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学教案汇编九篇.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782196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科学教案汇编九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1年科学教案汇编九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科学教案汇编九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科学教案汇编九篇.pdf(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1 年科学教案汇编九篇年科学教案汇编九篇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降水量。3、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2、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记录一个月的降水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课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

2、带有刻度尺的纸条,胶带纸;喷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1、比较: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成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前两次的降水,哪一次大一些?2、提出问题:怎样知道每次降水的多少呢?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二、制作雨量器二、制作雨量器1、出示气象站的雨量器。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水量来区分雨的等级。提出: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雨量器呢?2、阅读课文中制作雨量器的方法3、分析讨论:A、需要哪些材料?B、为什么要用直筒透明杯子呢?(杯子口径大底小或小底大对测量降水量各会有什么影响?)C、刻度单位以什么

3、计算?D、0 刻度在什么位置?(与杯子内测底部对齐)4、分组制作雨量器三、模拟测量降水量三、模拟测量降水量1、模拟测量降水量A、用喷壶模拟降雨 30 秒。B、观察降水量。(雨量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平放。视线与水面保持平行,不能俯视或仰视。)2、交流:在测量降水量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3、阅读气象学家对降水量的分级。4、分析:刚才模拟降水中下雨的等级是多少。5、指导画降水量的柱状图。四、课后练习,观测记录降水量四、课后练习,观测记录降水量2)(1、在下雨的天气里测量 24 小时的降水量。2、记录每次的降水量并画出柱状图。3、记录、统计一个月的降水量。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2 2第一单元 我们

4、的考察计划一、教材设计说明4 祝你胃口好一教材设计说明a齿轮的转动速度提出研究问题 实施研究计划教材的设计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下,在三个不同的主题探究活动中,设计了两条主线:第六单元 饮料瓶能告诉我们什么教材设计说明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单元,由饮料瓶的知识、饮料瓶的材料、饮料瓶与环境三个活动组成。本单元的二级目标是“能对提出的探究问题独立做出书面计划”就“计划与组织”的能力培养而言,重点在于“独立”二字。1 揭开神秘的面纱要点制订研究计划,并对做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目标(1)训练和培养学生制订研究计划,并对做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的探究过

5、程能力。(2)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音像材料,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和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3)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艰辛和不怕曲折的精神,呵护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怎样进行(1)引入活动单元页是一个“招聘启事”及卡通的对话图,并设计了“我们去报名”的连环画,旨在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入活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看连环画,也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引入教学。(2)提出问题学生对月球会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时先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了解,其中可能有美好的传说,有大胆的幻想,有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等,这些是引领学生深入探索的重要前提和重要资源。围绕月球提

6、问题是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的重要步骤,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让学生将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并进行交流。(3)计划与组织本单元的二级目标是指导和训练学生对作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本课是落实这一目标的第一训练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研究相同问题的学生主动结合成小组,并制订书面研究计划,然后分组展示和交流研究计划。接下来着力对组员作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教学方式可以是讨论,可以是送给他人一句话,并引导学生总结怎样评估和选择研究计划,教材在竖栏内对怎样评估与选择进行了适当引导,这都是为了细化培养的过程。(4)分组探究,集体分享本单元的设计和编写尝试以小组学习的教学形式展开和呈现

7、。在对研究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大家的建议完善和修正我们的研究计划,选择最佳研究计划分组展开探究活动,然后集体交流和分享各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展示一:“穿越时光隧道”活动,展示的是探探小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收获。学生通过亲历这一活动,能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奥秘、揭开月球神秘面纱的艰辛历程,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满足与生俱来的探究欲和好奇心。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决不能只让学生读一读书、看一看图片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为了丰富学习形式,教材还设计了一个“做中学”活动。引领学生探究环形山的成因,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疑问。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预测再验证,然后

8、推想环形山的成因。2 多样的面孔要点探究月相的成因。目标(1)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知道月相的成因。(2)学会合作,尊重他人。(3)积极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怎样进行在分组探究活动中,究究小组按照研究计划探究了“为什么月球会有圆缺变化?”这一问题,教材展示的就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展示二:(1)首先,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猜想,培养猜想能力。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学生知道月球是个球体,本身不会发光,所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知道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是地球的卫星,这些都为猜想创造了条件。(2)月球的圆缺变化与它的运动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这是学生很自然

9、的猜想与疑问。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三人一组,做“角色扮演”的活动。活动一:三个学生分别扮演月球、地球和太阳,模拟它们的运动规律。活动二:引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与体验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时,地球上的人所观察到的月相。为了确保活动效果,教师要精心准备器材和场地,特别要在地面上提前画出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轨迹。还要对活动方法进行强调。(3)在“做中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和推想为什么月亮会有圆缺变化。92 页的示意图能够指导学生理解月相的成因,有利于他们对月球圆缺变化的过程有一个整体认识,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以,教师要切实用好这幅图。3 招聘部长要点综合运用月球知识和生活经验,培养创新精神;评价和

10、选择开发方案。目标(1)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月球知识,培养大胆想象的创新精神。(2)通过评价和选择开发方案,强化二级目标的落实。怎样进行本单元是以招聘月球开发部长为主线设计的,力图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和整体探究的特点。为落实教学目标,本课创设了知识竞答、设计月球开发方案等活动形式,给招聘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1)引入活动全体参聘学生进入招聘现场,让学生扮演成月球开发部筹备委员会主任,介绍评审小组成员,宣布评选和招聘的办法和规则,然后活动开始。(2)知识竞答活动参考书上内容设计好答题卡,也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自主设计。活动时,由评审小组成员发给参聘学生每人一张答题卡,严格限制答题时间,统一收缴答题卡,统

11、一批阅。(3)设计月球开发方案活动本活动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大胆想象的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了提高教学实效,教材里对设计月球开发方案活动作了提示。由于设计方案不是学生凭空想象的,课前要让学生准备相关的书籍,设计方案时允许查阅资料,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要给学生讲清设计方案的要求。教材里的方案样张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4)综合评审设计的开发方案要进行公开展示和介绍,由评审小组进行认真评选,评出最佳方案。然后与知识竞答成绩综合,最终评选出“月球开发部长”候选人。接下来可以组织一个采访活动,采访优胜同学和评审小组成员。第八单元 走向两极一

12、、单元设计说明本单元为“探究的探究”单元,由挺进南极点和跟随位爷爷到北极两个活动标题组成。“计划与组织”是本学期探究能力的训练要项,本单元旨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周密的计划与组织是成功的保证,这是本单元探究能力培养的“二级目标”(见表 1-1)。计划是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组织是安排分散的人或事物使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或整体性。计划能力与组织能力是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现代科学研究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因为现代化的科学研究不再是“单枪匹马”式的个体研究,而是“协作式”的团体研究;自然也是小组合作式探究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考虑到学生年龄小,不可能亲身实际的参与科学

13、家的科学探究,故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科学研究读物,组织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细节进行讨论(如讨论科学家们研究的问题、收集的资料、使用技术的作用、对于数据的解释及科学研究中得出的结论等),使学生学习到“探究活动需要探究主体如何做计划、怎样组织”的知识,并了解到科学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在学生活跃的思维状态下,对探究活动的方向、任务、目的的选择,方法、方式的选择,步骤的确定,人、财、物、时的安排与分配,与活动结果的分析与活动计划的修正等环节,均是发挥学生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良好机会,可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由“指导性探究”向“自主性探究”发展,为五年级“自主

14、性探究”水平的学习做准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第一部分挺进南极点;第二部分跟随位爷爷到北极。挺进南极点是描写二十世纪初英国科学考察队和挪威科学考察队先后到达南极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以漫画的形式出现,采取鲜明的对比手法,使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可观察到两支科学考察队在“计划与组织”的要素。跟随位爷爷到北极一课中,通过介绍我国极地科学家位梦华教授和他提出的极地考察队员的挑选标准,进行模拟练习活动促进学生“计划与组织能力”的形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周密的计划与组织是成功的保证,从而实现二级目标。1 挺进南极点要点了解“计划与组织”的要素目标(1)使学生对科学考察、科学研究产生兴趣。(2)了解

15、南极的地理特征、代表动物、使用的交通工具等方面(3)了解极光、经度、纬度等概念怎样进行1、引入活动纵横比较法进行连环画故事阅读:比较两个科学考察队在相同阶段在计划和组织环节上有何不同,完成教材中的对比表“准备表”、“物价表”、“冬季活动表”、“旗的安插方法”,另外,引导学生找出两队还有哪些不同点,比如两位队长的品格有什么差别、两个队队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总结哪些是有利于考察的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哪些是我们应当避免的。2、拍卖活动该活动一定要把握好教学时机,插入在阅读“2、他们各准备了什么”这一部分后进行,在开始阅读“3、建造大本营”之前完成。每个小组 4000

16、 英镑,按自己的意愿购买机动雪橇、矮马、狗等到南极点的交通工具。拍卖活动有利于各小组学生对财务的用途、购置、分配做出计划,同时促使学生进入角色。如,选购了机动雪橇的小组就会和斯科特的率领的英国队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而选购狗的小组则会和阿蒙森率领的挪威队同喜同忧。3、计划与组织框图让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总结两个队各做了哪些计划和组织。借鉴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框图,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总结计划与组织的要素和方法。2 跟随位爷爷到北极要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周密的计划与组织是成功的保证,从而实现二级目标。目标(1)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为全人类科学事业发展做贡献的志向。(2)促进学生

17、“计划与组织能力”的形成,怎样进行1、引入活动播放录像教学“中国第一次组队考察北极点”。也可以搜集我国进行南极考察的录像或图片资料,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北极方面的知识,了解我国在两极科学考察方面的进展,激起民族自豪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志向。2、对照讨论和模拟活动对照位爷爷选拔北极科学考察队小队员的四个标准,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谈谈如何完善自己。“如果你作为中国少年北极考察队的队长,请拟写一份北极考察计划书。”3、交流展示活动我的科学探究经历计划组织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一学期的学习中“计划组织”的经历。活动前做了哪些计划组织,人、财、物、时等是如何安排的;活动过程中做了哪些调整

18、;活动后对计划组织工作的评价是什么。填写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讨论并交流。科学教师要给学生们留出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分享他们自己的科学体验,促使学生对自己的科学体验的反思。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3 3一、揭示课题一、揭示课题【设计思想】目标:布置教学任务。即以小组为单位,主办一个展示活动,展示的内容以本学期学习过程和成果为主。【模拟课堂】师:我们今天来举办一个我们自己的“五下科学探究成果展示会”,展示我们这个学期的学习成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单元、一个实验或一个知识点,可以说收获,也可以谈遗憾,也可以展示学习过程。总之,要用合适的形式将主题很好地表达出来。生:时间?地点?要不要评比?师:这节课

19、定主题、写计划、做准备,下节课开始展示,地点就在教室里。我们将按上节课的标准进行评分,分数将进入本学期科学课考核的总成绩。大家还有什么问题?二、制订计划、准备展示【设计思想】目标:确定展示的内容,撰写行动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计划的主要结构包括:展示主题、展示形式、小组分工,等等。如果对学生的计划不放心,可以增加一个教学环节:对各组的行动方案进行互评,及时修正不合理、不可能完成的计划,避免无谓的时间和资源浪费。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前期准备工作可能会延续到课后,有些要回家才能完成,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责任心和荣誉感的教育,并隔天到班级作专门提醒,使学生能认真完成自己制订的计划,保证下节课展示工作的顺

20、利进行。【模拟课堂】师:我们首先要确定展示主题,也就是你想告诉别人什么?用什么形式告诉别人?各组讨论一下。(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主题,然后汇报。)组 1:我们组打算展示本学期制作的那个电磁铁玩具,让观众现场做实验,了解玩具的原理。组 2:我们准备用展板和照片向别人展示天气预报的过程。组 3:我们准备制作一些小发明,展示废物的其他用途,进行环保教育。师:很好,这些都是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下面我们制订这个展示计划(发放展示活动计划表),大家特别注意展示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便于观众理解我们的主题思想。对于各组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我会尽可能地提供。同时,同学们也应该考虑计划的可行性,实在不能完成的任务,就得进行

21、更改了。(学生分组填写计划表,填写完毕经教师审核同意,开始准备工作。)三、展示、评价【设计思想】目标:通过亲自举办展示会,巩固学生的展示技能,进一步认识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性。各组可以同时在座位上展示,也可以先后上台展示,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决定。在计划表的反面设计一个评审表,格式与第一节课相同。每个小组将对其他组的展示工作进行评分。【模拟课堂】师:准备好了吗?我们的“五下科学探究成果展”即将揭幕。每个小组有部分同学留守展台,担当讲解和宣传任务;其他同学手持评审表作为观众,到各组去参观,并评审打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同学们分工协作,进行布展与参观活动。展示时间大约 20 分钟。)师:同学们回到座位

22、。对各组的展示工作进行回顾,大家对第一小组的“电磁铁玩具”有什么评价?生:他们的展品又少又小,我们根本没机会玩。生:他们组设计了现场实验的形式,对认识电磁玩具的原理还是有帮助的。生:讲解员声音小,不够大胆,准备还不充分。师:请学习委员收集各组的评分,计算出平均分。下面我们针对第二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师生按同样的流程开展讨论和评比。)师:我很荣幸地宣布,经过评比,本次展示会的“最佳表达奖”将授予小组,同学们对他们的评价主要有:展示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形式活泼、表达流畅,很好地完成了展示的任务。希望同学们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弱点,不断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下课。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4

23、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

24、理性质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器材: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2、水槽 1 只,装半水槽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课一、导课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二、沉浮实验二、沉浮实验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2.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3.

25、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三、认识木头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4、

26、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5 5一、教材简析:一、教材简析:本课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会变味的米饭,米饭、淀粉和碘酒,淀粉的踪迹,制作神秘的信件”。会变味的米饭,平常吃饭的时候感觉不到甜味,只有细细品尝才会感觉到米饭产生了甜味,用

27、这样日常生活中经历却不大注意到的活动,导入这一课的内容。米饭、淀粉和碘酒,让学生利用感官对淀粉进行观察,在淀粉上滴上碘酒进行实验,对其产生的现象,教科书进行了明确的告知。淀粉的踪迹,利用淀粉与碘酒的颜色变化,可以来检验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制作神秘的信件,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是寻找淀粉的踪迹活动的延续。二、教学背景:二、教学背景:学生对米饭太熟悉了,对米饭的味道了如指掌。或许有一部分学生还有这样的经验,咀嚼米饭的时间长了,口腔内的米饭会出现甜味,这是怎么回事?本课就从这个现象开始,引导学生探索与米饭、淀粉有关的化学变化。米饭的成分主要是淀粉,碰到碘酒会产生色合,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去掌握反应机

28、理,而是观察米饭、淀粉与碘酒反应时出现的现象,认识到这种颜色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一种形式。利用碘酒与淀粉的特性反应,可以鉴别含有淀粉的食物。小学阶段,对物质化学反应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上,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机理。同时,一般学生对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都是很感兴趣的,这有助于他们进行有限度的科学探索。三、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科学词汇:化学反应 新的物质(二)过程与方法: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2

29、.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科学方法:体验 推理 验证(三)情感 态度 价值观:1.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核心价值观:培养探索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米饭和淀粉与碘酒发生了反应。难点:分析米饭和淀粉与碘酒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教学准备 教 具学 具说明与提醒米饭、碘酒、相关米饭、淀粉、小瓶碘酒、一支滴管、棉签以及面包、馒头、饼干、黄瓜、白菜、葱、马铃薯、面粉、白糖、食盐等几种常见的食物另外准备一些水,清洗滴管用。教教 学学 流流 程程活 动 过 程基 础 设 计个 性 设 计一、导入:一、导入:(1)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好吃的东西,谁来尝尝看?不过我是有要求的,等你尝过之后,要告诉大家你

30、吃的是什么?好不好?(蒙上学生眼睛,让他仔细尝吃的食物)适时提问,引导他概括出所吃食物的特点。(软软的,有点香,有点甜,是米饭。)米饭我们天天都吃,有没有感觉到它吃起来有点甜?平时大口吃的时候没有感觉,而当我们细细品尝时,却发现米饭会变甜,米饭为什么会变甜呢?(2)学生讨论(3)我为大家揭开真正的原因,取出一张没有字的纸条,把碘酒溶液迅速喷射在纸上,纸上写着 淀粉,原来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中它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发生了变化,从而变得有甜味了。那淀粉是什么样的呢?二、观察淀粉二、观察淀粉观察前,我们先用碘酒消毒,用棉签在手上涂下。小组活动:观察淀粉(1)观察方法:看(颜色)

31、、摸(光滑程度)、闻(气味)(2)观察并记录表格:(3)交流汇报:淀粉特征:看起来是白色粉末状、摸上去较光滑、无明显气味。同学们的手上有没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手上变颜色了,生成了新的蓝色物质,是化学变化。原来,淀粉遇到碘酒会生成蓝色物质。三、米饭与淀粉我们知道米饭中含有淀粉,那么如果它遇到碘酒,会不会也生成蓝色的物质呢?实验:滴一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现象(学生实验)交流:米饭遇碘酒也变成了蓝色。通过这样的实验,大家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视情况提示:如果某种物质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那说明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利用淀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来检

32、验物质是否含有淀粉。四、寻找淀粉的踪迹四、寻找淀粉的踪迹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含有淀粉呢?大家想不想知道?我今天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请同学们好好地判断一下,哪些物质是含有淀粉的,哪些物质是不含淀粉的?怎么判断,会吗?请一位同学简单叙述一下实验方法。(滴一滴碘酒在要检验的物体上,如果物体变蓝,则说明该物体含有淀粉,如果该物体没有变蓝,则说明该物体不含淀粉。)实验:判断黄瓜、白菜、葱、马铃薯、面粉、白糖、食盐、饼干中哪些含有淀粉,哪些不含淀粉?(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物品)交流讨论:含淀粉的是:马铃薯、饼干、面粉不含淀粉的是:黄瓜、白菜、葱、食盐、白糖五、总结:五、总结:a.淀粉遇碘酒会变蓝b.淀粉遇碘

33、变蓝现象是发生了化学变化c.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现象来判断物质是否含有淀粉六、延伸、拓展大家对于这些还有不理解的吗?如果没有的话,我就要考考大家了。一些地下工作者在传递情报为了防止机密泄露,往往会写一些“无字”密信,(就像刚才的纸条)可以用什么办法将内容显现出来?(滴加碘酒在白纸上)课后可以自制一份“无字”密信,寄给我。板书设计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米饭淀粉+碘酒 蓝紫色(化学变化)课外活动收集含有淀粉食物的有关信息。生成预见 1.能够描述米饭(淀粉)遇到碘酒的反应现象。2.能够区分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成份。课堂评估 1.能否正确描述米饭(淀粉)遇到碘酒的反应现象。2.能否熟练区分食物中是否含有淀

34、粉成份。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6 6活动要点:1.能够对夏令物品正确命名。2.通过画面帮助婴幼儿简单的表述夏令生活经验。观察:1.婴幼儿表述简单句的主动性。2.婴幼儿已有相关经验的再现水平。支持:婴幼儿对夏令用品正确命名。活动准备:点点豆豆游戏板,有关洗澡,出汗,蚊虫咬的相关物品的图片或照片。活动展开:(一)引起兴趣 夏天到了,天气真热呀!瞧瞧,这个小宝宝怎么了?夏天到了,天气真热呀!小宝宝在干什么?这个小宝宝皱着眉头,手臂上鼓起了一个红红的包,好痒呀,好痒呀给谁叮了一口?(二)了解玩法 这边有这么多宝宝,洗澡的宝宝,出汗的宝宝,给蚊子叮的宝宝,你们瞧宝宝的身边有红豆豆,也有绿豆豆,今天老师

35、要和洗澡的宝宝做点点豆豆的游戏,伸出二拇哥,从红豆豆开始点点豆豆,开花石榴,小狗搬砖,一搬 一大摞点到红豆豆,可以打开,看看下面是什么好东西,让我轻轻打开看看,是什么?沐浴露给小宝宝洗一洗,小宝宝身上香喷喷。豆豆下面还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想看吗?点到了才能打开看。我们一起来点。伸出二拇哥点绿豆豆,念歌谣。点到了打开看看,你想看吗?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这是洗澡的宝宝,这是出汗的宝宝,这是给蚊子叮的宝宝,点 到了才能打开看,没点到了不能打开看,记住了吗?你们也找个宝宝坐下来,我们一起来点豆豆。(三)进入游戏 引导幼儿坐好,问你找到哪位宝宝了?我们伸出二拇哥,点红豆豆,念歌谣。点到了打开看看下面是什么

36、?你找到什么了送给你的宝宝。告诉你的宝宝,你给宝宝找到什么好东西?(四)结束 把小宝宝送到垫子上,和小宝宝说再见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7 7一、活动目标。一、活动目标。1、能用耳朵仔细听,分辨不同的声音。2、知道要保护自己的耳朵。二、活动准备。二、活动准备。教具:宝宝熟悉的各种声音的录音。三、活动过程。三、活动过程。1、放录音。师:什么声音?(1)让宝宝逐一听汽车、火车的喇叭声和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叫声。(2)师:刚才,你们听到了汽车、火车的声音,小动物的叫声,你们是用什么听到的?2、教师引导宝宝认识耳朵。师:宝宝的耳朵在哪里?小耳朵真正灵,小朋友用它听声音。3、让宝宝自由地说一说、学一学。师

37、:大家还听过什么声音?4、请宝宝用双手捂住耳朵,试一试能否听到声音。告诉宝宝:耳朵的用处很大,我们要保护它。不冲它大声叫喊,不挖耳朵。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8 8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小班幼儿用书 12 月分册第 11 页。活动目标活动目标能将不同形状的图形分类。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不同特征。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幼儿自取任意形状的一个物品。教师问:正方形、正方形在哪里?拿正方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正方形、正方形在这里。教师问:三角形、三角形在哪里?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三角形、三角形在这里。教师问:圆形、圆形在哪里?拿圆形物品的幼儿可以回答

38、:圆形、圆形在这里。2、幼儿按教师的游戏口令做动作。如教师说 圆形、圆形跳三下,拿圆形物品的幼儿可以重复教师的话,然后做相应的动作。教师说三角形、三角形眨眨眼,拿三角形物品的幼儿可以重复教师的话,然后做相应的动作。3、图形宝宝迷路了,请小朋友把它们送回家。教师:三角形的图形宝宝回三角形屋顶的家、正方形的图形宝宝回什么屋顶的家呢?(见幼儿用书)建议建议也可以请幼儿带领大家玩这个游戏,从而帮助他们为几何图形正确命名。备注:备注:此教材选自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教师用书 p273 页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9 9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

39、石模型。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各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为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关于恐龙、恐龙化石的文字、图片、模型以及多媒体资料。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效果分析一、一、导入:导入:出示各种恐龙模型或图片。同学们这是你们很感兴趣的吧,今天,就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到 6500 万年前,去了解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爬行动物

40、恐龙。(板书)二、二、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了解关于恐龙的知识:1关于恐龙的知识同学们一定了解的很多,想说说吗?2学生分组讨论。3学生汇报、交流。(将汇报的内容分成几个主题,围绕主题展开。)4我们的地球已有 45 亿年的历史,地球上的生物也有 38亿年的历史。这 38 亿年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的存活至今,有的走向灭亡。我们都知道恐龙是早已灭绝的,那么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又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三、三、了解恐龙化石被发现的历史,了解恐龙化石被发现的历史,以及恐龙骨架被还原的过以及恐龙骨架被还原的过程。程。1谁能给我们讲讲你所知道的故事。2学生简单介绍恐龙化石被发现及还原的过程。3同学们从

41、课外书上看到了很多,那么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经过。如果有条件最好能有相关的碟片4从故事中我们知道恐龙化石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发现了一块恐龙头骨化石,你能够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5 引导学生从头骨大小或牙齿的尖利程度等展开合理想象,推断这只恐龙的体形和食性,让学生体验到化石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6小结:我们今天能够看到恐龙骨架的形成过程,包含着科学家们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四、根据恐龙的外形猜想它内部的骨架结构。1出示各种恐龙的图片或模型。同学们你认识这些恐龙吗?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各种恐龙的外形,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每一只恐龙最独特的地方。)2作为一名小考

42、古学家,你们应该能粗略地描绘出内部的骨架结构。分组活动,每个人试着画一画。3出示各种骨架模型图片。根据你刚才描绘的骨架请你将这些恐龙和它们的骨架一一对应起来。学生分组活动。4交流、汇报,说说这样对应的理由。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1今天我们对恐龙有了更加细致、全面的了解,同学们对恐龙的兴趣更浓厚了,回去以后查找你所感兴趣的内容跟同学们交流,或者观看一部跟恐龙有关的影片。2了解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的猜想。说说你的想法。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消失了的恐龙关于恐龙的知识:名称、种类、生活习性等恐龙化石的发现及骨架还原的过程外形对应骨架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43、:会制作印迹化石模型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知道什么是化石以及化石形成的过程。了解化石的作用。理解什么是活化石。知道一些人们对化石的困惑和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和进化有关的问题。珍爱动植物,保护珍贵的动植物。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化石的基本知识,通过指导学生自制印迹化石模型,使学生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再次重申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化石图片或实物(根据条件)、橡皮泥、贝壳、骨头或树叶、相关的文字资料、多媒体。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效果分析一、一、导入:导入:1

44、谈话:我们从恐龙的化石中了解了恐龙,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化石。我们先来看一看。2出示各种化石图片或实物。(在去年学这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带了化石标本,学生们很喜欢。课前老师可以先了解一下。)3你认识这是哪些生物的化石?属于生物的哪个部分?学生简单介绍,老师介绍。4小结: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二、认识化石的形成及被发现的过程。二、认识化石的形成及被发现的过程。1出示化石形成图,讨论: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人们又是怎样发现的2请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化石形成的过程。(恐龙身体的哪部分会被保存下来)3介绍恐龙化石的形成以及被发现的过程。4制作印迹化石模型。了解制作的步骤

45、。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5小结: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会形成化石,它需要合适的地质条件和漫长年代的沉积变化,而且大多数化石都深埋在地下,可见化石是多么的珍贵。三、认识化石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人们多化石的困惑。三、认识化石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人们多化石的困惑。1思考:为什么把地层比作是一本书,把化石比作书中的特殊文字?(让学生领悟这个比喻所蕴涵的含义,这是认识化石作用的基本前提。)2谈话:想要“读懂”这些文字,并不是那么容易。人们对各种化石以及生物进化感到困惑不解已达数百年之久。我们再来看看科学家们产生了哪些困惑。3阅读课文,了解科学家的五个困惑。学生分组讨论。汇报:选择你们组最感兴趣的问题,说说

46、你们的想法。四、了解长颈鹿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假设:四、了解长颈鹿长颈形成原因的两种假设:1谈话:对于长颈鹿长颈的原因科学家们也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你能说说你的解释吗?2学生发表意见。3谈话:同学们从课外书上了解了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解释的?4阅读课文。找一找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5讲述:这两种解释都是科学家提出来的,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曾经在历史上引起过争论。你赞成哪一种呢?说说理由。6学生交流。五、延伸、拓展:课后继续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内容。板书设计: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化石是:-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被发现的?科学家的困惑: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学目标:教

47、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知道科学探究要允许别人的质疑科学结论需要证据。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知道生物的形态是其适应所处生活环境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尊重证据。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尊重证据。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并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事实。同时,让学生知道,这一理论正受到新证据的挑战,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没有止境的。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证据、认识证据、利用证据的能力。教

48、学准备:教学准备:达尔文进化论资料、图片,尺蠖蛾、极地狐狸、沙漠狐狸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多媒体。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效果分析一、导入:一、导入:1出示达尔文照片。提问:同学们认识这是谁吗?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达尔文。你知道他吗?2请学生讲述达尔文的故事,同时准备一些关于他的资料,展示给学生看。3交流:听了科学家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4小结:达尔文是英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他用进化论学说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儿起源,人类是怎样诞生的,作出了精辟的解释。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努力为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二、

49、理解什么是人工选择、什么是自然选择。二、理解什么是人工选择、什么是自然选择。1举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绵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如果白色的好卖,你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如何?2学生交流。3引导学生思考:牧民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让学生意识到:正是人的行为影响了羊群的生存和发展。4假设:你的羊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它们唯一的天敌是狼。狼在夜间捕食,经常捕捉到那些显眼的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就是什么颜色的了?5学生讨论、交流。6比较两种羊群的变化,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理解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之间的本质区别。三、了解尺蠖蛾的翅色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发生的反复变化。三、了解尺蠖

50、蛾的翅色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发生的反复变化。1出示尺蠖蛾的图片(两种翅色)2请学生介绍尺蠖蛾翅色变化的故事。3举例:蝗虫体色的变化、青蛙肤色的不同。4小结:自然选择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四、认识生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四、认识生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1出示两种狐狸的图片。2让学生来认一认。3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耳朵的区别,结合各自生活的地域环境作出合理的解释。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1谈话:近 100 多年来,更多的科学家仍然在对生物现象进行研究,随着新证据不断发现,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也不断面临挑战。你们了解这些新发现吗?2如果学生知道就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