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实录及反思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实录及反思1.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实录及反思 师讲:各位同学,你们是否思考过,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还在不断的交替呢?一天为何是 24 小时?它的意义又何在?我们下面就共同来探究这些问题。请同学们以前后 6 名同学为一组,互帮互纠互改,结合学案,仔细研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之昼夜交替部分,完成学案的填空并理出本框题的学习目标来?板书: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全体学生认真的自学教材并独自填空,然后相互订正,最后热烈的讨论学习目标,每组都理出了一定的学习目标。)师问:通过你们的独立与合作学习,你们认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各小组推荐代表来汇报一下你们的
2、学习成果。生答 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理及其地理意义。生答 2:理解晨昏线和太阳高度。生答 3:能正确绘制昼半球和夜半球示意图,能正确判断晨线和昏线。师评:我们的学生都学习得非常认真仔细,能积极的思考问题,这些目标都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由于这些科学知识都有一个漫长的正确认识过程,因此我们还要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师问:首先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一目标。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其原因分别什么?板书:1.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生答:不一样,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而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不
3、停的运动造成的。师讲: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昼是指白天能看得见东西的时间段,反之为夜;而我们这里讲的昼是指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段,日落后到日出前这段时间为夜,这与我们生活中的情况不完全一致,我们要注意区别。日落以后,日出前有一段时间我们仍然能看见东西,这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造成的,这是晨昏蒙影现象。下面请同学们利用现有的东西,设计一个演示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方案,然后实践并到台前来演示给同学们看。(学生积极的设计,思维非常活跃)生演示 1:我演示的是昼夜现象。我的思路是我把眼光作为太阳光,如果地球不动,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且不透明,我们看地球时,只能看到地球的一半。这样,正对我们的表示为昼
4、,背面表示为夜。生演示 2:我演示的是昼夜交替现象。我们的思路是:我把我的右手手指看作是太阳光(右手拳头伸向学生,手指指向地球仪),这样我手指指向的这面为昼,当前太阳直射太平洋的东侧;我的这面为夜,我的这面是非洲。当我左手向前拔动地球仪时,太平洋就逐渐向东移,当我转到半圈时,非洲到了你们面前,非洲就由夜变为了昼,太平洋就由昼变成了夜了。这充分说明由于地球的不停的运动才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同时,我们组也一致认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也起了重要作用。(其它小组对这两的汇报进行了激烈的评价。)师评:同学们非常有创意,设计得非常好,同时也善于思考。(课件展示:昼夜交替的动画)生问:我在某资料上看
5、到,如果地球不自转只有公转时,地球上仍有昼夜交替现象,我就搞不明白了?师说:你问得好,那么就请你到前台来,你让地球仪本身不转动,只转动地球仪做地球公转运动的演示,请仔细观察太阳光线,看会出现什么情况?生演示后答:它确实如此,只不过它要一年才能交替一次,周期为一年。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师评:你相当不错,能积极的思考问题,希你下次能提出更好的问题。师讲:我们知道了昼夜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理,接着我们来学习晨昏线。师问:那什么是晨昏线呢?生答:它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师问: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的。我们该如何来判定晨昏线呢?课件展示:图略,文字说明: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到夜的线是昏线(师补充:它
6、与黄昏相对应),它与赤道的交点为 18:00;由夜到昼的线是晨线(师补充:它与早晨相对应),它与赤道的交点为 6:00。板书:2.晨昏线 师问:下面请同学们判断这四幅图的晨昏线,并判定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课件展示:如下图。各小组认真的讨论归纳)生答 1:图 1 弧线 NBS为晨线,B点的时间为 6:00,图 2 弧线 ACB为昏线,C点时间为 18:00,图 3 弧线 ACB也为昏线,时间也为 18:00,图 4 弧线 AC为昏线,D点为 6:00,弧线 AB为晨线,E点为 18:00。生答 2:图 3 的答案错了,弧线 AC为晨线,A点为 6:00,弧线 BC为昏线,B点为 18:0
7、0。生问 3,为何图 3 中的弧线 ACB要为分 AC、BC两段呢?师答:你们再次演示一下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先正面演示,后平放地球仪做极地俯视演示。请仔细观察,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学生小组演示,很快找到答案,教师课件展示本题答案)师问:只要我们善于思考、探究、总结,我们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 19 页图 1.24 昼半球和夜半球以及屏幕上的四幅图,总结一下晨昏线有哪些特征?(小组讨论并总结归纳,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或补充,教师边板书)副板书:1.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3.晨昏线平分赤道;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时才跟经线重合;5.晨昏
8、线在二至日时和极圈相切;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速度为 15 度每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师问:请认真观察教材第 19 页图 1.24 昼半球和夜半球图,然后思考我们如何才能正确的把电脑上的前三幅图画出太阳光线(学生相互争论后,有三个同学自愿到前台作图。)师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刚才这三名同学作的图有何问题?请指正。(略)师问:光照图中的太阳光线一般要画三束平行光,中间的一束作为直射光线,请思考,直射光线有什么特征?(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生答 1:垂直于晨昏线。生答 2:直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 师讲:昼夜,我们一般用太阳高度来表达。它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又叫太阳高度角。那我们又如何在光照图中
9、读出太阳高度呢?学为一组互帮互纠互改结合学案仔细研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之昼夜习目标每组都理出一定的学习目标师问通过你们的独立与合作学习你们度生答能正确绘制昼半球和夜半球示意图能正确判断晨线和昏线师评我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生答:过球面上的一点作切线,该切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就为太阳高度。(课件展示:画太阳高度)师讲: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掌握了在光照图中读太阳高度,观察上面三幅图,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如何?生答:太阳高度:昼半球0;夜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0 师问: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少,1 个周期叫什么?生答:24 小时,叫太阳日。师问:太阳日与恒星日有何不同?生答:参照物不
10、同,太阳日的参照物为太阳,恒星日的参照物为恒星。板日:4.昼夜交替的周期:1 太阳日 师问:1 太阳日时间不长有何意义?生答: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和缓,保证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不制约着我们的日常起居。师问:本节课的学习接近尾声了,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主要罗列了知识点。)师讲:这些知识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全部把它忘记,但是我们探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方法却要掌握,探索宇宙的精神要永在,正确的宇宙观要树立。在观课后的评议会,同行们都认为本课较好的落实了新课程理念,对“自学互帮导学法”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是一节有效的展示课。下
11、面结合该课例,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学习目标清晰明确 本课正确的处理好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展示教学目标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在导课后让学生自学教材,在小组合作中拟定学习目标方法。这样既能较好的克服师生间的心理习惯与认知基础水平的差异,又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定向、启动、激励、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心理作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的放矢。本课的不足在于学生所列的目标重在“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太明确。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说出通过演示或作图来完成上述目标就更完善了。本课在行将结束时,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谈收获,这实际上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后体现。从教学效果看,
12、它的强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教学情境有趣有用 本课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情景既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既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又易使师生产生共鸣。为了探究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设计演示方案并实际演示来验证其方案的科学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情景中培养了探究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何老师又善于抓住契机,对问题抓得准,问得适当,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一个假设(地球不自转),教师此时的恰如其分的因势利导,把课堂教学情景推向了高潮。总之,本课突破了教材的束缚,充分利用教材、学案和课件,通过学生演示、观看、作图、练习等途径,把需
13、要解决的课题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知识基础的事物之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展开知识的构建,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动态生成。三、教学方式富有启发性 学为一组互帮互纠互改结合学案仔细研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之昼夜习目标每组都理出一定的学习目标师问通过你们的独立与合作学习你们度生答能正确绘制昼半球和夜半球示意图能正确判断晨线和昏线师评我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为了实现让学生“终身学习”的目的,地理教学必须“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及“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目的。为此,地理教学必须改变教
14、学方式,使之富有启发性。本课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地理知识的教学方式,积极实施了启发式教学。如:本课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教学目标采取了让学生台下台上协作探究,教师在台下观察引导的教学方式,教师是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其中,积极创设合理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学习方式完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当然教师在讲授晨昏线的判定时是否可以采用结合教材的图 1.24,让学生自己总结晨线或昏线的判定方法,或者是再次演示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两端线,让其判定晨昏线,最后来归纳晨昏线的判定方法。四、教学媒体运用适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呈现的一种载体,它在情景创设、思想
15、方法和展开和过程体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我们要适当运用教学媒体。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各有千秋,各有优缺点。只要应用适当,都能起到“活化”教材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本课的教学媒体使用上基本上适当适时适量。本堂课的 PPT课件页面并不多,但画面清晰、整洁,插入的动画也制作得很好,它们在突破重点和难点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教师也恰当的运用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充分发挥了板书、副板书、板图等的作用。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还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情况、学习状态、信息反馈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本课摈弃了被动接授式学习方式,采用了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融洽,互动性好,教师做到了激励自信,学生做到了思维活跃。因此本课一堂较成功的汇报课。学为一组互帮互纠互改结合学案仔细研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之昼夜习目标每组都理出一定的学习目标师问通过你们的独立与合作学习你们度生答能正确绘制昼半球和夜半球示意图能正确判断晨线和昏线师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