沸腾状态,同时使小试管中的萘粉不断得到加热。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约中的萘粉不断得到加热。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约 7070时,每隔一分时,每隔一分钟或半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萘的温度,钟或半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萘的温度,直至萘温升至直至萘温升至 8585左右为止。左右为止。(4 4)停止加热,取出小试管并将它固定在支架上,让液态萘在)停止加热
27、,取出小试管并将它固定在支架上,让液态萘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继续观察和记录萘的温度,直至温度降至空气中自然冷却,继续观察和记录萘的温度,直至温度降至 7070左左右为止。右为止。(5 5)根据记录的温度、时间数据,画出萘的熔化、凝固图象。由)根据记录的温度、时间数据,画出萘的熔化、凝固图象。由此分析表明:此分析表明:晶体萘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晶体萘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虽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虽与外界发生热交换,但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与外界发生热交换,但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教学反思】学生理解【教学反思】学生理解水的沸腾水的沸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使学生了解:1 1沸
28、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2 2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个温度叫沸点。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个温度叫沸点。3 3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教学重点】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教学重点】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教学难点】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教学难点】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仪器和器材】【仪器和器材】烧杯(或烧瓶),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烧杯(或烧瓶),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实验方法】【实验方法】1 1如图如图2 225251
29、 1 所示,将水放在烧杯里(半杯即可)加热,温所示,将水放在烧杯里(半杯即可)加热,温度计插入水中测水温。度计插入水中测水温。找一两位学生随时向全班报告温度。找一两位学生随时向全班报告温度。指出观察指出观察重点是水和温度计。重点是水和温度计。2 2教师边实验,边讲解,首先看到较小气泡出现在烧杯底部,教师边实验,边讲解,首先看到较小气泡出现在烧杯底部,然后上升,然后上升,指出这是由于玻璃上吸附空气和在水中溶有微量气体受热指出这是由于玻璃上吸附空气和在水中溶有微量气体受热分离所形成的。分离所形成的。少时,从杯底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这些泡里含有水蒸气,少时,从杯底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这些泡里
30、含有水蒸气,但没有上升到水面就变小并消失了,但没有上升到水面就变小并消失了,这是因为水温不匀,这是因为水温不匀,杯底温度较杯底温度较高,高,蒸汽泡可以形成,蒸汽泡可以形成,但上升过程中,但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温度降低,蒸汽又凝结成水了。蒸汽又凝结成水了。最后,最后,加热到杯里水的各部都有气泡,加热到杯里水的各部都有气泡,而且在上升过程中气泡继而且在上升过程中气泡继续增大,续增大,这才是真正的沸腾现象。这才是真正的沸腾现象。强调这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都在进强调这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都在进行剧烈的汽化。行剧烈的汽化。由学生报出的温度是由学生报出的温度是 100100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再加一后
3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再加一会儿热,温度也不再上升,指出这个温度就叫沸点。会儿热,温度也不再上升,指出这个温度就叫沸点。移开酒精灯,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停止加热,沸腾现象随即消失。沸腾现象随即消失。说明维持沸腾是需说明维持沸腾是需要热量的,要热量的,这些热量不是升高水温,这些热量不是升高水温,而是进行汽化,而是进行汽化,使物质状态发生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变化。3 3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目的和要求”中的三条结论。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目的和要求”中的三条结论。【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开始就使用热水。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开始就使用热水。2 2如能使用半导体温度计,由电流
32、表显示温度(或者用演示温如能使用半导体温度计,由电流表显示温度(或者用演示温度计),可以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温度变化。度计),可以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温度变化。3 3如果烧杯擦得特别干净或用烧杯中的水曾煮开过,这时,由如果烧杯擦得特别干净或用烧杯中的水曾煮开过,这时,由于气泡产生条件不足,于气泡产生条件不足,致使沸腾时气泡发生不太剧烈。致使沸腾时气泡发生不太剧烈。如在水中投入如在水中投入少许碎瓦粒,则沸腾现象格外醒目。少许碎瓦粒,则沸腾现象格外醒目。【教学反思】对于沸腾的实验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实验特别成功,【教学反思】对于沸腾的实验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实验特别成功,个别同学出现错误原因是操作不正
33、确,注意实验环节的强调。个别同学出现错误原因是操作不正确,注意实验环节的强调。光反射时的规律光反射时的规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总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的规律:总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的规律:1 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总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的规律:】总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的规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34、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反射的规律:】反射的规律:【仪器和器材】【仪器和器材】光的反射演示器,其结构如图光的反射演示器,其结构如图2 23 31 1 所示,所示,M M 是一块平面是一块平面镜,镶在一块木板上,白色光屏镜,镶在一块木板上,白色光屏 E E 垂直固定在木板上,白色光屏垂直固定在木板上,白色光屏 F F可以绕垂直于镜面的可以绕垂直于镜面的 ONON 轴转动,轴转动,E E、F F 屏上画有以屏上画有以 O O 为圆心的圆弧,为圆心的圆弧,上面标有刻度。上面标有刻度。平行光源(平行光源(J2501J2501 型光具盘的光源)型光
35、具盘的光源),低压电源(,低压电源(J1201J1201 型)型)。【实验方法】【实验方法】1 1 调整光源的位置,调整光源的位置,使一束光沿平面使一束光沿平面 E E 内任一直线内任一直线 AOAO 射到射到平面镜上的平面镜上的 O O 点。绕点。绕 ONON 轴转动平面轴转动平面 F F,寻求由,寻求由 O O 点反射的光线,只点反射的光线,只有当平面有当平面 F F 和平面和平面 E E 在同一平面内时,在同一平面内时,才能在才能在 F F 上见到反射光线,上见到反射光线,平平面面 F F 在其他位置时,在其他位置时,F F 上都没有反射光线。得出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上都没有反射光线。得出
36、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的结论。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的结论。2 2平面平面F F 和和 E E 处在同一平面时,观察到光的反射,从处在同一平面时,观察到光的反射,从E E、F F 屏上屏上读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值,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读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值,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 3在平面在平面 E E 内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重复步骤内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重复步骤 2 2。总结得。总结得出反射定律。出反射定律。4 4先使平面先使平面 F F 和和 E E 成任一夹角。转动光源的位置,在成任一夹角。转动光源的位置,在 E
37、 E 平面内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看到反射光线。转动平面转动平面 E E 找到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找到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加深对加深对反射定律的理解。反射定律的理解。【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初中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理解反射定律中线和面的空间关系是初中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理解反射定律中线和面的空间关系是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直观地建立起直观地建立起光的反射图象。光的反射图象。2 2入射光线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光带,为了在光屏上显示出光传播的入射光线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光带,为了在光屏上显示出光传播的路线,路线,入射
38、光带的轴线与光屏需成一个较小的角度。入射光带的轴线与光屏需成一个较小的角度。同样,同样,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也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光带,也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光带,因此,因此,当平面当平面 E E 与与 F F 有较小的角度时,有较小的角度时,光光屏屏 F F 上仍能有短的亮线。上仍能有短的亮线。实验时要注意尽量减小光带的宽度,实验时要注意尽量减小光带的宽度,并且避并且避开这个较小角度的位置,以免造成混乱。开这个较小角度的位置,以免造成混乱。【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学生在分组实验中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应重学生在分组实验中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应重点讲解。点讲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
39、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大小相等,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仪器和器材】【仪器和器材】平板玻璃一块,平板玻璃一块,两根相同的蜡烛,两根相同的蜡烛,木板一条木板一条(约(约 606015154 4 厘米)厘米)。木板中央有窄槽,木板中央有窄槽,可将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可将平
40、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的侧面从木板的侧面从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实验方法】【实验方法】1 1按图按图 2 25 51 1 组装好仪器。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组装好仪器。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玻璃后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移动没有点燃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到玻璃后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2 2 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 9090,让
41、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玻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的位置和蜡烛虚像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甲完全重合。3 3观察蜡烛乙(物)和蜡烛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观察蜡烛乙(物)和蜡烛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连线跟玻璃(镜面)垂直,借助于木板侧面的刻线,可得到物和像距连线跟玻璃(镜面)垂直,借助于木板侧面的刻线,可得到物和像距镜面的距离相等。镜面的距离相等。【注意事项】【注
42、意事项】1 1为了使全班同学在各自座位上都能看到平板玻璃里的虚像,为了使全班同学在各自座位上都能看到平板玻璃里的虚像,平板玻璃的高度要比蜡烛高一些,平板玻璃的高度要比蜡烛高一些,宽度要足够大。宽度要足够大。如图如图 2 2 5 52 2 所示,所示,在在PSPSQ Q 范围内都能看到镜面里的虚像。范围内都能看到镜面里的虚像。它的范围与玻璃的宽度以它的范围与玻璃的宽度以及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及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2 2选用薄一些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效果较好。因为玻璃厚了,选用薄一些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效果较好。因为玻璃厚了,会明显的看到由玻璃前后表面反射所成的两个虚像。会明显的看到由玻璃前后表面
43、反射所成的两个虚像。3 3平板玻璃要垂直地卡在厚木板的中央,玻璃如果倾斜或晃动平板玻璃要垂直地卡在厚木板的中央,玻璃如果倾斜或晃动都会改变虚像的位置,影响实验效果。都会改变虚像的位置,影响实验效果。4 4实验时,玻璃后面的背景应暗一些。实验时,玻璃后面的背景应暗一些。【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学生通过实验进行交流,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加加深记忆。深记忆。光折射时的特点光折射时的特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通过实验和视频,能简单说出光的折射定义;通过实验和视频,能简单说出光的折射定义;2.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能准确说出光
44、的折射规律;能准确说出光的折射规律;3.3.通过实验和分通过实验和分析实例,析实例,能清晰表述光在发生折射时,能清晰表述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光路的可逆性;会举例说出生会举例说出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活中的折射现象。四、重点和难点:四、重点和难点:(1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重点:光的折射规律。(2 2)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五、评价方式:五、评价方式:以小组积分以小组积分形式进行评价形式进行评价 六、学习方法:六、学习方法:科学探究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科学探究法、实验法、直观演示法、讨论、交流法、总结归纳法等讨论、交流法、总结归纳法等七、实验器材:
45、七、实验器材:(1 1)学生实验:)学生实验:一元硬币、盛水的容器、适量的水、碗、筷子、玻璃砖、激光灯等;一元硬币、盛水的容器、适量的水、碗、筷子、玻璃砖、激光灯等;(2 2)演示实验:激光灯、光折射实验水槽;半圆形玻璃砖。)演示实验:激光灯、光折射实验水槽;半圆形玻璃砖。八、八、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新课引入:新课引入:实验实验 1 1):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变弯;):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变弯;实实验验 2 2):会在水中“上浮”的硬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光折射现象):会在水中“上浮”的硬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光折射现象的存在。的存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你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
46、的现象呢?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1 1、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实验探究一:实验探究一:观看视观看视频,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和从水中进入空气中的传播情况。频,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和从水中进入空气中的传播情况。A.A.总结光的折射定义:总结光的折射定义:()B B 光折射条件的讨论:光折射条件的讨论:()()种介质或同种种介质或同种()()介质介质()射。射。C.C.如图如图1 1 所示所示:请结合反射定律,说出关于光的折射的几个名词:入射光请结合反射定律,说出关于光的折射的几个名词: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线、折射光线、入射点、法
47、线,入射角,折射角。2 2 巩固提升:巩固提升:例例 1 1、如图、如图 2 2 所示,当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到空气中,所示,当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到空气中,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判断介质、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判断介质、入射光线、入射光线、九月开学季,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师工作计.法线、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2 2、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实实验探究二:验探究二: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演示:演示:
48、让光从空气射入半圆形的玻璃让光从空气射入半圆形的玻璃砖,观察光的折射现象。砖,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请大家分组实验,用长方体玻璃砖探究光请大家分组实验,用长方体玻璃砖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折射规律。实验指导:实验指导:1 1、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置关系?2 2、观察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观察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3 3、如果光线垂直如果光线垂直射向水面,进入水中的光线方向会怎样呢?射向水面,进入水中的光线方向会怎样呢?4 4、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观察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请你总结出光的折
49、射规律:请你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巩固巩固提升:提升:例例 2 2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和水面夹角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和水面夹角4545,则折,则折射角射角_45_45。(填“。(填“”、“”、“22f fu u=2=2f ffufu22f fu u=f fu u f f【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光具座(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光具座(J2507J2507 型或型或 J2507J25071 1 型)和学生型)和学生电源(电源(J1202J1202 型或型或 J1202J1202l l 型)代替光具组来完成这个实验。型)代替光具组来完成这个实验。2 2在不具备遮光的条件下,用
50、白屏代替毛玻璃屏实验,效果会在不具备遮光的条件下,用白屏代替毛玻璃屏实验,效果会好一些。好一些。3 3 移动烛台和毛玻璃屏时,移动烛台和毛玻璃屏时,要注意保持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要注意保持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为此,可以在基座的一侧划一条直线,让基础侧面贴着直线移动。为此,可以在基座的一侧划一条直线,让基础侧面贴着直线移动。【思考题】【思考题】1 1用普通相机照相时,镜头对准了景物后,为什么还要调整焦用普通相机照相时,镜头对准了景物后,为什么还要调整焦距(俗称“调焦”)?这是在调整透镜焦距的大小吗?距(俗称“调焦”)?这是在调整透镜焦距的大小吗?提示:提示:这是为了调整透镜的位置,这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