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1.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D【解析】A. 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提高二氧化碳塑料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会涉及到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
2、定,会影响到塑料的使用价值和生产的价值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D.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新型塑料生产不会影响碳循环,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故选D。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操作I一定是降温 B. 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 与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与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3、常用方法有: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所以操作I不一定是降温,错误;B. 操作I不一定是加溶质,错误;C.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至的过程中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比的溶质多,错误; D. ,与是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故选D。3.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A. Mg B. MgCl2 C. H2SO4 D. Mg(OH)2【答案】B学.科.网.学.科.网.4. 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
4、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因此不能控制反应速率,错误;B、B中分液漏斗中应该盛放过氧化氢溶液,错误;C、从长颈漏斗加入的应该是过氧化氢溶液,不能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加入,否则不能控制反应速率,错误;D、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中加入,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而控制反应速率,能使生成氧气的速率平稳,正确。故选D。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嘉兴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城市居民小区内,将生活垃圾按图示分三类科学处置。居民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内含锌、碳、二氧化锰等物质。
5、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废旧锌锰干电池因含重金属元素不能随意丢弃,应将其放入_收集容器。【答案】 (1). +4; (2). 有害垃圾。6.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在密团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_。(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答案】 (1). 2:1; (2). 化合反应【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2 :1;(2)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6、叫分解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7.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猜想三:_【实验验证】(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_。(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
7、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_(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答案】 (1).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时间太短(合理即可) (2). 其它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AgNO3溶液,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 (合理即可)【解析】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时间太短,或反应速率太慢,都可能导致反应一定时间后,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太低;【实验验证】(1)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验证猜想一:方案是其它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AgNO3溶液,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8、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分别和硫酸或硫酸铜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如果有气泡产生或硫酸铜的溶液颜色变浅或变色,可证明铜丝中有比铜活泼的金属,反之,没有; 实验装置如图:8. 最近,国外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C3H3N2Na)和苯并咪唑(C7H6N2)两种有机物的新型玻璃,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1)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不同
9、。(2)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请列式计算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答案】 (1).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 物理 (3). C%=40%【解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2)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3) ,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0%。9. 大理石是含杂质的碳酸钙,因具有美丽花纹而被广泛用于建筑物外墙、内
10、壁的贴面和地面铺设。某同学想测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1)取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置于图甲的发生装置中,用分液漏斗向下滴加盐酸(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气体用含有碱性物质的吸收装置充分吸收。分液漏斗中所加液体不选用硫酸,理由是_。(2)反应前,测得图甲中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都为m克。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曲线a、b分别表示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曲线b计算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3)请综合分析曲线a、b,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
11、数_。(4)计算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分液漏斗中选用的盐酸浓度偏大,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其原因是_。【答案】 (1). 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包裏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溶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反应中止 (2). 5 g (3). 18.25% (4). 盐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被吸收装置吸收,导致二氧化碳测量值偏大,对结果有较大影响【解析】(1)制取二氧化碳时,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硫酸的原因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包裏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溶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反应中止;(2)反应后, 吸收装置增
12、加的质量就是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y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100 73 44x y 2.2g100/x=44/2.2g x=5g 73/y=44/2.2g y= 3.65g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m+盐酸的质量=m+17.8g+2.2g,所加入盐酸的总质量为20g,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65g20g100%=18.25%。(4) 盐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会挥发出更多的氯化氢气体被吸收装置吸收,导致二氧化碳测量值偏大,对结果有较大影响。10. 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
13、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HCO3=NaCl+_+CO2(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_。(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加入NaHCO3溶液的质量/g 4040404040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138.9
14、177.8216.7255.6295.6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第一次实验时,所加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_?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答案】 (1). H2O (2). 量筒、玻璃棒 (3). 第一次反应中,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1克 (4). 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解析】(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方程式为HCl+NaHCO3=NaCl+ H2O +CO2;(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量筒和玻璃棒;(3)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一次至第四次加入的NaHCO3都完全反应,
15、加至第四次时,盐酸和碳酸氢钠刚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4.4g,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洁厕灵中HCl的质量为y,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84 36.5 44x y 4.4g84/x=44/4.4g x=8.4g 第一次反应中,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8.4g4=2.1g; 36.5/y=44/4.4g y=3.65g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 3.65g100g100%=3.65%。答:第一次反应中,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1克 ;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二、中考化学推断题2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
16、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1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_(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NH4HCO3 FeCl3、CaCO3 Na2CO3 Na2SO4 BaCl2 + CO22NaOH=BaCO3 +2NaCl+ H2O 【
17、解析】【详解】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会分解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铁在溶液中显黄色,硫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因此:(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H4HCO3;(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FeCl3,CaCO3;(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1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Na2SO4;(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
18、,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是氢氧化钠、二氧化碳、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BaCl2+2NaOH+CO2=BaCO3+2NaCl+H2O。【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3已知五环花中 A、B、C、D、E 为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钙、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1)若A和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对人类乃至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则C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有_(任写一种即可)。(2)若A是一种食品干燥剂,试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_。【答案】金属除锈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详解】五环花中A、B、C、D、E 为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钙、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1)若A和E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对人类乃至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人类乃至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A、E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水会与氧化钙反应,所以B、D是氧化钙、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所以C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物质是盐酸,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可用作金属除锈;(2)若A是一种食品干燥剂,所以A是氧化钙,氧化钙
20、会与水、稀盐酸反应,所以B、E是水、稀盐酸中的一种,C、D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与D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4小慧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1)X和Y分别表示:_、_。(2)A的化学式为_,B的名称为_。(3)关系图中放错位置的物质的名称为_。【答案】单质 盐 SO3 亚硫酸 硫化钠 【解析】【详解】(1)X对应的
21、是S,S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Y对应的是硫酸钾、亚硫酸铵,属于盐类,故填:单质;盐;(2)A是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的氧化物,为SO3; B是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的酸,为亚硫酸,故填:SO3;亚硫酸; (3)Na2S中硫元素显-2价,不是+2价,故填:硫化钠。5图示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化学式为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物质A的类别为_;
22、(填氧化物、酸、碱、盐中一种)(4)反应的反应类型_(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答案】Ca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氧化物 一定不 【解析】【分析】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E是CaCO3,D能与CaCO3反应,所以D只能是酸,应该是盐酸,C能与盐酸反应,可转化成CaCO3,所以C可以是Ca(OH)2,A和B可以相互转化,盐酸会生成A,B能与Ca(OH)2反应,所以B是Na2CO3,A是CO2,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E的化学式为CaCO3;【详解】(
23、1)E的化学式为CaCO3;(2)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 =CaCO3+2NaOH;(3)物质A是CO2,属于氧化物;(4)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该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点睛】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等,找出该题的突破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是该题的突破口。6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Na2SO4、NaOH、CaCO3、Ba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图
24、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完成下列各题。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2)滤渣a的成分是_(填物质的名称);白色沉淀b是_(填化学式)。(3)写出现象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4)若现象“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它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_(填物质名称)。【答案】引流 碳酸钙、氢氧化镁 BaCO3 CaCO3+2HCl=CaCl2+H2O+CO2 Mg(OH)2+2HCl=MgCl2+2H2O 氯化镁 【解析】【分析】碳酸钙难溶于水,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反应会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钠和
25、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得到滤渣a1.5g和滤液,滤渣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生成无色气体0.44g,所以混合物中氯化钡和硫酸钠只能含有一种物质,一定含有碳酸钙,生成0.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g,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氢氧化钠。【详解】由分析可知(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滤渣a的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白色沉淀b是BaCO3;(3)现象涉及的反应是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
26、H2O+CO2、Mg(OH)2+2HCl=MgCl2+2H2O;(4)若现象“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它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无法确定的成分是氯化镁。【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7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C、F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E的浓溶液有吸水性,B是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1)F的颜色是_。(2)推测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G_。(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E:_。(4)在上述关系图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共
27、有_个(填数字)。【答案】紫红色 Fe3O4 CuSO4 Fe+H2SO4=FeSO4+H2 2 【解析】【分析】根据E的浓溶液有吸水性,所以E是硫酸,D为浅绿色溶液,所以D中含有亚铁离子,金属C和硫酸反应会生成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和气体B,所以C是铁,D是硫酸亚铁,B是氢气,G为蓝色溶液,所以G中含有铜离子,铁和G反应会生成硫酸亚铁和金属F,所以F是铜,G是硫酸铜,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各物质都满足转换关系。【详解】(1)F是铜,是紫红色的金属;(2)A是四氧化三铁,G是硫酸铜,化学式分别为:Fe3O4,CuSO4;(3)C是铁,E是硫酸,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28、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4)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属于置换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属于置换反应,在上述关系图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共有2个。8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物质B,反应是化合反应且G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F、G、H中滴加酚酞溶液都显红色。(1)物质B的化学式是_;(2)反应
29、的基本类型应是_;(3)写出符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物质G的一种应用实例_。【答案】O2 复分解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分析】由题干,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物质B,推测物质B为氧气;G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推测G为氢氧化钙。F、G、H中滴加酚酞溶液都显红色,说明都显碱性。A与氧气点燃生成C和D,反应为有机物反应,生成C、D为水和二氧化碳,且D与F可以生成H和C,可知C为水,D为二氧化碳;F为碱性物质,且可以与D反应,推测F为氢氧化钠,则H为碳酸钠;碳酸钠与G氢氧化钙生成F氢氧化钠和I碳酸钙沉淀;C水与E氧化钙可
30、生成G氢氧化钙。代入框图,推测成立。则B、氧气,C、水,D、二氧化碳,E、氧化钙,F、氢氧化钠,G、氢氧化钙,H、碳酸钠,I碳酸钙,【详解】(1)物质B为氧气,化学式为O2(2)反应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为复分解反应;(3)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4)物质G为氢氧化钙,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等。【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9两会的焦点之一是环保及能源问题,为了解
31、决环保以及能源问题,有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过化学反应后转变为甲醇(CH3OH)。此构想技术简要流程如图所示。(1)写出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_。(2)写出步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步骤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_和质量不变。(4)甲醇和乙醇同属醇类,请推测甲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样会造成海洋_,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答案】氮气 CO2+3H2CH3OH+H2O 化学性质 可燃性 酸性增大 【解析】【详解】(1)因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氧
32、气和氮气,故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氮气。(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铬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3)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保持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所以步骤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和化学性质不变;(4)乙醇在实验室通过燃烧可以为一些化学反应提供热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燃烧提供能量,所以乙醇具有可燃性,通过类比思想可知,甲醇也具有可燃性。(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样会造成海洋酸性增大,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故答案为:(1)氮气。(2)CO2+3H2CH3OH+H2O。(3)化学性质。(4)可燃性。(5)酸性增大。