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1+X”群文阅读策略, 深读《艾青诗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1+X”群文阅读策略, 深读《艾青诗选》.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读书品位。”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主编王本华强调:“要把名著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有规划、有指导、给时间、出成果,而不是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点缀,也不能在教学中放任自流,随意而为。”名著阅读要真正走进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有所为”,这就促使教师思考课堂教学如何引领学生的名著阅读,采用何种策略推进整本书阅读。笔者就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采用的策略做如下思考。一、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的难点(一)学生阅读兴趣问题艾青诗选是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主要收录了艾青20
2、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的诗歌作品,因时代鸿沟、艾青深沉忧郁的诗歌风格、现代诗歌存在的阅读障碍与隔膜等诸多因素,学生对 艾青诗选 的阅读兴趣一直不高,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致,让学生真正翻开扉页去读,成为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的首要问题。(二)诗集编排问题现代诗歌因其特殊的文体性质,使得集合而成的诗集编排难度大,造成 艾青诗选现行的诸多版本编排零散、不成体系、没有规律可言。(三)整本书阅读时效问题艾青诗选安排在九年级的名著阅读序列中,九年级必读名著还有 水浒传 儒林外史 简爱,且不说初三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单就 艾青诗选 单本,不同版本少则选编五十多首诗歌,多则百余首。阅读的时间和效率问题是师生不得不关
3、注的。二、“1+X”阅读策略突破难点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在介绍如何使用统编教材时,建议教师针对语文阅读采用“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文章。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最大亮点就是设计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引领师生形成从单篇到多篇再到整本书的阅读理念。这一理念恰与群文阅读深度契合。“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发展到阅读策略上的“1+X”群文阅读就是由某一个文本、议题、任务或活动为基础出发,带动一组相关文本或一整部作品的阅读。由此可见,“1+X”群文阅读要解决的就是
4、一组文本或整本书的阅读,而解决策略则是通过“1+X”群文的方式。这种方式又如何突破艾青诗选的整本书阅读难点?“群文阅读 1+X 教学中的 1 可以是教材,可以是某个文本,也可以是某个议题,还可以是某项活动或任务等。X 则是由 1 牵引出来的X个文本。”首先,“1+X”群文阅读最关键的是精心选择或确立“1”,由这一单篇、议题、任务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阅巧用“1+X”群文阅读策略,深读艾青诗选读活动,统摄整本书的阅读,这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艾青诗选的兴趣。其次,“1+X”群文阅读要求围绕“1”组织“X”文本,这就要求教师重组文本,根据不同的“1”对艾青诗选进行不同维度的结构化重组,
5、这有助于解决诗集编排不成体系的问题。这样,在“1”的统摄下,牵引勾连起“X”文本的阅读学习,最终实现由一篇到多篇、由点到面、由课内到课外、由一本到多本的自主性、结构化建构,这无疑提高了整本书的阅读时效。综上,用“1+X”群文阅读可以有效突破艾青诗选阅读难点,顺利推进整本书阅读。这里主要讲的是用“1+X”群文阅读推进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的应然,接下来将结合实践论述用“1+X”群文阅读推进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的实然,即如何操作。三、用“1+X”群文阅读方式推进整本书阅读(一)精讲单篇,激发兴趣这里的精,首先指精选,整本书阅读必须注重效率问题,精心选择整本书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单篇;其次指的是精讲,
6、“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因此,在这一单篇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为接下来的整本书阅读蓄力。在阅读起始阶段,最核心的就是要启动、激发学生的读,即催生学生的阅读兴趣。艾青诗选因其时代背景、诗歌风格等原因给学生阅读造成障碍,因此选择哪一首艾青诗歌作为开启学生阅读兴趣的“1”就显得尤为重要。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歌“活动探究”单元选编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编者非常用心,在艾青众多诗歌中,这首诗歌短小易懂、形式精美、情感热烈而深沉,是现代诗歌史上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尤其诗歌结尾“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成为学生争相模仿的名句。教学艾青诗选我们不妨以教材选编的这首 我爱这
7、土地 为“1”,有目的地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艾青作为“土地的歌者”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也可以选择大堰河我的保姆作为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的“1”,有的版本即把这首诗歌作为头诗编排。一则,该诗是艾青的成名之作,艺术价值突出;二则,该诗是诗集中少有的讲述了艾青童年经历的叙事诗。如果把大堰河我的保姆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推介,教学中其实更应该重视后者的利用,通过这首带着艾青童年故事、成长印记的诗歌,串联作者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等的介绍,充分激发学生对整本诗集的阅读兴趣。当然促读策略有很多,但从整本书中“就地取材”,选择适合的单篇,精心设计,讲好这一篇,消除
8、学生与经典之间的“厚障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人以渔,让学生有能力有兴趣去翻阅更多篇乃至整本书无疑是最直接而高效的策略。(二)精选议题,提纲挈领“1”是“1+X”群文阅读的“中轴”,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组文本的议题,对其下的一组文本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讨论的专题。议题,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讨论的范围。由此可见,议题是解决整本书阅读泛化、低效的有效策略,确立议题就将解决艾青诗选 零散不成体系的问题。那么 艾青诗选 的议题如何确立?九年级上册诗歌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议题可以基于单元内三个“活动任务单”及其相关内容,如“涵泳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也可以基
9、于单元后的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探究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等。教材提供了议题思考的诸多方向,但仍需要教师结合艾青诗选进一步细化、提炼出课程化的议题,使议题指向核心知识,落实在具体的知识谱系上。同时,议题进入的切口要小,以便学生后期进行建构。在此列举几例教学 艾青诗选 的议题及目的: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探究艾青深沉的爱国情。此议题旨在通过一组诗歌让学生在诵读涵泳中充分感受艾青诗深沉的爱国情感,再结合相关背景资料探究这种情感的形成原因。2.艾青笔下那些独特的意象。此议题旨在梳理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太阳、土地、旷野、火把等,品味它们所蕴含的感情,领会其中丰富的思想文
10、化。这个议题还可以根据课时分解成几个小议题,或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他们最有感触的仔细品味。3.这是一只怎样歌唱的鸟?艾青诗歌独特的艺术表达。此议题通过比读同时代闻一多、戴望舒等诗人的作品,发现艾青诗歌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4.如何将艾青诗选 重新编排?此议题旨在将零散的诗歌集按一定规律和体系重组,为降低难度,不必将每首诗歌都归位,可以有选择性地编入。可以按年代编排,梳理诗人艾青的创作历程,感知不同时期的诗歌风格;可以按意象或主题分类,体会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选择;也可以按艺术手法分类,感受艾青诗歌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5.读我所爱艾青诗歌朗诵会。此议题设置在整本书阅读的最后,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11、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立体化的积极评价。以上只是罗列了粗浅的议题框架,有待在反复实践中细化和完善。值得强调的是,这样的议题须成序列,才能让一个个议题持续推动、深化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实现结构化建构。(三)精选文本,重组结构在“1+X”群文阅读中,“X”是由“1”牵引出来的X个文本,议题“1”提出后,“X”文本就是议题生长的土壤。土壤的质量和养分决定了议题的成长状况。艾青诗选的诗歌排列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每一个不同的议题需要选择体系不同的文本,这就需要在诗集中重组文本,实现议题的生长、意义的建构。如何重组文本,首先需要教师对艾青诗选每一个单篇都熟知,在此基础上对众多单篇分类集群,明晰其中重要诗篇所
12、承载的意义建构的角色担当,最后根据议题重组文本。在此,仅以下表呈现分类集群雏形和样态(见表1):“1”课内一篇“X”课外多篇作者经历大堰河我的保姆主要意象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7年)我爱这土地(1938年)我们的田地(1939年)土地(1940年)太阳太阳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太阳的话哲理抒发盼望鱼化石镜子神秘果艺术手法北方黎明的通知手推车旷野诗中有画刈草的孩子阳光在远处彩色的诗启明星表1 艾青诗选分类集群我们可以根据议题用这样的表格梳理方式,对零散无序的诗集单篇进行分类集群,使之成体系、结构化。这里的“1”有选择性地在课堂精讲,达到讲一篇知一类,促进“X”课外多篇的阅读。“1”也可以是议题
13、所牵涉的“X”个文本之一,共同实现意义的建构。以表格中“土地”一行为例,课堂教学简案如下:【议题】土地的歌者【教学过程】1.自由朗读四首关于土地的诗歌,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2.精读“1”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说说诗歌的主要意象及其特点,抓住关键句品析、批注诗歌表达的情感。3.按2所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X”我爱这土地我们的田地 土地,自主批注。4.合作探究,比较四首诗歌在意象、情感、手法上的异同。5.总结学法:朗读、感知意象、关键句批注、比读异同。6.学法迁移:课后分类学习 艾青诗选 其他诗歌。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土地的歌者”所选的四首诗歌,不是简单的文本堆叠,而是一个结构化的文本重组。一则把 雪
14、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当作精读范本,承载学法指导、意义建构的“1”;二则精选的这四首诗歌既具有意象、情感、手法上的“同质”共同凸显了艾青这一时期对多灾多难祖国土地深切的爱;又各具特色,即异质,或反复咏叹,或直接抒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对土地深沉的爱变得更加积极,把自己融入“千万颗心与土地”的团结斗争中。如此,学生基本可以把握艾青土地歌者的脉动。这样的文本重组,旨在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具有结构化意义的“图示”。综上,针对艾青诗选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诗集编排不成体系、整本书阅读时效等问题,采用“1+X”群文阅读,精讲单篇,授人以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精选议题,让序列化的一个个议题持续驱动、深化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精选文本,重组诗篇,实现议题不同维度结构化的建构。这样,采用“1+X”群文阅读实现了 艾青诗选由一篇到多篇、由点到面、由课内到课外到整本书的自主性、结构化的建构,这无疑提高了整本书的阅读时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用“1+X”群文阅读推进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是行之有效的,这将促进此项研究继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