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钟的设计--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钟的设计--大学毕业设计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课程名称: 电子钟的设计 学生姓名: 赵程宇 学 号: 19 专业班级: 通信1301 指导教师: 杨峰 完成时间: 2016年6月13日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 日期 报告成绩: 目录1. 设计题目:电子钟的设计- 1 -2.设计要求- 2 -3.设计的作用目的- 2 -4. 设计方案- 3 -5.系统硬件设计- 3 -5.1 电子钟的构成- 3 -5.1.1晶体振荡器电路- 4 -5.1.2 分频器电路- 4 -5.1.3时间计数器电路- 5 -5.1.4译码驱动电路- 5 -5.1.5 数码管- 5 -5.2 数字钟的工作原理- 5 -5.2.1
2、晶体振荡器电路- 5 -5.2.2 分频器电路- 6 -5.2.3时间计数器电路- 7 -5.2.4译码显示电路- 9 -5.3 设计原理- 10 -5.3.1电子钟功能- 10 -5.3.2其它功能:- 11 -6.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12 -7.心得体会- 13 -8.参考文献- 15 -1. 设计题目:电子钟的设计在生活中的各种场合经常要用到电子钟,现代电子技术的飞跃发展,各类智能化产品相应而出,数字电路具有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本设计就以数字电路为核心设计智能电子钟。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
3、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运运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本设计电路由计时电路、动态显示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等部分组成,在数码管上显示24小时计时的时刻,具有清零、保持、校时、报时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星期显示的功能。 数字钟计时的标准信号应该是频率相当稳定的1HZ秒脉冲,所以要设置标准时间源。数字钟计时周期是24小时,因此必须设置24小时计数器,应由模为60的秒计数器和分计数器及模为24的时计数器
4、组成,秒、分、时由七段数码管显示。为使数字钟走时与标准时间一致,校时电路是必不可少的。设计中采用开关控制校时直接用秒脉冲先后对“时”,“分”计数器进行校时操作。能进行整点报时,在从59分50秒开始,每隔2秒钟发出一次“嘟”的信号,连续五次,此信号结束即达到正点。关键字: 振荡器 分频器 译码器 计数器 校时电路 报时电路 2.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数字电子时钟的设计和实现,其主要功能如下:1、于微机系统上实现时间的正常显示;2、实现时间的正常调节;3、实现定时并做到可调,并在预定时间到达时进行报警并且实现可控;4、整点报时;5、实现年、月、日的正常显示,并做到年、月、日的可调;本
5、次设计还应注意一下几点事项:1、对内部存储器要进行合理的、有条理的安排和使用,如果没有进行合理安排在设计的过程中,有些相关的内部存储器中存放的数据会出现冲突,导致设计的结果不正常,如:数码管显示不正常出现乱码或频闪跳动等问题;2、对开发系统的硬件在运用时所出现的问题要有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运用程序来防止和减少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设计的可行性,如按键部分的抖动问题,在本次设计当中,采用延时的方法来防止按键按下所产生的抖动问题。3.设计的作用目的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
6、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因此,我们此次设计与制作数字钟就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由数字钟的制作过程进一步了解各种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引脚的安排和各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再通过使用Proteus仿真技术,实际运用能力,独立完整地设计具有一定功能的电子电路。4. 设计方案组装电子钟,注意,器件管脚的连接一定要准确,“悬空端”、“清0端”、“置1端”要正确处理,调试步骤和方法如下:(1)可以先将系统划分为振荡器、计数器、分频器、译码显示等部分,对它们分别进行设计与调试,最后联机统调。(2)各部件设计安装完毕后,用示波器或频率计观察石
7、英晶体振荡器的输出频率,晶振输出频率应为4MHz。(3)将频率为4MHz的脉冲信号送入分频器,用示波器或频率计观察分频器的输出频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4)将频率为1Hz的标准秒脉冲信号分别送入“时“分”、“秒”计数器,检查各级计数器的工作状况。(5)将合适的BCD码分别送入各级译码显示器的输入端,检查数码显示是否正确。各部件调试正常后,进行组装联调,检查校准电路是否可以实现快速校时,最后对系统进行微调。(6)当分频器和计数器调试正常后,观察电子钟是否正常地工作。5.系统硬件设计5.1 电子钟的构成数字电子钟由基准频率源、分频器、计数器、译码显示驱动器、数字显示器和校准电路等六部分组成。如图1所
8、示。图1 电子钟的组成框图5.1.1晶体振荡器电路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此外还有一校正电容可以对温度进行补偿,以提高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使稳定度优于10-4,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是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使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由于晶体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输出频率的稳定和准确。 5.1.2 分频器电路分频器电路将32768Hz的高频方波信号经32768()次分频后得到1Hz的方波信号供秒计数器进行计数。分频器实际上也就是计数器。5.1.3时间计数器电路时间计数电路由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
9、数器、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及星期计数器电路构成,其中秒个位和秒十位计数器、分个位和分十位计数器为60进制计数器,时个位和时十位计数器为24进制计数器,星期计数器为7进制计数器。5.1.4译码驱动电路译码驱动电路将计数器输出的8421BCD码转换为数码管需要的逻辑状态,并且为保证数码管正常工作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5.1.5 数码管数码管通常有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和液晶(LCD)数码管,本设计提供的为LED数码管。5.2 数字钟的工作原理5.2.1晶体振荡器电路由图2所示,电路通过CMOS非门构成的输出为方波的数字式晶体振荡电路。这个电路中,CMOS非门U1与晶体、电容和电阻构成晶体振荡器电
10、路,U2实现整形功能,将振荡器输出的近似于正弦波的波形转换为较理想的方波。输出反馈电阻R1为非门提供偏置,使电路工作于放大区域,即非门的功能近似于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电容C1、C2与晶体构成一个谐振型网络,完成对振荡频率的控制功能,同时提供了一个180度相移,从而和非门构成一个正反馈网络,实现了振荡器的功能。由于晶体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输出频率的稳定和准确。由于CMOS电路的输入阻抗极高,因此反馈电阻R1可选为1M10M。本设计中取10M,由于实验室提供的器件有限的关系,该电阻可由两个22 M的电阻并联而成。较高的反馈电阻有利于提高振荡频率的稳定性。至于电路中的电容均采
11、用可调电容,将其调至30pF。 图2 晶体振荡器电路5.2.2 分频器电路因为,数字钟的晶体振荡器输出频率较高,为了得到Hz的秒信号输入,需要对振荡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频。通常实现分频器的电路是计数器电路,一般采用多级2进制计数器来实现。将32768Hz的振荡信号分频为Hz的分频倍数为32768(215),即实现该分频功能的计数器相当于15极2进制计数器。这里用一个14级2进制计数器和一个1级2进制计数器。本设计中采用CD4060来构成14级再通过一个74LS90来实现输出1HZ的信号。CD4060计数为14级2进制计数器,可以将32768Hz的信号分频为2Hz,CD4060的时钟输入端两个串接
12、的非门,因此可以直接实现振荡和分频的功能。由此可知用CD4060和外加元件可构成晶体振荡器,采用32768Hz晶体振荡器产生的32768Hz的信号经CD4060的14级分频从Q13送出2Hz的信号(如下图3所示),送给74LS90的计数器中,然后从QA端即可得到1Hz的信号。图3 CD4060构成脉冲发生及分频电路5.2.3时间计数器电路时间计数单元有时计数、分计数、秒计数和星期计数等几个部分。时计数单元一般为24进制计数器,其输出为两位8421BCD码形式;分计数和秒计数单元为60进制计数器,其输出也为8421BCD码;星期计数单元为7进制计数器,其输出也为8421BCD码形式。(1)60进
13、制计数:“秒”计数器电路与“分”计数器电路都是60进制,它由一级10进制计数器和一级6进制计数器连接构成,如图4所示,采用两片中规模集成电路74LS90串接起来构成的“秒”、“分”计数器。 74LS90 R0(1) R0(2) IC2 74LS90 IC1&1QD1QA2QB2QC2CP2CP11秒74LS0074LS04至分 (时)计数器的 CP端图4 60进制计数器IC1是十进制计数器,QD1作为十进制的进位信号,74LS90计数器是十进制异步计数器,用反馈归零方法实现十进制计数,IC2和与非门组成六进制计数。74LS90是在CP信号的下降沿翻转计数,QA2和QC2相与0101的下降沿,作
14、为“分”(“时”)计数器的输入信号。QB2和QC20110高电平1分别送到计数器的清零R0(1),R0(2),74LS90内部的R0(1)和R0(2)与非后清零而使计数器归零,完成六进制数。由此可见IC1和IC2串联实现了六十进制计数。(2)24进制计数器:小时计数电路是由IC5和IC6组成的24进制计数电路,如图5所示。当“时”个位IC5计数输入端CP5来到第10个触发信号时,IC5计数器复零,进位端QD5向IC6“时”十位计数器输出进位信号,当第24个“时”(来自“分”计数器输出的进位信号)脉冲到达时,IC5计数器的状态为“0100”, IC6计数器的状态为“0010”,此时“时”个位计数
15、器的QC5和“时”十位计数器的QB6输出为“1”。把它们分别送到IC5和IC6计数器的清零端R0(1)和R0(2),通过7490内部的R0(1)和R0(2)与非后清零,计数器复零,完成24进制计数。 74LS90 R0(1) R0(2) IC6 74LS90 R0(1) R0(2) IC5QD5QB6CP1CP5 时(来自分输出的进位信号)QC5图5 24进制计数器(3)7进制计数器:星期计数电路是由IC7构成的7进制计数电路。图6 7进制计数器5.2.4译码显示电路选择CD4511作为显示译码电路;选择LED数码管作为显示单元电路。由CD4511把输进来的二进制信号翻译成十进制数字,再由数码
16、管显示出来。计数器实现了对时间的累计并以8421BCD码的形式输送到CD4511芯片,再由4511芯片把BCD码转变为十进制数码送到数码管中显示出来。如图7所示。 图7 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和六十进制计数电路5.3 设计原理5.3.1电子钟功能1.走时:默认为走时状态,按24小时制分别显示“时时:分分:秒秒”,有四个秒点动态显示,时间会按实际时间以秒为最少单位变化。2.误差修正状态:大家知道,即便是世界上最优良正统的石英晶振,频率也会有偏差,需要电容微调校正频率,不同的电容和负载会影响到频率偏移。这种情况可能会使日误差达到几十秒。当然,配备优质正品元件会使走时误差小到几秒,如果设计微调电容的话,
17、就可以使每天的走时误差小到1秒以内。但是,对于业余制作来说,没有更标准的测量设备来证明你的调试是刚刚好,不能测周期,不能测频率(普通的测量会改变电路工作参数带来更大的测量误差)。而我们一般都会按电视台的时间来做对比,经过了24小时,我的电子钟究竟是快了还是慢了?现在不用怕了,本电子钟设计了误差校正程序:如果你的电子钟走一天会快1.6秒(或者慢0.8秒),那么,通过本电子钟的误差校正设置,可以在一天中不知不觉的减慢1.6秒(或者加快0.8秒)。因此,本电子钟理论上可以做到日误差小于0.2秒,当然,具体的过程和效果还需要大家去操作和证明。误差校正方法:在闹时调整状态下,再长按K1(或K2、K3)两
18、秒钟以上,时位、分位会变成“一一一一”或者“三三三三”,表示变慢或者变快的意思,按K1选择;秒位会变成00,按K2、K3会在00-80中变化,数字越大,表示校正越大,00等于即不校正变快也不校正变慢,例如2+0=2-0这样的情况。20秒以上长时间没有任何按键操作时,自动按变为正常走时状态。5.3.2其它功能:1、如果是在走时状态,正逢到在闹铃响(会长响20秒)中,按K1、K2、K3任意键停止发声。2、在走时状态,按K3可以让电子钟每秒都发出短短的“嘀”声,这有点类似机械指针式的电子钟(或者机械手表)的声音,当然,声音要大得多。这个功能很有用,例如,我们有些特殊情况时不能去看着钟,但是可以闭上眼
19、睛听声音在心中默默数数经过了多少秒再去操作某某。再按可以关掉秒发声。3、整点报时功能:按K2可以开启和关闭整点报时功能。开启后每逢整点就会听到长响两秒“嘀”声。4、闹时开关功能:按K1可以开启和关闭定时闹铃功能。关闭闹铃后,以前设置的数据不会丢失。由于电路设计得极其简单,因此丰富的功能只能由软件完成,这里软件设计成为了关键。下面介绍软件设计中采用的一些要点。本电子钟程序设计时只使用了一个定时数T0,其它的中断全部关断,定时器工作在两个8位自动加载初始值状态。这是保证走时精确稳定的重要方法。我看到很多书本教材上都让大家用定时器中断来执行动态显示程序和按键扫描程序,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方法,除了浪费硬
20、件资源以外,还会增加程序复杂性,还会影响其它程序运行。我认为,越是中断程序,就要越写得简短,最好几条指令就立即结束,对于动态扫描显示、按键功能等等可以写在主程序中让程序不停的反复运行,如果中断多,最大的坏处就是影响到主程序运行时间不够,扫描显示会出现闪烁,或者按键反应变慢(一般觉察不出),可是,这又有另一好处,你可以随时改良程序并且立即看到结果。LED动态扫描显示是分时点亮各个LED,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让人觉得是连续点亮。当点亮的频率高时,说明单片机有充足的时间运行主程序, 6.系统的仿真与调试在检测CD4511驱动电路的过程中发现数码管不能正常显示的状况,经检验发现主要是由于接触不良的问
21、题,其中包括线的接触不良和芯片的接触不良,在实验过程中,数码管有几段二极管时隐时现,有时会消失。用5V电源对数码管进行检测,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触每一段二极管,发现二极管能正常显示的,再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测每一根线是否接触良好,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有几根线有时能接通,有时不能接通,把接触不好的线重新接过后发现能正常显示了。其次是由于芯片接触不良的问题,用万用表欧姆档检测有几个引脚本该相通的地方却未通,而检测的导线状况良好,其解决方法为把CD4511的芯片拔出,根据面包板孔的的状况重新调整其引脚,使其正对于孔,再用力均匀地将芯片插入面包板中,此后发现能正常显示。 (2)在连接晶振的过程中,晶振无法起振。
22、在排除线与芯片的接触不良问题后重新对照电路图,发现是由于12脚未接地所至。(3)在连接六进制的过程中,发现电路只能4、5的跳动,后经发现是由于接到与非门的引脚接错一根所至,经纠正后能正常显示。(4)在连接校正电路的过程中,出现时和分都能正常校正时,但秒却受到影响,特别时一较分钟的时候秒乱跳,而不校时的时候,秒从40跳到59,然后又跳回40,分和秒之间无进位,电路在时、分、秒进位过程中能正常显示,故可排除芯片和连线的接触不良的问题。经检查,校正电路的连线没有错误,后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带电检测秒十位的QA、QB、QC和QD脚,发现QA脚时有电压时而无电压,再检测秒到分和分到时的进位端,发现是由于
23、秒到分的进位未拔掉所至。(5)在制作报时电路的过程中,发现蜂鸣器在57分59秒的时候就开始报时,后经检测电路发现是由于把74HC30芯片当16引脚的芯片来接,以至接线都错位,重新接线后能正常报时。(6)连接分频电路时,把时个位的QD和时十位的1脚断开,然后时十位的1脚接到晶振的3脚,时十位的3脚接到秒个位的1脚,所连接的电路图无法正常工作,时十位从0-9的跳,时个位只能显示一个0,在这个电路中3脚的分频用到两次,故无法正常显示,因此要把12进制接到74HC390的一个逻辑电路空出来用于分频即可,因此把时十位的CD4511的12、6脚接地,7脚改为接74HC390的5脚,74HC390的3、4脚
24、断开,然后4脚接9脚即可,其中空出的74HC390的3脚就可用于2Hz的分频,分频后变为1Hz,整个电路也到此为正常的数字钟计数。7.心得体会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最有成就感的是整点报时电路的设计。刚开始还真不知道怎么下手,找了一些资料但看不大懂,而且不知道怎样将报时电路与总原理图连接。我和我们组的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仔细研究资料,终于把整点报时电路高清楚了。回过头来一想,其实设计这些电路也并不是很困难,而且还十分有意思。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将总原理图用protel话出来,因为时间关系只画了几个局部图。课程设计是一个学习新知识、巩固加深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过程,它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
25、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加深了我对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解,还让我感受到了设计电路的乐趣。在这次设计中,我一点也不怕麻烦,反复设计、绘图与修改,就是希望能把这次课程设计做好。因此对我来说,这次课程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大二我们学习了数字电子电路和模拟电子电路,对电子技术有了一些初步了解,但那都是一些理论的东西。通过这次对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们了解了电路的设计程序,也对数字钟的原理与设计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如何设计出1HZ的信号,也对时分秒的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知道在实际电路一般步骤为由数字钟系统组成框图按照信号的流向分级安装,逐级级联,这里的每一级是指组成数字钟的各功能电路。级联时如
26、果出现时序配合不同步,或尖峰脉冲干扰,引起逻辑混乱,可以增加多级逻辑门来延时。 同时,在此次的数字钟设计过程中,我们更进一步地熟悉了芯片的结构及掌握了各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其具体的使用方法,也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通过查看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的习惯。虽然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课程设计,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了解了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设计本身并不是有很重要的意义,而是我们对待问题时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至于设计的成绩无须看的太过于重要,而是设计的过程,设计的思想和设计电路中的每一个环节,电路中各个部分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各个芯片能够完成什么样的功能,使用芯片时应该注意那些要点
27、。同一个电路可以用那些芯片实现,各个芯片实现同一个功能的区别。另外,我们设计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既要有强大的功能,又要在价格方面比同等档次的便宜。虽然我们现在作的不可能到市场上去销售,但我们要为以后作设计培养出好的习惯。此外,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设计一个电路前先进行仿真的重要性,更深有体会,最后的成品不一定与仿真时完全一样,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例如仿真的连接示意图中,往往没有接高电平的16脚或14脚以及接低电平的7脚或8脚,因此在实际的电路连接中往往容易遗漏。又例如74LS90芯片,其本身就是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在仿真电路中必须连接反馈线才能正常显示,而在实际电路中无需再连接,因此仿真图
28、和电路连接图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总的来说,我们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在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着,在仿真中成功的电路接法,实际中因为芯片本身的特性而不一定能够成功。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从中找出最适合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所以应该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当遇到问题时才懂得“对症下药”,并且要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实际的操作能力。而就这次课程设计的安排时间而言,由于是在期末,与期末复习与考试时间存在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们的设计。或许就这方面可以有更合理的安排改善,从而提高同学们的
29、课程设计效率和质量。还有由于是分组的关系,这换一个说法就是说一个小组中会有好几个成员,有时这极容易导致个别同学浑水摸鱼的情况,如若条件许可的话,建议课程设计的过程老师能够就每个同学的参与情况进行观察,分开打分,可能这样有助于提高某些总存在侥幸心理的同学的积极性。8.参考文献1于永 戴佳 常江 等。51单片机C语言常用模块与综合系统设计实例精讲。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潘超群。单片机控制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MCS-51系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张国安。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福建工程学院校内讲义,2010年。4Stephen E.Derenzo著,蔡梅琳等译。Practical Interfacing in the Laboratory, Using a PC for the Instrumentation, Data Analysis, and Control(微机接口技术实验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李江全,曹卫彬,郑瑶,郑重。计算机典型测控与串口通信开发软件应用实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6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李振声.实验电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年。-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