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数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数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目前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其中80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81012B81013C81014D0.810132如图,把一块直角三
2、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50,则2的度数为( )A50B40C30D253已知直线y=ax+b(a0)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直线y=bx-a一定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计算的结果是()ABCD15我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的代表作品蛙的销售量就比获奖之前增长了180倍,达到2100000册把21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1108B21106C2.1107D2.11066甲、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跑步500m,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2s在跑步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m)与乙出发的时间t(s
3、)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a8;b92;c1其中正确的是( )AB仅有C仅有D仅有7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主视图是( )ABCD8在一次酒会上,每两人都只碰一次杯,如果一共碰杯55次,则参加酒会的人数为( )A9人B10人C11人D12人9老师在微信群发了这样一个图:以线段AB为边作正五边形ABCDE和正三角形ABG,连接AC、DG,交点为F,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10某班要从9名百米跑成绩各不相同的同学中选4名参加4100米接力赛,而这9名同学只知道自己的成绩,要想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入选,老师只需公布他们成绩的( )A平均数B中
4、位数C众数D方差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请从以下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多选,则按第一题计分A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 .B运用科学计算器比较大小: _ sin37.5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A(1,2)、B两点,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连接AB、BC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则点B的坐标为_13如图,已知点A(4,0),O为坐标原点,P是线段OA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O、A),过P、O两点的二次函数y1和过P、A两点的二次函数y2的图象开口均向下,它们的顶点分别为B、C,射线OB与AC相交于点D当
5、ODAD3时,这两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等于_14如图,在O中,点B为半径OA上一点,且OA13,AB1,若CD是一条过点B的动弦,则弦CD的最小值为_15在中,若,则的度数是_16阅读材料:设=(x1,y1),=(x2,y2),如果,则x1y2=x2y1根据该材料填空:已知=(2,3),=(4,m),且,则m=_17反比例函数y=与正比例函数y=k2x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2,m),则=_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0分)(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直线AB分别与x轴、y轴交于B和A,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C、D,CEx轴于点E,tanABO=,OB=4,OE=1
6、(1)求直线AB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求OCD的面积19(5分)如图,已知ABC,按如下步骤作图: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AC的长为半径在AC两边作弧,交于两点M、N;连接MN,分别交AB、AC于点D、O;过C作CEAB交MN于点E,连接AE、CD(1)求证:四边形ADCE是菱形;(2)当ACB=90,BC=6,ADC的周长为18时,求四边形ADCE的面积20(8分)如图,已知AB是O上的点,C是O上的点,点D在AB的延长线上,BCD=BAC求证:CD是O的切线;若D=30,BD=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1(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2x+c的图象经过点C(0,3),与x
7、轴分别交于点A,点B(3,0)点P是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求二次函数y=ax2+2x+c的表达式;连接PO,PC,并把POC沿y轴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若四边形POPC为菱形,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CPB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ACPB的最大面积22(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OB,ABx轴于点C,点A(,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在x轴的负半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SAOP=SAOB,求点P的坐标;若将BOA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DE,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并判断点E是否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说明理由
8、23(12分)如图,已知点E,F分别是ABCD的对角线BD所在直线上的两点,BF=DE,连接AE,CF,求证:CF=AE,CFAE24(14分)在中,BD为AC边上的中线,过点C作于点E,过点A作BD的平行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F,在AF的延长线上截取,连接BG,DF求证:;求证:四边形BDFG为菱形;若,求四边形BDFG的周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B【解析】80万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科学计数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的形式,其中 ,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
9、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解析】(1)根据任意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可以得到正多边形的边数(2)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即可比较大小.【详解】(1)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0,任意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2)利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可知, sin37.5 .故答案为(1). 9, (2). 【点睛】此题重点考察学生对正多边形外交和的理解,掌握正多边形外角和,会用科学计算器是解题的关键.12、(4,)【解析】由于函数y=(x0常数k0)的图象经过点A(1,1),把(1,1)代入解析式求出k=1,然后得到AC=1设B点的横坐标是m,则AC边上的高是(m-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0、得到关于m的方程,从而求出,然后把m的值代入y=,即可求得B的纵坐标,最后就求出了点B的坐标【详解】函数y=(x0、常数k0)的图象经过点A(1,1),把(1,1)代入解析式得到1=,k=1,设B点的横坐标是m,则AC边上的高是(m-1),AC=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1(m-1)=3,m=4,把m=4代入y=,B的纵坐标是,点B的坐标是(4,)故答案为(4,)【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可以表示图形中线段的长度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13、【解析】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题目比较好,但是有一定的难度,属于综合性试题【详解】
11、过B作BFOA于F,过D作DEOA于E,过C作CMOA于M,则BF+CM是这两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BFDECM,求出AE=OE=2,DE= ,设P(2x,0),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得出OF=PF=x,推出OBFODE,ACMADE,得出= ,代入求出BF和CM,相加即可求出答案过B作BFOA于F,过D作DEOA于E,过C作CMOA于M,BFOA,DEOA,CMOA,BFDECMOD=AD=3,DEOA,OE=EA= OA=2,由勾股定理得:DE= =5,设P(2x,0),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得出OF=PF=x,BFDECM,OBFODE,ACMADE,AM=PM= (OA-OP)= (4-
12、2x)=2-x,即,解得:BF+CM= 故答案为【点睛】考核知识点:二次函数综合题熟记性质,数形结合是关键.14、10【解析】连接OC,当CDOA时CD的值最小,然后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连接OC,当CDOA时CD的值最小,OA=13,AB=1,OB=13-1=12,BC=,CD=52=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垂径定理是:垂直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段弧.15、【解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再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与的值,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在中,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
13、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16、6【解析】根据题意得,2m=34,解得m=6,故答案为6.17、4【解析】利用交点(2,m)同时满足在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上,分别得出m和、的关系.【详解】把点(2,m)代入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中得,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交点问题和待定系数法,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本题的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1)2【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出A、B、C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和反比例的函数解析式;(1)联立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反比例的函数解析式可得交点D的坐标,从而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试题解
14、析:(1)OB=4,OE=1,BE=1+4=3CEx轴于点E,tanABO=,OA=1,CE=3,点A的坐标为(0,1)、点B的坐标为C(4,0)、点C的坐标为(1,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则,解得:,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将点C的坐标代入,得3=,m=3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联立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AB的解析式可得,可得交点D的坐标为(3,1),则BOD的面积=411=1,BOD的面积=431=3,故OCD的面积为1+3=2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19、(1)详见解析;(2)1【解析】(1)利用直线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得出ACD
15、E,即AOD=COE=90,从而得出AODCOE,即可得出四边形ADCE是菱形.(2)利用当ACB=90时,ODBC,即有ADOABC,即可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出OD和AO的长,即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四边形ADCE的面积.【详解】(1)证明:由题意可知:分别以A、C为圆心,以大于AC的长为半径在AC两边作弧,交于两点M、N;直线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CDE,即AOD=COE=90;且AD=CD、AO=CO,又CEAB,1=2,在AOD和COE中 AODCOE(AAS),OD=OE,A0=CO,DO=EO,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又ACDE,四边形ADCE是菱形;(2)解:当
16、ACB=90时,ODBC,即有ADOABC, 又BC=6,OD=3,又ADC的周长为18,AD+AO=9, 即AD=9AO, 可得AO=4,DE=6,AC=8, 【点睛】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20、(1)证明见解析;(2)阴影部分面积为【解析】【分析】(1)连接OC,易证BCD=OCA,由于AB是直径,所以ACB=90,所以OCA+OCB=BCD+OCB=90,CD是O的切线;(2)设O的半径为r,AB=2r,由于D=30,OCD=90,所以可求出r=2,AOC=120,BC=2,由勾股定理可知:AC=2,分别计算OAC的面积以及扇形OA
17、C的面积即可求出阴影部分面积.【详解】(1)如图,连接OC,OA=OC,BAC=OCA,BCD=BAC,BCD=OCA,AB是直径,ACB=90,OCA+OCB=BCD+OCB=90OCD=90OC是半径,CD是O的切线(2)设O的半径为r,AB=2r,D=30,OCD=90,OD=2r,COB=60r+2=2r,r=2,AOC=120BC=2,由勾股定理可知:AC=2,易求SAOC=21=S扇形OAC=,阴影部分面积为.【点睛】本题考查圆的综合问题,涉及圆的切线判定,勾股定理,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1、(1)y=x2+2
18、x+3(2)(,)(3)当点P的坐标为(,)时,四边形ACPB的最大面积值为 【解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2)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可得P点的纵坐标,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P点坐标;(3)根据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较大的纵坐标减较小的纵坐标,可得PQ的长,根据面积的和差,可得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1)将点B和点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2)若四边形POPC为菱形,则点P在线段CO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1,连接PP,则PECO,垂足为E,C(0,3), 点P的纵坐标,当时,
19、即 解得(不合题意,舍),点P的坐标为 (3)如图2,P在抛物线上,设P(m,m2+2m+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将点B和点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为y=x+3,设点Q的坐标为(m,m+3),PQ=m2+2m+3(m+3)=m2+3m当y=0时,x2+2x+3=0,解得x1=1,x2=3,OA=1, S四边形ABPC=SABC+SPCQ+SPBQ 当m=时,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当m=时,即P点的坐标为 当点P的坐标为时,四边形ACPB的最大面积值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出P点的纵
20、坐标,又利用了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解(3)的关键是利用面积的和差得出二次函数,又利用了二次函数的性质22、(1);(2)P(,0);(3)E(,1),在【解析】(1)将点A(,1)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先由射影定理求出BC=3,那么B(,3),计算求出SAOB=4=则SAOP=SAOB=设点P的坐标为(m,0),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先解OAB,得出ABO=3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E点坐标为(,1),即可求解【详解】(1)点A(,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k=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2)A(,1),ABx轴于点C,OC=,AC=1,由射影定理得=
21、ACBC,可得BC=3,B(,3),SAOB=4=,SAOP=SAOB=设点P的坐标为(m,0),|m|1=,|m|=,P是x轴的负半轴上的点,m=,点P的坐标为(,0);(3)点E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理由如下:OAOB,OA=2,OB=,AB=4,sinABO=,ABO=30,将BOA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DE,BOABDE,OBD=60,BO=BD=,OA=DE=2,BOA=BDE=90,ABD=30+60=90,而BDOC=,BCDE=1,E(,1),(1)=,点E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23
22、、证明见解析【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推出ABCD,ABCD,得出EBAFDC,根据SAS证两三角形全等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EBA=FDC,DE=BF,BE=DF,在ABE和CDF中,ABECDF(SAS),AE=CF,E=F,AECF【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4、(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解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证,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定四边形BDFG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得结论即可得证,设,则,利用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到CF、AF和AC之间的关系,解出x即可【详解】证明:,又为AC的中点,又,证明:,四边形BDFG为平行四边形,又,四边形BDFG为菱形,解:设,则,在中,解得:,舍去,菱形BDFG的周长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掌握这些定义性质及判定并结合图形作答是解决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