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总复习教案范文.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5358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0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中考总复习教案范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理中考总复习教案范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中考总复习教案范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中考总复习教案范文.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理中考总复习教案最新范文地理中考总复习教案 1第一课时一、说教材作为区域地理的内容,“中东”这一节的教材并没有着重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了总体描述。教材突出了以下几点:长期的热点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宗教以及文化的差异。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知识目标有如下四点:1.能指图说出中东地区的范围和位置,以及重要的临海、海峡、运河;2.能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

2、情况,并能领会中东石油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3.运用中东河流图及世界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4.了解中东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能力目标为:通过本节的学习,加强培养读图能力,以及对地图的归纳、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思想目标:结合时事地理内容,培养关心社会和关心世界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概念与人地协调观念,明确世界各国各民族应团结协作,而非势力抗衡,呼吁世界和平。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确定:中东处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为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就其重点而言,它是中东问题难以顺利解

3、决的症结所在,又是中东地区战火频仍的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的又一难点是:巴以冲突。这既是一个历史渊源很深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矛盾很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巴以疆界线的划定,学生很难读懂。对教材我是这样处理的,本节课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现冲突、战争频繁的中东,激发学生呼吁世界和平的情感;接着利用自制课件辅助讲授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并通过课堂练习对重点加以巩固。第二课时,从中东的气候入手,分析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以图片叙述文化的差异,并通过动画演示巴以的领土纷争,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到既全面兼顾,又突出重点。第三课主要从分析

4、伊拉克入手,通过分析伊拉克的历史,了解伊拉克灿烂的古文明古巴比伦。通过学生集体讨论伊拉克战争,即锻练了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方法,又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该区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并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的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能力的训练。二、说教法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读图分析+分组讨论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同时通过多媒体动画突破重点难点。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以及对美伊战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等地理思维能力,其中也渗透了对学生读图、搜集归纳地理信息

5、能力的训练。三、教学过程(在美伊战争的视频播放中拉开序幕)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什么电影或是什么战争片,这是 2003 年,美国入侵伊拉克纪录片,美伊战争的硝烟至今仍未散尽。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像中东一样,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同学读教材上中东战争年表(教师板书:中东战火频仍局势动荡)在电视的国际新闻中,差不多每天都有关于中东的报道,那么为什么这里战争与冲突不断呢?这就是我们本节主要讨论的中东问题。(课件)首先一起看一下中东在世界上的位置,1617 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将部分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中东联系亚欧非三个

6、大洲被五个海所环绕,它们是:阿、红、地中、黑、里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的湖,盐水湖谁能说一说为什么里海虽名为海而实际上为湖?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还有就是的海湾,波斯湾。谁知道波斯湾为什么那么?对,因为那里有大量的石油,一起看世界石油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中东石油的分布最密集。这是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石油储量,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五位的都是中东的国家,它们依次是沙特、伊拉克、科威特、伊朗、阿联酋。我们可以看到排在前五位的都是中东的国家。我们从饼状图上可以看出,中东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 65.4%。一起看,这是中东的国家,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这里是中东

7、的五个主要产油国,它们分别是(指出),一起看沙特阿拉伯,它不仅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在中东,它的国土面积。一起看,这是沙特的油田,这是巨大的输油管线,这是伊拉克的石油加工,这是科威特的石油生产。一起看中东的石油是如何向外输出的。这里有三条石油外运航线:航线一经由苏伊士运河运往西欧各国和美国;航线二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运往西欧各国和美国;航线三穿越马六甲海峡运往日本和美国。航线一和航线二同样是运往西欧和美国,这两条航线有何差异?请同学们结合世界地图找出三条石油外运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填入课本 53 页的表中。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柱状图上,可以看到以色列和沙特的国

8、民生产总值远远高于我国,但是,石油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终究会有用完的一天,中东地区没有了石油,它的经济应该如何发展?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小结,针对教学重点难安排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后布置作业:完成 P52 页活动题预并预习。第二课时提前测评之后,出示世界气温、降水和气候分布图,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与生活体验,谈谈中东的气候与河流的分布特点?展示中东河流分布图,指出中东的河湖。请学生结合教材,找出都是哪些国家在利用这些稀少的河湖?于是有关河流湖泊的水资源分配和争夺又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个焦点。(板书)有人说:20 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21 世纪中东将为水而战!怎样解决中东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呢?你有什么

9、好的想法吗?下面用一组图片来展示,中东各国是如何利用高科技发展节水农业的。(转承)这是世界人种分布图,一起看中东以什么人种为主?中东地区主要说什么语言?这是犹太人,这是犹太人在举行集会活动。这是阿拉伯人,男人的传统服装以白色为主。一些严格执行教规的阿拉伯国家,规定妇女外出时,必须面戴黑纱。这是圣城麦加规模宏大的万人朝圣。这是回教堂,这是清真寺。这是圣城耶路撒冷。请同学们自读“文化差异”,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课堂小结:中东这一节课,主要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宗教纷争与文化差异等主要几方面,对中东战火频仍、局势动荡的的原因作了初步的分析。(课件)中东问题的关键

10、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长期以来,在巴勒斯坦地区,流血冲突不断,这里的人民一直在期盼和平,可是,和平之路坎坷而漫长。这是愤怒的巴勒斯坦青年在纪念“抗争三周年”。联合国医疗人员在抢救巴方武装分子。在耶路撒冷市中心犹太人定居点,发生了一起自杀性爆炸事件。巴以冲突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下面就跟老师一起来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这个问题有点难懂,注意啦!资料:犹太人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支持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1947 年,联合国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如图 1947 年联合分治决议制定的疆界线)

11、,把耶路撒冷市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同意分治决议,以色列国宣告成立,阿拉伯人反对分治决议,始终未建立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国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成员国埃及、约旦、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同以色列军队展开激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结束后,1949 年,以色列先后同相关阿拉伯国家签订停战协定,划定临时停战线。以色列通过战争夺得的土地,比联合国分治决议中规定的还要多 4850 平方公里。(如图 1949 年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的停战界线)战争结束后,却遗留下许多问题,这样,逐步引发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中东战争。1980 年,以色列把耶路撒冷定为“永久的和不可分割的

12、首都”。直至 1988 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才告一段落。由于历史遗留下的诸多矛盾,民族仇恨依然存在,所以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可以在国际新闻当中看到关于巴以冲突的报道。中东的战火频仍给了我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中东,还有一个国家我们不得不提,就是伊拉克,在 2003 年爆发的美伊战争的阴霾(mai)至今未散,从 1980 到 2003 这短短几十年内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这里面有伊拉克发动的侵略战争,也有针对美英联军的反侵略战争,这里面的问题错综复杂。1.请同学们通过互联网搜集并整理有关伊拉克的资料,下节课我们进行专题讨论。伊拉克的种族与宗教;伊拉

13、克的气候与自然环境;伊拉克由石油富国到衰败的历史过程;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美伊战争。2.请同学们每天关注新闻联播,看看当天在中东又发生了什么,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的走向和重建,以及巴以冲突问题。由于时间原因,关于第三课时对伊拉克的专题讨论在这里就不详述了,谢谢大家!地理中考总复习教案 2第六章第二节 人文环境 第 2 教时教学目标:知道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并理解不平衡的原因。了解三类产业的划分。教学重点: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教学难点: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如果一周后要到某国去,那么,你这一周将做哪些准备?学生回答经济发展差异展示图片:

14、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教育科技水平、建筑、服装等方面的图片。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区别?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为什么不同呢?播放印度建国前经济状况的影视素材。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独立前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薄弱,这样就给建国后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历史条件播放新加坡、韩国、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势素材: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尤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社会条件。播放波斯湾沿岸国家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影

15、视素材: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国家,工农业生产不发达,却成为亚洲较富裕的国家。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自然条件展示某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有关材料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原因是什么?小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的,各国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环境来确定其经济发展战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亚洲,少数国家是发达国家,如日本;而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活动将图 6.18 亚洲部分国家 1998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从大到小排序。找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_美

16、元和低于 500 美元的国家。估算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产值是尼泊尔的多少倍?说一说亚洲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看看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处于怎样的水平?学生小结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_美元的国家是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低于 500 美元的国家有印度、蒙古、孟加拉国、越南、尼泊尔;2、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尼泊尔的 154 倍;3、亚洲各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较大。较高的发达国家有很少,如日本;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差异也很大。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新加坡达到_美元,尼泊尔仅为 210 美元,前者是后者的 144 倍;4、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我们国家改革开放

17、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经济发展还有困难。我们既不可因成绩巨大、水平提高而盲目自大,也不可因还有差距、道路曲折而妄自菲薄。我们应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因地制宜、缩短差距。作为中学生我们肩负着昌盛祖国的重任,一定要练就建设祖国的本领,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阅读材料“三大类产业的划分”以日本为例,教给学生如何解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三大类产业构成图活动:完成 P16 活动 2显示 1998 年亚洲五国国内生产总值三类产业构成(%)讨论观察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三类产业比例之间的关系怎样?小结经济落后的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经济的

18、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较少。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目前我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第二产业,重视第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经济。总结第二节主要讲授了亚洲的人文环境,其特点为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经济发展的差异”。我们通过大量的图表数据,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使我们学会了运用资料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如何从地图和数据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亚洲是绚丽多彩的,它是面积人口最多的大洲,它有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有多样的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让我们全亚洲人民携起手来,共同把

19、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建设得更加美好!地理中考总复习教案 3印度 第 1 教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

20、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印度的人口问题。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3.印度的粮食问题。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引入:播放一段印度电影,并提问:该片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生活呢?(印度)今天咱们就学习我们的邻邦印度。2.设问方式引入: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哪里呢?是指古代的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今天咱们也去取一回经。讲授新课:1.课件展示:图 7.34“印度的地形”,明确印度的方位、邻国,找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21、说说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课件展示 P34 的阅读材料:世界文明古国印度)。印度的邻国有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以及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印度的地形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南侧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3.课件展示:图 7.35“印度人口的增长”,并思考: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多少亿?50 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多少倍?从 1951 年开始,每间隔 10 年,印度净增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如何?4.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目前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 10 亿,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50 年间印度人口增长了近 3 倍,

22、从 1951 年开始,每间隔 10 年,印度人口的增长数是越来越多。读图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5.学生朗读 P36 页的一段文字资料,并分组讨论下列问题:说说你对印度未来人口趋势的看法。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6.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从文字资料中可以看出,20 世纪 70 年代印度政府开始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及奖励计划,但是由于印度广大农村的传统观念还十分强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人口每年净增量会越来越大。照此速度,本世纪中叶,印度总人口将会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课件展示:图表 7.1“印度部分资源、产品的总量和

23、人均占有量(1998 年)”,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印度的资源总量和产品总量都相当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使印度无论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还是人均粮食产量和钢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就说明,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7.课件展示:图 6.10“亚洲的气候”和图 7.38“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并思考:印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其气候特点是什么?8.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以孟买为例,可以看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雨旱两季。雨季(69月),特别是 7 月份降水更加集中;旱季(10

24、 月次年 5 月)。那为什么印度的降水会有旱季、雨季的差别呢?9.课件展示:图 7.39“南亚 1 月风向”和图 7.40“南亚 7 月风向”,并思考:印度雨季和旱季的盛行风向有何差别?西南风的几种变化情况,并填表。10.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课件展示:表格 1月份:风向:吹向:降水季节69 月:西南风:海洋陆地:雨季10 月次年 5 月:东北风:陆地海洋:旱季表格 2:水灾:旱灾西南风的变化: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来得晚,退得早,风力弱由于受季风(特别是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过于集中,且年际间变化极大,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又很少,水旱灾害频繁。11.课件展示:图 7.36“印度

25、的洪灾”和图 7.37“印度的旱灾”以及一些印度抗洪抗旱工程的图片。从图片可以看出,水旱灾害给印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抵御灾害,印度人民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抗灾的需求,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板书设计:印度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二、水旱灾害频繁第七章第二节 印度 第 2 教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2.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2.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

26、,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2.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3.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1.印度的人口问题。2.热带季风气候与农业。3.印度的粮食问题。4.印度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1.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成因。2.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对粮食的消费量极大。因此,印度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印度的粮食问题。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分组讨论。(1

27、)印度在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的原因是什么?(2)印度在 20 世纪 60 年代之后,粮食迅速增长的突破口在哪里?2.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由于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在 20 世纪 60 年代之前,印度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现在,印度粮食能够自给要归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推行的“绿色革命”。(学生朗读 P38 阅读材料“绿色革命”)“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使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以改善。目前,印度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而且还有一定的余粮可供出口。3.课件展示:图 7.41“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图 7.42“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和图

28、7.34“印度的地形”,将三幅图进行对比,分析粮食作物的分布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地形分布的对应关系。4.小组讨论,评价点拨。水稻和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通过对照可以发现,水稻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上,而小麦则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光照足的恒河上游和德干高原西北部。这也说明,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学生朗读 P39 阅读材料,对比印度南北方在饮食习惯方面的差异。同我国类似,印度也是“南米北面”,但是在制作方法上不太一样)5.承接过渡:近代历,印度有很长一段时期,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本国工业发展缓慢;独立后,印度工业得以迅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