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而”“以”字用法资料(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中“而”“以”字用法资料(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代汉语“而”字之用法宋丽萍(菏泽学院 中文系 09级 文秘4班 学号:)摘要: 在古汉语(文言文)中,“而”用法比较复杂,它有两个读音r和nng;它在可以做实词,也可以做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关键词:古代汉语;“而”字;用法“而”在古汉语中是使用频繁而且用法灵活的一个词,“而”字用法比较复杂。我们对古代汉语中“而”字的用法了解都较浅,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是
2、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醉翁亭记中的一段。这段共用了八个“而”字,都是连词,但是所起的作用却有区别。前五个“而”是连接动词性、形容词性词组,表示承接关系。后两个“而”是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修饰关系。末一个“而”是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并列关系。从这里可以看出,“而”字用法的错综复杂。到底“而”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用法呢?为了考察古代汉语中“而”字的词性,对“而”字的用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不揣浅陋,对“而”字进行了一番整理,将“而”字的用法做了以下分析。一、作r字(一)颊毛,象毛之形(描绘毛的样子),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译:
3、“凡是捕杀他物持物而咬这一类的,一定深雕它的爪,突出它的眼睛,振起它的鳞与颊毛。”(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归有光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译:“这儿,你的母亲曾经站立过”。(三)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 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
4、道理”。 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译:“学了知识而且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 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译:“河曲有个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后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6.表示范围,相当于“只”、“唯独”。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不担心(财物)少,而担心(分配)不均匀;不担心贫困,而担心
5、(人心)不安定。” 7.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8.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9.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故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译:“所以中国
6、的画,在肖像画以外,多半用想象构成图画的内容”。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君子以说的多做的少为耻。”注:“言而”即“言之”。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译:“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党政的那些人危险极了!”(五)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如虿。”译:“那些都城的人士,衣带下垂飘左右,那些贵族的女儿,发如蝎尾翅在首。”二、作nng字,通“能”。 (一)能够。例如: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译:“桀、纣、幽、厉,不能够改正他声色的欲望。” (二)能力。例如:庄子逍遥
7、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译:“所以,那些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三)在漢語大字典中还有几个辞源“而”的解释:1、即,就是。常与“非”对用,构成“非而”。战国策楚策一:“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译:“大凡天下的强国,不是秦国就是楚国;不是楚国,就是秦国。” 2、代词 。表示指示,相当于“此”。战国策赵策一:“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译:“豫让拔出宝剑,三次跳起来,挥剑击刺襄子的衣服,喊着:天啊!这样,我可以报答知伯之恩了。” 3
8、、副词。表示时间,相当于“才”。左传襄公九年:“有四德者,随而无咎。”译:“具有上述四种德性的人,占到随卦才没有灾祸。” 表示继续,相当于“犹”、“还”。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活到四十岁还被人厌恶,他这一生也就没有希望了。” 三、(一)“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二)“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情表)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谋攻篇)(三)“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
9、乎!(石钟山记)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四)“既而”不久,一会儿。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而”字有以下用法:一、作r字:(一)颊毛(二)代词(三)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表示承接关系表示递进关系表示修饰关系表示转折关系6.表示范围7.表示假设关系8. 因而、所以9. 如果)(四)助词(相当于“之” 表语气)(五)通“如”、如同、好像二、作nng字,通“能”。 (一)能够(二)能力(三)在漢語大字典中还有几个辞源“而”的解释:1、即,就是。(常与“非”对用,构成“非而)2、代词3、副词(表示
10、时间,相当于“才” 表示继续,相当于“犹”、“还”)三、“而”字几个其它用法。 总之,“而”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地位非同寻常,在古汉语中是使用频繁而且用法灵活的一个词,掌握好“而”字的用法,对我们深入研究“而”字结构的层次、类型和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古代汉语知识,学好古汉语。古代汉语中“以”字用法集成小札-古代汉语语法学论文(2007-02-25 16:54:49) 分类: 摘要:本文从动词、介词、连词、“以”的介连辨析,“以”字其他非常用法等五个部分对古代汉语中“以”字用法进行归纳和论述,力图对其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和掌握,以期可以于已经相对完备和系统的框架中挖掘一点新意。关键
11、词:古代汉语 “以”字用法 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以”都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虚词,其用法非常灵活,它是从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个虚词。“以”作为一个常见虚词,其用法已经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有如下几种:动词“以”“以”本来是动词。说文解字:“以(黢),用也”。与表示“止”的“巳(黟)”古字字形相反,意义相对,是“行”的意思。后吏变后加“人”成“以”。(详见说文解字及说文解字注)“以”在古汉语中作为动词的意义比较多,有以下几种用法:作“用”讲。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作“根据”讲。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作“涉及”、“牵
12、扯”之义解。如:朕躬有罪,无以万夫。(论语尧日)4作“率领”讲。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5作“认为”、“以为”讲,可以单用“以”,也可以使用“以为”或“以为”的格式。关于这一点,语法界一直存在争论,问题在于“以为”在具体文献中是作介词短语来理解还是直接看成一个动词比较恰当?两者之间存在演变关系,这点毋庸置疑,问题在于何时产生这样的演变,在具体文献中取哪一种解释更为恰当?关于这点,笔者认为应该理解为介词的省略式更为恰切,至少在先秦和比较古代的典籍里是这样的情况,毕竟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为主的,至于之后如何发展成为一个凝固结构,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如:天下之道也久矣,
13、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再如:管仲富拟于宫室,有三归,反坫(din),齐人不以为侈。(史记管晏列传)又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有时,“以为”或者“以为”是“任命为”的意思。如: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再如: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汉书龚遂传)“而”作连词,表示修饰、承接、递进关系的时候,我总是区分不明白,想请教各位老师,下面这两个个句子的“而”各表示什么关系呢?谢谢。(1)何不按甲束兵,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1是修饰,2是承接。在古代汉语中,“而”是一个典型的连词。一般要
14、有前后两项,且两项均为谓词性成分(所谓“谓词性成分”,如果你搞不懂,就简单理解为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短语、动词短语即可)。构成“A而B”格式。你所说的三种关系里面,修饰关系还是很好判断的。无非说的是“怎么样(A)来做(B)”。根据上下文很好区分。承接和递进,比较棘手。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我的语法也很一般。很多时候也是凭语感。所以说这个东西还是要多看,看多了,绝大多数是能分开的。介词“以”马氏文通指出:“以,介字也,联缀实字也。而用法有二:一司名字者,一司散动字者。”(马建忠 马氏文通 商务印书馆 2004 P26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马氏看来,介词是“以”最基本的用法之一。1介绍动作行为所凭
15、借的条件、工具、方式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拿”、“凭”等。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再如: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昭公三年)又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2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把”。如: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再如: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3介绍出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因为”、“由于”。如: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再如: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柳子厚墓志铭)4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如:韩说以太初三年为游击将军。史记卫青霍去
16、病列传)再如: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志铭)此处“以”表示时间,相当于“于”,是“在”的意思。这种介宾结构,偶有倒置。如:若晋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左传僖公十五年)关于介词“以”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宾语的位置。其一是宾语为疑问代词“奚”、“何”或指示代词“是”等词时,常置于“以”前。如: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孟子万章下)再如:何以报德?(论语宪问)又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其二是非疑问代词做宾语放在“以”之前。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可能是远古时代语法形式的残留。如: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孟
17、子滕文公上)关于“以”字词组与其修饰动词的前后位置关系问题,何乐士先生在其左传中的介词“以”一文中做了穷尽详实的论述,此问题并非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所以此不赘述。二是“以”的宾语的省略。文通指出:“其司散动字者,则必后乎其他动字,凡以言所向也。以字间有可省者。”(同上p263)马氏认为,“以”字介散动字时,与其宾语构成的介词短语一定要位于其它动词之后用来表示前面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目的或达到的程度,这种情况下“以”字有时也可以省略。如:孟子万章上:“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马氏分析到:“第一以字司名字,解用也。以伐虢者,伐外动字,虢其止词,皆为以字所司,今后乎假字者,以言所为
18、假道也,即假道之初意也。此以字以联先后动字之法,见于书者,所在皆是。”(P263)关于这个问题,我比较同意“隐含空位”这种解释,即“以”后存在一个空位,代表“假道于虞”。再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羹,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内省略的是“羹”。连词“以”和“之”、“与”、“及”的不同,“以”是用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内部的连词。它所连接的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实现后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这种“以”字可能是由介词“以”衍化过来的。如: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2“以”字连接两个并列成分,相当于“而”,可译为“又”或“和”。文通指
19、出:“两静字义可分者,参“以字以联之。”(P66)“关于“以”字连接两个形容词,马氏在这里的举例与前面“静字”章中的例子多有重复,他在“静字”章曾指出:“一 用而,一用以,则以而两字可通用之明证。”如: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论语为政)再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但是,这里的并列连词“以”又有一点要特别强调,其前后连接的成分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可以随意互换位置的,特别是凝固成“以及”以后,因为前后成分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重要的要先说。如: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3用在因果关系复句中,引导原因状语从句,可译为“因为”、“由于”。如:以吾一
20、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再如:其子曰张挚,字长公,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4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前一部分表示后面动作行为的方式或状态,可译为“来”、“去”。如:夫子温、良、恭 、俭 、让以得之。(论语学而) 再如: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论语雍也)5“以”字作为连词,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用法,是连接时间和方位,即合成方位词。“以”与“上”“下”“往”“来”与方向等字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等,文通在“介字”章已有涉及,但他也没有明确说明“以”字是介字还是连字。现在语法界一般认为是划归为连词。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
21、语上也。(论语雍也)再如: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己。(史记货殖列传)介词“以”和连词“以”的辨析1“以”是介词时,它后面总要有一个名词或者名词性词组,组成介宾结构,来修饰动词谓语,而在宾语空位或者省略的情况下,其介宾关系的实质和特性应该是可以很明显就看出来的,否则不能草草地认定为介词。2“以”是连词时,它总要有连接的两个成分,后一部分往往是前一部分的目的和结果。3如果“以”后面紧接着上、下、往、来、内、外、东、西,南、北等方位词,它一定是连词。4当介词“以”的宾语省略时,往往与连词“以”不易区分。省略宾语的“以”后面往往紧接着的是动词而不是名词。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看“以”前面的是否也是个动词,如果
22、不是,就是介词;反之,就是连词。如: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左传宣公二年)介词再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连词5从关系来看,介词“以”与它后面的名词、代词或词组组成介宾关系、而连词“以”则是用来连接词、词组和句子来表示某种逻辑关系。因此,只要我们弄通文意,了解了“以“所在语句的语法特征和逻辑关系,“以 是介词还是连词就不难鉴别清楚了。五“以”字非常见用法补充1作名词。如:宋人执而问其以。(列子周穆王篇)宋人捉了他问他原因。2作代词。如:“且无梁孰与无河内急?”王曰:“梁急。”“无梁孰与无身急?”王曰:“身急。”曰:“以三急,身,上也;河内,其下也。秦未索其下,而王效
23、其土,可乎?” (战国策魏策三)此例中,“以”为代词,指代“梁”、“河内”、“身”这三者。3作程度副词,同“已”,译为“太”、“过”。如:申包胥之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 (史记伍自胥列传)再如: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4“以”作“于”用。在古文中,这种“以”可以改成“于”。如:众叛亲离,难以为济。(左传隐公二年)作介词,介绍论事标准,相当汉语作“以论”或“论”如:以位,则子,君也;我,臣子,何敢与君友也?(孟子万章下)作时间副词,同“已”,表事情完成。如:身已困穷,虽后悔之,尚将奚及?(吕氏春秋情欲篇)再如:吾闻天下五难、四不可,可明公皆以居之矣。(晋书
24、齐王冏jing传孙惠上书)以上五例的五种用法,只是文献中偶见的,按照“例不十不立”的原则,并不能说明什么实质性的问题,笔者只是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和研究。参考文献:王宁古代汉语张之强古代汉语何乐士 左传的介词“以”王景艳 论语中“以”的用法 滨州师专学报 第20卷第3期 2004年9月吴青 从“以”的演化轨迹看汉语虚词的发展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4月邓文琦 杜季芳 论马氏文通对“以”字的研究 泰山学院学报 2004年9月罗庆云 诗经的介词“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3月张家文 古汉语介词“以支配成分的移位和省略 古汉语研究 2001年第 4期于智荣 王恩建 从古文献用例看辞书对“率领”义“以”字词性的标注 2006年1月李雪英 姜宏宾 “以”字的介连区别 语言学习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