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全套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全套教案.pdf(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这既是对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运算,会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在此基础上由加减一位数变成两位数,只
2、是数目增大,可以继续应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1.使学生学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能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 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错误错误!未找到引未找到引用源。用源。1.充分利用情景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两位数加减法计算的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材情景图的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切实感受到这些画面中有两位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此
3、外,联系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法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了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2.以旧引新,突破难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更是直接建立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基础上的。由于 100 以内的加减法不存在连续进位、退位的问题,因此只要明确了加法个位满10 向十位进 1 和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 的问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难点也就突破了。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以前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知识,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笔算
4、中来。1加法3课时2减法.5 课时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 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材第 1113 页)1.经历自主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2.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3.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小棒、课件。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参观活动吗?如果想参加的话,就要先通过今天这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 11 页情景图)师:大家看,这就是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正集合的图片。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交流知道:二(1)
5、班有 35 人,二(2)班有 32 人,二(3)班有 37 人,二(4)班有 34 人,每个班由 2 名老师带队。【设计意图:集体参观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情,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有利于后续的计算】1.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师:求“二(1)班的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设计意图:结合具体问题,思考怎样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定义,深刻领悟加法的算术理论】师:下面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意说一说自
6、己的算法和计算结果?生 1:我是口算的:我想 35 如果摆小棒是 3 捆和 5 根,加 2 根就是 37 根,所以 35+2=37。生 2:我是用竖式计算的:35 表示 3 个十和 5 个一,加 2 就是加 2 个一,所以个位上的 5 和 2 对齐,相加就是 7,十位上是 3,所以是 37。师:是啊,以前我们学习笔算加法时一再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2.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师:如果求“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算法。(用竖式计算时,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结合摆小棒可以知道,小棒的捆数与捆数相加,单根数与
7、单根数相加,计算的时候要个位上的数字加个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加十位上的数字,所得结果与加数的相同数位对齐)师:同学们的算法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写竖式时,首先要将两个加数的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教师边讲解边板演。师:刚才我们用多种方法解决了参观博物馆情境中的问题,还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我们又学会了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同学们今后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运用哟!【设计意图: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既是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展示,又可以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没
8、有,知识是相通的,以前我们学过的竖式计算法则,对于现在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仍然是适用的。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积累和运用,做个有心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体会到利用以前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1.面对一个新的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思考、去探索、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认识不同的算法,既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又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突出笔算的方法,既传承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
9、生的计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2.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信息,从而提出问题,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探索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解决新问题,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A 类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B 类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能力要求:能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B 类:14+23=37(人)答:跳高和跑步的一共有 37 人。教材习题第 12 页“做一做”1.
10、32+6=38 24+3=27 5+43=4853 2(2 4)+(4 3)+(6)+(3)(4 8)(3 8)(2 7)相同数位对齐。2.214+3+3 3243 7第 13 页“做一做”1.(33)+(4(73)6)2.24+61=85 53+22=75 37+42=792 4+(6 1)(8 5)(5 3)+2 2(7 5)(3 7)+(4 2)(7 9)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材第 14 页)1.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过程,进而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
11、正确计算。3.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个位满 10,向十位进 1”。小棒、课件。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参观博物馆好吗?(课件出示教材第 14 页情景图)师:求“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37=师:同学们能自己尝试计算吗?可以摆小棒,还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欢的方法。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只要你有不一样的算法,大家就很高兴听一听,希望你勇敢地告诉大家。生 1:我觉得 35 先加 30 就是 65,然后加
12、7 的时候,可以先加 5 得 70,再加 2 就是 72。生 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我摆了3 捆和 5 根,又摆了 3 捆和 7 根,这时候 5 根和 7 根能凑成 1 捆(10 根是 1 捆)还余 2 根,那么 3 捆加 3 捆再加 1 捆就是 7 捆,这样就是 7 捆和 2 根,也就表示是 72。生 3:我觉得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并且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上相加得 12,说明摆小棒的时候又多了一捆还剩 2 根,所以在个位上写 2,向十位进 1,这样十位上就是 3 加 3 再加 1(刚进位来的)得7,写在十位上,是 72。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棒,方法都正确。有的同学还用了上一节课刚学过的竖式
13、计算知识,真棒!下面老师再把竖式计算的书写和算法重复一遍,会的同学跟老师一起说,好吗?教师边板演,边讲解:竖式书写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就是个位数字跟个位数字对齐,十位数字跟十位数字对齐。计算的时候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 10,就向十位进 1。十位上数字相加时,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 1。个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个位上,十位数字相加的和写在十位上。也就是说和与加数都要符合“相同数位对齐”的规定。【设计意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知
14、道了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相加满 10,向十位进 1)【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重点,进行知识的梳理,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在学习中收获的快乐与幸福,激发学习兴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35+37=72(名)相同数位对齐3 5个位相加满 10 +3177 2向十位进 1答: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 72 名学生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1.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2.学生个性化计算方法的
15、交流,既是学生个人学习成果的展示,又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A 类夺红旗: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能力要求: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B 类(考查知识点: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能力要求:能运用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解决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739574846081B 类:二(1)班和二(2)班或二(1)班和二(3)班可以同乘一艘船。43+46=89(人)答:二(1)班和二(2)班一共 89 人。43+45=88(人)答:二(1)班和二(3)班一共 88 人。教材习题第 14 页“做一做”5 6+37(9 3)156+37=93 46+24
16、=70 29+5=344 6+214(7 0)(2 9)+15(3 4)练习二。(教材第 15、第 16 页)1.学会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2.逐步学会阶段性梳理知识点的方法。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重难点:学会计算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课件。师: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00 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梳理
17、知识结构】师:咱们首先回忆一下所学的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注意尽量按教材呈现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哟!生 1:我知道了 100 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尤其是需要进位的时候,笔算更容易算对。生 2:我还知道计算的时候必须从个位算起。生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生 4:不仅要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注意个位满 10,向十位进 1,尤其是进位的 1,十位上的数字相加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加上。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真的掌握了吗?下面就检验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 15 页“练习二”第 5 题)师:第(1)小题的计算对吗?如果有错,错在哪?生:第(1)
18、题计算十位时出错了,十位上的数字 4 加 4 时忘记加上进位的 1 了,所以十位上应该得 9,正确的得数是 93。师:第(2)小题呢?生:第(2)小题的得数应该是 60,不是 6,个位上的 0 不能不写,空着是不对的。师:第(3)小题呢?自己改在练习本上,好吗?老师请一名同学板演,一会儿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改错,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订正,明确:相同数位必须对齐,4 应写在个位上,与 7 对齐,计算得 31。【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逐步建构知识网络,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我们每学一个阶段,大
19、家都像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1.对于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回忆、交流并加以总结,从列竖式对位、计算顺序、进位等方面加以归纳汇报,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与总结,淡化了计算法则运算规定的文字表述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2.总结笔算法则,实际上是促进学生对100 以内加法计算过程及其方法的理性认识。对刚进入二年级的同学们来说通常有一定的难度,应当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回忆、交流,大家相互启发、共同总结是十分必要的。A 类二年级各班分别有多少人?()班的人数最多,()班的人数最少。
20、二(1)班二(2)班男生人数2631女生人数2829合计人数二(3)班2831二(4)班2926(考查知识点: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的加法)B 类(考查知识点: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能力要求:能运用 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54605955二(2)班的人数最多,二(1)班的人数最少。B 类:35+34=69(人)6970答:二(3)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教材习题第 15、第 16 页“练习二”1.89586998882.50769686674885973.(1)31+22=53(枚)答:风景邮票和人物邮
21、票共有53 枚。(2)14+10=24(枚)答:动物邮票和建筑邮票共有24 枚。(3)答案不唯一,如风景邮票和动物邮票共有多少枚?31+14=45(枚)4.63407366515.4 92 12 7+414+319+149 36 03 16.7594757.8881759250658.=9.得数是 60 的:27+3342+18得数是 83 的:35+4856+27得数是 72 的:63+928+44得数是 90 的:83+723+6771+1910.8590594182969311.(1)14+27=41(元)答:一共要用 41 元钱。(2)答案不唯一,如可以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辆玩具汽车;可
22、以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艘玩具轮船(3)答案不唯一,如买一架玩具飞机和一艘玩具火箭一共要用多少钱?23+27=50(元)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材第 17、第 18 页)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2.会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3.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道理。小棒、计数器、课件。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第 29 届奥运会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吗?生:2008 年,在北京召开的。师:你们还记得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上的前几名吗?(播放北京奥
23、运会的精彩短片,最后定格在教材第 17 页的情景图上)师:有许多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这次奥运会,他们为了能在奥运的赛场上升起自己国家的国旗,奏响自己国家的国歌而拼搏着这就是第29 届奥运会的金牌榜。【设计意图:北京奥运会是全体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事,用这一现实的素材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师:同学们,看到 2008 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 名,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生 1: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生 2: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生 3:英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生 4: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师:同学们想知道
24、的问题真多呀!一个个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想知道,老师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吗?师:老师已经知道我们中国位居榜首,最想知道的就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差多少枚金牌?也就是同学们问的“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或者说是“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怎么列式呢?生:36-23=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好吗?学生自己试着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谁想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生 1:我是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 3 捆和 6 根表示 36,减去 23 就拿走 2 捆和 3 根,所以还剩 1捆和 3 根,就是 13。生 2:我是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拨3 个珠子,个位
25、上拨 6 个珠子表示 36,减去 23 就是从十位上去掉 2 个珠子,从个位上去掉 3 个珠子,这样十位上剩 1 个珠子,个位上剩 3个珠子,表示 13。生 3:我是用竖式计算出来的,减法竖式的书写与前面学过的加法竖式的书写类似,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个位上的 6 减 3 得 3,对着个位写 3,十位上的 3 减 2 得 1,对着十位写 1,这样就是 13。(如果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要进行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并示范指导竖式书写格式及计算过程)师:(边板书边讲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先写出被减数,再写减数,然后写减号。与加法一样,相同数位上的数字
26、要对齐【设计意图:独立思考、解答问题是学习数学必备的基本素质。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背景(笔算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下,独立解决计算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1.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做好准备。2.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明确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为笔算减法列竖式时正确对位做好准备。列好竖
27、式以后可以让学生回忆笔算两位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启发学生将加法的计算顺序迁移过来。A 类细心计算我最棒!3 8-2 38 2-2 14 8-3 2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能力要求:会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B 类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能力要求:能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156116B 类:教材习题第 18 页“做一做”1.45-3=42 64-42=22 2.48-18=304 8-1 8(3 0)25-21=42 5-2 1(4)-4 5(3)(4 2)6 4-(4 2)(2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材第 19
28、 页)1.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3.在运用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用退位的方法。难点:理解“借 1 当十”。小棒、课件。师:(课件出示教材第 17 页金牌榜前 5 名表格)同学们,上节课大家提出很多问题,我们只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有一个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 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生 2: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设计意图:暗示学生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上一节课问题的延伸,在解法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29、以提问的方式开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1.教学例 2。师:有的同学猜对了,老师很想知道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该怎样列式呢?生:51-36=师:同学们,学习加法时,我们通过摆小棒学会了进位加法。今天我们通过摆小棒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有信心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摆一摆,算一算,看看还剩多少根小棒。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大家操作的方法和算出的结果。生 1:从 1 根小棒中去掉 6 根不够,就把 1 捆小棒与 1 根小棒合起来是 11 根,从 11 根中去掉6 根还剩 5 根小棒;从剩下的 4 捆小棒中去掉 3 捆还
30、剩 1 捆;这样 1 捆与 5 根合起来是 15 根。生 2:先从 5 捆小棒中去掉 3 捆,还剩 2 捆;从 1 根小棒中去掉 6 根不够,就把 1 捆小棒与 1 根小棒合起来是 11 根,去掉 6 根小棒还剩 5 根;这样最后还剩 15 根小棒。生 3:先从 1 捆小棒中去掉 6 根还剩 4 根,4 根与 1 根合起来是 5 根小棒;再从 4 捆小棒中去掉3 捆还剩 1 捆;这样剩下的 5 根与 1 捆合起来就是 15 根小棒。生 4:从 5 捆小棒中拿出 4 捆小棒,这样多拿走了 4 根,再拿回 4 根小棒,4 根与 1 根合起来就是 5 根小棒,加上剩下的 1 捆小棒就是 15 根。师
31、: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得到“51-36”的结果都是“15”。但是在许多同学的操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你发现了吗?(都把 1 捆小棒拆开了,再去减 6)【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喜欢而且愿意做的事情,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计算减法,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算术理论】师:用摆小棒的方法能算出结果,如果不用小棒,直接列竖式来计算你会做吗?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的计算结果?学生说出算式,并在黑板上板书。师:个位上的“5”是怎样算出来的?生 1:个位上的 1 减 6 不够减就从十位借 1 变成 10,10 加 1 是
32、 11,11 减 6 就等于 5。生 2:个位上的 1 减 6 不够减就从十位借 1 变成 10,10 减 6 剩 4,4 加 1 就等于 5。师:十位上的“1”是怎样算出来的?生:十位上的 5 减 3 得 2,借走 1 还剩 1。师:现在老师把大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写下来,同学们想想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时,从十位退 1 再减)2.教学例 3。师:你能运用刚才总结的注意事项,试着用竖式算一算“50-24”吗?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交流计算方法。(被减数个位上的 0 减 4 不够减,从十位上退 1 当 10,再减 4,十位上的
33、5 减去被借走的 1 还剩4,再减减数十位上的 2)【设计意图:学生尝试竖式计算的交流,既是学生体验学习收获的机会,又是互相学习,形成新知的过程】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收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51-36=15(枚).5 1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 1 -3 6借 1 当十1 5答:中国比美国多 15 枚金牌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1.借助摆小棒解决计算问题,重要的是为学习退位减法积累活动经验。学生的操作过程是学习退位减法的重要活动经验
34、。通过交流,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讨论,使学生个性化的经验变为群体的共识。2.竖式计算是基本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尝试计算,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充分操作、交流的活动基础上,自己总结计算方法,既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掌握计算的过程。A 类判断对错,把错题改正过来。(考查知识点:用竖式笔算两位数的减法;能力要求:能正确书写竖式,并准确计算两位数的减法)B 类解决问题我能行!(考查知识点:两位数的减法;能力要求: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的减法)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四个都是错的。B 类:45-36=9(个)教材习题第 19 页“做一做”2835775练
35、习三。(教材第 2022 页)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书写格式。2.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格式。课件。师: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然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梳理知识结构】师:咱们首先回忆所学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注意尽量按教材呈现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哟。生 1:我知道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尤其是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
36、位的时候,笔算更容易算对。生 2: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时候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生 3:不仅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注意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时,就向十位借 1,借 1 当十再减。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真的掌握了吗?咱们就来检验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 21 页“练习三”第 6 题)师:第(1)小题的计算对吗?如果有错,错在哪?生:第(1)题算的不对,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那么十位上的 4 减 1 再减 2 应该得 1,所以正确的结果是 12。师:第(2)小题呢?生:第(2)小题的得数是正确的。师:后面的两个小题自己在练习本上做,好吗?老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写在黑板上各做一道小题,一会儿看谁写
37、得又对又快。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改错,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订正,明确:必须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 1 当十再减。师:同学们,结合咱们学过的加法计算,想一想: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汇报交流。教师强调:笔算加法和减法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计算加法的时候是个位满10 向十位进 1,计算减法的时候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并逐步建构知识网络,初步了解笔算加法与笔算减法的异同,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师:同学们
38、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我们每学一个阶段,大家都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梳理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所学知识点后,进行纠错练习,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强化退位减法的正确算法。让学生互相说一说,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 类笔算下面各题。(考查知识点: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力要求: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B 类小熊家离学校 82 米,小熊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到学校?(考查知识点: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39、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B 类:82-27=55(米)答:小熊还要走 55 米才能到学校。教材习题第 2023 页“练习三”1.98-80=18 98-8=90 98-88=102.164085313.32-21=11(个)答:小英比小勇多捡了 11 个贝壳。4.144558385.76176.第二个对,其余的都有错,改正如下:7.271763263849188.得数是 85 的:98-136+7944+4190-5得数是 19 的:91-7230-1164-45得数是 43 的:16+2752-919+2490-479.和:726287878982
40、差:1844371551610.182998572516906511.得数比 50 大的算式:31+2943+2694-3941+2913+4723+2990-3972-1344+4271-19得数比 50 小的算式:81-3370-2818+1990-4428+366-1762-2312.(1)41-34=7(个)答:小明比小华少拍 7 个。(2)45+39=84(个)答:小芳和小强一共拍了84 个。(3)答案不唯一,如小华和小芳一共拍了多少个?41+45=86(个)小华比小强多拍了多少个?41-39=2(个)13.(1)486472(2)72585114*.第二个和第三个答案不唯一,如求比
41、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材第 23、第 24 页)1.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重点: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黄色、红色花片若干,课件。师:我们学校每周三都要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纪律卫生大评比活动,看,二年级卫生评比表已经出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 23 页情景图)师: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我们只知道一班得了12 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 3 面。你想知道什么啊?生:我想知道二班得了多
42、少面小红旗。师: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师:面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生 1:二班比一班多得了 3 面,那就是在一班的基础上多加3 面小红旗,也就是 12+3=15(面)。生 2:一班得了 12 面,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 面,就是说二班比 12 面再多 3 面,就是12+3=15(面)。生 3:我觉得“二班比一班多”是关键,因为只要二班的多,那就要在一班的基础上加上多出的部分。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想的?师:请同学们
43、摆 12 个黄色的花片表示一班得了12 面小红旗,然后我们用红色的花片表示二班的小红旗数。因为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 面,所以在摆红色花片的时候就要比黄色的多摆出3 个,那么求二班的小红旗数就要用加法,也就是 12+3=15(面)。同学们,自己一边说一边再摆一遍试试。学生尝试操作讲解,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说想法,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领悟思路,理解算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如果老师现在告诉你,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 面,你能算出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吗?试试看,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交流,重点说说自己动手
44、操作的过程,说清想法:三班比一班的小红旗少4 面,就是比 12 少4,即 12-4=8(面)。【设计意图: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由“扶”到“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新发现和新收获?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1.启发、引导学生,只要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数学知识,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
45、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数量关系比较隐蔽,过去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借助“同样多”把这类问题转化成求总数(求剩余)的问题,再用加(减)法计算。这种推理方法,逻辑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这节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指导学生通过分别摆花片的操作过程,把隐蔽的数量关系在物化活动中外显出来,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并以这种表象为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直接确定计算方法。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A 类猜猜我是多少。考查知识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能力要求:会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
46、题B 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2)裤子比裙子便宜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考查知识点: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58-29=2978-59=1965-26=39B 类:(1)50-37=13(元)答:上衣比裤子贵 13 元。(2)65-37=28(元)答:裤子比裙子便宜 28 元。(3)答案不唯一,如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50+37=87(元)教材习题第 24 页“做一做”鸡蛋:25+8=33(个)鹅蛋:25-12=13(个)答:鸡蛋有 33 个,鹅蛋有 13 个。练习四。(教材第 25、第 26
47、 页)1.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重点:在活动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难点: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件。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呢?【设计意图:上课之初点明本节课的主旨,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散漫性】师: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番。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生 1:我觉得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时,最主要的就是分析题意,
48、弄清楚究竟是哪个数多,哪个数少。生 2:在分析这类题时,动手摆一摆花片、小棒之类的东西,就能很直观地看出谁多谁少,再计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生 3:经过几次的动手操作,我找到了一点规律: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的数多,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大,就用加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数少,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小,就用减法解决。生 4:我也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师:同学们总结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教材第 26 页第 7 题)师:请同学们先看题,然后说说“优惠 8 元”是什么意思。学
49、生看懂题意后交流对“优惠8 元”的理解。(优惠 8 元就是比标价少 8 元)师: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解答。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结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系统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经过这节课的复习和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呢?(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大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小的数,用减法计算)【设计意图:经过一节课的练习和提高,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再次回顾重点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错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未找到引用源。1.给学生足够开放的空间,
50、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总结规律,既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在合作中整体提高。2.教学要遵循“生活数学生活”的规律,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所以在学生进行了知识点的整理之后要注重相应的练习,这样既能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A 类小明今年 9 岁,爸爸比他大 28 岁,爸爸今年多少岁?考查知识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能力要求:能正确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B 类猜一猜,算一算。(1)小明买两种玩具,刚好 50 元。他买的是哪两种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