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表达技巧专题练习.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787262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表达技巧专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表达技巧专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表达技巧专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表达技巧专题练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轮复习语文资料高考一轮复习诗歌表达技巧专题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虞美人 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注: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1、本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送卢侍御赴河北 刘长卿谪居为别倍伤情,何事从戎

2、独远行。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莫学仲连逃海上注,田单空愧取聊城。【注】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助田单夺取聊城,齐王欲封其爵位,坚辞不受,逃隐海上。(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用“谪居”“别”“从戎”等词语,交代双方当时的境况,层层铺叙,加深伤感之情。B颈联选用“江天”“鸿雁”“漳水”“春草”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C中间两联叙事和描写相结合,由人及景,由虚到实,境界阔大;对仗工整,韵律和谐。D尾联写田单在鲁仲连帮助下收复聊城,因为无法回报鲁仲连而内心充满愧疚遗憾。 (2)这首诗除了写离情之外还抒发

3、了家国情怀,诗人是如何抒发“家国情怀”的?(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杭州春望 白居易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注】伍员庙:为纪念伍子胥而建的伍公祠。苏小家:南朝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苏小家即代指歌伎舞女所居之秦楼楚馆。湖寺:孤山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登楼远望的景色,钱塘江水,护江长堤,在旭日东升下显得极其雄伟壮丽。B颔联引典故写景,“夜入”是想象之词,由眼前

4、的钱塘江和伍员庙联想涛声传入庙中。C此诗写景兼咏古,把自然之景和风物人情结合起来,富有诗味,洋溢着诗人的赞美之情。D此诗与钱塘湖春行的写法虽然不同,但是中心内容都是写杭州的春光景色。 (2)有人评价此诗最后一联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构思一致。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霁夜 孔平仲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注】霁:雨后或雪后转晴。孔平仲:宋代诗人,诗歌以“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见长。寂历:寂静冷清。帘栊:窗帘

5、和窗牖。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古人有悲秋之传统,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如李白之称“秋兴逸”,这首诗在意境塑造和情感传达上也有“秋兴逸”的意味。B.诗篇以“秋兴”为主题,但不作空泛议论,诗人匠心独运,将过去现在、室内室外的诸种景物融为一体。尤其注意捕捉具体景物,以表现诗人的感受。C.最先触发作者诗情的,是闯入梦境的墙上响铃,然而诗人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月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梦醒,这是倒叙的手法。D.作者选取描写了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等典型意象表现“秋兴”。整首诗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明暗的起伏变化成为本诗的诗脉。2.有学者认为这首诗的核心在于一个

6、“清”字,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清”的。(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9分)仙吕混江龙 白朴断人肠处,天边残照水边霞。枯荷宿鹭,远树栖鸦。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黄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从体制上讲,“仙吕”为宫调,“混江龙”为曲牌。B.“断人肠处”,意为“令人肝肠寸断的是”,起笔直抒胸臆,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让整曲笼罩在伤心悲痛的气氛中。C.“残照”“枯荷”“栖鸦”等意象,用细节描写写出夕阳西下,草木衰败的深秋景致,便于作者借景抒情,委婉含蓄

7、地表达情感。D.尾句描绘天色将暝,暮色四合,捣衣声起,“砧杵”指捣衣石和棒槌,暗指女子思念远方的征人。2.白朴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深具文采,精于度曲。在此曲中,“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为写景佳句,该句是如何体现白朴“深具文采”的?请简要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小题。(9分)寄 黄 几 复 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四立壁:家徒四壁之意。蕲:同“祈”,祈

8、求。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诗中意思指黄几复善治国。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首句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显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B.颔联巧用六个意象排列出十年间的情景,跨越时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C.诗人借四立之壁写友人生计艰难,无以支撑,从而突出友人为官环境的艰苦。D.本诗最后一句以景衬情,以凄凉的景象,表达内心的不平和对人才的怜惜。2.同样是鸿雁传书,寄黄几复与下列句子相比,在运用手法、表情达意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句子具体分析。(6分)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衡阳犹有雁传书,郴

9、阳和雁无。(秦观阮郎归) 七、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 刘克庄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于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注本词写于淳祐四年(1244年),蒙古军南侵,边境告警,国势危殆。韩五: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排行第五,人称韩五。谷城公:亦称黄石公。传说汉代张良曾于谷城山下遇仙人传授兵书。骊山母:一作黎山老母,道教传说中的女仙。传说唐朝李筌曾

10、在山下遇一老母为他讲解阴符秘文。张许:张巡和许远,唐代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名将。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词紧扣“忧边”二字抒情言志,洋溢着济世救国的激情,笔力雄壮,又极尽抑扬顿挫之致。B上片写到韩世忠出身行伍,虽无名师和仙人来相助,但却能谈笑中指挥大军,终成抗金名将。C“北风”是典型的景物描写,将当时边境上疾风扑面、黑云压城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出来。D结句绾合全篇,提出对爱国志士的期望,也是词人与王实之共勉,句短气促,极富鼓舞力量。2词人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对此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6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怀明叔三首(其一

11、)宋赵蕃结交不在早,倾盖有余欢。愧比陈蕃榻,犹吾陋巷箪。新来几日别,无计百忧宽。世俗轻交态,相期在岁寒。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交友的认识:相交不在早晚,而贵在相知。B与友人分别后就感到了无法排解的忧愁,以此表现出了作者深深的思念。C作者认为不必在意世俗之人的情意淡薄,与朋友相约在岁寒时节再相聚。D这首诗不重写景,而在简淡、平静的叙述和议论中,传达出深厚的情感。2颔联运用了什么典故?请简要概括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6分)()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腊前月季 杨万里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

12、。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折来喜作新年看,忘却今晨是季冬。(注)尖:月季花蓓蕾的顶端,此指月季花苞。四破:指月季花完全展开时的形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出句写普通的花,对句写腊前的月季,通过对比,表现腊前月季蓬勃的生机。B颈联出句把腊前月季的香味和桃李的香味进行对比,突出其香味非桃李可相媲美。C颈联中的“斗”字进一步刻画了腊前月季傲霜斗雪的品格,表现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D尾联写诗人的独特感受,点明题旨,照应首联;“喜作”“忘却”使诗歌语言活泼幽默。2颔联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苏

13、幕遮怀旧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从大处落笔,描绘了一幅天缀碧云、地铺黄叶、水浮寒烟的秋景图。B“芳草无情”一句把“芳草”拟人化,直接点明了诗人瞩目望乡的“有情”。C“黯乡魂”“追旅思”互文对举,强调主人公漂泊时间之长与乡思离愁之深。D该词上阙侧重写景,借景抒情;

14、下阙则主要用“黯”“思”“愁”直抒胸臆。2“明月楼高休独倚”这句话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诗歌表达技巧专题练 答案一、1、本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词人直抒胸臆,“浮生”一句写光阴荏苒,自己寂寥寡欢,只能借酒浇愁,孤独一生。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借日暮时分登楼所见的花残香消、烟波荡漾与双燕分飞来寄托内心的孤寂。用典,化用陆凯折梅相赠的典故,希望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能给“雪满长安”的自己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表达渴望得到友人慰问的心情。虚写(或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想象),下阕后两句设想友人想念自己,登上高台眺望,即使道远雪阻也

15、会寄给我江南一枝梅,更能显出迟暮怀人的深深情谊(念友情深)。 二、(1)BB项,“描绘了一幅战后祥和、安宁的景象”错,这是诗人想象中的画面,是对卢侍御此去的期待,并非真的已经停战。(2) 答案运用反问,表达诗人因战事未息、国家不宁而产生的忧国情怀;通过想象收复故地、停战春耕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泰民安的期待;借用典故,勉励卢侍御为国效力、建功立业,表达了诗人国家至上的思想。(每点2分)()解析首联“何事从戎独远行”是反问,卢侍御因“从戎”而“远行”,是为国家守护国土,使边境安宁,其中蕴含着诗人因战事未息、国家不宁而产生的忧国情怀;颔联和颈联是想象收复失地、停战春耕的情景。“千里按图收故地”,是

16、想象卢侍御不远千里奔赴战场,按照原来的版图收复失地;而“三军罢战及春耕”则是想象停战之后还来得及春耕,诗人眼前仿佛展现出一幅停战后百姓在田野忙碌的和平安宁的画面,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期待;“江天渺渺鸿初去,漳水悠悠草欲生”是借景抒情,大江东去,漳水悠悠,鸿雁在高天越飞越远,江边春草在时光中渐渐铺展开;“渺渺”和“悠悠”给人时光漫长的悠长闲适之感。这是想象停战后和平安宁的美好画面。而尾联“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借用鲁仲连助田单夺取聊城的典故,勉励卢侍御也要学鲁仲连,运用才华为国效力、建功立业。表达了诗人国家至上的思想。 三、(1)DD项,诗歌内容分析有误。钱塘湖春行和本诗都是白居易任杭州

17、刺史时写的。钱塘湖春行四联都描写了钱塘湖的春,但本诗除了首联和尾联描写了景物外,颔联是借伍子胥和苏小小的典故引人想起伍子胥的壮烈,昔日杭州的繁华,颈联的重点则是写杭州的风物人情,故选项中说本诗的中心内容也是“写杭州的春光景色”错误。(2) 答案本诗最后一联运用比喻和联想的手法,先是以“裙腰”比喻春天草绿时的白堤,将其形象地描绘成女子裙上的腰带,自然使人联想到衣裙,以及整个西湖如同少女一样,美妙多姿。苏诗最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则是直接把西湖比作娇媚的西施。两者都是以妩媚秀丽的女子去形容西湖,具有一致性,别具一格,生动形象。(每点2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题干要求的答题

18、角度,题干要求分析本诗最后一联与苏轼描写西湖的名句在构思上的一致,即分析二者在艺术手法上的一致性。本诗最后一联把“春天草绿时的白堤”比喻成“裙腰”,让人联想到女子的衣裙,又联想到西湖如少女一样。诗人没有直接将西湖比作秀丽的女子,而是先将西湖上的白堤比作女子身上的裙腰进而让人联想,白堤如少女裙腰,那西湖岂不是如秀丽的少女一样美妙。苏诗最后两句直接把西湖比作西施,直言西湖的婀娜多姿,如同少女一样。故说二者在构思上是一致的。此外,分析艺术手法的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四、1.选D。 “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错误。由“狂风送雨”到“淡月笼云”,再到“凉意伴流萤”,诗歌描写了先雨后晴的场景,景

19、物安排上是由幽暗转向明朗。2.答案:对比:作者以清晨秋叶的坠落声,戍墙上的清冷的铃声与昨夜的狂风暴雨对比映衬,突出一夜暴风雨之后,夜雨初霁的清静。多种感官:从视觉角度写“淡月笼云”,从触觉角度写“凉意”,从听觉角度写“秋声随堕叶”,营造出一种清净、清新之感。想象:诗歌尾联作者想象经过暴雨洗过的庐山,必然是一片青翠,给人清爽之感。以动衬静:以落叶声、清冷的铃声反衬夜雨之后秋夜的清冷、寂静。(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对诗歌中核心词的分析,应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清,有清静、清新、清爽、清冷之意。清静:作者在提起“狂风

20、送雨已何处”时,暗示读者,雨霁之前有一阵狂风暴雨。这狂风暴雨和诗人眼前清寂的霁夜,恰又构成鲜明的对比。清新:“淡月笼云”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的,“凉意”是从触觉角度描写的,“秋声随堕叶”是从听觉角度描写的,诗中运用了多种感官,为读者营造出清新的环境氛围。清爽:尾联作者想象经过暴雨洗过的庐山应是“万丈青”般的景象,运用想象(虚写),使诗境不局限于雨霁。清冷:诗中以诉诸听觉的“戍墙铃”的清冷之声与此刻的静谧相互映衬,即所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便更显得清寂。五、1.选C。C项,“用细节描写”错,此曲写景应为白描。一般来说白描指的是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细节描写指的是抓住生活

21、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2.答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焦黄干枯的“败叶”,冷清的“修竹”,含蓄委婉地表达出作者此时内心的愁苦、孤寂。“拥”和“扫”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落叶争着去拥抱石阶,竹叶轻扫窗纱,写出深秋的凄清冷寂。运用叠词“纷纷”“珊珊”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富有音乐美,描绘出落叶纷纷,竹影婆娑的深秋之景。()六、1.选C。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主要是称赞友人为官清廉、从政有方。2. 答案:寄黄几复中“寄雁传书谢不能”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书信不能送达的无奈和绝望之情;杜甫天末怀李白的诗句主要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对

22、书信不能及时到达的担忧之情;秦观阮郎归的词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大雁能把书信传到衡阳却传不到郴阳、离乡日益遥远的苦楚。() 七、1、C “北风是典型的景物描写”错,“闻说北风吹面急”意思是“听说边境上疾风扑面”,既然说是“闻说(听说)”,即为虚景,是虚写,是借北风吹面,写蒙古兵进逼边境,来势汹汹,故并不是典型景物。2设问。以“未必”二字起句,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举韩世忠的例子作答,提醒注意,引发读者思考。用典。借用韩世忠的典故,希望朝廷能够放宽尺度,提拔人才,让有识之士有用武之地。对比、反问。把张巡、许远等人才与“金汤”等自然条件进行对比,借反问语气强调任人唯贤的

23、重要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表达方式多样。在写景、抒情手法之外,夹以叙事、说理,于诗中发表议论,直接表达作者任人唯贤的观点。 八、1C “与朋友相约在岁寒时节再相聚”错误。“相期在岁寒”化用了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借此典故与朋友相互勉励,要砥砺品行,如松柏一般不因艰难处境改变。2(1)典故:陈蕃下榻招待徐孺子(周珍)的典故和颜回在陋巷箪食瓢饮的典故。(2)情感:用陈蕃的典故是说自己不敢与之相比,表达了自己名位不高、对朋友招待不足的歉意和谦虚。用颜回的典故是说自己与其处境一样,表现了与朋友之间的交往不计清贫、自足自乐的情怀。九、1C “进一步刻画了腊前月季傲霜斗雪的品格,表现诗

24、人对它的赞美之情”错误,选项对“斗”的理解不准确,“更同梅斗雪霜中”还可以理解为与梅花在霜雪中斗艳。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季花苞比喻成一支胭脂色的毛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季花含苞待放的情态;注重色彩描绘。红色的花瓣和绿色花蕊互相映衬,鲜艳亮丽;化静为动。“剥”字表现月季绽开时顷刻间的动作,赋予静态的月季以动态美。十、1B B.“直接点明”错。这句的意思是,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是借芳草含蓄表达思乡之情。2照应上文。“楼高”“独倚”暗示上片所写之景都是倚楼所见;“明月”呼应“斜阳”;从“斜阳”到“明月”,可见主人公倚楼时间之长,突出乡思离愁之深重。承上启下。承接前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两句交代了“独倚”的原因;引出后面“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夜不能寐而借酒浇愁,但酒入愁肠却更添乡思之泪。() 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