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与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782639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溉排水与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灌溉排水与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溉排水与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排水与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doc(1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四灌溉排水与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研 究 报 告(征求意见稿)目 录1 概 述21.1 研究的背景21.2 研究目的31.2 内容和任务31.3 基本原则51.4 主要依据5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62 相关标准研究82.1 概述82.2 相关标准引用研究92.3 改造和新制定标准情况112.4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113 灌溉排水工程建设标准研究113.1 概述113.2 水源工程53.3 输水工程113.4 喷微灌工程373.5 排水工程523.6 渠系建筑物工程603.7 泵站及输配电工程714 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研究844.1 概述844.2 田间道工程建设标准854.3 生产路工

2、程建设标准87871 概 述1.1 研究的背景2000年10月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的出版,在技术上规范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验收等工作,标志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开始走标准化管理的道路。这一标准是土地开发整理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较好地推动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广泛开展。但由于标准存在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内容规定不全面、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内容规定不具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成果的规定不明确、引用标准不全面、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规定不清楚等问题,之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建设更多地依靠一系列政策和技术规定,而且文件繁多、规定不全面,这在一定程

3、度上阻碍了土地开发整理的进一步发展。可见作为一门具有跨学科、多领域、多技术等综合性特点的新兴行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尽快建立符合这一领域、满足土地开发整理全过程的标准化技术规范。2003年10月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3363号)号召大家:“从土地开发整理实际出发,按照自上而下、上下结合、有计划、分步骤的要求,大力推进土地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规划设计、工程建设、预算定额、效益评价等标准的制定工作,逐步形成技术、经济和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有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努力实现土地开发整理科学化”。2005年底,国土资源部下发

4、了关于开展编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5120号),同时在全国选择了9个省(区)先行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制试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实施及验收等标准化建设,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提高投资效益。为进一步推动标准编制工作,2007年7月31日,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137号),通知提出:从2007年8月份开始,在非试点省份开展标准编制工作。浙江省是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的非试点省份。根据国土资厅发2007137号的通知精神,根据浙江省土地

5、开发整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浙江省组织开展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的研究工作1.2 研究目的在过去的几年里,浙江省开展了15000亩的标准农田建设,在积累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丰富经验的同时,对编制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迫切性有深刻的认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在全国层面上规范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验收等工作,但土地开发整理具有较强的地区性,南北气候差异、水源差异、地形差异、各地种植习惯差异,以及经济水平差异等都是决定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复杂性的因子,很难从全国层面解决各地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标准问题。因此,开展“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

6、工程建设标准研究”,制订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对规范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效益有决定性的作用,对构架全国层面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框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的研究,总结出体现浙江省不同类型区和工程模式特点的土地开发整理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使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验收有据可依,提高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质量,促进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的合理使用及其效益发挥,全面实现浙江省耕地质量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2 内容和任务1.2.1

7、 内容(1)灌溉与排水工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农业灌溉,二是农田排水。是指根据项目区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建设的灌溉与排水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系统。工作内容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喷微灌工程、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泵站及输配电工程等。1)水源工程土地整理的水源工程主要是为农田灌溉服务的。灌溉水源是指天然水资源中可用于灌溉的水体,主要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类。地表水包括河川径流和汇流过程中拦蓄起来的地面径流,是农业灌溉主要的水源;地下水主要是指可以用于灌溉的浅层地下水;另外,灌溉回归水、城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生水”也可作为灌溉水源。不同的灌溉水源,采用的灌溉取水方式也不相同。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打

8、井灌溉;以地表水为灌溉水源时,按水源条件和灌区的相对位置,可分为蓄水灌溉、引水灌溉、提水灌溉和蓄引提结合灌溉等几种方式。二级项目包括:塘堰(10万m3)、小型拦河坝(闸)、机(电)井、蓄水池等。2)输水工程输水工程是从水源取水并将其按计划输送、分配到田间各级渠道系统或管道系统的工程设施。目前输水采用的主要形式包括明渠输水、低压管道输水等。3)喷微灌工程喷微灌是喷灌和微灌的合称。喷灌是利用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将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喷洒在农田上的灌水方法;微灌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适量、准

9、确地直接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工作内容包括:喷灌、微灌(含滴灌、微喷)。4)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是通过排水沟道系统以及排水建筑物,排除农田多余的地面水、土壤水,降低地下水位的工程设施。目前排水采用的主要形式包括明沟排水、暗管(沟)排水等。5)渠系建筑物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是指保证灌溉输水和分水、田间排水和交通等设计功能的正常发挥,在渠首、渠道和路、渠道和排水沟等交叉位置处修建的过水建筑物。主要包括:水闸(含节制闸、分水闸、退水闸)、渡槽、倒虹吸、农桥、涵洞、跌水(含陡坡)、量水设施等。6)泵站及输配电工程泵站是指为满足农田灌溉和排水需要而修建的提水和排水泵站。输配电工程,是

10、指保证农田灌溉和排水需要,满足提水需要而架设的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的通称。工作内容包括:高压输电线路、低压输电线路、变压器、配电装置等。(2)田间道路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是指为满足整理区生产与生活需要而修建的道路系统。道路工程因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经济社会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路面材质、路面宽度等方面。目前田间道路主要分为田间道和生产路。1.2.2 任务(1)研究浙江省不同工程类型区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的适宜类型。根据浙江省不同工程类型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可达到的灌排条件,研究与各工程类型区相适应的灌溉工程(包括渠灌、管灌及喷微灌)、明沟排水工程的类型

11、,以及与灌排工程相适应的田间道路工程类型。(2)研究与浙江省不同工程类型区相适应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按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要求,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现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研究和制定与浙江省不同工程类型区相适应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1.3 基本原则本标准编写的主要原则是:(1)坚持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与现有相关行业的标准、定额、指标相衔接、相协调原则。土地整理工程项目的设计标准要求与国家及省颁发的农田灌排、水土保持等标准相衔接,与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田改造等技术要求相协调,满足浙江省不同工程类型区土地整理

12、的建设要求,确保土地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有效性。(2)坚持实事求是,增强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标准制订要与浙江省土地整理的实际紧密联系,既要注重标准、定额和指标的准确性、统一性,又要注重标准、定额和指标的适用性、可操作性。(3)坚持因地制宜、科学严谨的原则。标准制订要与浙江省的地貌类型相结合,综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农业区划等研究成果。所制订的工程标准、定额和指标应与浙江省的水、土等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相适应,相匹配。(4)坚持善于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的原则。应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多年来的工程建设经验,善于学习和总结,同时针对土地整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考虑使用和管护要求,创新性的

13、制定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标准和指标,以满足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的现实需要。1.4 主要依据(1)关于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7137号);(2)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方案;(3)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分区研究成果;(4)已实施项目规划设计报告(5)实地调研资料;(6)相关行业标准;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 研究方法根据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方案,结合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和工程模式,全国土地开整理工程体系的研究成果,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并充分考虑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开展调查研究,具体分

14、析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的工程内容和现状特点,采用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制定与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不同工程类型区和工程模式相适应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1)实地抽样调研法。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调查研究全省不同地貌类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壤以及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农田水利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以及建设效益,为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综合比较分析法。在收集土地、水利、土壤、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农田水利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的特性,通过对不同工程类型区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模式的比较

15、、分析以及归纳综合,初步制定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3)典型案例分析法。在全面调查全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并与初步制定的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比较,并广泛征求基层技术人员的意见,确定研究土地开发整理中灌溉排水及田间道路工程建设的区域特性及其工程建设标准。(4)专家论证。广泛征求业内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成果,形成专题研究报告。1.5.1 技术路线本研究分六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落实研究人员,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研究内容、进度和质量保障措施。第二阶段是资料收集与调查研究阶段。本阶段主要

16、是收集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现有相关行业的标准、定额、指标,同时针对研究的主要内容编制调查表格,确定调查对象,完成面上调查。第三阶段是专题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研究相关行业标准对浙江省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研究浙江省不同类型区域土地整理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这些经验的成熟性、技术性、先进性和推广性,形成具有更符合浙江省实际、具有技术先进、更可操作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第四阶段是实地验证和征询意见阶段。本阶段课题组将带着专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到浙江省各类型区进行实地验证,同时召开当地土地、水利、农业、交通、电力、林业、环保等部门专家意见征询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第五

17、阶段是成果论证阶段。本阶段会请省、部级专家对专题成果进行论证,根据会议意见修改完善专题文本。第六阶段是成果提交阶段。具体的技术路线见下图。成果论证成果验收准备工作人员组织工作方案制定实地验证和意见征询各类型区典型工程验证当地专家意见征询专家论证成果修改完善专题研究灌溉工程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泵站及输配电工程田间道路工程资料收集与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行业标准、定额、指标典型县调查图1-1 专题研究技术路线图2 相关标准研究2.1 概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出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建设目标,它融合了农业、水利、林业、交通、水土保持、环境、电力、建筑等专业技术。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18、以下简称标准)就是要在广泛吸收其它行业专业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特点,建立属于该专业的工程技术标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相关行业标准应用研究,主要解决标准在编写中与相关行业现有标准内容的衔接问题,为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浙江省地貌、土壤、气候、植被类型复杂,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地工程实施条件差异较大,在直接引用相关行业标准的同时,课题组根据各工程类型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对直接引用的相关行业标准作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此外,在标准编制过程中,课题组结合工程类型区划分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特点,新制定了部分标准条文。因此,直接引用标准、修改标准和新制定标准形成了标准内容的主要构成元素。2.

19、2 相关标准引用研究2.2.1 相关标准引用研究任务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是一个多学科、综合性强的课题内容,其标准的制定应包括多个专业组成的体系内容。所以研究、参照和引用相关行业标准是标准编写的基础性工作。相关标准引用研究的任务是:以现有标准为依据,研究土地开发整理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建筑等部门标准规定内容的衔接,为土地利用、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的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2.2.2 参照、引用相关标准的原则根据本标准编写的要求和浙江省的实际情况,主要原则是:(1)相关性原则。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涉及国土、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电力、建设、规划等部门,这些部门都有其行业标准或设计

20、规范,相关行业标准研究并不是选择这些部门所有的标准或规范,只是选择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内容相关的行业标准或设计规范作为研究对象。(2)层次性原则。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四个层次,相关行业标准研究仅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在标准内容选择上,严格遵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使用层次;上层次标准有规定时,首先引用上标准层次内容;上层次标准没有规定时,依次使用下层次标准内容。(3)标准引用成果采用组合类和单项工程类,分别提出规定。即在研究时,将现有标准分为综合类、单项工程类、结构类等三种分类,综合类标准为项目规划和工程布局服务;单项工程标准提出各单项工程的等级

21、、规模、结构组成及设计条件等;分部工程标准提出材料组成、质量指标等要求。2.2.2 参照、引用相关标准情况相关行业的标准是经过相当长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当标准中涉及的内容在其他相关标准中已有规定时,宜将这些相关标准作为引用标准。引用标准中的被引用内容应为本标准的组成部分。引用标准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其他行业标准、ISO 标准、IEC 标准、其他国际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或参照,构成本标准的有效条文。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 J85-85;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

22、0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0203-2006;防洪标准GB 50201-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2-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3-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199

23、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风沙治理技术GB/T 16453.5-1996;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TD;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T246-199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 103-95;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 4-1999;水闸设计规范SL 265-2001;机井技术规范SL 256-200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 18-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

24、T 310-1996;浙江省准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试行)(DB33/T440-2003)2.3 改造和新制定标准情况标准中既有强制性的,又有一般性的;有国家的,还有行业和地方的;还有一些是技术规定或技术导则。在制定标准过程中,首先对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认真研究,根据本标准涉及到的内容对相关行业标准进行分类,对相关引用标准的实质内涵进行理解,正确把握执行力度;其次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和客观需要初步确定出相关标准;再次组织相关专家对标准进行适应性论证,对相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总之,无论是改造标准还是新制定标准,都紧密联系实际,当不能满足本标准工程建设需要时,根据实践经验或相关专家研究、论证对其进行必要修

25、改,以确保标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2.4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涉及水利、农业、林业、建筑和交通等方面的工程建设内容,其中任何一项标准都不可能涵盖建设内容的方方面面,当标准的规定或要求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时,应根据当地的实践经验或相关专家研究、论证来选取适宜的工程建设标准,以便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3 灌溉排水工程建设标准研究3.1 概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作用在于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灌溉与排水工程与土地平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工程组成了土地开发整理的单项工程体系,灌溉与排水工程又包括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喷微灌工程、排水工程、

26、泵站及输配电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等单位工程。3.1.1 建设规模等级土地开发整理建设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规模等级,也影响着投资的大小,因此首先应对土地开发整理的规模大小进行等级划分,从而才能进行工程的等级划分。根据国家重点投资和示范项目建设规模要求(见表3-1),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规模一般均在2000 hm2以下。浙江省山多地少,从尊重客观事实出发,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的建设规模宜分大、中、小型,详见表3-2。表3-1 国家重点投资和示范项目建设规模表项目性质地貌总规模(公顷)单片规模(公顷)总片数开发丘陵100-6002010平原400-20005010整理丘陵100-1000401

27、0平原400-20006010复垦丘陵60-4006010平原200-10006010表3-2 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规模控制目标表项目类型项目级别投资来源建设规模(ha)独立片数(片)单片面积(ha)土地整理大型平原河网区200010200山地丘陵区100010100中型平原河网区1000200010150山地丘陵区60010001050小型平原河网区10004001560山地丘陵区1006001540土地开发大型平原河网区100010100山地丘陵区6001050中型平原河网区75010001060山地丘陵区6003001030小型平原河网区7504001050山地丘陵区3001001

28、020土地复垦大型平原河网区500680山地丘陵区250650中型平原河网区200500870山地丘陵区250100825小型平原河网区2001060山地丘陵区10010203.1.2 工程建设等别根据项目建设规模等别的划分,项目区内引水、提水工程的流量规模应与项目区土地面积对应,对于多个项目片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当按单片土地面积或流量规模分属不同的工程等别时,其工程等别按其中最高等别确定。项目区内引水、提水工程的流量规模等别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规定,同时应符合本标准对工程建设等别的规定。与水利行业的灌区

29、建设规模相比均为小型工程,但为了控制工程投资,有必要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等别以及建(构)筑物等别,依土地开发整理特点进行划分。(1)水源工程等别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水源工程主要指蓄水量在10万m3以下的塘堰、蓄水池、小型拦河坝(闸)工程等。为了控制投资规模,土地开发整理建设项目有必要对10万m3以下的塘堰、小型拦河坝工程进行分级。塘堰(10万m3以下)以蓄水量为标准,工程等级划分为大型、中型与小型,笠见表3-3。表3-3 塘堰(10万m3以下)工程等级划分表工程等别大型中型小型总蓄水容积(104m3)105511小型拦河坝(闸)工程等级以流量为标准,工程等级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详见表3-4。

30、表3-4小型拦河坝(闸)工程等级工程等别大型中型小型引水流量(m3/s)52211水源工程修筑于堤上时,则其级别不得低于堤的级别。(2)输排水及泵站工程等别在农田灌溉与排水过程中,一定时间内需水量和排水量的满足是决定输排水工程大小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进行输排水工程等别划分的过程中,以流量为依据有利于级别的控制。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所涉及的灌排工程均为田间末级工程,其级别划分可按表3-5进行。相应的渠系建筑物级别划分见表3-6,须注意的是在堤上修筑的渠系建筑物,其级别不得低于堤的级别;渠系建筑物与公路交叉布置时,其级别不得低于公路的级别。表3-5 输水工程、排水工程等级划分表工程等级工程类型大型中型小

31、型灌溉流量(m3/s)农渠/0.5斗渠/511排水流量(m3/s)农沟/511斗沟20101022表3-6 渠系建筑物工程等级划分表工程等级大型中型小型过水流量(m3/s)105511与灌排工程紧密联系的是泵站工程,为与输排水工程配套,泵站工程以流量或装机功率为划分标准,详见表3-7。表3-7 灌溉、排水泵站工程等级划分表工程等级大型中型小型装机流量(m3/s)102211装机功率(104kw)0.10.010.010.0050.005注:1、装机流量、装机功率是指包括备用机组在内的单站指标; 2、当泵站按分等指标分属两个不同等级时,则按高等级确定。3.1.2 灌溉标准灌溉工程设计时应首先确定

32、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灌溉设计保证率作为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小型水稻灌区的灌溉工程也可按抗旱天数进行设计。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在工程设计使用期内,能保证正常灌溉供水年数所占的百分数。例如设计保证率P=80%表示灌溉设施在长期运用过程中,平均每100年保证正常供水80年。灌溉设计保证率是一项在经济分析基础上产生的指标,由于它综合反映了灌区用水和水源供水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能较好地表达灌溉工程的设计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因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不同,可根据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区规模灌水方法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1)浙东北水网平原类型区本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

33、润,光照充足。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纵横密布,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另外有丘陵岗地以及波状、倾斜平原分布。本区水资源丰富,能满足农田灌溉的需要。本区的浙东和浙北地区是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较高的地区。耕地分布连片集中,土壤类型以水稻土和潮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力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目前实际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在7595%之间。考虑上述因素,本着不低于现有水平并适当提高的原则,本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保证在8095%之间,低山丘陵旱作区可当降低到75%。其中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095%;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85%;沿江平原工程类型

34、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595%。水田对灌溉的要求较高,故其灌溉保证率适当提高。结合近年来的灌溉实践,水旱作物的灌溉保证率按表3-11确定。(2)浙西北山地丘陵类型区浙西北山地丘陵类型区处于浙江省的西北部。本区的年降水量比较丰富,日照时数年辐射总量为我省低值区。本区暴雨、热雷雨较多,在开化县的马金附近是全省的梅季暴雨中心之一。区内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较为高峻,地形切割较深,起伏变化较大,并有不少丘陵盆地,河谷小平原错落分布。本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部分地区经济发达。耕地零碎分散,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潴育水稻土为主,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力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一般。目前实际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在7

35、085%之间。考虑到山地丘陵灌溉的实际可能性,本区灌溉设计保证率旱作可取7085%,以水田为主的可取8095%。其中浅丘冲陇工程类型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595%;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085%;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80%。(3)浙中丘陵盆地类型区浙中丘陵盆地类型区位于钱塘江、曹娥江上游,是浙江省最大的丘陵、盆地集中分布区。境内山间盆地分布广泛,山丘坡地面积大,盆地气候特征明显。水资源相对不足,夏秋季少雨,丘陵山区伏秋干旱较为严重,是本省干旱集中区。本区的金衢盆地是全省的夏季高温中心之一。本区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偏上,部分地区经济发达。本区旱地农业颇有特色,但秋季

36、缺水易旱。大小河流众多,水利设施差,梅雨季节极易发生暴雨和洪涝,土壤类型以红壤、紫色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力条件较好。目前实际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在7095%之间。本区所涉及的工程类型区较为复杂,由于水源相对不足,本区灌溉设计保证率旱作可取7585%,部分山地丘岗可以取70%,以水田为主的可取8095%。各类型区按以下标准确定灌溉保证率: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8595%,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8095%,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8090%,浅丘冲陇工程类型区8090%,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7580%,从盆地到山岗逐渐提高。(4) 浙西南山地类型区浙西南山地类型区位于浙江西南部,境内山地集中连片,山高谷深,坡陡流急

37、,水力资源丰富,是浙江省山地面积最大的区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土壤类型以红壤、黄壤为主,土层深厚,土地肥力条件较好。本区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水利设施条件较差,目前实际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在6080之间,少部分平原灌区可达85。本区水力资源丰富,但农田灌溉的成本较高。本区灌溉设计保证率旱作可取7585%,以水田为主的可取8095%。各类型区按以下标准确定灌溉保证率: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8595%,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8090%,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7585%。(5) 浙东南沿海岛屿丘陵港湾平原类型区浙东南沿海港湾平原类型区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东面濒海,西面背山。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原、港湾、丘陵交错,海

38、涂资源丰富。其中舟山群岛以丘陵为主,地貌特点是丘陵岛屿和海域相间分布,岛屿型滩涂面积广阔。土壤类型多样,以水稻土、红壤、盐土、灰潮土为主。气候受亚热带海洋气候影响较深,温暖湿润。本区是浙江省经济中等发达地区,部分地区经济发达。本区淡水资源相对匮乏,灌溉主要靠外来水源,成本较高。水设施条件一般,目前实际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在7090之间。由于本区淡水资源欠缺,农田灌溉成本较高,灌溉设计保证率旱作可取7585%,以水田为主的可取8095%。各工程类型区按以下标准确定灌溉保证率: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9095%,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8595%,海岛丘陵工程类型区7590%,滨海脱盐低地平原工程类型区809

39、0%,滨海盐化低地平原工程类型区8090%。综上所述,不同工程类型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按表3 -11确定。表3-11 不同工程类型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一级工程类型区二级工程类型区作物类型灌溉设计保证率(%)浙东北水网平原类型区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8090水稻为主9095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7580水稻为主8085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8590水稻为主9095浙西北山地丘陵类型区浅丘冲陇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8085水稻为主8590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7580水稻为主8085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7075水稻为主8085浙中丘陵盆地类型区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8085水稻

40、为主9095丘陵盆地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7580水稻为主9095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7580水稻为主8090浅丘冲陇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7580水稻为主8090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7075水稻为主7580浙西南山地类型区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8590水稻为主9095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8085水稻为主8590山地丘岗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7580水稻为主8085浙东南沿海岛屿丘陵港湾平原类型区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8090水稻为主9095沿江平原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8090水稻为主9095海岛丘陵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8085水稻为主8590滨海脱盐低地平原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8

41、590水稻为主9095滨海盐化低地平原工程类型区旱作为主7580水稻为主85903.1.3 排水标准(1)排渍标准水与土壤生态关系密切,水分对土壤的气、热、肥等因素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其存在的形态、性质和数量、水土之间的吸力,以及作物根系吸水力与土粒吸水力之差。当土壤中的水分不能满足作物需水时,作物蒸腾大于根系吸水,作物便会呈现缺水状态,缺水严重时会呈现凋萎。而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作物也将引起作物的凋萎。当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时最适于旱地作物的生长。地下水埋深直接影响土壤水气比例关系,地下水位浅,降雨层或者上层滞水时,容易形成渍害,影响产

42、量。因此,渍害是影响农作物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作物根系活动层的深度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明显。不同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地下水埋深要求亦不相同。地下水位埋深大,土壤通气好,适于根系生长,作物根量多,活力强,吸收养分多,叶面积指数高,绿叶数多,有效穗和粒数多,有利高产。陆建贤、王国峰等在对浙北嘉湖平原农田渍害的土壤因素及其特性进行研究后,认为造成浙北嘉湖平原农田渍害原因是:1)地势低平。农田高程大多在3.54.0m左右,冬季地下水位50cm左右。2)土壤颗粒匀细。耕层粘粒(23,0.05ram)6,无效孔隙(45,通气孔隙总孔隙65,田问持水量55,且高含水量时呈正常收缩,体变率近于或等于l。原状土的

43、收缩率30,因颗粒匀细,粘粒含量高,其重塑的土体收缩率都在30以上,原状土的土体收缩率接近重塑土,必定导致粘闭滞水。5)持水性大。大雨后30cm水田土层内吸力3kpa(pF=1.48)。6)稻田渗漏量低。据水稻土植稻期间渗漏量的涮定,认为凡烤田前渗漏量2mm日;烤田后l0cm的青泥层(潜育层),Fe2- 反应(铁氰化钾法)在23级以上。8 )土壤碳氮比高(一般10),供氨强度低(碱解氮占全氮7.88.5),养分释放慢,作物前期起发差,而中后期易猛发,属“迟发型 土壤。浙江省水利厅在农业结构调整对农田水利要求的调研中,对浙江省各类型区的降渍现状作了调研,并就效益农业对降渍提出了要求。现状降渍分别

44、为浙北嘉湖平原深度为0.40.8m,宁绍平原0.60.8m,金衢盆地0.31.0m,沿海地区0.21.0m,浙西南山区0.30.8m,舟山海岛地区0.50.7m。效益农业降渍要求分别为浙北嘉湖平原深度为0.60.8m,宁绍平原0.60.9m,金衢盆地0.60.8m,沿海地区0.61.5m,浙西南山区1.01.2m,舟山海岛地区0.60.8m。根据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棉花、玉米要求地下水位在34d内降至0.140.15m,小麦在34d内降至0.50.6m,水田区水稻要求在晒田期内35d地下水位降至0.40.6m。据此,本标准提出如下降渍标准(见表3-12)。表3-12 不同工程类型区降渍标准一级类型区二级工程类型区降渍标准(m)浙东北水网平原类型区水网圩田平原工程类型区0.61.0低山丘陵工程类型区0.71.0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