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陋室铭》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陋室铭》教案.pdf(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2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 1陋室铭教学目标: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2、体会精妙新奇的构思。3、当堂背诵全文教字方法:导读法(通过“三读”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当堂背诵全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教学铺垫导入师生问好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二、学习课文(一读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第1 1页共7373页文。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学生试读课文学生质疑(由学生
2、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假如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其次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二读品析诗句)“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明确绿色,青色,景色新颖幽雅(幽)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明确鸿儒,无白丁(雅)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第2 2页共7373页明确南阳诸葛
3、庐,西蜀子云亭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宠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静的环境。“鸿儒”可否换成“群儒”?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三读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确定)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予,“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首尾句有何关系?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相互呼应。本文题目为“
4、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冲突吗?不冲突。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子的“德馨”不鄙俗。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全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第3 3页共7373页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奇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三、教学小结(略)四、全班竞背(学生自由背,小组中相互背,全班竞背)附板书设计:陋室铭刘禹锡比兴类比爱莲说教学目标: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行。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
5、洁品行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协助教学。教学内容及步骤:第4 4页共7373页一、导入课文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行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喜闻乐见、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日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二、整体感知课文请大家看录像,先观赏一下这篇文章。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
6、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探讨,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1、检查自读状况(看屏幕,提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第5 5页共7373页周敦颐()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留意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楚。2、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3、
7、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五、研读课文(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行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精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行。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1、请同学们把文中详细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给予莲花哪些品行?同学们可以相互探讨,在探讨的基础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3、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漂亮的外表、芳香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妙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缘由。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留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行,体会作
8、者的赞美之情。第6 6页共7373页(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然而能明哲保身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因为牡丹色调明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
9、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情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明哲保身的生活看法。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留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第7 7页共7373页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其次段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其次段呢?争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10、”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看法是不是完全赞许呢?他也情愿隐逸吗?作者赞许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3、同学们留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怜悯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其次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当延长。b、最终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困难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
11、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第8 8页共7373页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请同学们留意体会,齐声把最终四句再朗读一遍。4、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珍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六、再看录像,品尝观赏,学生轻声跟读。七、指导学生根据板书脉络快速背诵。同学们读的很投入,
12、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八、总结课文1、学生总结至此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行。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方、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改变,记叙、争论、抒情的有机第9 9页共7373页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行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2、老师总结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主动的教化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
13、像莲一样正直的人。九、布置作业娴熟背诵并默写课文。十、板书设计爱莲说陶渊明独爱菊(正衬)隐逸者惋惜世人甚爱牡丹(反衬)富贵者鄙视予独爱莲君子者赞美托物言志陋室铭教案 2一、教学目标1、以声入情,因声求义,以此感受作品思想内容和韵味情调2、留意语言的音律节奏,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努力做到传情达意3、了解作者安贫乐道,明哲保身的品质二、教学重点第1010页共7373页通过品尝富有韵律的语言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有句俗话叫做“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尽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诗人刘禹锡也自称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们今日就来参观一下(二)师范读课文,并提示学
14、生留意读音和停顿(三)生朗读课文(四)介绍作者及铭(见课文)(五)同桌间借助工具书以及课后注释翻译课文,请同学说说课文意思,老师应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在乎)名(闻名)灵(灵气,神气)斯(这)惟(只)德(品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大)儒(有学问的人)白丁(原意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调(调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劳(使。劳累)行(形体,身体)云(说)何(什么)倒装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绿上阶,草色青入帘何陋之有有何陋(六)再次朗读课文,并留意停顿(七)背诵课文(可以以嬉戏接龙的方式进行)第1111页共7373页(八)作者开头说自己的屋子是陋室,为什么到最终又说何陋之有呢
15、?这不是冲突的吗?请大家一起来探讨,究竟是否冲突?(陋是针对房子本身的简陋讲的,而不陋是说主子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陋了。陋是指物质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正如文章开头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正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的文章都是围绕这一句话绽开的。)1、请找出表现不陋的语句(谈笑有鸿儒,往来不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作者从交往,愉悦,学习几方面描写出主子追求之不陋,鸿,素,金三字又可以突出主子精神生活的内涵丰富,与陋无缘)(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突出作者不被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所累,这不是他所追求的,可见他的志趣高雅)2、除了这些语句表现了陋室的不陋,其他语句呢?(苔痕上阶绿,草
16、色入帘青四周景色虽然不是很漂亮,但可见作者安贫乐道,恬然自适的生活情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把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意在自勉,希望自己也像他们那样虽然居住的屋子简陋,但品德受人景仰)(孔子云:何陋之有?以孔子的话作结,再次表明自己安贫乐道,明哲保身的品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为全文奠定不第1212页共7373页陋基调。仙,龙是为山,水增色,他们才是最重要的,这里暗指居室的主子。)3、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子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愿望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板书:安贫乐道)4、作者在文中表现
17、出来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时是值得称道的,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吗?(学生探讨,各抒已见,老师作正确引导)(九)归纳艺术手法,课内外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山、水类比,引出陋室,接着描写陋室,示意陋室不陋的特点,最终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作者借写陋室表达了安贫乐道的情趣,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陋室铭教案 3教材分析: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在积累巩固古文言文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品行上的教化。设计理念: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大意,驾驭作者情感倾向,结合个人的认知体验阐发阅读体悟
18、,吸取精神第1313页共7373页养分。学问与技能:一、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大意,二、把握文章结构,深化了解文章内容,三、分析作者情操和志趣,四、发表自己的感悟,五、了解“铭”的特点和托物言志的特点,以及了解“兴”的特点。过程与方法:一、比照注释利用工具书了解文言大意,二、合作学习,疏通文意,三、师生互动,深化分析,四、探究探讨,拓展延长,联系生活,发表看法。情感、看法、价值观: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人生看法。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陋室铭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考试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
19、下围棋,寻思看电影。第1414页共7373页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看得出大家很快乐,不光是因为这位同学读得好,也因为它的内容的确引人发笑,这首“考试铭”只是一种仿照,大家知道是仿照哪首诗的?(生答)虽然可以搏人一笑,但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刘禹锡,有真情实感,才写出流传于世的佳作。今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那篇传诵千年而不衰的道德绝唱陋室铭。二、听录音现在请大家先听录音,在听录音的同时,肯定要留意录音里的停顿、字音。好了,来听!听完录音,大家确定对题目有些不解。“陋室”当然就不用说了,那“铭”呢?谁来说说什么是“铭”。(生述)对,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
20、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三、录音朗读特别美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那我们也试着来读一下课文。(生齐读)四、个别读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在他读的时候,大家细致听。第一要留意他的停顿、字音。其次大家要把不懂的都画出来。(读完之后)评价赏识:他读得字音都很标准,就是停顿出第1515页共7373页了错。大家知道是哪处么?同学们来指出,总体来说,他读得很好。大家给他鼓鼓掌。五、探讨古语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信任大家肯定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请大家畅所欲言,分小组探讨,疏通文意。(巡察)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一会我再考察大家探讨的结果。在大家的合作过程中,老师发
21、觉了一些共性的问题,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现在让我们共同了解并驾驭它们。第一、词类活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活用为动词,著名,出名。苔痕上阶绿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扰乱,劳,使劳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大家说明下这句。留意丝竹,这里代指音乐。其次、古今异义无案牍之劳形形,身,今常用为:样子。惟吾德馨馨,美妙。今为:芳香。谈笑有鸿儒鸿,大,渊博。今指鸿雁,书信。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指管弦乐,这里指声音。今指丝绸和竹子。第1616页共7373页第三、宾语前置:孔子云: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其中的“之”,
22、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记。五、韵律在大家的合作之下,这篇课文已经明朗化了,为了更深化得了解课文,让我们充溢感情的再读一次课文。同学们读的是越来越好了,那么我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发觉这篇文章在文字上有什么规律吗?有些字很押韵。能详细找出是哪些字吗?名、灵、馨、青、丁、经、形、亭。略微细心一点的学生应当还留意到,这些字都在第几句的后面?二、四、六句等。也就是说都在偶句的韵脚上押韵,这也是前面我们所讲到的“铭”这种文体的特征,一般都是要用韵的。六、分析课文我们再来细细分析下课文,我问大家一些问题。大家说说,这篇铭文究竟要告知我们什么呢?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大家可以从文中找出详细的表达作者写
23、作目的的语言么?是怎么样引出德馨的呢?前两句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又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馨呢?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白陋室不陋,又为什么写“南第1717页共7373页阳,西蜀”?有什么作用?最终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会不会重复?与早自习预习过的作者状况相结合考虑。板书(多媒体显示)七、小结作者先用比兴、对偶,引出“陋室不陋”,又从自然环境的美丽,往来人物的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表明“惟吾德馨”,又以“诸葛庐”“子云亭”做类比,示意陋室不陋,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这篇铭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这种写法
24、就是托物言志。八、拓展那么,大家是否同意作者这种独善其身、安贫乐道的做法呢?可以各抒己见,假如你是刘禹锡,你在当时被排挤的状况下会怎么做?九、总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代不同,境况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人生看法,生活看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树立正确的主动向上的健康的人生看法。十、作业探讨题写在日记本上。第1818页共7373页板书设计:台痕上环境之雅山仙水龙德馨谈笑有交往之雅南阳、西蜀(起兴、比方、对偶)(类比)可以调情趣之雅、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托物言志)何陋之有?前后相呼应陋室铭教案 4导学目标: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类比写法。2、理解“骈句”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美丽的语言,达到当
25、堂成颂。3、学习作者不慕名称利,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培育学生高尚的人格,酷爱追求美妙健康的生活。导学设想:4、以启发式导学,突出学生主体,采纳媒体手段(自制课件)协助教学。5、教学以“读”为主线:扣住“初读认读精读创读”四个环节,以“读”贯穿始终。6、巧设提问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拓开学生第1919页共7373页思路,发展学生智力。7、导读过程注意突出语言表达实力训练、语言感悟实力训练、创建思维实力训练,以达到“教会学会会学”的目的。导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老师采访学生,由学生书房谈起,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自己的书房。2、引出课题:作者以“陋室”作铭,而在我们的想象中
26、陋室会陋成什么样子?谁能描绘一下你相象中的陋室?3、者笔下的陋室原委是个什么样,是不是陋得一无全部?4、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听老师范背课文,想一想你对课文哪些地方感受最深。二、课文认读:1、让学生复习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2、结合注释学习“铭”这一古代文体。明确: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指导朗读要领: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4、学生分小组活动,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有质疑处请教老师。三、课文详解:第2020页共7373页1、文章开头两句比较通俗,请学生说说这两句的意思。明确:名出名气;灵
27、有灵异。2、开篇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方什么?明确:陋室。表明陋室也有“名”与“灵”的性质。3、作者以“仙”、“龙”暗喻什么?明确:德!4、文章写出“山”、“水”、“仙”、“龙”其目的是引出什么内容?明确:惟吾德馨。5、说明:由物及人的、由景及事的写法叫比兴。引导:陋室狭小简陋,作者却很喜爱它,这肯定有其中的奥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的。6、学生齐读(苔痕上阶绿劳形)指导:要讲究朗读节奏,依据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和句意来确定停忽然长。骈句的特点:字数相同,意思相对。读骈句要驾驭节奏特点,一般按句意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名、灵、馨、青、丁、经、形、亭等。7、文中是怎样描写陋室环
28、境的?找出诗句,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明确:室中之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引导:青苔长上台阶使台阶变绿,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呈青。第2121页共7373页绿苔、青草,多么美的色调!显得安静、雅致,真使人看了悦目爽心,心旷神怡!这是诗的意境,画的情趣。8、诗乃语言精品,“青”与“绿”是诗人笔下的爱物,我们学过很多含“青”与“绿”字眼的名句,请学生举出几句。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9、作者描绘了陋室安静、雅致的自然环境,还有比这更满意的精神寄予吗?请大家找出来。明确:室中之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室中之事可以
29、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0、室主子常同一些什么样的人交往?明确:有学问的人(鸿儒)11、室主子的精神寄予是做些什么事?明确:邀客谈笑,窗下抚琴,展卷读经,乐而忘忧,寻求超凡脱俗的真谛。12、在室主子的心目中陋室是否显得很陋呢?引导:陋室之中有如此悦目之美景,又有很多可以畅怀大知音以及爽心的雅事,如此种种不俗,无他苦恼,哪有陋之感觉呢!13、作者为了表明自己身居陋室却其乐无穷,并同历代名人第2222页共7373页为鉴,谁可以谈这两位名人的故事?明确: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引出人们所推宗仰慕的诸葛亮、扬子云,以自己所居之室同两位名人居室“草庐”、“玄亭”媲美。可言是:蓬蒿之下有兰香
30、,茅茨之屋有公王。14、学生分组朗诵(要求:注意语气和节奏,要读出感情。)15、课文结尾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作结。这是一个什么语气的句子?引用这句话的用意是强调什么?明确:反问语气。用意是强调陋室不陋。16、陋室不陋的根本是惟吾德馨,那么全文中起到统领作用的一个词语是什么?明确:德馨17、本文融情、理、事、人、景、物为一体。运用寸托、类比、比方等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非常讲究对仗和炼句炼字,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好文章我们要多读,下面请大家观赏地齐背课文。(要求:把稳节奏、读出感情)四、课文创读:18、文题扩展:(1)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后,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在当今物质较为丰富的现代生
31、活中,你将如何去面对?(分小组探讨,请英雄登场)(2)学生活动:每位学生写一到两句名言以指引生活航标。第2323页共7373页老师抽出有特色的句子自由地组成散文诗,当场诵读。激起学生学习热潮。19、反馈与调整:(实行小组抢答、小组接龙等形式)(1)、有一句诗曰:“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本文中与意思相同的句子是什么?(2)、能表达全文主旨意思的是哪一项?B、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C、世人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D、作者希望自己象诸葛亮、扬子云一样居住简陋卧房,以便受世人景仰。五、发散练习:20、课文阐明白陋室不陋的结论,这是一种反向立意写法文中不干
32、脆写陋室如何“陋”,而是用“德馨”将此“陋”作了彻底否定。这种构思很精妙,下面请同学们从生活中搜集素材,以“傻哥不傻”为题写一 400 字作文。陋室铭教案 5教学目标:1、驾驭作者。2、驾驭本课实词重点语句。3、能顺畅的翻译课文。4、能用原文回答问题。第2424页共7373页5、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及难点:同目标 2、3、4。教 具:网络教室。课 时:1教 法:小组探讨,自学教学过程:一、以酬乐天扬州席上出逢见赠导入,学生介绍作者。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
33、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来宾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2.朗读课文,可实行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朗读等。3.四、学生分小组进入网络完成学习任务。1、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驾驭重点词语。第2525页共7373页有仙则名:闻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管弦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陋之有
34、: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2、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方、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3、提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4、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写陋室幽雅安静的自然环境。5、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6、提问:“
3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第2626页共7373页劳形”这几句写什么?写室中事。可见主子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7、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理想。8、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语见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备的境界
36、,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白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四、完成课堂反馈陋室铭教案 6教学目标: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2、体会精妙新奇的构思。3、当堂背诵全文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完成当堂背诵第2727页共7373页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文章精妙新奇构思的分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1、师:提一个问题让大家选择一下: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须说若干句违反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设有一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个?2、简介作者、解题,揭示目标:铭文体的初步相识,作者介绍,找寻压韵二、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
37、确、读流利,留意停顿。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留意正音、句读)。3、老师范读。4、齐读。三、理解课文内容,能粗译课文。1、自由读课文或默看注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遇到疑难,相互探讨。时间:5 分钟。(老师巡察,解决疑难。)2、学生质疑,老师引导学生解决。第2828页共7373页3、指名粗译课文(分组译文,最终一句老师承包)。4、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师:陋室陋吗?生:不陋。5、师:那么,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试结合文章的语言加以分析。2。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大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爱?陋室铭刘禹锡山水比兴引陋室馨对偶拟人描环境青衬托对仗夸挚友雅实对比话生活静类比暗
38、含立志向高引经据典表看法乐小结写法: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投影:“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予、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理想和志趣。4、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第2929页共7373页五、集体背诵。学生相互背诵、师生竞赛、学生齐背六、总结(略)七、赠言和练习学问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在于。名:出名,闻名。灵:灵验、奇妙。斯:此,这。是:表推断。陋室:简陋的屋子。惟:只、只要。吾:我的。馨:香气,比方品德高尚。(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开篇大气,为全文奠定不陋基调,既显得出
39、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树碑立传埋下了伏笔。(2)文章开头几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衬“陋”,以“仙”“龙”衬“德”,以“名”“灵”衬“馨”,示意陋室不陋。“德馨”两字点明文章主旨。(3)以“不高”“不深”衬托“陋”,以“仙”“龙”衬托“德”,以“名”衬托“馨”,示意陋室因为主子“德馨”而生辉。(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以类比方式开头,引出陋室的寓意,以“德馨”统领全篇。第3030页共7373页: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好(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40、丁。:苔痕:苔藓留下的痕迹。帘:草帘、竹帘。上:长到、爬到。鸿儒:大儒、博学的人,即高校问家,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拟人、对偶,以动写静,使景物人格化,描写自然环境的安静、清幽,不俗。流露出对景色的宠爱之情,示意陋室不陋。(2)“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主子交往之雅致,不俗。示意陋室不陋。当然也从侧面交代了作者看不起劳动人民,表现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苔藓长到阶石上,痕迹碧绿;草色映入竹帘里,满目青葱。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学问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学问浅薄的平民。: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41、/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弹奏。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金经:指佛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金刚经。丝竹:指琴、瑟、箫、笛管等乐器的总称,指嘈杂的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之(乱耳):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第3131页共7373页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乱耳:扰乱双耳。乱:使乱,使扰乱。案牍(d):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主子生活情趣高雅,不俗,示意陋室不陋,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紧扣“惟吾德馨”,既为“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
42、陋之有”张目。: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闻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记,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诸葛庐、子云亭与陋室
43、作类比,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示意陋室不陋,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高洁傲岸的志趣与理想。第3232页共7373页(2)“何陋之有?”引用、反问,说明陋室不陋,画龙点睛,总结全文,表示对最高道德规范着意追求的坚决信念。“何陋之有?”一句,语出 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引为证据,作全文的总结,暗含着以“君子”自居,进一步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志趣与理想。“何陋之有”回应上文“惟吾德馨”。: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屋,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本文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
44、写法上,本文语言美丽,叙述、描写、争论、抒情浑然一体,类比、对偶、引用,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节奏明快,充溢音乐美,艺术魅力极强。(1)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从日常交往方面写出“陋室不陋”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A 正面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B 反面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第3333页共7373页(5)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
45、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7)文中运用了类比手法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8)文中有两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的写法:第一处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其次处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9)铭文一般都压韵,并常用排比、对偶句。本文为骈体文,就用了名、灵、馨、青、丁、经、形、亭等字韵脚,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而又改变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10)文章从三方面写陋室不陋:写陋室环境,突出环境之雅;写陋室之人,突出交往之雅;写陋室之事,突出情趣之雅。1、作者开头说自己
46、的屋子是陋室,为什么到最终又说何陋之有?这不是冲突吗?答:陋是针对房子本身的简陋讲的,而不陋是说主子的精神品质高尚的话就不觉得陋了。陋是指物质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开头前三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第3434页共7373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的文章都是围绕这一句话绽开。2、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子品德高尚。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什么愿望?表现了作者怎样生活情趣?答:表达了他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之道,你如何让看?答:(1)可取。因为“近朱
47、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与那些有学问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不行取。因为作者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4、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答:表现作者对官宦们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反衬作者生活情趣高雅,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情趣。教学反思一、分层次的朗读教学贯穿文章的始终。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简单引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第3535页共7373页1、讲完背景故事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爱好,我于是
48、进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美丽语言和意味,产生阅读的欲望。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当重读,什么地方应当轻读,什么地方应当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依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文章的韵味。4、女同学朗读,男同学画出描写陋室的语句,品析这些语句是如何来表现陋室不陋的。在这样的几轮朗读之后,学生已能当堂背诵,而且并不太有文字难度的文章,已经理解得比较好了。二、想出新奇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
49、贫乐道的情趣。这与今日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假如学生不知道刘禹锡是在怎样的状况下写了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肯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尝其儒雅傲岸之感,激发学习爱好。三、奇妙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第3636页共7373页细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化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每个问题都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动身,挖掘其意义,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最终运用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前后呼应把它连接在一起,融汇贯穿,把全篇课文的讲析
50、内容全部带了出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串珠成链”的整体把握效果。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让人觉得死气沉沉,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从屋外到屋内,从景人趣,一步步地随着学生自主地沟通探讨深化进去,使学生在深化的过程中理解全文。四、培育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实力。在疏通字词这个环节,我变更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采纳同学相互质疑、解答的方法,激励学生从书中发觉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同学们相互解答。对于重、难点老师适当点拨、强调。但惋惜的是这个环节支配的时间太少了。文言文终归是一种与现今实际运用的活的语言相去甚远的古代书面语,学习时会有肯定的难度,假如学生连字面意思都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