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解读(共2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解读(共28页).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诗词中秋愁意象解读导读: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 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它是融合形象与情感意蕴的“合金”,用庞德的话来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一种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的东西。”刘勰曾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远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可见,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意象是其艺术的灵魂。纵观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能表达“秋愁”的意象颇多,如秋风、秋雨、秋霜、秋月、衰草、枯
2、木、枯荷、落叶、鸿雁等等,“梧桐”这个传统意象更是纷繁出现,且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梧桐这一意象所蕴涵的悲愁加以解读。古诗词中“梧桐”意象的分析一、丧偶之痛梧桐,一种普通的树种,青干绿叶,枝干扶疏。相传梧桐雌雄异株,梧为雄,桐为雌,同生同死,因此,我国民间通常以梧桐来象征男女之间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忠贞爱情。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便化用了这一象征意蕴:“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然而,梧桐落叶早,“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古人深信“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由物及人,见梧叶飘零自然就会联想到生命的终结。因此,
3、古人常以梧桐半死或叶落来象征爱情的零落。以梧桐象征丧偶,最早可近溯到枚乘的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后人由此加以引申联想,产生了许多名篇佳句。贺铸在为其爱妻所作的悼之词中写道:“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半死桐)就是以清霜之后的半死梧桐象征丧偶之痛。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你我一起来这里,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成为枝叶凋零的半死梧桐,那对比翼
4、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也经历了失伴之苦!留下的一半该是多么孤单、凄凉啊!因为“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烈女操)李清照在遭遇家破人亡后感慨:“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词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此时那片片落叶就象用哀愁锻铸的锤子,一下一下重重地敲打在她的心上;阵阵风声,更像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这里既有国破家亡的伤痛,又有背井离乡的哀愁,那数不尽的辛酸,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二、离愁之苦离
5、愁别绪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古人常借用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离愁的凄凉、悲怆。梧桐就是被运用得最为频繁的载体之一。1、离人之思求官远游是大多数古代文人都要经历的生活,这样,他们就不得不与所爱之人天各一方,由此就产生了许多抒发思念离人的作品。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李玉贺新郎篆缕销金鼎)思念离人已苦,立于黄昏中疏桐下思念更苦,夜深人静之时,听着窗外雨儿嘀嗒嘀嗒,一声声地滴在梧桐叶上,思念的人儿缠绕心中,思而不见,挥之不去,则苦不堪言了。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就刻画了这份极苦:“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
6、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在华美的画堂之中,玉炉飘香,红烛堕泪,好像有意和愁思无寐的人过不去,偏将烛光投到她身上,使其更为难堪。涂在眉毛上的黛色已经稀薄,乌云一样的头发散乱不整,在那漫长的秋夜,怎么也不能入睡,只是翻来复去,深感枕冷衾寒!时序已是半夜三更,细雨正打在梧桐树上,此时此景,应是怀人最切,让人最难忍耐的时候。那一滴一滴的细雨慢悠悠地落在梧桐叶上,声音凄凉,催人泪下。雨,这个湿淋淋的灵魂,仿佛有意让思妇痛苦,极力折磨她,竟然“空阶滴到明”,人也愁到明,哭到明。是雨,亦是泪。雨声,亦是心声哭声。雨打在梧桐叶上,更是一滴一滴打在思妇的心上,浸透了思妇的心。“不道”,有不管、不顾、不考虑、不
7、理会的意思,是说秋雨打在梧桐树上,发出凄凉的悲声,完全不顾思妇的内心痛苦。自古以来,雨打梧桐就是表现愁思的一种方式。像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冯延巳采桑子:“雨过残花落地红独倚梧桐,闲想闲思到晓钟。”冯延巳芳草渡:“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韦庄定西番:“闷杀梧桐残雨,滴相思。”晏几道清平乐“卧听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晏殊撼庭秋“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晏殊踏莎行:“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周紫芝鹧鸪天:“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张辑疏帘淡月:“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徐再思水仙子:“昭阳殿梨花月色,建
8、章宫梧桐雨声。”高启明皇秉烛夜游图:“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秋天是个忧愁的季节,但是能把秋愁写得深入人心,把秋雨梧桐之悲凉凄清写得如泣如诉,应是集大成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李清照笔下的梧桐细雨,不是听,不是观,而是一点一滴地数,是一字一泪地诉说,这更让读者心颤。李清照把秋雨梧桐写绝了。王国维把诗的境界划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并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实,优秀的诗人在选取意象时,已经把自己也融进了意象之中。把自己
9、当成了物,或者把物当成了自己。“梧桐”二字,不正是“吾同”吗?也就是说,诗人们用梧桐做意象的时候,实际是想表达“吾同”这一隐意。“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的这首长信秋词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宫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单影孤、卧听宫漏的情景。那句“金井梧桐秋叶黄”,不正是说她的美貌如同秋天的梧叶一般,日益枯黄凋零吗?2、离乡之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秋天的萧条悲凉,极易使人产生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天涯游子,最难忍受的莫过于思乡之愁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思乡之愁
10、能使人断肠啊!“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夜深人静,一弯残月挂在疏落的梧桐之上,月夜朦胧,孤雁独飞。倍受离乡之苦的游子目睹此景怎不引起思乡之愁!“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一幅多么萧瑟凄清的秋夜图。“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邓剡浪淘沙)离家千里,客居异乡的游子感到自己就像凄风苦雨中飘摇不定的梧叶一样。在乡愁之苦中,去国之愁恐怕是最深沉、最凝重、最伤感的。去国之人归期遥遥甚至是无期
11、!每念及此,怎不叫人肝肠寸断。把去国之愁与秋味体会得最深刻的当数李煜这个从帝王沦为阶下囚者,而那份浓浓的秋味,正是借助梧桐这个意象表达出来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乌夜啼)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秋月凄清,孤影无声!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为全词定下了凄凉的基调。“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会触动他心中的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可见他对故国怀念之甚、眷恋之甚。作者仰头看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他视
12、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这会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萧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锁”住的究竟是庭院秋意还是作者的幽居之身?感到凄“清”的究竟是秋景还是作者的心?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三、孤高之悲梧桐高大挺拔,根深叶茂,为树中的佼佼者,自古被人看重。古人更是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它最喜栖于梧桐之上。诗经大雅卷阿记载:“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梧桐可招致祥鸟凤凰,可见它是高洁的象征。我国古代就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庄子在秋水中云:“南方有鸟,其名鹓雏,
13、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据古书记载,鹓雏就是凤凰的一种。郑玄云“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非梧不栖”。良禽择木而栖,志趣高洁的人自然择明主而事。在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情况下,一些人则宁肯保持自己的高洁也不愿同流合污,于是以梧桐自比。虞世南高唱:“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蝉居于梧桐之上,蝉声因梧桐高大挺拔而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苏轼被贬黄州时有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斑
14、。“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孟郊秋怀)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用,寄托了诗人一生穷困失意的悲哀。刘过在贺新郎中感叹:“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贫士的失职之悲在秋风秋雨中真是愁煞人。然而在众多的树木中,诗人们独钟情于梧桐,只因梧桐是品性高洁的象征。古诗词中“雨”意象的分析雨,作为自然界的阴晴变化现象之一,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生活表象的自然界的雨,一旦进入诗歌领域,便具有了深邃的思想启迪意义和隽永的审美意味,从而拓展出一个广阔辽远而又厚重深沉的审美想象空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始,诗词中涉及到雨的佳句层
15、出不穷,成蔚然大观之势。仅全唐诗中的雨意象就有七千多处。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246次,比晴的36次多了六倍;李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73次,而晴只有10次。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梓州吟罢寄同舍中写道:“楚雨含情皆有托。”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叹“身世浮沉雨打萍”。可以说,雨中滴洒着古人生命的血液,也激发了文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诗情。不论是现实主义诗人,还是浪漫主义诗人;不管他是豪放派词家,还是婉约派词家。雨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充当了重要的抒情角色。如果说两千多年的诗歌是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那么淅淅沥沥的雨就是其中一棵挺拔的大树。青鸟不传音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雨的愁苦意象“月华显
16、彩坐来收,月色江声暗解愁。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杜荀鹤旅舍遇雨)诗人旅舍遇雨,夜深孤灯独坐,百无聊赖,随着雨声,往事涌上心头。唐人刘媛在长门怨中写到:“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人生苦短,往事如烟。“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王勃滕王阁序)当诗人伤春悲秋,离愁别恨,寂寞无奈之时,雨似乎也懂得他们的心情,点点滴滴,自空中洒落,也一声声地撞击着诗人的心灵。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凄凄惨惨戚戚,最容易触动诗人那根思乡怀人的敏感神经,因此,这些诗词多凄苦悲凉,雨泪同滴,字里行间流露出几许风雨带来的几许悲伤,读来令人断肠。雨作为愁绪的载体,雨意愈是凄凉,愈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在这里,雨已
17、经成为诗人们内心情感活动的“场”,并构成抒情的背景。诗人或借雨诉相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词作写诗人在雨夜对妻子的思念和寂寞痛苦之情。虽然没有直接写对妻子的思念,但借“挑灯补衣”这一事件,流露出满腹相思。由景生情,情中见景,情景相生,各得其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在一个秋雨霏霏的夜晚,诗人独坐在孤灯下,思念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在诗中,我们不仅听到了淅淅沥沥的单调的雨声,而且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妻子的深长思念以及郁积心底的愁思随雨声慢慢的涨满了秋池。或借雨写离愁。“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18、(李煜浪淘沙)绵绵的春夜之雨,没有给诗人带来丝毫的喜悦,相反却使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现实和梦境的距离,从而哀叹故国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沉痛哀婉,十分凄凉。不言忧而忧见,不言怨而怨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词人借滴个不停的秋雨,写离情的绵绵不绝。同样写不绝的三更雨,李清照的“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比起温词,立意更高。她融化前人词意而不显斧凿之痕,并能创新出奇,借“愁损北人”之“三更雨”来抒故园之思、家国之恨,格调、境界皆胜温词许多。另外,在古诗词中,还有借雨写愁绪之长的。在江
19、南,春末夏初是梅子黄熟的季节,也是梅雨频繁之时,称黄梅雨。诗词中有借雨来写愁绪之长的,首推贺铸。他在青玉案中写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黄梅雨之绵绵不绝来写愁多愁长,生动、形象、贴切。无独有偶,李清照在青玉案中也用了同样的比喻:“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黄梅雨。”不同的是,贺词用博喻,李词除了用比喻外,还用了夸张的手法,兼用两种辞格。或借雨写政治环境的险恶。阮籍在咏怀诗十三首中以“激电震光,零雨降集”来抒发“感往悼来,怀古伤今”的内心惆怅,无情的风雨被赋予抽象的政治寓意。唐顺宗永贞元年,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等人因参加“革新”被贬,他在登柳州城楼寄
20、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说:“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以“惊风”“密雨”来比喻政治打击的残酷。与柳宗元有类似遭遇的是白居易,他在唐宪宗元和十年因上书言事而获罪,被贬为江州司马。他的朋友元稹在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中写道:“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诗人用“暗风吹雨”影射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险恶令人防不胜防。“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人由眼前自然界的风吹雨打,联想到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如同风雨中飘摇不定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危险。或借雨写生活环境之艰难。“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
21、屋为秋风所破,又偏偏遇上连绵的秋雨,屋漏床湿,如何入眠?诗人借自己生活境况之艰难写出了安史之乱后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而李东阳的风雨叹中风雨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更令人胆怯生畏:“山豗谷凶猛虎嗥,万木尽拔起波涛。州沉岛没无处逃,顷刻性命如鸿毛。”在无情暴戾的风雨面前,生命如同草芥一般,根本不值一提。人的渺小与脆弱,如此不堪一击,令人心惊魄动。由上述可以看出,雨一旦与诗人的愁苦心境相遇,就变成了一种忧伤惆怅、悲苦失意的符号,可以代表或涵盖诸如相思之苦,离别之愁,政治险恶,生活痛苦等种种情感和社会现象,雨意象也由此变得深沉、厚重、复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的欢乐意象雨,古称天水。尔雅释天谓:“雨,羽也
22、,如鸟羽动则散也,雨水从天上下也,雨者辅也,言辅时生养也。”下雨这一自然现象被古人描绘成天界纷纷下落的羽毛,是对它“辅时生养”、滋润万物的礼赞。正因为如此,古人把滋润万物,带来丰收的雨称为“甘霖”、“甘露”。北宋诗人曾几在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为题的七律诗中,一反凄苦悲凉之态,抒发了内心喜悦之情:“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清冷凋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梧桐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梧桐树上的潇潇冷雨不但没有引起诗人的悲苦情绪,反而由此联想到禾苗的勃勃生机,故而由衷地歌吟出“五更梧桐最佳音”的诗句。尽管诗人的境况不佳,甚
23、至狼狈到“屋漏床床湿”的地步,但仍然真诚地为“秋苗以苏”而由衷地高兴,那么辛勤劳作的农民“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就可想而知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诗人摒弃了“小我”的忧伤,跳出了个人患得患失的圈子,喜农民之所喜,乐农民之所乐。从思想境界上看,可以说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具体化。“春畦雨过罗纨腻,夏陇风来饼饵香。”(苏轼南园)同样对及时的雨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个“酥”字,不仅表现出京城大地在绵绵细雨滋润下变得湿润松软,而且也传达出诗人感受春天到来的那种愉快
24、之情和美妙心境。景中含情,画中有人,达到了物境与心境的天然合一。更为重要的是,透过雨丝遥望远处淡淡的草色,心中仿佛也有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希望。雨,不仅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也触发了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热爱之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春天是雨贵如油的季节。因此,当诗人在夜晚谛听到窗外的雨声时,不由得打心眼里高兴:真是好雨啊!诗人把雨拟人化,赋予了春雨“好人”的品格,把无生命的雨写的有情有义,它不仅知道人们什么时候需要,而且滋润万物不事张扬,在人们休息的夜晚,伴着和风,悄悄的来,静静
25、的下,默默地滋润干涸的大地。“雨,既是春雨,又是好雨,它知人意,体人心,故令人喜。”然而,这首诗不光是写实,更有绚丽的想象。在满怀喜悦的谛听中,诗人神思飞扬,联想到明朝经过春雨的洗礼后竞相怒放的锦簇花团。这种诗意的想象,既是此时诗人心境形象生动的吐露,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希望。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从今夜的雨声联想到明朝的卖花声,正写出杏花春雨的消息,写得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雨中闪耀着生命的亮色,也传达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古诗词中的“雨”经过诗人情感的点染、融合后,往往成为带有作者感情色彩的意象。王国维先生在人间
26、词话里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论苦雨,还是喜雨,其实都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从而赋予了自然界中无生命的雨更多飞扬灵动的色彩。当然,雨在古诗词中的妙用远远不止这些,但对于阅读者来说,了解雨意象所蕴含的感情色彩和隐含的深层含义,将有助于他们理解诗人的内心感受,领悟诗词的深远意境,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的分析梧桐是中国文学重要的植物意象,在先秦典故里,梧桐与美好的人格息息相通,后来发展成人格的象征符号。梧桐是上好的琴材,故成为与古琴相关的意象、典故,文人抚琴寄托心声,故又把心声寄托于梧桐。悲秋的主题也常常离不开梧桐,它还与爱情有关。梧桐具有高尚的君子
27、品格,故古人常在其上寄托精神、情志,梧桐成为诗人精神家园的象征。唐诗中,梧桐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友情意义,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引梧桐为知己,也把知己比作梧桐,梧桐意象中含有知己之意;二是梧桐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友情与别情;三是“丝桐”是唐代诗人传递友情的工具。唐诗中最先起用“梧桐”意象的,恐怕当算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梧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蝉居于梧桐之上,此诗以梧桐树干的高挺清拔声响远播,暗指诗人志趣的高洁。苏轼在元丰五年被贬黄州时有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梧桐前着一“疏”字,更显梧桐树孤高独立,东坡先生卓尔不群的品性由此可见一
28、斑。桐木也可指品行高洁。“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孟郊秋怀)桐木是制琴的美材,峥嵘的桐木制成的美琴却弃置不被用,借此寄托了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一生的失意的悲哀。桐花也能对超凡的才能起衬托作用。李商隐在表现韩冬郎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才能时写“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传说中凤凰喜栖于桐花遍野的丹山,所以桐花便成了俊才的生活背景。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平淡幽细的描绘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耿玉真菩萨蛮)萧索之秋梧桐叶落,人去京师,闺中人怎不怅然失望?柳永玉蝴蝶中有“梧叶飘黄,谴
29、情伤”之句,渲染出秋的萧疏、清幽和衰飒。把梧桐与秋联系得最好的是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的味,秋的落寞以及无穷的艺术美尽情显现。诗人常借其他秋景共同谱写秋的韵味。“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橘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黄,秋光渐老,一片苍寒。“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高观园菩萨蛮)桂花、秋雾、西风,一派自然天成。古人常在傍晚或清晓时分汲水。梧桐与井、辘轳并举,点明傍晚时令。“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以井边梧桐秋深夜黄破题,点明季节、时令。李煜采桑子中写“辘轳金井静,梧桐晚,几树惊秋”。傍晚时分,落叶飘零,希冀飘零,心绪零落,最易
30、想念未归之人,所以诗人常将梧桐和秋雨、秋声联系起来表达哀情。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引用已较为成熟。“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酸恻动人的意象婉转地描述了杨玉环死后唐太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景中有情,情景浑涵,合成一片,不露痕迹。以梧桐表闺怨的集大成者应是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意象不断叠加,意境逐步沉郁,写景议论自然交融。梧桐秋雨滴落,声声催人断肠。以秋声来衬托寂寞,更能突现心境孤独。“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只是一滴雨露,不知多少离愁,声声叶叶,离愁到明也难以释怀
31、。这种用以动衬静的方法,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梧桐雨除表怨情外,还在怀友人,述矢志,叙飘零中时有闪现。姜夔写给友人的八归中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刘过在贺新郎中道“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贫士的失职之悲在秋风秋雨中真正愁煞人。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述写了飘零之苦。对古诗词中“菊花”意象的分析黄花就是菊花。史正志菊谱:“ 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菊花作为意象在诗词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象征意义
32、。隐士的象征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斗士的象征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伤感的象征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东
33、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有代表高洁品格的象征意义.例如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菊花枯而不陨是它固有的特性,但在朱淑真笔下: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里赋予了菊花倔强的性格和反抗精神。对古
34、诗词中“大雁”意象的分析借雁抒离思。每年秋季雁便南飞,故常常因其秋去南方春到北方而引起游子们的思乡之情,引起他们的羁旅伤感来。唐朝诗人赵嘏在长安秋望中写道:“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残星数点”和“长笛一声”里,雁于人都在塞边踯躅。更有欧阳修的“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杜甫的送别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亦唱道:“碧云天,黄草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点是离人泪”,则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借雁叹孤寂。孤与雁联系在一起时颇多,所以,孤雁成了离别和思乡的代称。张炎的一首解连环?孤雁可谓对雁之含蓄孤凄更有寄托:“
35、楚江空晚,恨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残毡拥雪,故人心眼。谁怜旅愁荏苒,漫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楚江空晚”,起首便诉空旷质感,“楚江”与“空晚”更显寂寥。雁于此等空旷之境,“离群万里”,低沉茫然。“怅”这一字,刻画入微它离群之前的恋、离群之时的苦、离群之后的茫然。孑立于旷野之楚江,雁犹豫再三:下得寒塘否?然而,放眼漠漠黄沙、瑟瑟枯草,荒蓼之所,离群于万里之外,又到哪里去另寻栖身之所呢?“只寄得、相思一点”,这一点相思来得何等无奈
36、、何等悲凉啊!孤雁内心之情感,恍然之一怅,凄凉心境,让人不禁扼腕一叹。至此,更想起蒋捷的虞美人好一个“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少年的风流,壮年的颠簸流离、晚年的孤寂红烛尽了,断雁去了,湿庐破了以雁喻孤寂悲凉,清凉和转,不胜唏嘘。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碧云天,黄草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借雁抒离思)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
37、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借雁表忠贞。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所写小序:“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自此成为千古名句。感动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句子竟源于一只雁。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古代诗歌中的“风”意象风是流动的空气,这个道理古代中国人早就意识到了。庄子齐物论说:“夫大
38、块噫气,其名为风。”然而,古人对风依然怀着一种神秘感,认为它“纤微无所不入,广大无所不充。经营八荒之处,宛转毫毛之中。察本莫见其始,揆末莫睹其终抟之不可得,系之不可留”。甚至称它“详乾坤之至德,莫风气之独尊。配无形于大象,化万物于氛氲。释疑润于黄壤,降霈泽于苍元”,对人类功莫大焉。因此,古人很崇拜风。传说伏羲氏、女娲氏都以风为姓,黄帝有风后为相,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四国都姓风。古代的“风水术”就是因选择住宅和墓葬要观“风”、“水”而得名:“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古代诗人对风的感觉也很敏锐,“风”意象在古代诗歌
39、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风与季节处于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人非常注意季节的变化,他们观察到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在古代诗歌中,“风”意象也往往具有显示季节特征的作用。风可以带来盎然的春意:“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风也可以营造萧瑟的秋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古人还把四季与四方相配,礼记乡饮酒义说:“东方者春”,“南方者夏”,“西方者秋”,“北方者冬”,因此,描写不同方向的风可以暗示不同的季节。“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是说春天又到了。“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则表示春天即将过去。“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东风”与“
40、秋”相对,显而易见指代的是“春”。“相送难相别,南风入夏初”(姚合送右司薛员外赴处州),“南风”正是“夏初”的特征之一。宋人晏殊词曰:“昨夜西风凋碧树”(蝶恋花),汪中诗云:“落叶西风独掩门”(白门感旧),能够“凋碧树”使之“落叶”的“西风”不言而喻当然就是指秋风。“北风其凉,雨雪其芳”(诗邶风北风),“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只能是严冬才有的景象。指出风的方位可以暗示季节,反过来,冠以季节名称的风也可以暗示方位。储光羲有登戏马台作:“泗水南流桐柏川,沂山北下琅琊县。沧海沉沉晨雾开,彭城烈烈秋风来。”第一句写“南”,第二句写“北”,第三句用“沧海”、“晨雾开”暗示“东
41、”,第四句则以“秋风来”暗示“西”。作者依次写出戏马台四方的景象,却不陷于呆板,因其写法的灵活反而显得既含蓄委婉又活泼流畅。由于在一年四季之中春秋两季自然界的变化较之夏冬明显,更由于伤春、悲秋是中国文学的两大主题,因此,在古代诗歌中,“东风”、“西风”出现的频率明显多于“南风”和“北风”。有人认为,在古代诗歌中,“春风”与“东风”并非完全等同,“春风的出现往往是早春季节,万物欣欣然萌芽,生命复苏后的欢快和欣喜之情,随春风扑面而来。而东风却常在暮春季节吹来,落花流水春去也,生命中的美好时光匆匆流逝,好景不常,盛宴难再,于是伤春、怨春、恼春,使东风也带上了一层伤感的情绪”。“人们对早春之春风与暮春
42、之东风的情感认识还是大相径庭的”。此种说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宋人黄庶曾为诗句“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探春),与唐人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并无二致。周密的“东风渐绿西湖岸”(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更是一脉相承。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中岂有半点伤感?同样道理,说“所蕴含的感情东西又比春秋浓郁,所以东风和西风更具有意象特征,是萧条冷落的气象和忧伤哀怨的情感的统一。春风和秋风则更象是自然现象的名称。”也是难以成立的。不同季节的风给人不同的冷暖感受,能激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春天的风温暖,让人感到舒适:“暖风
43、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夏天的风凉爽,使人感到畅快:“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秋天的风萧瑟,使人感到愁苦:“惟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冬天的风凛冽,使人感到恐惧:“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苏武别诗)。当然,人的感受常常随时地、心境而异,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不同。“东风”也可能使人伤感,因为它的到来告诉人们,一年又过去了,人又长了一岁,它的离去又带走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时,年华易逝的惆怅自然会涌上人们的心头。因此,宋人秦观于“东风暗换年华”之时,感叹的是“行人渐老”(望海潮);清人蒋春霖于“春归”之时,则要“弹泪别东风”(卜算子)
44、。风与景物从“风景”、“风物”、“风光”等汉语词汇可以看出,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风与景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楚辞招魂中就有“光风转蕙”的描写,南唐冯延巳的“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谒金门),更是人们熟知的写景名句。古代诗歌中的“风”意象往往可以起到加强作品中景物立体感的作用,使读者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到景物的存在与变化,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之一),这是鲜明的视觉感受。“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这是清晰的听觉感受。“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是真实的触觉感受。“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杜甫严郑
45、公宅同咏竹),则是惬意的嗅觉感受。风力的大小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的环境氛围。一般说来,轻微的风让人觉得和谐安逸:“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杜甫遣兴奉寄严公);“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大风给人的感觉或豪放:“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或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歌)。狂风则使人感到恐惧战栗:“深山穷谷不可处,霹雳魍魉兼狂风”(杜甫君不见简苏溪),因为狂风是一种恶劣的自然现象,它摧残着各种生命尤其是植物,破坏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使人为之伤感。古代“伤春”的作品中
46、常常出现这一意象,如欧阳修蝶恋花词:“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遭到摧残的深深惋惜和哀伤。诗词中的“风”有时并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常常象征着险恶、动荡的社会环境或邪恶的社会势力。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写的是自己被诬入狱的艰难处境。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表现了作者不为任何环境所改变的坚定的人格精神。风与乡情中国幅员广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东部、南部的风温暖而潮湿,西部、北部的风寒冷而干燥。汉语中“风俗”、“风土”、“风味”等表示地方特点的词汇中
47、都有一个“风”字,古代诗人有时也会借“风”这一意象写出地域特征。“风酥雨腻”,只能是“江南春”特有的景象(龚自珍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风吹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则是内地所不可能见到的。正因为各地的风有不同的特点,“风”意象便经常出现在那些表现乡情的作品中。“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连动物都会依恋故乡的风,何况人呢!现代歌曲中也还有“故乡的风,故乡的云”一类的歌词,可见这一传统手法影响何其深远。世说新语识鉴记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张翰因见秋风起而思故乡风味,顿起还乡之念。在后世诗词中,“秋风”常常是触动乡思的重要媒介,如唐人张籍秋思诗就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描写。秋风一起,天气就转凉了,这个时候,远离故土、亲人的游子自然会倍加怀念家庭的温暖。候鸟迁徙、落叶归根的自然现象,也会使游子触景生情。宋玉的九辩真实地反映了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蹇淹留而无成。”这里的思乡之情是由“秋气”所引发的,“秋气”也就是“秋风”。曹丕的名篇燕歌行开头的描写即化用九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