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林海教案模板汇编七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林海教案模板汇编七篇.pdf(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1 年林海教案模板汇编七篇年林海教案模板汇编七篇林海教案林海教案 篇篇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并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2.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自由读课文。2.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_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有什么感觉?这个感受是怎样来的?(感到大兴安岭的名字是那样的亲切与舒服,这一感受是眼见脚踩手摸等深入林中观
2、察的结果)2.指导感情朗读,要读出亲切舒服之感。3.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述)三、重点讲读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岭的特点)2.自读后小组讨论,大兴安岭的“岭”、“林”、“花”各有什么特点。3.讨论、交流。“岭”的主要特点是“温柔”。“温柔”原指性情柔和,平顺。本课指山势平缓,轮廓柔和,这个特点是通过与秦岭比较得出的?“云横秦岭”意思是云在秦岭的半山腰,写出了秦岭的突兀险峻。而大兴安岭“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大兴安岭的“岭”还有一个特点是多。“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看不厌”一是因为“岭”各具形态,二是因
3、为“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看着这样的“岭”,心里一定感到亲切、舒服。“林”的主要特点是树多成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落叶松”,“白桦”。但从“深的、浅的、明的、暗的”可以知道树的种类多。看到这么多树,心中一定感到亲切与舒服。4.学习本段中的修辞方法,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用这些修辞方法可不可以?5.老师范读,指导朗读。(大兴安岭真是太美了,谁能带着感情读一读这段?)6.自由读课文,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作者这样描写,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们上穿翠绿的衣衫,下穿白色
4、裙子,脚穿多彩的绣花鞋。颜色搭配多么协调,多么漂亮,多么有生气。)7.小结:大兴安岭的岭温柔,林美丽,花鲜艳,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喜爱与赞美之情,让我们怀着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与赞美,再读这段课文。四、讲读第三段。1.自读第三段,思考: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如何理解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2.讨论、交流。因为在林场看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山林中已经有了不少市镇,人们在愉快地劳动,一是伐木、栽树,一是进行科学研究,使林海得到了综合利用。人们的生产、生活同兴安岭息息相关,所以亲切之感更加深厚。兴安岭的“兴”有“兴盛”、“兴旺”之意,“安”有
5、“安定”的意思。这是从字面上说,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兴盛安定兴安岭也有一份贡献,所以说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3.为什么说它的美与建设结为一体?因为大兴安岭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而更主要的是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其它资源,与国家的建设结为一体,与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美得并不空洞。4.指名感情朗读。5.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岭”、“林”、“花”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岭”“林”“花”产生的联想,抒发感情;参观林场,看到林区的发展,看到人们愉快的劳动,幸福的生活,对兴安岭爱之更深,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五、总结、扩展1.
6、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篇课文是抒情散文,是作家老舍游历大兴安岭后写的,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叙述了这个原始森林的景色,并展开联想,抒发作者喜悦、歌颂之情。课文中的三个“亲切与舒服”贯穿全篇,构成整体,中心突出、前后呼应,_不仅记叙了作者所观察到的景物,而且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联想,抒发了感情。3.综合训练,发展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运用“中心突破法”抓住“亲切舒服”重点理解作者第一次感到“亲切舒服”时主要写些什么?文中是怎样体现出作者这感情的?(3)采用“举一反三法”让学生用学习作者第一次感受的
7、段落的方法学习第二、三次的段落。六、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仿照_写法,写一处景物。5林海教案林海教案 篇篇 2 2板书,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好的板书是一种微型.教案。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板书的作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林海这课的通过字体大小的变化来板书的例子。林海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的一篇阅读课文,以作者对大兴安岭产生的特有情感“亲切与舒服”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大兴安岭外在的景色美和内在的价值美,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一、挖掘情感,巧设板书课文三次讲到“亲切与舒服”。第一次是在刚走进原始森林的时候,第二次是在看到了兴安岭
8、的“岭”、“林”、“花”之后产生联想之时,第三次是在参观林场有所感的时候。第一次,作者走进原始森林,看到的和想到的不一样,脚踩厚厚的松针,手摸古木,感到亲切与舒服。第二次看到那么多的岭,那么温柔;那么多的树,呈现出那么多的绿色;那么多的野花开在多处,特别是联想到兴安岭不仅美丽,而且为祖国建设不断作贡献,因此感到亲切、舒服。第三次,作者参观林场,看到人们愉快地劳动,幸福的生活,看到兴安岭与人们的关系日益密切,更加感到亲切、舒服。这种感觉触景而生,且越来越强烈。教学时,我用不同大小的字体板书“亲切与舒服”,引导学生分析领悟,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字体大小的巧妙,再从作者逐渐递增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心情,二
9、者互相映照,加深加浓学生的印象。二接读板书,体验情感。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理解中,板书的内容得以充实,课文的主要内容已表现在板书上。上课时,我通过师生接读板书,让学生再次反馈体会板书蕴含的愈来愈浓的情感,也收到了好的效果。师:看板书,同学们有疑问吗?19林海 大兴安岭亲切舒服悦耳的名字 岭亲切舒服 林美丽而不空洞 花亲切舒服国家建设生:为什么老师板书的三个“亲切舒服”要一个比一个大?生:我体会到了作者越来越强烈的“亲切舒服”的感受。生:说明作者对兴安岭的喜爱、赞美之情,随着对兴安岭了解的深入而逐渐加深。通过对“亲切、舒服”四个字板书字体的由小到大,巧妙地引导学生探究到作者撰文时跳动着的情感脉搏
10、,把握住了作者行文时的情感基调与线索,从而又一次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再进行了师生接读,体现出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情感。师:初入兴安岭,证实了悦耳的名字使人觉得生:接读亲切、舒服。师:看到温柔的岭、如海的林、美丽的花,使人感到生:接读亲切、舒服。师:知道兴安岭有着兴国安邦的意义使人体会到生:接读亲切、舒服。执教这篇美文的这则板书,不仅凝练,而且具有形式美。不仅表现作者对大兴安岭的认识一层一层深入,思考一层一层深刻,而且由于字体的巧妙,激起了学生愈来愈浓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愈来愈强的美妙情感。林海教案林海教案 篇篇 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感受大兴安岭的美丽而不空洞,在朗读中激发学生“亲切、舒
11、服”的共鸣。2、以“冲突”串起教程,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的脉络和感情的自然升华。3、渗透“与时俱进”观,正视大兴安岭的今日生态,唤起时代的责任感。预设流程:预设流程:一、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老舍先生吗?我们学过他写的的哪些_?有什么感受?2、老舍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大师”,读他的_的确是一种享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_。1961 年夏天,老舍先生参观游览了大兴安岭,并且写下了林海这篇_,今天,让我们走进林海,一起来感受大兴安岭的独特风光。(出示课题)二、畅谈感受,确立对话核心主题二、畅谈感受,确立对话核心主题1、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与文本进行了独立对话。读了课文,你觉得大兴
12、安岭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老舍先生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3、质疑:亲切与舒服,出现了三次亲切与舒服,感觉太强烈了!老舍先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感觉呢?就让我们跟着老舍先生走进大兴安岭。三、引出对话分主题,寻找对话依托点三、引出对话分主题,寻找对话依托点(一)古木冲突,引发话题(一)古木冲突,引发话题1、初入大兴安岭,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古木,你会有什么感觉?2、对古木,老舍先生怎么会产生亲切、舒服的感觉呢?资料 1961 年社会大背景3、我们就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感受林海带给老舍先生的亲切与舒服。圈圈画画找一找让你感受到了亲切与舒服的词、句,读一读。(学生自读课文,感受、体验)
13、(二)寻找“亲切、舒服”,展开对话(二)寻找“亲切、舒服”,展开对话对话交流:群岭起伏(课件出示)_“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感觉。(温柔)你为什么会觉得温柔?现在我的面前就是一大片的岭,(课件出示)“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的,矮的,长的,短的,横的,顺的。”这样的的“岭”给你什么感觉?看来,老舍先生真不愧是语言大师,就这么个“点”、这么个“着”字,给人的感受却截然不同。多么温柔的岭,谁愿意来赞一赞。一碧千里(课件出示)“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师:那是一些怎样的绿呀!面对这满眼的绿,你有怎样
14、的感觉?读出你的感觉好吗?“浪花飞溅”(课件出示)“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如果让你用自己的话来说,同样表达这个意思,你还可以怎么来写这些俏丽的白桦?读着这句话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俏丽、闪动、银裙)丰富多样(课件出示)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轻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只有谁穿绣花鞋的?你从绣花鞋想到了什么?无尽宝藏师:大海蕴藏着无尽的宝藏,大兴安岭有吗?大兴安岭有哪些宝贝吗?这些宝贝有什么作用?概括:这样的大兴安岭,这样的林海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初入兴安岭,证实了悦
15、耳的名字使人感到(生接说)亲切、舒服领略到兴安岭的美丽,且美得并不空洞,越发使人感到(生接说)亲切、舒服看到兴安岭有着兴国安邦的意义,就更使人感到(生接说)亲切、舒服(三)过去与现在的冲突,深层次对话(三)过去与现在的冲突,深层次对话大家看一看这几张图片,此时你的感受如何?(课件展示大兴安岭着火、过度砍伐的照片)同学们,假如,现在老舍先生走进大兴安岭还会有亲切、舒服的感觉吗?假如,现在老舍先生走进大兴安岭还能写出这样的“林海”吗?此时此刻,你们一定会有很多的想法,用你的笔写下你此时的感受!(四)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四)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许多年前的大兴安岭是如此的亲切舒服,现在的大兴安岭是如此地触目
16、惊心,在你们的心中,你希望未来的大兴安岭是怎样?。把小组中的想法真实地记录下来。四、提升思考,回归对话核心主题四、提升思考,回归对话核心主题大兴安岭很美,她应该是一种广阔的美,立体的美,由内而外的美,她美得并不空洞。让我们深情地呼唤林海!大兴安岭很美,这种美需要我们的爱护,需要我们的保护,因为它更应是一种永恒的美,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呼唤林海!林海教案林海教案 篇篇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岭、林、花”,并有感情朗读课文。2、会用不同方式改换句式,完成作业本 4、6 小题。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科学,长大后去建设祖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一、创
17、设情景,引入课题1、同学们都见过海,能用海说话组成词吗?板书:林海2、读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林像海一样非常广阔)3、出示投影:看图,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心理有什么感觉?4、范读课文。5、交流、反馈二、出示预习综合题二、出示预习综合题1、给下列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椽(chuang,chuan)柱珊(shan shai)瑚2、根据意思写词语。指高得没法攀登。形容难以达到。()非常骄傲蛮横,看不起别人。()漂亮、相貌美好。()指国家兴盛安定。()3、按课文内容填空。作者是按()()和()三方面来描写大兴安岭美景。4、选做题:文中哪一部分景色最吸引你,你就仔细地读一读,争取把它读好、读美。三
18、、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节)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节)四、交流反馈四、交流反馈五、学习“岭”五、学习“岭”、出示句子: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下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朗读、体会六、画图:“云横秦岭”与“温柔”对比。、齐读体会、出示句子,区别:(1)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见不完,也看不厌。(2)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前一句,把“多少条岭啊”,放在看头突出了“岭”的特点“多”和作者对此的感叹,用上关联词语,这两层意思的并列关系明确化。后一句:这句话虽然意思没改变,但语意不如愿句,情味也淡了许多
19、。、小结: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我们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句式,阅读时,我们要注意作者是采用什么句式,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4、有感情地朗读、引读。5述:老舍爷爷坐在疾驰的火车上远远地看见重重叠叠的岭,是那么的温柔,用“云横秦岭”作对比,更加突出了岭的温柔。板书:岭:多温柔。作者采用了对比手法。6、小结:作者看到了这么多岭,每条岭是那样的温柔,所以对大兴安岭产生了一种亲切之感。用亲切的口气朗读这一节岭。七、七、归纳学习方法:归纳学习方法:同学们想一想,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段的?一段的?板书:学习方法:1、概括“岭”的特点。2、找出说明“岭”特点
20、的词句。3、感情朗读。4、想想作者是用什么手法细致描绘“岭”的。齐读学习方法。述:学习“岭”的方法,学习课文“林”(34 节)八、学习课文“林”。八、学习课文“林”。1、问:“林”的特点是什么?板书:林:绿而浩大。2特点你是从哪句中体会出来?请用“”划出重点词句。a.理解:目之所及。及:达到。b.板书:目之所及。都是绿。c.齐读这些句、引读。3、课文采用了什么手法?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板书:比喻、拟人、反问。4、区别句子,反复朗读。齐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就像海边上的浪花。读思考:a.这两句句式有什么不
21、同?(前一句反问句,后一句是陈述句)b.她们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述:反问句,加强反吉语气,强调肯定,增强了表达的亲切感与感染力述句一般的句式。c.齐读,抽读(第 4 节)问:还可以改为什么句式?(双重否定)出示句子: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白桦的银裙,不会不像海边上的浪花。5巩固练习:作业本第 4 题,校对。九自学“花”第九自学“花”第 5 5 节,小组讨论。节,小组讨论。1交流、汇报板书:特点手法花美多而绚丽叫不出名儿拟人、比喻(美丽)穿着绣花鞋2区别句子:花丛里还隐藏着像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花丛里还隐藏着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
22、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小结:这两句前一句好,比喻句更能说明小红豆的样子美。十课堂小结:十课堂小结:读了课文你心理有什么感觉?十一、配音齐读“岭、林、花”。十一、配音齐读“岭、林、花”。十二、作业:十二、作业:写一段:把自己的感觉写下来。林海教案林海教案 篇篇 5 5一、教学目的依据六年级儿童特点和教材特色。我把林海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学习课文 25 自然段,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讨论课后作业第 3 题。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认知目标:学习课文 25 自然段。2)、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3)、技能目标:
23、认识有关句子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懂得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有关句子句式特点和表达作用,懂得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讨论。2)、难点:启发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生动细腻之美。三、教学过程1、课件演示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林海”画面,导入:请学生谈谈,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林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自由读,找出自己喜欢的片段(1)请学生带着爱美的心,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寻找课文写得最美的小片段。学生找,教师也找,要求师生之间比比谁找的小片段最美。(2)请几位学生互读自己以为最美的小片段。(3)教师朗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小片段,摆出与学生比试比试的姿态。3、自读自悟(1)教师
24、抓住学生不服气的心理提出要求:认真品读小片段品读时要参考提示,展开创造性想象。品读提示:自由选择一个小片段,参考以下提示品读欣赏:A、你欣赏的小片段描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美?B、这个小片段的关键词是什么?他们分别让你想像,品味到了哪些美好的景象?C、应该怎样创造性地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达出来?(2)学生仔细品读4、小组讨论教师辅导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岭、林、花的三个小片段进行小组讨论发言,引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每个小片段的引导程序如下:(1)学生发言谈到哪个片段,就灵活地出示这个片段的内容。(2)引导学生回答:这个小片段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美?你认为这段中哪个
25、句子你最喜欢,可以换一种说法吗?或者你有什么问题想问。(3)激励品读相同片段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4)指导学生个体和群体感情朗读各自品读的片段,深入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全面欣赏大兴安岭和课文语言文字与意境的美。(5)进行激励性评价。5、创造美再次出示课件,激励学生在“诗”、“画”等形式中选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来赞美大兴安岭。“诗”指创作,朗诵简短的诗文;“画”指创作简笔画并当众展示解说。(1)学生进行创作,教师指导。(2)鼓励学生展示,并引导大家欣赏得意之作,培养学生欣赏的眼光。(3)进行激励评价,小结。五、板书设计:(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概括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
26、力)林海岭多温柔景物特点林像海花多美林海教案林海教案 篇篇 6 6一、紧扣特点,说教材一、紧扣特点,说教材林海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一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描写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由景生情,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课文文笔优美,准确地抓住景物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描述,表达中通过丰富的联想,抒发了自己真挚的感受。课文景中见情,情景交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名篇佳作。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祖国自然风光的美,并了解自然资
27、源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欣赏老舍先生质朴而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学习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三次“亲切、舒服”所表达的逐步升华的感情。二、联系实际,说策略二、联系实际,说策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由于_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想,所以应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2、说学法。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我为本课确定的学法是:“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即“初步了解深入思考评议提高诵读升华”。三、情感互
28、动,说流程(一)激发阅读兴趣,拓展想象空间1、教师板书“海”,什么东西多了,会被称为“海”?教师从“海”入手,让学生思考:什么东西多了,会被称为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就会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自由发言,既有利于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把握与运用能力,也为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把大兴安岭称为“林海”进行了铺垫。2、老舍先生把大兴安岭称为“林海”,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语文课要鼓励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积极展开想象。“老舍先生把大兴安岭称为林海,让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也为理解课文后半部分老舍先生由景物产生的联想作好了准备,促使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自然而然地生成。(二)
29、抓住教学重点,领悟作者感受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读准是阅读教学首要的也是必要的要求。初读时,给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互查互检,互帮互助,既有利于面向全体,又能够照顾差异。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对易读错的字音及难读的句子加以指导。2、想一想作者浏览作者大兴安岭后,最强烈的感觉是什么?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作者浏览大兴安岭的感受。作者将浏览大兴安岭的感受概括为两个内涵极深的词:亲切、舒服。这两个词在文中先后出现过三次,贯穿全篇。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直接抓住重点设问,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3、围绕“亲切、舒服”,你能
30、提出几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吗?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必将促使学生反复认真地研读课文。学生在深入读文中一定会发现并提出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可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如,作者为什么三次写到“亲切、舒服”?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这样的感受的?三次的感受有何不同?4、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请你们认真读读课文,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读文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新的问题,用“?”标注出来,与周围的同学讨论。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并鼓励学生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的基础上,再组织合作交流讨论。请学生读出三个写“亲切、舒服”的完整句子,引导
31、学生联系全文内容体会作者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对于学生提出的疑惑,教师应积极鼓励,并设法引导、点拨。如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既然绿颜色那么多,作者作为一代语言大师,为什么不试着用各种关于绿的词语来细致描绘林海的绿?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他们能联想到的各种描写绿颜色的词语来替换“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四个词语,如墨绿、翠绿、嫩绿等,让学生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体会到:再多的词语也难以形容林海的丰富的绿,而作者此处虽然只写了绿色的深浅和明暗,却涵盖了我们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各种绿,从而让读者尽
32、情地想象大兴安岭林海的色彩,也体会到作者写法的巧妙。(三)品析优美句段,学习表达方法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写得这样层层深入的?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文中做出标注。在学生初步理解了作者的感受之后,教师通过这样设问,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精妙,从而为习作打下基础。学生在认真读文中不难得出;作者按照浏览的顺序先写初到大兴安岭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了景、林、花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最后写看到林场的感受。这样情由景生,情随景走越走越深入,读者也随作者走,愈读愈感到“亲切、舒服”。2、你认为大兴安岭哪儿最美?为什么?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再次读
33、文,读的过程中挑选你喜欢的一种景物或你感兴趣的一个段落,一个句子,一个词语作深入的研读。可以是反复地读,读出情味;可以是边读边想象句段描绘的画面,并把画面勾画出来,也可以是就句段旁边写几句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是就句段提出几个具体的问题。(四)有感情朗读背诵,升华感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熟读成诵,方能积累语言。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精美句段,并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随文练笔,做到学一课仿一课,于潜移默化中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提炼与拓展延伸,实现了由读到写的迁移。林海教案林海教案 篇篇 7 7教
34、学要求教学要求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绘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领略原始森林的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3.了解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讨论、体会其好处。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绘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领略原始森林的风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了解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讨论、体会其好处。课时划分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2.能力目标:自己尝试着读懂 1、2 自然段。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的?领略原始森林的风光,体
35、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森林录像、生字卡片、地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导入。导入。1.板书:林海。2.讲一讲“林海”的意思。(森林像大海一样)3.教师启发: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引导学生知道本体、喻体、比喻词分别是森林、大海、像。4.教师强化:让学生课后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知道什么是比喻句。5.拓展思维,大家讲几个含有比喻关系的词语。()海()海()海(灯)(火)(书)(云)(人)(花)(星)6.教师肯定:好,大家三言两语就把我们的生活说的波澜壮阔,现在我们走进老舍先生写的茫茫林海去看一看,看完告诉老师你获得了怎样的印象?7.观看森林图片。8.讲印象:美丽、广阔、壮美
36、9.出示地图,认知大兴安岭在黑龙江省.二、学习生字词。二、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片。2.指读、认读。凌(lng)云盛气凌人酝酿(ning)酿造 大厦(sh)砍伐(f)综(zng)合三、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学习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哪几自然段具体写了林海的美丽景色?2.哪一自然段写“我对大自然的印象”?学生 10 分钟自学后反馈汇报,教师归纳。3.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大兴安岭给人的印象是亲切、舒服。4.课文第 27 自然段写大兴安岭的岭、林、花。四、四、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2.找出两个词语来归纳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亲切、舒服)3.指导朗读。
37、(注意用亲切的口气读)五、五、学习第二自然段。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导入:大兴安岭为什么给人亲切、舒服的感觉呢?2.读第二自然段,了解这个“岭”是怎样的亲切、舒服?3.自由读书,讨论后汇报。(教师引导)(1)大兴安岭的“岭”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教师引导: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对比)(2)读句子后教师引导:不一样体现在哪?读一读(3)读一读,想一想各用一个词语归纳秦岭与大兴安岭的特点。秦岭(险峻)大兴安岭(温柔)(4)该用怎样的口气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注意点:a.轻声读法,例如横着的,顺着的b.儿化读法,例如高点儿的,矮点儿的(5)大家读得这么好,说明对大兴安岭很了解,现在根据课文画一
38、画秦岭和大兴安岭。(图略)(6)画的挺像的,现在老师手中有三张卡片,想贴在画上,该怎么贴才能最恰当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云横秦岭 孤峰突起 盛气凌人(7)全部贴在秦岭这一幅图上。(提在图片的适当位置)(8)讲词、句。1 云横秦岭:横,盘旋,漂浮。云朵飘在山腰,形容山高。2 孤峰突起:一座山峰高耸入云。3:盛气凌人:傲慢地气势逼人的样子。(9)看了两幅图,读了课文,此时大家的心中对大兴安岭勇气了怎样的感觉呢?(亲切、舒服、温柔,像母亲一样)(10)教师肯定并引导:一草一木皆温柔,一笔一划写出深情,作家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热爱大兴安岭)(11)对,请大家把这份热爱读出来。六、总结六、总结大兴安岭有着它独特的美,明天我们再继续去认识它的美丽。六、六、作业。作业。1.抄写词语。2.背诵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