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讲义-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讲义复习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2知道古代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4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5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6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7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影响;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和食物生产1食物生产主要区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业区划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耕作方式商周时期,实行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推
2、广,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农业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灌溉系统秦国的都江堰、西汉的龙首渠等都是水利工程的代表农业模式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2生产工具(1)耕作工具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制作从打击制作到磨制再到冶炼品类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2)灌溉工具原始社会用陶器灌溉: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封建社会中国东汉末期出现了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主要用人力;唐朝出现了筒车(3)畜牧业工具设施: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3劳作方式(1)从集体劳作到农业家庭式劳作条件
3、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和私有制出现表现战国时期,中国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2)农业庄园式劳作东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4作物引进(1)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玉米在明朝时传入中国,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遍布全国。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2)蔬菜作物传入中国: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知识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发展1生产工具的进步(1)纺织业的进步原始社会:约3万年前,中国的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使用陶
4、纺轮作为纺线工具。封建社会: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构造复杂的提花机已经出现;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2)陶瓷业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中国南朝时,工匠已经懂得把坯件放进匣体中。唐宋时期,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3)金属冶炼锻打工具主要有土炉、锤、锉等,适合制作小型金属器具铸造主要有熔化工具坩埚、成型工具范等,适合制作大型金属器具2.劳作方式形式手工业家庭及民营和官营作坊特点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知识点中国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1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
5、工、产品剩余、私有制的产生而兴起。(2)发展时间概况商朝出现商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秦汉时期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促进了全国商品的流通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2.信贷、商业契约的发展(1)信用借贷西周周礼中已有借贷纠纷的记载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唐朝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不少汇总业务明朝中期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清朝资本性借贷有显著发展,
6、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2)商业契约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契约。汉朝以后,在各种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中订立契约成为普遍现象。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3对外贸易的发展(1)贸易通道: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2)商贸特点:朝贡贸易是中国古代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明清时期,严格规定朝贡贸易。(3)对外贸易管理:唐宋时期,管府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4)商业贸易的作用: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4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时间表现先商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7、北宋“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知识点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1人居环境的发展(1)古代民居的发展远古:巢居和穴居构成中国民居最早的两大类型。先秦以来: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礼仪制度;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明朝: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2)集镇的出现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
8、了很多工商业集镇。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3)城市的产生布局: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2水陆交通的变迁(1)陆路交通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汉朝丝绸之路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2)水路交通春秋时期已有运河秦朝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隋朝
9、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元朝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 800千米,为世界之最(3)海洋探索西汉时期,已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亚非两大洲。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3疫病防治和中医药发展(1)疫病防治应对措施工程措施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医疗措施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发明了人痘接种救治机构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2)古代医学的成就战国时的扁鹊
10、已经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东汉晚期名医华佗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东汉晚期,医学家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成千金方,被后人尊称为“药王”。针灸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3)古代药学的成就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1史学新论中国史前农业的类型及特点中国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为基础,南北形成稻作、粟作史前两大农业系统的格局,这在世界史前农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而言,中国无疑是自成完整体系的农业起源重要中心之一,也是史前农业
11、地理分布广阔、保持着持续性发展的一个国家。任式楠中国史前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微点拨:中国史前农业生产已达到较成熟水平,为原始文化产生创造了物质基础。2图解历史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3概念阐释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指在单位面积内不断通过改进工具和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提高单位面积内产量的技术方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基础。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4学习情境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旱锄早获。”两段材料说明我国古代采取哪种农业生产模式?
12、有哪些具体表现?提示:生产模式:精耕细作。具体表现:注重农业时令、尊重自然规律、重视历法指导、注重施肥。5学习情境汉代农业的发展东汉崔寔在政论中说:“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据此我们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提示:东汉时,牛耕已推广到辽东。6学习情境宋代农业发展南宋诗人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材料反映的灌溉工具是什么?其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中国古代还有哪些灌溉工具?提示:工具:翻车。过程:东汉末期出现,三国时期革新,其后在民间推广。灌溉工具:唐代的筒车等。7学习情境中国古代铁
13、制农具的发展中国古代铁制农具的发展概况是怎样的?试分析中国古代农具形态和功能“没有太大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提示:概况:战国时期,铁制农具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根本原因:中国古代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8.概念辨析小农经济与庄园经济(1)小农经济是以家庭或家族为组成单位,通过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和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格局。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2)庄园经济是以地主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庄园内的生产为主要内容,以土地关系为典型的经济形态。9史学新论战国时期的商业政策战国时期非常类似欧洲的重商主义阶段。战国时期,表面上是相
14、互争战,当时主政者所说的“利”,就是使用战争手段,以增加国富与累积金钱。侯家驹中国经济史微点拨:战国时期,诸侯国使用战争手段推动商业发展的目的是为国家积累财富。10概念阐释工商食官“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予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11学习情境中外经济交流在北魏墓葬中曾经出土了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的金币。这一材料可以佐证什么历史现象?提示:魏晋时期,中国与拜占庭等西方国家存在商贸往来。12学习情境唐代金融业的发展当铺兴起于南北朝,在唐朝取
15、得合法地位,成为独立金融机构。当时的当铺主要经营哪些业务?提示: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13图解历史南宋海外贸易示意图14学习情境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特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有何特点?提示: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15概念阐释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往往依水而建;以农业生产为主(故又称农村);具有保守性,这是由中国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决定的;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16误区警示村落(乡村)、集镇(市镇)和城市的区别村落与城市的区别是全方位的,既体现在物质层面上(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等),也表现在政治层面上(政
16、治地位、治理体系等),还表现在生活方式等社会层面上。至于依存于两者之间的集镇,可以理解为介于城市与村落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商业实体,其经济功能是最为突出的。17知识补遗四合院的布局及设计理念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18归纳总结城市职能与“市”“坊”的演变19.概念阐释中国的运河、隋朝大运河与元朝京杭大运河中国最早的运河是春秋时期开凿的邗沟
17、,沟通淮水和长江,后成为隋朝大运河的其中一段。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京杭大运河是隋朝大运河淤塞后,元朝重新疏通、开凿山东段,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直接连接南北的运河。20学习情境清朝市镇的发展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汉口镇形成了白布街、花布街、棉花街、衣服街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街肆,涌现出叶开泰药店、汪玉霞茶食店、永兴和粮行等风格独特的名店。这说明清朝时期汉口镇的商业发展有何特点?提示:以工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经济功能加强);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21构图解史中国古代疫病产生及传播的影响因素22史学新论中国古代政府的防疫措施中国古代政府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疫病防控措
18、施,如遣使颁药、掩埋尸体、赈济灾民、隔离检疫等,为控制和减轻疫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措施主要包含六大方面:设置医局,遣使颁药;普及医学,祈祷安民;免除赋税,赈灾救济;政府殓葬,掩埋尸体;隔离病患,切断传播;实行检疫,预防疫病。王秀莲古今瘟疫与中医防治千余年华北疫情与中医防治研究微点拨:由于疫病具有流行性、群发性、连发性等特点,因此古人十分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共研主题经世济民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情况材料先秦时期黍、粟、稷、稻、粱、菽(大豆)等后世俗称“五谷”都已种植。黄河流域种植黍和粟,江淮以南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粟、水稻和大豆的最早种植地)秦汉时期北方地区小
19、麦得到了推广,南方的水稻品种不断优化;黄瓜、胡椒、芝麻、石榴、葡萄等作物种植魏晋隋唐时期形成南稻北麦种植格局;南方地区大规模种植茶树,西北地区种植棉花宋元时期占城(越南)稻种植,经济作物茶叶、棉花种植区域不断扩大明清时期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土豆和经济作物烟草、花生、茶叶、棉花广泛种植,形成专业生产区域摘编自周跃中试谈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及其历史演变导读表格中所列的内容主要为农作物的品种,所以可以从农作物品种的角度提取信息,从先秦的中原作物,到秦汉魏晋的西域作物,再到宋元明清的世界作物,改变了中国人饮食的结构。然后由此引申到:作物的交流是伴随着中外交流同时进行的,可以拟定论题为“对外交流促进中国
20、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然后结合材料论述即可。从表格中提取至少两项信息,围绕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分析说明。(明确写出论题,分析史论结合,逻辑清楚)提示:示例:论题:对外交流促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说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与西域、中亚各国乃至欧洲的联系,从而促进了中外的经济交流。黄瓜、芝麻等农作物品种传入中原地区,并推广种植,丰富了中国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16世纪,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原产于美洲的农作物土豆、玉米、番薯、辣椒等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促进了中国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促进清代人口的大幅增长,改变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和饮
21、食习惯。经济作物的种植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总之,物种的交流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1)经济布局:南稻北粟(后为南稻北麦)。(2)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家庭畜牧业为辅。(3)耕作模式:不断变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5)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土地兼并盛行。(6)区域特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区域之间的多样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明显。(7)国家干预:一方面国家通过兴修水利、赈灾等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22、。中国古代货币、契约的发展史料一徽州文书是指宋朝到民国徽州所属六县遗存的契约文书。其为官府或民间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直接产生的文字资料,具有唯一性的文物特征。呈现出以土地文书(土地所有权、经营方式的变动等)、商业文书(商业合同、账簿等)、宗族文书(祭祀、族规、家法等)为大类的特色。徽州地区山限壤隔,战乱较少,民众非常注重保存作为地权证明的契约文书。徽州宗族繁荣,重视祖先遗产,把文书档案视为文化遗产来收藏,借以维护家族财产,传承家族文化。汪庆元馆藏徽州文书的收藏、整理与研究史料二明代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成化、弘治以降,白银上升为事实上的货币,和铜钱一起成为国家法定货币。万历初年,张居
23、正改革赋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取银为准矣”。从宋到明,中国银矿的产额略呈减少的趋势,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银总量大概是国内白银产量的十倍。摘编自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明清导读史料一阐述了徽州文书的产生原因、类别及其主要特征。史料二论证了明代后期白银取代铜钱日趋货币化的原因。(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徽州古文书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货币流通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提示:(1)特点:属于契约文书;以土地文书、商业文书、宗族文书为主。原因: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徽商兴起,商品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特征及社
24、会状况的影响;徽州宗族繁荣,重视祖先遗产;维护家产、传承文化的需要。(2)趋势:白银货币化。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铜钱笨重,携带、使用不便;政府赋役制度改革的推动。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1)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手工业是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其原料来源于农业生产,其发展服务于农业,受农业制约。(2)部门不断增加。原始社会的手工业只限于制陶、纺织等行业。商周时期青铜业成为独立制造部门,战国后出现冶铁、制糖等部门。一些手工业部门的发展带动了其他部门的出现与发展,如冶铁业的发展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部门。(3)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日益细化。到明代中后期,江南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
25、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4)分布区域随经济重心南移而发生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手工业的发达地区从北方移到南方,这在丝织业地区分布中表现十分明显。(5)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但没有出现质的突破,未能推动社会转型。共研主题社会民生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古代的村落和集镇、城市史料一半坡遗址的房屋有圆形,也有方形。这种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一种土木结合的建筑。每间房屋的面积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房屋墙壁的下部用坑壁作墙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筑成的。墙壁中间用若干根木柱支撑屋顶。屋顶用排列整齐的木椽架起,外表盖着拌泥的草,以便抵御风雨。史料二汉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
26、模最大的都城,选建在宽阔的关中平原上,一共有12座城门,一门三道,中间的门道专供天子使用,行人左出右入,城内的道路规整,布局与形制按照周礼考工记进行设计营造。汉长安城的礼制建筑位于南郊,有宗庙、辟雍和社稷遗址等。统治中心位于中、南部,市场、民间手工作坊和闾里集中在城北。东市、西市具有重要的商业功能,由于城门管理严格,主要服务于达官贵族。汉长安城布局上所表现出的“崇方”思想、“择中”观念、规整的城门配置制度、棋盘式道路网,以及“前朝后市”和“左祖右社”的布局等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过程中有着典型意义,对后代都城的营建影响深远。摘编自徐卫民汉长安与古罗马城政治功能比较研究导读史料一介绍了氏族公社时期原
27、始民居建筑的特征,注意史料信息“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一种土木结合的建筑”。史料二介绍了汉代长安城的规划布局设计的总体格局特征及其影响。(1)史料一中半坡遗址的房屋属于何种建筑?为什么采用“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的样式?(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长安城的特点及其形成因素。提示:(1)建筑种类:半穴居、土木结合式建筑。原因:冬暖夏凉而且能抵御野兽的侵袭。(2)特点:规模大,规划整齐,布局合理;政治、军事功能为主;体现集权和统治秩序;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因素:中央集权制度;儒家思想和宗法观念;自然地理条件;小农经济。中国古代城市(镇)发展变化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
28、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宋代打破坊、市制度,且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3)从规模数量看:明清时期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大量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生产关系看: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部分城市,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5)从生活观念看: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材料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行政中心城市体系之外,出现了以扬州、临清、天津等为代表的大
29、运河城市。历代大运河沿线新兴城市概况代表性城市兴起时代概况扬州隋唐地“当南北大冲”而“百货所集”汴梁五代及北宋以其转输中心的位置而迅速崛起,成为后周乃至北宋帝都之所在天津、德州、临清、济宁、淮安、苏州、杭州明清因漕运而使商业贸易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传统行政中心城市体系有很大不同的新兴运河城市体系整理自鲍成志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导读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得出论题:大运河城市的兴起与经济重心转移存在关联。其次,结合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元明清时期以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推动北方经济发展的史实进行论述。总之,大运河城市的兴衰受到经济重心转移的深刻影响,大运河
30、城市的布局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不断完善。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提示:示例:论题:大运河城市的兴起与经济重心转移存在关联。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多建都于北方。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和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受到挑战,扬州作为长江流域和大运河联系的咽喉,成为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尤其在安史之乱后,扬州公然打破坊市限制,出现了繁荣的夜市,经济上出现“扬一益
31、二”的说法。五代及北宋时期,经济重心继续南移,汴梁(开封)作为帝都所在,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和物资,加之临近大运河与黄河的优势,从而取代传统的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随着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元朝对大运河的裁弯取直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大运河作为漕运通道的作用愈发凸显,一些运河沿线的非传统政治中心城市开始兴起。综上,大运河城市的兴衰受到经济重心转移的深刻影响,大运河城市的布局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不断完善。隋唐大运河的现实意义及其保护利用(1)现实意义: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支撑;为研史资政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民族向心力和自豪感。(2)保护和利用:加强对大
32、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加大对其社会经济、文化价值方面的研究;发挥其作为文化遗产在凝聚人心、推进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国民对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等等。古代社会疫病流行的影响因素(1)社会的政治局势:一般情况下,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疫病流行会有所缓解,反之亦然。(2)战争的推波助澜:战争对疫病的流行往往都有推波助澜的作用,疫病的流行可直接发生在人口密集、精神紧张、卫生条件极差的军营中,极大影响军队的战斗力甚至战争的结局。(3)地理环境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干旱而寒冷的地区较少发生大规模疫病;湿润而温暖的地区易使多种病原体、中间宿主、媒介生物滋生。(4)交通条件的制约:交通发达地区的疫病传播速度更快,感染人数更多。(5)自然灾害的破坏:水旱灾害、蝗灾、地震、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往往可增加疫病流行的机会。(6)落后的社会习俗与错误的处理方式:如尝便问疾、求神等落后习俗使疫病流行中缺乏必要的隔离措施。水葬、浅埋、弃尸荒野等不正确的尸体处理方式造成了传染源的扩散,促进了疫病的传播。23/2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