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1、如图甲所示,一滑块从固定斜面上匀速下滑,用t表示下落时间、s表示下滑位移、Ek表示滑块的动能、Ep表示滑块势能、E表示滑块机械能,取斜面底为零势面,乙图中物理量关系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P-ABC,D点是BC边的中点,O点是底面ABC的中心。现在顶点P固定一负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底面ABC为等势面B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若B、O、C三点的电势为B、O、C,则有BO=COD将一正的试探电荷从B点沿直线BC经过D点移到C点,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负功后做正功3、如图甲所示的“襄阳砲”是古代军队攻打城池的装置,其实质就是一种大型抛石机,图乙是其工作
3、原理的简化图。将质量m = 10kg的石块,装在与转轴O相距L=5m的长臂末 端口袋中,最初静止时长臂与水平面的夹角,发射时对短臂施力使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运动,石块靠惯性被水平抛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若石块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s=20 m,不计空气阻力,取g=l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石块抛出后运动时间为B石块被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C石块即将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D石块落地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m/s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
4、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1.5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5、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出的各种射线中,粒子动能最大,因此贯穿其他物质的本领最强B原子的核外具有较高能量的电子离开原子时,表现为放射出粒子C原子核发生衰变后生成的新核辐射出射线D原子核内的核子有一半发生衰变时,所需的时间就是半衰期6、某静电场的电场线与x轴平行,x轴上各点的电势情况如图所示,若将一带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释放,该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5、,沿着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电场中M、N两点的x坐标分别为5mm、15m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x轴上M、N两点间的电场方向先沿x轴正方向后沿x轴负方向B该带电粒子一定带负电荷C在x=10mm的位置,电场强度大小为1000V/mD该粒子沿x轴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套在杆上,弹簧下端固定。形状相同的两物块A、B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但不会拴接,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6、。现用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使两端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向上运动并离开弹簧。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之内,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中两物块机械能均守恒BA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B上升的最大高度CA物体的最大速度大于B物体的最大速度DA物体的最大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最大加速度8、如图所示为一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运动员从O点由静止开始,在不借助其它外力的情况下,自由滑过一段圆心角为60的光滑圆弧轨道后从A点水平飞出,落到斜坡上的B点。已知A点是斜坡的起点,光滑圆弧轨道半径为,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运动员的质量,重力加
7、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从O运动到B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运动员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2m/sC运动员到达B点时的动能为JD运动员从A点飞出到落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s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P和Q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lm和x=7m的两个质点。t=0时刻波传到P质点,P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t=ls时刻P第1次到达波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0.2m;t=7s时刻Q第1次到达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的频率为4HzB波的波速为1m/sCP和Q振动反相Dt=13s时刻,Q加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E.013s时间,Q通过的路程为1.4m10、如图所示,电路中有四个完全相同
8、的灯泡,额定电压为,额定功率为,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若四个灯泡都正常发光,则( )A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B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C电源电压为D电源电压为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某实验小组调试如图1所示的装置准备研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实验小组悬挂砝码及砝码盘打出纸带并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率为。 (1)实验步骤如下:按图1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动滑轮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调节长木板的领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
9、速运动,其目的是_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则小车所受合外力为_(2)实验过程中,关于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M必须远大于m BM必须远小于mC可以不用远大于m DM必须等于m(3)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则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12(12分)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1)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多用电表的原理示意图。虚线框中S为一个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B可以分别与触点1、
10、2、3接通,从而实现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不同物理量的功能。关于此多用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当S接触点1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流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红表笔B当S接触点2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红表笔C当S接触点2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阻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D当S接触点3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其中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2)用实验室原有的多用电表进行某次测量时,指针在表盘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若所选挡位为“直流”挡,则表盘示数为_。B若所选挡位为“直流”挡,则表盘示数为_。(3)用表盘为图乙所示的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约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
11、个阻值约的电阻。在用红、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两端之前,请选择以下必须的步骤,并按操作顺序写出步骤的序号_。A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B把选择开关旋转到“”位置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位置D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4)某小组同学们发现欧姆表的表盘刻度线不均匀,分析在同一个挡位下通过不同待测电阻的电流和它的阻值关系,他们分别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几种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一轻质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物块P接触但不连接。AB是水平轨道,质量也为m的
12、小物块Q静止在B点,B端与半径为l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切,半圆的直径BD竖直,物块P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0.5。初始时PB间距为4l,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释放P,P开始运动,脱离弹簧后在B点与Q碰撞后粘在一起沿轨道运动,恰能经过最高点D,己知重力加速度g,求:(1)粘合体在B点的速度;(2)初始时弹簧的弹性势能。14(16分)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2kg的小滑块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A点,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4N的作用下,从A点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其滑行到AB的中点时撤去拉力,滑块继续运动到B点后进入半径为R=1.3m且内壁光滑的竖直固定圆轨道,在圆轨道上运行一周后从B处的
13、出口(未画出,且入口和出口稍稍错开)出来后向C点滑动,C点的右边是一个“陷阱”,D点是平台边缘上的点,C、D两点的高度差为h=1.2m,水平距离为x=1.6m。已知滑块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刚好为滑块重力的3倍,水平轨道BC的长度为l2=2.1m,小滑块与水平轨道AB、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15,重力加速度g=11m/s2。(1)求水平轨道AB的长度l1;(2)试通过计算判断小滑块能否到达“陷阱”右侧的D点;(3)若在AB段水平拉力F作用的范围可变,要达到小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既不脱离竖直圆轨道,又不落入C、D间的“陷阱”的目的,试求水平拉力F作用的距离范围。15(12分)如图
14、所示,质量为m11kg的滑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道的AB部分是半径为R0.3m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底部与滑道水平部分相切,滑道水平部分右端固定一个轻弹簧滑道CD部分粗糙,长为L0.1m,动摩擦因数0.10,其他部分均光滑现让质量为m1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自A点由静止释放,取g10m/s1求:(1)物块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1)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3)物块最终停止的位置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A滑块匀速下滑,动能不变,A错误;BC势能且所以BC错误;D滑块机
15、械能D正确。故选D。2、C【解析】A O到P点距离比ABC三点到P点距离短,故电势比ABC三点电势低,又O点为底面ABC上的一点,故底面ABC不为等势面,故A错误;B A、B、C三点到P点距离相同,故三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B、C三点的电场强度不相同,故B错误;CBC两点到O点距离相等,两点电势相等,则B-O=C-O故C正确;DBC两点到P点距离相等,两点电势相等,D点到P点距离小于BP、或CP两点距离,故D的电势低于B、C两点电势,故正试探电荷从B点沿直线BC经过D点移到C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加,故静电力对该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D错误;故选C。3、C【解析】A、石块被
16、抛出后做平抛运动:hL+Lsina,竖直方向:hgt2,可得:ts,故A错误;B、石块被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sv0t,可得:v0m/s,故B错误;C、石块即将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vymggt500W,故C正确;D、石块落地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m/s,故D错误。4、C【解析】A质量为2m的木块受重力、支持力、m对它的压力以及摩擦力,还有轻绳对它的拉力,总共五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BC当轻绳对质量为2m的木块的拉力为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质量为m和2m的木块的加速度: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有:可知当拉力为2时,轻绳恰好被拉断,故B错误,C正确;D以质量为m的木块为研究对象,当轻绳刚要
17、被拉断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故D错误。故选C。5、C【解析】A在三种放射线中,粒子动能虽然很大,但贯穿其他物质的本领最弱,选项A错误。B 衰变射出的电子来源于原子核内部,不是核外电子,选项B错误。C原子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处于激发态,向外辐射出射线,选项C正确。D半衰期是放射性原子核总数有半数发生衰变,而不是原子核内的核子衰变,选项D错误;故选C。6、C【解析】A由-x图像知从M点到N点电势降低,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在x轴上M、N两点间的电场方向沿x轴正方向,A项错误;B粒子受力方向和电场方向相同,故粒子带正电荷,B项错误;C在- x图像中,图线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场强度大小
18、为1000V/mC项正确;D粒子沿x轴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电势能一直减小,D项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D【解析】A上升过程中在弹簧恢复原长前,弹簧弹力一直对物块做正功,物块机械能增加,A错误;B物块从撤去外力到第一次速度减为0,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解得弹簧压缩量相同,所以对于两物块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相同,因为,所以两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关系为B正确;C物块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0,假设初始状态弹簧的压缩量为,达到最大速度前,
19、合力满足为物块向上运动的位移,因为,所以图像为图线与位移轴围成的面积为合外力做功,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力为0时,B物块动能大,根据动能表达式可知A物体的最大速度小于B物体的最大速度,C错误;D撤去外力瞬间,物块的加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因为,所以D正确。故选BD。8、AC【解析】A运动员从O运动到B的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选项正确;B运动员在光滑圆轨道上运动时,由机械能守恒得所以故B选项错误;D设运动员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水平位移为x,竖直位移为y,则由几何关系联立得故D选项错误;C运动员从A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在B点的动能代入J故C
20、选项正确。故选AC。9、BCE【解析】A由题意可知可得T=4s频率f=0.25Hz选项A错误;B t=ls时刻P第1次到达波峰,t=7s时刻Q第1次到达波峰,可知在6s内波传播了6m,则波速为选项B正确;C波长为因PQ=6m=1,可知P和Q振动反相,选项C正确;DEt=7s时刻Q第1次到达波峰,则t=6s时刻Q点开始起振,则t=13s时刻, Q点振动了7s=1T,则此时Q点到达波谷位置,加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正方向;此过程中Q通过的路程为7A=70.2m=1.4m,选项D错误,E正确。故选BCE。10、BD【解析】AB如图所示,设每个灯泡额定电流为(正常发光),则原线圈电流为原副线圈中两灯并联
21、,电流为副变压器有原副解得故A错误,B正确;CD副原变压器有原副解得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平衡摩擦力 F C 0.15 【解析】(1)1调节长木板的领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其目的是平衡摩擦力;2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则小车所受合外力为F;(2)3实验过程中,由于有弹簧测力计测得小车的拉力,则小车的质量M可以不用远大于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m,故选C;(3)4根据,则 ,则12、CD 4.9 24.4 BDA A 【解析】(1)1AB当S接触点1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流的挡位
22、;因为多用电表中红表笔接其内部电源的负极,所以接线柱A接的是红表笔,而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故A错误,B错误;C当S接触点2时,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阻的挡位,接线柱B接的是黑表笔,故C正确;D当S接触点3时,表头与电阻并联后再与电阻串联,即改装成电压表,多用电表处于测量电压的挡位,故D正确。故选CD。(2)23当选择的挡位为“直流”挡时其量程为,分度值为0.2mA,则示数为;当选择的挡位为“直流”挡时,其量程为,分度值为1V,则示数为;(3)4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应先选择挡位,再短接,然后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要测量约的电阻,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档位,故顺序为BDA。(4)5由闭合
23、电路欧姆定律有可得即图象为斜线,且图线的纵截距为正,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 ;(2)12mgl【解析】(1)恰好能够到达D点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可得从B到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4mgl+得(2)P与Q碰撞的过程时间短,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选取向右为正方向,设碰撞前P的速度为v,则P从开始释放到到达Q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对P做正功,地面的摩擦力对P做负功,由功能关系得联立得14、 (1)2.4m(2) 不能(3) 【解析】(1)设小滑块运动到竖直圆
24、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有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设小滑块到达点时的速度大小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代入数据解得小滑块由到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代入数据可解得。(2)设小滑块到达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由动能定理可得代入数据解得设小滑块下落所需要的时间为,则有解得故小滑块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距离为故小滑块将落入“陷阱”中,不能运动到点。(3)由题意可知,若要滑块既不脱离圆轨道,又不掉进“陷阱”,则需要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当滑块刚好能够到达与圆心等高的点时,设恒力作用的距离为,则由动能定理可得:代入数据可解得故当恒力作用的距离满足时符合条件。当滑块刚好能经过圆轨道的最高点时,设滑块经过最高点时的
25、速度大小为,则有设此时恒力作用的距离为,则有代入数据可解得当滑块刚好运动到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恒力作用的距离为,则有代入数据可解得故当恒力作用的距离满足时符合条件。当滑块刚好能够越过“陷阱”,设滑块到达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代入数据解得设此时恒力作用的距离为,故有代入数据解得故当恒力作用距离满足时符合条件。15、(1)1m/s(1)1.8J(3) 最终停在D点【解析】【分析】物体1从释放到与物体1相碰前的过程中,系统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列式,可求出物体1、1碰撞前两个物体的速度;物体1、1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列式求出碰后的共同速度碰后,物体1、1向右运动,滑道向左运动,弹簧第一次压缩最短时,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得知,物体1、1和滑道速度为零,此时弹性势能最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解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根据系统的能量守恒列式,即可求出物体1、1相对滑道CD部分运动的路程s,从而确定出物体1、1最终停在何处;解:(1)从释放到最低点,由动量守恒得到:由机械能守恒得到:解得:(1)由能量守恒得到:解得:(3)最终物块将停在C、D之间,由能量守恒得到:解得:所以最终停在D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