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3单元 单元说课稿+测试卷+教案+反思+课时练+学案+爬坡题+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3单元 单元说课稿+测试卷+教案+反思+课时练+学案+爬坡题+总结.pdf(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带来的是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解读。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单元体系、教材解析、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八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这一学段关于解决问题的要求是: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教学内容是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要是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掌握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问题出发分析并解决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积累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感受从问题出发进行思考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教学重难点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本单元教学的解决问题策略是“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从题目中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先找出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
3、两个条件;再把上述条件中的未知项作为新的问题,并继续寻找与它直接相关的另外两个条件。像这样执果索因、逐步推理,直到所需的条件都能从题目中找到为止的思考方法,我们称之为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体验并掌握这一策略,对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五、单元体系解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了相关内容,像二年级下册的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三年级上册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从能力上来看,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体验了数学与日常生
4、活的联系,经历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本单元的教学则是以此为基石,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体验并初步掌握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六、教材解析(一)内容结构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例题引导学生从已经掌握的常见数量关系出发,体会并掌握如何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每道例题后的“想想做做”以及练习四中,教材还安排了以图文、表格等不同方式呈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变式应用中逐步掌握上述策略,加深对策略的体验。(二)教材编排的特点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选择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尝试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
5、和思考。教材安排的两道例题都是与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其中,例 1 要解决的问题是“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根据生活经验,容易知道“要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就要选择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并先算出购买这样的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这样的思考过程既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相符,又体现了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的基本策略特点。2.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帮助他们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教材安排的两道例题都是按照“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回顾反思”这四个基本环节来展开。“理解题意”侧重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利用几何直观表达自己对题中关键信息的理解;
6、“分析数量关系”则突出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进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思考过程;“列式解答”则鼓励学生依据已经的解题思路以及对相关运算含义的理解各自独立完成;“回顾反思”则主要通过对不同问题解答过程的比较,归纳出它们在思考方法层面的内在一致性,从而形成对解决问题策略较为理性的认识。显然,经历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而且有助于他们不断加深对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富有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变式练习中感受所学策略的普遍意义,逐步掌握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教材中的两道例题都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呈现的,
7、习题中既有纯文字方式呈现的问题,也有以表格方式呈现的问题,还有结合线段图呈现的问题。相关实际问题所涉及数量关系,既有求剩余、求和、比多比少,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也有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求速度、单价和经过时间相关的内容。通过解答这些富有变化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他们体会到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一策略的广泛应用,从而逐步加深策略体验,不断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七、教学建议对例题的教学,可以分四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1.抓住题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例 1 第一次教学从问题出发的思考,用图画分别给出两套不同的运动服价钱130
8、 元和 148 元,两顶不同帽子的价钱 16 元和 24 元,两双不同运动鞋的价钱85 元和 108 元。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带 300 元钱,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能剩下多少元?”学生已经知道,买东西的时候,如果付出的钱多于物品的价钱,应该找回一些钱(即剩下一些钱),其数量关系是“剩下的钱付出的钱物品的价钱”。例题要求“最多剩下多少钱”,这里为什么用“最多”这个词?怎样使剩下的钱最多?都是理解题意必须弄清楚的。课堂上只要组织他们围绕“最多剩下多少元”的含义展开讨论,就能提取已有经验,正确理解问题。例 2 则利用线段图直观表示题意和数量关系。已知一条裤子卖 48 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裤子
9、的 3 倍,求买一套衣服需要多少元。教材画出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 48 元,要求学生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并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所求问题。通过画图以及表示所求问题,学生能直观体验上衣价钱与裤子价钱的关系,明白上衣的价钱虽然不直接知道,但根据“上衣价钱是裤子的 3 倍”可以求得。在线段图上还能进一步看出所求问题“买一套衣服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的钱”包括买一件上衣的钱和买一条裤子的钱,是上衣价钱与裤子价钱的总和。学生经过这些画图与思考,完全进入了问题情境,形成了有利于解题的氛围。2.联系上述讨论所获得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从所求问题出发,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鼓励学生“根据问题
10、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例1 联系购物的经验,得出数量关系式“剩下的钱=付出的钱-用去的钱”。在这个数量关系式上,付出 300 元已经知道,用去的钱还不知道,于是形成先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需要多少元”,再算“付 300 元应该剩下多少元”的解题思路与步骤。3.鼓励学生依据上述解题思路各自列式解答,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材还充分利用例题情境,接着安排“想一想”,启发他们仿照例题的思考过程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探寻解题思路,帮助他们在自主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相关的策略体验。4.组织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他们的体会,引导他们通过对不同问题解答过程的比较
11、,进一步明确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的基本过程,既:先找出与所求问题直接相关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是否已知来确定下一步的思考方向,最终在所求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八、评价建议对学生本单元学习情况的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是否初步掌握从问题出发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自觉运用这一策略;能否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有无主动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意识;是否乐于和同学交流自己解决问题时的想法。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组织评价时,要结合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活动进行,重点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且注意他们在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情况。要特别关注学生独立解答实
12、际问题时的表现,看题中数量关系和呈现方式有所变化时,他们是否仍然能够正确运用策略解答问题。总之,“解决问题”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上是我对本单元的理解,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一)一、填空题。1.冬冬今年7岁,爷爷的岁数是他的9倍,爷爷今年()岁,爷爷比冬冬大()岁。2.比 45 多 17 的数是(),比 62 少 25 的数是()。3.两个加数的和是 85,一个加数是 4
13、6,另一个加数是()。4.60600不够。答:支付 600 元不够。七、2+1=31383=46(头)462=92(头)答:养牛场养的母牛有 92 头,公牛有 46 头。教案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用分析法解决问题的策略。2.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法,即从问题入手分析已知条件,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在图中表示出来。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策略的多样性。数学教学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
14、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了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熟练运用有效的策略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编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介绍分析法、画图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从而使这一课程目标的落实有了具体的依托。不难看出,教材单独编排“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旨在突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形成策略意识这一观点。2.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用分析法和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用分析法和画图法整理信息的价值,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性,
15、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用分析法解决问题的策略1 课时2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1 课时3练习1 课时用分析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第 27、第 28 页内容。1.让学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初步学会用分析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学会从问题入手和从条件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有关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获得克服困难及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问题入手,逐步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课件投影。课件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小明和爸爸带 300 元去运动服饰商
16、店购物,他们准备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老师: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学生甲:运动服有两种,分别是 130 元和 148 元。学生乙:运动鞋有两种,分别是 85 元和 108 元。学生丙:帽子也有两种,分别是 16 元和 24 元。老师:小明和爸爸只带了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你是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这句话的呢?让学生积极发言,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甲:我觉得都买最便宜的就能剩下更多的钱,但是这样肯定买的衣服质量不好。学生乙:那是不是可以买衣服贵一点,鞋便宜一点,或者买衣服便宜点,买鞋贵点呢?
17、学生丙:购买的衣服和鞋的总价钱最低的时候,剩下的钱最多。(对回答出此种答案的学生,老师要给予鼓励)1.数量分析,寻求策略。老师:通过分析上面的数量关系,你知道要先算什么吗?学生: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买东西用去的钱,我们可以先算出可能用去多少元。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计算方法如下:第一种:130+85=215(元)第二种:130+108=238(元)第三种:148+85=233(元)第四种:148+108=256(元)老师追问:算出这些和我们解决最终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吗?学生:可以比较一下四种情况哪种用的钱最少,这样就可以用带来的钱减去用的最少的钱,剩下的钱就是最多的。老师:非常好,那我们就比较
18、一下这四种情况哪种用的钱最少?学生:21523323828所以买 24 元的帽子找回的钱最少,最少找回 28 元。老师:你还有其他的验证方法吗?(学生自由发言,大家一起探讨方法是不是合适)教材第 29 页“想想做做”的第 3 题。教材第 29 页“想想做做”的第 4 题。课堂作业新设计(1)44=16(元)20+16=36(元)(2)44=16(元)35-16=19(元)这两道题都要先算“4 个茶杯共多少元”。思维训练提示:要求的是铺了多少块白地砖,已知共铺了169块地砖,先求出四角和中央的花地砖一共是 59=45(块),剩余的白地砖就是 169-45=124(块)。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用分析
19、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步:一共用去多少元?第一种:130+85=215(元)第二种:130+108=238(元)第三种:148+85=233(元)第四种:148+108=256(元)第二步:最多剩下多少元?215233238256,215 元是最少的。最多剩下 300-215=85(元)。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材第 2930 页。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2.会用画线段图描述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4.通过读题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在解答问题中培养
20、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交流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中培养倾听与表达的习惯。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课件,投影仪。上节课我们在购物中学习了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利用这一策略能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解题更快捷。这节课我们还是在购物中学习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出示教材第 29 页购物情境)老师:通过看图可知,一条裤子 48 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 3 倍。你还能得出哪些信息呢?老师:通过分析上面的信息,你知道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直观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画线段图法。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 3 倍,就画一条长是上面线段 3 倍长的线段表示上衣的价格。苏教
21、版三年级 下数学学生:上衣的价格不知道,要先求出上衣的价格。我们可以列式为483=144(元)。学生:用一件上衣的价格加上一条裤子的价格就是一套衣服的钱。老师:怎么列式呢?学生:144+48=192(元)。老师:这样分步算是一种很清晰的计算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解题方法吗?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想法。学生汇报:通过看线段图我们可以发现表示上衣价格的线段是表示裤子价格线段的 3 倍,(3+1)就表示一套衣服是裤子价格的 4 倍,所以一套衣服的价格就是484=192(元)。老师:(首先要表扬该学生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优点能更加清晰地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一套衣服的价格是一条裤子
22、价格的 4 倍,这样我们又发现了一层新的数量关系。那么,再进一步思考“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呢?”学生甲:可以先算出一件上衣的价格是 483=144(元),再用一件上衣的价格减去一条裤子的价格就是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的钱。列式是483-48=96(元)。学生乙:还可以从上面的线段图中看,表示上衣的价格的线段比裤子长 2 段,每段表示的是 48 元,所以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用 482=96(元)。老师:通过看线段图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简单的,那么上面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解答过程有什么不一样?学生甲:两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一样的,都是情境中给出的裤子的价格,
23、不同的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是所求的问题不一样。学生乙:数量关系是不一样的,一套衣服的总价=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买上衣比裤子多用的钱=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数量关系不同解题的方法就不同。学生丙:但是都要先算出一件上衣的价格。如果根据线段图直接解决问题就简单多了。老师:好了同学们,说说吧!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甲:我学会了画线段图。学生乙:我学会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种问题的方法。学生丙:我知道画图的时候不能画得太长。老师:对,我们要根据倍数的多少来确定线段得长度。老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小!画线段图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相
24、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大的收获。1.教材第 31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1)学生审题,明确题意。(2)说一说你的做题方法。2.教材第 33 页练习四的思考题。(1)学生审题,明确题意。(2)用画线段的方法解题。(3)全班交流、讨论,集体订正。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书架上有两层书,第一层的本数比第二层本数的 2 倍少 3 本,两层书共有 153本。第一层和第二层各有多少本书?课堂作业新设计1.(1)足球比篮球多的数量=足球的数量-篮球的数量要先算足球的数量。(2)苹果和香蕉的总箱数=香蕉的箱数+苹果的箱数要先算苹果的箱数。2.提示:画线段图解决问题如下。小芳:273=9(岁)妈妈:94=36(岁)
25、思维训练153+3=156(本)第二层:1563=52(本)第一层:522-3=101(本)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数量关系式:一套衣服的总价=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买上衣比裤子多花的钱=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练习教材第 32、第 33 页。1.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的方法回顾与总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2.让学生熟悉用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使做题更加便捷。3.通过审题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分析题意,提炼出有助于解题的相关信息;并且通过小组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理解题意,列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课件,投影仪。1.教材第 32 页练习四的第 1 题。(
26、1)学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2)学生独立计算,明确题意。(3)集体订正答案。2.教材第 32 页练习四的第 2 题。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学生审题,说说先计算什么。(2)指名找同学计算。(3)全班订正答案。3.教材第 32 页练习四的第 3 题。(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订正答案。4.教材第 32 页练习四的第 4 题。(1)学生读题、审题,明确题意。(2)提出计算方法。5.教材第 32 页练习四的第 5 题。(1)学生列式解答,老师个别辅导。(2)集体订正答案。6.教材第 33 页练习四的第 7 题。(1)学生认真审题,明确题意。(2)提出用除法计算。(3)学生列式解答,老师个别辅
27、导。(4)全班订正答案。7.教材第 33 页练习四的第 10 题。(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2)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列式解答。(3)集体订正答案。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教材第 33 页练习四第 11 题。(1)了解时和分之间的数量关系。(2)学生独立计算。(3)集体订正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1)剩下的长度等于总长度减去已经修了的长度。可以先算已经修了多少米。458=360(米)520-360=160(米)(2)大米和面粉的总袋数等于大米的袋数加上面粉的袋数。可以先求出面粉有多少袋。60-22=38(袋)60+38=98(袋)2.(1)925=225(个)540-225=315(个)3.4
28、80+400=880(千克)480+880=1360(千克)4.(1)18+7=25(盆)25+18=43(盆)(2)80-43=37(盆)5.(1)323=96(页)150-96=54(页)(2)150-40-32=78(页)6.600-300=300(米)3005=60(米)7.甲商店:426=7(元)乙商店:6+2=8(袋)488=6(元)因为 67,所以乙商店卖得便宜一些。思维训练225+540=765(个)(2)925=225(个)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20+5=25(分)25+20=45(分)1 时=60 分60-45=15(分)3.13.1 用分析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分析法解决问题的
29、策略1.在本节的学习中,主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化,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从问题入手分析已知条件,得出数量关系式,进而解决问题。2.本节例题难度不大,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3.数学的学习讲究系统性,本节是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基础课时,主要任务放在了对学生思考方式的培养上。3.23.2 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1.本节是在学生掌握了用摆纸条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之后,抽象出的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题,让学生初步体会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体验解决问题中的思考策略
30、。“策略”如一根红线,贯穿全课的教学。2.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可以在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练习中习得,而策略却不能从外部直接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中感悟获得。在这节课中循循善诱,丝丝入扣,引导学生探索出画线段图整理的方法,并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策略的优势,使学生逐步接受了“先画图,再解答”的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为以后解决稍复杂的数学问题奠定了知识和方法的基础。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过程。同时,老师也非常重视与学生之间真诚地交流,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并且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画线段图整理条件和问
31、题”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课时练课时练3.13.1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1 1)1.直接写得数。3050=()5006=()143=()4070=()5030=()6500=()415=()5060=()2.玩具厂男职工有 32 人,女职工分成 4 个小组,每组有 18 人。(1)男、女职工一共有多少人?(2)男职工比女职工少多少人?3.阿姨带 500 元到超市购买奶粉。奶粉有单价58 元的,78 元的,98元的。如果阿姨买 4 袋奶粉,最多还剩多少元?最少呢?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1500 3000 42 2800 1500
32、 3000 60 30002.(1)32+184=104(人)答:男、女职工一共有 104 人。(2)184-32=40(人)答:男职工比女职工少 40 人。3最多:500-584=268(元)最少:500-984=108(元)答:最多还剩 268 元,最少还剩 108 元。3.23.2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2 2)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照样子算一算,填一填。159=1510-15=150-15=135279=()10-()=()-()=()369=()10-()=()-()=()849=()10-()=()-()=()2.小红剪了 19 个五角星。小芳比小红
33、少剪 5 个,小云剪的个数是小红的 5 倍(1)小红和小云一共剪了多少个?(2)小红和小芳一共剪了多少个?3.一辆玩具车售价 99 元,一架玩具直升机比一辆玩具汽车贵 16 元。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架玩具直升机一共要多少元?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1.279=(27)10-(27)=(270)-(27)=(243)369=(36)10-(36)=(360)-(36)=(324)849=(84)10-(84)=(840)-(84)=(756)2.(1)195+19=114(个)答:小红和小云一共剪了 114 个。(2)19-5+19=33(个)答:小红和小芳一共剪了 33 个。3 99
34、+16+99=214(元)答:买一辆玩具汽车和一架玩具直升机一共要214 元。3.33.3 练习四(练习四(1 1)1.照样子算一算,填一填。1511=1510+15=150+15=165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2711=()10+()=()+()=()3611=()10+()=()+()=()8411=()10+()=()+()=()2.同学们去游乐场游玩,玩跷跷板的有 16 人。(1)荡秋千的比玩跷跷板的多 3 人。玩跷跷板和荡秋千的一共有多少人?(2)玩滑滑梯的同学人数是玩跷跷板的 4 倍。玩滑滑梯的比玩跷跷板的多多少人?3.24 位老师带着 12 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平均每班有 45 人。去
35、春游的师生一共有多少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2711=(27)10+(27)=(270)+(27)=(297)3611=(36)10+(36)=(360)+(36)=(396)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8411=(84)10+(84)=(840)+(84)=(924)2.(1)16+3+16=35(人)答:玩跷跷板和荡秋千的一共有 35 人。(2)164-16=48(人)答:玩滑滑梯的比玩跷跷板的多 48 人。3 24+1245=564(元)答:去春游的师生一共有 564 人。3.43.4 练习四(练习四(2 2)1.在得数小于 3000 的算是后面画“”。2872 6971 816258 4938
36、 522863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2.停车场有 25 辆大客车,小轿车比大客车多 3 辆,面包车比小轿车少 17 辆。面包车有多少辆?3.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动物园。成人票 30 元,儿童票 15 元,全家买门票一共要用多少元?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在第 2、4、6 个方格里画“”。2.25+3=28(辆)28-17=11(辆)答:面包车有 11 辆。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3.302=60(元)60+15=75(元)答:全家买门票一共要用 75 元。项目1.学案学案3.13.1 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分步解决问题分步解决问题内容果园里有苹果树 78 棵,梨树有 6
37、 行,每行有 14 棵,梨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2.见教材第 27 页例题。分析与解答:要求剩下的钱,可以用()减去()。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价格最低的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钱,再用带来的钱减去一共用去的钱即可。一共用去多少元:130+85=215(元)剩下多少元:300-215=85(元)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解决问题时,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4.工程队修一条 146 米长的水渠,已经修了 66 米,剩下的打算 8 天修完,平均每天需要修多少米?5.王叔叔今年收了1
38、8 筐梨,每筐梨有 20 千克,收了苹果 800 千克,王叔叔收的苹果比梨多多少千克?温馨提示知识准备:常见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46=84(棵)84-78=6(棵)2.带来的钱用去的钱3.略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4.146-66=80(米)808=10(米)5.1820=360(千克)800-360=440(千克)3.23.2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画线段图解决问题项目内容1.刘老师买了 5 个足球,每个 60 元;买了 4 个篮球,每个 50 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2.商店中,一条裤子 48 元,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 3 倍,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分析与解答:已知条件
39、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我们可以画线段图分析。一套衣服的价格等于上衣的价格加上(),上衣的价格不知道,要先算出,根据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 倍,用乘法计算,列式计算为()。再求买一套衣服的价格,列式计算为()。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解决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表格或画()分析数量关系。4.小王家养鸡和鸭一共 54 只,卖掉 20 只鸡后,鸡和鸭的只数同样多。小王家原来养鸭多少只?养鸡多少只?5.一本故事书 120 页,小刚已经看了 4 天,每天看 25 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温馨提示知识准备:能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画线段图。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605+504=500(元)2.裤
40、子的价格483=144(元)144+48=192(元)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3.线段图4.54-20=34(只)鸭:342=17(只)鸡:17+20=37(只)5.425=100(页)120-100=20(页)爬坡题爬坡题三、解决问题的策略三、解决问题的策略1、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 2100 米,乐乐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分钟走了 13 分钟后,距离乙地还有多少米?95 米,走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平均每分钟走95 米,走了13 分钟,可以算出乐乐走了多少米,再用总的距离减去走过的距离,求出的差就是距离乙地的路程。解答:9513=1235(米)2100-1235=865(米)答:距
41、离乙地还有 865 米。2、实验小学比育才小学多 60 台电脑,实验小学给育才小学 10 台后,实验小学的电脑数量是育才小学的 2 倍,原来实验小学和育才小学各有电脑多少台?解析:实验小学比育才小学多 60 台电脑,实验小学给育才小学 10 台后,实验小学的电脑数量是育才小学的 2 倍,此时实验小学比育才小学多 60-102=40(台)。根据分析画图:育才小学原来的电脑台数比 40 台少 10 台,最后求出实验小学原来的台数。解答:60-102=40(台)40-10=30(台)30+60=90(台)答:实验小学原来有电脑 90 台,育才小学原来有电脑 30 台。第三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苏教版三年级 下数学易错集锦易错点:解决问题时数量关系不清。误区点拨:(1)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常犯急于求成的错误,不能准确找出间接条件。(2)从条件出发,思考能得出什么,再解决问题,或从问题寻找需要的条件,找出间接条件,再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